CN116237720A -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7720A
CN116237720A CN202310245909.2A CN202310245909A CN116237720A CN 116237720 A CN116237720 A CN 116237720A CN 202310245909 A CN202310245909 A CN 202310245909A CN 116237720 A CN116237720 A CN 116237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allowance
automobile top
plate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59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鑫
尘源
童钱虎
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459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77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7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77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B21D1/12Straightening vehicle body parts or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21D35/002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拉延,通过拉延模,将原料板材制作成半成品汽车顶盖;S2、修边并冲孔,修边时在半成品汽车顶盖尾部的两端外侧预留部分板料余量,在板料余量的预定位置冲孔;S3、整形,通过整形模,对带有板料余量的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整形;S4、侧修边,按照设定的零件轮廓对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修边,完成成品汽车顶盖的制作;该加工方法通过板料余量的预留增加了整形区域,避免了直接使形状复杂的零件边界作为整形边界,减少了起皱产生的风险,提高了零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外观质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喷涂油漆虽然能改善一部分视觉感知,但是绝大部分的外观质量仍需要严格控制零部件单品的外观及尺寸质量。尤其是冲压零件本身工艺的成型特性,导致一些缺陷很难消除,部分缺陷甚至喷涂油漆后会放大,缺陷更加明显,这些外观不良甚至会导致客户对汽车质量品质的疑虑。
汽车覆盖件顶盖外板产品,曲率较小,形状较平坦,但是为了与汽车背门的装配更加契合,顶盖尾部常设计成负角,成型工艺规划只能用侧整形的工序实现。在现有情况下侧整形后的顶盖尾部存在起皱缺陷,该起皱缺陷使用AUTOFROM软件模拟成型分析时仍存在,通过模具结构优化及现场调试人员的努力,起皱有减轻但仍然存在,无法完全消除。
分析目前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OP10、拉延成型,OP20、修边,OP30、侧整形成型的冲压工艺,为了改善起皱问题,在侧整形的过程中,汽车顶盖的两侧均设置有压料面,使板料在夹紧状态下成型,这样对于尾部的侧壁的起皱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在顶盖尾部两端的部位,还存在起皱的面品质量问题,目前的工艺方法,通过模具研合和调试,通常能对顶盖尾部的起皱缺陷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由于两端属于开口成型,加上顶盖本身的造型影响,使得顶盖尾部依然存在起皱缺陷,且模具研合和调试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顶盖尾部两端存在起皱缺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拉延,通过拉延模,将原料板材制作成半成品汽车顶盖;
S2、修边并冲孔,修边时在半成品汽车顶盖尾部的两端外侧预留部分板料余量,在板料余量的预定位置冲孔;
S3、整形,通过整形模,对带有板料余量的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整形;
S4、侧修边,按照设定的零件轮廓对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修边,完成成品汽车顶盖的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加工方法在修边时预留部分板料余量,并在板料余量上冲孔,对带有板料余量的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整形,最后修边完成成品制作,本加工方法优化了工艺布局,通过板料余量的预留增加了整形区域,避免了直接使形状复杂的零件边界作为整形边界,减少了起皱产生的风险,提高了零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冲孔形成异形孔,所述异形孔靠近内侧的部分边界与成品汽车顶盖的部分轮廓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孔与汽车顶盖的轮廓的重合部分经过CAE拟合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半成品汽车顶盖两端的板料余量通过废料连接;所述废料和所述板料余量在步骤S4中进行修剪并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整形模对应所述板料余量的部分具有补充整形区,所述废料与所述板料余量的连接部分具有补充压料区。
进一步的,所述废料靠近冲孔位置修边时做交接刀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板料余量的冲孔区域靠近汽车顶盖的部分做圆弧处理,且圆弧半径不小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板料余量外侧与汽车顶盖连接部分做交接刀处理。
进一步的,冲孔位置位于板料余量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拉延模和所述整形模的材料为模具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半成品汽车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板料余量周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拉延,通过拉延模,将原料板材制作成半成品汽车顶盖。
该步骤与现有技术中的拉延工序一致,均是将原料板材通过拉延工艺成型为具有汽车顶盖形状的半成品结构。
S2、修边并冲孔,修边时在半成品汽车顶盖尾部的两端外侧预留部分板料余量,在板料余量的预定位置冲孔。
该步骤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相对于传统加工工艺的改变之一,在修边过程中,传统方案修边是将顶盖尾部两端的板料按照轮廓位置修边剪掉,这样形成的零件轮廓倾斜为梯形,整形过程中越往外压板料越少,进而导致内部和斜边局部起皱。
本申请为了解决起皱问题,在半成品汽车顶盖尾部的两端外侧预留部分板料余量,然后在板料余量的预定位置冲孔。
该步骤重点是在于改变了传统修边工艺,没有将零件成品的边界一次性切出,而是预留了部分板料余量,并在板料余量的预定位置冲孔,优选的,冲孔形成异形孔,该异形孔靠近内侧的部分边界与成品汽车顶盖的部分轮廓重合,即冲孔的部分边线为成品零件的轮廓边线,由于预留了板料余量,在后续整形时,两端板料未全部修剪掉,参与后续压料使用,不会导致板料不足引起内部和局部起皱。
本方案关键是预留板料,便于整形工序压料。理论上预留板料越多,整形工序成型效果越好,越不容易起皱,其次,采用冲孔的部分边线为成品零件的轮廓边线的方式,便于后续修边,提高零件加工效率。
其中,所述异形孔与汽车顶盖的轮廓的重合部分经过CAE拟合确定。
S3、整形,通过整形模,对带有板料余量的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整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半成品汽车顶盖10两端的板料余量11通过废料12连接;其中,整形模对应所述板料余量11的部分具有补充整形区,整形模对应所述废料12与所述板料余量11的连接部分具有补充压料区,即除了原有的半成品汽车顶盖10零件部分的整形,结合图3所示,该整形模还具有补充整形区a和补充压料区b,用于对板料余量11和部分废料区域进行整形,使斜整形与斜压料区域增加,有效控制了整形面的零件质量,其中产品(即原半成品汽车顶盖10零件部分)在补充整形区和补充压料区的内部成型,可有效改善起皱状态,提高零件外观质量。
S4、侧修边,按照设定的零件轮廓对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修边,完成成品汽车顶盖的制作,即所述废料和所述板料余量在修边工序中进行修剪并翻边。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规定所述废料靠近冲孔位置为位置1,所述板料余量的冲孔区域靠近汽车顶盖的部分为位置2,板料余量外侧与汽车顶盖的连接部分为位置3。
这三处位置为修边时所需要注意的位置,其中位置1与传统方案的尾部修边做交接刀处理,以保证汽车顶盖尾端的顺利翻边。
位置2为了保证刀口强度,需要过产品的小圆角部分并做圆角处理,圆弧半径最小不小于5mm。统统是保证冲头强度。
位置3与汽车顶盖侧壁的斜修边做交接刀处理。
为了提高冲孔压料板的强度,在满足零件基本尺寸规格的前提下,位置2与位置3之间的距离尽量做大。
其中,所述拉延模和所述整形模的材料为模具钢。
本申请提供的加工方法在修边时预留部分板料余量,并在板料余量上冲孔,对带有板料余量的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整形,最后修边完成成品制作,本加工方法优化了工艺布局,通过板料余量的预留增加了整形区域,避免了直接使形状复杂的零件边界作为整形边界,减少了起皱产生的风险,提高了零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拉延,通过拉延模,将原料板材制作成半成品汽车顶盖;
S2、修边并冲孔,修边时在半成品汽车顶盖尾部的两端外侧预留部分板料余量,在板料余量的预定位置冲孔;
S3、整形,通过整形模,对带有板料余量的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整形;
S4、侧修边,按照设定的零件轮廓对半成品汽车顶盖进行修边,完成成品汽车顶盖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冲孔形成异形孔,所述异形孔靠近内侧的部分边界与成品汽车顶盖的部分轮廓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与汽车顶盖的轮廓的重合部分经过CAE拟合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汽车顶盖两端的板料余量通过废料连接;所述废料和所述板料余量在步骤S4中进行修剪并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模对应所述板料余量的部分具有补充整形区,所述废料与所述板料余量的连接部分具有补充压料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靠近冲孔位置修边时做交接刀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余量的冲孔区域靠近汽车顶盖的部分做圆弧处理,且圆弧半径不小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余量外侧与汽车顶盖连接部分做交接刀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模和所述整形模的材料为模具钢。
CN202310245909.2A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62377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5909.2A CN116237720A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5909.2A CN116237720A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7720A true CN116237720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5909.2A Pending CN116237720A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77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4536A (zh) 一种有或无天窗共用的汽车顶盖能共模冲压生产的加工工艺
CN109647993B (zh) 一种处理棱线滑移缺陷的方法
CN113857351B (zh) 一种钢、铝零件通用的冲压模具设计方法
CN106001309A (zh) 载货汽车驾驶室多零件合模冲压方法
CN109570359B (zh) 拉延凸模、拉延模具及拉延工艺
CN108080901A (zh) 电机端盖制造方法
CN107234174A (zh) 汽车纵梁的成形工艺方法
KR20090058105A (ko) 자동차 실내장식용 금속판재의 프레스 성형방법
CN106964722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的冲压工艺及装备
CN116237720A (zh)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CN112007970A (zh) 一种控制后门外板b柱侧整形质量的工艺方法
CN112588956A (zh) 一种双曲面蒙皮口框成形方法
CN112008010A (zh) 一种控制侧围外板后尾灯翻边棱线r表面缺陷的工艺方法
CN107344191A (zh) 一种z形截面零件分步成形的方法
CN113399555B (zh) 一种汽车机罩内板两工序冲压工艺方法
CN112483520B (zh) 一种消除汽车门板总成压合胶棱缺陷的方法
CN205587516U (zh) 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生产的冲孔打扁模具
CN212264306U (zh) 汽车发动机仓盖180度叠边高效加工装置
CN114054628A (zh) 一种侧围外板与雨水槽集成制造方法和车辆
CN220547535U (zh) 一种用于双闭斜角弯边钣金零件的模具
CN111531030A (zh) 一种汽车顶盖尾端的转角区球角成型方法
CN210614767U (zh) 一种汽车背门排水槽自动化压力机
CN214814197U (zh) 一种压凸包软模组件
CN117020013A (zh) 汽车侧围外板成形工艺方法和汽车侧围外板
CN113909380B (zh) 高效的冲压件多方向翻边变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