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4355A -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4355A
CN112644355A CN202011553739.7A CN202011553739A CN112644355A CN 112644355 A CN112644355 A CN 112644355A CN 202011553739 A CN202011553739 A CN 202011553739A CN 112644355 A CN112644355 A CN 112644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handrail
sleeved
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37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5537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4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4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4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工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包括固定柱,固定柱的对应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杆,装置杆的下表面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细杆,细杆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A,装置杆内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装置箱,装置箱套入有限位杆B,限位杆B套入有扭簧,扭簧套入连接有转柱A,限位杆B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通过细杆的设置,利用简单的操作来框型扶手高度的进行控制,适应到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避免因乘客难以扶持框型扶手导致因拥挤等原因的摔倒,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完善性和人性化程度,操作效率高,不需要手动进行固定等操作即可自动限位。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交通工具中,需要通过设置扶手来供站立的乘客拿持,从而对站立的乘客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站立的乘客站立不稳定等问题
现有专利号CN108437867B提出一种一种城市公共汽车用扶手装置,具备拆装操作简单,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乘客的好处,但是其适用于不同身高群体使用的方式是设置两个拿持区域,其对不同身高群体的适用区间极低,适用性较差。
现有的调节式扶手多采用螺栓固定等方式,在调节时需要进行一定操作,难以对其高度进行快速的调节,且容易导致调节过程中因公共交通工具的行驶导致倾倒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背景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包括固定柱,固定柱有两个且呈左右对齐状态,固定柱的对应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杆,装置杆的下表面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细杆,细杆位于装置杆内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A,装置杆内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装置箱,装置箱靠近限位杆A的一面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限位杆B,限位杆B位于装置箱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孔且套入有扭簧,扭簧套入连接有转柱A,转柱A的正面与装置箱内部的正面呈固定连接关系,限位杆B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触发杆呈倾斜状态且顶面与顶面内壁贴合,限位杆B位于装置箱外部一端的下表面与限位杆A的上表面相互贴合,装置箱内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柱B,转柱B套入有转杆,装置箱内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衡板,平衡板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且上下对齐,平衡板的对应面磁力连接有限位杆C,限位杆C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弹簧B,弹簧B与装置箱内部左侧壁呈固定连接关系,限位杆C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短柱,限位杆C位于限位杆B的正下方,细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型扶手。
优选的,所述框型扶手内部设置有弹性板,弹性板的顶面铺设有通气孔,弹性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数个压杆,压杆底面固定连接有活塞A,框型扶手底面内壁对应数个活塞A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筒,滑筒顶面呈镂空状态且与活塞A呈套入关系,活塞A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A。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正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套入有滑杆,固定柱内部在滑槽上方呈镂空状态且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套杆,套杆外壁套入有呈圆环体的活塞B,活塞B底面固定连接有拉绳和弹簧C,拉绳远离活塞B的一端贯穿固定柱且与滑杆固定连接,固定杆内部开设有两个气孔A,且两个气孔A分别与两个固定柱内部镂空处的顶面连通,细杆前后两面均开设有槽且槽内套入有拉杆,装置杆前后两面对应拉杆的位置呈镂空状态,细杆对应拉杆两侧面底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圆槽且槽内套入有转轴,转轴与相应位置的拉杆通过转动轴承固定连接,转轴远离拉杆的一端在细杆内部套入有转筒,转轴在转筒内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数个扇板,气孔A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C,两个气管C远离气孔A的一端均位于压杆内且与细杆前后两个位于右侧的细杆连通。
优选的,所述框型扶手内部开设有环形的气孔B,滑筒底面开设有孔且与气孔B连通,框型扶手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管A,四个气管A呈两两前后分布且均与气孔B连通,四个气管A远离框型扶手的一端均与细杆固定连接且分别与四个转筒连通。
优选的,所述框型扶手内部开设有环形的气孔C,弹性板两侧面均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气管D,两个气管D均与气孔C连通,框型扶手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管B,四个气管B呈两两前后分布且均与气孔C连通,四个气管B远离框型扶手的一端均与细杆固定连接且分别与四个转筒连通,扇板通过弹性球与转轴固定连接,转筒背侧内壁设有平面处,气管B在转筒的管口处位于转筒内壁的平面向曲面转换的位置,转筒内壁在气管B两侧均开设有孔且孔贯穿细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通过细杆的设置,利用简单的操作来框型扶手高度的进行控制,适应到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避免因乘客难以扶持框型扶手导致因拥挤等原因的摔倒,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完善性和人性化程度,操作效率高,不需要手动进行固定等操作即可自动限位,且操作时乘客会手持扶手,即使调节过程中公共交通工具行驶,乘客也已经拿持住扶手,避免倾倒等问题的出行。
2、该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通过限位杆B和限位杆C的设置,利用两组联动式的限位杆来同时进行支撑和收缩,并且共同分担细杆的压力,增加细杆的可受力强度,避免单个限位杆支撑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3、该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通过弹簧A和弹性板的设置,通过其自身产生的形变来对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在乘客身体不平衡导致对框型扶手施压较大力时,能够缓解反作用力对乘客手部造成的损伤,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性化程度。
4、该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通过拉杆的设置,当乘客的身高难以操作到框型扶手时,可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拉杆放下,从而来间接对细杆进行高度调节操作,以供将框型扶手位置降低来方便拿持,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便携性和适应性。
5、该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通过拉杆的设置,当乘客单手的抓持力不住导致搭乘稳定性较低时,可通过对弹性板施压来将拉杆放下,然后通过身体或手部支撑到拉杆上,从而增加搭乘的稳定性,预防身体不平衡导致因碰撞或拥挤而摔倒的状况。
6、该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通过拉杆的设置,当乘客身体不平衡时,拉杆自动放下来对乘客的身体起到阻隔作用,避免乘客因身体不平衡而摔倒的问题,增加对乘客的防护效果。
7、该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通过气管B的设置,当乘客对弹性板施加较大力时,会通过弹性板传导吸力到乘客手部,利用吸力进一步固定乘客的手部,从而进一步增加乘客对扶手的抓持稳定性,以及避免乘客身体不平衡时手部脱力而脱离把手导致的手部受伤以及摔倒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杆剖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箱剖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筒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柱;2、固定杆;3、装置杆;4、细杆;5、连接绳;6、框型扶手;7、弹簧A;8、弹性板;9、通气孔;10、限位杆A;11、限位杆B;12、限位杆C;13、装置箱;14、触发杆;15、转柱A;16、扭簧;17、平衡板;18、弹簧B;19、短柱;20、转柱B;21、转杆;22、压杆;23、活塞A;24、滑筒;25、滑槽;26、滑杆;27、拉绳;28、套杆;29、活塞B;30、弹簧C;31、气孔A;32、转筒;33、转轴;34、扇板;35、弹性球;36、拉杆;37、气管A;38、气管B;39、气管C;40、气管D;41、气孔B;42、气孔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包括固定柱1,固定柱1有两个且呈左右对齐状态,固定柱1的对应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杆3,装置杆3的下表面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细杆4,细杆4位于装置杆3内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A10,装置杆3内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装置箱13,装置箱13靠近限位杆A10的一面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限位杆B11,限位杆B11位于装置箱13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孔且套入有扭簧16,扭簧16套入连接有转柱A15,转柱A15的正面与装置箱13内部的正面呈固定连接关系,限位杆B11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4,触发杆14呈倾斜状态且顶面与13顶面内壁贴合,限位杆B11位于装置箱13外部一端的下表面与限位杆A10的上表面相互贴合,装置箱13内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柱B20,转柱B20套入有转杆21,装置箱13内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衡板17,平衡板17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且上下对齐,平衡板17的对应面磁力连接有限位杆C12,限位杆C12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弹簧B18,弹簧B18与装置箱13内部左侧壁呈固定连接关系,限位杆C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短柱19,限位杆C12位于限位杆B11的正下方,细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5,连接绳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型扶手6,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根据自己的身高可对细杆4进行高度调整,先向上移动细杆4,限位杆A10将会对限位杆B11进行挤压,限位杆B11受到挤压后,限位杆B11将会绕着转柱A15发生旋转,此时触发杆14将会撞击到转杆21,转杆21将会绕着转柱B20旋转,转杆21将会碰撞短柱19,短柱19将会向左移动,此时快速向下拉动细杆4,细杆4将会下落,限位杆C12短时间内不会对限位杆A10进行限位,此时由于弹簧B18的弹力,限位杆C12恢复至原位置,对限位杆A10进行限位,由于扭簧16的作用,限位杆B11将会恢复原位置,继续对限位杆A10进行卡合限位,通过细杆4的设置,利用简单的操作来框型扶手6高度的进行控制,适应到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避免因乘客难以扶持框型扶手6导致因拥挤等原因的摔倒,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完善性和人性化程度,操作效率高,不需要手动进行固定等操作即可自动限位,且操作时乘客会手持扶手,即使调节过程中公共交通工具行驶,乘客也已经拿持住扶手,避免倾倒等问题的出行,通过限位杆B11和限位杆C12的设置,利用两组联动式的限位杆来同时进行支撑和收缩,并且共同分担细杆4的压力,增加细杆4的可受力强度,避免单个限位杆支撑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框型扶手6内部设置有弹性板8,弹性板8的顶面铺设有通气孔9,弹性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数个压杆22,压杆22底面固定连接有活塞A23,框型扶手6底面内壁对应数个活塞A23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筒24,滑筒24顶面呈镂空状态且与活塞A23呈套入关系,活塞A23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A7,通过弹簧A7和弹性板8的设置,通过其自身产生的形变来对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在乘客身体不平衡导致对框型扶手6施压较大力时,能够缓解反作用力对乘客手部造成的损伤,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性化程度。
固定柱1正面开设有滑槽25,滑槽25内套入有滑杆26,固定柱1内部在滑槽25上方呈镂空状态且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套杆28,套杆28外壁套入有呈圆环体的活塞B29,活塞B29底面固定连接有拉绳27和弹簧C30,拉绳27远离活塞B29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且与滑杆26固定连接,固定杆2内部开设有两个气孔A31,且两个气孔A31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内部镂空处的顶面连通,细杆4前后两面均开设有槽且槽内套入有拉杆36,装置杆3前后两面对应拉杆36的位置呈镂空状态,细杆4对应拉杆36两侧面底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圆槽且槽内套入有转轴33,转轴33与相应位置的拉杆36通过转动轴承固定连接,转轴33远离拉杆36的一端在细杆4内部套入有转筒32,转轴33在转筒32内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数个扇板34,气孔A31远离固定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C39,两个气管C39远离气孔A31的一端均位于压杆22内且与细杆4前后两个位于右侧的细杆4连通,首先拉动滑杆26使其在滑槽25内向下滑动,滑杆26拉动活塞B29在套杆28上滑动,并使固定柱1内部空间的上方产生负压,负压通过气孔A31和气管C39抽取转筒32内的空气并形成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对扇板34产生推力,扇板34带动转轴33转动,转轴33转动带动拉杆36从细杆4上翻转下来,然后乘客可通过参考拉杆36来带动细杆4进行高度调节操作,当乘客松开滑杆26时,弹簧C30带动滑杆26和活塞B29复位,并将固定柱1内部的空气注入回转筒32内,扇板34受到注入空气的试压带动拉杆36复位,通过拉杆36的设置,当乘客的身高难以操作到框型扶手6时,可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拉杆36放下,从而来间接对细杆4进行高度调节操作,以供将框型扶手6位置降低来方便拿持,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便携性和适应性。
框型扶手6内部开设有环形的气孔B41,滑筒24底面开设有孔且与气孔B41连通,框型扶手6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管A37,四个气管A37呈两两前后分布且均与气孔B41连通,四个气管A37远离框型扶手6的一端均与细杆4固定连接且分别与四个转筒32连通,当乘客因身体不平衡导致对弹性板8施加较大压力时,弹性板8带动压杆22在滑筒24内滑动并将滑筒24内的空气挤压到气孔B41内,然后空气通过气孔B41和气管A37注入到转筒32内,扇板34受到注入空气的推动带动拉杆36翻转,从而对乘客的身体起到阻隔作用,避免乘客因身体不平衡而摔倒的问题,乘客也可通过身体或手部支撑到拉杆36上,且滑筒24内的气压仅足够拉杆36最多翻转九十度,避免碰撞到乘客,通过拉杆36的设置,当乘客单手的抓持力不住导致搭乘稳定性较低时,可通过对弹性板8施压来将拉杆36放下,然后通过身体或手部支撑到拉杆36上,从而增加搭乘的稳定性,预防身体不平衡导致因碰撞或拥挤而摔倒的状况,通过拉杆36的设置,当乘客身体不平衡时,拉杆36自动放下来对乘客的身体起到阻隔作用,避免乘客因身体不平衡而摔倒的问题,增加对乘客的防护效果。
框型扶手6内部开设有环形的气孔C42,弹性板8两侧面均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气管D40,两个气管D40均与气孔C42连通,框型扶手6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管B38,四个气管B38呈两两前后分布且均与气孔C42连通,四个气管B38远离框型扶手6的一端均与细杆4固定连接且分别与四个转筒32连通,扇板34通过弹性球35与转轴33固定连接,转筒32背侧内壁设有平面处,气管B38在转筒32的管口处位于转筒32内壁的平面向曲面转换的位置,转筒32内壁在气管B38两侧均开设有孔且孔贯穿细杆4,扇板34随着转轴33转动至平面处时,扇板34之间的间隙会减小,从而将其扇板34之间的空气挤出,然后扇板34转动至对应气管B38的位置时,扇板34之间的间隙会增加且产生负压来通过与弹性板8连通的气管B38、气管D40和气孔C42抽取空气,从而使弹性板8的顶面产生吸力,吸力作用到乘客的手部,从而在乘客施加较大力到弹性板8上带动转轴33转动时后,利用吸力进一步固定乘客的手部,通过气管B38的设置,当乘客对弹性板8施加较大力时,会通过弹性板8传导吸力到乘客手部,利用吸力进一步固定乘客的手部,从而进一步增加乘客对扶手的抓持稳定性,以及避免乘客身体不平衡时手部脱力而脱离把手导致的手部受伤以及摔倒等问题。
工作原理:S1,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根据自己的身高可对细杆4进行高度调整,先向上移动细杆4,限位杆A10将会对限位杆B11进行挤压,限位杆B11受到挤压后,限位杆B11将会绕着转柱A15发生旋转,此时触发杆14将会撞击到转杆21,转杆21将会绕着转柱B20旋转,转杆21将会碰撞短柱19,短柱19将会向左移动,此时快速向下拉动细杆4,细杆4将会下落,限位杆C12短时间内不会对限位杆A10进行限位,此时由于弹簧B18的弹力,限位杆C12恢复至原位置,对限位杆A10进行限位,由于扭簧16的作用,限位杆B11将会恢复原位置,继续对限位杆A10进行卡合限位。
S2,首先拉动滑杆26使其在滑槽25内向下滑动,滑杆26拉动活塞B29在套杆28上滑动,并使固定柱1内部空间的上方产生负压,负压通过气孔A31和气管C39抽取转筒32内的空气并形成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对扇板34产生推力,扇板34带动转轴33转动,转轴33转动带动拉杆36从细杆4上翻转下来,然后乘客可通过参考拉杆36来带动细杆4进行高度调节操作,当乘客松开滑杆26时,弹簧C30带动滑杆26和活塞B29复位,并将固定柱1内部的空气注入回转筒32内,扇板34受到注入空气的试压带动拉杆36复位。
S3,当乘客因身体不平衡导致对弹性板8施加较大压力时,弹性板8带动压杆22在滑筒24内滑动并将滑筒24内的空气挤压到气孔B41内,然后空气通过气孔B41和气管A37注入到转筒32内,扇板34受到注入空气的推动带动拉杆36翻转,从而对乘客的身体起到阻隔作用,避免乘客因身体不平衡而摔倒的问题,乘客也可通过身体或手部支撑到拉杆36上,且滑筒24内的气压仅足够拉杆36最多翻转九十度,避免碰撞到乘客。
S4,扇板34随着转轴33转动至平面处时,扇板34之间的间隙会减小,从而将其扇板34之间的空气挤出,然后扇板34转动至对应气管B38的位置时,扇板34之间的间隙会增加且产生负压来通过与弹性板8连通的气管B38、气管D40和气孔C42抽取空气,从而使弹性板8的顶面产生吸力,吸力作用到乘客的手部,从而在乘客施加较大力到弹性板8上带动转轴33转动时后,利用吸力进一步固定乘客的手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包括固定柱(1),固定柱(1)有两个且呈左右对齐状态,固定柱(1)的对应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杆(3),装置杆(3)的下表面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细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杆(4)位于装置杆(3)内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A(10),装置杆(3)内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装置箱(13),装置箱(13)靠近限位杆A(10)的一面呈镂空状态且套入有限位杆B(11),限位杆B(11)位于装置箱(13)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孔且套入有扭簧(16),扭簧(16)套入连接有转柱A(15),转柱A(15)的正面与装置箱(13)内部的正面呈固定连接关系,限位杆B(11)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4),触发杆(14)呈倾斜状态且顶面与(13)顶面内壁贴合,限位杆B(11)位于装置箱(13)外部一端的下表面与限位杆A(10)的上表面相互贴合,细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5),连接绳(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型扶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13)内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柱B(20),转柱B(20)套入有转杆(21),装置箱(13)内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衡板(17),平衡板(17)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且上下对齐,平衡板(17)的对应面磁力连接有限位杆C(12),限位杆C(12)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弹簧B(18),弹簧B(18)与装置箱(13)内部左侧壁呈固定连接关系,限位杆C(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短柱(19),限位杆C(12)位于限位杆B(11)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扶手(6)内部设置有弹性板(8),弹性板(8)的顶面铺设有通气孔(9),弹性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数个压杆(22),压杆(22)底面固定连接有活塞A(23),框型扶手(6)底面内壁对应数个活塞A(23)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筒(24),滑筒(24)顶面呈镂空状态且与活塞A(23)呈套入关系,活塞A(23)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A(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正面开设有滑槽(25),滑槽(25)内套入有滑杆(26),固定柱(1)内部在滑槽(25)上方呈镂空状态且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套杆(28),套杆(28)外壁套入有呈圆环体的活塞B(29),活塞B(29)底面固定连接有拉绳(27)和弹簧C(30),拉绳(27)远离活塞B(29)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且与滑杆(26)固定连接,固定杆(2)内部开设有两个气孔A(31),且两个气孔A(31)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内部镂空处的顶面连通,细杆(4)前后两面均开设有槽且槽内套入有拉杆(36),装置杆(3)前后两面对应拉杆(36)的位置呈镂空状态,细杆(4)对应拉杆(36)两侧面底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圆槽且槽内套入有转轴(33),转轴(33)与相应位置的拉杆(36)通过转动轴承固定连接,转轴(33)远离拉杆(36)的一端在细杆(4)内部套入有转筒(32),转轴(33)在转筒(32)内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数个扇板(34),气孔A(31)远离固定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C(39),两个气管C(39)远离气孔A(31)的一端均位于压杆(22)内且与细杆(4)前后两个位于右侧的细杆(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扶手(6)内部开设有环形的气孔B(41),滑筒(24)底面开设有孔且与气孔B(41)连通,框型扶手(6)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管A(37),四个气管A(37)呈两两前后分布且均与气孔B(41)连通,四个气管A(37)远离框型扶手(6)的一端均与细杆(4)固定连接且分别与四个转筒(3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板(34)通过弹性球(35)与转轴(33)固定连接,转筒(32)背侧内壁设有平面处,气管B(38)在转筒(32)的管口处位于转筒(32)内壁的平面向曲面转换的位置,转筒(32)内壁在气管B(38)两侧均开设有孔且孔贯穿细杆(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扶手(6)内部开设有环形的气孔C(42),弹性板(8)两侧面均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气管D(40),两个气管D(40)均与气孔C(42)连通,框型扶手(6)顶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管B(38),四个气管B(38)呈两两前后分布且均与气孔C(42)连通,四个气管B(38)远离框型扶手(6)的一端均与细杆(4)固定连接且分别与四个转筒(32)连通。
CN202011553739.7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Pending CN112644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3739.7A CN112644355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3739.7A CN112644355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4355A true CN112644355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2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3739.7A Pending CN112644355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435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30339U (zh) * 2009-11-17 2010-07-21 陈辰 一种简易伸缩式公交车扶手
CN204605612U (zh) * 2015-05-18 2015-09-02 史清波 公交车扶手杆
KR20160046280A (ko) * 2015-05-12 2016-04-28 장은화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손잡이
CN205326880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厦门理工学院 公共汽车用拉手
CN109017495A (zh) * 2018-07-18 2018-12-18 涂玉华 一种可移动伸缩的公交、地铁扶手架
CN109080519A (zh) * 2018-08-21 2018-12-25 田园 一种加固型公交车吊环
CN210733925U (zh) * 2019-09-15 2020-06-12 广州源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公交扶手
CN111452696A (zh) * 2020-04-21 2020-07-28 杨继刚 一种散热吸汗型公交车扶手
CN211642181U (zh) * 2019-12-17 2020-10-09 贵州财经大学 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
CN212195207U (zh) * 2020-05-12 2020-12-22 戴幼珠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用伸缩扶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30339U (zh) * 2009-11-17 2010-07-21 陈辰 一种简易伸缩式公交车扶手
KR20160046280A (ko) * 2015-05-12 2016-04-28 장은화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손잡이
CN204605612U (zh) * 2015-05-18 2015-09-02 史清波 公交车扶手杆
CN205326880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厦门理工学院 公共汽车用拉手
CN109017495A (zh) * 2018-07-18 2018-12-18 涂玉华 一种可移动伸缩的公交、地铁扶手架
CN109080519A (zh) * 2018-08-21 2018-12-25 田园 一种加固型公交车吊环
CN210733925U (zh) * 2019-09-15 2020-06-12 广州源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公交扶手
CN211642181U (zh) * 2019-12-17 2020-10-09 贵州财经大学 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
CN111452696A (zh) * 2020-04-21 2020-07-28 杨继刚 一种散热吸汗型公交车扶手
CN212195207U (zh) * 2020-05-12 2020-12-22 戴幼珠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用伸缩扶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3005A (zh) 一种体育用排球发球装置
CN109940706A (zh) 一种木质家具加工用木条钻孔设备
CN110354455A (zh)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辅助装置
CN112644355A (zh) 一种方便不同群体扶持的公共交通工具扶手
CN202742309U (zh) 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装配台
CN110721454B (zh) 一种击球手训练用连续性发球装置以及发球方法
US20110034304A1 (en) Weight lifting exercising device
CN202267597U (zh) 按键寿命试验机
CN103754683B (zh) 一种集冷却及堆垛于一身的人造板处理装置
CN209934028U (zh) 一种网球发球捡球机
CN207194731U (zh) 有轨式提升窗
CN111013708B (zh) 一种生物炭有机肥制备设备
CN207523838U (zh) 一种垂直升降式自行车停车架立柱
CN112516524A (zh) 一种大众化锻炼户外垂吊式摆动健身车
CN209528514U (zh) 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办公座椅
CN210049530U (zh) 一种新型方便拆卸的户外普竹地板
CN206198571U (zh) 一种健身器材
CN217850840U (zh) 种苗投放装置
CN218557031U (zh)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翻转装置
CN2448645Y (zh) 弹射式司机防劫壁
CN215876127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组件的健身车用贴地支架
CN215701443U (zh) 一种省力防砸手锤
CN217504527U (zh) 一种射击训练子弹管理接收器
CN216742006U (zh) 一种多级钢板焊接离心风机用隔板调整装置
CN203187336U (zh) 一种大型嗮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830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