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7670A -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7670A
CN112717670A CN202011499222.4A CN202011499222A CN112717670A CN 112717670 A CN112717670 A CN 112717670A CN 202011499222 A CN202011499222 A CN 202011499222A CN 112717670 A CN112717670 A CN 112717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oxynitride
ammonia
partition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92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昊昊
安振
吴有兵
范旭刚
马宁
颜博
王超
王佳刚
张红
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Longdo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Longdo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Longdo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Longdo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92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76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7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76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54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56Nitrogen oxid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1/00Control of flow ratio
    • G05D11/02Controlling ratio of two or more flows of fluid or fluent material
    • G05D11/13Controlling ratio of two or more flows of fluid or fluen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包括:分区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每个喷射孔的喷氨量以及每个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每个检测点、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采集装置采集每个分区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通过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的控制,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本发明在脱硝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分区的分区调节装置运行状态,以控制每个喷射孔喷射氨气的流量及浓度,从而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使得各分区内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之间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燃煤电厂氮氧化合物(NOx)排放量控制越来越严格,针对我国近年来发展的大机组,高参数的1000MW塔式燃煤锅炉,均同步安装了脱硝装置。目前针对1000MW塔式燃煤锅炉脱硝通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大多采用单反应器,对于1000MW塔式燃煤锅炉单反应器,多采用SCR脱硝系统喷氨格栅分区控制。通常,塔式锅炉尾部为长方形烟道,满负荷下烟道内烟气流速为15m/s。而省煤器出口烟道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不能设计太宽,通常烟道为扁长型,然而由100MW塔式锅炉特点决定1000MW塔式炉尾部烟道如采用单反应器,锅炉尾部烟道的宽度和长度都将超过常规锅炉双反应器脱硝烟道,因此针对单反应器的喷氨格栅布置,如采用常规布置,脱硝的横向与纵向喷氨量不能实时加以控制,容易引起氨逃逸大。另一方面,塔式锅炉单反应器脱硝烟道长度较长,长度方向NOx分布不均,采用常规喷氨格栅加静态混合器形式容易造成喷氨量与区域内NOx匹配不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常规喷氨格栅加静态混合器形式容易造成喷氨量与区域内NOx匹配不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喷氨格栅与烟道出口通过反映腔室连接,将喷氨格栅分成具有相同面积的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均匀分布相同数量的喷射孔,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分区调节装置、控制模块、多个采集装置,其中,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内的喷射孔均与通过一个分区调节装置分别与氨气罐及外界大气连接,分区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每个喷射孔的喷氨量以及每个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每个检测点、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控制模块与每个分区调节装置及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根据采集装置采集每个分区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通过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的控制,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
在一实施例中,分区调节装置包括:氨空气混合器、自动调节阀、多个手动调节阀,其中,对于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其内的每个预设范围的均设置一个检测点,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内的预设范围的喷射孔均通过一个手动调节阀与氨空气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氨空气混合器的第一进口通过自动调节阀与氨气罐连接,第二进口与外界大气连接;手动调节阀用于控制喷射孔的氨空气混合物的流量;自动调节阀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氮氧化合物浓度相同,控制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达到对应的预设浓度。
在一实施例中,采集装置包括:氮氧化合物分析仪、氧气分析仪及氨气分析仪。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基于第一方面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对每个分区调节装置进行初始化;采集装置采集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得到采集结果;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结果、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及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通过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控制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均达到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浓度达到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对每个分区调节装置进行初始化的过程,包括:将每个手动调节阀调节至对应预设固定角度;控制模块根据当前运行负荷及其对应的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控制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预设开关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固定角度及预设开关角度差值通过对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进行热态调试获取。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热态调试得到预设固定角度的过程包括:控制各分区的各手动调节阀及各自动调节阀全部打开;对于每个分区,根据采集装置采集的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调节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直到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为止;当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时,将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记为预设固定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热态调试得到预设开关角度差值的过程包括:控制各分区的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保持一致;在各种运行负荷下,测试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将任意一个分区作为基准分区,计算其他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与基准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的差值;根据各个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的差值,得到在各种运行负荷下,各运行负荷对应的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结果及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的过程,包括:控制模块将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与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相比较,判断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是否超过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当超过时,调大对应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控制模块将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与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相比较,判断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是否超过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当超过时,调小每个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脱硝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分区的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以控制每个喷射孔喷射氨气的流量及浓度,从而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使得各分区内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之间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的喷氨量与其区域内的氮氧化合物匹配。
2.本发明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脱硝过程之前,通过热态调试中,保持各自动调节阀开关角度一致,通过调节分区的手动调节阀,以使得各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通过测试各分区之间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差值,得到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在脱硝过程中,针对各运行负荷,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通过调节各自动调节,控制各分区之间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从而使得整个反应腔室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减少人为干预,能够节省脱硝系统总体氨耗量,减少氨逃逸和氨耗量,节约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氨格栅分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区调节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应用于需要控制喷区域内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的喷氨量与其区域内的氮氧化合物匹配的场合,如图1(a)所示,喷氨格栅与烟道出口通过反映腔室连接,如图1(b)所示,将喷氨格栅分成具有相同面积的多个分区(不仅限于图中4个分区),每个分区均匀分布相同数量的喷射孔,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分区调节装置1、控制模块2、多个采集装置3。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内的喷射孔均与通过一个分区调节装置1分别与氨气罐及外界大气连接,分区调节装置1用于调节每个喷射孔的喷氨量以及每个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其中,采集装置3可以包括:氮氧化合物分析仪、氧气分析仪及氨气分析仪,但仅限于举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将喷氨格栅等面积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包括等数量的喷射孔,同一分区的喷射孔通过同一分区调节装置1与氨气罐及外界大气连接,分区调节装置1通过控制氨气及外接大气的比例,控制喷氨孔的喷氨量,以及脱硝过程后的每个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浓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采集装置3用于采集每个检测点、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模块2与每个分区调节装置1及采集装置3连接,用于根据采集装置3采集每个分区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通过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1的控制,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其内的每个预设范围的均设置一个检测点,即对每个分区再次进行等面积划分,得到多个小分区,每个小分区含有等数量的喷射孔,喷氨格栅的每个小分区均设置一个检测点,采集装置3采集每个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控制模块2根据每个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通过控制分区调节装置1,使同一分区的每个小分区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从而使每个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均匀分布。
为了使每个分区的总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相同,且反应腔室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在可控范围内,控制模块2根据采集装置3采集的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浓度,通过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1的控制,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模块所涉及的算法,例如比较算法,均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比较算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在脱硝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分区的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以控制每个喷射孔喷射氨气的流量及浓度,从而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使得各分区内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之间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的喷氨量与其区域内的氮氧化合物匹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分区调节装置1包括:氨空气混合器11、自动调节阀12、多个手动调节阀13。
对于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其内的每个预设范围的均设置一个检测点,即对每个分区再次进行等面积划分,得到多个小分区,每个小分区含有等数量的喷射孔,喷氨格栅的每个小分区均设置一个检测点,如图3所示,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内的预设范围的喷射孔均通过一个手动调节阀13与氨空气混合器11的出口连接,氨空气混合器11的第一进口通过自动调节阀12与氨气罐连接,第二进口与外界大气连接;
手动调节阀13用于控制喷射孔的氨空气混合物的流量;
自动调节阀12与控制模块2连接,控制模块2通过控制自动调节阀12的开关角度,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氮氧化合物浓度相同,控制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达到对应的预设浓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采集装置3采集每个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控制模块2根据每个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通过控制每个手动调节阀13的开关角度,控制小分区喷射孔的氨空气混合物的流量,从而使同一分区的每个小分区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采集装置3采集的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控制模块2根据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浓度,自动调节各分区对应的自动调节阀12的开关角度,控制氨气的浓度,从而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在脱硝过程之前,通过热态调试中,保持各自动调节阀开关角度一致,通过调节分区的手动调节阀,以使得各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通过测试各分区之间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差值,得到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在脱硝过程中,针对各运行负荷,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通过调节各自动调节,控制各分区之间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从而使得整个反应腔室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减少人为干预,能够节省脱硝系统总体氨耗量,减少氨逃逸和氨耗量,节约运行成本。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基于实施例1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控制模块对每个分区调节装置进行初始化。
本发明实施例的初始化为对每个手动调节阀及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的初始化,初始化中所涉及的开关角度由热态调试得到。
步骤S12:采集装置采集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得到采集结果。
步骤S13: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结果、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及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通过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控制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均达到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浓度达到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调节环节是在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固定角度时,控制模块对比每个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当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未达到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时,控制该分区对应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以控制氮气和空气的比例;控制模块判断反应腔室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是否达到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当未达到时,自动调节全部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对每个分区调节装置进行初始化的过程,包括:
步骤S21:将每个手动调节阀调节至对应预设固定角度;
步骤S22:控制模块根据当前运行负荷及其对应的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控制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预设开关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初始化过程中,将每个手动调节阀调节至对应预设固定角度,即保持每个喷射孔喷射的氮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的流量不变。
由于在不同运行负荷条件,烟道中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不同,需要的氨气不同,因此,在脱硝过程开始之前,根据当前运行负荷,首先将各分区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开关角度,在脱硝过程中,根据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等信息,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一定,自动调节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预设固定角度及预设开关角度差值可以通过对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模块进行热态调试获取,但仅以此举例,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热态调试得到预设固定角度的过程包括:
步骤S31:控制各分区的各手动调节阀及各自动调节阀全部打开。
步骤S32:对于每个分区,根据采集装置采集的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调节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直到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为止。
步骤S33:当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时,将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记为预设固定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得到各手动调节阀的预设固定角度的目的为:保持各喷射孔所喷射的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的流量,与其所对应的烟道喷射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相匹配,使得氨逃逸浓度最小化,各分区内部的脱硝过程后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均匀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在将各自动调节阀全部打开的情况下,得到各手动调节阀的预设固定角度,但是也可以将各自动调节阀均固定为某个开关角度的情况下,进行热调试测试。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过热态调试得到预设开关角度差值的过程包括:
步骤S41:控制各分区的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保持一致。
步骤S42:在各种运行负荷下,测试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
步骤S43:将任意一个分区作为基准分区,计算其他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与基准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的差值。
步骤S44:根据各个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的差值,得到在各种运行负荷下,各运行负荷对应的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在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预设固定角度、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即各喷射点喷射的氨气和空气化合物的流量一定、各分区内部的氧化还原反映后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分布均匀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运行负荷,测得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由于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保持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各个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的差值,得到各运行负荷对应的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则在脱硝过程初始,将基准分区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基准,对于其他自动开关阀的开关角度的调节根据预设开关角度差值进行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结果及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的过程,包括:
步骤S51:控制模块将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与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相比较,判断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是否超过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当超过时,调大对应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
步骤S52:控制模块将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与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相比较,判断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是否超过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当超过时,调小每个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
在脱硝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将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固定(各喷射孔的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的流量一定),通过调节各分区对应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改变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氨气的浓度),控制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均达到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浓度达到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在脱硝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分区的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以控制每个喷射孔喷射氨气的流量及浓度,从而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使得各分区内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之间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各分区的喷氨量与其区域内的氮氧化合物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在脱硝过程之前,通过热态调试中,保持各自动调节阀开关角度一致,通过调节分区的手动调节阀,以使得各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通过测试各分区之间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差值,得到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在脱硝过程中,针对各运行负荷,保持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通过调节各自动调节,控制各分区之间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从而使得整个反应腔室的氮氧化合物均匀分布,减少人为干预,能够节省脱硝系统总体氨耗量,减少氨逃逸和氨耗量,节约运行成本。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格栅与烟道出口通过反映腔室连接,将喷氨格栅分成具有相同面积的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均匀分布相同数量的喷射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分区调节装置、控制模块、多个采集装置,其中,
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内的喷射孔均与通过一个分区调节装置分别与氨气罐及外界大气连接,所述分区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每个喷射孔的喷氨量以及每个分区内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
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每个检测点、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
控制模块与每个分区调节装置及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采集装置采集每个分区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及氨逃逸浓度,通过控制每个分区调节装置的控制,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以及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调节装置包括:氨空气混合器、自动调节阀、多个手动调节阀,其中,
对于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其内的每个预设范围的均设置一个检测点,每个喷氨格栅的分区内的预设范围的喷射孔均通过一个手动调节阀与氨空气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氨空气混合器的第一进口通过自动调节阀与氨气罐连接,第二进口与外界大气连接;
所述手动调节阀用于控制喷射孔的氨空气混合物的流量;
所述自动调节阀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控制每个分区出口处氮氧化合物浓度相同,控制总排出口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达到对应的预设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氮氧化合物分析仪、氧气分析仪及氨气分析仪。
4.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对每个所述分区调节装置进行初始化;
采集装置采集每个分区出口处及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得到采集结果;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结果、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及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通过控制每个所述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控制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均达到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总排出口处氮氧化合物浓度达到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对每个所述分区调节装置进行初始化的过程,包括:
将每个手动调节阀调节至对应预设固定角度;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当前运行负荷及其对应的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控制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为预设开关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固定角度及所述预设开关角度差值通过对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模块进行热态调试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态调试得到所述预设固定角度的过程包括:
控制各分区的各手动调节阀及各自动调节阀全部打开;
对于每个分区,根据采集装置采集的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调节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直到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为止;
当各检测点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相同时,将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记为预设固定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态调试得到所述预设开关角度差值的过程包括:
控制各分区的各手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调节至对应的预设固定角度,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保持一致;
在各种运行负荷下,测试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
将任意一个分区作为基准分区,计算其他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与基准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的差值;
根据各个氮氧化合物浓度及氨逃逸浓度的差值,得到在各种运行负荷下,各运行负荷对应的各自动调节阀的预设开关角度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采集结果及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控制每个所述分区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的过程,包括:
控制模块将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与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相比较,判断各分区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是否超过预设分区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当超过时,调大对应的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
控制模块将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与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相比较,判断总排出口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是否超过预设总氮氧化合物浓度阈值,当超过时,调小每个自动调节阀的开关角度。
CN202011499222.4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7176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9222.4A CN112717670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9222.4A CN112717670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7670A true CN112717670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9222.4A Pending CN112717670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76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5672A (zh) * 2021-11-29 2022-03-25 北京航化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危废焚烧烟气的低温脱硝装置
CN114699889A (zh) * 2022-04-19 2022-07-05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准确控制喷氨量的scr脱硝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6475A (ja) * 1997-02-06 1998-08-18 Babcock Hitachi Kk アンモニア注入装置
US6510820B1 (en) * 2002-01-23 2003-01-28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Compartmented gas flue for NOx control and particulate removal
JP2009228918A (ja) * 2008-03-19 2009-10-08 Hitachi Ltd ボイラの制御装置、及びボイラの制御方法
CN106345298A (zh) * 2016-10-14 2017-01-25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装置、其喷氨调节装置及其喷氨调整方法
CN106552509A (zh) * 2015-09-30 2017-04-05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scr脱硝区堵塞的锅炉运行控制方法
US20170362983A1 (en) * 2016-06-21 2017-12-21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 system in a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CN108380043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装置分区喷氨调节控制方法
CN109173722A (zh) * 2018-10-19 2019-01-11 中科锐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cr系统分区段精准喷氨方法
CN208493824U (zh) * 2018-07-12 2019-02-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喷氨分配装置
CN109529614A (zh) * 2018-12-28 2019-03-29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NOx分区巡测动态喷氨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603525A (zh) * 2018-12-27 2019-04-12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不均匀度判断的脱硝分区喷氨控制方法
CN209771833U (zh) * 2019-01-21 2019-12-13 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脱硫吸收塔在线闭环喷氨自动调节系统
CN111359432A (zh) * 2020-04-15 2020-07-03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Ox质量流量差分布的可实现灵活分区的脱硝喷氨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6475A (ja) * 1997-02-06 1998-08-18 Babcock Hitachi Kk アンモニア注入装置
US6510820B1 (en) * 2002-01-23 2003-01-28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Compartmented gas flue for NOx control and particulate removal
JP2009228918A (ja) * 2008-03-19 2009-10-08 Hitachi Ltd ボイラの制御装置、及びボイラの制御方法
CN106552509A (zh) * 2015-09-30 2017-04-05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scr脱硝区堵塞的锅炉运行控制方法
US20170362983A1 (en) * 2016-06-21 2017-12-21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 system in a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CN106345298A (zh) * 2016-10-14 2017-01-25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装置、其喷氨调节装置及其喷氨调整方法
CN108380043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装置分区喷氨调节控制方法
CN208493824U (zh) * 2018-07-12 2019-02-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喷氨分配装置
CN109173722A (zh) * 2018-10-19 2019-01-11 中科锐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cr系统分区段精准喷氨方法
CN109603525A (zh) * 2018-12-27 2019-04-12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不均匀度判断的脱硝分区喷氨控制方法
CN109529614A (zh) * 2018-12-28 2019-03-29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NOx分区巡测动态喷氨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771833U (zh) * 2019-01-21 2019-12-13 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脱硫吸收塔在线闭环喷氨自动调节系统
CN111359432A (zh) * 2020-04-15 2020-07-03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Ox质量流量差分布的可实现灵活分区的脱硝喷氨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庆等: "脱硝喷氨精准控制技术研究", 《中国仪器仪表》, no. 06, 25 June 2020 (2020-06-25) *
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科远SCR分区喷氨控制系统在宁东电厂的成功应用", 《自动化博览》, no. 09, 15 September 2020 (2020-09-15) *
吴思明: "660MW燃煤机组脱硝改造与气流均匀性优化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 no. 02, 15 February 2017 (2017-02-15), pages 027 - 1772 *
谭再奎: "某电厂脱硝系统精准分区喷氨改造浅谈", 《应用能源技术》, no. 03, 25 March 2020 (2020-03-2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5672A (zh) * 2021-11-29 2022-03-25 北京航化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危废焚烧烟气的低温脱硝装置
CN114225672B (zh) * 2021-11-29 2022-11-11 北京航化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危废焚烧烟气的低温脱硝装置
CN114699889A (zh) * 2022-04-19 2022-07-05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准确控制喷氨量的scr脱硝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7670A (zh)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格栅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380086A (zh) 一种燃料电池辅助系统及停机阴极快速吹扫方法
KR20160072063A (ko) 촉매 변환기 시스템의 모델 기반 제어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603525A (zh) 一种基于不均匀度判断的脱硝分区喷氨控制方法
CN110252132A (zh) 基于多参数预测的scr脱硝优化控制系统开发及应用方法
CN113731166A (zh) 电站锅炉scr脱硝装置超级精准喷氨系统及方法
CN111359432B (zh) 一种基于NOx质量流量差分布的可实现灵活分区的脱硝喷氨系统及方法
CN112717690B (zh) 一种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工况下scr脱硝投运方法
CN208097812U (zh) 一种烟气脱硝装置
CN107449876B (zh) 一种还原剂分配调节系统
CN110652856B (zh) 一种基于模型的sncr控制系统
CN109260948B (zh) 波动负荷下脱硝均匀性测量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2191101B (zh) 一种基于NOx及氨逃逸浓度快速测量的喷氨格栅调平方法
CN111111430A (zh) 一种用于尿素热解炉的scr脱硝调节控制方法
CN113952838B (zh) 一种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喷氨格栅自动优化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13932976B (zh) 一种飞机淋雨试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196602B (zh) 基于监测数据的掘进面自适应瓦斯排放方法
CN112797439B (zh)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CN108310973A (zh) 自动喷氨装置及燃煤电站烟气系统
CN211302681U (zh) 一种scr系统中喷氨量精确可控的喷氨装置
CN107812449B (zh) 一种尿素热解脱硝控制系统
CN109758905A (zh) 一种锚对燃煤电厂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喷氨装置及方法
CN116487654B (zh) 燃料电池阴极进气气体的湿度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19291064U (zh) 一种火电机组脱硝系统
CN109522662B (zh) 一种计算屋顶式空调机混合空气温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