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8047A - 车辆及co2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co2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8047A
CN112648047A CN202011048655.8A CN202011048655A CN112648047A CN 112648047 A CN112648047 A CN 112648047A CN 202011048655 A CN202011048655 A CN 202011048655A CN 112648047 A CN112648047 A CN 112648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dsorbent
gas
recovery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86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飨场崇夫
森田泰毅
中平哲也
宫川淳
间庭佑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48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8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0807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using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 F01N3/082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using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ed or adsorbed substances
    • F01N3/0857Carbo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15Beds in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05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draining or otherwise eliminating condensates or moisture accumulating in the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0807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using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 F01N3/0871Regulation of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e.g. purg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0807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using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 F01N3/0871Regulation of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e.g. purging
    • F01N3/0885Regeneration of deteriorated absorbents or adsorbents, e.g. desulfurization of NOx tr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2/00Absorbents, i.e. solvents and liquid materials for gas absorption
    • B01D2252/20Organic absorbents
    • B01D2252/204Am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2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6Silica or silicates
    • B01D2253/108Zeol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80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1Engine exhaust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4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exchanging used adsorbents with fresh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6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using a purge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8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 B01D2259/40096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by using electrical resistance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66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70/00Exhaust treating apparatus eliminating, absorbing or adsorbing specific elements or compounds
    • F01N2570/10Carbon or carbon ox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及CO2回收方法,将在车辆中吸附于吸附剂的CO2高效地取出到车辆的外部。能够回收CO2的车辆(1、1a、1b、1c、1d、1e)具备收容对气体中的CO2进行吸附的吸附剂的CO2回收容器(20、20a、20b、20c)。车辆构成为从车辆取出吸附剂。

Description

车辆及CO2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及CO2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其搭载有吸附废气中的CO2的吸附剂,以减少从车辆排出的二氧化碳(CO2)(例如专利文献1)。然而,即使能够使用吸附剂在车辆中回收CO2,也需要从车辆取出CO2以适当地处理所回收的CO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46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车辆中使CO2从吸附剂解吸,并将解吸出的CO2暂时储存于车辆。但是,为了使CO2从吸附剂解吸,需要进行加热、减压等处理。因此,在车辆中使CO2从吸附剂解吸会带来必要的装置的追加、消耗电力的增加等,是不现实的。
另外,考虑到使用设置于车辆的外部的装置来进行加热、减压等处理,以在车辆中使CO2从吸附剂解吸。然而,这需要长时间的停车以使CO2从吸附剂解吸并将CO2取出到车辆的外部,致使便利性降低。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在车辆中吸附于吸附剂的CO2高效地取出到车辆的外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要点如下。
(1)一种车辆,能够回收CO2,所述车辆具备收容对气体中的CO2进行吸附的吸附剂的CO2回收容器,所述车辆构成为从该车辆取出所述吸附剂。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排出通路,所述排出通路从所述CO2回收容器向该车辆的外部排出所述吸附剂。
(3)根据上述(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供给通路,所述供给通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CO2回收容器供给所述吸附剂。
(4)根据上述(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吸附剂储存容器,储存在所述CO2回收容器中与气体接触之前的所述吸附剂;及供给通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吸附剂储存容器供给所述吸附剂。
(5)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燃料箱,贮存燃料;及供油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燃料箱供给燃料,所述供油路与该车辆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供给通路与该车辆的另一个侧面连接。
(6)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燃料箱,贮存燃料;及供油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燃料箱供给燃料,所述供油路与该车辆的侧面连接,所述供给通路与该车辆的后部连接。
(7)根据上述(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CO2回收容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相对于该车辆拆装。
(8)根据上述(2)或(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吸附剂储存容器,所述吸附剂储存容器储存在所述CO2回收容器中与气体接触之前的所述吸附剂,所述吸附剂储存容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相对于该车辆拆装。
(9)根据上述(1)至(7)中任一个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收容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的吸附剂的水回收容器,所述车辆构成为从该车辆取出吸附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和吸附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吸附剂。
(10)一种CO2回收方法,包括将在车辆中吸附了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从该车辆取出的步骤。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还包括代替从所述车辆取出的所述吸附剂而向该车辆供给新的吸附剂的步骤。
(12)根据上述(10)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从所述车辆取出所述吸附剂包括从所述车辆取出收容所述吸附剂的CO2回收容器的步骤。
(13)根据上述(12)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还包括代替从所述车辆取出的CO2回收容器而将收容新的吸附剂的新的CO2回收容器设置于该车辆的步骤。
(14)根据上述(10)至(1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从所述车辆取出所述吸附剂包括在加油站将该吸附剂从该车辆取出的步骤。
(15)根据上述(10)至(1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还包括使CO2从取出自多个车辆的所述吸附剂同时解吸的步骤。
(16)根据上述(15)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使CO2从取出自多个车辆的所述吸附剂同时解吸包括将具有小于规定值的CO2浓度的气体向所述吸附剂供给的步骤。
(17)根据上述(10)至(1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还包括通过向从所述车辆取出的吸附剂供给具有小于规定值的CO2浓度的气体来使CO2从该吸附剂解吸的步骤。
(18)根据上述(10)至(17)中的任一个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在所述车辆收容有对气体中的CO2进行吸附的吸附剂和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的吸附剂,该CO2回收方法还包括从所述车辆取出在所述车辆中吸附了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吸附剂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在车辆中吸附于吸附剂的CO2高效地取出到车辆的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
图2是图1的CO2回收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水回收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车辆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
图6是图5的CO2回收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图5的水回收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
图9是图8的吸附剂储存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CO2回收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图8的车辆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
图12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
图13是图12的吸附剂储存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CO2回收容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1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CO2解吸系统的图。
图16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
图17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样的构成元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编号。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图。车辆1具备:输出车辆1的行驶用的动力的内燃机10;以及回收二氧化碳(CO2)的CO2回收系统2。即,车辆1是能够回收CO2的车辆。
内燃机10具有内燃机主体11、排气管12、排气净化装置13以及消声器14。内燃机主体11配置在形成于车辆1前方的发动机室内。排气管12主要在车辆1的下部车身的下方,从内燃机主体11朝向车辆1的后方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排气净化装置13和消声器14设置于排气管12。
内燃机主体11通过使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气在内部燃烧而产生车辆1的行驶用的动力。通过混合气的燃烧而从内燃机主体11排出的废气流入到排气管12。
排气管12经由排气歧管15与内燃机主体11连结,从内燃机主体11排出的废气流经排气管12的内部。废气从排气管12的出口排出到大气中。排气管12形成供从内燃机主体11排出的废气流动的排气通路。
排气净化装置13对流入到排气净化装置13的废气中的NOx、HC(烃)、CO、微粒等物质进行净化。排气净化装置13例如是三元催化剂、NOx吸藏还原型催化剂、微粒过滤器等。另外,排气净化装置13也可以在排气管12设置多个。
消声器14降低在排气管12内流动的废气的温度和压力,从而降低排气噪音。消声器14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排气净化装置13的下游侧。另外,消声器14也可以在排气管12设置多个。
CO2回收系统2具备CO2回收容器20、水回收容器21、流路切换装置22、冷却装置23以及抽吸泵24。在本实施方式中,CO2回收系统2回收从内燃机10排出的废气中的CO2和车外的大气中的CO2
CO2回收容器20对吸附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进行收容,并回收被供给到CO2回收容器20的气体(废气和大气)中的CO2。在本实施方式中,CO2回收容器20配置在位于车辆1的后方的行李空间内或其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CO2回收容器20中的CO2的回收方法,使用物理吸附法,作为收容于CO2回收容器20的吸附剂,使用固体吸附剂(例如,沸石、活性炭等)。在物理吸附法中,通过使含有CO2的气体与吸附剂接触而使CO2吸附于吸附剂,通过对吸附剂进行加热或对吸附剂的周围进行减压而使CO2从吸附剂解吸。
如沸石这样的固体吸附剂具有与气体中的CO2相比优先吸附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倾向。因此,在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的气体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的情况下,CO2回收容器20中的CO2的吸附效率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中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在水回收容器21中进行回收。
水回收容器21对吸附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吸附剂进行收容,并回收被供给到水回收容器21的气体(废气和大气)中的水蒸气。因此,在车辆1收容有对气体中的CO2进行吸附的吸附剂和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的吸附剂。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回收容器21配置在位于车辆1的后方的行李空间内或其下方,并配置成与CO2回收容器20相邻。另外,水回收容器21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CO2回收容器20的上游侧,并经由第一气体流路30与CO2回收容器20连接。第一气体流路30在上游侧的端部与水回收容器21连通,在下游侧的端部与CO2回收容器20连通。因此,从水回收容器21流出的气体经过第一气体流路30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水回收容器21中的水蒸气的回收方法,使用物理吸附法,作为收容于水回收容器21的吸附剂,使用固体吸附剂(例如,沸石、活性炭等)。另外,收容于水回收容器21的吸附剂既可以与收容于CO2回收容器20的吸附剂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使用不同的吸附剂的情况下,水蒸气的吸附性能相对较高且CO2的吸附性能相对较低的吸附剂被收容于水回收容器21,水蒸气的吸附性能相对较低且CO2的吸附性能相对较高的吸附剂被收容于CO2回收容器20。
流路切换装置22构成为对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的气体的种类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切换装置22配置在位于车辆1的后方的行李空间内或其下方,并配置成与水回收容器21相邻。排气管12在流路切换装置22的下方朝向车辆1的后方延伸,并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
流路切换装置22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CO2回收容器20及水回收容器21的上游侧,并经由第二气体流路31与水回收容器21连接。第二气体流路31在上游侧的端部与流路切换装置22连通,在下游侧的端部与水回收容器21连通。因此,从流路切换装置22流出的气体经过第二气体流路31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
另外,流路切换装置22经由排气管连接通路32与排气管12连接。换言之,排气管连接通路32将排气管12与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排气管连接通路32构成为使废气从排气管12流入到流路切换装置22。因此,排气管连接通路32在一个端部与排气管12连通,在另一端部与流路切换装置22连通。另外,排气管连接通路32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在比消声器14靠下游侧与排气管12连接。因此,温度相对较低的废气流入到排气管连接通路32。
另外,只要能够使从内燃机主体11排出的废气经过排气管连接通路32流入到流路切换装置22,则排气管连接通路32可以以任意方式构成。例如,排气管连接通路32也可以在比消声器14靠上游侧的任意位置与排气管12连接。
另外,流路切换装置22经由大气连接通路33与车辆1的前部连接。换言之,大气连接通路33将车辆1的前部与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大气连接通路33在车辆1的下部车身的下方,从流路切换装置22朝向车辆1的前方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大气连接通路33构成为使车辆1的外部的大气流入到流路切换装置22。因此,大气连接通路33在一个端部与车辆1的发动机室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流路切换装置22连通。
另外,只要能够使车辆1的外部的大气经过大气连接通路33流入到流路切换装置22,则大气连接通路33可以以任意方式构成。例如,大气连接通路33可以与车辆1的侧面或下表面连接,并在一个端部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另外,大气连接通路33也可以与车辆的后部连接,并在一个端部与车辆1的行李空间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切换装置22构成为,变更从排气管连接通路32流入到第二气体流路31(即,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的气体(废气)与从大气连接通路33流入到第二气体流路31的气体(大气)的比率(0∶1~1∶0)。在该情况下,流路切换装置22例如构成为使排气管连接通路32的开口面积变化的第一电磁阀和使大气连接通路33的开口面积变化的第二电磁阀。另外,流路切换装置22也可以构成为将与第二气体流路31连通的通路在排气管连接通路32与大气连接通路33之间进行切换。在该情况下,流路切换装置22例如构成为三通阀。
抽吸泵24设置于与CO2回收容器20连接的气体流出路35。气体流出路35构成为,将在CO2回收容器20中被回收CO2后的气体排出到大气中。因此,气体流出路35在上游侧的端部与CO2回收容器20连通,在下游侧的端部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
抽吸泵24构成为从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吸出气体。即,抽吸泵24构成为,从排气管12及车辆1的外部经由流路切换装置22向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强制性地输送气体。另外,抽吸泵24的输出能够变更。当抽吸泵24的输出变大时,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的气体的流量变多。
冷却装置23设置于排气管连接通路32,对在排气管连接通路32内流动的废气进行冷却。由此,能够降低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的废气的温度,从而能够提高水回收容器21中的水蒸汽的吸附效率及CO2回收容器20中的CO2的吸附效率。
冷却装置23例如构成为具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的制冷回路。在冷却装置23中,通过使制冷剂经过这些构成部件进行循环来实现制冷循环。特别地,蒸发器与流经排气管连接通路32的废气直接地或经由介质间接地进行热交换,由此冷却该废气。由于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剂降低到比大气的温度低的温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23能够使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的废气的温度降低到比大气的温度(常温)低的温度。
另外,冷却装置23不一定要构成为制冷回路。冷却装置23只要能够冷却流经排气管连接通路32的废气,则可以以任意方式构成。例如,冷却装置23可以构成为具备车辆1的散热器,并利用由散热器冷却后的冷却剂对流经排气管连接通路32的废气进行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23设置于排气管连接通路32。但是,冷却装置23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气体流路31。在该情况下,冷却装置23并不限于对流经排气管连接通路32的废气进行冷却,还能够对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及CO2回收容器20的所有气体进行冷却。而且,冷却装置23也可以配置在水回收容器21和CO2回收容器20的周围,并构成为对水回收容器21和CO2回收容器20进行冷却。
以下,对CO2回收容器2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2是图1的CO2回收容器20的概略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CO2回收容器20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收容珠状的固体吸附剂(例如沸石)。
CO2回收容器20具有划定保持吸附剂的第一保持空间202的第一隔壁201。第一隔壁201设置在CO2回收容器20的内部,并构成为允许气体的通过且禁止吸附剂的通过。例如,在第一隔壁201形成有具有比单个吸附剂的直径小的孔径的多个孔。此外,第一隔壁201也可以构成为使气体通过且不使固体通过的透气膜。
CO2回收容器20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与第一气体流路30连接,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与气体流出路3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气体流路30与CO2回收容器20的下部连接,气体流出路35与CO2回收容器20的上部连接。因此,当设置于气体流出路35的抽吸泵24工作时,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的气体在CO2回收容器20内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此时,通过下侧的第一隔壁201的气体在第一保持空间202中与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CO2。被回收了CO2的气体从第一保持空间202通过上侧的第一隔壁201并被排出到气体流出路35。在图2中,用虚线箭头示出了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的气体的流动方向。
另外,车辆1具备第一排出通路36、第一开闭机构25以及第一供给通路37。第一排出通路36将CO2回收容器20与车辆1的外部连接,并将吸附剂从CO2回收容器20向车辆1的外部排出。第一排出通路36在一个端部与CO2回收容器20的第一保持空间202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第一排出通路36从CO2回收容器20朝车辆1的底面向下方延伸。
第一开闭机构25设置于第一排出通路36,并构成为开闭第一排出通路36。例如,第一开闭机构25具有:以开闭第一排出通路36的方式进行直线移动的可动部;以及驱动可动部的驱动部(例如螺线管)。另外,第一开闭机构25也可以具有:以开闭第一排出通路36的方式转动90度以上的可动部;以及驱动可动部的驱动部(例如马达)。另外,第一开闭机构25也可以构成为对第一排出通路36进行开闭的电磁阀。
如图1所示,第一供给通路37将车辆1的外部与CO2回收容器20连接,并从车辆1的外部向CO2回收容器20供给吸附剂。第一供给通路37在一个端部经由第一供给口26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CO2回收容器20的第一保持空间202连通。第一供给通路37从第一保持空间202朝第一供给口26向斜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给口26配置在车辆1的侧面。
如图2所示,下侧的第一隔壁201与第一排出通路36连接,并朝第一排出通路36向斜下方延伸。在第一开闭机构25关闭第一排出通路36时,吸附剂被第一隔壁201及第一开闭机构25支承,并被保持于第一保持空间202。另一方面,当第一开闭机构25打开第一排出通路36时,吸附剂由于重力而从第一保持空间202通过第一排出通路36被排出到车辆1的外部。因此,车辆1构成为从车辆1取出CO2回收容器20内的吸附剂。
以下,对水回收容器21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3是图1的水回收容器21的概略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回收容器2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收容珠状的固体吸附剂(例如沸石)。
水回收容器21具有划定保持吸附剂的第二保持空间212的第二隔壁211。第二隔壁211具有与第一隔壁201相同的结构,并与第一隔壁201同样地发挥作用。
水回收容器21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与第二气体流路31连接,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与第一气体流路3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气体流路31与水回收容器21的下部连接,第一气体流路30与水回收容器21的上部连接。因此,当设置于气体流出路35的抽吸泵24工作时,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的气体在水回收容器21内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此时,通过下侧的第二隔壁211的气体在第二保持空间212中与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水蒸气。被回收了水蒸气的气体从第二保持空间212通过上侧的第二隔壁211被排出到第一气体流路30。在图3中,用虚线箭头示出了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的气体的流动方向。
另外,车辆1具备第二排出通路38、第二开闭机构27以及第二供给通路39。第二排出通路38将水回收容器21与车辆1的外部连接,并将吸附剂从水回收容器21向车辆1的外部排出。第二排出通路38在一个端部与水回收容器21的第二保持空间212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第二排出通路38从水回收容器21朝车辆1的底面向下方延伸。
第二开闭机构27设置于第二排出通路38,并构成为开闭第二排出通路38。第二开闭机构27具有与第一开闭机构25相同的结构,并与第一开闭机构25同样地发挥作用。
如图1所示,第二供给通路39将车辆1的外部与水回收容器21连接,并从车辆1的外部向水回收容器21供给吸附剂。第二供给通路39在一个端部经由第二供给口28与车辆1的外部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水回收容器21的第二保持空间212连通。第二供给通路39从第二保持空间212朝第二供给口28向斜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给口28配置在车辆1的侧面,并配置成与第一供给口26相邻。
如图3所示,下侧的第二隔壁211与第二排出通路38连接,并朝第二排出通路38向斜下方延伸。在第二开闭机构27关闭第二排出通路38时,吸附剂被第二隔壁211及第二开闭机构27支承,并被保持于第二保持空间212。另一方面,当第二开闭机构27打开第二排出通路38时,吸附剂由于重力而从第二保持空间212通过第二排出通路38被排出到车辆1的外部。因此,车辆1构成为从车辆1取出水回收容器21内的吸附剂。
图4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车辆1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如图4所示,车辆1还具备执行车辆1的各种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ECU50,但也可以按功能设置多个ECU。
ECU50具备:执行各种处理的处理器;存储程序、各种信息的存储器;以及与各种致动器和各种传感器连接的接口等。在本实施方式中,ECU50与流路切换装置22、冷却装置23、抽吸泵24、第一开闭机构25及第二开闭机构27电连接,并对它们进行控制。具体而言,ECU50对流入到第二气体流路31的废气与大气的比率、冷却装置23的工作、抽吸泵24的工作、第一开闭机构25对第一排出通路36的开闭以及第二开闭机构27对第二排出通路38的开闭进行控制。
另外,车辆1具备第一开闭开关61、第二开闭开关62、第一供给口开关63以及第二供给口开关64。这些开关分别配置在例如能够从车辆1的驾驶席操作的车厢内的位置,并与ECU50电连接。
在将在车辆1中吸附了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从车辆1取出的情况下,首先将回收吸附剂的吸附剂回收容器设置在第一排出通路36的下方。之后,当由车辆1的驾驶员等操作第一开闭开关61时,从第一开闭开关61向ECU50输入操作信号,ECU50控制第一开闭机构25,以使第一开闭机构25打开第一排出通路36。其结果,CO2回收容器20内的吸附剂经过第一排出通路36排出到吸附剂回收容器,从而吸附于吸附剂的CO2被取出到车辆1的外部。因此,根据车辆1,能够将在车辆1中吸附于吸附剂的CO2高效地取出到车辆1的外部。
在将在车辆1中吸附了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吸附剂从车辆1取出的情况下,首先将回收吸附剂的吸附剂回收容器设置在第二排出通路38的下方。之后,当由车辆1的驾驶员等操作第二开闭开关62时,从第二开闭开关62向ECU50输入操作信号,ECU50控制第二开闭机构27,以使第二开闭机构27打开第二排出通路38。其结果,水回收容器21内的吸附剂经过第二排出通路38排出到吸附剂回收容器,从而吸附于吸附剂的水蒸气被取出到车辆1的外部。因此,根据车辆1,能够将在车辆1中吸附于吸附剂的水蒸气高效地取出到车辆1的外部。
当由车辆1的驾驶员等操作第一供给口开关63时,从第一供给口开关63向ECU50输入操作信号,ECU50解除第一供给口26的锁定。其结果,第一供给口26打开,能够从车辆1的外部向CO2回收容器20供给吸附剂,即能够向车辆1供给新的吸附剂来代替从车辆1取出的吸附剂。因此,根据车辆1,能够迅速地更换CO2回收容器20内的吸附剂。吸附剂的供给例如使用泵等来进行。
当由车辆1的驾驶员等操作第二供给口开关64时,从第二供给口开关64向ECU50输入操作信号,ECU50解除第二供给口28的锁定。其结果,第二供给口28打开,能够从车辆1的外部向水回收容器21供给吸附剂,即能够向车辆1供给新的吸附剂来代替从车辆1取出的吸附剂。因此,根据车辆1,能够迅速地更换水回收容器21内的吸附剂。吸附剂的供给例如使用泵等来进行。
吸附剂的取出和供给例如在加油站进行。由此,能够在供油期间进行吸附剂的更换,由此能够减少更换吸附剂的时间。
另外,也可以从车辆1省略流路切换装置22,而使排气管连接通路32及大气连接通路33始终与CO2回收容器20连接。另外,也可以从车辆1省略大气连接通路33及流路切换装置22,而使排气管12与水回收容器21经由排气管连接通路32连接。即,CO2回收系统2也可以仅回收从内燃机10排出的废气中的CO2
另外,车辆1也可以具备电动机,除内燃机10之外或者代替内燃机10而由电动机输出行驶用的动力。即,车辆1也可以是混合动力车辆(HV)或电动汽车(EV)。在车辆1为电动汽车的情况下,从车辆1省略排气管连接通路32及流路切换装置22,而使车辆1的前部与水回收容器21经由大气连接通路33连接。
另外,在收容于CO2回收容器20的吸附剂能够选择性吸附CO2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水回收容器21。在该情况下,CO2回收容器20与流路切换装置22经由第一气体流路30连接。
另外,第一开闭开关61也可以配置在第一排出通路36的出口附近,以便由将CO2回收容器20内的吸附剂从车辆1取出的人员从车辆1的外部进行操作。同样,第二开闭开关62也可以配置在第二排出通路38的出口附近,以便由将水回收容器21内的吸附剂从车辆1取出的人员从车辆1的外部进行操作。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省略第一开闭开关61及第二开闭开关62,并从车辆1的外部手动地开闭第一开闭机构25及第二开闭机构27。
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一开闭机构25及第一开闭开关61,并使第一排出通路36如第一供给通路37那样从第一保持空间202朝第一排出口向斜上方延伸。在该情况下,当操作第一排出口开关而打开第一排出口时,使用设置在车辆1的外部的泵等将吸附剂从CO2回收容器20抽吸到车辆1的外部。第一排出口例如配置在车辆1的侧面或后部。
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二开闭机构27及第二开闭开关62,并使第二排出通路38如第二供给通路39那样从第二保持空间212朝第二排出口向斜上方延伸。在该情况下,当操作第一排出口开关而打开第一排出口时,使用设置在车辆1的外部的泵等将吸附剂从水回收容器21抽吸到车辆1的外部。第二排出口例如配置在车辆1的侧面或后部。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a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车辆1a具备内燃机10及CO2回收系统2a,CO2回收系统2a具备CO2回收容器20a、水回收容器21a、流路切换装置22、冷却装置23及抽吸泵24。
图6是图5的CO2回收容器20a的概略剖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CO2回收容器20a具有划定保持吸附剂的第一保持空间202a的第一隔壁201a。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上侧的第一隔壁201a及下侧的第一隔壁201a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当设置于气体流出路35的抽吸泵24工作时,从第一气体流路30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a的气体在CO2回收容器20a内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此时,通过下侧的第一隔壁201a的气体在第一保持空间202a中与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CO2。被回收了CO2的气体从第一保持空间202a通过上侧的第一隔壁201a并被排出到气体流出路35。在图6中,用虚线箭头示出了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a的气体的流动方向。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CO2回收容器20a具有第一连接部203及第二连接部204。CO2回收容器20a经由第一连接部203与第一气体流路30连接,并经由第二连接部204与气体流出路35连接。
CO2回收容器20a能够从第一连接部203及第二连接部204拆装,进而能够从车辆1a拆装。因此,车辆1a构成为从车辆1a取出CO2回收容器20a内的吸附剂。
通过从第一连接部203拆下第一气体流路30,能够解除CO2回收容器20a与第一气体流路30的连接。另外,通过从第二连接部204拆下气体流出路35,能够解除CO2回收容器20a与气体流出路35的连接。其结果,能够从车辆1a取出CO2回收容器20a,进而能够将吸附于CO2回收容器20a内的吸附剂的CO2取出到车辆1的外部。因此,根据车辆1a,能够将在车辆1a中吸附于吸附剂的CO2高效地取出到车辆1a的外部。另外,也可以在第一连接部203及第二连接部204安装盖,以在从车辆1a取出CO2回收容器20a时,使吸附于吸附剂上的CO2不会泄漏到CO2回收容器20a的外部。
另外,通过将第一气体流路30与第一连接部203连接且将气体流出路35与第二连接部204连接,能够将收容新的吸附剂的新的CO2回收容器20a设置于车辆1a。因此,根据车辆1a,能够迅速地更换CO2回收容器20a,进而能够迅速地更换搭载于车辆1a的吸附剂。
另外,也可以仅使CO2回收容器20a中保持吸附剂的部分(第一保持空间202a)能够从车辆1a拆装。在该情况下,省略第一连接部203及第二连接部204,CO2回收容器20a保持与第一气体流路30及气体流出路35连接的状态。另外,在该情况下,从车辆1a拆装的部分例如具有盒(cartridge)的形态。因此,只要CO2回收容器20a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车辆1a拆装即可。
图7是图5的水回收容器21a的概略剖视图。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水回收容器21a具有划定保持吸附剂的第二保持空间212a的第二隔壁211a。第二隔壁211a具有与第一隔壁201a相同的结构,并与第一隔壁201a同样地发挥功能。
当设置于气体流出路35的抽吸泵24工作时,从第二气体流路31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a的气体在水回收容器21a内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此时,通过下侧的第二隔壁211a的气体在第二保持空间212a中与吸附剂接触,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水蒸气。被回收了水蒸气的气体从第二保持空间212a通过上侧的第二隔壁211a被排出到第一气体流路30。在图7中,用虚线箭头示出了流入到水回收容器21a的气体的流动方向。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水回收容器21a具有第三连接部213及第四连接部214。水回收容器21a经由第三连接部213与第二气体流路31连接,并经由第四连接部214与第一气体流路30连接。
水回收容器21a能够从第三连接部213及第四连接部214拆装,进而能够从车辆1a拆装。因此,车辆1a构成为从车辆1a取出水回收容器21a内的吸附剂。
通过从第三连接部213拆下第二气体流路31,能够解除水回收容器21a与第二气体流路31的连接。另外,通过从第四连接部214拆下第一气体流路30,能够解除水回收容器21a与第一气体流路30的连接。其结果,能够将水回收容器21a从车辆1a取出,进而能够将吸附于水回收容器21a内的吸附剂的水蒸气取出到车辆1的外部。因此,根据车辆1a,能够将在车辆1a中吸附于吸附剂的水蒸气高效地取出到车辆1a的外部。另外,也可以在第三连接部213及第四连接部214安装盖,以在从车辆1a取出水回收容器21a时,使吸附于吸附剂的水蒸气不会泄漏到水回收容器21a的外部。
另外,通过将第二气体流路31与第三连接部213连接且将第一气体流路30与第四连接部214连接,能够将收容新的吸附吸的新的水回收容器21a设置于车辆1a。因此,根据车辆1a,能够迅速地更换水回收容器21a,进而能够迅速地更换搭载于车辆1a的吸附剂。
另外,也可以仅使水回收容器21a中保持吸附剂的部分(第二保持空间212a)能够从车辆1a拆装。此时,省略第三连接部213及第四连接部214,水回收容器21a保持与第二气体流路31及第一气体流路30连接的状态。另外,在该情况下,从车辆1a拆装的部分例如具有盒的形态。因此,只要水回收容器21a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车辆1a拆装即可。
另外,也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CO2回收容器20来代替CO2回收容器20a。即,也可以仅使水回收容器21a能够拆装。另外,也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水回收容器21来代替水回收容器21a。即,也可以仅使CO2回收容器20a能够拆装。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b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车辆1b具备内燃机10和CO2回收系统2b。CO2回收系统2b具备CO2回收容器20b、流路切换装置22、冷却装置23、抽吸泵24、吸附剂储存容器71、吸附剂泵72以及吸附剂喷射阀73。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CO2回收容器20b中的CO2的回收方法,使用化学吸收法,作为收容于CO2回收容器20b的吸附剂,使用液体吸附剂(例如胺溶液)。在化学吸收法中,使含有CO2的气体与吸附剂接触,并通过对吸附剂进行加热来使CO2从吸附剂解吸。
流路切换装置22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CO2回收容器20b的上游侧,并经由气体流路40与CO2回收容器20b连接。气体流路40在上游侧的端部与流路切换装置22连通,在下游侧的端部与CO2回收容器20b连通。因此,从流路切换装置22流出的气体经过气体流路40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b。
吸附剂储存容器71对在CO2回收容器20b中与气体接触之前的吸附剂进行储存。吸附剂储存容器71配置在位于车辆1b的后方的行李空间内或其下方,并配置成与CO2回收容器20b相邻。吸附剂储存容器71经由投入通路41与CO2回收容器20b连接。
吸附剂泵72设置于投入通路41。投入通路41在一个端部与吸附剂储存容器71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吸附剂喷射阀73连通。吸附剂泵72将吸附剂从吸附剂储存容器71移送到吸附剂喷射阀73。吸附剂喷射阀73将吸附剂喷射到CO2回收容器20b内,以使吸附剂与气体接触。
图9是图8的吸附剂储存容器71的概略剖视图。吸附剂储存容器7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储存液体吸附剂(例如胺溶液)。吸附剂储存容器71与投入通路4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入通路41与吸附剂储存容器71的上部连接。因此,当设置于投入通路41的吸附剂泵72工作时,吸附剂储存容器71内的吸附剂被吸起到投入通路41内。
另外,车辆1b具有供给通路42。如图8所示,供给通路42将车辆1b的外部与吸附剂储存容器71连接,并从车辆1b的外部向吸附剂储存容器71供给吸附剂。供给通路42在一个端部经由供给口74与车辆1b的外部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吸附剂储存容器71的内部连通。供给通路42从吸附剂储存容器71朝供给口74向斜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口74配置在车辆1b的侧面。
图10是图8的CO2回收容器20b的概略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CO2回收容器20b具有大致圆柱形状,收容液体吸附剂(例如胺溶液)。
CO2回收容器20b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与气体流路40连接,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与气体流出路3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流路40与CO2回收容器20b的侧部连接,气体流出路35与CO2回收容器20b的上部连接。因此,当设置于气体流出路35的抽吸泵24工作时,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b的气体在CO2回收容器20b内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此时,从吸附剂喷射阀73喷射出的吸附剂与气体接触而吸附气体中的CO2。被回收了CO2的气体从CO2回收容器20b排出到气体流出路35。在图10中,用虚线箭头示出了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b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另一方面,吸附有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下落到CO2回收容器20b的底部。
另外,车辆1b具备排出通路43及开闭机构25b。排出通路43将CO2回收容器20b与车辆1b的外部连接,并将吸附剂从CO2回收容器20b向车辆1b的外部排出。排出通路43在一个端部与CO2回收容器20b的内部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车辆1b的外部连通。排出通路43从CO2回收容器20b朝车辆1b的底面向下方延伸。
开闭机构25b设置于排出通路43,并构成为开闭排出通路43。开闭机构25b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开闭机构25相同的结构,并与第一开闭机构25同样地发挥作用。
如图10所示,CO2回收容器20b的底部与排出通路43连接,并朝排出通路43向斜下方延伸。当开闭机构25b关闭排出通路43时,收容在CO2回收容器20b的底部的吸附剂被CO2回收容器20b及开闭机构25b支承,并被保持在CO2回收容器20b的内部。另一方面,当开闭机构25b打开排出通路43时,吸附剂由于重力而从CO2回收容器20b通过排出通路43排出到车辆1b的外部。因此,车辆1b构成为从车辆1b取出CO2回收容器20b内的吸附剂。
图11是概略地表示图8的车辆1b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车辆1b还具备执行车辆1b的各种控制的ECU50。在第三实施方式中,ECU50与流路切换装置22、冷却装置23、抽吸泵24、吸附剂泵72及开闭机构25b电连接,并对它们进行控制。具体而言,ECU50对流入到气体流路40的废气与大气的比率、冷却装置23的工作、抽吸泵24的工作、吸附剂泵72的工作、以及开闭机构25b对排出通路43的开闭进行控制。
另外,车辆1b具备开闭开关61b及供给口开关63b。开闭开关61b及供给口开关63b分别配置在例如能够从车辆1b的驾驶席操作的车厢内的位置,并与ECU50电连接。
在将在车辆1b中吸附了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从车辆1b取出的情况下,首先将回收吸附剂的吸附剂回收容器设置在排出通路43的下方。之后,当由车辆1b的驾驶员等操作开闭开关61b时,从开闭开关61b向ECU50输入操作信号,ECU50控制开闭机构25b,以使开闭机构25b打开排出通路43。其结果,CO2回收容器20b内的吸附剂经过排出通路43排出到车辆1b的吸附剂回收容器,从而吸附于吸附剂的CO2被取出到车辆1b的外部。因此,根据车辆1b,能够将在车辆1b中吸附于吸附剂的CO2高效地取出到车辆1b的外部。
当由车辆1b的驾驶员等操作供给口开关63b时,从供给口开关63b向ECU50输入操作信号,ECU50解除供给口74的锁定。其结果,供给口74打开,能够从车辆1b的外部向吸附剂储存容器71供给吸附剂,即能够向车辆1b供给新的吸附剂来代替从车辆1b取出的吸附剂。因此,根据车辆1b,能够迅速地更换车辆1b内的吸附剂。吸附剂的供给例如使用泵等来进行。
另外,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流路切换装置22与CO2回收容器20b之间设置水回收容器21,以回收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b的气体中的水蒸气。
另外,开闭开关61b也可以配置在排出通路43的出口附近,以便由将CO2回收容器20b内的吸附剂从车辆1b取出的人员从车辆1的外部进行操作。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省略开闭开关61b,并从车辆1b的外部手动地对开闭机构25b进行开闭。
另外,也可以省略开闭机构25b及开闭开关61b,并使排出通路43从CO2回收容器20b朝排出口向斜上方延伸。在该情况下,当操作排出口开关而打开排出口时,使用设置在车辆1b的外部的泵等将吸附剂从CO2回收容器20b抽吸到车辆1b的外部。排出口例如配置在车辆1b的侧面或后部。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以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2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c的图。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车辆1c具备内燃机10及CO2回收系统2c,CO2回收系统2c具备CO2回收容器20c、流路切换装置22、冷却装置23、抽吸泵24、吸附剂储存容器71c、吸附剂泵72及吸附剂喷射阀73。
图13是图12的吸附剂储存容器71c的概略剖视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吸附剂储存容器71c具有第五连接部711。吸附剂储存容器71经由第五连接部711与投入通路41连接。
吸附剂储存容器71c能够从第五连接部711拆装,进而能够从车辆1c拆装。通过从第五连接部711拆下投入通路41,能够解除吸附剂储存容器71c与投入通路41的连接。其结果,能够从车辆1c取出吸附剂储存容器71c。另外,此时,也可以在第五连接部711安装盖,以使吸附剂不会泄漏到吸附剂储存容器71c的外部。
另外,通过将投入通路41与第五连接部711连接,能够将储存新的吸附剂的新的吸附剂存储容器71c设置于车辆1c。因此,根据车辆1a,能够迅速地更换吸附剂储存容器71c。
另外,也可以仅使吸附剂储存容器71c中保持吸附剂的部分能够从车辆1c拆装。在该情况下,省略第五连接部711,吸附剂储存容器71c保持与投入通路41连接的状态。另外,在该情况下,从车辆1c拆装的部分例如具有盒的形态。因此,只要吸附剂储存容器71c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车辆1c拆装即可。
图14是图12的CO2回收容器20c的概略剖视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CO2回收容器20c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当设置于气体流出路35的抽吸泵24工作时,从气体流路40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c的气体在CO2回收容器20c内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此时,从吸附剂喷射阀73喷射出的吸附剂与气体接触而吸附气体中的CO2。被回收了CO2的气体从CO2回收容器20c的内部排出到气体流出路35。在图14中,用虚线箭头示出了流入到CO2回收容器20c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另一方面,吸附有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下落到CO2回收容器20c的底部。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CO2回收容器20c具有第一连接部203c、第二连接部204c以及固定部205。CO2回收容器20c经由第一连接部203c与气体流路40连接,并经由第二连接部204c与气体流出路35连接。固定部205将吸附剂喷射阀73固定于CO2回收容器20c,以使吸附剂喷射阀73将吸附剂喷射到CO2回收容器20c内。
CO2回收容器20c能够从第一连接部203及第二连接部204拆装,进而能够从车辆1c拆装。因此,车辆1c构成为从车辆1c取出CO2回收容器20c内的吸附剂。
通过从第一连接部203c拆下气体流路40,能够解除CO2回收容器20c与气体流路40的连接。另外,通过从第二连接部204c拆下气体流出路35,能够解除CO2回收容器20c与气体流出路35的连接。而且,通过从固定部205拆下吸附剂喷射阀73,能够解除CO2回收容器20c与吸附剂喷射阀73的连接。其结果,能够从车辆1c取出CO2回收容器20c,进而能够将吸附于CO2回收容器20c内的吸附剂的CO2取出到车辆1c的外部。另外,也可以在第一连接部203c、第二连接部204c及固定部205安装盖,以在从车辆1c取出CO2回收容器20c时,使吸附于吸附剂的CO2不会泄漏到CO2回收容器20c的外部。
另外,通过将气体流路40与第一连接部203c连接,将气体流出路35与第二连接部204c连接,且将吸附剂喷射阀73经由固定部205固定于CO2回收容器20c,能够将新的CO2回收容器20c设置于车辆1c。因此,根据车辆1c,能够迅速地更换CO2回收容器20c。
另外,也可以仅使CO2回收容器20c中保持吸附剂的部分能够从车辆1c拆装。在该情况下,省略第一连接部203c及第二连接部204c,CO2回收容器20a保持与气体流路40及气体流出路35连接的状态。另外,在该情况下,从车辆1c拆装的部分例如具有盒的形态。因此,只要CO2回收容器20c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车辆1c拆装即可。
另外,也可以使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CO2回收容器20b来代替CO2回收容器20c。即,也可以仅使吸附剂储存容器71c能够拆装。另外,也可以使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吸附剂储存容器71来代替吸附剂储存容器71c。即,也可以仅使CO2回收容器20c能够拆装。
<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车辆1中吸附了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经过第一排出通路36取出到车辆1的外部。为了有效利用吸附于吸附剂的CO2作为资源,需要使CO2从吸附剂解吸。另外,为了使用吸附剂再次回收CO2,需要使CO2从吸附剂解吸而对吸附剂进行再生。
但是,在使CO2从取出自车辆1的吸附剂单独解吸的情况下,为了使CO2解吸,供给能量的频度变多,浪费能量。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使CO2从取自于多个车辆1的吸附剂同时解吸。由此,能够减少为了使CO2从吸附剂解吸而消耗的能量。
图1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CO2解吸系统80的图。CO2解吸系统80例如设置于用于从车辆1取出吸附剂的设施(加油站等),并使CO2从取出自多个车辆1的吸附剂同时解吸。另外,CO2解吸系统80也可以设置于与用于从车辆1取出吸附剂的设施不同的设施。在该情况下,从车辆1取出的吸附剂被输送到设置有CO2解吸系统80的设施。
CO2解吸系统80具备CO2解吸容器81、气体供给源82和CO2泵83。从各车辆1取出的吸附剂被投入到CO2解吸容器81。因此,CO2解吸容器81收容从多个车辆1取出的吸附剂。另外,从各车辆1取出的吸附剂也可以在保管容器中暂时保管,并经由保管容器投入到CO2解吸容器81。
气体供给源82将具有小于规定值的CO2浓度的气体向CO2解吸容器81内的吸附剂供给。例如,规定值是大气中的CO2浓度(350ppm~450ppm),由气体供给源82供给的气体是具有0%的CO2浓度的气体(例如氮气)。
当由气体供给源82向吸附剂供给气体时,吸附剂中的CO2浓度降低,CO2从吸附剂解吸。通过使用气体以使CO2从吸附剂解吸,与对吸附剂进行加热或减压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为了使CO2从吸附剂解吸所需的能量。
CO2泵83构成为从CO2解吸容器81吸出气体。即,CO2泵83构成为将从吸附剂解吸的CO2排出到CO2解吸容器81的外部。在从吸附剂解吸CO2时,从气体供给源82向CO2解吸容器81供给气体,并且使CO2泵83工作。从CO2解吸容器81排出的CO2例如储存于CO2储存容器。
另外,也可以省略气体供给源82,并利用如电加热器那样的加热装置对吸附剂进行加热或利用如真空泵那样的减压装置使CO2解吸容器81的内部减压,以从CO2解吸容器81内的吸附剂解吸CO2。另外,也可以省略CO2泵83,并使CO2从CO2解吸容器81的上部自然排出。另外,也可以将具有小于规定值的CO2浓度的气体向吸附剂供给,以使CO2从取出自车辆1的吸附剂单独地解吸。
<第六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6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d的图。另外,在图16中仅示出了车辆1d的一部分结构。
在具备内燃机10(参照图1)的车辆1d中,为了产生车辆1d的行驶用的动力而消耗燃料。因此,车辆1d具备:贮存燃料的燃料箱91;以及从车辆1d的外部向燃料箱91供给燃料的供油路92。供油路92在一个端部经由供油口93与车辆1d的外部连通,在另一个端部与燃料箱91的内部连通。供油路92从燃料箱91朝供油口93向斜上方延伸。
另外,如上所述,在车辆1d中,从第一供给口26经过第一供给通路37向CO2回收容器20供给吸附剂,并从第二供给口28经过第二供给通路39向水回收容器21供给吸附剂。因此,在难以识别供油口93、第一供给口26及第二供给口28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向燃料箱91供给吸附剂、或者向CO2回收容器20或水回收容器21供给燃料的不良情况。
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供油口93设置于车辆1d的一个侧面,第一供给口26和第二供给口28设置于车辆1d的另一个侧面。即,供油路92与车辆1d的一个侧面连接,第一供给通路37及第二供给通路39与车辆1d的另一个侧面连接。由此,容易识别供油口93、第一供给口26及第二供给口28,从而能够抑制上述不良情况的产生。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油路92与车辆1d的左侧的侧面连接,第一供给通路37及第二供给通路39与车辆1d的右侧的侧面连接。
<第七实施方式>
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及CO2回收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以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7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e的图。另外,在图17中仅示出了车辆1e的一部分结构。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供油口93设于车辆1e的一个侧面,第一供给口26及第二供给口28与车辆1d的后部连接。即,供油路92与车辆1e的一个侧面连接,第一供给通路37及第二供给通路39与车辆1e的后部连接。由此,容易识别供油口93、第一供给口26及第二供给口28,从而能够抑制上述不良情况的产生。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油路92与车辆1d的左侧的侧面连接。
另外,也可以使供油路92与车辆1e的一个侧面连接,使第一供给通路37与车辆1e的另一个侧面连接,并使第二供给通路39与车辆1e的后部连接。另外,也可以使供油路92与车辆1e的一个侧面连接,使第二供给通路39与车辆1e的另一个侧面连接,并使第一供给通路37与车辆1e的后部连接。由此,能够抑制应该供给到CO2回收容器20的吸附剂被供给到水回收容器21,或者应该供给到水回收容器21的吸附剂被供给到CO2回收容器20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内实施各种修正和变更。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任意组合来实施。例如,在组合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供油路92与车辆1d的一个侧面连接,供给通路42与车辆1d的另一个侧面连接。另外,在组合第三实施方式和第七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供油路92与车辆1e的一个侧面连接,供给通路42与车辆1e的后部连接。
标号说明
1、1a、1b、1c、1d、1e 车辆
20、20a、20b、20c CO2 回收容器

Claims (18)

1.一种车辆,能够回收CO2,其中,
所述车辆具备收容对气体中的CO2进行吸附的的吸附剂的CO2回收容器,
所述车辆构成为从该车辆取出所述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还具备排出通路,所述排出通路从所述CO2回收容器向该车辆的外部排出所述吸附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还具备供给通路,所述供给通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CO2回收容器供给所述吸附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还具备:吸附剂储存容器,储存在所述CO2回收容器中与气体接触之前的所述吸附剂;及
供给通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吸附剂储存容器供给所述吸附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还具备:燃料箱,贮存燃料;及
供油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燃料箱供给燃料,
所述供油路与该车辆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供给通路与该车辆的另一个侧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还具备:燃料箱,贮存燃料;及
供油路,从该车辆的外部向所述燃料箱供给燃料,
所述供油路与该车辆的侧面连接,所述供给通路与该车辆的后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CO2回收容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相对于该车辆拆装。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还具备吸附剂储存容器,所述吸附剂储存容器储存在所述CO2回收容器中与气体接触之前的所述吸附剂,
所述吸附剂储存容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相对于该车辆拆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还具备收容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的吸附剂的水回收容器,
所述车辆构成为从该车辆取出吸附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和吸附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吸附剂。
10.一种CO2回收方法,包括将在车辆中吸附了气体中的CO2的吸附剂从该车辆取出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还包括代替从所述车辆取出的所述吸附剂而向该车辆供给新的吸附剂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从所述车辆取出所述吸附剂包括从所述车辆取出收容所述吸附剂的CO2回收容器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还包括代替从所述车辆取出的CO2回收容器而将收容新的吸附剂的新的CO2回收容器设置于该车辆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从所述车辆取出所述吸附剂包括在加油站将该吸附剂从该车辆取出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还包括使CO2从取出自多个车辆的所述吸附剂同时解吸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使CO2从取出自多个车辆的所述吸附剂同时解吸包括将具有小于规定值的CO2浓度的气体向所述吸附剂供给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还包括通过向从所述车辆取出的所述吸附剂供给具有小于规定值的CO2浓度的气体来使CO2从该吸附剂解吸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CO2回收方法,其中,
在所述车辆收容有对气体中的CO2进行吸附的吸附剂和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的吸附剂,
该CO2回收方法还包括从该车辆取出在所述车辆中吸附了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吸附剂的步骤。
CN202011048655.8A 2019-10-09 2020-09-29 车辆及co2回收方法 Pending CN1126480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6218 2019-10-09
JP2019186218A JP7156234B2 (ja) 2019-10-09 2019-10-09 車両及びco2回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8047A true CN112648047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6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8655.8A Pending CN112648047A (zh) 2019-10-09 2020-09-29 车辆及co2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4392B2 (zh)
JP (1) JP7156234B2 (zh)
CN (1) CN1126480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19311B1 (en) * 2021-01-11 2022-12-06 Alexander Kian Motey Techniques to synthesize greenhouse gas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6547B1 (ja) 2022-09-12 2024-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回収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16471Y (zh) * 2008-12-31 2010-03-03 余冰 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CN102282343A (zh) * 2008-11-19 2011-12-14 K·D·默里 从大气、工业和机动车燃烧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
CN103561847A (zh) * 2011-04-18 2014-02-05 雷恩宇宙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去除来自汽车、家用和工业废气的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08877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安吉瑞纳有限公司 气体过滤和二氧化碳收集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7307A (ja) * 1991-05-21 1992-12-02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排ガスから二酸化炭素を分離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3403142B (zh) * 2011-01-20 2016-02-03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在车辆上回收和储存来自机动车辆废气的co2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343A (zh) * 2008-11-19 2011-12-14 K·D·默里 从大气、工业和机动车燃烧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
CN201416471Y (zh) * 2008-12-31 2010-03-03 余冰 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CN103561847A (zh) * 2011-04-18 2014-02-05 雷恩宇宙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去除来自汽车、家用和工业废气的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08877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安吉瑞纳有限公司 气体过滤和二氧化碳收集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19311B1 (en) * 2021-01-11 2022-12-06 Alexander Kian Motey Techniques to synthesize greenhouse ga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06941A1 (en) 2021-04-15
US11654392B2 (en) 2023-05-23
JP7156234B2 (ja) 2022-10-19
JP2021060028A (ja)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7424B1 (en) Device for cleaning air laden with CO2
JP7160000B2 (ja) 車両
CN112648047A (zh) 车辆及co2回收方法
JP5299565B2 (ja) 燃料タンクシステム
WO2009090792A1 (ja) 車両用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KR20110033558A (ko) 히터가 구비된 캐니스터
EP285499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volatile vapors
CN112031897B (zh) 车辆
JP4858396B2 (ja) 車両用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EP3751105B1 (en) Co2 recovery system
Aiba et al. Vehicle and CO 2 recovery method
EP3530931B1 (en) Vaporized fuel treatment device
JPH0544446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4005404B2 (ja) 蒸発燃料回収装置
US8960162B2 (en) Filter means,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filter means
KR100872658B1 (ko) 보조캐니스터가 내장된 자동차용 캐니스터 장치
JP2012102727A (ja) 自動車の動作方法及びその自動車
US20210108549A1 (en) Control device controlling co2 recovery device
JP4154859B2 (ja) 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JP2009074399A (ja) 燃料蒸気処理装置
JP2023042789A (ja) 車両用二酸化炭素回収装置
KR20110033554A (ko) 히터가 구비된 캐니스터
JP2010180769A (ja) 燃料蒸発ガス排出抑止装置
JPH11173224A (ja) 揮発性炭化水素蒸気の処理装置
JP2012087644A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