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8212B -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8212B
CN112668212B CN202010909558.7A CN202010909558A CN112668212B CN 112668212 B CN112668212 B CN 112668212B CN 202010909558 A CN202010909558 A CN 202010909558A CN 112668212 B CN112668212 B CN 112668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soil
grounding electrode
finite elem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9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8212A (zh
Inventor
罗汉武
陈师宽
李昉
秦广鑫
秦若峰
高兵
冯新文
陈远东
孟辉
张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ast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East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East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East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0109095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8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8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8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包括下列步骤:构建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构建接地极几何体并形成联合体模型;分别对土壤和接地极几何体添加材料,并施加不同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对该模型相应区域施加电流守恒、电绝缘、接地、电流初始值、电流终端等初始和边界条件;在模型上选取相关参照线以及参照面以便电压与电流结果观测;针对模型进行网格剖分,进行有限元求解;在选取的参照线与参照面上得出电流与电压计算结果;改变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结构重复进行有限元计算,分别对比单层、三层以及混合分层下的直线形接地极溢流特性。本发明能够极高的还原现实情况。

Description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直流输电中的电流分布计算领域,尤其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线路建设之初或直流系统故障时会采用单极运行模式,较大的直流电流会通过接地极直接流入大地。而接地极的电流一般会飙升到几千安培,在远离接地极的大地当中还有几安培的电流存在,会对接地极周边的电力设备等金属管道造成极大的损害。而接地极泄露电流的计算和治理需要建立要对其溢流特性精准的把握基础之上,同时,接地极的溢流特性受地质情况的影响极大,需要考虑接地极埋设的土壤电导率分布情况。由此便产生了不同的土壤分层模型,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地质条件情况,在不同土壤模型下的接地极溢流特性进行准确的电流分布计算,对实际地质情况下的电流分析研究有着极大的意义。鉴于目前对内蒙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接地极溢流特性计算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研究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法,建立三种典型土壤模型下的直线形接地极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分析对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接地极溢流特性差异,对内蒙地区的接地极所处环境下的电流监测起到一个参照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构建接地极几何体模型,并将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与接地极几何体模型形成联合体模型;分别对土壤几何体模型和接地极几何体模型添加材料,并施加不同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对该联合体模型的边界区域施加电流守恒、电绝缘、接地、电流初始值、电流终端在内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在联合体模型上选取相关参照线以及参照面以便电压与电流结果观测;针对联合体模型进行网格剖分,进行有限元求解;在选取的参照线与参照面上得出电流与电压计算结果;改变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结构重复进行有限元计算,分别对比单层、三层以及混合分层下的直线形接地极溢流特性。
进一步的,当土壤模型为单层模型时进行第一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 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单层模型,即整个几何体内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随后对大地土壤模型各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大地土壤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的密度线。
进一步的,当土壤模型为三层模型时,进行第二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三层模型,即每一层内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不同层之间的电导率不同,随后对该模型各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该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等密度线。
进一步的,当土壤模型为混合分层模型时,即水平三层加上垂直一层,进行第三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混合分层模型,即每一层内的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不同层之间的电导率不同,随后对该模型各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该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等密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材料属性为电导率属性和相对介电常数属性。
进一步的,单层模型对应夏季或气候温和时大地整体电阻率均匀一致的情况;三层模型为冬季或气候较为寒冷时大地表层以下有一定厚度的冻土情况,导致电阻率出现断层;混合分层模型为冬季或气候较为寒冷时且地质情况在垂直面垂涎断层。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极及其所在大地的联合几何体模型是在普遍适用的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限元剖分单元模型为四面体单元。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接地极及其所在大地的联合几何体模型,能够近似的模拟再现接地极的实际地质环境分布情况;
2、本发明分别了建立单层、三层以及混合分层土壤模型下的直线形接地极几何体模型,能够再现内蒙地区各种复杂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下的真实情况,能够根据实地考察情况,自行配置材料的电导率以及相对介电常数进而模拟极寒气候下的冻土、湖泊等不同状况下的地质环境;
3、本发明通过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典型地质环境下的接地极电流和电压分布情况,可得出接地极在不同地质环境下的溢流特性,并通过选择更换接地极形状,自行选择星型或者圆环型形状,在接地极工程实施前模拟接地极埋设地的实际电流和电压的散流分布规律以及效果,将跨步电压等安全标准核算在内,为工程建设提供前期的测算;
4、本发明建立了较小的地质环境,用以模拟真实地质情况,通过同比例无损缩小相关电参数,包括电流大小、接地极大小、土壤分布面积等,使得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之前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检验。该方法中的在选择大地模型以及接地极模型尺寸时参考了实际接地极建设工程中的比例大小,进行等效化处理,将有限元剖分的范围大大缩小,节约了运算内存,加快计算速度,同样能模拟出实际工况下的电流电压数量级以及分布规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中的接地极与单层土壤模型形成的几何联合体;
图2是本发明中对应图1模型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电流密度曲线;
图3是本发明中对应图1模型的等电位线;
图4是本发明中对应图1模型的等电流密度线;
图5是发明中的接地极与三层土壤模型形成的几何联合体;
图6是本发明中对应图5模型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电流密度曲线;
图7是本发明中对应图5模型的等电位线;
图8是本发明中对应图5模型的等电位线;
图9是发明中的接地极与混合分层土壤模型形成的几何联合体;
图10是本发明中对应图9模型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电流密度曲线;
图11是本发明中对应图9模型的等电位线;
图12是本发明中对应图9模型的等电流密度线;
图13是该有限元法的计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图13为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法的计算流程图,该方法根据内蒙地区的复杂地质环境建模并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对应的土壤模型且接地极形状为直线形的几何联合体;
2)分别对联合体内不同区域施加不同材料,并对其参数进行参数配置,主要包括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的配置;
3)对该模型相应区域施加电流守恒、电绝缘、接地、电流初始值、电流终端等初始和边界条件,并选取相关参照线以及参照面以便电压与电流结果观测;
4)针对模型进行网格剖分,进行有限元求解;在选取的参照线与参照面上得出电流与电压计算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单层模型,即整个几何体内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随后对该模型个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该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 (X轴)和垂直方向(Y轴)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等密度线;
2)第二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三层模型,即每一层内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不同层之间的电导率不同,随后对该模型个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该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X轴)和垂直方向(Y轴)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等密度线;
3)第一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混合分层(水平三层+垂直一层) 模型,即每一层内的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不同层之间的电导率不同,随后对该模型个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该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X轴)和垂直方向(Y 轴)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等密度线;
所述的有限元剖分单元模型为四面体单元。
所述单元材料属性为电导率属性和相对介电常数属性。其中这三种模型的材料属性分别如表1、2、3所示:
表1单层直线形接地极材料属性
Figure BDA0002662768940000051
Figure BDA0002662768940000061
表2三层直线形接地极材料属性
Figure BDA0002662768940000062
表3三层直线形接地极材料属性
Figure BDA0002662768940000063
所述模型对应的内蒙地区原始地质情况分别为:单层模型对应夏季或气候温和时大地整体电阻率均匀一致的情况;三层模型为冬季或气候较为寒冷时大地表层以下有一定厚度的冻土情况,导致电阻率出现断层;混合分层模型为冬季或气候较为寒冷时且地质情况在垂直面垂涎断层,比如有湖泊、河流等情况。
所述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种不同地质情况下的接地极模型,模型分别如图1、 5、9所示,计算电流密度曲线以及等电位和等电流线分别如图2、3、4、6、7、 8、10、11、12所示,可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不同模型下的接地极溢流特性差异。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构建接地极几何体模型,并将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与接地极几何体模型形成联合体模型;分别对土壤几何体模型和接地极几何体模型添加材料,并施加不同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对该联合体模型的边界区域施加电流守恒、电绝缘、接地、电流初始值、电流终端在内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在联合体模型上选取相关参照线以及参照面以便电压与电流结果观测;针对联合体模型进行网格剖分,进行有限元求解;在选取的参照线与参照面上得出电流与电压计算结果;改变大地土壤几何体模型结构重复进行有限元计算,分别对比单层、三层以及混合分层下的直线形接地极溢流特性;
当土壤模型为单层模型时进行第一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单层模型,即整个几何体内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随后对大地土壤模型各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大地土壤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的密度线;
当土壤模型为三层模型时,进行第二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三层模型,即每一层内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不同层之间的电导率不同,随后对该模型各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该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等密度线;
当土壤模型为混合分层模型时,即水平三层加上垂直一层,进行第三次计算,联合几何体大小为0.6m×0.6m×0.4m的长方体模型,接地极长度为20cm,直径为2mm,土壤模型为混合分层模型,即每一层内的土壤电导率均匀一致,不同层之间的电导率不同,随后对该模型各有限元计算,求解得到该模型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下的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以及电位以及电流等密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元材料属性为电导率属性和相对介电常数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层模型对应夏季或气候温和时大地整体电阻率均匀一致的情况;三层模型为冬季或气候较为寒冷时大地表层以下有一定厚度的冻土情况,导致电阻率出现断层;混合分层模型为冬季或气候较为寒冷时且地质情况在垂直面垂涎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及其所在大地的联合几何体模型是在普遍适用的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有限元剖分单元模型为四面体单元。
CN202010909558.7A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Active CN112668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9558.7A CN112668212B (zh)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9558.7A CN112668212B (zh)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8212A CN112668212A (zh) 2021-04-16
CN112668212B true CN112668212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40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9558.7A Active CN112668212B (zh)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8212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788A (zh) * 2010-08-03 2012-02-08 西南交通大学 水平双层土壤中地网面积的设计方法
CN102437437A (zh) * 2011-08-03 2012-05-02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砂卵砾石区域接地降阻工艺方法
CN103593523A (zh) * 2013-11-12 2014-02-1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多直流落点条件下直流偏磁抑制方法
CN104181416A (zh) * 2014-08-18 2014-12-0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直流接地极温升特性检测方法
JP2016133439A (ja) * 2015-01-21 2016-07-25 株式会社奥村組 比抵抗トモグラフィによる地盤の比抵抗分布の解析方法
CN106021652A (zh) * 2016-05-09 2016-10-12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大地土壤立体电阻网络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6094045A (zh) * 2016-06-16 2016-11-09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利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数据建立水平土壤模型的方法
CN107282620A (zh) * 2017-08-11 2017-10-24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原位多层水平井淋洗土壤修复方法和装置
CN107301261A (zh) * 2016-12-31 2017-10-27 武汉博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omsol温度模型模拟计算激光加工与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方法
CN107328820A (zh) * 2017-06-23 2017-11-0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接地极的研究方法及装置
CN108398722A (zh) * 2018-02-05 2018-08-1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磁场微分法的变电站接地网拓扑结构绘制方法
WO2019037812A1 (de) * 2017-08-22 2019-02-28 Alfred-Wegener-Institut, Helmholtz-Zentrum für Polar- und Meeresforschung Druckneutrale batterie zum einsatz in der tiefsee
CN109470915A (zh) * 2018-12-17 2019-03-15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微气象下的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入地电流监测及评估系统
CN109684731A (zh) * 2018-12-25 2019-04-26 福州大学 一种高效的详细布线驱动轨道分配算法
CN110492259A (zh) * 2019-07-25 2019-11-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均流电阻的电流分布可控型垂直直流接地极
CN110596623A (zh) * 2019-09-05 2019-12-20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土壤模型的接地极环境与入地电流测量平台
CN111581775A (zh) * 2020-04-05 2020-08-2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一种电极井间相互影响的垂直型接地极温升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1872B2 (en) * 2011-09-26 2015-09-01 Beijing Aerospace Times Optical-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optic effect based optical voltage transformer
US9536177B2 (en) * 2013-12-01 2017-01-03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Distributive hierarchical model for object recognition in video
US9772423B2 (en) * 2014-07-30 2017-09-26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 of imag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of a subsurface
WO2016124014A1 (zh) * 2015-02-05 2016-08-11 国家电网公司 用于气体绝缘变电站的跨步电压和最大接触电压计算方法
US10712472B2 (en) * 2016-04-29 2020-07-14 Exxonmobil Upstres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and using a subsurface model in hydrocarbon operations
CN106021651B (zh) * 2016-05-09 2019-03-22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直流电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CN107831370B (zh) * 2017-11-30 2020-11-17 西安理工大学 直流接地极及杆塔接地网附近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788A (zh) * 2010-08-03 2012-02-08 西南交通大学 水平双层土壤中地网面积的设计方法
CN102437437A (zh) * 2011-08-03 2012-05-02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砂卵砾石区域接地降阻工艺方法
CN103593523A (zh) * 2013-11-12 2014-02-1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多直流落点条件下直流偏磁抑制方法
CN104181416A (zh) * 2014-08-18 2014-12-0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直流接地极温升特性检测方法
JP2016133439A (ja) * 2015-01-21 2016-07-25 株式会社奥村組 比抵抗トモグラフィによる地盤の比抵抗分布の解析方法
CN106021652A (zh) * 2016-05-09 2016-10-12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大地土壤立体电阻网络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6094045A (zh) * 2016-06-16 2016-11-09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利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数据建立水平土壤模型的方法
CN107301261A (zh) * 2016-12-31 2017-10-27 武汉博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omsol温度模型模拟计算激光加工与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方法
CN107328820A (zh) * 2017-06-23 2017-11-0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接地极的研究方法及装置
CN107282620A (zh) * 2017-08-11 2017-10-24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原位多层水平井淋洗土壤修复方法和装置
WO2019037812A1 (de) * 2017-08-22 2019-02-28 Alfred-Wegener-Institut, Helmholtz-Zentrum für Polar- und Meeresforschung Druckneutrale batterie zum einsatz in der tiefsee
CN108398722A (zh) * 2018-02-05 2018-08-1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磁场微分法的变电站接地网拓扑结构绘制方法
CN109470915A (zh) * 2018-12-17 2019-03-15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微气象下的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入地电流监测及评估系统
CN109684731A (zh) * 2018-12-25 2019-04-26 福州大学 一种高效的详细布线驱动轨道分配算法
CN110492259A (zh) * 2019-07-25 2019-11-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均流电阻的电流分布可控型垂直直流接地极
CN110596623A (zh) * 2019-09-05 2019-12-20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土壤模型的接地极环境与入地电流测量平台
CN111581775A (zh) * 2020-04-05 2020-08-2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一种电极井间相互影响的垂直型接地极温升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valua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modeling of geoeletric fields";BO Dong等;《Annales Geophysicae》;第31卷(第10期);第2231-2239页 *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ounding electrode impulse-current dispersal regularity considering the transient ionization phenomenon";Li Jingli等;《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第26卷(第4期);第134-156页 *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直流输电接地极多层土壤地电位分布计算";刘连光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第43卷(第18期);第1-5页 *
"考虑土壤电离的垂直接地极冲击散流性能分析";李景丽等;《电瓷避雷器》(第6期);第92-9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8212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raneo et al. Transient behavior of wind towers grounding systems under lightning strikes
CN109408901B (zh) 电缆接头电场分布的三维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
Ishak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sensitivity of UHF partial discharge sensors using FDTD modeling
Hu et al. A new design of substation grounding based on electrolytic cathodic protection and on transfer corrosion current
CN112668212B (zh) 基于有限元的不同土壤模型下接地极溢流特性分析方法
Tatematsu et al. Lightning current simulation of 66-kV substation with power cables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FDTD method
CN110175382A (zh) 一种基于ansys的盆式绝缘子缺陷模态分析方法
Chen et al. Analysis of the grounding for the substation under very fast transient using improved lossy thin-wire model for FDTD
Ghomi et al.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multilayer soil electrical parameters: effects on the input impedance of grounding systems
CN114221327B (zh) 基于变电站偏磁的互联直流通路等值建模方法
Araneo et al. Transient response of grounding systems of wind turbines under lightning strikes
Montaña Recommendations for grounding systems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Gu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large-scale earthing electrodes
Hua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exible graphite grounding material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N112595938A (zh)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适应性的评估方法
de Azevedo et al. Transient analysis of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s above lossy ground with frequency dependent electrical parameters considering the water content of soil
Gonos Experimental study of transient behaviour of grounding grids using scale models
CN104698340A (zh) 一种测试铜覆钢接地网设计合理性的方法
Kokoruš et al. Computer aided design of the substation grounding system
Li et al. Finite element dynamic model of ocean grounding electrod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circuit and electric–thermal field coupling
CN107037276B (zh) 一种用电磁理论计算交联聚乙烯电缆内部空间电荷分布的方法
Ma et al. Grounding analysis of a large electric power station
Sobolewski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nd computer models of groundings with using GEM technology
Liu et al.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grounding design techniques to plant grounding systems
Si et al. DC grounding electrode potential based on a kriging geoelectric structure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