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8342A -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8342A
CN112658342A CN202011093580.5A CN202011093580A CN112658342A CN 112658342 A CN112658342 A CN 112658342A CN 202011093580 A CN202011093580 A CN 202011093580A CN 112658342 A CN112658342 A CN 112658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structure
rotary
face
laminated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35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田丈行
内藤达也
藤井干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58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8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B32B2038/0016Abra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包括用一对旋转刀(b1)、(b2)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切削工序,层叠结构体包括多个层叠体(4),层叠体包括多个光学膜,层叠结构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层叠结构体的各端面与层叠方向平行,层叠结构体被与其上表面(tf)及下表面(uf)接触的夹具(12)夹持,一方的旋转刀与层叠结构体的一方的端面(f1)接触,另一方的旋转刀与层叠结构体的另一方的端面(f2)接触,对置的端面(f1)、(f2)被旋转刀同时切削,在用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的全部端面的过程中,设置旋转刀的位置改变,夹具始终不相对于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a12)回旋。

Description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光学构件的一种的偏振板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或者车辆的仪表面板等图像显示装置。偏振板是偏振片膜及保护膜等多个光学膜的层叠体。随着图像显示装置的精密化或小型化,对偏振板的形状及尺寸要求高精度。
例如,日本特开2004-148419号公报公开有一种通过用旋转刀切削由相互层叠的多个层叠体构成的层叠结构体的端面(切割面)来提高各层叠体的形状及尺寸的精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在利用旋转刀加工上述的层叠结构体的情况下,在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上层叠结构体被夹具固定的状态下,旋转刀被按压于层叠结构体的端面,端面被切削。为了高精度地加工构成层叠结构体的各层叠体,需要精密地控制旋转刀相对于层叠结构体的端面的相对位置及相对移动速度。然而,在切削层叠结构体的端面的过程中,由于旋转刀向层叠结构体的端面施加的力,在层叠结构体的端面中的与旋转刀接触的部分处容易产生力矩。由于旋转刀所施加的力或力矩,层叠结构体的一部分或整体从规定的位置偏离,或者层叠结构体的一部分或整体绕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而使层叠结构体扭曲。由于如上所述的层叠结构体的位置偏离或扭曲,难以精密地控制旋转刀相对于层叠结构体的端面的相对位置及相对移动速度。根据以上理由,在使用了旋转刀的以往的切削方法中,难以精密地切削层叠结构体的端面,难以提高各层叠体的形状及尺寸的精度。偏振板以外的光学构件也根据其用途被精密地加工。
因此,在偏振板以外的光学构件的制造中也可能产生上述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状及尺寸的精度优异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中,该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一对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的切削工序,层叠结构体包括相互层叠的多个层叠体,层叠体包括相互层叠的多个光学膜,层叠结构体是大致长方体或大致立方体,层叠结构体的各端面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层叠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与层叠方向大致垂直,层叠结构体被与层叠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接触的夹具夹持,旋转刀沿着层叠方向延伸,旋转刀的侧面与层叠结构体的端面大致平行,旋转刀的旋转轴线与旋转刀的侧面大致平行,一方的旋转刀的侧面与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端面中的一方的端面接触,另一方的旋转刀的侧面与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端面中的另一方的端面接触,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端面利用一对旋转刀大致同时切削,在利用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的全部的端面的过程中,设置一对旋转刀的位置改变,在利用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的全部的端面的过程中,夹具始终不相对于与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回旋。
也可以是,层叠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是大致长方形,被大致同时切削的两个端面与层叠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各自的长边大致平行。
也可以是,在切削工序中,一对旋转刀沿着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端面移动。
也可以是,在切削工序中,夹具沿着与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端面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
也可以是,层叠体包括至少一个粘合剂层。
也可以是,旋转刀为立铣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形状及尺寸的精度优异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层叠结构体、夹具、以及旋转刀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2是构成图1所示的层叠结构体的各层叠体的剖视图,图2所示的剖面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
图3是示出层叠结构体的上表面和在切削工序中与层叠结构体的端面抵接的旋转刀的示意图。
图4中的(a)是绕与层叠结构体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的层叠结构体的俯视图,图4中的(b)是扭曲的层叠结构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层叠结构体,4层叠体,6a第一保护片,6b第二保护片,8a、8b、8c、8d、8e光学膜,10a、10b光学膜(粘合剂层),12夹具,12a第一研磨垫,12b第二研磨垫,a1第一旋转刀的旋转轴线,a12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a2第二旋转刀的旋转轴线,b1第一旋转刀,b2第二旋转刀,f1第一端面,f2第二端面,f3第三端面,f4第四端面,tf上表面,uf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方式。各图所示的X、Y及Z是指相互正交的三个坐标轴。各图中的XYZ坐标轴分别所表示的方向在各图中共用。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是偏振板(包括反射型偏振板)、相位差膜、增亮膜、带防眩功能的膜,带防止表面反射功能的膜、反射膜、半透射反射膜或者视角补偿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概要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一对旋转刀(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切削工序。在切削工序中,层叠结构体2的对置的两个端面(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利用一对旋转刀大致同时(并行)进行切削。层叠结构体2以及切削工序的详细情况如以下所述。
层叠结构体2包括相互层叠的多个层叠体4,各层叠体4包括相互层叠的多个光学膜。层叠结构体2中的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与各层叠体4中的光学膜的层叠方向相同。光学膜是指构成光学构件的膜状(层状)的构件。光学膜例如可以是选自由偏振片膜、保护膜、粘合剂层、脱模膜、光学补偿层、硬涂层、触摸传感器层、防静电层以及防污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膜(层)。层叠结构体2的层叠结构没有限定。
图1及图3所示的层叠结构体2为大致长方体。但是,层叠结构体也可以是大致立方体。层叠结构体2具有第一端面f1、第二端面f2、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第一端面f1与第二端面f2相互对置且大致平行。第三端面f3与第四端面f4相互对置且大致平行。第一端面f1、第二端面f2、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分别与光学膜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及下表面uf分别与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垂直。对置的第一端面f1与第二端面f2各自的形状及尺寸彼此大致相同。对置的第三端面f3与第四端面f4各自的形状及尺寸彼此大致相同。对置的上表面tf与下表面uf各自的形状及尺寸彼此大致相同。上表面tf及下表面uf分别为大致长方形。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分别与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及下表面uf各自的长边(Y轴方向)大致平行。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分别与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及下表面uf各自的短边(X轴方向)大致平行。第一研磨垫12a与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接触,第二研磨垫12b与层叠结构体2的下表面uf接触。通过由第一研磨垫12a及第二研磨垫12b构成的夹具12,层叠结构体2在层叠方向(Z轴方向)上被夹持及固定。在切削工序中被研磨的层叠结构体2的各端面从第一研磨垫12a与第二研磨垫12b之间向外侧伸出。
如图1所示,层叠结构体2由第一保护片6a、多个层叠体4以及第二保护片6b构成。多个层叠体4在第一保护片6a与第二保护片6b之间层叠。相邻的一对层叠体4相互不粘接而能够分离。第一保护片6a与层叠体4也相互不粘接而能够分离。第二保护片6b与层叠体4也相互不粘接而能够分离。第一保护片6a及第二保护片6b分别可以是聚苯乙烯等树脂。
如图2所示,各层叠体4包括层叠的多个光学膜8a、8b、8c、8d、8e、10a以及10b。层叠体4的层叠结构没有限定。层叠体4的层叠结构可以与完成后的光学构件的层叠结构相同。例如,在光学构件为偏振板的情况下,层叠体4的层叠结构可以与偏振板的层叠结构相同。即,层叠体4分别可以是偏振板。例如,光学膜8a可以是偏振片膜。光学膜8b可以是第一保护膜。光学膜8c可以是第二保护膜。光学膜10a可以是第一粘合剂层,光学膜10b可以是第二粘合剂层。即层叠结构体2可以包括粘合剂层作为光学膜。光学膜8d可以是第一脱模膜。光学膜8e可以是第二脱模膜。第一保护膜(8b)可以直接形成于偏振片膜(8a)的一方的表面。第一保护膜(8b)也可以借助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粘接剂贴合于偏振片膜(8a)的一方的表面。第二保护膜(8c)可以直接形成于偏振片膜(8a)的另一方的表面。第二保护膜(8c)也可以借助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粘接剂贴合于偏振片膜(8a)的另一方的表面。
偏振片膜可以是通过延伸、染色及交联等工序而制作的膜状的聚乙烯醇(PVA)系树脂。偏振片膜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μm以上且50μm以下。偏振片膜的纵向宽度及横向宽度例如分别可以为30mm以上且600mm以下。层叠体4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0μm以上且1200μm以下。
第一保护膜及第二保护膜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即可。分别构成第一保护膜及第二保护膜的树脂例如可以是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COP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三乙酸纤维素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或共聚物。第一保护膜的组成可以与第二保护膜的组成相同。第一保护膜的组成也可以与第二保护膜的组成不同。第一保护膜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且90μm以下。第二保护膜的厚度例如也可以为5μm以上且90μm以下。
第一粘合剂层及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分别是由粘合剂构成的层。第一粘合剂层及第二粘合剂层分别可以是光学用透明粘合(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膜。例如,第一粘合剂层及第二粘合剂层分别可以由丙烯酸类压敏型粘合剂、橡胶类压敏型粘合剂、硅酮类压敏型粘合剂或聚氨酯类压敏型粘合剂等粘合剂构成。第一粘合剂层的组成也可以与第二粘合剂层的组成不同。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2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也可以为2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分别构成第一脱模膜及第二脱模膜的树脂可以与构成第一保护膜或第二保护膜的上述的树脂相同。第一脱模膜的组成可以与第二脱模膜的组成相同。第一脱模膜的组成也可以与第二脱模膜的组成不同。第一脱模膜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第二脱模膜的厚度例如也可以为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分别沿着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延伸。第一旋转刀b1的侧面s1相对于层叠结构体2的各端面大致平行。第二旋转刀b2的侧面s2也相对于层叠结构体2的各端面大致平行。第一旋转刀b1的旋转轴线a1与第一旋转刀b1的侧面s1大致平行。第二旋转刀b2的旋转轴线a2与第二旋转刀b2的侧面s2大致平行。
第一旋转刀b1具有形成于其侧面s1的刀刃(边缘)。通过将绕旋转轴线a1旋转的第一旋转刀b1的侧面s1按压于层叠结构体2的端面,从而对层叠结构体2的端面进行切削。第二旋转刀b2也具有形成于其侧面s2的刀刃(边缘)。通过将绕旋转轴线a2旋转的第二旋转刀b2的侧面s2按压于层叠结构体2的端面,从而对层叠结构体2的端面进行切削。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上的各旋转刀的宽度可以为层叠方向上的层叠结构体2的宽度以上。
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分别可以是立铣刀(endmill)。但是,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分别不限定于立铣刀。例如,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也可以分别是在侧面配置有刨刀的旋转刀。
在切削工序中,通过以下的方法分别切削与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及下表面uf各自的长边(Y轴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
如图3中的(a)所示,第一旋转刀b1的侧面s1一边与层叠结构体2的第一端面f1接触,一边切削第一端面f1的整体。第二旋转刀b2的侧面s2一边与和第一端面f1对置的第二端面f2接触,一边切削第二端面f2的整体。
在切削工序中,大致同时进行第一旋转刀b1对第一端面f1的切削和第二旋转刀b2对第二端面f2的切削。由于第一端面f1与第二端面f2相互对置,因此第一旋转刀b1向第一端面f1施加的压力与第二旋转刀b2向第二端面f2施加的压力容易相互平衡,第一旋转刀b1向第一端面f1施加的力矩与第二旋转刀b2向第二端面f2施加的力矩容易相互抵消。因此,层叠结构体2的一部分或整体在与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XY面方向)上难以偏离。基于同样的理由,层叠结构体2的一部分或整体难以绕与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a12(夹具的中轴线)旋转。即,通过大致同时切削对置的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从而抑制层叠结构体2的位置偏离及扭曲。因此,能够精密地控制各旋转刀相对于层叠结构体2的各端面的相对位置及相对移动速度,能够高精度地分别切削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根据以上机理,层叠结构体2与层叠体4各自的形状及尺寸的精度得以提高。即,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下表面uf及各层叠体4被高精度地加工。例如,第一端面f1与第二端面f2的间隔被均匀地控制。另外,第一端面f1与第三端面f3的交叉角、第一端面f1与第四端面f4的交叉角、第二端面f2与第三端面f3的交叉角、以及第二端面f2与第四端面f4的交叉角被均匀地控制。例如,在构成层叠结构体2的层叠体4的数量为100片、粘合剂层的厚度在层叠方向(Z轴方向)的层叠结构体2的厚度中所占的合计比例为17%、各层叠体4的厚度为190μm、切削工序前的各层叠体4的长边的长度(Y方向上的层叠体4的宽度)为155mm、切削工序前的各层叠体4的短边的长度(X方向上的层叠体4的宽度)为75mm情况下,切削工序后的层叠体4的短边的长度相对于设计值的偏差宽度最大为0.008mm左右,交叉角相对于90°的偏差宽度最大为0.16°左右。另一方面,在非同时切削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而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分别利用一个旋转刀切削的情况下,层叠体4的短边的长度相对于设计值的偏差宽度最大为0.044mm左右,交叉角相对于90°的偏差宽度为0.29°左右。
在与层叠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XY面方向)上,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各自的宽度比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各自的宽度大。与层叠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XY面方向)上的端面的宽度越大,旋转刀越容易向端面施加力矩。因此,假设在仅使用一个旋转刀且分别非同时地切削宽度宽的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的情况下,如图4中的(a)所示,通过旋转刀(b1)向层叠结构体2施加的力F,层叠结构体2的整体绕与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a12(夹具12的中心轴线)旋转,层叠结构体2容易从规定的位置偏离,如图4中的(b)所示,构成层叠结构体2的各层叠体4绕与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a12(夹具12的中心轴线)旋转,层叠结构体2容易扭曲。特别是,在层叠方向(Z轴方向)上的层叠结构体2的中央部特别容易旋转,构成层叠结构体2的层叠体4的片数越多,层叠结构体2的位置偏离及扭曲越容易发生。在各层叠体4包括第一粘合剂层及第二粘合剂层等粘合剂层作为光学膜10a及10b的情况,由于粘合剂层比其他的光学膜软,因此层叠结构体2容易扭曲。其结果是,在切削工序中,难以精密地控制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各自的形状,难以高精度地将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下表面uf及各层叠体4加工成异形。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机理,能够抑制宽度大的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的切削中的层叠结构体2的位置偏离及扭曲。
由于根据上述机理,层叠结构体2的位置偏离及扭曲被抑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增加构成层叠结构体2的层叠体4的数量。通过增加一起被切削的层叠体4的数量,从而缩短切削工序的所需时间,提高光学构件的生产率。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构成层叠结构体2的各层叠体4包括粘合剂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抑制层叠结构体2的位置偏离及扭曲。
如图3所示,从第一旋转刀b1延伸的虚线及箭头表示切削工序中的第一旋转刀b1的移动路线及移动方向。第一旋转刀b1的移动路线及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层叠结构体2。即,第一旋转刀b1本身可以移动,层叠结构体2本身也可以移动。如图3所示,从第二旋转刀b2延伸的虚线及箭头表示切削工序中的第二旋转刀b2的移动路线及移动方向。
第二旋转刀b2的移动路线及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层叠结构体2。
即,第二旋转刀b2本身可以移动,层叠结构体2本身也可以移动。如分别从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延伸的虚线及箭头所示,在切削工序中,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可以沿着对置的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移动。在切削工序中,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可以沿着对置的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平移。通过第一旋转刀b1与第二旋转刀b2并行移动,分别作用于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的力矩容易相互抵消,容易抑制层叠结构体2的旋转及扭曲。基于同样的理由,第一旋转刀b1对第一端面f1施加的压力可以与第二旋转刀b2对第二端面f2施加的压力大致相等,第一旋转刀b1在与第一端面f1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可以与第二旋转刀b2在与第二端面f2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大致相同。在切削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的过程中,第一旋转刀b1与第二旋转刀b2的间隔可以自由地变动。通过控制第一旋转刀b1与第二旋转刀b2的间隔,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分别被精密地加工。在切削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的过程中,夹具12的位置可以固定。或者,在切削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的过程中,与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大致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各自的位置可以固定,夹具12也可以沿着与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大致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移动。即,被夹具12夹持的层叠结构体2可以通过第一旋转刀b1与第二旋转刀b2之间。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切削工序前实施的加工工序。可以通过加工工序来形成层叠结构体2及各层叠体4。用于加工工序的加工手段可以是冲裁或切断。用于加工工序的切断机构可以是刀具或激光器(例如CO2气体激光器或准分子激光器)。
在利用上述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全部端面(第一端面f1、第二端面f2、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的一系列的过程中,夹具12始终不相对于与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a12(夹具12的中心轴线)回旋。即,从开始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端面的时刻到结束切削全部端面的时刻,夹具12不回旋。但是,在层叠结构体2的任一个端面都完全没有被切削的时刻内,夹具12也可以回旋。在层叠结构体2的全部端面的切削结束后,夹具12也可以回旋。假设在利用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全部端面的一系列的过程中,在夹具12已回旋的情况下,如图4中的(b)所示,与夹具12联动地,构成层叠结构体2的各层叠体4绕与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a12(夹具12的中心轴线)旋转,层叠结构体2容易扭曲。另一方面,在利用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全部端面的过程中,在夹具12始终不回旋情况下,抑制了层叠结构体2的扭曲。其结果是,容易精密地控制层叠结构体2的全部端面的形状,容易高精度地将层叠结构体2的上表面tf、下表面uf及各层叠体4加工成异形。
如上所述,在利用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全部端面的过程中,夹具12始终不回旋。因此,在利用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2的全部端面的过程中,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分别被设置的位置自由改变。例如,图3所示的位置p1、p2、p3及p4是在切削工序中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分别被设置的位置。位置p1是第一端面f1与第四端面f4相交的角部。位置p2是第二端面f2与第四端面f4相交的角部。位置p3是第一端面f1与第三端面f3相交的角部。位置p4是第二端面f2与第三端面f3相交的角部。只要对置的两个端面被一对旋转刀大致同时切削,则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被分别设置的位置没有限定。只要对置的两个端面被一对旋转刀大致同时切削,则切削第一端面f1、第二端面f2、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的顺序没有限定,各端面与切割各端面的旋转刀的组合也没有限定。
例如,层叠结构体2的作为与上表面tf及下表面uf各自的短边(X轴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可以与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同样地利用一对旋转刀(第一旋转刀b1及第二旋转刀b2)大致同时(并行)进行切削。例如,也可以是,将第一旋转刀b1设置在位置p3,将第二旋转刀b2设置在位置p1,与第一旋转刀b1从位置p3向位置p4的移动并行地,第二旋转刀b2从位置p1向位置p2移动。
也可以使用第一旋转刀b1或第二旋转刀b2来非同时地分别切削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例如,也可以是,在切削工序的开始时刻,将第一旋转刀b1设置在位置p2,通过从位置p2向位置p1移动的第一旋转刀b1来切削第四端面f4。在切削第四端面f4后,也可以是,将第一旋转刀b1设置在位置p1,将第二旋转刀b2设置在位置p2。并且,第一旋转刀b1对第一端面f1的切削与第二旋转刀b2对第二端面f2的切削可以大致同时进行。也可以是,在同时切削第一端面f1及第二端面f2后,将第一旋转刀b1设置在位置p3,通过从位置p3向位置p4移动的第一旋转刀b1来切削第三端面f3。
在切削工序中,除了第一旋转刀b1或第二旋转刀b2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旋转刀。即,在切削工序中,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旋转刀。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上形成贯通层叠结构体2的孔的工序。可以在上述切削工序前,形成贯通层叠结构体2的孔。也可以在上述切削工序后,形成贯通层叠结构体2的孔。形成贯通层叠结构体2的孔的机构可以是冲裁装置、钻头等旋转刀、或者激光器。激光器例如可以是CO2气体激光器或准分子激光器。贯通层叠结构体2的孔的内壁可以利用上述第一旋转刀b1或第二旋转刀b2切削。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切削工序后,使用第一旋转刀b1或第二旋转刀b2来对层叠体4的、从层叠方向(Z轴方向)观察的层叠结构体2的四个角部中的至少一个角部进行倒角的工序。倒角后的角部例如可以是曲面。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切削工序后,在层叠结构体2的四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形成沿层叠体4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切口部(凹陷)的工序。例如,切口部可以形成于宽度狭的第三端面f3及第四端面f4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面。层叠体4的从层叠方向(Z轴方向)观察的切口部的形状没有限定。层叠体4的从层叠方向(Z轴方向)观察的切口部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大致长方形或大致正方形等四边形、三角形、其他的多边形,或者是半圆、半椭圆、其他的曲线。
经过了以上的工序的层叠结构体2可以作为一个层叠光学膜使用。构成经过了以上的工序的层叠结构体2的各层叠体4可以作为光学构件使用。
工业实用性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构件可以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车辆的仪表面板等图像显示装置。

Claims (6)

1.一种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一对旋转刀切削层叠结构体的切削工序,
所述层叠结构体包括相互层叠的多个层叠体,
所述层叠体包括相互层叠的多个光学膜,
所述层叠结构体是大致长方体或大致立方体,
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各端面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
所述层叠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与所述层叠方向大致垂直,
所述层叠结构体被与所述层叠结构体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接触的夹具夹持,
所述旋转刀沿着所述层叠方向延伸,
所述旋转刀的侧面与所述层叠结构体的所述端面大致平行,
所述旋转刀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旋转刀的侧面大致平行,
一方的所述旋转刀的所述侧面与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所述端面中的一方的所述端面接触,
另一方的所述旋转刀的所述侧面与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所述端面中的另一方的所述端面接触,
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所述端面利用一对所述旋转刀大致同时切削,在利用所述旋转刀切削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全部的端面的过程中,设置一对所述旋转刀的位置改变,
在利用所述旋转刀切削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全部的端面的过程中,所述夹具始终不相对于与所述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回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层叠结构体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分别是大致长方形,
被大致同时切削的两个所述端面与所述层叠结构体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各自的长边大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切削工序中,一对所述旋转刀沿着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所述端面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切削工序中,所述夹具沿着与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对置的两个所述端面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层叠体包括至少一个粘合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旋转刀是立铣刀。
CN202011093580.5A 2019-10-15 2020-10-13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6583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8479 2019-10-15
JP2019188479A JP7335126B2 (ja) 2019-10-15 2019-10-15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8342A true CN112658342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3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3580.5A Pending CN112658342A (zh) 2019-10-15 2020-10-13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35126B2 (zh)
KR (1) KR20210044706A (zh)
CN (1) CN112658342A (zh)
TW (1) TW2021283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6647A (zh) * 2019-10-15 2021-04-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3367A (zh) 2021-03-31 2023-08-1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的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00376A (ja) * 2012-03-23 2013-10-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端面加工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612294B2 (ja) * 2017-07-20 2019-11-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切削装置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6647A (zh) * 2019-10-15 2021-04-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35126B2 (ja) 2023-08-29
JP2021062448A (ja) 2021-04-22
KR20210044706A (ko) 2021-04-23
TW202128321A (zh) 2021-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27432B1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장치
CN109844582B (zh) 偏振片、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KR102561432B1 (ko) 비직선 가공된 점착제층 부착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CN109277613B (zh) 切削装置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12658342A (zh)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11971598B (zh) 经切削加工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660352B (zh) 切削加工膜的制造方法
CN111867765B (zh) 非直线加工的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CN112666647A (zh)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
KR20210005860A (ko) 광학 적층체, 커버 유리 부착 광학 적층체,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및 커버 유리 부착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8180977A1 (ja) 非直線加工された粘着剤層付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3574426B (zh) 偏振板
WO2019198617A1 (ja) 切削加工されたハードコート層付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20162116A1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2868057B (zh) 带保护玻璃的光学层叠体及带保护玻璃的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