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9438A -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9438A
CN112659438A CN202011524429.2A CN202011524429A CN112659438A CN 112659438 A CN112659438 A CN 112659438A CN 202011524429 A CN202011524429 A CN 202011524429A CN 112659438 A CN112659438 A CN 112659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ate
sliding
driving whee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44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9438B (zh
Inventor
梁佳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ei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5244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9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9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9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9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9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板、支撑底脚、第一安装侧板、运行控制屏和安装顶板等;支撑底脚上方与工作台板进行焊接。本发明实现了对模压棒模具成型用聚四氟乙烯粉的自动上料,通过振动的方式使聚四氟乙烯粉均匀分布至模压棒模具内侧,并在加料完成后将模压棒模具两侧的两个加压棒同时进行插入加压,并自动将两个加压棒取出,并自动将成型的聚四氟乙烯模压棒脱模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棒材是一种适用于加工各种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衬垫、密封件和润滑材料以及在各种频率下使用的电绝缘零件等的未加填充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可含再生聚四氟乙烯树脂)经模压、糊膏挤出或柱塞挤出工艺成型的棒材。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聚四氟乙烯模压棒的加工过程中,在向模压棒模具中加入聚四氟乙烯粉的过程中,在人工加料过程中,由于模具内部空间较为狭窄,进而在聚四氟乙烯粉入料过程中,手动加料过程中,粉料内部可能存在空隙,影响后期成型的模压棒的密度,影响模压棒的质量,同时在进行加压阶段,由于模压机械限制,其单次只能进行单侧加压,因此在加压成型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模具进行翻转,进行两次加压,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在模压棒成型后需要人工将加压棒取出,并人工将成型的模压棒取出,在人工通过惯性撞击的方式将模压棒取出的过程中,模压棒会受到工作台面的撞击,即成品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受到损坏无法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聚四氟乙烯模压棒的加工过程中,在向模压棒模具中加入聚四氟乙烯粉的过程中,在人工加料过程中,由于模具内部空间较为狭窄,进而在聚四氟乙烯粉入料过程中,手动加料过程中,粉料内部可能存在空隙,影响后期成型的模压棒的密度,影响模压棒的质量,同时在进行加压阶段,由于模压机械限制,其单次只能进行单侧加压,因此在加压成型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模具进行翻转,进行两次加压,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在模压棒成型后需要人工将加压棒取出,并人工将成型的模压棒取出,在人工通过惯性撞击的方式将模压棒取出的过程中,模压棒会受到工作台面的撞击,即成品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受到损坏无法使用的缺点,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包括有:
工作台板;
支撑底脚,支撑底脚上方与工作台板进行焊接;
第一安装侧板,第一安装侧板下方与工作台板进行焊接;
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
安装顶板,安装顶板下方与第一安装侧板进行焊接;
入料系统,入料系统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入料系统与安装顶板相连接;
加压棒插入系统,加压棒插入系统与安装顶板相连接,加压棒插入系统下方与工作台板相连接,加压棒插入系统与入料系统相连接;
脱模系统,脱模系统与工作台板相连接,脱模系统与安装顶板相连接,脱模系统与入料系统相连接;
长距离电动滑柱,长距离电动滑柱与入料系统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与脱模系统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入料系统包括有:
动力电机,动力电机下方与安装顶板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轴心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与加压棒插入系统相连接,第一传动轮与脱模系统相连接;
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转动圆盘,第一转动圆盘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转动圆盘与第一安装侧板相连接;
第一联动杆,第一联动杆与第一转动圆盘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自由伸缩杆,第一自由伸缩杆与第一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
振动锤,振动锤与第一自由伸缩杆进行固接;
第一承载框,第一承载框与第一自由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承载框上方与安装顶板进行螺栓连接;
入料漏斗,入料漏斗与第一承载框进行套接;
进料管,进料管与安装顶板进行插接;
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一轴承架柱,第一轴承架柱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架柱与第一安装侧板进行螺栓连接;
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
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
偏心圆盘,偏心圆盘轴心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固接;
电动夹,电动夹与偏心圆盘进行转动连接;
固定套环,固定套环与固定圆盘进行螺栓连接;
模具筒,模具筒与电动夹相接触,模具筒与固定套环相接触;
电动滑座,电动滑座上方与固定圆盘进行焊接,电动滑座与长距离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电动滑座相连接;
第一弧形夹板,第一弧形夹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电动滑座相连接;
第二弧形夹板,电动滑座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加压棒插入系统包括有:
第一转轴杆,第一转轴杆与安装顶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二转轴杆,第四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与安装顶板进行转动连接;
双螺纹丝杆,双螺纹丝杆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一内螺纹滑动板,第一内螺纹滑动板内侧与双螺纹丝杆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轴承座板,第一轴承座板与双螺纹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板下方与工作台板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加压棒,第一加压棒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进行插接;
第一限位滑杆,第一限位滑杆下方与第一轴承座板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滑杆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滑杆上方与安装顶板进行固接;
第二内螺纹滑动板,第二内螺纹滑动板与第一限位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内螺纹滑动板内侧与双螺纹丝杆进行传动连接;
螺纹座,螺纹座与第二内螺纹滑动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加压棒,第二加压棒与螺纹座进行旋接;
第三转轴杆,第三转轴杆下方与螺纹座进行固接;
第四平齿轮,第四平齿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五平齿轮,第五平齿轮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五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
后部轴承架板,后部轴承架板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后部轴承架板下方与安装顶板相连接;
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轴心与后部轴承架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轴心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啮合;
第四转轴杆,第四转轴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与安装顶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六平齿轮,第六平齿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啮合。
作为优选,脱模系统包括有:
第二轴承架柱,第二轴承架柱下方与安装顶板相连接;
第七传动轮,第七传动轮与第二轴承架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凸轮,第一凸轮轴心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二凸轮,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八传动轮,第八传动轮轴心与第二凸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扭力弹簧转轴座,扭力弹簧转轴座与第八传动轮相连接,扭力弹簧转轴座下方与安装顶板相连接;
第九传动轮,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与安装顶板相连接;
第七平齿轮,第七平齿轮轴心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一齿杆,第一齿杆与第七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一限位套,第一限位套内侧与第一齿杆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控制凸柱,第一控制凸柱与第一齿杆进行固接;
第一控制杠杆,第一控制杠杆与第一控制凸柱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支点轴座,第一支点轴座与第一控制杠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点轴座下方与安装顶板相连接;
第二联动凸柱,第二联动凸柱与第一控制杠杆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拔出机构,第一拔出机构与第二联动凸柱相连接,第一拔出机构与安装顶板相连接;
第二齿杆,第二齿杆与第七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一控制滑杆,第一控制滑杆上方与第二齿杆进行固接;
滑动套筒,滑动套筒内侧与第一控制滑杆进行滑动连接,滑动套筒下方与工作台板进行固接,滑动套筒与长距离电动滑柱相连接;
第三控制凸柱,第三控制凸柱与第一控制滑杆进行固接;
第二控制杠杆,第二控制杠杆与第三控制凸柱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支点轴座,第二支点轴座与第二控制杠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点轴座上方与工作台板相连接;
第四控制凸柱,第四控制凸柱与第二控制杠杆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拔出机构,第二拔出机构与第四控制凸柱相连接,第二拔出机构与工作台板相连接;
收集筐,收集筐下方与工作台板相连接;
电动上顶推柱,电动上顶推柱与收集筐相连接,电动上顶推柱与工作台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拔出机构包括有:
衔接推动柱,衔接推动柱与第二联动凸柱进行固接,衔接推动柱外表面与安装顶板进行滑动连接;
弹性开合夹,弹性开合夹上方与衔接推动柱相连接;
安装套板,安装套板与衔接推动柱进行固接;
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与安装套板相连接;
第五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与安装套板相连接;
开合控制框,开合控制框上方与第五电动推杆相连接,开合控制框上方与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弹性开合夹内侧设置有硬质橡胶凸齿。
作为优选,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聚四氟乙烯模压棒的加工过程中,在向模压棒模具中加入聚四氟乙烯粉的过程中,在人工加料过程中,由于模具内部空间较为狭窄,进而在聚四氟乙烯粉入料过程中,手动加料过程中,粉料内部可能存在空隙,影响后期成型的模压棒的密度,影响模压棒的质量,同时在进行加压阶段,由于模压机械限制,其单次只能进行单侧加压,因此在加压成型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模具进行翻转,进行两次加压,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在模压棒成型后需要人工将加压棒取出,并人工将成型的模压棒取出,在人工通过惯性撞击的方式将模压棒取出的过程中,模压棒会受到工作台面的撞击,即成品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受到损坏无法使用的问题;
②、设计了入料系统,加压棒插入系统和脱模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将模压棒模具固定至入料系统内部,对模压棒模具进行聚四氟乙烯粉的上料,然后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带动模压棒模具进行移动,将模压棒模具带动移动至加压棒插入系统内侧,然后将注入原料的模压棒模具移动至加压棒插入系统内部,通过加压棒插入系统将上下两根加压棒插入至模压棒模具中并进行持续加压,加压完成后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带动模压棒模具移动至脱模系统,即脱模系统将模压棒模具内部的加压棒抽出;
③、实现了对模压棒模具成型用聚四氟乙烯粉的自动上料,通过振动的方式使聚四氟乙烯粉均匀分布至模压棒模具内侧,并在加料完成后将模压棒模具两侧的两个加压棒同时进行插入加压,并自动将两个加压棒取出,并自动将成型的聚四氟乙烯模压棒脱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入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压棒插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脱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拔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板,2:支撑底脚,3:第一安装侧板,4:运行控制屏,5:安装顶板,6:入料系统,7:加压棒插入系统,8:脱模系统,9:长距离电动滑柱,601:动力电机,602:第一传动轮,603:第二传动轮,604:第一转动圆盘,605:第一联动杆,606:第一自由伸缩杆,607:振动锤,608:第一承载框,609:入料漏斗,6010:进料管,6011:第三传动轮,6012:第一平齿轮,6013:第一轴承架柱,6014:第二平齿轮,6015:固定圆盘,6016:偏心圆盘,6017:电动夹,6018:固定套环,6019:模具筒,6020:电动滑座,6021:第一电动推杆,6022:第一弧形夹板,6023:第二电动推杆,6024:第二弧形夹板,701:第一转轴杆,702:第三平齿轮,703:第四传动轮,704:第五传动轮,705:第二转轴杆,706:双螺纹丝杆,707: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8:第一轴承座板,709:第一加压棒,7010:第一限位滑杆,7011: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2:螺纹座,7013:第二加压棒,7014:第三转轴杆,7015:第四平齿轮,7016:第五平齿轮,7017:第三电动推杆,7018:后部轴承架板,7019:第六传动轮,7020:第一锥齿轮,7021:第二锥齿轮,7022:第四转轴杆,7023:第六平齿轮,801:第二轴承架柱,802:第七传动轮,803:第一凸轮,804:第二凸轮,805:第八传动轮,806:扭力弹簧转轴座,807:第九传动轮,808:第七平齿轮,809:第一齿杆,8010:第一限位套,8011:第一控制凸柱,8012:第一控制杠杆,8013:第一支点轴座,8014:第二联动凸柱,8015:第一拔出机构,8016:第二齿杆,8017:第一控制滑杆,8018:滑动套筒,8019:第三控制凸柱,8020:第二控制杠杆,8021:第二支点轴座,8022:第四控制凸柱,8023:第二拔出机构,8024:收集筐,8025:电动上顶推柱,801501:衔接推动柱,801502:弹性开合夹,801503:安装套板,801504:第四电动推杆,801505:第五电动推杆,801506:开合控制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工作台板1、支撑底脚2、第一安装侧板3、运行控制屏4、安装顶板5、入料系统6、加压棒插入系统7、脱模系统8和长距离电动滑柱9;支撑底脚2上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焊接;第一安装侧板3下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焊接;运行控制屏4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安装顶板5下方与第一安装侧板3进行焊接;入料系统6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入料系统6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加压棒插入系统7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加压棒插入系统7下方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加压棒插入系统7与入料系统6相连接;脱模系统8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脱模系统8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脱模系统8与入料系统6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9与入料系统6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9与脱模系统8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9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
在使用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时,首先将装置稳定固定至工作平面,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4,通过运行控制屏4控制装置进行运行,然后首先将模压棒模具固定至入料系统6内部,对模压棒模具进行聚四氟乙烯粉的上料,然后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9带动模压棒模具进行移动,将模压棒模具带动移动至加压棒插入系统7内侧,然后将注入原料的模压棒模具移动至加压棒插入系统7内部,通过加压棒插入系统7将上下两根加压棒插入至模压棒模具中并进行持续加压,加压完成后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9带动模压棒模具移动至脱模系统8,即脱模系统8将模压棒模具内部的加压棒抽出,实现了对模压棒模具成型用聚四氟乙烯粉的自动上料,通过振动的方式使聚四氟乙烯粉均匀分布至模压棒模具内侧,并在加料完成后将模压棒模具两侧的两个加压棒同时进行插入加压,并自动将两个加压棒取出,并自动将成型的聚四氟乙烯模压棒脱模的效果。
该发明所述的,入料系统6包括有动力电机601、第一传动轮602、第二传动轮603、第一转动圆盘604、第一联动杆605、第一自由伸缩杆606、振动锤607、第一承载框608、入料漏斗609、进料管6010、第三传动轮6011、第一平齿轮6012、第一轴承架柱6013、第二平齿轮6014、固定圆盘6015、偏心圆盘6016、电动夹6017、固定套环6018、模具筒6019、电动滑座6020、第一电动推杆6021、第一弧形夹板6022、第二电动推杆6023和第二弧形夹板6024;动力电机601下方与安装顶板5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602轴心与动力电机601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602与加压棒插入系统7相连接,第一传动轮602与脱模系统8相连接;第二传动轮6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圆盘604轴心与第二传动轮603进行固接,第一转动圆盘604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第一联动杆605与第一转动圆盘6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自由伸缩杆606与第一联动杆605进行转动连接;振动锤607与第一自由伸缩杆606进行固接;第一承载框608与第一自由伸缩杆6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承载框608上方与安装顶板5进行螺栓连接;入料漏斗609与第一承载框608进行套接;进料管6010与安装顶板5进行插接;第三传动轮601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6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平齿轮6012轴心与第三传动轮6011进行固接;第一轴承架柱6013与第一平齿轮6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架柱6013与第一安装侧板3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平齿轮6014与第一平齿轮6012进行啮合;固定圆盘6015与第二平齿轮6014进行转动连接;偏心圆盘6016轴心与第二平齿轮6014进行固接;电动夹6017与偏心圆盘6016进行转动连接;固定套环6018与固定圆盘6015进行螺栓连接;模具筒6019与电动夹6017相接触,模具筒6019与固定套环6018相接触;电动滑座6020上方与固定圆盘6015进行焊接,电动滑座6020与长距离电动滑柱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6021与电动滑座6020相连接;第一弧形夹板6022与第一电动推杆602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6023与电动滑座6020相连接;电动滑座6020与第二电动推杆6023相连接。
首先将模具筒6019穿过固定套环6018固定在电动夹6017内侧,通过运行控制屏4控制接通动力电机601电源,然后动力电机601带动第一传动轮602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602带动第二传动轮603进行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603带动第一转动圆盘604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转动圆盘604带动第一联动杆605进行左右往复运动,第一联动杆605带动第一自由伸缩杆606进行左右转动摆动,进而第一自由伸缩杆606带动振动锤607进行摆动,通过进料管6010加入聚四氟乙烯原料粉,聚四氟乙烯原料粉进入到入料漏斗609内部,振动锤607进行摆动撞击,即振动锤607进行摆动带动入料漏斗609进行振动,然后聚四氟乙烯原料粉通过入料漏斗609下落进入到模具筒6019内部完成填料,同时第二传动轮603带动第三传动轮6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6011带动第一平齿轮6012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6012带动第二平齿轮6014进行转动,然后第二平齿轮6014转动带动偏心圆盘6016进行偏心转动,进而偏心圆盘6016带动电动夹6017进行偏心转动,此时电动夹6017带动模具筒6019进行均匀晃动,固定套环6018内侧直径大于模具筒6019直径,即模具筒6019在固定套环6018内侧进行规律晃动,进而聚四氟乙烯粉在晃动过程中将模具筒6019内部填满,在加料结束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6021和第二电动推杆6023分别推出带动第一弧形夹板6022和第二弧形夹板6024将模具筒6019夹紧,同时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9带动电动滑座6020向右运动,进而电动滑座6020带动其连接的部件向右进行同步运动,此时第二平齿轮6014脱离其与第一平齿轮6012的啮合,实现带动填料完成的第一平齿轮6012向右移动,进而完成了模具入料工作。
该发明所述的,加压棒插入系统7包括有第一转轴杆701、第三平齿轮702、第四传动轮703、第五传动轮704、第二转轴杆705、双螺纹丝杆706、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第一轴承座板708、第一加压棒709、第一限位滑杆7010、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螺纹座7012、第二加压棒7013、第三转轴杆7014、第四平齿轮7015、第五平齿轮7016、第三电动推杆7017、后部轴承架板7018、第六传动轮7019、第一锥齿轮7020、第二锥齿轮7021、第四转轴杆7022和第六平齿轮7023;第一转轴杆701与安装顶板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702轴心与第一转轴杆70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703轴心与第一转轴杆701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70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70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3与第五传动轮704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705与安装顶板5进行转动连接;双螺纹丝杆706与第二转轴杆705进行固接;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内侧与双螺纹丝杆7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轴承座板708与双螺纹丝杆7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板708下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加压棒709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进行插接;第一限位滑杆7010下方与第一轴承座板708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滑杆7010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滑杆7010上方与安装顶板5进行固接;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与第一限位滑杆7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内侧与双螺纹丝杆706进行传动连接;螺纹座7012与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加压棒7013与螺纹座7012进行旋接;第三转轴杆7014下方与螺纹座7012进行固接;第四平齿轮7015轴心与第三转轴杆7014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7016与第三平齿轮702进行啮合;第三电动推杆7017与第五平齿轮7016进行转动连接;后部轴承架板7018与第三电动推杆7017相连接,后部轴承架板7018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19轴心与后部轴承架板7018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7020轴心与第六传动轮7019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7021与第一锥齿轮7020进行啮合;第四转轴杆7022与第二锥齿轮7021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7022与安装顶板5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7023轴心与第四转轴杆7022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7023与第五平齿轮7016进行啮合。
首先长距离电动滑柱9带动模具筒6019运动至加压棒插入系统7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一加压棒709和第二加压棒7013分别位于模具筒6019的正上方和正下方,然后控制第三电动推杆7017向下推出,即第三电动推杆7017带动第五平齿轮7016向下运动至其同时与第三平齿轮702和第六平齿轮7023啮合的位置,同时第一传动轮602带动第六传动轮7019进行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7019带动第一锥齿轮7020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7020带动第二锥齿轮7021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7021转动带动第四转轴杆7022进行转动,进而第四转轴杆7022带动第六平齿轮7023进行转动,然后第六平齿轮7023带动第五平齿轮7016进行转动,进而第五平齿轮7016带动第三平齿轮702进行转动,即第三平齿轮702带动第一转轴杆701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转轴杆701带动第四传动轮703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703带动第五传动轮704进行转动,进而第五传动轮704带动第二转轴杆705进行转动,然后第二转轴杆705带动双螺纹丝杆706进行转动,双螺纹丝杆706转动同时分别带动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和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运动,即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和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分别在第一限位滑杆7010表面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和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分别带动第一加压棒709和第二加压棒7013插入至模具筒6019的内侧下部和内侧上部,插入后继续带动第一加压棒709和第二加压棒7013进行移动深入模具筒6019,即对模具筒6019内部的原料进行加压成型,在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同步带动第三转轴杆7014和第四平齿轮7015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四平齿轮7015向下运动至其与第六平齿轮7023啮合的位置,然后此时控制电机反转,同时第六平齿轮7023带动第四平齿轮7015进行转动,然后第四平齿轮7015通过第三转轴杆7014带动螺纹座7012进行反转,此时第二加压棒7013固定在模具筒6019内侧无法转动,进而螺纹座7012与第二加压棒7013螺纹反向运动分离,同时双螺纹丝杆706反转后分别控制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和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分别向下和向上运动,第一加压棒709同样插入至模具筒6019内部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分离,然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和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复位完成后完成了对模具的加压成型。
该发明所述的,脱模系统8包括有第二轴承架柱801、第七传动轮802、第一凸轮803、第二凸轮804、第八传动轮805、扭力弹簧转轴座806、第九传动轮807、第七平齿轮808、第一齿杆809、第一限位套8010、第一控制凸柱8011、第一控制杠杆8012、第一支点轴座8013、第二联动凸柱8014、第一拔出机构8015、第二齿杆8016、第一控制滑杆8017、滑动套筒8018、第三控制凸柱8019、第二控制杠杆8020、第二支点轴座8021、第四控制凸柱8022、第二拔出机构8023、收集筐8024和电动上顶推柱8025;第二轴承架柱801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第七传动轮802与第二轴承架柱8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8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凸轮803轴心与第七传动轮802进行固接;第二凸轮804与第一凸轮803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805轴心与第二凸轮80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8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扭力弹簧转轴座806与第八传动轮805相连接,扭力弹簧转轴座806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第九传动轮8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805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807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第七平齿轮808轴心与第九传动轮807进行固接;第一齿杆809与第七平齿轮808进行啮合;第一限位套8010内侧与第一齿杆8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控制凸柱8011与第一齿杆809进行固接;第一控制杠杆8012与第一控制凸柱8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支点轴座8013与第一控制杠杆8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点轴座8013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第二联动凸柱8014与第一控制杠杆8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拔出机构8015与第二联动凸柱8014相连接,第一拔出机构8015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第二齿杆8016与第七平齿轮808进行啮合;第一控制滑杆8017上方与第二齿杆8016进行固接;滑动套筒8018内侧与第一控制滑杆8017进行滑动连接,滑动套筒8018下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固接,滑动套筒8018与长距离电动滑柱9相连接;第三控制凸柱8019与第一控制滑杆8017进行固接;第二控制杠杆8020与第三控制凸柱801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点轴座8021与第二控制杠杆8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点轴座8021上方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第四控制凸柱8022与第二控制杠杆802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拔出机构8023与第四控制凸柱8022相连接,第二拔出机构8023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收集筐8024下方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电动上顶推柱8025与收集筐8024相连接,电动上顶推柱8025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
在加压完成后,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9带动模具筒6019和其内部插入的第一加压棒709和第二加压棒7013同步运动至脱模系统8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一拔出机构8015和第二拔出机构8023分别位于模具筒6019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同样第一拔出机构8015和第二拔出机构8023分别位于在模具筒6019内部固定插入的第二加压棒7013下方和第一加压棒709上方,同时第一传动轮602带动第七传动轮802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802带动第一凸轮803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凸轮803转动带动第二凸轮804进行转动,进而第二凸轮804带动第八传动轮805进行转动,然后第八传动轮805带动第九传动轮807。进行转动,然后第九传动轮807带动第七平齿轮808进行转动,进而第七平齿轮808分别带动第一齿杆809和第二齿杆8016运动,第二齿杆8016向下运动,第一齿杆809向上运动,进而第一齿杆809在第一限位套8010内侧向上滑动,第一齿杆809带动第一控制凸柱8011向上运动,然后第一控制凸柱8011带动第一控制杠杆8012围绕第一支点轴座8013转动,即第一控制杠杆8012右侧向上摆动,进而第一控制杠杆8012左侧通过第二联动凸柱8014带动第一拔出机构8015向下运动,控制第一拔出机构8015将第二加压棒7013夹持,同时第二齿杆8016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控制滑杆8017向下运动,即第一控制滑杆8017在滑动套筒8018内侧向下运动,进而第一控制滑杆8017通过第三控制凸柱8019带动第二控制杠杆8020围绕第二支点轴座8021进行转动,然后第二控制杠杆8020通过第四控制凸柱8022带动第二拔出机构8023向上运动,进而第二拔出机构8023将第一加压棒709夹持固定,然后控制实现第七平齿轮808进行反转,即第七平齿轮808带动第一齿杆809和第二齿杆8016分别向下和向上运动,最后实现第一拔出机构8015和第二拔出机构8023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进而第一拔出机构8015和第二拔出机构8023分别将第二加压棒7013和第一加压棒709从模具筒6019内部拔出,然后控制长距离电动滑柱9带动模具筒6019运动至电动上顶推柱8025正上方,然后控制电动上顶推柱8025向上推出,进而电动上顶推柱8025将模具筒6019内部成型的模压棒向上顶出,顶出后的成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进入到收集筐8024内部,进而完成了聚四氟乙烯模压棒的脱模收集工作。
该发明所述的,第一拔出机构8015包括有衔接推动柱801501、弹性开合夹801502、安装套板801503、第四电动推杆801504、第五电动推杆801505和开合控制框801506;衔接推动柱801501与第二联动凸柱8014进行固接,衔接推动柱801501外表面与安装顶板5进行滑动连接;弹性开合夹801502上方与衔接推动柱801501相连接;安装套板801503与衔接推动柱801501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801504与安装套板801503相连接;第五电动推杆801505与安装套板801503相连接;开合控制框801506上方与第五电动推杆801505相连接,开合控制框801506上方与第四电动推杆801504相连接。
首先第一控制杠杆8012通过第二联动凸柱8014带动衔接推动柱801501向下运动,进而衔接推动柱801501带动弹性开合夹801502向下运动,即弹性开合夹801502向下运动使第二加压棒7013进入到弹性开合夹801502内侧,然后控制第四电动推杆801504和第五电动推杆801505向下推出,即第四电动推杆801504和第五电动推杆801505带动开合控制框801506向下运动,开合控制框801506内侧贴合弹性开合夹801502两侧向下运动,进而开合控制框801506带动弹性开合夹801502两侧夹板合并将第二加压棒7013稳定夹持固定,然后衔接推动柱801501带动弹性开合夹801502向上运动,进而弹性开合夹801502将第二加压棒7013从模具筒6019中抽出,同理第二拔出机构8023将第一加压棒709从模具筒6019中抽出,完成了对加压棒的抽出。
该发明所述的,弹性开合夹801502内侧设置有硬质橡胶凸齿。
以便于弹性开合夹801502内侧能够与第二加压棒7013表面螺纹贴合提高固定效果。
该发明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板6022和第二弧形夹板6024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第一弧形夹板6022和第二弧形夹板6024与模具筒6019接触的面设置有橡胶垫,以便于提高摩擦力,使模具筒6019的固定更稳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包括有:
工作台板(1);
支撑底脚(2),支撑底脚(2)上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焊接;
第一安装侧板(3),第一安装侧板(3)下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焊接;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运行控制屏(4),运行控制屏(4)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
安装顶板(5),安装顶板(5)下方与第一安装侧板(3)进行焊接;
入料系统(6),入料系统(6)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入料系统(6)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
加压棒插入系统(7),加压棒插入系统(7)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加压棒插入系统(7)下方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加压棒插入系统(7)与入料系统(6)相连接;
脱模系统(8),脱模系统(8)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脱模系统(8)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脱模系统(8)与入料系统(6)相连接;
长距离电动滑柱(9),长距离电动滑柱(9)与入料系统(6)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9)与脱模系统(8)相连接,长距离电动滑柱(9)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入料系统(6)包括有:
动力电机(601),动力电机(601)下方与安装顶板(5)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传动轮(602),第一传动轮(602)轴心与动力电机(601)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602)与加压棒插入系统(7)相连接,第一传动轮(602)与脱模系统(8)相连接;
第二传动轮(603),第二传动轮(6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转动圆盘(604),第一转动圆盘(604)轴心与第二传动轮(603)进行固接,第一转动圆盘(604)与第一安装侧板(3)相连接;
第一联动杆(605),第一联动杆(605)与第一转动圆盘(604)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自由伸缩杆(606),第一自由伸缩杆(606)与第一联动杆(605)进行转动连接;
振动锤(607),振动锤(607)与第一自由伸缩杆(606)进行固接;
第一承载框(608),第一承载框(608)与第一自由伸缩杆(6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承载框(608)上方与安装顶板(5)进行螺栓连接;
入料漏斗(609),入料漏斗(609)与第一承载框(608)进行套接;
进料管(6010),进料管(6010)与安装顶板(5)进行插接;
第三传动轮(6011),第三传动轮(601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603)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平齿轮(6012),第一平齿轮(6012)轴心与第三传动轮(6011)进行固接;
第一轴承架柱(6013),第一轴承架柱(6013)与第一平齿轮(6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架柱(6013)与第一安装侧板(3)进行螺栓连接;
第二平齿轮(6014),第二平齿轮(6014)与第一平齿轮(6012)进行啮合;
固定圆盘(6015),固定圆盘(6015)与第二平齿轮(6014)进行转动连接;
偏心圆盘(6016),偏心圆盘(6016)轴心与第二平齿轮(6014)进行固接;
电动夹(6017),电动夹(6017)与偏心圆盘(6016)进行转动连接;
固定套环(6018),固定套环(6018)与固定圆盘(6015)进行螺栓连接;
模具筒(6019),模具筒(6019)与电动夹(6017)相接触,模具筒(6019)与固定套环(6018)相接触;
电动滑座(6020),电动滑座(6020)上方与固定圆盘(6015)进行焊接,电动滑座(6020)与长距离电动滑柱(9)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电动推杆(6021),第一电动推杆(6021)与电动滑座(6020)相连接;
第一弧形夹板(6022),第一弧形夹板(6022)与第一电动推杆(6021)相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6023),第二电动推杆(6023)与电动滑座(6020)相连接;
第二弧形夹板(6024),电动滑座(6020)与第二电动推杆(602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棒插入系统(7)包括有:
第一转轴杆(701),第一转轴杆(701)与安装顶板(5)进行转动连接;
第三平齿轮(702),第三平齿轮(702)轴心与第一转轴杆(701)进行固接;
第四传动轮(703),第四传动轮(703)轴心与第一转轴杆(701)进行固接;
第五传动轮(704),第五传动轮(70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703)进行传动连接;
第二转轴杆(705),第四传动轮(703)与第五传动轮(704)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705)与安装顶板(5)进行转动连接;
双螺纹丝杆(706),双螺纹丝杆(706)与第二转轴杆(705)进行固接;
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内侧与双螺纹丝杆(706)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轴承座板(708),第一轴承座板(708)与双螺纹丝杆(7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板(708)下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加压棒(709),第一加压棒(709)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进行插接;
第一限位滑杆(7010),第一限位滑杆(7010)下方与第一轴承座板(708)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滑杆(7010)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70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滑杆(7010)上方与安装顶板(5)进行固接;
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与第一限位滑杆(7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内侧与双螺纹丝杆(706)进行传动连接;
螺纹座(7012),螺纹座(7012)与第二内螺纹滑动板(7011)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加压棒(7013),第二加压棒(7013)与螺纹座(7012)进行旋接;
第三转轴杆(7014),第三转轴杆(7014)下方与螺纹座(7012)进行固接;
第四平齿轮(7015),第四平齿轮(7015)轴心与第三转轴杆(7014)进行固接;
第五平齿轮(7016),第五平齿轮(7016)与第三平齿轮(702)进行啮合;
第三电动推杆(7017),第三电动推杆(7017)与第五平齿轮(7016)进行转动连接;
后部轴承架板(7018),后部轴承架板(7018)与第三电动推杆(7017)相连接,后部轴承架板(7018)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
第六传动轮(7019),第六传动轮(7019)轴心与后部轴承架板(7018)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7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7020),第一锥齿轮(7020)轴心与第六传动轮(7019)进行固接;
第二锥齿轮(7021),第二锥齿轮(7021)与第一锥齿轮(7020)进行啮合;
第四转轴杆(7022),第四转轴杆(7022)与第二锥齿轮(7021)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7022)与安装顶板(5)进行转动连接;
第六平齿轮(7023),第六平齿轮(7023)轴心与第四转轴杆(7022)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7023)与第五平齿轮(7016)进行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模系统(8)包括有:
第二轴承架柱(801),第二轴承架柱(801)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
第七传动轮(802),第七传动轮(802)与第二轴承架柱(8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8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凸轮(803),第一凸轮(803)轴心与第七传动轮(802)进行固接;
第二凸轮(804),第二凸轮(804)与第一凸轮(803)进行传动连接;
第八传动轮(805),第八传动轮(805)轴心与第二凸轮(80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8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传动连接;
扭力弹簧转轴座(806),扭力弹簧转轴座(806)与第八传动轮(805)相连接,扭力弹簧转轴座(806)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
第九传动轮(807),第九传动轮(8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805)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807)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
第七平齿轮(808),第七平齿轮(808)轴心与第九传动轮(807)进行固接;
第一齿杆(809),第一齿杆(809)与第七平齿轮(808)进行啮合;
第一限位套(8010),第一限位套(8010)内侧与第一齿杆(809)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控制凸柱(8011),第一控制凸柱(8011)与第一齿杆(809)进行固接;
第一控制杠杆(8012),第一控制杠杆(8012)与第一控制凸柱(8011)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支点轴座(8013),第一支点轴座(8013)与第一控制杠杆(8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点轴座(8013)下方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
第二联动凸柱(8014),第二联动凸柱(8014)与第一控制杠杆(8012)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拔出机构(8015),第一拔出机构(8015)与第二联动凸柱(8014)相连接,第一拔出机构(8015)与安装顶板(5)相连接;
第二齿杆(8016),第二齿杆(8016)与第七平齿轮(808)进行啮合;
第一控制滑杆(8017),第一控制滑杆(8017)上方与第二齿杆(8016)进行固接;
滑动套筒(8018),滑动套筒(8018)内侧与第一控制滑杆(8017)进行滑动连接,滑动套筒(8018)下方与工作台板(1)进行固接,滑动套筒(8018)与长距离电动滑柱(9)相连接;
第三控制凸柱(8019),第三控制凸柱(8019)与第一控制滑杆(8017)进行固接;
第二控制杠杆(8020),第二控制杠杆(8020)与第三控制凸柱(8019)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支点轴座(8021),第二支点轴座(8021)与第二控制杠杆(8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点轴座(8021)上方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
第四控制凸柱(8022),第四控制凸柱(8022)与第二控制杠杆(8020)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拔出机构(8023),第二拔出机构(8023)与第四控制凸柱(8022)相连接,第二拔出机构(8023)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
收集筐(8024),收集筐(8024)下方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
电动上顶推柱(8025),电动上顶推柱(8025)与收集筐(8024)相连接,电动上顶推柱(8025)与工作台板(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拔出机构(8015)包括有:
衔接推动柱(801501),衔接推动柱(801501)与第二联动凸柱(8014)进行固接,衔接推动柱(801501)外表面与安装顶板(5)进行滑动连接;
弹性开合夹(801502),弹性开合夹(801502)上方与衔接推动柱(801501)相连接;
安装套板(801503),安装套板(801503)与衔接推动柱(801501)进行固接;
第四电动推杆(801504),第四电动推杆(801504)与安装套板(801503)相连接;
第五电动推杆(801505),第五电动推杆(801505)与安装套板(801503)相连接;
开合控制框(801506),开合控制框(801506)上方与第五电动推杆(801505)相连接,开合控制框(801506)上方与第四电动推杆(80150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开合夹(801502)内侧设置有硬质橡胶凸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夹板(6022)和第二弧形夹板(6024)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CN202011524429.2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Active CN112659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4429.2A CN112659438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4429.2A CN112659438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9438A true CN112659438A (zh) 2021-04-16
CN112659438B CN112659438B (zh) 2022-07-22

Family

ID=75407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4429.2A Active CN112659438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9438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04929A (fr) * 1972-09-18 1974-03-18 S & 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ieces creuses a parois minces en polytetrafluorethylene,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et pieces obtenues
CN1075678A (zh) * 1992-06-06 1993-09-01 佛山市陶瓷研究所 陶瓷辊棒等静压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
CN2793884Y (zh) * 2005-03-16 2006-07-05 江苏三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高分子材料涂层的绝缘吊挂
CN1843750A (zh) * 2006-03-17 2006-10-11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品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253755A (ja) * 2009-04-23 2010-11-11 Nichias Corp 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粒子含有材料用押出成形型、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粒子含有材料用押出成形機、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多孔質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シート状焼成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多孔質シート状焼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シート状焼成物
CN102490230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李启山 一种模压木棒或木条渗胶板的制造方法
CN102806674A (zh) * 2012-08-07 2012-12-05 湖州宁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再生车削薄膜的生产方法
CA2822557A1 (en) * 2012-08-03 2014-02-03 Kikusui Seisakusho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solid material and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
CN203579982U (zh) * 2013-09-23 2014-05-07 富顺县众城氟塑料厂 聚四氟乙烯t型管成型模具
CN104174764A (zh) * 2014-07-17 2014-12-03 柳州市楷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弯管模具及弯管压制工艺
CN104249496A (zh) * 2013-06-26 2014-12-31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保温复合轻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5439036U (zh) * 2015-09-09 2016-08-10 湖州格尔泰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基带压延机
CN107877441A (zh) * 2017-09-30 2018-04-06 枣庄矿业集团新安煤业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弹性棒销快速拆装工具
CN108544702A (zh) * 2018-06-21 2018-09-18 南通海利特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四氟环自动模压机
CN110103381A (zh) * 2019-04-03 2019-08-09 杭州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线圈热模压机以及区间式定子线圈热模压工艺
CN110154300A (zh) * 2018-02-16 2019-08-23 山田尖端科技株式会社 树脂模制装置以及树脂模制方法
CN110480975A (zh) * 2019-07-25 2019-11-22 青岛大学 一种高效稳定的全自动柱塞式ptfe长条挤出机
CN210501068U (zh) * 2019-09-23 2020-05-12 扬中市通宇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配料预成型机
CN211030935U (zh) * 2019-08-29 2020-07-17 沈阳北阳氟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高行程模压棒模具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04929A (fr) * 1972-09-18 1974-03-18 S & 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ieces creuses a parois minces en polytetrafluorethylene,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et pieces obtenues
CN1075678A (zh) * 1992-06-06 1993-09-01 佛山市陶瓷研究所 陶瓷辊棒等静压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
CN2793884Y (zh) * 2005-03-16 2006-07-05 江苏三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高分子材料涂层的绝缘吊挂
CN1843750A (zh) * 2006-03-17 2006-10-11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品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JP2010253755A (ja) * 2009-04-23 2010-11-11 Nichias Corp 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粒子含有材料用押出成形型、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粒子含有材料用押出成形機、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多孔質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シート状焼成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多孔質シート状焼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シート状焼成物
CN102490230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李启山 一种模压木棒或木条渗胶板的制造方法
CA2822557A1 (en) * 2012-08-03 2014-02-03 Kikusui Seisakusho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solid material and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
CN102806674A (zh) * 2012-08-07 2012-12-05 湖州宁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再生车削薄膜的生产方法
CN104249496A (zh) * 2013-06-26 2014-12-31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保温复合轻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3579982U (zh) * 2013-09-23 2014-05-07 富顺县众城氟塑料厂 聚四氟乙烯t型管成型模具
CN104174764A (zh) * 2014-07-17 2014-12-03 柳州市楷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弯管模具及弯管压制工艺
CN205439036U (zh) * 2015-09-09 2016-08-10 湖州格尔泰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基带压延机
CN107877441A (zh) * 2017-09-30 2018-04-06 枣庄矿业集团新安煤业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弹性棒销快速拆装工具
CN110154300A (zh) * 2018-02-16 2019-08-23 山田尖端科技株式会社 树脂模制装置以及树脂模制方法
CN108544702A (zh) * 2018-06-21 2018-09-18 南通海利特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四氟环自动模压机
CN110103381A (zh) * 2019-04-03 2019-08-09 杭州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线圈热模压机以及区间式定子线圈热模压工艺
CN110480975A (zh) * 2019-07-25 2019-11-22 青岛大学 一种高效稳定的全自动柱塞式ptfe长条挤出机
CN211030935U (zh) * 2019-08-29 2020-07-17 沈阳北阳氟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高行程模压棒模具
CN210501068U (zh) * 2019-09-23 2020-05-12 扬中市通宇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配料预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9438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63516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
CN1944040A (zh) 中小型曲柄滑块式全自动干粉压机
CN110744015A (zh) 一种砂型铸造模用快速填平装置
CN200970898Y (zh) 中小型曲柄滑块式全自动干粉压机
CN112659438B (zh) 一种单次双头压聚四氟乙烯模压棒加工装置
CN111301776B (zh) 一种吹塑件废料粉碎自动装袋装置
CN212193589U (zh)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环保再生砖的设备
CN207789579U (zh) 一种振动式注塑机进料设备
CN113385994B (zh) 一种碎料可回收的批量式药用包装软管精磨装置
CN114474833B (zh) 一种用于保健食品加工的压片装置
CN101474133B (zh) 毫米药丸自动成型装置
CN211763773U (zh) 一种提高松花粉片压片速度的制粒装置
CN112707186A (zh) 一种送料过程可控制的成型机伺服送料机构
CN218660195U (zh) 一种注塑机辅助清理设备
CN112793947A (zh) 一种针对运输中再生塑料颗粒潮湿结块的运输防潮框
CN111450935A (zh) 一种覆膜砂粉碎筛分设备
CN219443432U (zh) 一种粉末冶金填充调节机构
CN218083868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改性塑料加工用注塑机
CN109466026A (zh) 一种便于集中收集残次品的折叠式塑料模具
CN219133017U (zh) 一种注塑机放料结构
CN220590764U (zh) 一种胶囊生产用成品震动优选装置
CN220219429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注塑机
CN217670740U (zh) 一种皮包生产用啤机
CN219121827U (zh) 一种水泥胶砂试体振实台
CN220808288U (zh) 一种注塑机防堵塞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1

Address after: Zone J2 C and D, bonded processing zone, Zibo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high tech Zone,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Meif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41000 Room 201, unit 3, building 5, 321 zhangjiangbei Avenue, Zhanggong District,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ang Jiap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