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9833A -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 Google Patents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9833A
CN112659833A CN201910976102.XA CN201910976102A CN112659833A CN 112659833 A CN112659833 A CN 112659833A CN 201910976102 A CN201910976102 A CN 201910976102A CN 112659833 A CN112659833 A CN 112659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system
vehicle body
reed
axle
trolley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61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冠兰
宋永胜
王朝阳
王大海
陈翠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61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9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9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9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其中,走行系统用于设置在无轨电车中车体的下方;所述走行系统包括:轴桥;牵引悬挂装置,设置在所述轴桥上;所述牵引悬挂装置包括:簧片和悬挂组件,所述簧片的一端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簧片的另一端通过悬挂组件与车体相连。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轨电车走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背景技术
随着各大城市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交通拥堵的现象越来越多严重,于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成为人们提倡的首选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铁、轻轨、公共汽车、无轨电车等,其中,无轨电车以其环保无排放、载客量大、基础设施建造较容易、建造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在许多城市投入应用。
无轨电车主要包括:车厢和走行系统,走行系统用于实现走行和转向的功能。走行系统通常设置在车厢的下方,由于传统的走行系统高度较高,抬高了车厢地板的高度,使得车厢的重心较高,稳定性较差。而且,无轨电车包括至少两节车厢,而无轨电车在城市道路中行驶的过程中,弯道较多,且转弯半径较小,因此各车厢之间的牵引和缓冲结构决定了无轨电车在转弯过程中的性能,目前常见的无轨电车在转弯过程中均存在稳定性较差、振动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用于设置在无轨电车中车体的下方;所述走行系统包括:
轴桥;
牵引悬挂装置,设置在所述轴桥上;所述牵引悬挂装置包括:簧片和悬挂组件,所述簧片的一端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簧片的另一端通过悬挂组件与车体相连。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电车,包括:车体及如上所述的走行系统;
所述车体分别与所述走行系统中的车体连接件和悬挂组件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走行系统,用于设置在无轨电车中车体的下方,该走行系统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轴桥以及设置在轴桥上的牵引悬挂装置;牵引悬挂装置包括簧片和悬挂组件,簧片的一端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实现与车体之间传递牵引力或制动力;簧片的另一端通过悬挂组件与车体相连,实现对轴桥与车体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以减小传递给车体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走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上设置有牵引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牵引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簧片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簧片上设置有减振器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端部通过转向轴与车轮相连的二维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端部通过转向轴与车轮相连的立体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端部通过转向轴与车轮相连的爆炸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设置有制动盘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制动盘与制动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设置有制动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走行系统中抗侧滚装置与轴桥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体底架;
1-轴桥;11-轴孔;12-转向轴;121-连轴部;1211-连轴孔;122-连轴盖;1221-定位槽;123-传动轴;13-簧片安装部;14-销轴;15-轴承;
2-车轮;21-轮毂;
3-簧片;301-高位段;302-中间段;303-低位段;31-第一安装部;32-第一连接轴;33-U形螺栓;34-螺母;35-止档座;36-止档件;37-减振器连接座;38-第二连接轴;
4-车体连接件;41-车体安装部;42-簧片轴座;
51-空气弹簧;52-垂向减振器;
61-制动盘;62-制动装置;
7-抗侧滚装置;71-抗侧滚扭杆;72-抗侧滚连接臂;73-抗侧滚连接件;74-橡胶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走行系统,能够应用于无轨电车中。无轨电车是一种由电机驱动且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无轨电车包括:车体及走行系统,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走行系统设置在车体下方,用于对车体进行支撑,并具备走行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将与无轨电车行进方向称为纵向,将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横向,将竖直方向称为垂向。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走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走行系统包括:轴桥1和牵引悬挂装置。其中,轴桥1作为走行系统的主体部件,起到连接其余各部件的作用。轴桥1沿横向方向延伸,其两端可与车轮2相连,车轮2能够相对于轴桥1转动。
牵引悬挂装置设置在轴桥1上,用于连接车体,并能够对车轮2与车体之间的振动进行缓冲。牵引悬挂装置包括:簧片3和悬挂组件。其中,簧片3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一端通过车体连接件4与车体相连,用于传递牵引力或制动力。簧片3的另一端与悬挂组件相连,悬挂组件的顶部与车体相连,悬挂组件用于对轴桥1与车体之间的振动进行缓冲,以减弱传递给车体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度。而且,簧片3自身也能通过弯曲变形吸收一部分振动,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上述走行系统的纵向力传递路径为: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振动依次沿着轴桥1、簧片3、车体连接件4传递给车体,或者,依次沿着轴桥1、簧片3、悬挂组件传递给车体。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走行系统,用于设置在无轨电车中车体的下方,该走行系统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轴桥以及设置在轴桥上的牵引悬挂装置;牵引悬挂装置包括簧片和悬挂组件,簧片的一端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实现与车体之间传递牵引力或制动力;簧片的另一端通过悬挂组件与车体相连,实现对轴桥与车体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以减小传递给车体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走行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尤其是对上述牵引悬挂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上设置有牵引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轴桥1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牵引悬挂装置的空间,即:轴桥1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形状。牵引悬挂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轴桥1上,具体是设置在中间较低的位置处。
将轴桥1设置成两端高中间低的形状,将牵引悬挂装置安装在轴桥1的中间较低的部分,能够降低牵引悬挂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而能够降低车体的高度及重心,提高行驶稳定性。
将两个牵引悬挂装置沿横向方向依次设置在轴桥1上,且对称分布。两个牵引悬挂装置分别与车体相连,对车体的横向两侧进行支撑和缓冲,使得车体的横向方向受力均衡,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牵引悬挂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牵引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簧片的结构示意。如图3至图5所示,簧片3为牵引悬挂装置中的主体结构,呈长条形结构,沿纵向方向延伸,设置在轴桥1的上表面。将簧片3沿纵向方向布置,能够利用轴桥中部的凹陷空间,有利于降低车体高度。而且纵向布置也有利于自身的定位和安装,还方便悬挂组件等部件的定位和安装,简化安装结构,有效利用车体下方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簧片3近似呈“Z”字形,具有沿高度依次降低的高位段301、中间段302和低位段303,高位段301和低位段303沿水平方向延伸,中间段302位于高位段301和低位段303之间且近似沿垂向方向延伸。中间段302与高位段301、低位段303之间为圆弧过渡。
上述高位段301的端部通过车体连接件4与车体相连,具体的,在高位段301的端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安装部31,第一安装部31内插设有中心线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轴32。对应的,车体连接件4的下部具有簧片轴座42,第一连接轴32还可以插入簧片轴座42内,以连接簧片3与车体连接座4。第一连接轴32与第一安装部31之间可设置有缓冲结构,以减弱二者之间的作用力,达到缓冲的效果。
车体连接座件4的上部设有车体安装部41,用于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簧片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6所示,车体安装部41上具有沿垂向方向延伸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与车体底架100的垂向安装面贴合。车体安装部41上设有中心线垂直于安装面的安装孔,以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将车体连接件4固定至车体底架100上。
簧片3的中间段302与轴桥1相连,可通过螺栓直接穿孔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簧片连接组件与轴桥1相连。例如:簧片连接组件包括:U形螺栓33和螺母34。其中,U形螺栓33的两端分别从簧片3的两侧穿过,再穿过轴桥1后与螺母34相连。
如图2所示,轴桥1上设置有两个簧片安装部13,每个簧片安装部13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过U形螺栓33的螺栓孔。
另外,在簧片3的中间段302上设置有垂向止档组件,用于限制车体的垂向最低位移或走行系统的垂向最大位移。具体的,垂向阻挡组件包括:止档座35和止档件36。其中,止档座35设置在簧片3上,止档座35上设有用于固定止档件36的止档件定位孔,可采用螺栓穿过该止档件定位孔将止档座35固定在簧片3上。止档件36的形状如图所示,其底端容纳于止档件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上述U形螺栓33将止档座35固定在簧片3上。例如:在止档座35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U形螺栓容纳槽,U形螺栓33可容纳并被限位于U形螺栓容纳槽内,U形螺栓33的底端穿过轴桥1后与螺母34相连。采用上述U形螺栓,能够将止档座35和簧片3一同固定至轴桥1上,减少连接件的数量,简化安装结构。
另外,簧片3中的低位段103与悬挂组件相连。具体的,悬挂组件包括空气弹簧51,空气弹簧51的底端通过螺栓与低位段103相连,顶端通过螺栓与车体底架相连。将簧片3设置成近似“Z”字形的折弯结构,且将悬挂组件安装在低位段,能够利用低位段的上方空间,降低悬挂组件的高度,进而能够降低车体的高度。
进一步的,悬挂组件还包括:垂向减振器52,沿垂向方向延伸。垂向减振器52的顶端与车体底架相连,底端与簧片3相连。垂向减振器52的底端可以直接与簧片3相连,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与簧片3相连。本实施例中,采用减振器连接座37与簧片3固定连接,垂向减振器52的底端与减振器连接座37相连。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走行系统中簧片上设置有减振器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具体的,采用减振器连接座37设置在簧片3的下方,U形螺栓33向下穿过减振器连接座37后再穿过轴桥1。减振器连接座37的端部设有减振器连接轴座,其上设置有轴孔。采用第二连接轴38穿过垂向减振器52底端的螺栓孔及减振器连接轴座上的轴孔,用于连接垂向减振器52与减振器连接座37。
采用减振器连接座37不但能够连接垂向减振器52与簧片3,还能够起到对簧片3中部与轴桥1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调节的作用,还能够提高簧片3中部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走行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尤其提供一种轴桥1与车轮2相连的方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端部通过转向轴与车轮相连的二维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端部通过转向轴与车轮相连的立体剖视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轴桥端部通过转向轴与车轮相连的爆炸视图。
如图2、8-10所示,轴桥1的两端通过转向轴12与车轮2相连,转向轴12能够相对于轴桥1转动一定角度,车轮2与转向轴12同步相对于轴桥1转动。车轮2自身还可相对于转向轴12转动。
具体的,转向轴12的一端通过销轴14与轴桥1的端部相连,以使转向轴12能够相对于轴桥1在垂直于销轴14中心线的平面内转动一定角度。转向轴12的另一端穿设在车轮的轮毂21内且与轮毂21之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以使轮毂21能够相对于转向轴12转动。
具体的,轴桥1的端部设有供销轴14穿过的轴孔11。转向轴12的一端设有上下两个连轴部121,两个连轴部121之间具有可容纳轴桥1端部的空间。每个连轴部121上设有供销轴14穿过的连轴孔1211。销轴14可以依次穿过上方的连轴孔1211、轴孔11和下方的连轴孔1211。另外,采用连轴盖122从外侧盖设在连轴孔1211,连轴盖122可通过螺栓与连轴部121固定连接,实现将轴桥1、销轴14和转向轴12的装配。
进一步的,连轴盖122的内表面设有定位槽1221,销轴14的端部可容纳于定位槽1221内进行定位。
转向轴12的另一端设有传动轴123,传动轴123与轴承15的内圈配合,轴承15的外圈与轮毂21配合,以实现轮毂21可相对于传动轴123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走行系统还包括:制动盘和制动装置,其中,制动盘与车轮2的轮毂21相连,与车轮2同步转动。制动装置设置在转向轴12上,用于在制动状态下夹紧制动盘以抑制车轮2转动。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设置有制动盘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制动盘与制动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走行系统中设置有制动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1至图13所示,制动盘61连接在轮毂21的外侧,与轮毂21同步转动。制动装置62安装在转向轴12上,制动装置62中的夹钳结构延伸至制动盘61的两侧,在制动状态下,夹钳结构压紧在制动盘61的两侧,抑制制动盘61转动,进而抑制轮毂21转动进行制动。制动装置62可通过液压或气动系统进行驱动。
上述轮毂21、制动盘61和制动装置62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汽车中的相关结构来实现。本实施例中,对轮毂21、制动盘61和制动装置62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可装配在轴桥1的端部。
进一步的,采用转向杆连接在两个转向轴12之间,以使连接在轴桥1两端的两个车轮2可以同步相对于轴桥1转动。转向杆还可以与转向装置相连以通过转向装置控制车轮转向。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走行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走行系统还包括:抗侧滚装置7,用于限制两侧车轮的高度,避免一侧车轮的高度过大而发生侧翻。抗侧滚装置7沿横向方向延伸,其中部固定在轴桥1上,两端与车体相连。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走行系统中抗侧滚装置与轴桥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14所示,抗侧滚装置7具体包括:抗侧滚扭杆71和抗侧滚连接臂72。
其中,抗侧滚扭杆71沿横向方向延伸,通过抗侧滚连接件73与轴桥1相连。抗侧滚扭杆71为圆柱形长杆状,抗侧滚连接件73包括两个具有半圆弧面的管夹,两个管夹之间通过螺栓相连以夹紧抗侧滚扭杆71,再通过螺栓固定至轴桥1。
抗侧滚扭杆71的中部呈直杆状,两端朝向远离轴桥1的方向弯折。抗侧滚扭杆7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孔。抗侧滚连接臂7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抗侧滚扭杆71的端部相连。抗侧滚连接臂72的顶端与车体相连。
抗侧滚连接臂72具体包括:连接臂主体和橡胶节点,连接臂主体沿垂向方向延伸,其底端设有叉接部。橡胶节点安装于抗侧滚扭杆71端部的连接孔内,橡胶节点的两端与叉接部相连。橡胶节点的中部采用金属与橡胶硫化而成,橡胶节点的两端为金属开设螺栓孔。
抗侧滚连接臂72的顶部与车体相连。具体的,抗侧滚连接臂7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孔,可采用连接件穿过该连接孔与车体相连。该连接件可以为螺栓,也可以采用橡胶节点与车体相连,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
采用橡胶节点连接抗侧滚扭杆71与抗侧滚连接臂72,能够对二者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弱传递给车体的振动量。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轨电车,包括:车体及走行系统,走行系统采用上述任一内容所提供的实现方式。该走行系统设置在车体的下方,车体分别与走行系统中的车体连接件和悬挂组件相连,车体连接件起到了在车体和走行系统之间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的作用,悬挂组件起到了对车体和走行系统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轨电车,采用上述任一内容所提供的走行系统,该走行系统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轴桥以及设置在轴桥上的牵引悬挂装置;牵引悬挂装置包括簧片和悬挂组件,簧片的一端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实现与车体之间传递牵引力或制动力;簧片的另一端通过悬挂组件与车体相连,实现对轴桥与车体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以减小传递给车体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无轨电车中车体的下方;所述走行系统包括:
轴桥;
牵引悬挂装置,设置在所述轴桥上;所述牵引悬挂装置包括:簧片和悬挂组件,所述簧片的一端通过车体连接件与车体相连,簧片的另一端通过悬挂组件与车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悬挂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轴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呈长条形结构,沿纵向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轴桥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呈“Z”字形,包括:高位段、低位段和位于高位段和低位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与轴桥相连,所述高位段与车体连接件相连,所述低位段与悬挂组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空气弹簧,其顶部与车体相连,底部与簧片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垂向减振器,沿垂向方向延伸;所述垂向减振器的顶端与车体相连,底端与簧片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簧片连接组件,用于将簧片固定至轴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连接组件包括:U形螺栓和螺母;所述U形螺栓的两端分别从簧片的两侧穿过再穿过轴桥与螺母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向止档组件,设置在所述簧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止档组件包括:
止档座,设置在所述簧片上;所述止档座的上表面设有止档件定位孔;
止档件,其底端容纳于所述止档件定位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档座的纵向两端设有U形螺栓容纳槽,以通过U形螺栓将所述止档座和簧片固定在轴桥上。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连接件具有沿垂向方向延伸的车体安装部,用于向上与车体相连;所述车体连接件还具有簧片轴座,用于向下与簧片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桥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牵引悬挂装置的空间。
14.一种无轨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及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走行系统;
所述车体分别与所述走行系统中的车体连接件和悬挂组件相连。
CN201910976102.XA 2019-10-15 2019-10-15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Pending CN112659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6102.XA CN112659833A (zh) 2019-10-15 2019-10-15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6102.XA CN112659833A (zh) 2019-10-15 2019-10-15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9833A true CN112659833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399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6102.XA Pending CN112659833A (zh) 2019-10-15 2019-10-15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98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1501A (zh) * 2017-10-04 2019-04-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弹簧组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8997A (zh) * 1999-11-30 2002-03-06 Zf雷姆伏尔德金属制品股份公司 汽车刚性轴的桥悬挂装置
JP2004203135A (ja) * 2002-12-24 2004-07-2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車両用懸架装置及び制振装置
US20060103102A1 (en) * 2004-11-18 2006-05-18 Mullican Vernon J Air spring/coil spring combination suspension system
CN203427567U (zh) * 2013-08-13 2014-02-12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车辆的悬架减振结构
CN104228506A (zh) * 2014-10-09 2014-1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
CN207274312U (zh) * 2017-10-10 2018-04-27 青岛泰格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悬架装置
CN207579490U (zh) * 2017-12-11 2018-07-06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气悬挂
DE102017217598A1 (de) * 2017-10-04 2019-04-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ederbaugrupp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8997A (zh) * 1999-11-30 2002-03-06 Zf雷姆伏尔德金属制品股份公司 汽车刚性轴的桥悬挂装置
JP2004203135A (ja) * 2002-12-24 2004-07-2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車両用懸架装置及び制振装置
US20060103102A1 (en) * 2004-11-18 2006-05-18 Mullican Vernon J Air spring/coil spring combination suspension system
CN203427567U (zh) * 2013-08-13 2014-02-12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车辆的悬架减振结构
CN104228506A (zh) * 2014-10-09 2014-1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
DE102017217598A1 (de) * 2017-10-04 2019-04-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ederbaugruppe
CN207274312U (zh) * 2017-10-10 2018-04-27 青岛泰格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悬架装置
CN207579490U (zh) * 2017-12-11 2018-07-06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气悬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1501A (zh) * 2017-10-04 2019-04-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弹簧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72793B1 (ko) 차축 클램프 조립체 탑 패드와 에어 스프링 설치 조립체
EP1171322B1 (en) Wheel suspension arrangement in a vehicle
CN109720370B (zh)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KR101638040B1 (ko) J자형 스프링 부재를 가진 이중 판 현가장치
CN111055872B (zh) 一种单轴胶轮转向架
WO2022032807A1 (zh) 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08819649A (zh) 横置板簧结构及双横臂后独立悬架
CN112659833A (zh)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CN112659815A (zh)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CN202944167U (zh) 驱动桥双横臂独立空气悬架总成
CN112659814A (zh)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CN215244866U (zh) 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作业车及系统
CN112659832A (zh) 无轨电车悬挂装置及无轨电车
CN210971259U (zh) 无轨电车轴桥组成及无轨电车
CN112298248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2455243B (zh)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CN112455489B (zh) 应用于无轨电车的轴箱
CN210707407U (zh) 应用于无轨电车的上叉臂、下叉臂、叉臂组件及无轨电车
CN209833762U (zh) 商用车的转向总成
CN112455244B (zh) 无轨电车动力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CN112455242B (zh) 应用于无轨电车的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CN219505809U (zh) 悬架系统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CN219989224U (zh) 一种a型车辆转向架及a型车辆
CN114954542B (zh) 一种轮毂直驱双轨胶轮单轴走行系统
CN215944224U (zh) 矿用无轨胶轮人员输送车前悬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