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1007B -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1007B
CN113361007B CN202110579075.XA CN202110579075A CN113361007B CN 113361007 B CN113361007 B CN 113361007B CN 202110579075 A CN202110579075 A CN 202110579075A CN 113361007 B CN113361007 B CN 113361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urface
auxiliary
boundary curve
flanging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90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1007A (zh
Inventor
黄太强
舒本锋
邓梦诗
陈俊俊
孙金惠
赵清华
王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90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1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1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1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1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1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零件翻边曲面建模技术领域,该建模方法包括: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本发明通过第一辅助曲面确定第一边界曲线、第二辅助曲面和第二边界曲线,再根据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得到翻边曲面,该翻边曲面平顺,翻边边界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也一致。

Description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翻边曲面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冲压件主要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借助压力机的压力,通过冲压模具冲压加工成形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在材料消耗不大的前提下,经冲压制造出来的,其零件重量轻、刚度好,并且板料经过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使冲压件强度有所提高;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同模件尺寸均匀一致,有较好的互换性。不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即可满足一般的装配和使用要求;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外观光滑美观,这为表面喷漆、电镀、磷化及其他表面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翻边等。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其中,翻边是冲压件的轮廓形状或立体形状成形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翻边主要用于冲压件之间相互连接,按翻边工序的毛坯变形性质可分为伸长类屏幕曲线翻边、伸长类曲面翻边、压缩类平面曲线翻边和压缩类曲面翻边。
目前,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起伏转折面,而又有很多特征棱线刚好落在这些转折面上,当利用这些特征棱线构建翻边面时,传统处理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视角平面构造辅助曲线;
第二步:沿视角平面法线方向将辅助曲线投影到零件的待翻边上得到修剪曲线;
第三步:利用修剪曲线沿脱模方向按一定角度拔模,得到翻边曲面。
上述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形成翻边曲面,但是制造形成具体产品后,存在以下问题:翻边面不光滑平顺,翻边边界不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不一致。为了不影响产品外观质量,通常会通过修改模具来修复,这样无形中延长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增加了研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翻边面不光滑平顺,翻边边界不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包括:
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
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
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相交生成第二边界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预设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之前,所述建模方法还包括:
以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构建第一辅助曲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以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构建第一辅助曲面,包括:
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
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使用所述辅助曲线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所述第一辅助曲面。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零件翻边长度确定所述预设半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半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足够大,以使使零件翻边曲面的出模角度大于设定的出模角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包括:
将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连接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建模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
平移模块,所述平移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
第二生成模块,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相交生成第二边界曲线;
第三生成模块,所述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光滑连续的第一辅助曲面确定翻边曲面的第一边界曲线和光滑连续的第二辅助曲面,再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圆柱面与第二辅助曲面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最后根据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的零件翻边曲面,这样得到的翻边曲面平顺,翻边边界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也一致,最后形成的产品外观质量可靠,无需通过修改模具来修复,大大加快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减小了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1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1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1的第三个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2的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3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3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4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4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步骤S4的第三个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起伏转折面,而又有很多特征棱线刚好落在这些转折面上,当利用这些特征棱线构建翻边面时,传统处理方法如下:第一步:在视角平面构造辅助曲线;第二步:沿视角平面法线方向将辅助曲线投影到零件的待翻边上得到修剪曲线;第三步:利用修剪曲线沿脱模方向按一定角度拔模,得到翻边曲面。
上述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形成翻边曲面,但是制造形成具体产品后,存在以下问题:翻边面不光滑平顺,翻边边界不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不一致。为了不影响产品外观质量,通常会通过修改模具来修复,这样无形中延长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增加了研发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翻边面不光滑平顺,翻边边界不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S1,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将预设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之前,以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构建第一辅助曲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以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构建第一辅助曲面,包括: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使用所述辅助曲线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所述第一辅助曲面。
参见图2所示,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Curve_1,参见图3所示,用辅助曲线Curve_1沿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一张光滑连续的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参见图4所示,将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交线第一边界曲线Curve_2。
步骤S2,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参见图5所示,平移步骤S1中的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得到第二辅助曲面Surface_2。
步骤S3,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其中,根据零件翻边长度确定所述预设半径,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圆柱面的预设半径设置为10mm。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Curve_2为轴线,构件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参见图7所示,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Surface_2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Curve_3。
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包括:将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连接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经过检查分析,生成的翻边曲面宽度均匀且相等(图中均为预设半径10mm),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相互平行且光滑平顺,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其中A处指代的即是翻边曲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通过光滑连续的第一辅助曲面确定翻边曲面的第一边界曲线和光滑连续的第二辅助曲面,再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圆柱面与第二辅助曲面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最后根据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的零件翻边曲面,这样得到的翻边曲面平顺,翻边边界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也一致,最后形成的产品外观质量可靠,无需通过修改模具来修复,大大加快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减小了研发成本。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时,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半径,且所述预设距离足够大,以使零件翻边曲面的出模角度大于设定的出模角度。
具体地,通过出模分析工具,逐步加大翻边出模角度直至所有翻边曲面出模角度满足出模要求,此时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的距离作为预设距离。
参见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建模装置,包括:第一生成模块、平移模块、第二生成模块以及第三生成模块。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将预设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之前,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用于以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构建第一辅助曲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具体用于: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使用所述辅助曲线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所述第一辅助曲面。
参见图2所示,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Curve_1,参见图3所示,用辅助曲线Curve_1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一张光滑连续的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参见图4所示,将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交线第一边界曲线Curve_2。
所述平移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平移模块用于平移上述步骤S1中的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得到第二辅助曲面Surface_2。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相交生成第二边界曲线。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Curve_2为轴线,构件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参见图7所示,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Surface_2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Curve_3。
所述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包括:将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连接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经过检查分析,生成的翻边曲面宽度均匀且相等(图中均为预设半径10mm),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相互平行且光滑平顺,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其中A处指代的即是翻边曲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装置,通过光滑连续的第一辅助曲面确定翻边曲面的第一边界曲线和光滑连续的第二辅助曲面,再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圆柱面与第二辅助曲面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最后根据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的零件翻边曲面,这样得到的翻边曲面平顺,翻边边界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也一致,最后形成的产品外观质量可靠,无需通过修改模具来修复,大大加快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减小了研发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建模方法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12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存储器、处理器和网络接口,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其中,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视频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将预设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构建第一辅助曲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以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构建第一辅助曲面,包括: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使用所述辅助曲线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所述第一辅助曲面。
具体地,参见图2所示,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Curve_1,参见图3所示,用辅助曲线Curve_1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一张光滑连续的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参见图4所示,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交线第一边界曲线Curve_2。
步骤S2,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平移上述步骤S1中的第一辅助曲面Surface_1得到第二辅助曲面Surface_2。
步骤S3,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Curve_2为轴线,构件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参见图7所示,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Surface_2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Curve_3。
步骤S4,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包括:将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连接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经过检查分析,生成的翻边曲面宽度均匀且相等(图中均为预设半径10mm),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相互平行且光滑平顺,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其中A处指代的即是翻边曲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实现了前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通过光滑连续的第一辅助曲面确定翻边曲面的第一边界曲线和光滑连续的第二辅助曲面,再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圆柱面与第二辅助曲面的交线作为第二边界曲线,最后根据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的零件翻边曲面,这样得到的翻边曲面平顺,翻边边界平行整齐,翻边宽窄大小也一致,最后形成的产品外观质量可靠,无需通过修改模具来修复,大大加快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减小了研发成本。
本发明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前述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仼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其中,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使用所述辅助曲线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所述第一辅助曲面;
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
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相交生成第二边界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零件翻边长度确定所述预设半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半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足够大,以使零件翻边曲面的出模角度大于设定的出模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包括:
将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连接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6.一种零件翻边曲面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将预设的第一辅助曲面与零件的待翻边面相交生成第一边界曲线,且所述第一辅助曲面为光滑连续的曲面;其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用于以零件的待翻边面的主视平面作为视角平面;在视角平面内构建光滑连续的辅助曲线,使用辅助曲线沿视角平面的法线方向拉伸得到第一辅助曲面;
平移模块,所述平移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辅助曲面平移预设距离,得到第二辅助曲面;
第二生成模块,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边界曲线为轴线,构建预设半径的圆柱面,将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二辅助曲面相交生成第二边界曲线;
第三生成模块,所述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曲线和第二边界曲线生成零件的翻边曲面。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
CN202110579075.XA 2021-05-26 2021-05-26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61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9075.XA CN113361007B (zh) 2021-05-26 2021-05-26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9075.XA CN113361007B (zh) 2021-05-26 2021-05-26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1007A CN113361007A (zh) 2021-09-07
CN113361007B true CN113361007B (zh) 2022-05-03

Family

ID=77527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9075.XA Active CN113361007B (zh) 2021-05-26 2021-05-26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1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9161B (zh) * 2022-09-06 2022-12-02 季华实验室 冲压件翻边角和修边角的检测方法、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805A (zh) * 2020-09-17 2021-02-1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翻边面设计方法、翻边加工模具和方法、以及零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57362A1 (en) * 2003-09-11 2005-03-29 Autoform Engineering Gmbh Determination of a model of a geometry of a metal sheet forming stag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805A (zh) * 2020-09-17 2021-02-1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翻边面设计方法、翻边加工模具和方法、以及零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1007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65103B1 (de) Bestimmung eines modells einer geometrie einer blech-umformstufe
US8140306B2 (en) Determination of process operations in order to describe forming processes on a forming part
Lin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CAD/CAE/CAM system for stamping dies for automobiles
CN113361007B (zh)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74301A (zh) 汽车覆盖件拉延模设计方法
CN103433380B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的凸成形方法
CN109759780B (zh) 制备中框的方法、中框及移动终端
CN115740198A (zh) 修边轮廓、翻边轮廓分段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290186A (zh) 金属壳体加工成型方法及金属壳体
CN103455652B (zh) 确定金属片部件的深冲压加工中的修边线的方法和系统
CN116090667A (zh) 板材切割过程中的余料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4842627U (zh) 一种确保小搭边冲裁件质量的冲裁装置
CN102722619A (zh) 一种确定冲压形成汽车覆盖件的零件的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JP2012196714A (ja) ワーク成形方法及びワーク成形装置
Hussein Computer aided blanking die design using CATIA
CN105354398B (zh) 一种基于ug软件的模具2d加工工时评估方法
Moghadda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method to automatic nesting and piloting system design for progressive die
CN107315392A (zh) 冲床自动送料机的异形工件排料优化算法及其容忍度算法
CN211866384U (zh) 汽车座椅异形枕头导管级进模冲压生产线
Sheng et al. FEM analysis and design bulb shield progressive draw die
CN112719124B (zh)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2506979A (zh) 一种模具设计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JP4651210B2 (ja) 板材の成形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加工型
CN116611272B (zh) 轮胎模具零件制造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55930A (zh) 一种矿用工程车辆轻量化模型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