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7139A -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7139A
CN112657139A CN202110027966.4A CN202110027966A CN112657139A CN 112657139 A CN112657139 A CN 112657139A CN 202110027966 A CN202110027966 A CN 202110027966A CN 112657139 A CN112657139 A CN 112657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massage
block
sliding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79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7139B (zh
Inventor
高凤琴
曾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YANG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高凤琴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凤琴 filed Critical 高凤琴
Priority to CN2021100279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7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7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7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7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包括呈L形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用于训练脚趾的训练装置,训练装置位于壳体的上端中心处,壳体上端右部设有用于脚趾根弯曲的脚趾根弯曲装置,壳体下端中部右侧设有用于脚心弯曲的脚心弯曲装置,训练装置侧端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连接训练装置和脚趾根弯曲装置以及连接训练装置和脚心弯曲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缺乏姿势性平底足治疗用的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情况手动调节训练球的大小以及帮助脚部弯曲训练的同时进行按摩的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足弓是人类特有的解剖结构,系适应长期单一站立及行走的需要演变而来的,由于人的生活方式及所处的环境不同,正常人足弓的高低不一,足弓低平者并不是造成平足症的原因,只有某些原因致足骨形态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挛缩或慢性劳损时才形成平足症,其中姿势性平底足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消除病因,给予理疗、按摩、锻炼足内在肌和外在肌;用足趾抓握小球可以有效锻炼平底足;然而现如今还没有针对姿势性平底足的治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乏针对姿势性平底足治疗用的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情况手动调节训练球的大小以及帮助脚部弯曲训练的同时进行按摩的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包括呈L形的壳体,壳体的下端中心线垂直于地面,壳体的上端中心线平行于地面,壳体内设置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用于训练脚趾的训练装置,训练装置位于壳体的上端中心处,壳体上端右部设有用于脚趾根弯曲的脚趾根弯曲装置,壳体下端中部右侧设有用于脚心弯曲的脚心弯曲装置,训练装置侧端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连接训练装置和脚趾根弯曲装置以及连接训练装置和脚心弯曲装置;训练装置由训练球组件、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组成,限位组件位于训练球组件上端,调节组件位于限位组件的右端。
训练球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传动腔相连通,第一滑槽位于壳体上端中间位置,第一滑槽内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下端穿过第一滑槽和壳体伸出到壳体的外侧,第一拉绳下端固定连接有训练球;第一滑槽的左侧设为横截面半径有三种尺寸且逐渐减小的梯形,第一滑块内设有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因为第一滑槽左侧的梯形有三种工作状态。
控制部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滑块左端面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左右滑动连接有圆球,圆球的左端伸入到第一滑槽左侧与第一滑槽左侧内壁抵接,圆球的右端与第二滑槽的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位于第二滑槽的右部且不与圆球接触,第一滑块内设置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位于第二滑槽的上端且与第二滑槽相连通,第一滑杆上端固定设置有矩形凸块且矩形凸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矩形凸块的右端面与第三滑槽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滑杆右端位于第一滑块内。
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四滑槽,第四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左侧且与第一滑槽相连通,第四滑槽内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位于圆球的左侧,第二滑块的左端面与第四滑槽的左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在初始状态下,第二滑块与圆球相抵接;第二滑块的上端中心处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内开设有腰型孔且腰型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壳体内设置有第五滑槽,第五滑槽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上端面中心处与第一连杆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限位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杆,限位连杆下端穿过第五滑槽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圆弧形罩在训练球的上方,限位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第一拉绳通过限位板开设的通孔贯穿限位板。
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腔内的第一调节支架,第一调节支架内限制有调节腔,调节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调节密封活塞,调节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位于调节密封活塞下端且与调节密封活塞相抵接,调节滑块下端面与第一调节支架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调节弹簧,调节腔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通软管的一端,连通软管远离调节腔的一端与训练球固定连接且将训练球的内部与调节腔相连通;调节密封活塞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上端伸出到壳体的外侧;
壳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支架,第二调节支架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且调节连杆通过第二调节支架开设的通孔穿过第二调节支架,第二调节支架内开设有调节限位滑槽,调节限位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限位块,调节限位块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调节把手的右端面伸出到第二调节支架的外侧,调节限位块的左端面与调节连杆相抵接;
训练球通过连通软管与调节腔之间储存定量的气体且通过连通软管完成气体在训练球和调节腔之间的转换;壳体内设置有高强度训练滑槽,高强度训练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右端且与第一滑槽相连通,高强度训练滑槽的最上端与第一滑槽左端梯形尺寸的最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高强度训练滑槽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高强度训练滑块,高强度训练滑块位于高强度训练滑槽的中部,高强度训练滑块下端面与高强度训练滑槽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高强度训练滑块的上端面与调节滑块的下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三拉绳。
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下端面的齿条,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左侧,第二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传送带,第二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左侧,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第三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转动轮,转动轮位于第二斜齿轮的上侧,转动轮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偏心块,偏心块位于转动轮的边缘处,偏心块上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和第五拉绳的一端,第四拉绳一端固定连接偏心块另一端连接脚趾根弯曲装置,第五拉绳一端固定连接偏心块另一端连接脚心弯曲装置。
脚趾根弯曲装置包括通过脚趾根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端右部的第一按摩杆,第一按摩杆上端伸入到传动腔内,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按摩滑槽,第一按摩滑槽与传动腔相连通,第一按摩滑槽呈圆弧形,第一按摩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块,第一矩形块下端面与第一按摩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矩形块右端面与第一按摩滑槽的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按摩弹簧,第一矩形块的右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的一端;第一按摩杆下端朝向壳体下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按摩滑槽,第二按摩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摩块,第一按摩块与第二按摩滑槽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按摩弹簧。
脚心弯曲装置包括通过脚心弯曲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下端右侧的第二按摩连杆,壳体内设置有第三按摩滑槽,第三按摩滑槽呈圆弧形,第三按摩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第二矩形块下端面与第二按摩连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矩形块左端面与第三按摩滑槽的左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按摩弹簧,第二矩形块的左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五拉绳的一端;第二按摩连杆下端朝向第一按摩杆的端面上开设有第四按摩滑槽,第四按摩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按摩块,第二按摩块与第四按摩滑槽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按摩弹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计训练球组件,完成对脚趾的训练,达到治疗姿势性平底足的效果,同时可根据情况进行不同强度训练,当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组件自动调节训练球的大小,避免用力过大导致滑脱;同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脚趾根弯曲装置和脚心弯曲装置,帮助脚部弯曲训练的同时,对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通过设计调节组件,完成对训练球大小的手动调节,同时可通过训练球进行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A-A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E-E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的F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4中的G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3中的H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中的J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壳体10、传动腔11、训练球12、第一滑槽13、第一滑块14、第一拉绳15、训练弹簧16、第二滑槽17、齿条18、第一齿轮19、第一传动轴20、传送带21、第二传动轴22、第一斜齿轮23、圆球24、第一弹簧25、第四滑槽26、第二滑块27、第一连杆28、第一转轴29、第二转轴30、腰型孔31、第二拉绳32、第五滑槽33、限位滑块34、限位连杆35、限位板36、第二齿轮40、第三齿轮41、第一滑杆42、第三滑槽43、第二弹簧44、矩形凸块45、高强度训练滑槽46、高强度训练滑块47、复位弹簧48、第三拉绳49、第一调节支架50、调节腔51、调节密封活塞52、调节连杆53、调节滑块54、调节弹簧55、连通软管56、第二调节支架57、调节限位滑槽58、调节限位块59、调节把手60、第一按摩杆61、脚趾根转轴62、第一按摩滑槽63、第一矩形块64、第一按摩弹簧65、第四拉绳66、第二按摩滑槽67、第一按摩块68、第二按摩弹簧69、第二按摩连杆70、脚心弯曲转轴71、第三按摩滑槽72、第二矩形块73、第三按摩弹簧74、第五拉绳75、第四按摩滑槽76、第二按摩块77、第四按摩弹簧78、第三传动轴79、第二斜齿轮80、转动轮81、偏心块82、第三弹簧85。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2所示,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包括呈L形的壳体10,壳体10的下端中心线垂直于地面,壳体10的上端中心线平行于地面,壳体10内设置有传动腔11,传动腔11内设有用于训练脚趾的训练装置,训练装置位于壳体10的上端中心处,壳体10上端右部设有用于脚趾根弯曲的脚趾根弯曲装置,壳体10下端中部右侧设有用于脚心弯曲的脚心弯曲装置,训练装置侧端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连接训练装置和脚趾根弯曲装置以及连接训练装置和脚心弯曲装置;训练装置由训练球组件、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组成,限位组件位于训练球组件上端,调节组件位于限位组件的右端。
结合图3-4所示,训练球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与传动腔11相连通,第一滑槽13位于壳体10上端中间位置,第一滑槽13内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4,第一滑块1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15,第一拉绳15下端穿过第一滑槽13和壳体10伸出到壳体10的外侧,第一拉绳15下端固定连接有训练球12;第一滑槽13的左侧设为横截面半径有三种尺寸且逐渐减小的梯形,第一滑块14内设有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因为第一滑槽13左侧的梯形有三种工作状态。
脚趾夹住训练球12,通过带动训练球12运动来锻炼脚趾,治疗姿势性平底足;当脚趾夹住训练球12拖动训练球12时,训练球12拉动第一拉绳15,第一拉绳15拉动第一滑块14,使得第一滑块14沿着第一滑槽13向下滑动。
结合图4、图5和图7所示,控制部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滑块14左端面的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内左右滑动连接有圆球24,圆球24的左端伸入到第一滑槽13左侧与第一滑槽13左侧内壁抵接,圆球24的右端与第二滑槽17的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第二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42,第一滑杆42位于第二滑槽17的右部且不与圆球24接触,第一滑块14内设置有第三滑槽43,第三滑槽43位于第二滑槽17的上端且与第二滑槽17相连通,第一滑杆42上端固定设置有矩形凸块45且矩形凸块45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43内,矩形凸块45的右端面与第三滑槽43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4,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滑杆42右端位于第一滑块14内。
第一滑块14沿着第一滑槽13向下滑动,带动圆球24向下滑动,由于第一滑槽13的左侧设为横截面半径有三种尺寸且逐渐减小的梯形,圆球24因为第一弹簧25的挤压保持与第一滑槽13左侧内壁的抵接,使得圆球24向下滑动过程中因为第一滑槽13的左侧内壁而在第二滑槽17中有三个处于稳定状态的位置。
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第四滑槽26,第四滑槽26位于第一滑槽13的左侧且与第一滑槽13相连通,第四滑槽26内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7,第二滑块27位于圆球24的左侧,第二滑块27的左端面与第四滑槽26的左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5,在初始状态下,第二滑块27与圆球24相抵接;第二滑块27的上端中心处通过第一转轴29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8,第一连杆28内开设有腰型孔31且腰型孔3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壳体10内设置有第五滑槽33,第五滑槽33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34,限位滑块34上端面中心处与第一连杆28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32,限位滑块34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杆35,限位连杆35下端穿过第五滑槽33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限位板36为圆弧形罩在训练球12的上方,限位板36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第一拉绳15通过限位板36开设的通孔贯穿限位板36。
由于初始状态下,第二滑块27与圆球24相抵接,当圆球24向下滑动,不再抵接第二滑块27,第二滑块27沿着第四滑槽26滑动,第三弹簧85复位,第二滑块27通过第一转轴29带动第一连杆28转动,第一连杆28拉动第二拉绳32,第二拉绳32拉动限位滑块34,限位滑块34沿着第五滑槽33向上滑动,从而拉动限位连杆35和限位板36向上运动;
由于患者脚趾的灵活度不高,限位板36在开始时罩住训练球12,使得训练球12不会在开始脚趾夹住的过程中乱动,导致患者长时间夹不上,影响训练效果;当患者夹住之后,训练球12一被拉动,限位板36就不再对训练球12进行限位,训练球12可以自由的运动,训练效果好;
当脚趾不小心脱钩训练球12,训练弹簧16复位使得第一滑块14向上滑动,由于此时第二滑块27伸入到第一滑槽13内,使得圆球24在将要运动到第二滑槽17顶部时,先于第二滑块27接触,完成第二滑块27对圆球24的缓冲,避免圆球24在滑动过程中因为第一弹簧25的惯性产生晃动,同时将第二滑块27挤压回第四滑槽26内。
结合图4、图8和图9所示,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腔11内的第一调节支架50,第一调节支架50内限制有调节腔51,调节腔51内上下滑动连接有调节密封活塞52,调节腔51内上下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54,调节滑块54位于调节密封活塞52下端且与调节密封活塞52相抵接,调节滑块54下端面与第一调节支架50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调节弹簧55,调节腔5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通软管56的一端,连通软管56远离调节腔51的一端与训练球12固定连接且将训练球12的内部与调节腔51相连通;调节密封活塞52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53,调节连杆53上端伸出到壳体10的外侧;
壳体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支架57,第二调节支架57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且调节连杆53通过第二调节支架57开设的通孔穿过第二调节支架57,第二调节支架57内开设有调节限位滑槽58,调节限位滑槽58内滑动连接有调节限位块59,调节限位块5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60,调节把手60的右端面伸出到第二调节支架57的外侧,调节限位块59的左端面与调节连杆53相抵接;
训练球12通过连通软管56与调节腔51之间储存定量的气体且通过连通软管56完成气体在训练球12和调节腔51之间的转换;壳体10内设置有高强度训练滑槽46,高强度训练滑槽46位于第一滑槽13的右端且与第一滑槽13相连通,高强度训练滑槽46的最上端与第一滑槽13左端梯形尺寸的最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高强度训练滑槽46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高强度训练滑块47,高强度训练滑块47位于高强度训练滑槽46的中部,高强度训练滑块47下端面与高强度训练滑槽46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8,高强度训练滑块47的上端面与调节滑块54的下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三拉绳49。
需要调节训练球12的大小时,拧动调节把手60,松开调节限位块59对调节连杆53的限位,之后上下拉动调节连杆53,使得调节密封活塞52沿着调节腔51上下滑动,由于调节弹簧55被压缩,调节密封活塞52和调节滑块54保持抵接状态,调节腔51位于调节滑块54下方的空间随着调节滑块54的滑动而改变,由于训练球12通过连通软管56与调节腔51之间储存定量的气体且通过连通软管56完成气体在训练球12和调节腔51之间的转换,当调节滑块54向上滑动时,训练球12内的气体量减小,训练球12的体积变小;训练球12调节到目标大小时,拧紧调节把手60,完成调节限位块59对调节连杆53的限位;
当脚趾夹住训练球12进行高强度训练时,此时训练球12被拉动的距离达到高强度范围,圆球24进入到第一滑槽13左侧内壁的最下方部分,此时圆球24因为第一滑槽13内壁而完全进入到第二滑槽17内,且将第一滑杆42向右推动到高强度训练滑槽46内,这时候第一滑块14的向下滑动会通过第一滑杆42带动高强度训练滑块47同步向下滑动,复位弹簧48被压缩,高强度训练滑块47拉动第三拉绳49,第三拉绳49拉动调节滑块54,使得调节滑块54向下滑动,从而将气体导向训练球12内,使得训练球12内气体变多体积变大,避免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训练球12由于变形的太大而从脚趾滑脱,便于更好的训练。
结合图3、图4和图6所示,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14下端面的齿条18,传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0,第一传动轴20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9,第一齿轮19与齿条18相啮合,传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2,第一传动轴20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40,第二齿轮40位于第一齿轮19的左侧,第二传动轴22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41,第三齿轮41与第二齿轮40之间连接有传送带21,第二传动轴22上固定套设有第一斜齿轮23,第一斜齿轮23位于第三齿轮41的左侧,传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79,第三传动轴79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斜齿轮80,第二斜齿轮80与第一斜齿轮23相啮合,第三传动轴79上固定套设有转动轮81,转动轮81位于第二斜齿轮80的上侧,转动轮8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偏心块82,偏心块82位于转动轮81的边缘处,偏心块82上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66和第五拉绳75的一端,第四拉绳66一端固定连接偏心块82另一端连接脚趾根弯曲装置,第五拉绳75一端固定连接偏心块82另一端连接脚心弯曲装置。
第一滑块14向下滑动带动齿条18同步运动,由于齿条18与第一齿轮19啮合,齿条18带动第一齿轮19转动,第一齿轮19带动第一传动轴20转动,第一传动轴20带动第二齿轮40转动且通过传送带21带动第三齿轮41和第二传动轴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斜齿轮23转动,第一斜齿轮23带动第二斜齿轮80转动,从而带动第三传动轴79和转动轮81转动,从而带动偏心块82转动,从而使得偏心块82周期性的拉动第五拉绳75和第四拉绳66。
结合图1和图3所示,脚趾根弯曲装置包括通过脚趾根转轴62转动设置在壳体10上端右部的第一按摩杆61,第一按摩杆61上端伸入到传动腔11内,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按摩滑槽63,第一按摩滑槽63与传动腔11相连通,第一按摩滑槽63呈圆弧形,第一按摩滑槽6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块64,第一矩形块64下端面与第一按摩杆6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矩形块64右端面与第一按摩滑槽63的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按摩弹簧65,第一矩形块64的右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66的一端;第一按摩杆61下端朝向壳体10下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按摩滑槽67,第二按摩滑槽6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摩块68,第一按摩块68与第二按摩滑槽67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按摩弹簧69。
第四拉绳66拉动第一矩形块64,使得第一矩形块64沿着第一按摩滑槽63滑动,第一按摩弹簧65被压缩,从而带动第一按摩杆61绕着脚趾根转轴62转动,使得第一按摩杆61的下端左侧与脚趾根抵接且帮助脚趾根转动,训练效果更好;当第一按摩块68与脚趾根抵接时,第一按摩块68沿着第二按摩滑槽67滑动,第二按摩弹簧69被压缩,第一按摩块68完成对脚趾根部分的按摩,促进血液流通,当控制第一按摩块68多次捶打脚趾根时,按摩效果更好,促进血液流动效果更好。
结合图壳体10所示,脚心弯曲装置包括通过脚心弯曲转轴71转动设置在壳体10下端右侧的第二按摩连杆70,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三按摩滑槽72,第三按摩滑槽72呈圆弧形,第三按摩滑槽7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73,第二矩形块73下端面与第二按摩连杆7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矩形块73左端面与第三按摩滑槽72的左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按摩弹簧74,第二矩形块73的左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五拉绳75的一端;第二按摩连杆70下端朝向第一按摩杆6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四按摩滑槽76,第四按摩滑槽7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按摩块77,第二按摩块77与第四按摩滑槽76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按摩弹簧78。
第五拉绳75拉动第二矩形块73,使得第二矩形块73沿着第三按摩滑槽72滑动,第三按摩弹簧74被压缩,从而带动第二按摩连杆70绕着脚心弯曲转轴71转动,使得第二按摩连杆70的下端右侧与脚心抵接且帮助脚心转动,训练效果更好;当第二按摩块77与脚心抵接时,第二按摩块77沿着第四按摩滑槽76滑动,第四按摩弹簧78被压缩,第二按摩块77完成对脚心部分的按摩,促进血液流通,当控制第二按摩块77多次捶打脚心时,按摩效果更好,促进血液流动效果更好。
工作原理:使用时,脚心贴着壳体10下端左侧,脚趾夹住训练球12,通过带动训练球12运动来锻炼脚趾,治疗姿势性平底足;当脚趾夹住训练球12拖动训练球12时,训练球12拉动第一拉绳15,第一拉绳15拉动第一滑块14,使得第一滑块14沿着第一滑槽13向下滑动;带动圆球24向下运动,由于初始状态下,第二滑块27与圆球24相抵接,当圆球24向下滑动,不再抵接第二滑块27,第二滑块27沿着第四滑槽26滑动,第三弹簧85复位,第二滑块27通过第一转轴29带动第一连杆28转动,第一连杆28拉动第二拉绳32,第二拉绳32拉动限位滑块34,限位滑块34沿着第五滑槽33向上滑动,从而拉动限位连杆35和限位板36向上运动,限位板36不再对训练球12进行限位,训练球12可以自由的运动。
当脚趾夹住训练球12进行高强度训练时,此时训练球12被拉动的距离达到高强度范围,圆球24进入到第一滑槽13左侧内壁的最下方部分,此时圆球24因为第一滑槽13内壁而完全进入到第二滑槽17内,且将第一滑杆42向右推动到高强度训练滑槽46内,这时候第一滑块14的向下滑动会通过第一滑杆42带动高强度训练滑块47同步向下滑动,复位弹簧48被压缩,高强度训练滑块47拉动第三拉绳49,第三拉绳49拉动调节滑块54,使得调节滑块54向下滑动,从而将气体导向训练球12内,使得训练球12内气体变多体积变大,避免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训练球12由于变形的太大而从脚趾滑脱。
第一滑块14向下滑动带动齿条18同步运动,由于齿条18与第一齿轮19啮合,齿条18带动第一齿轮19转动,第一齿轮19带动第一传动轴20转动,第一传动轴20带动第二齿轮40转动且通过传送带21带动第三齿轮41和第二传动轴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斜齿轮23转动,第一斜齿轮23带动第二斜齿轮80转动,从而带动第三传动轴79和转动轮81转动,从而带动偏心块82转动,从而使得偏心块82周期性的拉动第五拉绳75和第四拉绳66;第四拉绳66拉动第一矩形块64,使得第一矩形块64沿着第一按摩滑槽63滑动,第一按摩弹簧65被压缩,从而带动第一按摩杆61绕着脚趾根转轴62转动,使得第一按摩杆61的下端左侧与脚趾根抵接且帮助脚趾根转动;当第一按摩块68与脚趾根抵接时,第一按摩块68沿着第二按摩滑槽67滑动,第二按摩弹簧69被压缩,第一按摩块68完成对脚趾根部分的按摩。
同时,第五拉绳75拉动第二矩形块73,使得第二矩形块73沿着第三按摩滑槽72滑动,第三按摩弹簧74被压缩,从而带动第二按摩连杆70绕着脚心弯曲转轴71转动,使得第二按摩连杆70的下端右侧与脚心抵接且帮助脚心转动,训练效果更好;当第二按摩块77与脚心抵接时,第二按摩块77沿着第四按摩滑槽76滑动,第四按摩弹簧78被压缩,第二按摩块77完成对脚心部分的按摩,促进血液流通,当控制第二按摩块77多次捶打脚心时,按摩效果更好,促进血液流动效果更好。
需要调节训练球12的大小时,拧动调节把手60,松开调节限位块59对调节连杆53的限位,之后上下拉动调节连杆53,使得调节密封活塞52沿着调节腔51上下滑动,由于调节弹簧55被压缩,调节密封活塞52和调节滑块54保持抵接状态,调节腔51位于调节滑块54下方的空间随着调节滑块54的滑动而改变,由于训练球12通过连通软管56与调节腔51之间储存定量的气体且通过连通软管56完成气体在训练球12和调节腔51之间的转换,当调节滑块54向上滑动时,训练球12内的气体量减小,训练球12的体积变小;训练球12调节到目标大小时,拧紧调节把手60,完成调节限位块59对调节连杆53的限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包括呈L形的壳体(10),壳体(10)的下端中心线垂直于地面,壳体(10)的上端中心线平行于地面,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传动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11)内设有用于训练脚趾的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位于壳体(10)的上端中心处,所述壳体(10)上端右部设有用于脚趾根弯曲的脚趾根弯曲装置,所述壳体(10)下端中部右侧设有用于脚心弯曲的脚心弯曲装置,所述训练装置侧端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连接训练装置和脚趾根弯曲装置以及连接训练装置和脚心弯曲装置;所述训练装置由训练球组件、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组成,所述限位组件位于训练球组件上端,所述调节组件位于限位组件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球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与传动腔(11)相连通,第一滑槽(13)位于壳体(10)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滑槽(13)内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15),所述第一拉绳(15)下端穿过第一滑槽(13)和壳体(10)伸出到壳体(10)的外侧,所述第一拉绳(15)下端固定连接有训练球(12);所述第一滑槽(13)的左侧设为横截面半径有三种尺寸且逐渐减小的梯形,所述第一滑块(14)内设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因为第一滑槽(13)左侧的梯形有三种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滑块(14)左端面的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内左右滑动连接有圆球(24),所述圆球(24)的左端伸入到第一滑槽(13)左侧与第一滑槽(13)左侧内壁抵接,所述圆球(24)的右端与第二滑槽(17)的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所述第二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42),所述第一滑杆(42)位于第二滑槽(17)的右部且不与圆球(24)接触,所述第一滑块(14)内设置有第三滑槽(43),第三滑槽(43)位于第二滑槽(17)的上端且与第二滑槽(17)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杆(42)上端固定设置有矩形凸块(45)且矩形凸块(45)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43)内,所述矩形凸块(45)的右端面与第三滑槽(43)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4),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滑杆(42)右端位于第一滑块(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第四滑槽(26),所述第四滑槽(26)位于第一滑槽(13)的左侧且与第一滑槽(13)相连通,所述第四滑槽(26)内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7),所述第二滑块(27)位于圆球(24)的左侧,所述第二滑块(27)的左端面与第四滑槽(26)的左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5),在初始状态下,第二滑块(27)与圆球(24)相抵接;所述第二滑块(27)的上端中心处通过第一转轴(29)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8),所述第一连杆(28)内开设有腰型孔(31)且腰型孔(3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第五滑槽(33),所述第五滑槽(33)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34),所述限位滑块(34)上端面中心处与第一连杆(28)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32),所述限位滑块(34)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杆(35),所述限位连杆(35)下端穿过第五滑槽(33)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所述限位板(36)为圆弧形罩在训练球(12)的上方,限位板(36)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第一拉绳(15)通过限位板(36)开设的通孔贯穿限位板(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腔(11)内的第一调节支架(50),所述第一调节支架(50)内限制有调节腔(51),所述调节腔(51)内上下滑动连接有调节密封活塞(52),所述调节腔(51)内上下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54),所述调节滑块(54)位于调节密封活塞(52)下端且与调节密封活塞(52)相抵接,所述调节滑块(54)下端面与第一调节支架(50)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调节弹簧(55),所述调节腔(5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通软管(56)的一端,所述连通软管(56)远离调节腔(51)的一端与训练球(12)固定连接且将训练球(12)的内部与调节腔(51)相连通;所述调节密封活塞(52)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53),所述调节连杆(53)上端伸出到壳体(10)的外侧;所述壳体(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支架(57),所述第二调节支架(57)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且调节连杆(53)通过第二调节支架(57)开设的通孔穿过第二调节支架(57),所述第二调节支架(57)内开设有调节限位滑槽(58),所述调节限位滑槽(58)内滑动连接有调节限位块(59),所述调节限位块(5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60),所述调节把手(60)的右端面伸出到第二调节支架(57)的外侧,所述调节限位块(59)的左端面与调节连杆(53)相抵接;所述训练球(12)通过连通软管(56)与调节腔(51)之间储存定量的气体且通过连通软管(56)完成气体在训练球(12)和调节腔(51)之间的转换;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高强度训练滑槽(46),所述高强度训练滑槽(46)位于第一滑槽(13)的右端且与第一滑槽(13)相连通,高强度训练滑槽(46)的最上端与第一滑槽(13)左端梯形尺寸的最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高强度训练滑槽(46)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高强度训练滑块(47),所述高强度训练滑块(47)位于高强度训练滑槽(46)的中部,所述高强度训练滑块(47)下端面与高强度训练滑槽(46)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8),所述高强度训练滑块(47)的上端面与调节滑块(54)的下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三拉绳(4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14)下端面的齿条(18),所述传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0),所述第一传动轴(20)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9),所述第一齿轮(19)与齿条(18)相啮合,所述传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2),所述第一传动轴(20)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40),所述第二齿轮(40)位于第一齿轮(19)的左侧,所述第二传动轴(22)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41),所述第三齿轮(41)与第二齿轮(40)之间连接有传送带(21),所述第二传动轴(22)上固定套设有第一斜齿轮(23),所述第一斜齿轮(23)位于第三齿轮(41)的左侧,所述传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79),所述第三传动轴(79)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斜齿轮(80),所述第二斜齿轮(80)与第一斜齿轮(23)相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79)上固定套设有转动轮(81),所述转动轮(81)位于第二斜齿轮(80)的上侧,所述转动轮(8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偏心块(82),偏心块(82)位于转动轮(81)的边缘处,所述偏心块(82)上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66)和第五拉绳(75)的一端,所述第四拉绳(66)一端固定连接偏心块(82)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趾根弯曲装置,所述第五拉绳(75)一端固定连接偏心块(82)另一端连接所述脚心弯曲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根弯曲装置包括通过脚趾根转轴(62)转动设置在壳体(10)上端右部的第一按摩杆(61),所述第一按摩杆(61)上端伸入到传动腔(11)内,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按摩滑槽(63),所述第一按摩滑槽(63)与传动腔(11)相连通,所述第一按摩滑槽(63)呈圆弧形,所述第一按摩滑槽(6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块(64),所述第一矩形块(64)下端面与第一按摩杆(6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块(64)右端面与第一按摩滑槽(63)的右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按摩弹簧(65),所述第一矩形块(64)的右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绳(66)的一端;所述第一按摩杆(61)下端朝向壳体(10)下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按摩滑槽(67),所述第二按摩滑槽(6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按摩块(68),所述第一按摩块(68)与第二按摩滑槽(67)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按摩弹簧(6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心弯曲装置包括通过脚心弯曲转轴(71)转动设置在壳体(10)下端右侧的第二按摩连杆(7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三按摩滑槽(72),所述第三按摩滑槽(72)呈圆弧形,所述第三按摩滑槽(7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73),所述第二矩形块(73)下端面与第二按摩连杆(7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块(73)左端面与第三按摩滑槽(72)的左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按摩弹簧(74),所述第二矩形块(73)的左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五拉绳(75)的一端;所述第二按摩连杆(70)下端朝向第一按摩杆(6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四按摩滑槽(76),所述第四按摩滑槽(76)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按摩块(77),所述第二按摩块(77)与第四按摩滑槽(76)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按摩弹簧(78)。
CN202110027966.4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Active CN112657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7966.4A CN112657139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7966.4A CN112657139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7139A true CN112657139A (zh) 2021-04-16
CN112657139B CN112657139B (zh) 2021-12-31

Family

ID=7541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7966.4A Active CN112657139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71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4837A (zh) * 2022-01-13 2022-04-15 深圳市卓晶微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运动控制理论软件的日常训练设备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9110A (en) * 1977-01-06 1978-12-12 Ronald Kubrak Device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a spherical ball
CN2382396Y (zh) * 1999-07-19 2000-06-14 洪进亷 具有收合式脚踏杆的轮椅
DE10251848A1 (de) * 2002-11-07 2004-05-19 Juri Riedel Universaltrainergerät für Waden, Füße und Zehen
CN203694534U (zh) * 2014-02-18 2014-07-09 王玲玲 足部康复装置
CN204798322U (zh) * 2015-05-18 2015-11-25 任萍 指趾锻炼器
CN206081491U (zh) * 2016-10-17 2017-04-12 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足弓锻炼器
CN107456357A (zh) * 2017-09-12 2017-12-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预防深静脉血栓足部被动训练器
CN207187017U (zh) * 2017-09-17 2018-04-06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
CN109009942A (zh) * 2018-06-22 2018-12-18 仇申强 一种下肢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8710945U (zh) * 2018-08-27 2019-04-09 天津市天津医院 足背背伸训练装置
CN209790756U (zh) * 2018-11-06 2019-12-17 南通瑞慈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及足部肌力训练装置
CN110721440A (zh) * 2018-07-16 2020-01-24 王尧 一种足弓训练鞋
CN210078748U (zh) * 2019-05-20 2020-02-18 葛晓妮 一种便携式舞蹈压脚背器
CN110859734A (zh) * 2019-12-31 2020-03-06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CN110934731A (zh) * 2020-01-06 2020-03-31 陈志华 一种血液疏通用的脚部按摩装置
CN111494159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吉林大学 预防深静脉血栓足部被动训练器
CN211215238U (zh) * 2019-12-09 2020-08-11 曾亚兰 一种用于医院病人康复训练装置
CN111530031A (zh) * 2020-05-09 2020-08-14 陈焱龙 一种医疗骨科用脚趾康复训练装置
CN212038824U (zh) * 2020-04-17 2020-12-01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一种扁平足康复训练设备
CN112022554A (zh) * 2020-09-22 2020-12-04 邵阳学院 一种养老康复护理床
CN212187129U (zh) * 2020-01-11 2020-12-22 邹鲜 一种腿部神经恢复护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9110A (en) * 1977-01-06 1978-12-12 Ronald Kubrak Device for launching and retrieving a spherical ball
CN2382396Y (zh) * 1999-07-19 2000-06-14 洪进亷 具有收合式脚踏杆的轮椅
DE10251848A1 (de) * 2002-11-07 2004-05-19 Juri Riedel Universaltrainergerät für Waden, Füße und Zehen
CN203694534U (zh) * 2014-02-18 2014-07-09 王玲玲 足部康复装置
CN204798322U (zh) * 2015-05-18 2015-11-25 任萍 指趾锻炼器
CN206081491U (zh) * 2016-10-17 2017-04-12 重庆嵘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足弓锻炼器
CN107456357A (zh) * 2017-09-12 2017-12-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预防深静脉血栓足部被动训练器
CN207187017U (zh) * 2017-09-17 2018-04-06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
CN109009942A (zh) * 2018-06-22 2018-12-18 仇申强 一种下肢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10721440A (zh) * 2018-07-16 2020-01-24 王尧 一种足弓训练鞋
CN208710945U (zh) * 2018-08-27 2019-04-09 天津市天津医院 足背背伸训练装置
CN209790756U (zh) * 2018-11-06 2019-12-17 南通瑞慈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及足部肌力训练装置
CN210078748U (zh) * 2019-05-20 2020-02-18 葛晓妮 一种便携式舞蹈压脚背器
CN211215238U (zh) * 2019-12-09 2020-08-11 曾亚兰 一种用于医院病人康复训练装置
CN110859734A (zh) * 2019-12-31 2020-03-06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CN110934731A (zh) * 2020-01-06 2020-03-31 陈志华 一种血液疏通用的脚部按摩装置
CN212187129U (zh) * 2020-01-11 2020-12-22 邹鲜 一种腿部神经恢复护理装置
CN212038824U (zh) * 2020-04-17 2020-12-01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一种扁平足康复训练设备
CN111494159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吉林大学 预防深静脉血栓足部被动训练器
CN111530031A (zh) * 2020-05-09 2020-08-14 陈焱龙 一种医疗骨科用脚趾康复训练装置
CN112022554A (zh) * 2020-09-22 2020-12-04 邵阳学院 一种养老康复护理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4837A (zh) * 2022-01-13 2022-04-15 深圳市卓晶微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运动控制理论软件的日常训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7139B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4918B (zh) 一种可调节具有按摩功能的膝关节康复装置
CN108836600B (zh) 脊柱牵引治疗器
CN107361937A (zh) 一种带有按摩装置的医用内科护理床
CN113081561B (zh) 一种神经内科多功能康复护理病床
CN111759673A (zh) 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
CN112657139B (zh) 一种骨外科姿势性平底足用治疗设备
CN201692245U (zh) 多功能保健康复按摩床
CN109077888A (zh) 一种辅助治疗的康复机器人
CN108478320B (zh) 一种主动操控式手摇牵引床
CN205198841U (zh)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CN211382481U (zh) 神经患者腿部康复护理装置
CN112618271A (zh) 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CN109172272B (zh) 一种家用小腿抽筋自助拉伸器
CN109223505A (zh) 一种内科心血管病治疗辅助装置
CN215607353U (zh) 一种普外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210583067U (zh) 一种模拟指拨/指揉手法按摩装置
CN209253497U (zh) 一种骨科膝关节护理活动器
CN215081886U (zh) 一种康复科用按摩康复器
CN220695513U (zh) 一种手动引导式踝泵运动装置
CN220917612U (zh)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椅
CN215229899U (zh) 骨科术后锻炼康复装置
CN215781034U (zh) 一种带有红外功能的骨科护理装置
CN217660662U (zh) 一种介入术后舒缓护理用具
CN215230096U (zh) 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装置
CN108888471A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ao Fengqin

Inventor after: Zeng Yi

Inventor after: Yu Jinsong

Inventor before: Gao Fengqin

Inventor before: Zeng Y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404500 No.398, liangshuiping Road, Qinglong Street, Yunyang County,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YUNYANG PEOPLE'S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No.51 F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8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Applicant before: Gao Fengq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