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6558A -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6558A
CN112646558A CN202011506952.2A CN202011506952A CN112646558A CN 112646558 A CN112646558 A CN 112646558A CN 202011506952 A CN202011506952 A CN 202011506952A CN 112646558 A CN112646558 A CN 112646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rrosion inhibitor
shale gas
gas pipel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69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6558B (zh
Inventor
郭建春
任山
王继宇
杨建�
张绍彬
任冀川
王梦莹
张远康
马应娴
冯绍辉
徐川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eps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eps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eps Technology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e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69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6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6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6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6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6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4Compositions for in situ inhibition of corrosion in boreholes or w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01,4-Diazines; Hydrogenated 1,4-diaz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杀菌缓蚀剂领域,公开了一种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包括主剂与溶剂,溶剂为乙醇或水,主剂由杀菌剂和缓蚀剂组成,杀菌剂由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组成,缓蚀剂为七种苄胺类物质中的三种。该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向溶剂中加入杀菌剂,搅拌至完全溶解;2)再加入七种苄胺类物质中的三种,继续搅拌,得到杀菌缓蚀剂。本发明中的杀菌缓蚀剂,主剂采用杀菌剂和缓蚀剂复配,无毒无刺激气味,且溶剂为乙醇或水,稳定性好,能够与其他主剂配伍,不产生其他问题,对人畜或周边环境无伤害、友好,且杀菌缓蚀效果均远超行业标准和市售产品。

Description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缓蚀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开采平台地面集输工艺管道的腐蚀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加剧。目前,页岩气开采的管线中存在大量种类繁多的有害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以及铁细菌(FB)等容易引发金属的腐蚀的有害细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造成管线腐蚀,形成刺漏现象的主要因素。根据美国相关科研机构的数据表明:仅硫酸盐还原菌造成的年经济损失就达到了7亿美元。美国油气田因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0-130亿美元/年,我国油气田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千亿元。四川页岩气在2017年大面积爆发腐蚀问题,从而造成年产量仅9.82%的影响以及平均50万/井的维修费用。造成页岩气生产管线腐蚀的主要原因有:1、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导致刺漏穿孔和腐蚀的主要原因;2、CO2促进了点蚀的发展,Cl-促进了腐蚀;3、冲刷作用导致局部区域腐蚀过程加速。
按照杀菌剂的作用机理,目前国内外各大油田使用的杀菌剂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氧化型杀菌剂,另一种是非氧化型杀菌剂。由于氧化型杀菌剂由于杀菌效果不佳或是会增加腐蚀导致现场应用不理想,因此,国内油气田采注系统的杀菌剂仍以非氧化型杀菌剂为主,如戊二醛、异噻唑啉酮等非离子型杀菌剂,以及季铵盐、季膦盐等阳离子型杀菌剂。
然而,由于缺乏对于杀菌剂的创新性研究,目前大部分杀菌剂还处于简单复配再利用的阶段,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杀菌效果大打折扣。并且油气田上使用的杀菌剂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导致大量高污染型的杀菌剂流入市场,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杀菌剂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包括主剂与溶剂,所述溶剂为乙醇或水,所述主剂由杀菌剂和缓蚀剂组成,所述杀菌剂由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组成,所述缓蚀剂为式(Ⅰ)、式(Ⅱ)、式(Ⅲ)、式(Ⅳ)、式(Ⅴ)、式(Ⅵ)和式(Ⅶ)代表的化合物中的三种。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21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31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1)本方案中,主剂由杀菌剂和缓蚀剂复配而成,其中,杀菌剂由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组成,缓蚀剂为七种苄胺类物质中的三种(即缓蚀剂为式(Ⅰ)、式(Ⅱ)、式(Ⅲ)、式(Ⅳ)、式(Ⅴ)、式(Ⅵ)和式(Ⅶ)代表的化合物中的三种),杀菌剂和缓蚀剂均无毒无刺激气味,且加上溶剂为水或乙醇,因此,本方案中的杀菌缓蚀剂澄清透明,稳定性好,能够与其他助剂配伍,不产生其他问题,不影响杀菌缓蚀效果,且对人畜或周边环境无害、友好,不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关于本方案中杀菌剂和缓蚀剂的选择,首先,虽然喹诺酮类物质能够作为广谱杀菌剂使用,但喹诺酮类物质作为页岩气管线上的杀菌剂并不常见,且也不是所有喹诺酮类物质均能作为页岩气管线的杀菌剂使用。本方案经过层层筛选,筛选出对了页岩气管线中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以及铁细菌(FB)具有杀菌效果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其次,杀菌剂与缓蚀剂的配伍问题,很多杀菌性能强的杀菌剂因无法与缓蚀剂配伍而不能使用,而本方案中,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作为杀菌剂能够很好地与七种苄胺类物质配伍形成稳定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不会产生絮凝沉淀。
(2)本方案中的杀菌缓蚀剂的杀菌缓蚀效果优异,并且,由于主剂至少由五种物质复配而成,因此,能够减少微生物对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从而提高杀菌缓蚀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杀菌剂、缓蚀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40-50:100。
有益效果:当杀菌剂、缓蚀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40-50:100时,能够取得更优的杀菌缓蚀效果,避免多加杀菌剂和缓蚀剂,从而防止杀菌剂和缓蚀剂的浪费。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杀菌剂中,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比为1:3或3:1。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比为1:3或1:3时,杀菌效果非常好。
本方案还提供了制备上述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溶剂中加入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搅拌至完全溶解;
S2、缓慢加入式(Ⅰ)、式(Ⅱ)、式(Ⅲ)、式(Ⅳ)、式(Ⅴ)、式(Ⅵ)和式(Ⅶ)代表的化合物中的三种,继续搅拌,得到杀菌缓蚀剂。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具有加大的应用前景。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式(Ⅰ)、式(Ⅱ)、式(Ⅲ)、式(Ⅳ)、式(Ⅴ)、式(Ⅵ)和式(Ⅶ)代表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
2)将卤代烃类物质稀释2-5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
3)卤代烃类物质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0-60℃,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其中苄胺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需原料简单易购,成本可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1中,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S2中,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60min。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限定搅拌条件,使得主剂充分混合、复配,并溶解于溶剂中。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在30℃下进行。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限定搅拌温度为30℃,使得主剂更好地溶解于溶剂中。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使用乙醇或甲醇或石油醚或二氯甲烷稀释卤代烃类物质。
有益效果:卤代烃类物质与乙醇或甲醇或石油醚或二氯甲烷的互溶性好,且乙醇或甲醇或石油醚或二氯甲烷不影响反应过程。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碳酸氢钠、碳酸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缚酸剂为较为常见的几种缚酸剂,且本身结构稳定,透明无色,不会对反应产物和反应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卤代烃类物质的滴加速度不超过5s/滴。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限制卤代烃类物质的滴加速度,避免出现卤代烃类物质局部过量的问题,使得反应更加均匀和充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中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编号和组份如表1所示。其中,“A1”代表“环丙沙星”,“A2”代表“左氧氟沙星”,“B1”代表“式(Ⅰ)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2”代表“式(Ⅱ)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3”代表“式(Ⅲ)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4”代表“式(Ⅳ)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5”代表“式(Ⅴ)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6”代表“式(Ⅵ)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7”代表“式(Ⅶ)所示的苄胺类物质”。
其中,B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N-二甲基苄胺(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碳酸氢钠,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N,N-二甲基苄胺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51
2)使用乙醇将1-溴丁烷稀释2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滴加速度为5s/滴。
3)1-溴丁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5℃,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B1,B1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52
上述方法中,N,N-二甲基苄胺、碳酸氢钠和1-溴丁烷的摩尔比为1:1:1.2。
B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N-二甲基苄胺(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碳酸钠,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
2)使用二氯甲烷将1-氯辛烷稀释2.5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滴加速度为5s/滴。
3)1-氯辛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40℃,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B2,B2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61
上述方法中,N,N-二甲基苄胺、碳酸钠和1-氯辛烷的摩尔比为1:1:1.2。
B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苄胺(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吡啶,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苄胺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62
2)使用甲醇将1-氯十二烷稀释3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滴加速度为5s/滴。
3)1-氯十二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45℃,反应3h。而后滴加苯乙酮,滴加速度为5s/滴,继续反应1h。得到目标产物B3,B3的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63
上述方法中,苄胺、吡啶、1-氯十二烷和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1:1.2:0.8。
B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N-二甲基苄胺(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三乙胺,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
2)使用石油醚将苄氯稀释4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滴加速度为5s/滴。苄氯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64
3)苄氯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B4,B4的结构式如式(Ⅳ)所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71
上述方法中,N,N-二甲基苄胺、三乙胺和苄氯的摩尔比为1:1:1.2。
B5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N-二甲基苄胺(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
2)使用乙醇将1,2-二氯乙烷稀释5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滴加速度为5s/滴。
3)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5℃,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B5,B5的结构式如式(Ⅴ)所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72
上述方法中,N,N-二甲基苄胺、缚酸剂和1,2-二氯乙烷的摩尔比为1:2:2.3。
B6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N-二甲基苄胺(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三乙胺和碳酸钠,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
2)使用乙醇将1,3-二溴丁烷稀释4.5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滴加速度为5s/滴。
3)1,3-二溴丁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B6,B6的结构式如式(Ⅵ)所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73
上述方法中,N,N-二甲基苄胺、缚酸剂和1,3-二溴丁烷的摩尔比为2:2:0.8。
B7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N-二甲基苄胺(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吡啶和三乙胺,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苄胺类物质的结构式为,缚酸剂为吡啶和三乙胺。
2)使用乙醇将1,6-二溴己烷稀释5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滴加速度为5s/滴。
3)1,6-二溴己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B7,B7的结构式如式(Ⅶ)所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81
上述方法中,N,N-二甲基苄胺、缚酸剂和1,6-二溴己烷的摩尔比为2:2:0.8。
表1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82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091
下面以实施例1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30℃、5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向100份溶剂中加入1份环丙沙星(A1)和2份左氧氟沙星(A2),搅拌30min,至环丙沙星(A1)和左氧氟沙星(A2)完全溶解。
步骤二、缓慢加入30份式(Ⅰ)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1)、10份式(Ⅱ)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2)和10份式(Ⅲ)所示的苄胺类物质(B3),继续搅拌60min后,得到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编号为LP-SJHS-1。
分别以现有杀菌剂1227(50%)、戊二醛(40%)、THPS(80%)、市售季磷酸盐杀菌剂、萘啶酸、吡咯酸、西诺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妥舒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质量比为1:1)为对比例1-16。
为检验本发明的杀菌效果,对实施例1-10中的杀菌缓蚀剂以及对比例1-16中的杀菌剂进行杀菌效果评价,并采用绝迹稀释法进行评价试验。试验水样采用四川威远某页岩气采气平台现场返排液含菌水样,下面以对实施例1中的杀菌缓蚀剂的杀菌效果评价试验为例,详细说明杀菌效果的评价试验:取100mL试验水样,将实施例1中的杀菌缓蚀剂(LP-SJHS-1)添加至试验水样中,添加量为100mg/L。1h后,利用绝迹稀释法测试杀菌后水体的细菌浓度,测试温度为40℃,测试时间为168h。而各对比例中,对比例1-4中,杀菌剂的添加量按照其各自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的最佳杀菌浓度添加,对比例1-4中杀菌剂的最佳杀菌浓度为100ppm,对比例5-16中,加入杀菌剂后试验水样中的杀菌剂浓度为10ppm。
对照例:取100mL试验水样,不添加杀菌缓蚀剂或杀菌剂,1h后,利用绝迹稀释法测试杀菌后水体的细菌浓度,测试温度为40℃,测试时间为168h。
杀菌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01
实施例1-10及对比例1-15的杀菌效果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02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11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21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31
由表2可知,实施例1-10中的杀菌缓蚀剂对SRB的杀菌率最低为86.0%,最高为100%。对比例1-4中的杀菌剂对SRB的杀菌率最低为88.2%,最高为92.0%。对比下来,不难发现,除去实施例1和实施例2,实施例3-10中对SRB的杀菌率均大于97%,均高于对比例1-4中SRB的杀菌率。
实施例1-10中的杀菌缓蚀剂对TGB的杀菌率最低为90.0%,最高为100%。实施例1中对TGB的杀菌率为90.0%,实施例2-10中对TGB的杀菌率均大于99%。在对比例1-4中,对比例2中对TGB的杀菌率的最低,为81.8%,对比例4中对TGB的杀菌率最高,为93.6%。由此,可以发现,实施例2-10中对TGB的杀菌率均高于对比例1-4中对TGB的杀菌率的最高值,实施例1中对TGB的杀菌率高于对比例2中对TGB的杀菌率。
实施例1-10中的杀菌缓蚀剂对FB的杀菌率最低为94.8%,最高为100%。实施例2中对FB的杀菌率为94.8%,实施例1、3-10中对FB的杀菌率均高于99%。在对比例1-4中,对FB的杀菌率最高为94.8%。由此可以看出,除去实施例2中对FB的杀菌率与对比例1-4中对FB的杀菌率的最高值相同以外,实施例1、3-10中对FB的杀菌率均高于对比例1-4中对FB的杀菌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实施例1-10的杀菌率与对比例1-4的杀菌率,不难发现,本发明中的杀菌缓蚀剂对SRB、TGB以及FB的杀菌效果与杀菌剂1227(50%)、戊二醛(40%)、THPS(80%)、市售季磷酸盐杀菌剂的杀菌效果持平,甚至优于后者,并且,本发明中的杀菌缓蚀剂安全环保,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害,更适合工业使用。
此外,对比例5-13中对SRB的杀菌率为0%,对TGB的杀菌率为0%,对FB的杀菌率为36.4%(对比例7、对比例9、对比例13)、77.3%(对比例12),对比例14-16中对SRB、TGB以及FB均有杀菌效果。由此可知,虽然喹诺酮类物质作为广谱杀菌剂,但并非是所有喹诺酮类物质均能用于页岩气管线杀菌。本发明经过层层筛选,从喹诺酮物质中筛选出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从而对造成页岩气管线腐蚀的关键微生物——SRB、TGB以及FB进行有效杀菌,延缓页岩气管线腐蚀,延长页岩气管线的使用寿命。
并且,通过对比对比例14-16,可以发现,对比例16中对SRB、TGB以及FB的杀菌率均高于对比例14和对比例15中对SRB、TGB以及FB的杀菌率,这说明,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混合后作为杀菌剂使用时,其杀菌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
为检验本发明中杀菌缓蚀剂对页岩气管线的缓蚀效果,采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油田集气系统环境并配置模拟水对实施例1-10中的杀菌缓蚀剂进行缓蚀效果评价。
具体地,将挂片试样放入缓蚀剂中浸泡5-10s,然后再将试样移走,固定在试验容器支架上,准备试验。
通过高温高压试验,其模拟试验所用试验条件和模拟水样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所用挂片试样材质为N80,在试验周期为7天的条件下,试验结果见表4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41
表4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42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51
由表4可知,本发明中的杀菌缓蚀剂能够使得N80石油钢管的缓蚀速率降低至0.01004mm/a,缓蚀率高达97.51%。并且,本发明中的杀菌缓蚀剂的缓蚀速率最高值仅为0.03245mm/a,缓蚀率均在91.9%以上,缓蚀效果远超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缓蚀速率≤0.076mm/a),可提高对页岩气管线的缓蚀效果,延长页岩气管线的使用寿命。
为检验本发明中杀菌缓蚀剂的稳定性,分别在20℃、40℃和80℃条件下放置24h观察其状态,观察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52
Figure BDA0002845207150000161
由表5可知,本发明中的杀菌缓蚀剂为澄清透明液体,无色无味,状态稳定,在80℃条件下均不会产生变色、絮凝和沉淀,放置24h后可以保持原有的杀菌缓蚀性能。
而对比试验中,将杀菌剂11-Q(甲基异噻唑啉酮)与缓蚀剂RX-1(IMC-508)复配后,在室温和40℃下放置24h,出现絮凝沉淀。将杀菌剂11-Q(甲基异噻唑啉酮)与缓蚀剂RX-2(ZK-50)复配后,在室温和40℃下放置24h,出现絮凝沉淀。这表明,杀菌剂11-Q与缓蚀剂RX-1的配伍性不佳,杀菌剂11-Q与缓蚀剂RX-2的配伍性也不佳。实际上,现有杀菌剂很难与缓蚀剂稳定配伍,而本发明经过层层筛选,才找到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作为杀菌剂时,本发明中七种苄胺类物质作为缓蚀剂时,两者的配伍性好,复配后得到的杀菌缓蚀剂稳定性好,不会产生变色、絮凝和沉淀。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杀菌缓蚀剂能够有效杀死页岩气管线中的SRB、TGB和FB,杀菌率可高达100%,缓蚀速率可低至0.01004mm/a,缓蚀率可高达97.51%,杀菌缓蚀效果优异,且无毒无刺激气味,稳定性好,能够与其他助剂配伍,不产生其他问题,不影响杀菌缓蚀效果,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害、友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剂与溶剂,所述溶剂为乙醇或水,所述主剂由杀菌剂和缓蚀剂组成,所述杀菌剂由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组成,所述缓蚀剂为式(Ⅰ)、式(Ⅱ)、式(Ⅲ)、式(Ⅳ)、式(Ⅴ)、式(Ⅵ)和式(Ⅶ)代表的化合物中的三种。
Figure FDA0002845207140000011
Figure FDA0002845207140000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缓蚀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40-5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中,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比为1:3或3:1。
4.制备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溶剂中加入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搅拌至完全溶解;
S2、缓慢加入式(Ⅰ)、式(Ⅱ)、式(Ⅲ)、式(Ⅳ)、式(Ⅴ)、式(Ⅵ)和式(Ⅶ)代表的化合物中的三种,继续搅拌,得到杀菌缓蚀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Ⅰ)、式(Ⅱ)、式(Ⅲ)、式(Ⅳ)、式(Ⅴ)、式(Ⅵ)和式(Ⅶ)代表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苄胺类底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缚酸剂,反应温度30℃,持续搅拌;
2)将卤代烃类物质稀释2-5倍,并滴加至圆底烧瓶中;
3)卤代烃类物质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0-60℃,反应3h,得到目标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S2中,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6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在30℃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乙醇或甲醇或石油醚或二氯甲烷稀释卤代烃类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碳酸氢钠、碳酸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卤代烃类物质的滴加速度不超过5s/滴。
CN202011506952.2A 2020-12-18 2020-12-18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46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6952.2A CN112646558B (zh) 2020-12-18 2020-12-18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6952.2A CN112646558B (zh) 2020-12-18 2020-12-18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6558A true CN112646558A (zh) 2021-04-13
CN112646558B CN112646558B (zh) 2022-08-16

Family

ID=7535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6952.2A Active CN112646558B (zh) 2020-12-18 2020-12-18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65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2705A (zh) * 2020-12-22 2021-04-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生态安全型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1266A (zh) * 2021-12-31 2022-03-25 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杀菌性能的不起泡无硫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6241A (zh) * 2006-04-07 2007-02-2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碳钢酸性清洗剂及其应用
WO2008133982A2 (en) * 2007-04-27 2008-11-06 Lectec Corporation Adhesive patch with aversive agent
CN106432076A (zh) * 2016-09-12 2017-02-22 辽宁大学 一种环丙沙星c3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19681A (zh) * 2016-11-18 2017-05-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油田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1695A (zh) * 2018-06-13 2018-10-12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田用缓蚀杀菌剂
CN109971447A (zh) * 2019-04-30 2019-07-05 濮阳市科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井集输及污水处理系统的杀菌型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37901A (zh) * 2020-09-15 2020-11-17 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页岩气井管线专用无泡型复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0002A (zh) * 2020-08-21 2020-12-15 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溶性的缓蚀杀菌一体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6241A (zh) * 2006-04-07 2007-02-2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碳钢酸性清洗剂及其应用
WO2008133982A2 (en) * 2007-04-27 2008-11-06 Lectec Corporation Adhesive patch with aversive agent
CN106432076A (zh) * 2016-09-12 2017-02-22 辽宁大学 一种环丙沙星c3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19681A (zh) * 2016-11-18 2017-05-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油田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1695A (zh) * 2018-06-13 2018-10-12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田用缓蚀杀菌剂
CN109971447A (zh) * 2019-04-30 2019-07-05 濮阳市科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井集输及污水处理系统的杀菌型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0002A (zh) * 2020-08-21 2020-12-15 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溶性的缓蚀杀菌一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37901A (zh) * 2020-09-15 2020-11-17 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页岩气井管线专用无泡型复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ZIA TARANNUM: "Perspective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approach for antibiotic detection i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A critical review", 《FOOD CONTROL》, vol. 118, 29 May 2020 (2020-05-29), XP086246462, DOI: 10.1016/j.foodcont.2020.107381 *
庞雪辉; 张玉璇; 张洁; 解建东; 侯保荣: "吡哌酸、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0.5 mol/LH2SO4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与机理研究", 《化学学报》, vol. 69, no. 4, 28 February 2011 (2011-02-28), pages 483 - 49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2705A (zh) * 2020-12-22 2021-04-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生态安全型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1266A (zh) * 2021-12-31 2022-03-25 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杀菌性能的不起泡无硫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1266B (zh) * 2021-12-31 2022-12-02 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杀菌性能的不起泡无硫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6558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46558B (zh) 页岩气管线专用生态安全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AU2010220198B2 (en) Biocid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phosphonium salt and a polymeric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CN112544624B (zh) 页岩气管线专用环保一体化杀菌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3528A (zh) 一种新型杀菌缓蚀剂
CN111937901B (zh) 一种页岩气井管线专用无泡型复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0387A (zh) 一种改进型油田复合型杀菌剂的配制工艺
CN104488861A (zh) 一种水处理复合阻垢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300A (zh) 一种高效复合型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11039367A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用高效复配溶垢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9720A (zh) 一种用于油井防蜡防腐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7991B (zh) 一种缓蚀阻垢杀菌剂及其应用
US20210022346A1 (en) Relating to water treatment
CN107593703A (zh) 用于油田水处理系统的杀菌剂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11955480A (zh) 一种水处理杀菌剂
CN114158560B (zh) 一种工业冷却水用杀菌剂
CN111019748A (zh) 用于抑制金属加工液腐败的生物稳定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09850A (zh) 一种高效抑制铁细菌的复合杀菌剂
CA2964050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water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inhibit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CN109626604A (zh) 一种无磷环保型咪唑啉系缓蚀阻垢剂及制备方法
CN110054266B (zh) 一种深度洁净污水处理剂
US10004233B2 (en) Relating to treatment of water
CN112358861A (zh) 一种页岩气田用缓蚀杀菌剂
CN104402126A (zh) 一种油田专用杀菌缓蚀剂
CN116200179B (zh) 一种减少硫酸盐还原细菌腐蚀的表面活性剂制剂
CN110054265B (zh) 一种深度洁净污水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