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0270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0270B
CN112670270B CN202011526609.4A CN202011526609A CN112670270B CN 112670270 B CN112670270 B CN 112670270B CN 202011526609 A CN202011526609 A CN 202011526609A CN 112670270 B CN112670270 B CN 112670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rea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66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0270A (zh
Inventor
魏启兵
刘昕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66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0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0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垫层金属,垫层金属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垫层金属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第一主体部和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方向为显示区指向非显示区的方向;第一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部,沿第二方向上,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有间隙,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垫层金属不仅可以作为封装金属,提高激光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作为静电防护结构,通过在垫层金属中设置多个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延长静电进入显示区的路径,进而降低静电对显示区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行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需求的不断升级,对显示装置的形状以及显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规则的矩形或者圆形。
在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中,静电防护是整个工艺的关键部分。显示面板的制程中本来容易产生静电,比如切割使得显示面板内存在静电积累。针对异形产品,异形区域在切割时需要进行数控装置(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磨边,在磨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造成大量的静电积累,使得显示面板的静电风险更高,进而影响到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显示面板中静电大量积累进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垫层金属,所述垫层金属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垫层金属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主体部和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主体部,沿第二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垫层金属不仅可以作为封装金属,同时还可以作为静电防护结构,通过在垫层金属中设置多个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延长静电进入显示区的路径,进而降低静电对显示区的影响,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设计中封装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垫层金属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区域C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区域C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区域C的又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7是图3中区域C的又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8是图3中区域C的又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3中区域C的又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区域C的又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11是图9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垫层金属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中区域D的局部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并且,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应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2、图1为现有设计中封装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现有设计中的刚性AMOLED装置常用的封装方式为Frit封装,即在围绕显示区AA1的边框区NA1利用封装胶5’将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进行粘接。为提升封装胶固化时激光能量利用率,常在封装胶5’位置下方设计垫层金属3’,通过在垫层金属3’上挖孔8’,利用孔内的封装胶5’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进行粘接。一般垫层金属3’会完全覆盖封装胶5’,避免封装胶5’外溢出垫层金属3’外边缘,影响封装效果。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通常为玻璃,根据产品的需要,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上可以存在不同的功能结构(图中未示出),例如阵列结构、发光结构和触控结构等。
显示面板的制程中本来容易产生静电,比如切割使得显示面板内存在静电积累。针对异性产品,异形区域在切割时需要进行CNC磨边,在磨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造成大量的静电积累,考虑到静电传入到显示面板内部的路径为从非显示区到显示区,而垫层金属位于非显示区并围绕显示区设置,静电很容易通过垫层金属传入到显示面板,使得显示面板的静电风险更高,进而影响到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
请参考图3-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面板垫层金属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区域C的一种局部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基板(图中未示出);垫层金属3,垫层金属3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NA;垫层金属3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第一主体部31和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X1的第一连接部32,第一方向X1为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的方向;第一连接部32连接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部31,沿第二方向Y1上,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32之间有间隙W1,第二方向Y2与第一方向X1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一般为玻璃,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需要具备多种功能膜层(图中未示出),如阵列膜层、发光膜层、触控膜层等。显示区AA是指可以显示画面的区域,设置有像素单元,非显示区NA是指无法显示画面的区域,一般用于走线,或放置绑定端子、测试端子、VSR电路等。垫层金属3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用于反射封装时的激光,增加激光能量的利用率,使得封装更加可靠。垫层金属3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第一主体部31,此处的第一主体部31可以完全包围显示区AA设置,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封装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显示区不被静电干扰;第一主体部31还可以部分围绕显示区设置,如在台阶处不设置垫层金属,利用台阶处的金属走线来充当垫层金属反射激光能量,如此设置可以节省垫层金属的材料,节约成本。
第一方向X为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的方向,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对应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随之发生改变。例如,请参考图3,在沿显示面板中扫描线延伸的行方向上的非显示区域内,第一方向X1为数据线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Y1为显示面板中扫描线延伸的方向;在沿显示面板中数据线延伸的列方向上的非显示区域内,第一方向X2为显示面板中扫描线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Y2为显示面板中数据线延伸的方向;对于具有圆弧区域的产品,圆弧区域的第一方向X3则为对应圆弧半径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Y3为与半径垂直的法线方向。本实施例图4中仅仅是示例性地针对区域C处的第一方向X1与第二方向Y1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连接部32连接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部31,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第一连接部32与第一主体部31是一体形成的,通过一道工艺制程。沿第二方向Y1上,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32之间有间隙W1,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2之间存在间隙W1不等于零即可,至于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2之间的间隙W1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只要能延长静电进入显示区的路径即可,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垫层金属3的第一主体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的设置,可以延长静电通过非显示区NA进入显示区AA的路径,使得静电在垫层金属3上进行消散,降低了显示面板中积累的静电进入到显示区的风险,增强了显示效果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3和图5,图5为图3中区域C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二方向Y1上的长度L1大于第一连接部32沿第一方向X1的长度L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连接部32是沿着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设置的,因此第一连接部32沿第一方向X1的长度L2较小,第一主体部31沿第二方向Y1上的长度L1较大,如此设置既可以保证静电从非显示区NA进入显示区AA的路径较长,同时还可以适应窄边框的设计。
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与第一连接部32沿第二方向Y1的宽度h2相等。
需要解释的是,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和第一连接部32沿第二方向Y1的宽度h2为静电在传输过程中路径的宽窄范围,路径的宽窄进一步决定电阻的大小,静电在显示面板内传输过程中电阻突变位置导致炸伤。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与第一连接部32沿第二方向Y1的宽度h2相等的设置,可以保证静电在传输过程中从第一主体部31到第一连接部32的时候电阻均一,进一步降低静电击伤垫层金属3导致封装失效的风险,同时还可以保证静电从非显示区NA传输到显示区AA的路径足够长,进而使得静电在垫层金属3上进行消散,降低了显示面板静电积累的风险。
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处处相等,第一连接部32沿第二方向Y1的宽度h2处处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单个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处处相等,所有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都相等;单个第一连接部32沿第二方向Y1的宽度h2处处相等,所有第一连接部32沿第二方向Y1的宽度h2都相等。此处对第一主体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的形状不做限定,可以是规则的矩形也可以是波浪线形,只要保证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处处相等,第一连接部32沿第二方向Y1的宽度h2处处相等即可。如此设置可以保证静电在沿第一主体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电阻突变,进而有效防止静电击伤垫层金属。
请参考图3和图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垫层金属3包括第一区域C,所述第一区域C包括第一子区域C1、第二子区域C2和第三子区域C3,沿第一方向X1上,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位于第二子区域C2的两侧;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
需要解释的是,垫层金属3包括第一区域C,此处的第一区域C可以是垫层金属3的任何一个区域。请继续参考图3如第一区域C可以是垫层金属3沿显示面板中数据延伸方向S1的任何一个区域,也可以是垫层金属3沿显示面板中扫描线延伸方向S2的任何一个区域,还可以是垫层金属3的拐角区G,此处的拐角区连接垫层金属3沿显示面板数据线延伸方向S1的区域和沿显示面板扫描线延伸方向S1的区域。沿第一方向X1上,即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指向非显示区的方向上,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位于第二子区域C2的两侧,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大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即第一区域C处的垫层金属3的中间区域(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大于边缘处(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延长静电从非显示区NA进入显示区AA的路径;另一方面还可以匹配激光在封装过程中的能量分布,提高封装的可靠性。激光能量呈高斯分布,照射到垫层金属3上的第一区域C的激光能量是中间区域即第二子区域C2的能量高于边缘即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能量。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高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因此第二子区域C2的金属反光强度低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金属反光强度,最终保证垫层金属3上的封装胶(图中未示出)接收的激光能量均匀,进而提高封装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垫层金属3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整体的中间区域的透光率大于边缘的透光率,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方便描述,仅示例性地说明垫层金属3的第一区域C的透光率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高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的设计方式有多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子区域C1、第二子区域C2和第三子区域C3中第一连接部32的数量来控制透光率的大小。请参考图7,第一子区域C1中相邻的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距离为L11,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为h11;第二子区域C2中,相邻的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距离为L22,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为h22;第三子区域C3中,相邻的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间距为L33,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为h33;其中L11=L22=L33,h11=h22=h33。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中的第一连接部32的数量大于第二子区域C2中第一连接部32的数量,从而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高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如此设置可以不改变边框大小,同时保证封装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子区域C1、第二子区域C2和第三子区域C3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来控制透光率的大小。请参考图8,第一子区域C1中相邻的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距离L11与第二子区域C2中相邻的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距离L22以及第三子区域C3中相邻的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距离L33相等;第一子区域C1、第二子区域C2和第三子区域C3中第一连接部32的数量相等;第一子区域C1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1和第三子区域C3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33大于第二子区域C2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22,从而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高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此处对于h11与h33之间的大小关系此处不做限定,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延长静电从非显示区进入显示区的路径,同时可以保证封装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子区域C1、第二子区域C2和第三子区域C3中相邻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间距来控制透光率的大小。请继续参考图6,位于第二子区域C2的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间距L22大于位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部31之间的间距L33。
需要解释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区域C1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11与第三子区域C3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33以及第二子区域C2中第一主体部31沿第一方向X1的宽度h22相等;第一子区域C1、第二子区域C2和第三子区域C3中第一连接部32的数量相等;从而第二子区域C2的透光率高于第一子区域C1和第三子区域C3的透光率。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保证封装的可靠性,还可以延长静电从非显示区进入显示区的路径,同时还可以使得垫层金属3内的电阻均一,进而有效防止静电击伤垫层金属3。
请参考图9,图9为是图3中区域C的又一种局部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单元4,静电防护单元4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位于静电防护单元4的两端;第一端部41与至少一个第一主体部31连接,第二端部42位于第一端部41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浮置。
需要解释的是,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单元4指的是,可以根据显示面板设计的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静电防护单元4,此处不作限定。静电防护单元4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位于静电防护单元4的两端。即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为静电防护单元4整体中的一部分,位于静电防护单元沿显示区指向非显示区方向即第一方向X1的两侧,与静电防护单元4一体形成。第一端部41与至少一个第一主体部3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可以只与距离显示区最近的第一主体部31连接,也可以与包括距离显示区最近的第一主体部31的多个第一主体部31连接,如此设置静电防护单元4可以捕获到靠近显示区的静电。需要解释的是,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端部41与第一主体部31的连接可以是电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将垫层金属3上的静电通过第一端部41传输到静电防护单元4。第二端部42位于第一端部41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浮置,可以理解的是,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二端部42不与其他任何部件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端部42靠近非显示区远离显示区的边缘处,如此设置可以将第一端部41捕获到的静电通过静电防护单元4传输到第二端部42,进而远离显示区,降低静电对显示区的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二端部42设置为尖端。如此设置可以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将第一端部41捕获到的静电在第二端部42释放,进而降低了显示面板内的静电进入显示区的风险。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图11为图9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静电防护单元4位于垫层金属3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二端部42也位于垫层金属3内,如此设置静电则在沿非显示区进入显示区的路径上,优先接触到垫层金属3,通过垫层金属3上的路径传输并逐渐消散,进而可以避免静电从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二端部42传输到第一端部41进而进入显示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1,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静电防护单元4位于封装胶5内。
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通过封装胶5进行封装,封装胶5在垫层金属3上的正投影位于垫层金属3内,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封装胶5在固化过程中溢流到垫层金属3的外边缘,进而影响封装的可靠性。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静电防护单元4位于封装胶5内,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封装胶5将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二端部42包裹,进一步防止部分静电通过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二端部42传输到第一端部41,进而传输到显示区,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1,静电防护单元4与垫层金属3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6,第一绝缘层6设置有第一过孔61,第一端部41通过第一过孔61与垫层金属3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静电防护单元4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如金属或者ITO材料等,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静电防护单元4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因工艺误差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延伸到显示区进而影响显示的问题。静电防护单元4与垫层金属3之间设置第一绝缘层6可以确保垫层金属4的第二端部42处于浮置状态,有利于静电的导出。第一绝缘层6设置有第一过孔61,第一端部41通过第一过孔61与垫层金属3电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实现静电回传,即当静电通过垫层金属3沿非显示区NA指向显示区AA的路径传输到距离显示区AA最近的第一主体部31的时候,可以利用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将静电沿着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的方向传输到第二端部42,进而防止静电进入显示区AA,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14,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垫层金属的俯视图,图13为图12中区域D的局部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信号线7,垫层金属3包括桥接部33,桥接部33与电源信号线7连接。需要解释的是,此处的电源信号线7可以是PVEE,接入的是固定电位,给显示面板输入信号。垫层金属3通过桥接部33与电源信号线7电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将垫层金属3上的静电进行面内分散,防止静电积累造成显示面板被击伤。可以理解的是桥接部33可以为多个,当其中的个别桥接部33接触不良的时候,其他桥接部33也可以实现垫层金属3与电源信号线7电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求,在显示面板静电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置桥接部33,从而有利于静电的扩散,进一步增强显示面板的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能力。需要解释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是示意性地画出各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代表实际产品的情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2-14,桥接部33与第一连接部32相邻,第一端部41位于相邻的桥接部33与第一连接部31之间。
需要解释的是,垫层金属3上相邻的距离显示区AA最近的两个第一主体部31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连接部32,当仅设置一个第一连接部32的时候,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位于桥接部33与第一连接部32之间;当设置多个第一连接部32时,在多个第一连接部32中至少有一个或者两个第一连接部32与一个桥接部33相邻,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部32与桥接部33之间。当桥接部33有多个的时候,至少存在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部32与桥接部33之间,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每一个相邻的第一连接部32和桥接部33之间设置静电防护单元4,且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部32和桥接部33之间。如此设置可以降低静电在桥接部33炸伤的风险,请参考图14,桥接部33一般与垫层金属3为同一金属(如栅极金属层),电源信号线7为另外一层金属(如源漏极金属层),在垫层金属3与电源信号线7之间存在绝缘层8,桥接部33的一端连接垫层金属3,,另一端通过绝缘层8的过孔81连接电源信号线7。当静电从垫层金属3传输到桥接部33再进入到电源信号线7的时候由于金属渐变,必然带来电阻的变化,因此该位点自然就是一个ESD薄弱点,静电容易在该位点炸伤。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则是在该薄弱点靠近第一连接部32的地方设置静电防护单元4,将薄弱点的静电及时通过静电防护单元4的第一端部41传输到第二段部42进行释放,防止薄弱点积累的静电再次通过第一连接部32传输到垫层金属3,再从通过桥接部33发生二次炸伤,进而增强了显示面板的ESD能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拐角处设置有桥接部33和静电防护单元4。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异性显示装置,拐角区或者圆角区在切割时需要进行CNC磨边,在磨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造成大量的静电积累,使得显示面板的静电风险更高,而桥接部33和静电防护单元4的设计可以双层保护显示面板,防止显示面板被静电击伤。一方面利用桥接部33将垫层金属3与电源信号线7的搭接,使得静电进一步分散;另一方面静电防护单元4的设计,释放或者暂时保存静电,缓解静电在桥接部积累的情况,进一步保护桥接部33,防止被静电击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垫层金属与薄膜晶体管阵列中的任意一层金属同层。
可以理解的是,薄膜晶体管阵列中有些膜层为金属层,如栅极层,垫层金属可以与栅极层同层并利用同一道工艺形成。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垫层金属与栅极层同层,还可以与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层(源漏极金属层)或者阳极层同层,这样一方面可减少显示面板的膜层,使其变得更加轻薄,简化工艺,另一方面亦可达到反射激光的作用,保证了封装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5以手机作为示例,但是显示装置并不限制为手机,具体的,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车载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第一方面,垫层金属不仅可以作为封装金属,同时还可以作为静电防护结构,通过在垫层金属中设置多个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延长静电进入显示区的路径,进而降低静电对显示区的影响;第二方面通过对第一主体部之间间距的特殊设计,使其匹配激光能量,提高封装的可靠性;第三方面通过桥接部的设置,将垫层金属与电源信号线进行搭接,进一步缓解静电在垫层金属上的积累;第四方面通过静电防护单元的设计,将显示面板内静电薄弱点的静电从第一端部传输到第二端部进行释放,降低了显示面板静电薄弱点被静电击伤的风险。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垫层金属,所述垫层金属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垫层金属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和第三子区域,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两侧,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的透光率;
所述垫层金属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主体部和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主体部,沿第二方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处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处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所述垫层金属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中的任意一层金属同层。
7.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垫层金属,所述垫层金属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垫层金属包括多个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主体部和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主体部,沿第二方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至少一个静电防护单元,所述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静电防护单元的两端;所述第一端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浮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静电防护单元位于所述垫层金属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单元与所述垫层金属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垫层金属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单元为透明导电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信号线,所述垫层金属包括桥接部,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电源信号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邻,所述第一端部位于相邻的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所述垫层金属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中的任意一层金属同层。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处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处处相等。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7-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526609.4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670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6609.4A CN112670270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6609.4A CN112670270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270A CN112670270A (zh) 2021-04-16
CN112670270B true CN112670270B (zh) 2024-01-26

Family

ID=75407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6609.4A Active CN112670270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02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0020B (zh) * 2021-06-01 2024-03-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0699B (zh) * 2021-09-09 2023-06-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端子
CN115472656A (zh) * 2022-09-06 2022-12-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85946A (ko) * 2002-05-02 2003-11-07 아남반도체 주식회사 정전기 방지 모듈을 갖는 마스크
CN205264701U (zh) * 2016-01-07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783842A (zh) * 2017-01-04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保护电路、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73424A (zh) * 2017-02-28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86866A (zh) * 2019-01-29 2019-04-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70798A (zh) * 2018-01-23 2019-07-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085118A (zh) * 2019-04-28 2019-08-0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0473473A (zh) * 2019-08-21 2019-11-1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18048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37321A (zh) * 2019-11-29 2020-02-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14677A (zh) * 2020-09-29 2020-12-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静电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07683U (zh) * 2018-07-25 2019-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保护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48592B (zh) * 2019-05-21 2020-12-1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85946A (ko) * 2002-05-02 2003-11-07 아남반도체 주식회사 정전기 방지 모듈을 갖는 마스크
CN205264701U (zh) * 2016-01-07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783842A (zh) * 2017-01-04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保护电路、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73424A (zh) * 2017-02-28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70798A (zh) * 2018-01-23 2019-07-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9686866A (zh) * 2019-01-29 2019-04-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85118A (zh) * 2019-04-28 2019-08-0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0473473A (zh) * 2019-08-21 2019-11-1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18048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37321A (zh) * 2019-11-29 2020-02-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14677A (zh) * 2020-09-29 2020-12-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静电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270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02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522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40912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479283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82088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992093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9499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54583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7170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8852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12582B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EP333362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18332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31895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6441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9876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9742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56865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55443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3581688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648189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58946A (zh) 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173942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03584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99540B (zh) 触控感应模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9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heng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74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