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8072B - 车辆用支撑构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支撑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78072B CN112678072B CN202010757669.0A CN202010757669A CN112678072B CN 112678072 B CN112678072 B CN 112678072B CN 202010757669 A CN202010757669 A CN 202010757669A CN 112678072 B CN112678072 B CN 1126780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portion
- vehicle
- fixing
- side wall
- r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8—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light alloys, e.g. extru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支撑构件,为压铸制车辆用支撑构件,具备:固定部,能够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固定;及固定部连接肋部,将相对于一对前纵梁被支撑的外周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所述一对前纵梁位于所述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构成车身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在下述国际公开第2014/017260中公开了与车辆用副框架相关的发明。该车辆用副框架被设为铝合金的铸造品(压铸件),具备支撑来自前悬架的载荷的后横梁。该后横梁被设为车辆下方侧开放的筒状,在其内侧设置有呈放射状延伸的肋。因而,在下述国际公开第2014/017260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能够将从前悬架向后横梁输入的载荷利用上述肋来分散并支撑。
发明内容
另外,在动力单元室内配置各种设备时,需要能够支撑设备的构件。然而,在上述国际公开第2014/017260的车辆用副框架中,来自前悬架的载荷向后横梁输入。因而,若利用上述国际公开第2014/017260的车辆用副框架来支撑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则可认为来自前悬架的载荷会对设备造成影响。
另外,在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时,支撑设备的构件优选是能够如上述国际公开第2014/017260所记载的现有技术那样将由设备引起的载荷分散的结构。另一方面,在支撑设备的构件设置呈放射状延伸的肋等的结构在该构件的结构的简略化的观点下并不优选。
本发明提供能够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并且能够谋求结构的简略化的车辆用支撑构件。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为压铸制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固定部,能够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固定;及固定部连接肋部,将相对于一对前纵梁被支撑的外周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所述一对前纵梁位于所述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构成车身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车辆用支撑构件具备固定部,能够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固定于该固定部。另外,在本发明中,外周壁部相对于位于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构成车身的一部分的一对前纵梁被支撑。因而,在本发明中,能够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相对于车身支撑。
而且,本发明的一方案为压铸制,与由钢板构成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相比,能够吸收由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引起的振动、声音。
要想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的自重等载荷分散,可考虑在固定部的周边设置呈放射状延伸的肋部等。然而,这样的结构会招致本发明的结构的复杂化。
在此,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由固定部连接肋部将外周壁部与固定部相连,从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向固定部输入的载荷向固定部连接肋部及外周壁部传递。其结果,不用在固定部的周边配置呈放射状延伸的肋部等,就能够将从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向固定部输入的载荷分散并支撑。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可以是,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与所述外周壁部的交界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以沿着直线的方式配置,该直线沿着该外周壁部的与该固定部连接肋部的交界部的切线方向而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固定部连接肋部与外周壁部之间传递载荷时,该载荷相对于固定部连接肋部及外周壁部在外周壁部的与该固定部连接肋部的交界部的切线方向上作用。因而,在固定部连接肋部与外周壁部之间顺畅地传递来自固定部的载荷。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可以是,具备: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固定部;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一肋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向所述第二固定部侧延伸;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二肋部,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第一固定部侧延伸;及连接壁部,构成所述外周壁部的一部分且将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第一固定部经由向第二固定部侧延伸的第一肋部而与构成外周壁部的一部分的连接壁部相连,第二固定部经由向第一固定部侧延伸的第二肋部而与构成外周壁部的一部分的连接壁部相连。因而,能够使来自第一固定部的载荷和来自第二固定部的载荷向外周壁部中的共同的部位传递,有助于该外周壁部的单纯化。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可以是,所述外周壁部构成为还包括:前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前方侧并且架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之间;后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架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之间;第一外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并且夹设于所述前侧壁部与所述后侧壁部之间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及第二外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并且夹设于所述前侧壁部与所述后侧壁部之间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车辆用支撑构件还具备内周壁部,该内周壁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环状并且配置于所述外周壁部的内侧,经由壁部连接肋部而与该外周壁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外周壁部构成为包括前侧壁部、后侧壁部、第一外侧壁部及第二外侧壁部。前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前方侧,后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前侧壁部及后侧壁部分别架设于一对前纵梁之间。
另外,第一外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第二外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并且,第一外侧壁部及第二外侧壁部分别夹设于前侧壁部与后侧壁部之间,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另一方面,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外周壁部的内侧配置有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环状的内周壁部。并且,内周壁部经由壁部连接肋部而与外周壁部相连。
因而,在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中,能够将外周壁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和车辆后方侧的部分相对于一对前纵梁支撑。即,车辆用支撑构件相对于车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了间隔的2个部位处被支撑。另外,在本发明中,由内周壁部分隔出的中央侧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成为了被挖空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可以是,还具备上壁部,该上壁部配置于所述连接壁部、所述第一肋部、所述第二肋部及所述内周壁部的车辆上方侧,并且与该外周壁部、该第一肋部、该第二肋部及该内周壁部相连,所述连接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与所述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该连接壁部与所述第一肋部交界的交界部与该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和该连接壁部与所述第二肋部交界的交界部与该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的各自短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连接壁部、第一肋部、第二肋部及内周壁部的车辆上方侧配置有上壁部,该上壁部与连接壁部、第一肋部、第二肋部及内周壁部相连。因而,能够使从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输入的载荷也向上壁部分散。
由于来自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侧的载荷经由连接壁部而向上壁部输入,所以若连接壁部与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长,则可认为因该载荷而在上壁部产生的弯曲力矩会变大。
在此,在本发明的第五方案中,连接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与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该连接壁部与第一肋部交界的交界部与该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和该连接壁部与第二肋部交界的交界部与该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的各自短的距离。因而,能够抑制因来自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侧的载荷而在上壁部产生的弯曲力矩变大。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可以是,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该前侧壁部及该后侧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外侧壁部及所述第二外侧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与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的至少一方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前侧壁部及后侧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一外侧壁部及第二外侧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能够应对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缩短化。
在将从固定部输入的载荷分散时,固定部连接肋部也可以与外周壁部中的能够在规定的方向上确保一定的长度的部位相连。
在此,在本发明的第六方案中,前侧壁部及后侧壁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如上所述,前侧壁部及后侧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一外侧壁部及第二外侧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并且,固定部连接肋部与前侧壁部及后侧壁部的至少一方相连。因而,与固定部连接肋部与第一外侧壁部、第二外侧壁部相连的结构相比,从固定部输入的载荷容易分散。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可以是,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与所述第一外侧壁部及所述第二外侧壁部的至少一方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固定部连接肋部与第一外侧壁部及第二外侧壁部的至少一方相连,从固定部输入的载荷向该至少一方分散。
如以上说明这样,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能够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并且能够谋求结构的简略化”这一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能够抑制由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输入的载荷引起的应力的集中部位的产生”这一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能够将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在多个部位处支撑,并谋求结构的简略化”这一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处相对于车身被支撑,能够更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并且能够谋求轻量化”这一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能够抑制由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输入的载荷引起的应力的集中部位的产生,并且使该载荷更分散”这一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有助于车辆的前悬的缩短化,且能够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这一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具有“能够更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这一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将会在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标号表示同样的要素,其中: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结构的剖视图(示出沿着图5的I-I线切断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结构的剖视图(示出沿着图1的II-II线切断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结构的剖视图,示出了沿着图1的IIIA-IIIA线切断时的截面。
图3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结构的剖视图,示出了沿着图1的IIIB-IIIB线切断时的截面。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车辆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的V方向向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车辆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车辆的结构的主视图(图6的VII方向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7来对本发明的车辆用支撑构件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L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左侧。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支撑构件10(以下,称作支撑构件10)”配置于在“车辆12”的“车身14”设置的“动力单元室16”的车辆上方侧,并且支撑着动力单元18的一部分。
首先,对车身14的结构进行说明。车身14主要由钢材构成,也如图6所示,构成为包括一对“前纵梁20”、一对悬架塔座22、一对支撑板24及一对支撑托架26。
前纵梁20配置于动力单元室1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该前纵梁20构成为包括构成其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纵梁外部28和构成其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的纵梁内部30,并且被设为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截面为闭合截面的闭合截面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前纵梁20的内侧由将纵梁外部28与纵梁内部30相连的加强板32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一分为二。
悬架塔座22构成为车辆下方侧开放并且在其内侧能够收容未图示的冲击吸收器的箱状或筒状。该悬架塔座22的车辆下方侧的周缘部在由焊接等形成的未图示的接合部处接合于前纵梁20。
支撑板24构成为包括主体部24A及支撑部24B,并且配置于悬架塔座22的车辆前方侧。主体部24A构成为包括构成其车辆上方侧的部分的上壁部24A1和构成其车辆前方侧的部分并且与上壁部24A1连续地设置的前壁部24A2。该主体部24A的车辆后方侧的周缘部在由焊接等形成的未图示的接合部处接合于悬架塔座22,该主体部24A的车辆下方侧的周缘部在由焊接等形成的未图示的接合部处接合于未图示的车轮罩。
另一方面,支撑部24B包括构成其车辆上方侧的部分的上壁部24B1、构成其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前壁部24B2及构成其车辆后方侧的部分的后壁部24B3,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构成为车辆下方侧开放的U字状。该支撑部24B从主体部24A的车辆下方侧的部分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出,在上壁部24B1的顶端侧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安装支撑构件10的被插通部34。
支撑托架26配置于支撑板24的车辆后方侧,并且安装于前纵梁20,构成为包括主体部26A及安装部26B。
主体部26A包括构成其车辆上方侧的部分的上壁部26A1、构成其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前壁部26A2及构成其车辆后方侧的部分的后壁部26A3,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构成为车辆下方侧开放的U字状。该主体部26A从前纵梁20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出,在上壁部26A1的顶端侧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安装支撑构件10的被插通部36。
另一方面,安装部26B被设为沿着前纵梁20延伸的板状,在由焊接等形成的未图示的接合部处接合于前纵梁20。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托架26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支撑板24的支撑部24B位于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下方侧。
动力单元18具备作为设备的“电源部38”及“辅机蓄电池40”。电源部38构成为包括构成其外壳的箱状的壳体及内置于壳体的内侧的未图示的接线盒等电子设备。辅机蓄电池40能够向各种电装品供给电力,并且在其车辆下方侧安装有未图示的支撑框架。并且,电源部38的壳体及安装于辅机蓄电池40的支撑框架固定于在电源部38及辅机蓄电池40的车辆下方侧配置的支撑构件10。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10在被设为铝合金的压铸制并且如图1所示那样由加强肋部42加强这一点上具有特征。以下,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要部的支撑构件1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支撑构件10的外形形状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支撑构件10包括宽度方向延伸部10A、10B及前后方向延伸部10C、10D,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构成为梯子状。
宽度方向延伸部10A构成支撑构件10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车辆下方侧开放的礼帽状。
宽度方向延伸部10B构成了支撑构件10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车辆下方侧开放的礼帽状。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中央部10B1即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占据整体的长度的一半左右的部分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另外,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部10B2及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端部10B3也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端部10B2、10B3相对于中央部10B1位于车辆下方侧,中央部10B1相对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A位于车辆下方侧。
另一方面,中央部10B1与端部10B2之间的部分被设为从中央部10B1向车辆宽度方向左侧以向下坡度倾斜的倾斜部10B4。另一方面,中央部10B1与端部10B3之间的部分被设为从中央部10B1向车辆宽度方向右侧以向下坡度倾斜的倾斜部10B5。
也如图6所示,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相对于在车辆1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左侧(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并且,前后方向延伸部10C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将宽度方向延伸部10A中的与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面10A1相距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整体的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的位置与宽度方向延伸部10B中的中央部10B1与倾斜部10B4的交界部相连。另外,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车辆下方侧开放的礼帽状。
需要说明的是,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即前部10C1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即后部10C2从前部10C1向车辆后方侧以向下坡度倾斜。
另一方面,也如图6所示,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相对于中心线CL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右侧(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并且,前后方向延伸部10D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将宽度方向延伸部10A中的与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端面10A2相距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整体的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的位置与宽度方向延伸部10B中的中央部10B1与倾斜部10B5的交界部相连。另外,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的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车辆下方侧开放的礼帽状。
需要说明的是,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即前部10D1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即后部10D2从前部10D1向车辆后方侧以向下坡度倾斜。
更详细而言,如图1及图6所示,构成支撑构件10的表面侧的外壳部44构成为包括构成其外周侧的部分的“外周壁部46”、构成其内周侧的部分的“内周壁部48”及构成其车辆上方侧的部分的“上壁部50”。
外周壁部46构成为包括构成其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前侧壁部52”、构成其车辆后方侧的部分的“后侧壁部54”、构成其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部分的作为第一外侧壁部的“外侧壁部56”及构成其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部分的作为第二外侧壁部的“外侧壁部58”。
前侧壁部52以板厚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构成了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该前侧壁部5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52A。另一方面,前侧壁部5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构成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中央部10A3的一部分,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呈向车辆前方侧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曲线部52B。
后侧壁部54以板厚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构成了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该后侧壁部5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54A,后侧壁部54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呈向车辆前方侧凸出的曲线状延伸的曲线部54B。
外侧壁部56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左侧开放的U字状。该外侧壁部56构成了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部10A4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部分及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端部10B2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
外侧壁部58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右侧开放的U字状。该外侧壁部58构成了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端部10A5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的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部分及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端部10B3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前侧壁部52及后侧壁部5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外侧壁部56、5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
另一方面,内周壁部48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矩形的环状,并且配置于外周壁部46的内侧。该内周壁部48构成了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中央部10A3的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中央部10B1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及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
上壁部50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梯子状并且被设为板厚方向为车辆上下方向的板状,与外周壁部46及内周壁部48连续地设置。
在该上壁部50中的构成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端部10A4、10A5的部分形成有与支撑板24的被插通部34对应的被插通部60。并且,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端部10A4、10A5以从车辆下方侧与支撑板24的支撑部24B重叠的状态由插通于被插通部34、60的未图示的固定构件固定于支撑部24B。
另一方面,在上壁部50中的构成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端部10B2、10B3的部分形成有与支撑托架26的被插通部36对应的被插通部62。并且,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端部10B2、10B3以从车辆下方侧与支撑托架26的主体部26A重叠的状态由插通于被插通部36、62的未图示的固定构件固定。
如图1所示,在如上述这样构成的外壳部44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部64、66、68、70、72、74”及加强肋部42。
也如图2所示,固定部64、66、68、70、72、74分别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车辆下方侧开放的圆筒状。另外,在上壁部50与固定部64、66、68、70、72、74的各自对应地形成有被插通部76。并且,通过插入于固定部64、66、68、70、72、74的各自并且插通于被插通部76的未图示的固定构件,电源部38、辅机蓄电池40的设备固定于支撑构件10。
更详细而言,固定部64、66、68在宽度方向延伸部10A以沿着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延伸方向的方式连着设置。并且,固定部64、66在宽度方向延伸部10A与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交界部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了规定的间隔的状态配置。另外,固定部68配置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A与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的交界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另外,固定部70配置于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70与外侧壁部56及内周壁部48一体地设置。
另外,固定部72、74在宽度方向延伸部10B以沿着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延伸方向的方式连着设置。并且,固定部72配置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B与前后方向延伸部10C的交界部,固定部74配置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B与前后方向延伸部10D的交界部。
另一方面,加强肋部42构成为包括“固定部连接肋部78、80、82、84、86、88、90”、固定部连结肋部92、94、“壁部连接肋部96、98、100”及端部加强肋部102、104、106、108。
固定部连接肋部78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板厚方向为车辆宽度方向的板状,将固定部64与前侧壁部52相连。
固定部连接肋部80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以与固定部连接肋部78重叠的方式延伸的板状,将固定部64与外侧壁部56相连。另外,固定部连接肋部80的与外侧壁部56的交界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以沿着直线L1的方式配置,直线L1沿着外侧壁部56的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0的交界部的切线方向而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0的与外侧壁部56的交界部以沿着直线L1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也包括该交界部单元相对于直线L1稍微错开的结构。
固定部连接肋部82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并且板厚方向为车辆宽度方向的板状,将固定部66与前侧壁部52相连。
固定部连接肋部84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从车辆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车辆前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板状,将固定部68、前侧壁部52及内周壁部48相连。另外,固定部连接肋部84的与内周壁部48的交界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以沿着直线L2的方式配置,直线L2沿着内周壁部48的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4的交界部的切线方向而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4的与内周壁部48的交界部以沿着直线L2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也包括该交界部相对于直线L2稍微错开的结构。
固定部连接肋部86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的板状,并且将固定部70与外侧壁部56相连。另外,固定部连接肋部86与外侧壁部56的交界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以沿着直线L3的方式配置,直线L3沿着外侧壁部56的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6的交界部的切线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6的与外侧壁部56的交界部以沿着直线L3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也包括该交界部相对于直线L3稍微错开的结构。
固定部连接肋部88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从固定部72向固定部74侧延伸的板状,将固定部72与后侧壁部54相连。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72作为第一固定部发挥功能,固定部连接肋部88作为第一肋部发挥功能。
固定部连接肋部90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从固定部74向固定部72侧延伸的板状,将固定部74与后侧壁部54相连。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74作为第二固定部发挥功能,固定部连接肋部90作为第二肋部发挥功能。另外,后侧壁部54作为连接壁部发挥功能。
固定部连结肋部92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板厚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板状,将固定部64与固定部66相连。
固定部连结肋部94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板厚方向为车辆宽度方向的板状,将固定部70与固定部72相连。
壁部连接肋部96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呈车辆前方侧开放的V字状延伸的板状,将前侧壁部52与内周壁部48相连。
壁部连接肋部98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将外侧壁部56的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0的交界部与内周壁部48相连。
壁部连接肋部100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将内周壁部48的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4的交界部与外侧壁部58相连。
端部加强肋部102设置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端部10A4,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为Y字状的板状。该端部加强肋部102将前侧壁部52、外侧壁部56及固定部64相连。
端部加强肋部104设置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A的端部10A5,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为Y字状的板状。该端部加强肋部104将前侧壁部52、外侧壁部58及固定部68相连。
端部加强肋部106设置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端部10B2,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为Y字状的板状。该端部加强肋部106将后侧壁部54、外侧壁部56及固定部72相连。
端部加强肋部108设置于宽度方向延伸部10B的端部10B3,被设为从上壁部50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并且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为Y字状的板状。该端部加强肋部108将后侧壁部54、外侧壁部58及固定部74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外周壁部46及内周壁部48的各部位的厚度被设定为比加强肋部42的各部位的厚度厚。
另外,如图1、图3A及图3B所示,后侧壁部54的中央部与内周壁部48之间的距离D1被设定为比后侧壁部54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8、90的交界部与内周壁部48之间的距离D2短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图1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构件10具备固定部64、66、68、70、72、74,能够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固定于固定部64、66、68、70、72、7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壁部46相对于一对前纵梁20被支撑。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相对于车身14支撑。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10被设为压铸制,与由钢板构成的支撑构件相比,能够吸收由配置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引起的振动、声音。
要想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的自重等载荷分散,可考虑在固定部64、66、68、70、72、74的周边设置呈放射状延伸的肋部等。然而,这样的结构会招致支撑构件10的结构的复杂化。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由固定部连接肋部78将外周壁部46与固定部64相连,从配置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向固定部64输入的载荷向固定部连接肋部78及外周壁部46传递。其结果,不用在固定部64的周边设置呈放射状延伸的肋部等,就能够将从配置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向固定部64输入的载荷分散并支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支撑构件10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并且能够谋求支撑构件10的结构的简略化。
而且,通过将支撑构件10的结构简略化,制造支撑构件10的模具的结构也能够简略化,因此能够使支撑构件10的制造时的模具内的熔液流动良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例,在固定部连接肋部80与外侧壁部56之间传递载荷时,该载荷相对于固定部连接肋部80及外侧壁部56在外侧壁部56的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0的交界部的切线方向上作用。因而,在固定部连接肋部80与外侧壁部56之间顺畅地传递来自固定部64的载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在支撑构件10产生由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输入的载荷引起的应力的集中部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固定部72经由向固定部74侧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8而与构成外周壁部46的一部分的后侧壁部54相连,固定部74经由向固定部72侧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90而与构成外周壁部46的一部分的后侧壁部54相连。因而,能够使来自固定部72的载荷和来自固定部74的载荷向外周壁部46中的共同的部位传递,有助于外周壁部46的单纯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支撑构件10在多个部位处支撑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并谋求支撑构件10的结构的简略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外周壁部46构成为包括前侧壁部52、后侧壁部54、外侧壁部56及外侧壁部58。前侧壁部52配置于车辆前方侧,后侧壁部54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前侧壁部52及后侧壁部54经由支撑板24及支撑托架26而分别架设于一对前纵梁20之间。
另外,外侧壁部56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外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并且,外侧壁部56、58分别夹设于前侧壁部52与后侧壁部54之间,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另一方面,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外周壁部46的内侧配置有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被设为环状的内周壁部48。并且,内周壁部48经由壁部连接肋部96、98、100而与外周壁部46相连。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外周壁部46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和车辆后方侧的部分相对于一对前纵梁20支撑。即,支撑构件10相对于车身1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了间隔的2部位处被支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内周壁部48分隔出的中央侧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成为了被挖空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支撑构件1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处相对于车身14被支撑,能够更稳定地支撑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并且能够谋求支撑构件10的轻量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后侧壁部54、固定部连接肋部88、固定部连接肋部90及内周壁部48的车辆上方侧配置有上壁部50,上壁部50与后侧壁部54、固定部连接肋部88、固定部连接肋部90及内周壁部48相连。因而,能够使从固定部72、74输入的载荷也向上壁部50分散。
由于来自固定部72、74侧的载荷经由后侧壁部54而向上壁部50输入,所以若后侧壁部54与内周壁部48之间的距离长,则可认为因该载荷而在上壁部50产生的弯曲力矩会变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后侧壁部54的中央部与内周壁部48之间的距离D1被设定为比后侧壁部54与固定部连接肋部88、90的交界部与内周壁部48之间的距离D2短的距离。因而,能够抑制因来自固定部72、74侧的载荷而在上壁部50产生的弯曲力矩变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因从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输入的载荷而在支撑构件10产生应力的集中部位,并使该载荷更分散。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前侧壁部52及后侧壁部5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外侧壁部56及外侧壁部5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能够对应动力单元室1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缩短化。
在将从固定部64、66、68、70、72、74输入的载荷分散时,固定部连接肋部78、80、82、84、86、88、90优选与外周壁部46中的能够在规定的方向上确保一定的长度的部位相连。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壁部52及后侧壁部54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如上所述,前侧壁部52及后侧壁部5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外侧壁部56及外侧壁部5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并且,从固定部64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78、从固定部66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2及从固定部68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4与前侧壁部52相连。另外,从固定部72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8及从固定部74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90与后侧壁部54相连。
因而,与固定部连接肋部78、82、84、88、90与外侧壁部56、58相连的结构相比,从固定部64、66、68、72、74输入的载荷容易分散,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有助于车辆12的前悬的缩短化,且能够将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利用支撑构件10稳定地支撑。
除此之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固定部64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0及从固定部70延伸的固定部连接肋部86与外侧壁部56相连,从固定部64、70输入的载荷向外侧壁部56分散。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动力单元室16内的设备利用支撑构件10更稳定地支撑。
上述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10具备上壁部50,但根据车辆12的规格等,也可以设为在支撑构件10不设置上壁部50的结构,进一步谋求支撑构件10的轻量化。另外,外周壁部46、内周壁部48及加强肋部42的形状也能够根据车辆12的规格等而采用各种形状。例如,也可以将支撑构件10的外壳部44的各部位的截面设为圆弧状,并且使加强肋部42与该截面的形状对应。
(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72和固定部74经由固定部连接肋部88、90及后侧壁部54而相连,但不限于此。根据支撑构件10的形状等,例如,也可以将固定部72和固定部74利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后侧壁部54相连,进一步谋求支撑构件10的轻量化。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支撑构件,为压铸制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部,能够将配置于动力单元室内的设备固定;及
固定部连接肋部,将相对于一对前纵梁被支撑的外周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用以将所述固定部的载荷传递到所述外周壁部,所述一对前纵梁位于所述动力单元室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构成车身的一部分,
所述外周壁部构成为包括:
前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前方侧并且架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之间;
后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架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之间;
第一外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并且夹设于所述前侧壁部与所述后侧壁部之间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及
第二外侧壁部,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并且夹设于所述前侧壁部与所述后侧壁部之间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所述车辆用支撑构件还具备内周壁部,该内周壁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为环状并且配置于所述外周壁部的内侧,经由壁部连接肋部而与该外周壁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与所述外周壁部的交界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以沿着直线的方式配置,该直线沿着该外周壁部的与该固定部连接肋部的交界部的切线方向而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固定部;
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
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一肋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向所述第二固定部侧延伸;
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二肋部,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第一固定部侧延伸;及
连接壁部,构成所述外周壁部的一部分且将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固定部;
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
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一肋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向所述第二固定部侧延伸;
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二肋部,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第一固定部侧延伸;及
连接壁部,构成所述外周壁部的一部分且将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固定部;
作为所述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
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一肋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向所述第二固定部侧延伸;
作为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的第二肋部,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第一固定部侧延伸;
连接壁部,构成所述外周壁部的一部分且将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相连;及
上壁部,配置于所述连接壁部、所述第一肋部、所述第二肋部及所述内周壁部的车辆上方侧并且与该外周壁部、该第一肋部、该第二肋部及该内周壁部相连,
其中,所述连接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与所述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该连接壁部与所述第一肋部交界的交界部与该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和该连接壁部与所述第二肋部交界的交界部与该内周壁部之间的距离的各个短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该前侧壁部及该后侧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外侧壁部及所述第二外侧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
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与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的至少一方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该前侧壁部及该后侧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外侧壁部及所述第二外侧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长的长度,
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与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的至少一方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用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连接肋部与所述第一外侧壁部及所述第二外侧壁部的至少一方相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91442 | 2019-10-18 | ||
JP2019191442A JP7272928B2 (ja) | 2019-10-18 | 2019-10-18 | 車両用支持部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8072A CN112678072A (zh) | 2021-04-20 |
CN112678072B true CN112678072B (zh) | 2023-03-14 |
Family
ID=7526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57669.0A Active CN112678072B (zh) | 2019-10-18 | 2020-07-31 | 车辆用支撑构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33946B2 (zh) |
JP (1) | JP7272928B2 (zh) |
CN (1) | CN112678072B (zh) |
DE (1) | DE1020202117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37010B2 (ja) | 2021-04-09 | 2024-08-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電源管理装置、及び燃料電池電源管理方法 |
JP7567844B2 (ja) | 2022-03-22 | 2024-10-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47464A (ja) * | 2005-06-17 | 2006-12-28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 |
JP2014000850A (ja) * | 2012-06-15 | 2014-01-09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CN106275088A (zh) * | 2015-06-26 | 2017-01-0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悬架构件 |
CN107323527A (zh) * | 2016-04-28 | 2017-11-07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及其后副车架、后副车架的制造方法 |
JP2018020700A (ja) * | 2016-08-04 | 2018-02-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
CN109747717A (zh) * | 2017-11-02 | 2019-05-1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前部构造 |
CN209037663U (zh) * | 2018-10-10 | 2019-06-28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体全框式副车架和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33951B1 (en) * | 2005-06-14 | 2014-01-08 | Nissan Motor Co., Ltd. |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hollow member or half hollow member |
DE102008055926B4 (de) * | 2007-11-08 | 2012-01-26 | Ksm Castings Gmbh | Vorderachsträger für Kraftfahrzeuge |
JP5910936B2 (ja) * | 2012-03-14 | 2016-04-2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の軽合金製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
US9216775B2 (en) | 2012-07-27 | 2015-12-22 | Honda Motor Co., Ltd. | Subframe for vehicle |
CN105246767B (zh) * | 2013-04-26 | 2017-08-0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副车架 |
WO2014175414A1 (ja) * | 2013-04-26 | 2014-10-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 |
US9394002B2 (en) * | 2014-03-20 | 2016-07-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xtruded metal sub-frame for a vehicle |
WO2017079916A1 (en) * | 2015-11-11 | 2017-05-18 |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 Electrical component carrier as a stressed member of an electrical vehicle |
JP6332260B2 (ja) * | 2015-12-25 | 2018-05-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骨格部材の補強構造 |
-
2019
- 2019-10-18 JP JP2019191442A patent/JP7272928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7-31 CN CN202010757669.0A patent/CN112678072B/zh active Active
- 2020-08-06 US US16/986,264 patent/US1143394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9-18 DE DE102020211704.7A patent/DE102020211704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47464A (ja) * | 2005-06-17 | 2006-12-28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 |
JP2014000850A (ja) * | 2012-06-15 | 2014-01-09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CN106275088A (zh) * | 2015-06-26 | 2017-01-0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悬架构件 |
CN107323527A (zh) * | 2016-04-28 | 2017-11-07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及其后副车架、后副车架的制造方法 |
JP2018020700A (ja) * | 2016-08-04 | 2018-02-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
CN109747717A (zh) * | 2017-11-02 | 2019-05-1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前部构造 |
CN209037663U (zh) * | 2018-10-10 | 2019-06-28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体全框式副车架和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433946B2 (en) | 2022-09-06 |
CN112678072A (zh) | 2021-04-20 |
DE102020211704A1 (de) | 2021-04-22 |
JP7272928B2 (ja) | 2023-05-12 |
US20210114661A1 (en) | 2021-04-22 |
JP2021066273A (ja) | 2021-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293221B2 (ja) | 車両のボデー支持構造 | |
CN108349537B (zh) | 前副车架结构 | |
US6398262B1 (en) | Modular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 |
EP1400437B1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5456357B2 (ja)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10220880B2 (en) |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 |
JP5982843B2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CN110949523B (zh) | 车体前部结构 | |
KR102264750B1 (ko) | 차량용 파워 유닛 구조 | |
CN112678072B (zh) | 车辆用支撑构件 | |
JP5949043B2 (ja) |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CN110949524B (zh) | 车体前部结构 | |
JP5949044B2 (ja) |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KR20120110134A (ko) | 서스펜션 서브 프레임 | |
EP3808636A1 (en) |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vehicle | |
CN111038597B (zh) | 车辆后部结构 | |
JPH09175433A (ja) | 支持構造付きの乗用車の前部構造 | |
JP2008168792A (ja) |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 |
CN111688814B (zh) | 车辆后部结构 | |
JP2009035106A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CN112677915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WO2020065900A1 (ja) |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JP2012051431A (ja) | パワートレインの支持装置 | |
JP2018161934A (ja) | 車体のフロア構造 | |
JP7038220B2 (ja) |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