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7439B -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7439B
CN112797439B CN202011346251.7A CN202011346251A CN112797439B CN 112797439 B CN112797439 B CN 112797439B CN 202011346251 A CN202011346251 A CN 202011346251A CN 112797439 B CN112797439 B CN 112797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boiler
furnace
preset threshold
h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62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7439A (zh
Inventor
刘国刚
王栩
王垚
李�杰
冯春
侯逊
赵子龙
张华东
陈建亮
马东森
刘兴力
李涛
陶巍
赵大鹏
康小维
邢洪涛
危日光
高建强
赵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Power Plant of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Co Ltd
Huaneng Shand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Power Plant of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Co Ltd
Huaneng Shand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Power Plant of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Co Ltd, Huaneng Shand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zhou Power Plant of Huaneng Internation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62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7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7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7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00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3/00Regulat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得炉膛CO浓度,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避免了锅炉发生严重高温腐蚀并减少了锅炉脱硝系统的处理压力,提高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火力发电依然属于我国电能产生的主要来源,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火力电厂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浓度管控力度也越来越强,现有的火力电厂都会引入SCR脱硝系统,在减少排放物中氮氧化物浓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同时,火力电厂锅炉高温腐蚀现象也是火力电厂不得不解决的技术问题,锅炉的高温腐蚀主要与炉膛内CO、H2S等还原性强的气体浓度有关,而H2S的浓度与CO浓度成正相关。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提高锅炉运行氧量来减少CO、H2S等还原性强的气体浓度,从而避免锅炉产生严重腐蚀,但是,提高锅炉运行氧量在减少CO浓度的同时会提高氮氧化物的浓度,这无疑会增加SCR脱硝系统的处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发电成本。
因此,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避免锅炉发生严重高温腐蚀并减少锅炉脱硝系统的处理压力,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保证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有效控制锅炉的高温腐蚀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
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得炉膛CO浓度;
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的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具体为:
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
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的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具体为:
当所述炉膛CO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得炉膛CO浓度,具体为:
获取所述锅炉炉膛内的各所述CO检测点检测的初始CO浓度;
对所述初始CO浓度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CO浓度;
基于预设权重和所述滤波后的CO浓度确定所述炉膛CO浓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检测点沿所述锅炉炉膛的垂直方向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锅炉炉膛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设置的所述CO检测点数量相同。
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脱硝系统入口处的初始氮氧化物浓度;
基于所述初始氮氧化物浓度与预设修正系数获取所述氮氧化物浓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氮氧化物浓度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PNOx=P0*(1+KNOx)
其中,PNOx为所述氮氧化物浓度,P0为所述初始氮氧化物浓度,KNOx为预设修正系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锅炉的烟气CO浓度;
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具体为:
当所述烟气CO浓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同时所述炉膛CO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提高所述锅炉运行氧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得炉膛CO浓度,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避免了锅炉发生严重高温腐蚀并减少了锅炉脱硝系统的处理压力,提高了锅炉的使用寿命。同时,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从而在保证脱硝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了锅炉的高温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通过提高锅炉运行氧量来减少CO、H2S的浓度,会同时提高氮氧化物的浓度,从而增加SCR脱硝系统的处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发电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所示方法包括:
S101,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
本步骤中,由于需要检测脱硝系统处理氮氧化物的压力,先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
为了准确的获取氮氧化物浓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脱硝系统入口处的初始氮氧化物浓度;
基于所述初始氮氧化物浓度与预设修正系数获取所述氮氧化物浓度。
具体的,由于锅炉的工作环境复杂,直接检测到的氮源化物浓度可能会受到环境影响从而导致检测到的氮源化物浓度有误差,为了保证获取到的氮源化物浓度的准确性,需要通过预设修正系数来对检测到的初始氮源化物浓度进行修正。该预设修正系数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根据现场的工作环境以及发电机组的功率来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对氮氧化物浓度进行修正的方法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浓度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氮氧化物浓度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PNOx=P0*(1+KNOx)
其中,PNOx为所述氮氧化物浓度,P0为所述初始氮氧化物浓度,KNOx为预设修正系数。
具体的,P0为所述初始氮氧化物浓度,可选的,可以测得多组初始氧化物浓度然后求平均值,用该平均值与预设修正系数来确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通过预设修正系数获得氮氧化物浓度的方法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102,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得炉膛CO浓度。
本步骤中,根据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检测的CO浓度获得炉膛CO浓度,该炉膛CO浓度是综合了多个检测点的可以表示锅炉炉膛整体的CO浓度,同时由于H2S浓度与CO浓度成正相关,所以只考虑CO浓度可以很好的反映出锅炉内CO和H2S的浓度。
为了准确的获得炉膛CO浓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得炉膛CO浓度,具体为:
获取所述锅炉炉膛内的各所述CO检测点检测的初始CO浓度;
对所述初始CO浓度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CO浓度;
基于预设权重和所述滤波后的CO浓度确定所述炉膛CO浓度。
具体的,先根据设置在锅炉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取测得的初始CO浓度,然后对该初始CO浓度进行滤波处理,由于锅炉内环境复杂,一些点测得的CO浓度可能受环境影响较大,所以要进行滤波处理,去除那些偏差较大的检测结果,可选的,该滤波处理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在得到滤波后的CO浓度后,根据预设权重和该滤波后的CO浓度确定所述炉膛CO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CO浓度在锅炉炉膛内并不是平均分布的,一般情况下,炉膛高层的CO浓度要比低层的CO浓度高,锅炉受高温腐蚀的严重程度也高,所以通过实验测得各个点的CO浓度占总CO浓度的比例,然后设置各个检测点的预设权重,通过各个点的预设权重和对应的检测点的CO浓度获得可以反映整体炉膛CO浓度的炉膛CO浓度,可选的,将预设权重与对应的检测点的CO浓度相乘然后求和得到炉膛CO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设置其他手段来获得所述炉膛CO浓度,如可以优先考虑锅炉腐蚀最严重的点的CO浓度来确定所述炉膛CO浓度,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反映锅炉炉膛内的CO浓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检测点沿所述锅炉炉膛的垂直方向设置。
具体的,由于在同一垂直高度,锅炉炉膛内的CO浓度相差不是很大,所以在设置CO检测点时优选沿着垂直方向进行设置。
为了准确的反映锅炉炉膛不同区域的CO浓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锅炉炉膛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设置的所述CO检测点数量相同。
具体的,将锅炉炉膛从下层燃烧器到燃尽风口,分为上中下三层,然后保证每一层设置的CO检测点数量相同,这样最终获得的炉膛CO浓度可以很好的表示出锅炉炉膛的整体CO浓度。
S103,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
本步骤中,在获得炉膛CO浓度和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后,根据这两个参数控制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从而确保CO浓度和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都处于合理范围内。
为了合理的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的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具体为:
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
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
具体的,在保证锅炉运行氧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燃尽风风量,可以使炉膛下部主燃烧器区域二次风量的比例增大,主燃烧区域的过量空气系数增加,此时锅炉内的CO等还原性气体浓度会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此时优选考虑降低CO浓度,因此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该第一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选的,通过CO浓度对锅炉高温腐蚀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第一预设阈值,该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选的,通过锅炉脱硝系统的处理能力来确定第二预设阈值。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氮氧化物的浓度,但由于此时氮氧化物浓度较低,因此不需要考虑锅炉脱硝系统的处理能力。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此时除了考虑减少CO的浓度还应该考虑减少氮氧化物的浓度,因此,需要同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和所述燃尽风风量。由于减低锅炉运行氧量对CO的浓度的提高幅度远不如降低燃尽风风量对CO的浓度减少的幅度大,而两种调节方式对氮氧化物的浓度调节效果相差不大,所以可以达到同时降低CO浓度和氮氧化物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的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的方法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进一步准确的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的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具体为:
当所述炉膛CO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
具体的,当所述炉膛CO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由于调节燃尽风风量对CO浓度影响较大,所以通过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来降低氮氧化物的浓度。
为了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锅炉的烟气CO浓度;
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
具体的,锅炉的烟气CO浓度,可以反映出锅炉的运行效率,烟气CO浓度越高,说明锅炉内燃烧不充分,锅炉效率较低,所以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从而在考虑锅炉高温腐蚀和锅炉脱硝系统的压力的同时,保证了锅炉的效率。
为了在锅炉正常工作时保证锅炉的运行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具体为:
当所述烟气CO浓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同时所述炉膛CO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提高所述锅炉运行氧量。
具体的,当所述烟气CO浓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同时所述炉膛CO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此时CO和氮氧化物的浓度正常,需要优先考虑锅炉的运行效率,所以需要提高所述锅炉运行氧量,该第三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的方法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得炉膛CO浓度,基于所述炉膛CO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同时,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当所述炉膛CO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避免了锅炉发生严重高温腐蚀并减少了锅炉脱硝系统的处理压力,提高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如图2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201,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
本步骤中,先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
S202,获取锅炉的烟气CO浓度。
本步骤中,可以测得多组烟气CO浓度后求平均值,以该平均值作为获取的烟气CO浓度。
S203,获取锅炉炉膛内的各所述CO检测点检测的初始CO浓度。
本步骤中,根据设置在锅炉内的多个CO检测点,获取测得的初始CO浓度。
S204,对所述初始CO浓度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CO浓度。
本步骤中,对获取到的初始CO浓度进行滤波处理,去除那些偏差较大的检测结果。
S205,基于预设权重和所述滤波后的CO浓度确定炉膛CO浓度。
本步骤中,通过实验测得各个点的CO浓度占总CO浓度的比例,然后设置各个检测点的预设权重,通过各个点的预设权重和对应的检测点的CO浓度获得可以反映整体炉膛CO浓度的炉膛CO浓度。例如,各个检测点滤波后的浓度为A1、A2、A3...An,对应的预设权重为Q1、Q2、Q3...Qn,所述炉膛CO浓度=A1*Q1+A2*Q2+A3*Q3+...+An*Qn。
S206,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
本步骤中,根据获取的烟气CO浓度、炉膛CO浓度以及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可选的,可以通过调节一次风量和二次风量来控制锅炉运行氧量,通过调节燃尽风风门开度来控制燃尽风风量。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获取锅炉的烟气CO浓度,获取锅炉炉膛内的各所述CO检测点检测的初始CO浓度,对所述初始CO浓度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CO浓度,基于预设权重和所述滤波后的CO浓度确定炉膛CO浓度,基于所述烟气CO浓度、所述炉膛CO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避免锅炉发生严重高温腐蚀并减少了锅炉脱硝系统的处理压力,提高了锅炉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锅炉正常运行时保证了锅炉的运行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
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0检测点获得炉膛C0浓度;
基于所述炉膛C0浓度与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和燃尽风风量;
当所述炉膛C0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
当所述炉膛C0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并降低所述燃尽风风量;
当所述炉膛C0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降低所述锅炉运行氧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锅炉炉膛内的多个C0检测点获得炉膛C0浓度,具体为:
获取所述锅炉炉膛内的各所述C0检测点检测的初始C0浓度;
对所述初始C0浓度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C0浓度;
基于预设权重和所述滤波后的CO浓度确定所述炉膛C0浓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0检测点沿所述锅炉炉膛的垂直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锅炉炉膛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设置的所述C0检测点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锅炉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脱硝系统入口处的初始氮氧化物浓度;
基于所述初始氮氧化物浓度与预设修正系数获取所述氮氧化物浓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物浓度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PNOX=PO*(1+KNOX)
其中,PNOX为所述氮氧化物浓度,PO为所述初始氮氧化物浓度,KNOX为预设修正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锅炉的烟气C0浓度;
基于所述烟气C0浓度、所述炉膛C0浓度以及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烟气C0浓度、所述炉膛C0浓度以及
所述氮氧化物浓度控制锅炉运行氧量,具体为:
当所述烟气C0浓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同时所述炉膛C0浓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提高所述锅炉运行氧量。
CN202011346251.7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Active CN112797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251.7A CN112797439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251.7A CN112797439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439A CN112797439A (zh) 2021-05-14
CN112797439B true CN112797439B (zh) 2023-01-13

Family

ID=75806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6251.7A Active CN112797439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7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2247B (zh) * 2021-11-24 2024-04-26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一种塔式炉合理降低co浓度的自动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8507B (zh) * 2013-03-29 2015-05-13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前后对冲旋流燃烧煤粉锅炉的二次风配风方法及系统
CN105953259B (zh) * 2016-05-20 2018-03-13 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 燃煤电站锅炉系统与脱硝系统运行协同优化方法
CN206890567U (zh) * 2017-01-12 2018-01-16 武汉恒泰思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o检测的燃煤锅炉燃烧监控系统
CN109519959B (zh) * 2018-10-09 2019-10-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co检测的锅炉燃烧优化方法、系统和数据库
CN111365733B (zh) * 2020-03-04 2022-01-25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煤锅炉经济氧量动态寻优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396920A (zh) * 2020-03-26 2020-07-10 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火电机组及其基于co测量的锅炉燃烧监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439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66843B (zh) 一种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74580B (zh) 一种火电机组NOx排放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2797439B (zh) 一种基于co在线监测的燃烧优化方法
CN111966060B (zh) 一种scr喷氨控制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48727A (zh) 燃煤发电机组脱硝优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082474B (zh)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性能诊断系统和性能诊断方法
CN105485714B (zh) 一种确定锅炉运行氧量的方法、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
CN109723556B (zh) 基于scr和喷雾的燃气机组提效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EP2397670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missions in a heat engine, in particular a gas turbine, and a heat engine
CN112717690B (zh) 一种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工况下scr脱硝投运方法
CN205447779U (zh) 防止scr烟气脱硝系统催化剂烧结的烟温调节系统
CN108404664A (zh) 一种电站内臭氧氧化协同scr的全负荷脱硝系统及方法
CN113091050A (zh) 一种尾部脱硝与炉内燃烧联合的优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67929B (zh) 节省三元催化器贵金属用量的方法、尾气处理系统及车辆
CN106526064B (zh) 一种动态检测scr脱硝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CN116379464B (zh) 一种燃煤机组全负荷下NOx总成本自动寻优方法
CN205316379U (zh) 一种锅炉运行氧量自动控制系统及锅炉
CN110657423B (zh) 冷烟气再循环系统的耦合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3588860A (zh) 一种基于燃机电厂的scr脱硝催化剂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9155539U (zh) 一种电站内臭氧氧化协同scr的全负荷脱硝系统
CN113304609A (zh) 一种用于火电机组脱硝系统的平衡控制方法
CN115382372B (zh) 一种新型焦炉脱硫脱硝节电系统及方法
CN112287535B (zh) 一种用于确定火电机组最低运行负荷的方法及系统
CN117379971A (zh) 一种scr烟气脱硝喷氨优化系统
CN112524592B (zh) 线性控制燃煤锅炉排烟温度恒定在设计值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Assignee: YANTAI POWER PLANT, HUANENG SHANDONG GENERATING Co.,Ltd.

Assignor: HUANENG SHANDONG POWER GENERATION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148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CO online monitor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