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1235B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1235B
CN112701235B CN202011574341.1A CN202011574341A CN112701235B CN 112701235 B CN112701235 B CN 112701235B CN 202011574341 A CN202011574341 A CN 202011574341A CN 112701235 B CN112701235 B CN 112701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control
emitting unit
angl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43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1235A (zh
Inventor
谭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43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1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1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2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103 priority patent/WO202213476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1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封装层及至少一个第一光控制部。第一发光单元用于朝向出光面发射第一光线。封装层覆盖于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侧。第一光控制部位于出光面与封装层的顶面之间,第一光控制部用于朝向出光面反射第一光线,并使第一光线入射于出光面时的第一入射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其中,第一入射角为第一光线与出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第一预设角为第一光线在出光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盖板及偏光组件。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及外壳。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的出光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屏的各个功能层具有不同的特性,故对于各个功能层的选材准则不同,不同材质的功能层堆叠后导致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降低。因此,如何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出光效率较高的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于朝向所述出光面发射第一光线;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及
至少一个第一光控制部,所述第一光控制部位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封装层的顶面之间,所述封装层的顶面为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光控制部用于朝向所述出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线,并使所述第一光线入射于所述出光面时的第一入射角小于第一预设角,所述第一入射角为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为所述第一光线在所述出光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盖板、偏光组件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及所述偏光组件设于所述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一光控制部的一侧,所述偏光组件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出光面之间。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及所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与封装层的顶面之间设置第一光控制部,第一光控制部用于朝向出光面反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发射的第一光线,并使第一光线入射于出光面时的第一入射角小于第一预设角,从而,可避免第一光线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处发生全反射,进而,使得第一光线能够较多的折射于显示面板外,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显示屏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显示屏设有触控屏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显示屏设有偏光片、四分之一波片及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显示面板设有发光层、封装层、光控制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显示面板的发光层设有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显示面板的光控制层设有第一光控制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的出射路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显示面板的光控制层设有第二光控制部和第三光控制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的一种出射路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光控制层的第二光控制部和第三光控制部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的另一种出射路径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的再一种出射路径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第一光控制部的第一光控制面和第二光控制面相对于出光面倾斜设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第一光控制部的第一光控制面和第二光控制面皆为外凸弧形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6所示第一光控制部的第一光控制面和第二光控制面皆为内凹弧形的截面示意图;
图19是图16所示第一光控制部的第一光控制面和第二光控制面皆设有凸起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6所示第一光控制部在出光面的正投影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在出光面的正投影、第二发光单元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之间的截面示意图;
图21是图16所示第一光控制部在出光面的正投影全部位于第一发光单元在出光面的正投影、第二发光单元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之间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及外壳2。举例而言,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电子阅读器、手持计算机、电子展示屏、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媒体播放器、手表、手环等具有显示屏1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实施例为便于描述,定义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
请参照图1和图2,外壳2包括固定连接的中框21和后盖22。显示屏1、中框21和后盖22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依次相连。显示屏1、中框21和后盖22围设形成收容空间23,收容空间23可用于收容电池、主板等。
如图3所示,显示屏1可以为可弯曲的柔性屏,也可以为常规的硬质屏。显示屏1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11。当然,显示屏1还可以具有设于显示区11一侧或多侧的非显示区12,可以理解的,非显示区12不用于显示画面。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的长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显示屏1的宽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
如图4所示,显示屏1包括盖板30、偏光组件20及显示面板10。可选的,盖板30、偏光组件20及显示面板10沿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盖板30可以是玻璃盖板、透明复合盖板等。盖板30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0。可选的,盖板30进行涂层、抛光、镀膜等工艺处理后具有防冲击、耐刮花、耐油污、防指纹、增强透光率等功能。盖板30与偏光组件20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光敏胶(Ultraviolet Rays,UV)等胶材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显示屏1还可以包括触控屏40。触控屏40可设于盖板30与偏光组件20之间;或者,触控屏40还可以设于偏光组件20与显示面板10之间。触控屏40可以是电阻式触控屏、表面声波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等。
请参照图4和图6,偏光组件20用于提高显示屏1的对比度。一实施例中,偏光组件20包括偏光片201和四分之一波片202。偏光片201设于四分之一波片202与盖板30之间。换言之,偏光片201沿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靠近盖板30,四分之一波片202沿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靠近显示面板10。其中,偏光片201用于形成线偏振光。四分之一波片202用于改变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偏光组件20的设置,使得外部自然光线进入显示屏1后全部或部分被吸收而减少光线反射至显示屏1外部以进入用户眼睛。即偏光组件20可减少或避免外部自然光线的反射,提高显示屏1的对比度、户外能见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四分之一波片202可以被替换为二分之一波片。偏光组件20与显示面板10之间可以通过OCA、PSA、UV等胶材连接。
一般而言,盖板30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显示面板10发射的光线以较大入射角通过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面射出时,在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面会发生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光线无法射出于显示屏1外,而是被全反射回盖板30,使得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降低。因此,提高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需要减少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面处光线的全反射,使得光线能够较多折射于显示屏1外。
此外,显示面板10发射的光线以较大入射角射出显示面板10,并射于偏光组件20(或者射于偏光组件20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胶材)时,在显示面板10与偏光组件20的分界面处(或者在显示面板10与胶材的分界面处)也会发生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光线无法折射于偏光组件20(或者胶材),而是被全反射回显示面板10,使得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降低。因此,提高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还需要减少显示面板10与偏光组件20的分界面处(或者显示面板10与胶材的分界面处)光线的全反射,使得显示面板10发射的光线能够较多折射出显示面板1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发射的光线在显示面板10的其他相邻功能层之间由于折射率不同,也会发生全反射,本申请对此不再一一列举。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可解决由于显示面板10发射的光线在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面处、及显示面板10与偏光组件20的分界面处(或者显示面板10与胶材的界面处)等发生全反射,而造成的出光效率降低的问题。以下实施例省略显示面板10与偏光组件20之间的胶材,以显示面板10射出的光线直接入射于偏光组件20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10为有机发光显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面板。显示面板10包括发光层101、封装层102及光控制层103。发光层101、封装层102及光控制层103沿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列。盖板30与偏光组件20设于光控制层103背离封装层102的一侧。显示面板10具有出光面104。出光面104可以理解为显示面板10光线射出时的平面。换言之,出光面104为显示面板10出光侧的外表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4为光控制层103与偏光组件20的分界面。
具体的,如图8所示,发光层10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112。其中,第一发光单元110对应发光层101中的一个子像素。第二发光单元112对应发光层101中的另一个子像素。可以理解的,第一发光单元110可以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中任意一个。第二发光单元112可以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中任意一个。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间隔设置。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为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层101还可以包括阴极、阳极、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等。可选的,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沿显示屏1的长度方向或沿显示屏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沿显示屏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封装层102覆盖于发光层101的出光侧。换言之,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朝向封装层102所在侧发射光线。封装层102的顶面120朝向出光面104。换言之,封装层102的顶面120为封装层背离发光层101一侧的表面。
封装层102在沿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上可以为单层膜层也可以为复合膜层。可选的,封装层102为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TFE)层。封装层102包括有机薄膜和/或无机薄膜。有机薄膜和/或无机薄膜可以阻止水氧入侵导电线路或者减少显示面板10受到的冲击。有机薄膜和无机薄膜可以沿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如图9所示,光控制层103设于封装层102背离发光层101的一侧。光控制层10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控制部130。可以理解的,第一光控制部1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以一个第一光控制部13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光控制部130设于出光面104与封装层102的顶面120之间。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控制部130沿显示屏1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贴合出光面104和封装层102的顶面1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控制部130与封装层102的顶面120和/或出光面104之间可以相间隔。第一光控制部130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单元112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之间。
如图9所示,第一光控制部13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控制面130a和第二光控制面130b。第一光控制面130a和第二光控制面130b沿显示屏1的长度方向相背设置。
请参照图9和图10,第一光控制面130a用于朝向出光面104反射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并使第一光线110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一入射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其中,第一入射角为第一光线110a与出光面104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第一预设角为第一光线110a在出光面104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具体的,第一光线110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一入射角请参照图10中的α角。α角小于第一光线110a在出光面104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换言之,第一光线110a射出于出光面104时的出射角小于90°。其中,第一光线110a射出于出光面104的出射角请参照图10中的θ角。其中,图10为清楚表示α、θ角,未添加剖面线,可以理解的,图10所示显示屏1与图9所示显示屏1的结构并无实质性差异。
第二光控制面130b用于朝向出光面104反射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并使第二光线112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三入射角小于第三预设角。其中,第三入射角为第二光线112a与出光面104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第三预设角为第二光线112a在出光面104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具体的,第二光线112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三入射角请参照图11中的β角。β角小于第二光线112a在出光面104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换言之,第二光线112a射出于出光面104时的出射角小于90°。其中,第二光线112a射出于出光面104时的出射角请参照图11中的φ角。
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光线在光控制层103以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的角度入射于出光面104。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光线在光控制层103以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的角度入射于出光面104。则在出光面104未有光线因发生全反射而返回光控制层103内,从而,可使得显示面板10的光线全部经出光面104折射于偏光组件20,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9和图10,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第一光控制面130a反射后,射出于出光面104的出射角θ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90°。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经第二光控制面130b反射后,射出于出光面104的出射角φ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90°。此后,第一光线110a和第二光线112a近似以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90的入射角经偏光组件20射于盖板30,该入射角较小,因此在偏光组件20与盖板30的分界面处及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面处的第一光线110a和第二光线112a能够折射于显示屏1外,而较少的在偏光组件20与盖板30的分界面处、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处发生全反射,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第一光控制面130a后,射出于出光面104的出射角θ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45°。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经第二光控制面130b反射后,射出于出光面104的出射角φ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45°。此后,第一光线110a和第二光线112a近似以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45°的入射角经偏光组件20射于盖板30。该入射角度较小,且小于第一光线110a和第二光线112a在偏光组件20与盖板30的分界面处、及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因此在偏光组件20与盖板30的分界面处、在盖板30与空气的分界面处的第一光线110a和第二光线112a能够全部折射出显示屏1,可以较好的提高显示屏1的显示效果。
通过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4与封装层102的顶面120之间设置第一光控制部130,第一光控制部130用于朝向出光面104反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并使第一光线110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一入射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及第一光控制部130用于朝向出光面104反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并使第二光线112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三入射角小于第三预设角,从而,可避免第二光线112a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4发生全反射,进而,使得第一光线110a和第二光线112a能够较多的折射于显示面板10外,提高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光控制层103还包括第二光控制部131和第三光控制部132。第二光控制部131与第三光控制部132分别沿显示屏1的长度方向设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相对两侧。即第二光控制部131、第一光控制部130及第三光控制部132沿显示屏1的长度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请参照图11和图12,第二光控制部13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底面131a和第一侧面131b。第一底面131a与封装层102的顶面120贴合,形成第一分界面121。第一侧面131b与第一光控制面130a贴合。第二光控制部131用于使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折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并使第一光线110a入射于第一分界面121时的第二入射角小于第二预设角。其中,第二入射角为第一光线110a与第一分界面121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第二预设角为第一光线110a在第一分界面121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其中,第二入射角请参照图12中γ角。可以理解的,第一光线110a在第一分界面121处未发生全反射。
第三光控制部13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二底面132a和第二侧面132b。第二底面132a与封装层102的顶面120贴合,形成第二分界面122。第二侧面132b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贴合。第三光控制部132用于使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折射于第二光控制面130b,并使第二光线112a入射于第二分界面122时的第四入射角小于第四预设角。其中,第四入射角为第二光线112a与第二分界面122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第四预设角为第二光线112a在第二分界面122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其中,第四入射角请参照图12中δ角。可以理解的,第二光线112a在第二分界面122处未发生全反射。其中,图12为清楚表示γ、δ角,未添加剖面线,可以理解的,图11所示显示屏1与图11所示显示屏1的结构并无实质性差异。
通过设置第二光控制部131,使第二光控制部131将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折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可增加第一光控制面130a接收的第一光线110a,从而第一光控制面130a可将较多第一光线110a射出于显示面板10外。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光控制面130a所反射的第一光线110a增加时,相应的以小于第一预设角射出出光面104的第一光线110a增加,即在出光面104发生全反射的第一光线110a减少,射出显示面板10外的第一光线110a增加,因此,可提高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通过设置第三光控制部132,使第三光控制部132将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折射于第二光控制面130b,可增加第二光控制面130b接收的第二光线112a,从而第二光控制面130b可将较多第二光线112a射出于显示面板10外。可以理解的,当第二光控制面130b所反射的第二光线112a增加时,相应的以小于第三预设角射出出光面104的第二光线112a增加,即在出光面104发生全反射的第二光线112a减少,射出显示面板10外的第二光线112a增加,因此,可提高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可选的,第二光控制部131与第三光控制部132为具有较高折射率的膜层。
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光控制部131与第三光控制部132一体成型制成,以简化工艺步骤。第二光控制部131与第三光控制部132的折射率相同。第二光控制部131的折射率和第三光控制部132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2和图13,第二光控制部131的折射率和第三光控制部132的折射率大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封装层102折射于第二光控制部131,并入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经封装层102折射于第三光控制部132,并入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二光控制部131的折射率大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故第一光线110a在第一分界面121处未发生全反射。由于第三光控制部132的折射率大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故第二光线112a在第二分界面122处未发生全反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避免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在第一分界面121处发生全反射,以及避免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在第二分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可以分别相应增加第一光控制面130a接收的第一光线110a和第二光控制面130b接收的第二光线112a,使得第一光控制面130a能够反射更多第一光线110a,第二光控制面130b能够反射更多第二光线112a。
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3和图14,第二光控制部131的折射率等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封装层102、第二光控制部131直接入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换言之,第一光线110a在封装层102与第三光控制部132之间的第一分界面121处未发生全反射,同时也未发生反射,而是全部直线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第三光控制部132的折射率等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经封装层102、第三光控制部132直接入射于第二光控制面130b。换言之,第二光线112a在封装层102与第三光控制部132之间的第二分界面122处未发生全反射,同时也未发生反射,而是全部直线射于第二光控制面130b。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少第一光线110a在第一分界面121处的全反射、反射,可增加第一光控制面130a能够反射的第一光线110a。通过减少第二光线112a在第二分界面122处的全反射、反射,可增加第二光控制面130b能够反射的第二光线112a。
可选的,请参照图13和图15,第一光控制部130的折射率小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一实施例中,封装层102的折射率为1.7~1.9,第一光控制部130的折射率为1.4~1.6。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封装层102、第二光控制部131后入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并在第一光控制面130a发生全反射后经出光面104射出。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经封装层102、第三光控制部132后入射于第二光控制面130b,并在第二光控制面130b发生全反射后经出光面104射出。换言之,入射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的第一光线110a的入射角大于第一光线110a在第一光控制面130a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入射于第二光控制面130b的第二光线112a的入射角大于第二光线112a在第二光控制面130b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其中,图14、图15用于示意显示面板10发射的光线的出射路径,为清楚表示光线的出射路径,故图14、图15中未添加剖面线,可以理解的,图14、图15所示显示屏1与图13所示显示屏1的结构并无实质性差异。
通过设置第一光控制部130的折射率小于封装层102的折射率,可使得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第一光控制面130a全反射于出光面104,即可控制经第一光控制面130a反射后第一光线110a的角度,实现经第一光控制面130a反射后的光线能够近似垂直的射于出光面104。同时,可使得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经第二光控制面130b全反射于出光面104,可控制经第二光控制面130b反射后第二光线112a的角度,实现经第二光控制面130b反射后的光线能够近似垂直射于偏光组件20。
可选的,如图16所示,第二光控制部131的第一底面131a、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及第三光控制部132的第二底面132a形成光控制层103的底面。光控制层103的底面与封装层102的顶面120相贴合,并与出光面104平行。其中,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位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之间。换言之,第一光控制面130a、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第二光控制面130b依次相邻设置。第一光控制面130a相对于出光面104倾斜,即第一光控制面130a相对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倾斜设置。第二光控制面130b相对于出光面104倾斜,即第二光控制面130b相对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倾斜设置。
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之间的夹角角度为30°~50°。第二光控制面130b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之间的夹角角度为30°~50°。
通过使第一光控制面130a相对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倾斜设置,可调节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一入射角。通过使第二光控制面130b相对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倾斜设置,可调节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入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三入射角。当第一入射角与第二入射角皆较小时,可实现第一光线110a与第二光线112a近似垂直射于偏光组件20,从而提高显示屏1的显示亮度。
可选的,第一光控制面130a为外凸弧形或者第一光控制面130a为内凹弧形。第二光控制面130b为外凸弧形或者第二光控制面130b为内凹弧形。
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5和图17,第一光控制面130a为外凸弧形,第二光控制面130b为外凸弧形。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皆为外凸弧形,在第一光控制部130的高度一定时,有利于增加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的面积,从而,增加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分别反射的光线。此外,外凸弧形的第一光控制面130a使得第一光控制面130a相对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的倾斜角度增加,有利于减小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第一光控制面130a反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一入射角。外凸弧形的第二光控制面130b使得第二光控制面130b相对于第一光控制部130的底面130c的倾斜角度增加,有利于减小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经第二光控制面130b反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三入射角。
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5和图18,第一光控制面130a为内凹弧形,第二光控制面130b为内凹弧形。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皆为内凹弧形,在第一光控制部130的高度一定时,有利于增加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的面积,从而,增加第一光控制面130a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分别反射的光线。此外,内凹弧形的第一光控制面130a有利于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经第一光控制面130a反射于出光面104时第一光线110a汇聚,从而,提高显示亮度。内凹弧形的第二光控制面130b有利于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光线经第二光控制面130b反射于出光面104时第二光线112a汇聚,从而,提高显示亮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控制面130a可以为内凹弧形,第二光控制面130b可以为外凸弧形;或者,第一光控制面130a可以为外凸弧形,第二光控制面130b可以为内凹弧形。
可选的,请参照图15和图19,第一光控制面130a设有第一凸起1301,第一凸起1301用于使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发生散射。第二光控制面130b设有第二凸起1302,第二凸起1302用于使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光线发生散射。其中,第一凸起1301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凸起1302的数量为多个。一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301为设于第一光控制面130a的微粒结构。第二凸起1302为设于第二光控制面130b的微粒结构。
通过在第一光控制面130a设置第一凸起1301,在保证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在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一入射角小于第一预设角时,又能够使得射出时的第一光线110a分散,从而可增大第一发光单元110的发光区域。通过在第二光控制面130b设置第二凸起1302,在保证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在射于出光面104时的第三入射角小于第三预设角时,又能够使得射出时的第二光线112a分散,从而可增大第二发光单元112的发光区域。换言之,第一光控制面130a设置的第一凸起1301与第二光控制面130b设置的第二凸起1302有利于提高显示屏1的可视区域。
可选的,第一光控制面130a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外。第二光控制面130b在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发光单元112外。
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一光控制部130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第一光控制面130a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部分覆盖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一光控制面130a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第二光控制面130b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部分覆盖第二发光单元112,第二光控制面130b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第一光控制部130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第一光控制面130a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第二光控制面130b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光控制面130a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及第二光控制面130b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进一步地对第一发光单元110靠近第二发光单元112一侧发射的角度较大的第一光线110a,第一光控制面130a同样具有较好的反射效率,对于第二发光单元112靠近第一发光单元110一侧发射的角度较大的第二光线112a,第二光控制面130b同样具有较好的反射效率。
上述两种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光控制部130在出光面10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之间,可降低第一光控制部130对第一发光单元110发射的第一光线110a中射出角度较小的光线的影响,以及降低第一光控制部130对第二发光单元112发射的第二光线112a中射出角度较小的光线的影响。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控制部130的设置位置可减少对第一发光单元110和第二发光单元112的覆盖、遮挡,提高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12的发光效率,以及减小第一光控制部130对于第一发光单元110和第二发光单元112出射光线路径的改变,提高显示效果。此外,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控制部130的设置位置减少了对第一发光单元110和第二发光单元112的覆盖、遮挡,能够增加显示面板10中第一发光单元110的有效出光面积与第二发光单元112的有效出光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的分辨率。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控制部130的设置位置对于显示屏1下或显示屏1内设有光学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等的显示设备的光线出射、反射路径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提升指纹识别的灵敏度。
以上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于朝向所述出光面发射第一光线;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及
光控制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控制部、第二光控制部和第三光控制部,所述第一光控制部、所述第二光控制部和所述第三光控制部皆位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封装层的顶面之间,且所述第一光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光控制部与所述第三光控制部之间,所述封装层的顶面为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光控制部包括第一光控制面,所述第一光控制面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光线于所述第一光控制面发生散射,所述第一光控制部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之外,所述第一光控制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光线入射于所述出光面时的第一入射角小于第一预设角,所述第一入射角为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为所述第一光线在所述出光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所述第一光控制部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光控制部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光控制部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控制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控制面呈外凸弧形;或者,所述第一光控制面呈内凹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控制面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控制部包括相邻的第一底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封装层的顶面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光控制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光线入射于所述第一分界面时的第二入射角小于第二预设角;其中,所述第二入射角为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第一分界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为所述第一光线在所述第一分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第一光控制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相间隔,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用于朝向所述出光面发射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控制部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所述出光面的正投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控制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光控制面相背设置的第二光控制面,所述第二光控制面用于反射所述第二光线,并使所述第二光线入射于所述出光面时的第三入射角小于第三预设角,所述第三入射角为所述第二光线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所述第三预设角为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出光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控制部包括相邻的第二底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封装层的顶面之间形成第二分界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光控制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光线入射于所述第二分界面时的第四入射角小于第四预设角;其中,所述第四入射角为所述第二光线与所述第二分界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角度,所述第四预设角为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第二分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控制部与所述第二光控制部一体成型制成。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偏光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盖板及所述偏光组件设于所述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一光控制部的一侧,所述偏光组件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出光面之间。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CN202011574341.1A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01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4341.1A CN112701235B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24103 WO2022134765A1 (zh) 2020-12-25 2021-10-15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4341.1A CN112701235B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235A CN112701235A (zh) 2021-04-23
CN112701235B true CN112701235B (zh) 2023-01-31

Family

ID=7551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4341.1A Active CN112701235B (zh) 2020-12-25 2020-12-25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1235B (zh)
WO (1) WO20221347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1235B (zh) * 2020-12-25 2023-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905A (zh) * 2002-11-11 2004-05-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体、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042472A (zh) * 2006-03-23 2007-09-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及投影机
CN106538051A (zh) * 2014-09-25 2017-03-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基材和发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9569B2 (ja) * 2002-11-25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体、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032956B2 (ja) * 2002-12-17 2008-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自発光素子、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自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049135A (ja) * 2007-08-17 2009-03-05 Sony Corp 表示装置
US8247820B2 (en) * 2009-12-21 2012-08-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Utilizing gradient refractive index films for light extrac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trol in OLED
KR101900954B1 (ko) * 2012-01-19 2018-09-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4269427B (zh) * 2014-09-05 2017-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70038633A (ko) * 2015-09-30 2017-04-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용 기판 및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7170775B (zh) * 2017-04-12 2019-10-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薄膜封装的显示装置
CN107546338B (zh) * 2017-08-29 2019-08-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1988456A (zh) * 2020-08-28 2020-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环境光检测方法
CN112701235B (zh) * 2020-12-25 2023-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905A (zh) * 2002-11-11 2004-05-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体、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042472A (zh) * 2006-03-23 2007-09-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及投影机
CN106538051A (zh) * 2014-09-25 2017-03-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基材和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34765A1 (zh) 2022-06-30
CN112701235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11656B2 (en) Optical isolation systems for displays
CN11004788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3669682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電子機器
KR102650669B1 (ko) 표시 장치
US8149495B2 (en) Reflective display having improved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CN211294502U (zh) 一种终端显示模组
US2012012737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video information processins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2234087B (zh)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US2022003762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180079095A (ko)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23024789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9372999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2701235B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42844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726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972808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ubstrate with a polygonal display area and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909898B2 (en) Mobile terminal, cover, display component
CN112581870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2023014059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599698B (zh) 一种改善光晕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US1098985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7348290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2118296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510169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