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1895B -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1895B
CN110531895B CN201910809670.0A CN201910809670A CN110531895B CN 110531895 B CN110531895 B CN 110531895B CN 201910809670 A CN201910809670 A CN 201910809670A CN 110531895 B CN110531895 B CN 110531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tal layer
touch panel
organic layer
c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9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1895A (zh
Inventor
王丽花
翟应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096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1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1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1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在边缘区域制作裂纹阻挡结构,一方面,第一金属层包裹第一有机层可以在边缘区域形成金属层‑有机层界面,在不同材料形成的膜层分界面处需要耗费更多的功来产生新界面,因此在进行弯折触控面板时,可以阻挡切割边缘产生的裂纹向纵向膜层中延伸,进而阻挡裂纹向触控区域延伸,从而提升裂纹阻挡的作用,且可以防止第一金属层与承载基板之间和/或第一金属层与第一有机层朝向承载基板一侧的相邻的膜层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发生裂纹传播;另一方面,相比于有机材料,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大于有机材料的延展性,使得第一金属层的设置可以在起到阻挡裂纹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额外裂纹产生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显示技术由于同时具备能耗低、色彩对比度高、视角广等优点而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同,同时也因其可以实现轻薄化和柔性设计,也为整机设计方案带来更多创新空间。OLED屏幕主要分为中低端的刚性屏和用于高端的柔性屏,柔性屏可以实现柔性显示,柔性屏由于方便携带、体验多样性是当前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柔性屏中具有触摸性能的柔性触摸屏,也成为时下热门发展技术。
目前,柔性触摸屏的制造过程为:在一大张母板上形成多个柔性触摸屏,之后切割形成独立的柔性触摸屏。由于切割后,切割边缘常常会不平整,容易产生裂纹,在进行弯折时,裂纹容易从切割边缘延伸至引线区甚至触控区造成引线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由于切割边缘不平整,容易产生裂纹,在进行弯折时,裂纹容易从切割边缘延伸至引线区甚至显示区造成引线断裂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承载基板,所述承载基板具有触控区域、周边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围绕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周边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之间,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切割边与所述周边区域之间;
所述边缘区域具有位于所述承载基板上的裂纹阻挡结构,所述裂纹阻挡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第一有机层和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裹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远离所述承载基板一侧,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所述承载基板接触和/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有机层朝向所述承载基板一侧的相邻的膜层接触。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在位于切割边和周边区域之间的边缘区域制作层叠设置的至少第一有机层和第一金属层构成裂纹阻挡结构,一方面,第一金属层包裹第一有机层可以在边缘区域形成金属层-有机层界面,在不同材料形成的膜层分界面处需要耗费更多的功来产生新界面,因此在进行弯折触控面板时,可以阻挡切割边缘产生的裂纹向纵向膜层中延伸,进而阻挡裂纹向触控区域延伸,从而提升裂纹阻挡的作用,且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承载基板接触和/或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第一有机层朝向承载基板一侧的相邻的膜层接触,这样第一金属层可以阻断所有膜层的裂纹传播,防止第一金属层与承载基板之间和/或第一金属层与第一有机层朝向承载基板一侧的相邻的膜层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发生裂纹传播;另一方面,相比于有机材料,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大于有机材料的延展性,使得第一金属层的设置可以在起到阻挡裂纹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额外裂纹产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形状不反映触控面板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柔性触控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基板1’、缓冲层2’、第一触控电极层3’、第一绝缘层4’、第二触控电极层5’和第二绝缘层6’,柔性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域AA’和包围触控区域的非触控区域BB’,由于触控面板切割边a’位于非触控区域BB’的边缘处,相关技术是采用激光技术进行切割得到单个的触控面板,由于切割后,切割边缘常常会不平整,容易产生裂纹,在进行弯折时,裂纹容易从切割边缘延伸至引线区甚至触控区域AA造成引线断裂,从而影响触控面板的品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如图2至图4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为图2所示的触控面板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结合图2至图4,该触控面板包括承载基板1,承载基板1具有触控区域AA、周边区域CC和边缘区域DD,周边区域CC围绕触控区域AA,周边区域CC位于触控区域AA与边缘区域DD之间,边缘区域DD位于触控面板的切割边a与周边区域CC之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触控区域AA具有交叉设置的呈网格状的感应电极31和驱动电极51,周边区域CC具有与感应电极31或驱动电极51电连接的电极引线01,边缘区域DD设置有裂纹阻挡结构7,切割边a位于裂纹阻挡结构7远离周边区域CC一侧;
边缘区域DD具有位于承载基板1上的裂纹阻挡结构7,裂纹阻挡结构7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第一有机层71和第一金属层72,第一金属层72包裹第一有机层71,第一金属层72位于第一有机层71远离承载基板1一侧,且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和/或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第一有机层71朝向承载基板1一侧的相邻的膜层接触。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是指沿着垂直于切割边a的由边缘区域DD指向触控区域AA的方向上的第一金属层72的两端部,两端部通过底面HK与承载基板1直接接触,底面HK平行于承载基板1所在平面。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金属层72通过两个底面HK与承载基板1接触来实现包裹第一有机层71;如图4所示,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缓冲层2,此时缓冲层2作为承载基板1制备触控膜层与裂纹阻挡结构,第一金属层72通过两个底面HK与缓冲层2接触来实现包裹第一有机层71。
需要说明的是,继续参考图4,本申请缓冲层2作为承载基板时,在缓冲层2远离裂纹阻挡结构7一侧表面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比如PI基板9,也可以理解为承载基板1包括PI基板9与缓冲层2或者是承载基板1就仅仅包括PI基板9,本发明承载基板具体膜层不做对此不限定。
更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金属层72在承载基板1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一有机层71的第一表面EF在承载基板1上的正投影,第一表面EF为第一有机层71中远离承载基板1一侧的表面;第一有机层71还包括侧面FG,侧面FG为第一有机层71中与第一表面EF相连的面,其中侧面FG与第一表面EF不共面,具体的,侧面EF平行于承载基板1所在平面,侧面FG与承载基板1所在平面相交,侧面FG连接于第一表面EF与承载基板1之间,且第一金属层72覆盖第一表面EF和侧面FG;如图2所示,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第一有机层71朝向承载基板1一侧的缓冲层2接触;如图3所示,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在位于切割边a和周边区域CC之间的边缘区域DD制作层叠设置的至少第一有机层71和第一金属层72构成裂纹阻挡结构7,一方面,第一金属层72包裹第一有机层71可以在边缘区域DD形成一金属层-有机层界面,在不同材料形成的膜层分界面处需要耗费更多的功来产生新界面,因此在进行弯折触控面板时,可以阻挡切割边缘产生的裂纹向纵向膜层中延伸,进而阻挡裂纹向触控区域延伸,从而提升裂纹阻挡的作用,且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和/或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第一有机层71朝向承载基板1一侧的相邻的膜层接触,这样第一金属层72可以阻断所有膜层的裂纹传播,防止第一金属层72与承载基板1之间和/或第一金属层72与第一有机层71朝向承载基板1一侧的相邻的膜层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发生裂纹传播;另一方面,相比于有机材料,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大于有机材料的延展性,使得第一金属层72的设置可以在起到阻挡裂纹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额外裂纹产生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在切割边和周边区域之间的边缘区域形成的裂纹阻挡结构相当于一个挡墙,具体地,在触控面板进行弯折时触控面板会受到弯折应力,该应力的存在会导致切割边缘的裂纹横向和纵向传播,裂纹横向传播是指沿触控区域边缘的延伸方向在膜层内部传播,裂纹纵向传播是指垂直于触控区域边缘的延伸方向向其它膜层内传播,由于边缘区域和周边区域的膜层一般为无机膜层,在裂纹发生横向传播时,也只是在无机膜层内横向传播,不会传播至沿着弯折边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其他膜层,从而不会传播至触控区域的其他膜层;而当切割边缘的裂纹发生纵向传播时,纵向传播的裂纹由于弯折应力的存在会进一步沿着垂直于触控区域边缘的延伸方向向触控区域延伸,从而最终导致裂纹从切割边缘延伸至引线区甚至触控区域造成引线断裂。因此通过在边缘区域设置相当于一个挡墙的裂纹阻挡结构,该挡墙可以缓解触控面板弯折时的应力,从而阻挡裂纹纵向传播。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的裂纹阻挡结构采用金属层包裹有机层,当切割边缘的裂纹由于弯折发生传播时,由于第一金属层包裹第一有机层,且第一金属层与承载基板接触,因此裂纹可以直接传播至第一金属层,由于金属材料的延展性较好,裂纹在传播至第一金属层时,第一金属层直接可以阻止裂纹进一步传播,且延展性较好的金属层还可以减小额外裂纹产生的概率。相比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一有机层简单堆叠而不包裹的方案,由于第一金属层不包裹第一有机层,这样裂纹传播时直接传播至第一有机层,而第一有机层的致密性比第一金属层的致密性差,因此裂纹可以在第一有机层中继续传播。而又由于有机层的致密性及抵抗应力的能力优于无机层,因此本发明采用金属层包裹有机层的方案可以阻止裂纹传播、减小额外裂纹产生的概率以及缓解弯折时产生的应力的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5至图7所示,裂纹阻挡结构7还包括位于第一有机层71与承载基板1之间的第二金属层73。这样可以在边缘区域DD形成两个金属层-有机层界面,金属层-有机层界面越多,则在不同材料形成的膜层分界面处需要耗费更多的功来产生新界面,因此在触控面板进行弯折时,可以进一步阻挡切割边缘产生的裂纹向纵向膜层中延伸,阻挡裂纹向触控区域延伸,提升裂纹阻挡的作用,从而提升触控面板的弯折性能。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金属层72连接第二金属层73,且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包围第一有机层71。具体地,通过三个实施例对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包围第一有机层71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由于第一金属层72连接第二金属层73,因此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包围第一有机层71;如图6所示,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且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第一有机层71朝向承载基板1一侧的相邻的膜层(即第二金属层73)接触,由于第一金属层72覆盖第一有机层71,因此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包围第一有机层71,另外,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和第二金属层73同时接触设置,可以增大第一金属层72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金属层72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粘合力,可以提高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包围第一有机层71的密封性;如图7所示,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与第一有机层71朝向承载基板1一侧的相邻的膜层(即第二金属层73)接触,由于第一金属层72覆盖第一有机层71,因此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包围第一有机层71,另外,由于第二金属层73沿垂直于切割边方向上的宽度较大,因此在制作第一金属层72时,第一金属层72之间搭接在第二金属层73上,能够保证第一有机层能够被完全包围,制作工艺方便简单。上述实施例中以承载基板1包括PI基板9与缓冲层2以示例,对第一金属层72与第二金属层73的膜层端部即金属层边缘搭接以包裹第一有机层71的方式做了不同示例说明。
由于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大于有机材料的延展性,通过在第一有机层7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金属层,且两层金属层将第一有机层71包围起来,这样在触控面板进行弯折时,当切割边缘的裂纹纵向传播时,裂纹直接与金属层接触,而不会与第一有机层71接触,由于金属材料的延展性较好,一方面层叠设置的第二金属层73、第一有机层71和第一金属层72之间形成的金属层-有机层界面可以起到阻挡裂纹传播的作用,另一方面延展性好的且电连接的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可以进一步减小额外裂纹产生的概率。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5-图7所示,在PI基板9与第二金属层73之间还包括覆盖触控区域AA、周边区域CC和边缘区域DD的缓冲层2,为了提高后续在PI基板上制作的膜层与PI基板之间的粘附性。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8所示,第一有机层71包裹第二金属层73;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第一有机层71的边缘和第二金属层73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一方面,在边缘区域DD形成两个金属层-有机层界面可以起到阻挡裂纹传播的作用,另一方面,第一金属层72的边缘、第一有机层71的边缘和第二金属层73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这样延展性较好的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可以阻断所有膜层的裂纹传播,防止第一金属层72与承载基板1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发生裂纹传播。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9所示,在触控区域AA,承载基板1朝向裂纹阻挡结构7一侧设置缓冲层2;在触控区域AA设置缓冲层2可以提高承载基板1上的其它膜层与承载基板1之间的粘附性;
裂纹阻挡结构7还包括位于第二金属层73与承载基板1之间的垫高层74,第二金属层73包裹垫高层74,第二金属层73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通过增加垫高层74,可以提高裂纹阻挡结构7的高度,使得裂纹阻挡结构7能够有效缓解触控面板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提高阻挡裂纹传播的效果;
垫高层74与缓冲层2同层设置,本发明通过在制作覆盖触控区域AA、周边区域CC和边缘区域DD的缓冲层2时,将覆盖周边区域CC和边缘区域DD缓冲层2刻蚀成仅位于裂纹阻挡结构7下方的垫高层74,即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触控区域AA形成缓冲层2、在边缘区域DD形成垫高层74,这样就不用增加单独制备垫高层74的工艺,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位于裂纹阻挡结构7最外侧的第二有机层8,第二有机层8位于第一金属层72远离承载基板1一侧。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边缘区域DD形成三个金属层-有机层界面,则在边缘区域DD形成的金属层-有机层界面更多,因此阻挡裂纹传播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由于裂纹阻挡结构7的最外层膜层为第一金属层72,在后续工艺过程中,裂纹阻挡结构7能够作为掩膜版支撑部件,而不需要额外设置额外掩膜版支撑结构,但裂纹阻挡结构7中材料为金属材料的第一金属层容易受到损坏,因此在裂纹阻挡结构7最外侧制作第二有机层8,可以保护第一金属层72不受损坏,提高裂纹阻挡结构7的裂纹阻挡能力;同时,加入的第二有机层8可以增加触控面板的柔性,缓解该区域触控面板受到的弯折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二有机层描述时,对第二有机层覆盖的裂纹阻挡结构的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图10和图11中仅仅示例性,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有机层8包裹第一金属层72,且第二有机层8的边缘与承载基板1接触,或第二有机层8的边缘与位于承载基板1和第二金属层73之间的膜层接触。具体地,第二有机层8的边缘是指沿着垂直于切割边a的由边缘区域DD指向触控区域AA的方向上的第二有机层72的两端部,两端部通过底面MN与承载基板直接接触,底面MN平行于承载基板1所在平面。如图10所示,第二有机层8的边缘(底面MN)与位于PI基板1和第二金属层73之间的缓冲层2接触,如图11所示,第二有机层8的边缘(底面MN)与承载基板1接触。这样可以进一步阻断所有膜层的裂纹传播,防止第二有机层8与承载基板1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发生裂纹传播。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3至图11所示,触控区域AA还包括位于承载基板1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3、第一绝缘层4、第二触控电极层5和第二绝缘层6,第二绝缘层6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3远离承载基板1一侧;其中,第一金属层72与第二触控电极层5同层设置,这样,只需要在形成第二触控电极层5时改变原有的构图图形,即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金属层72与第二触控电极层5的图形,不用增加单独制备第一金属层72的工艺,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有机层71与第一绝缘层4同层设置,这样,只需要在形成第一绝缘层4时改变原有的构图图形,即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有机层71与第一绝缘层4的图形,不用增加单独制备第一有机层71的工艺,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金属层73与第一触控电极层3同层设置,这样,只需要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层3时改变原有的构图图形,即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二金属层73与第一触控电极层3的图形,不用增加单独制备第二金属层73的工艺,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有机层8与第二绝缘层6同层设置,这样,只需要在形成第二绝缘层6时改变原有的构图图形,即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二有机层8与第二绝缘层6的图形,不用增加单独制备第二有机层8的工艺,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消除外界环境产生的静电影响触控区域的触控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10所示,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可以接收固定电位。由于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电连接,因此可以降低二者的接触电阻,导通性更好,释放静电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10所示,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可以与接地信号线电连接。由于接地信号线与大地电连接,电位近似为0V,这样不仅可以不需要额外设置固定电位信号线,减小边框,还能够更好的释放外界环境存在的静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金属层72和二金属层73复用为释放静电结构的时候,裂纹阻挡结构可以设置为非环形结构,即裂纹阻挡结构不是完整的一整圈结构,采用类似“U型”的结构,显示面板中走线电流的变化引起显示面板附近磁场变化,对于环形的释放静电结构存在闭合回路,容易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新的干扰,而采用类似“U型”的结构,既可以保证释放静电的作用还能够保证不其他电磁的干扰。本发明通过将裂纹阻挡结构的金属层复用为释放静电的结构,可以不用在边缘区域单独制作释放静电的金属层,从而可以在防止裂纹传播的基础上减小触控面板的边框。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10所示,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可以与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由于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电连接,因此二者相当于并联,并联的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有一确定的电阻值,通过裂纹检测装置检测该电阻值,当该电阻值变大时,说明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存在裂纹,当该电阻值不变时,说明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无裂纹。因此通过将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与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可以实现检测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所在膜层有无裂纹。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11所示,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独立设置,因此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可以与同一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或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与不同的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具体地,当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与同一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时,可以通过裂纹检测装置先检测第一金属层72的电阻值变化,判断第一金属层72所在膜层有无裂纹,然后再通过裂纹检测装置检测第二金属层73的电阻值变化,判断第二金属层73所在膜层有无裂纹;或可以通过裂纹检测装置先检测第二金属层73的电阻值变化,判断第二金属层73有无裂纹,然后再通过裂纹检测装置检测第一金属层72的电阻值变化,判断第一金属层72有无裂纹。当第一金属层72和第二金属层73与不同的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时,可以通过两个金属层各自电连接的裂纹检测装置同时进行裂纹检测,也可以分时进行裂纹检测。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由于有机层的膜厚较厚,而金属层的膜厚较薄,因此裂纹阻挡结构中的第一有机层的厚度决定裂纹阻挡结构的高度,合理设置第一有机层的厚度能够保证裂纹阻挡结构的高度,因此第一有机层厚度可以为1μm-2μm,这样在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在与显示面板贴合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由于第二有机层主要是起到保护裂纹阻挡结构的外层金属层的作用,第二有机层的厚度不需要设置的很厚,因此第二有机层的厚度可以为0.5μm-2μm,也就是说第二有机层的厚度小于第一有机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裂纹阻挡结构7可以为多个(图12和图13以两个为例),第二有机层8填充各裂纹阻挡结构7之间的间隙,即相邻两个裂纹阻挡结构7的最外层的第二有机层8是相连接的。通过在边缘区域DD设置多个裂纹阻挡结构7,当切割边缘的裂纹发生纵向传播,然而由于弯折应力作用裂纹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在横向和纵向均会发生裂纹传播,由于各裂纹阻挡结构7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该间隙可以阻断裂纹进一步向触控区域AA延伸,从而进一步防止裂纹延伸。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4和图15所示,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100和触控面板200,该触控面板20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触控面板。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触控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触控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4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10、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发光层30和薄膜封装层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200的承载基板1为薄膜封装层40,且第一有机层71位于薄膜封装层40远离发光层30一侧。即本发明实施例图6提供的显示装置为触控面板为on-cell结构,om-cell触摸屏技术是将触控线路制作到封装玻璃或TFE封装层上,on-cell结构触控可满足产品轻薄和低成本设计要求,在制作完显示面板100中各膜层后,以膜封装层40为承载基板依次制作触控面板200的各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是以图10所示的触控面板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还可以为图2-图13任一结构的触控面板。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如图15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10、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发光层30和薄膜封装层40,显示面板100位于裂纹阻挡结构7背向承载基板1一侧,裂纹阻挡结构7位于承载基板1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即本发明实施例图15提供的显示装置触控面板为外挂式触摸屏技术,是将带有薄膜基板的触摸屏通过光学胶贴合的方式将触控模组和OLED显示模组贴合到一起,分别制作完显示面板100和触控面板200后,将形成有裂纹阻挡结构7的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进行贴合,由于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膜层较少、厚度较薄,在与未设置裂纹阻挡结构7的触控面板200贴合时,二者在边缘区域会存在段差,而本发明的触控面板200的边缘区域设置了裂纹阻挡结构7,因此本发明通过将显示面板100设置在位于承载基板1靠近裂纹阻挡结构7一侧,这样裂纹阻挡结构7可以起到支撑显示面板100和触控面板200的作用,从而对二者在边缘区域的段差进行了补偿,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是以图10所示的触控面板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还可以为图2-图13任一结构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在位于切割边和周边区域之间的边缘区域制作层叠设置的至少第一有机层和第一金属层构成裂纹阻挡结构,一方面,第一金属层包裹第一有机层可以在边缘区域形成金属层-有机层界面,在不同材料形成的膜层分界面处需要耗费更多的功来产生新界面,因此在进行弯折触控面板时,可以阻挡切割边缘产生的裂纹向纵向膜层中延伸,进而阻挡裂纹向触控区域延伸,从而提升裂纹阻挡的作用,且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承载基板接触和/或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第一有机层朝向承载基板一侧的相邻的膜层接触,这样第一金属层可以阻断所有膜层的裂纹传播,防止第一金属层与承载基板之间和/或第一金属层与第一有机层朝向承载基板一侧的相邻的膜层之间还有其它膜层发生裂纹传播;另一方面,相比于有机材料,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大于有机材料的延展性,使得第一金属层的设置可以在起到阻挡裂纹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额外裂纹产生的概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基板,所述承载基板具有触控区域、周边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围绕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周边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之间,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切割边与所述周边区域之间;
所述边缘区域具有位于所述承载基板上的裂纹阻挡结构,所述裂纹阻挡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第一有机层和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裹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远离所述承载基板一侧,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所述承载基板接触和/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有机层朝向所述承载基板一侧的相邻的膜层接触;
所述裂纹阻挡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与所述承载基板之间的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且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包围所述第一有机层;或,所述第一有机层包裹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所述第一有机层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边缘与所述承载基板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控区域,所述承载基板朝向所述裂纹阻挡结构一侧设置缓冲层;
所述裂纹阻挡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承载基板之间的垫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裹所述垫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边缘与所述承载基板接触;
所述垫高层与所述缓冲层同层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裂纹阻挡结构最外侧的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承载基板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层包裹所述第一金属层,且所述第二有机层的边缘与所述承载基板接触,或所述第二有机层的边缘与位于所述承载基板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膜层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区域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基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触控电极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远离所述承载基板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有机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有机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层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接收固定电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接地信号线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与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与同一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或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与不同的裂纹检测装置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层厚度为1μm-2μm,所述第二有机层的厚度为0.5μm-2μm。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纹阻挡结构为多个,所述第二有机层填充各所述裂纹阻挡结构之间的间隙。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发光层和薄膜封装层,所述承载基板为所述薄膜封装层,且所述第一有机层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层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裂纹阻挡结构背向所述承载基板一侧,所述裂纹阻挡结构位于所述承载基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CN201910809670.0A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531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9670.0A CN110531895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9670.0A CN110531895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895A CN110531895A (zh) 2019-12-03
CN110531895B true CN110531895B (zh) 2023-04-21

Family

ID=68665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9670.0A Active CN110531895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1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1150B (zh) * 2019-12-31 2021-08-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膜及显示装置
CN111863886B (zh) * 2020-07-02 2023-04-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396956A (zh) * 2020-11-05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79686B (zh) * 2021-04-08 2022-10-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392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CN107255655A (zh) * 2017-06-29 2017-10-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监测其上的裂纹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300913A (zh) * 2018-09-27 2019-02-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392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CN107255655A (zh) * 2017-06-29 2017-10-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监测其上的裂纹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300913A (zh) * 2018-09-27 2019-02-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895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1895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66994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10868102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048566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085961B1 (ko)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US1119974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8470762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6270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73712A1 (en) Input detection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705640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KR102665381B1 (ko) 표시장치
CN10911944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98290B (zh) 柔性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9742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717957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10262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702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044163A (ko) 표시 장치
KR102473220B1 (ko)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1857432B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CN114761867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06272A (zh) 触控母板、触摸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US202400811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67620B1 (en) Touch module and touch device
CN214313210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