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8636A -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8636A
CN112678636A CN201910990303.5A CN201910990303A CN112678636A CN 112678636 A CN112678636 A CN 112678636A CN 201910990303 A CN201910990303 A CN 201910990303A CN 112678636 A CN112678636 A CN 112678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
floor
distance
elevator
target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03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o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o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03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86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8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8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电梯在运行时,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根据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调取已存储的该载重量所对应的打滑距离;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实现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的精准平层。本申请的电梯轿厢在运行时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避免电梯轿厢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现象。

Description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钢丝绳悬挂在曳引机的曳引轮上,曳引轮通过摩擦力带动钢丝绳运动,牵引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电梯在运行时,尤其是在高速重载方向运行的时候,电梯的曳引轮和钢丝绳会产生相对滑动,形成打滑现象。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平层的准确性,电梯的控制系统会在电梯经过平层隔磁板的时候进行位置矫正,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电梯在进入目的层时,电梯的减速曲线已经完成设定,在目的层间由于打滑形成的打滑距离会影响平层精度的变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载重及电梯轿厢速度的变化,打滑距离会不同,最后导致平层精度会随着载重的不同,在目的层站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在运行时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避免电梯轿厢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现象。
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
电梯在运行时,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根据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调取已存储的该载重量所对应的打滑距离;
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实现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的精准平层。
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具体为:
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的隔磁板进入目的楼层的隔磁板之间运行的脉冲数,记录学习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
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分别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运行的脉冲数,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
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运行至目的楼层之间的实际运行距离之间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
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具体为:
测量并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平层后,停靠楼层的层门地坎与运行至目的楼层的电梯轿厢底部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
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分别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运行的脉冲数,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
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之间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
在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还包括:
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后,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精准平层进行检测;
若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则重新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存储,并对该载重下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之前,还包括:
预设电梯轿厢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并对该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进行存储。
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之后,还包括:
将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进行比对,若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则发出预报警信号。
在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中,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的补偿距离为打滑距离。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
学习模块,用于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且该存储模块中还存储有电梯轿厢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梯运行时,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并根据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调取已存储的该载重量所对应的进入目的楼层的打滑距离;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实现精准平层。
该系统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后,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精准平层进行检测;
校准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时,重新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存储,并对该载重下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该系统还包括:
预报警模块,用于当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电梯轿厢在进入目的楼层时会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情况,本申请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的打滑距离,当电梯轿厢在运行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根据电梯轿厢在该载重量下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当电梯轿厢出现欠平层的情况则增加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当电梯轿厢出现过平层的情况则减少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本申请通过补偿电梯轿厢运行至目的楼层的打滑距离,避免电梯轿厢在进入目的楼层时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情况,实现电梯轿厢的精准平层,确保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
2、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然后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运行至目的楼层实际的运行距离,电梯在不同载重下运行至目的楼层时可能出现平层、欠平层或过平层的情况,则电梯轿厢运行的实际距离大于楼层距离、小于楼层距离或等于楼层距离。记录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运行的实际距离的差值为正数、负数或等于零,当差值为正数时,则电梯轿厢为欠平层,需要增加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当差值为负数时,则电梯轿厢为过平层,需要减少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当差值为零时,则电梯实现精准平层,不需要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
3、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通过调试人员进行手动测量,测量出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然后通过采集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至目的楼层的实际的运行距离,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的实际的运行距离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根据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即可。
4、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后,若电梯轿厢还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现象,则对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的打滑距离进行重新记录学习,并将原先已记录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避免补偿后电梯轿厢还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的情况。
5、在电梯调试阶段,需要先预设电梯轿厢最大限度的打滑距离的阈值,该预设阈值可根据电梯调试人员的经验进行预设,当打滑距离大于该预设的阈值时,则曳引轮的曳引力可能不足,当曳引轮的曳引力不足时容易造成电梯事故,故当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提醒电梯维修或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对电梯进行检修。
6、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包括学习模块、存储模块、获取模块及补偿模块,该系统通过学习模块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将该打滑距离存储在存储模块,获取模块在电梯轿厢运行时获取电梯轿厢实时的载重量,并调取存储模块存储的该载重量下对应的打滑距离,补偿模块则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避免电梯轿厢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的情况。
7、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及校准模块,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后,还需要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平层进行检测,若补偿后还未实现平层,则校准模块重新记录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的打滑距离,并对系统中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8、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还包括预报警模块,当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避免因曳引轮的曳引力不足造成电梯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的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
S200:电梯在运行时,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根据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调取已存储的该载重量所对应的打滑距离;
S300: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实现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的精准平层。
在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中,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的补偿距离为打滑距离。
电梯轿厢在进入目的楼层时会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情况,本实施例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的打滑距离,当电梯轿厢在运行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根据电梯轿厢在该载重量下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当电梯轿厢出现欠平层的情况则增加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当电梯轿厢出现过平层的情况则减少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本实施例通过补偿电梯轿厢运行至目的楼层的打滑距离,避免电梯轿厢在进入目的楼层时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情况,实现电梯轿厢的精准平层,确保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具体为:
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的隔磁板进入目的楼层的隔磁板之间运行的脉冲数,记录学习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
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分别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运行的脉冲数,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
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运行至目的楼层之间的实际运行距离之间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然后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运行至目的楼层实际的运行距离,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运行至目的楼层时可能出现平层、欠平层或过平层的情况,则电梯轿厢运行的实际距离大于楼层距离、小于楼层距离或等于楼层距离。记录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运行的实际距离的差值为正数、负数或等于零,当差值为正数时,则电梯轿厢为欠平层,需要增加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当差值为负数时,则电梯轿厢为过平层,需要减少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当差值为零时,则电梯实现精准平层,不需要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
本实施例中,电梯的停靠楼层可为任一楼层,例如为一楼或二楼等,电梯的目的楼层可为除停靠楼层以外的任一楼层,如三楼、四楼等,电梯轿厢的打滑距离与电梯轿厢的载重有关,在相同的载重下,电梯轿厢从一楼运行至二楼和从一楼运行至三楼其打滑距离相同。故在调试阶段,只需改变电梯轿厢的载重即可,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运行至目的楼层时的打滑距离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具体为:
测量并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平层后,停靠楼层的层门地坎与运行至目的楼层的电梯轿厢底部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
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分别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运行的脉冲数,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
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之间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试人员进行手动测量,测量出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然后通过采集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至目的楼层的实际的运行距离,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的实际的运行距离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根据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即可。
本实施例的在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还包括:
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后,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精准平层进行检测;
若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则重新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存储,并对该载重下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在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后,若电梯轿厢还出现欠平层或过平层的现象,则对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的打滑距离进行重新记录学习,并将原先已记录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避免补偿后电梯轿厢还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电梯轿厢上的平层感应器、井道内的隔磁板及电梯轿厢的运行曲线对电梯是否实现精准平层进行检测。
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之前,还包括:
预设电梯轿厢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并对该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进行存储。
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之后,还包括:
将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进行比对,若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则发出预报警信号。
在电梯调试阶段,需要先预设电梯轿厢最大限度的打滑距离的阈值,该预设阈值可根据电梯调试人员的经验进行预设,当打滑距离大于该预设的阈值时,则曳引轮的曳引力可能不足,当曳引轮的曳引力不足时容易造成电梯事故,故当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提醒电梯维修或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对电梯进行检修。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学习模块,用于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且该存储模块中还存储有电梯轿厢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梯运行时,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并根据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调取已存储的该载重量所对应的进入目的楼层的打滑距离;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实现精准平层。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通过学习模块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将该打滑距离存储在存储模块,获取模块在电梯轿厢运行时获取电梯轿厢实时的载重量,并调取存储模块存储的该载重量下对应的打滑距离,补偿模块则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避免电梯轿厢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的情况,使电梯轿厢在运行至目的楼层时可实现精准平层。
该系统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后,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精准平层进行检测;
校准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时,重新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存储,并对该载重下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在对电梯轿厢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后,还需要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平层进行检测,若补偿后还未实现平层,则校准模块重新记录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的打滑距离,并对系统中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该系统还包括:
预报警模块,用于当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当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避免因曳引轮的曳引力不足造成电梯事故的发生。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
电梯在运行时,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根据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调取已存储的该载重量所对应的打滑距离;
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实现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的精准平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具体为:
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的隔磁板进入目的楼层的隔磁板之间运行的脉冲数,记录学习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
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分别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运行的脉冲数,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
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运行至目的楼层之间的实际运行距离之间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具体为:
测量并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平层后,停靠楼层的层门地坎与运行至目的楼层的电梯轿厢底部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
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分别采集安装在曳引轮上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记录电梯轿厢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运行的脉冲数,记录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
停靠楼层与目的楼层之间的楼层距离与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从停靠楼层进入目的楼层的实际运行距离之间的差值即为打滑距离。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还包括:
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后,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精准平层进行检测;
若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则重新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存储,并对该载重下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之前,还包括:
预设电梯轿厢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并对该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进行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对该打滑距离进行存储之后,还包括:
将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进行比对,若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则发出预报警信号。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中,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的补偿距离为打滑距离。
8.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学习模块,用于在电梯调试阶段分别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且该存储模块中还存储有电梯轿厢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梯运行时,实时获取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并根据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调取已存储的该载重量所对应的进入目的楼层的打滑距离;
补偿模块,用于根据该打滑距离对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的运行距离进行补偿,实现精准平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进入目的楼层后,对电梯轿厢是否实现精准平层进行检测;
校准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在目的楼层出现过平层或欠平层时,重新记录学习电梯轿厢在该载重下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并存储,并对该载重下已存储的打滑距离进行更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预报警模块,用于当记录的电梯轿厢在不同载重下进入目的楼层时所对应的打滑距离大于预设的最大打滑距离的阈值时,发出预报警信号。
CN201910990303.5A 2019-10-17 2019-10-17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6786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0303.5A CN112678636A (zh) 2019-10-17 2019-10-17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0303.5A CN112678636A (zh) 2019-10-17 2019-10-17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8636A true CN112678636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0303.5A Pending CN112678636A (zh) 2019-10-17 2019-10-17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86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0433A (zh) * 2021-12-13 2022-03-15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钢丝绳打滑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291673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无锡新马赫动力控制有限公司 基于插值法实现升降机自动平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7847A (en) * 1979-09-27 1982-07-06 Inventio Ag Drive control for an elevator
JPS59177276A (ja) * 1983-03-24 1984-10-06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着床位置自動修正方法
JPH04266370A (ja) * 1991-01-09 1992-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着床制御装置
US20050230192A1 (en) * 2004-04-16 2005-10-20 Brant John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ing performance of an elevator
JP2007008706A (ja) * 2005-07-04 2007-01-1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
CN102344060A (zh) * 2010-07-26 2012-02-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JP2013119458A (ja) * 2011-12-07 2013-06-1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6144793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7847A (en) * 1979-09-27 1982-07-06 Inventio Ag Drive control for an elevator
JPS59177276A (ja) * 1983-03-24 1984-10-06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着床位置自動修正方法
JPH04266370A (ja) * 1991-01-09 1992-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着床制御装置
US20050230192A1 (en) * 2004-04-16 2005-10-20 Brant John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ing performance of an elevator
JP2007008706A (ja) * 2005-07-04 2007-01-1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
CN102344060A (zh) * 2010-07-26 2012-02-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JP2013119458A (ja) * 2011-12-07 2013-06-1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6144793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0433A (zh) * 2021-12-13 2022-03-15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钢丝绳打滑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180433B (zh) * 2021-12-13 2023-05-12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钢丝绳打滑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291673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无锡新马赫动力控制有限公司 基于插值法实现升降机自动平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91673B (zh) * 2021-12-30 2024-02-20 无锡新马赫动力控制有限公司 基于插值法实现升降机自动平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9578B (zh) 移动体的控制装置
TWI485539B (zh) 移行台車系統及其本身診斷方法
CN106044430B (zh) 用于电梯轿厢的位置检测的方法
KR100990363B1 (ko) 반송장치
CN111137279B (zh) 港口无人集卡站点停车方法及系统
CN112678636A (zh) 电梯实现自动精准平层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73752B (zh) 用于基于电梯轿厢的位置确定电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55697A (zh) 电梯装置
KR20170089870A (ko) 리프트 카의 포지션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145015A (zh) 电梯平衡系数的检测方法
BR112013004410B1 (pt) processo para controlar um motor de acionamento em um sistema de elevador e dispositivo para realização do processo
KR101412226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CN104986643A (zh) 电梯极限保护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14051344A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システム
CN106228806B (zh) 一种基于声音判断车辆载重状态的方法
WO2020031284A1 (ja) エレベータ診断システム
CN105173935B (zh) 电梯平层位置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EP366324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09153537A (zh) 电梯装置
CN102695663B (zh) 升降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以及其控制器的初始化方法
CN114348819A (zh) 用于运送系统的监测系统
CN109476445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205262718U (zh) 一种便携式电梯轿厢制停距离检测仪
CN107585650A (zh) 电梯
CN109132765A (zh) 一种电梯开门运行的检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