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732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7321A
CN110837321A CN201911204857.4A CN201911204857A CN110837321A CN 110837321 A CN110837321 A CN 110837321A CN 201911204857 A CN201911204857 A CN 201911204857A CN 110837321 A CN110837321 A CN 110837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electrostatic transmission
display panel
area
electro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48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7321B (zh
Inventor
王佳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48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7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7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7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7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7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包括挖孔设计的显示面板的抗静电性能。该显示面板包括:挖孔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包括尖端结构。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通常会在显示面板内进行挖孔设计,在挖孔区域设置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挖孔区域1’。但是,如图1所示的挖孔设计将导致静电容易由该区域进入显示区内,使显示区内的信号受到影响,并且也会增大显示区内各电子器件被静电击穿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包括挖孔设计的显示面板的抗静电性能。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挖孔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包括尖端结构。
可选的,所述尖端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尖端结构沿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的延伸方向排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包括环绕所述挖孔区的闭合圆环。
可选的,所述尖端结构包括第一尖端结构;所述第一尖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朝向所述挖孔区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尖端结构还包括第二尖端结构;所述第二尖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朝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静电防护电路;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第二静电传输走线,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和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过孔,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和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通过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及在所述显示区延伸的引线与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尖端结构和所述第二尖端结构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过孔交叠。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与至少一种所述显示信号线同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显示信号线包括第一类显示信号线和第二类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类显示信号线和第二类显示信号线之间包括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包括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所述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和所述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均包括所述尖端结构;
所述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与所述第一类显示信号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与所述第二类显示信号线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过孔,所述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信号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
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虚设电极,所述虚设电极复用为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沿所述挖孔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排列。
可选的,至少两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为环绕所述挖孔区的至少两个同心圆环;
且,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与相邻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正对设置。
可选的,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与相邻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过孔交叠。
可选的,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的绝缘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的挡墙;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位于所述挡墙靠近所述挖孔区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被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的挖孔区,后续可以在该挖孔区设置诸如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在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也避免了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处设置上述诸如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另外,对于在显示面板的制作及显示过程中在挖孔区处产生的静电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部分围绕挖孔区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并在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上设置尖端结构,该尖端结构能够主动吸收在挖孔区周围产生的静电,使静电更快地经由尖端结构传输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避免使静电进入显示区,从而避免静电在显示区内部累积,提高显示区内驱动像素进行显示的信号的准确性,并降低显示区内各个电子元器件被静电击穿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静电传输走线,但这些静电传输走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静电传输走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静电传输走线,类似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静电传输走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挖孔区1、第一非显示区21和显示区3。第一非显示区21至少部分围绕挖孔区1。显示区3至少部分围绕第一非显示区21。显示区3包括多个用于显示的像素单元。
如图3所示,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非显示区21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挖孔区1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包括尖端结构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被显示区3至少部分围绕的挖孔区1,后续可以在该挖孔区1设置诸如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在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也避免了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处设置上述诸如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另外,对于在显示面板的制作及显示过程中在挖孔区1处产生的静电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部分围绕挖孔区1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并在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设置尖端结构5,该尖端结构5能够主动吸收在挖孔区1周围产生的静电,使静电更快地经由尖端结构5传输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避免使静电进入显示区3,从而避免静电在显示区3内部累积,提高显示区3内驱动像素进行显示的信号的准确性,并降低显示区3内各个电子元器件被静电击穿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挖孔区1的形状仅为示意,在实际的显示面板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不同的设计需求以及需要设置功能器件的形状对挖孔区1的形状进行变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上述尖端结构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尖端结构5沿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的延伸方向排列,以在多个位置形成对静电的主动吸引,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3形成较为严密的保护。
可选的,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包括环绕挖孔区1的闭合圆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设置为环绕挖孔区1的闭合圆环,能够使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将挖孔区1和显示区3隔离开。在静电从挖孔区1向显示区3移动的过程中,不论静电沿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的哪个方向移动,都能够经过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能够使更多的静电经由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导走,进一步降低了挖孔区1处静电进入显示区3的可能性。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上述尖端结构5包括第一尖端结构51,第一尖端结构51位于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朝向挖孔区1的一侧。在静电从挖孔区1向四周移动的过程中,朝向挖孔区1设置的第一尖端结构51能够将挖孔区1处的静电快速吸引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从而降低静电越过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的可能性,进而大大降低静电进入显示区3内的可能性。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上述尖端结构5还包括第二尖端结构52。第二尖端结构52位于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朝向显示区3的一侧。对于未能被第一尖端结构51吸引的静电来说,在其越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远离挖孔区1的一侧时,第二尖端结构52的设置能够将其吸引,并使这部分静电经由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导走,以进一步降低静电进入显示区3的风险。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3的第二非显示区22。第二非显示区22包括静电防护电路6。
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5沿AA’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第一非显示区21还包括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和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71。第一绝缘层71包括第一过孔81。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和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通过第一过孔81连接。
如图5所示,显示区3还包括引线9。引线9连接位于第一非显示区21的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和位于第二非显示区22的静电防护电路6。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通过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及在显示区3延伸的引线9与静电防护电路6电连接。示例性的,上述静电防护电路6可以为接地线GND,接地线GND连接至驱动芯片的接地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静电防护电路6,并设置连接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和引线9连接静电防护电路6和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能够使挖孔区1处产生的静电经尖端结构5被吸引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后,依次经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引线9和静电防护电路6被释放掉,避免使静电进入显示区3内。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上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也可以形成为环绕挖孔区1的闭合圆环。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和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以使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和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的占用面积尽量小,从而减小第一非显示区21的尺寸。
可选的,如图5所示,第一绝缘层71所包括的第一过孔8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通过多个第一过孔81与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相连,以增加静电在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和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之间的传输路径,减小静电在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和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之间传递的阻抗,提高静电的传输速率。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和在显示区3延伸的引线9可以采用同一道工序制作,以简化生产工序。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尖端结构51和第二尖端结构5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可以为三角形。如图5所示,第一尖端结构51和第二尖端结构52的连线与第一过孔81交叠。如此设置,能够减小第一尖端结构51以及第二尖端结构52与第一过孔81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尖端结构51和第二尖端结构52将静电吸引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后,静电可以快速传递至第一过孔81处,并经第一过孔81和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传输至静电防护电路6上,以将静电更快地导走,降低静电传输至显示区3的风险。
示例性的,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7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上述显示区3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X。示例性的,该显示信号线可以包括数据线、扫描线或者电源信号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与至少一种显示信号线X同层设置,以同时形成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和显示信号线X,简化生产工序。
示例性的,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显示信号线X包括第一类显示信号线X1和第二类显示信号线X2。第一类显示信号线X1和第二类显示信号线X2位于不同金属层,二者之间包括第二绝缘层72(图7未示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设置为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其中,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均包括上述的尖端结构5。具体的,如图8所示,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与第一类显示信号线X1同层设置,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与第二类显示信号线X2同层设置。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以减小包括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在第一非显示区21中的占据面积。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上述第二绝缘层72包括第二过孔82,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通过第二过孔82与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连接。
可选的,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都可设置为环绕挖孔区1的闭合圆环,上述设置于第二绝缘层72的第二过孔8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如此设置,能够增加静电在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之间的传递路径,有利于减小静电在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411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412之间传递的阻抗,提高静电的传输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第一类显示信号线X1和第二类显示信号线X2的排布仅为示意。第一类显示信号线X1、第二类显示信号线X2可以为显示区内中用于向像素提供信号的任意不同层设置的走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类显示信号线X1可以为数据线,第二类显示信号线X2可以为扫描线。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设有多个触控电极TP。触控电极层位于显示信号线X(图9未示出)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在用户触摸显示面板时,相邻的触控电极TP之间的电容,或者,触控电极TP与手指之间的电容发生改变,由此来判断触控操作发生的位置。可选的,在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中,通过检测手指与触控电极TP之间的电容的改变来判断触控操作发生的位置。在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中,上述触控电极TP可包括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通过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的变化来判断触控操作的发生位置。
在设置触控电极层时,可以将触控电极层避开挖孔区1的位置进行设计,以提高挖孔区1的透光性,保证后续对应挖孔区1设置的摄像头的采光性能。例如,在触控电极TP中也形成一与挖孔区1的形状对应的挖孔。
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9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将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21的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与位于显示区的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以避免在显示面板中额外增设一层走线用以设置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并简化生产工序。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将上述引线9与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以简化生产工序。示例性的,在将引线9与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时,可将引线9与触控电极TP设置为不交叠,以避免引线9传输的静电对触控电极TP上传输的触控信号造成影响,保证触控操作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为了使触控电极在显示面板中各区域的分布较为均一,提高显示面板在各个不同位置处的显示均一性,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非显示区21设置不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虚设电极10,该虚设电极10与触控电极层同层制作。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虚设电极10复用为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使虚设电极10既用于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又用于传递静电,避免了在显示面板中设置额外的走线,使显示面板的结构更为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其中,至少两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沿挖孔区1指向显示区3的方向排列,以在显示区3和挖孔区1之间形成多道保护屏障,对显示区3进行多重保护。可选的,上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可以同层制作,以简化生产工序。
示例性的,上述至少两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为环绕挖孔区1的至少两个同心圆环。且,每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均设置有前述的尖端结构5。
在设置这多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时,为增强对静电的吸引能力,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其中一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所包括的尖端结构5与相邻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所包括的尖端结构5正对设置。
可选的,如图11所示,在将相邻两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的尖端结构正对设置时,其中一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所包括的尖端结构5与相邻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所包括的尖端结构5的连线与上述连接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和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的第一过孔81交叠,以减小尖端结构5与相应的第一过孔81之间的距离,在增强对静电的吸引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吸引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的静电能够快速传递至第一过孔81处,并经第一过孔81和第二静电传输走线42传输至静电防护电路6上,以将静电更快地导走,降低静电传输至显示区3的风险。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相邻两条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所包括的尖端结构5错开设置,以使尖端结构5在围绕挖孔区1设置的更多位置处分布,在静电自挖孔区1向显示区3传递的过程中,在多条传输路径上对静电进行吸引,以对显示区1形成更为紧密的防护。
可选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令靠近挖孔区1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上的尖端结构5的密度较大,以在静电产生的源头处(即,距离挖孔区1较近的位置处),对静电进行强有力的吸引。尖端结构的密度为单位长度的第一传输走线上设置的尖端结构的个数。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其中,上述第一非显示区21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的绝缘结构210。绝缘结构210的设置能够切断静电的传输路径,避免静电越过绝缘结构210传输至显示区内。
示例性的,在形成该绝缘结构210时,可以选用诸如氮化硅、氧化硅等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相比,无机材料的绝缘性更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诸如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平坦化层、封装层等有机功能膜层中刻蚀形成凹槽,并在凹槽中填充上述无机材料以形成绝缘结构210。
如图14所示,图14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挖孔区处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上述第一非显示区21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挖孔区1的挡墙211。第一静电传输走线41位于挡墙211靠近挖孔区1的一侧。挡墙211的设置不仅能够用于限定有机封装层的边界,避免有机封装层距离挖孔区1过近所导致的挖孔区1中的水氧等沿着有机封装层进入显示区内,保证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而且,在采用有机层和/或无机层的绝缘材料堆叠形成挡墙211时,还能使挡墙211具有阻隔静电向显示区3内传输的作用,能够进一步降低静电传输至显示区3内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被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的挖孔区,后续可以在该挖孔区设置诸如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在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也避免了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处设置上述诸如摄像头、虹膜传感器和听筒等功能器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另外,对于在显示面板的制作及显示过程中在挖孔区处产生的静电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部分围绕挖孔区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并在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上设置尖端结构,该尖端结构能够主动吸收在挖孔区周围产生的静电,使静电更快地经由尖端结构传输至第一静电传输走线,避免使静电进入显示区,从而避免静电在显示区内部累积,提高显示区内驱动像素进行显示的信号的准确性,并降低显示区内各个电子元器件被静电击穿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挖孔区、第一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的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包括尖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尖端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尖端结构沿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的延伸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包括环绕所述挖孔区的闭合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尖端结构包括第一尖端结构;所述第一尖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朝向所述挖孔区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尖端结构还包括第二尖端结构;所述第二尖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朝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静电防护电路;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第二静电传输走线,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和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过孔,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和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通过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及在所述显示区延伸的引线与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尖端结构和所述第二尖端结构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过孔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与至少一种所述显示信号线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信号线包括第一类显示信号线和第二类显示信号线;所述第一类显示信号线和第二类显示信号线之间包括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包括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和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所述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和所述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均包括所述尖端结构;
所述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与所述第一类显示信号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与所述第二类显示信号线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二过孔,所述第一子静电传输走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子静电传输走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信号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
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同层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虚设电极,所述虚设电极复用为所述第二静电传输走线。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沿所述挖孔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为环绕所述挖孔区的至少两个同心圆环;
且,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与相邻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正对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与相邻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所包括的所述尖端结构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过孔交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的绝缘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挖孔区的挡墙;
所述第一静电传输走线位于所述挡墙靠近所述挖孔区的一侧。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1204857.4A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837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857.4A CN110837321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857.4A CN110837321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7321A true CN110837321A (zh) 2020-02-25
CN110837321B CN110837321B (zh) 2023-09-26

Family

ID=6957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4857.4A Active CN110837321B (zh) 2019-11-29 2019-11-2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732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9505A (zh) * 2020-06-04 2020-09-04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光距感应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670270A (zh) * 2020-12-22 2021-04-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8903A (zh) * 2021-09-26 2021-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731A (zh) * 2004-11-15 2006-06-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180591A1 (en) * 2007-01-29 2008-07-3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rotection line
CN102540524A (zh) * 2010-12-30 2012-07-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静电击穿的方法、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背板
CN105655326A (zh) * 2014-12-01 2016-06-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静电放电保护的显示装置
CN108873515A (zh) * 2018-06-19 2018-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07883A (zh) * 2018-09-27 2019-03-0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45085A (zh) * 2018-11-22 2019-03-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731A (zh) * 2004-11-15 2006-06-21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180591A1 (en) * 2007-01-29 2008-07-31 Innolux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rotection line
CN102540524A (zh) * 2010-12-30 2012-07-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静电击穿的方法、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背板
CN105655326A (zh) * 2014-12-01 2016-06-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静电放电保护的显示装置
CN108873515A (zh) * 2018-06-19 2018-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07883A (zh) * 2018-09-27 2019-03-0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45085A (zh) * 2018-11-22 2019-03-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9505A (zh) * 2020-06-04 2020-09-04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光距感应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670270A (zh) * 2020-12-22 2021-04-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70270B (zh) * 2020-12-22 2024-0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8903A (zh) * 2021-09-26 2021-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838903B (zh) * 2021-09-26 2024-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7321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16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649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09240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98284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799313B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61237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668286A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3732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1125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75241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0885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56277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23868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93178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display panel
CN113518966B (zh) 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5268698A (zh) 显示装置和触控结构
CN218273359U (zh) 显示装置和触控结构
KR20220002788A (ko) 전자 장치
CN214474932U (zh) 触控集成显示装置
CN11432716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23003037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835548A (zh) 电子装置
CN11336002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56154B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28060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