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0257B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0257B
CN112640257B CN201980057070.1A CN201980057070A CN112640257B CN 112640257 B CN112640257 B CN 112640257B CN 201980057070 A CN201980057070 A CN 201980057070A CN 112640257 B CN112640257 B CN 112640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s
stator core
motor
holes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0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0257A (zh
Inventor
金成真
文基彰
片振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40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0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0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0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8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02K21/16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having annular armature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3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 magnetic circu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voiding torque ripples or self-starting probl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B62D5/0463Controlling the motor calculating assisting torque from the motor based on driver in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转子,该转子与轴接合;以及定子,该定子布置在转子的外侧,其中,定子包括通过将多个片材堆叠而形成的定子芯以及围绕定子芯卷绕的线圈,定子芯包括其中形成有孔的轭、从轭径向地突出的齿部以及布置在孔中的粘合构件,孔布置在沿着齿部的侧面径向地延伸的虚拟的线(L)上。因此,马达可以通过堆叠片材来形成定子芯,并且可以通过在形成于定子芯中的孔中填充粘合构件来减小噪音和振动。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是构造成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以获得旋转力的设备,并且马达广泛使用于车辆、家用电器、工业机器等。
特别地,随着在车辆中使用更多的电气装置,对应用于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机械系统等的马达的需求显著增加。
马达可以包括壳体、轴、布置在壳体的内周表面上的定子、布置在轴的外周表面上的转子等。在这种情况下,定子与转子之间会产生电相互作用,使得转子旋转。
转子可以包括转子芯和布置在转子芯上的多个磁体。在这种多极马达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在于,会出现大声的噪音和很大的振动。
尽管定子可以被包覆模制以减小噪音和振动,但存在的问题在于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允许提高马达的生产效率并且还允许减小噪音和振动的结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马达,其中,当片材被堆叠以形成定子芯时,将使用粘合构件比如胶的稳健设计应用于该马达,从而减小噪音和振动。
通过本发明要解决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以下说明书中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转子,该转子联接至轴;以及定子,该定子布置在转子的外侧,其中,定子包括通过沿周向方向布置多个单元定子芯而形成的定子芯和围绕定子芯卷绕的线圈,通过将多个片材堆叠而形成的单元定子芯包括具有多个孔的轭、从轭沿径向方向突出的齿部以及布置在多个孔中的粘合构件,并且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布置在沿着齿部的两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虚拟的线(L)上。
线(L)可以平行于将转子的中心(C)和齿部的中心(C1)连接的虚拟的线(L1)。
孔可以基于线(L1)对称地布置,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从线(L1)至孔的中心(C2)的距离可以与从线(L1)至齿部的侧表面的距离相同。
布置在多个孔中的粘合构件的一部分可以布置在多个片材之间。例如,当粘合构件填充孔时,粘合构件可以进入到片材之间。
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多个片材中的每个片材的厚度的两倍且小于该厚度的三倍。例如,当片材在轴向方向上的厚度是0.5mm时,孔的直径可以大于该厚度的两倍且小于该厚度的三倍。
孔的中心(C2)可以布置在线(L)上。
粘合构件可以具有厌氧特性。在这种情况下,粘合构件的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25mPa.s且小于800mPa.s。
形成多个单元定子芯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定子芯的多个片材可以通过将包括多个孔的多个第一片材和没有形成孔的第二片材堆叠来形成。
第二片材可以布置在被布置为多个第一片材中的最下层的第一片材的下表面上,并且第二片材可以阻挡多个第一片材的孔。
孔可以基于将转子的中心(C)和齿部的中心(C1)连接的虚拟的线(L1)对称地布置。
当沿径向方向观察时,孔可以布置成与齿部的侧表面交叠。
此外,可以设置有十二个齿部,并且可以设置有转子的十个磁体。
有利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可以形成应用稳健设计的马达以减小噪音和振动,其中,稳健设计可以通过堆叠片材以形成定子芯并使用粘合构件填充形成在定子芯中的孔来实现。特别地,在具有十个极和十二个槽的多极马达的情况下,由于当与其他马达相比时,会出现更大声的噪音和更多的振动,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粘合构件填充形成在定子芯中的孔来减小马达的噪音和振动。
尽管可以通过在片材上施加粘合构件并堆叠片材来实现稳健设计,但是用于过程的成本和时间增加。因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中,粘合构件可以通过形成在定子芯中的孔进入到片材之间,以减小噪音和振动并且还降低生产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马达的噪音和振动可以根据粘合构件的粘度进一步减小。
实施方式的各种有用优点和效果不限于上述内容,并且实施方式的各种有用优点和效果将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更容易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
图2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和定子的视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与定子芯之间的布置关系的视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形成在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的性能比较表。
图6a是示出了比较示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
图6b是示出了在形成于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为的情况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
图6c是示出了在形成于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为的情况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
图6d是示出了在形成于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为的情况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
图7a是示出了按照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孔的直径的变化得到的转矩的曲线图。
图7b是示出了按照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孔的直径的变化得到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
图7c是示出了按照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孔的直径的变化得到的波动的曲线图。
图7d是示出了按照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孔的直径的变化得到的反电动势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了当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粘合构件的粘度为125mPa.s时在填充有该粘合构件之前和之后振动减小的表。
图9是示出了当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粘合构件的粘度为800mPa.s时在填充有该粘合构件之前和之后振动减小的表。
图10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立体图。
图11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平面图。
图12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片材的立体图。
图13是图示了进入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粘合构件的视图。
图14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
图15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的又一示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不限于将要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并且可以使用各种其他实施方式来实现,并且在本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可以选择性地联接、替换并用于实现技术精神。
此外,除非通过上下文另有明确而具体地限定,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惯用的含义,并且常用术语、比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的含义将通过考虑相关技术的上下文的含义来解释。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术语被认为是描述性的意义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通过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其复数形式,并且在描述了“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一个或更多个)”的情况下,这可以包括A、B和C的所有可能组合中的至少一个组合。
此外,在对本发明的部件的描述中,可以使用比如“第一”、“第二”、“A”、“B”、“(a)”和“(b)”之类的术语。
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并且元件的本质、顺序等不受术语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时,这样的描述既可以包括元件直接连接或联接至另一元件的情况又可以包括元件通过布置在该元件与另一元件之间的又一元件连接或联接至另一元件的情况。
此外,在任一元件被描述为形成或布置在另一元件“上或下”的情况下,这样的描述既可以包括两个元件形成或布置成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又可以包括在两个元件之间置有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的情况。此外,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布置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这样的描述可以包括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布置在上侧或下侧的情况。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无论图号如何,相同或彼此相对应的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多余的描述。
图1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图2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和定子的视图,并且图3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子与定子芯之间的布置关系的视图。在图1中,x方向可以称为轴向方向,并且y方向可以称为径向方向。此外,轴向方向可以垂直于径向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图3中图示的定子芯可以处于孔中填充有粘合构件之前的状态。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包括:壳体100,在壳体100中在一侧处形成有开口;覆盖件200,覆盖件200布置在壳体100上;转子300,转子300联接至轴500;定子400,定子400布置在壳体100中;轴500,轴500构造成与转子300一起旋转;汇流条600,汇流条600布置在定子400上;以及传感器部件700,传感器部件700构造成检测转子300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马达1的转子300可以包括十个磁体320,并且定子400可以包括十二个齿部412。
在这种情况下,定子400的定子芯410可以通过在轴向方向上堆叠多个片材S来形成。此外,粘合构件B可以通过填充形成在定子芯410中的孔H而进入到片材S之间。因此,在马达1中,由于粘合构件B进入到片材S之间从而可以减少噪音和振动。
马达1可以是在电子动力转向(EPS)系统中使用的马达。EPS系统可以使用马达的驱动力来辅助转向力,以确保转动稳定性并且提供车辆的快速恢复力。因此,车辆的驾驶员可以安全地行驶。
壳体100和覆盖件200可以形成马达1的外部件。此外,壳体100可以联接至覆盖件200以形成容纳空间。因此,如图1中所图示的,转子300、定子400、轴500、汇流条600、传感器部件700等可以布置在容纳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轴500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容纳空间中。因此,马达1还可以包括布置在轴500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上的轴承10。
壳体100可以形成圆柱形形状。此外,转子300、定子400等可以容纳在壳体100中。在这种情况下,壳体100的形状或材料可以以各种方式变化。例如,壳体100可以由即使在高温下也能坚固地承受的金属材料形成。
覆盖件200可以布置在壳体100的敞开表面上、即布置在壳体100的上部部分上,以覆盖壳体100的开口。
参照图1至图3,转子300可以布置在定子400的内侧,并且轴500可以通过压配合方法联接至转子300的中央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术语“内侧”可以称为朝向中心C的方向,并且术语“外侧”可以称为与术语“内侧”相反的方向。
此外,转子300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定子400内侧。
参照图2和图3,转子300可以包括转子芯310和沿周向方向布置在转子芯310的外周表面上的多个磁体320。
如图3中所图示的,十个磁体320可以在转子芯310的外周表面上布置成以预定间隔彼此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磁体320可以称为转子磁体或驱动磁体。在这种情况下,图示了在转子300的转子芯310的外周表面上布置了多个磁体320的示例,但本发明不一定限制于此。例如,转子300还可以形成为磁体320布置在转子芯310中的内部永磁体(IPM)转子。
转子芯310可以以多个圆形薄钢板彼此堆叠的形式形成或以单个圆柱形的形式形成。此外,可以在转子芯310的中心C处形成联接至轴500的孔。
磁体320通过围绕定子400的定子芯410卷绕的线圈430产生旋转磁场。磁体320可以布置成使得N极和S极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500交替地布置。
因此,由于线圈430与磁体320之间的电相互作用,转子300旋转,并且轴500随着转子300的旋转一起旋转,使得产生了马达1的驱动力。
同时,转子300还可以包括布置成覆盖磁体320附接至的转子芯310的罐(未示出)。
罐可以保护转子芯310和磁体320免受外部冲击以及物理和化学的刺激,同时防止异物进入转子芯310和磁体320。
此外,罐可以防止磁体320与转子芯310分离。
定子400可以布置在壳体100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定子400可以通过热压配合方法联接至壳体100。因此,定子400可以由壳体100的内周表面支承。此外,定子400布置在转子300的外侧。也就是说,转子300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定子400的内侧。
参照图1和图2,定子400可以包括:定子芯410、布置在定子芯410上的绝缘体420以及围绕绝缘体420卷绕的线圈430。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体420可以布置在定子芯410与线圈430之间以使线圈430绝缘。
构造成产生旋转磁场的线圈430可以围绕定子芯410卷绕。
定子芯410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孔H的轭411、从轭411沿径向方向突出的齿部412以及布置在孔H中的粘合构件B。
图4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的立体图。
参照图4,定子芯410可以以多个薄钢板S彼此堆叠的形式形成。因此,当粘合构件B填充孔H时,粘合构件B可以进入到片材S之间以减少马达1的噪音和振动。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片材S中的每个片材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厚度T。在这种情况下,厚度T可以是0.5mm。
轭411可以形成为圆柱形形状。此外,多个齿部412可以布置成从轭411的内周表面沿径向方向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齿部412可以布置成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因此,可以在齿部412之间形成槽以用于卷绕线圈430。
此外,线圈430可以围绕齿部412卷绕。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体420可以布置在齿部412与线圈430之间,以使齿部412与线圈430绝缘。
多个孔H可以在轭411中布置成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孔H可以在轭411中形成为沿轴向方向穿过轭411,但不一定限制于此。
参照图3,孔H可以布置在虚拟的线L上,虚拟的线L各自沿着齿部412的对应侧表面413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因此,当在径向方向上观察时,孔H可以布置成与齿部412的侧表面413交叠。
如图3中图示的,由于设置了齿部412的两个侧表面413,因此也可以设置两个孔H以与齿部412的侧表面413相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孔H的中心C2可以布置在线L上,但不一定限制于此。例如,孔H也可以在孔H的外径不偏离线L的范围内布置在轭411中。
在这种情况下,线L可以平行于连接转子300的中心C和齿部412的中心C1的虚拟的线L1。因此,两个孔H可以基于线L1对称地布置,并且从线L1至孔的中心C2的距离D1可以与从线L1至齿部412的侧表面413的距离相同。
同时,孔H的直径D可以大于或等于片材S在轴向方向上的厚度T的两倍且小于该厚度T的三倍。因此,当片材S的厚度T为0.5mm时,孔H的直径D可以在的范围内。
此外,由于孔H填充有粘合构件B,因此粘合构件B可以进入到片材S之间。例如,当粘合构件B填充孔H时,由于毛细现象,粘合构件B可以进入到沿轴向方向堆叠的片材S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填充孔H的粘合构件B可以是具有厌氧特性的胶。因此,粘合构件B可以在不执行使用热固化或紫外光固化的固化工艺的情况下固化。此外,粘合构件B的粘度可以是125mPa.s或更大且小于800mPa.s。
例如,在粘合构件B的粘度为125mPa.s的情况下,粘合构件B以高速度进入到片材S之间,使得在片材S之间不存在未施加粘合构件B的部分。也就是说,粘合构件B可以施加在所有的片材S之间。然而,在粘合构件B的粘度小于125mPa.s的情况下,粘合构件B可以施加在片材S之间并泄漏到外部。
此外,在粘合构件B的粘度为800mPa.s的情况下,虽然粘合构件B进入到片材S之间,但是形成了粘合构件B不能穿过片材S之间进入至齿部412的内侧的部分。此外,粘合构件B的粘度是2000mPa.s,由于粘合构件B进入到片材S之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降低了可加工性,固化继续进行,并且因此可能会形成粘合构件B没有进入到片材S之间的部分,其中,该部分可以是片材S的面积的一半。
因此,考虑到进入速度和毛细现象,可以选择马达1的具有大于或等于125mPa.s且小于800mPa.s的粘度的粘合构件B。
图5是将根据形成在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的电性能变化进行比较的表,图6a至图6d是示出了比较示例的齿槽转矩和根据形成在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以及图7a和图7d是示出了根据形成在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的电性能变化的曲线图。
图6a是示出了比较示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图6b是示出了在形成于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是的情况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图6c是示出了在形成于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是/>的情况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以及图6d是示出了在形成于定子芯中的孔的直径是/>的情况下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此外,图7a是示出了根据孔的直径的变化的转矩的曲线图,图7b是示出了根据直径的变化的齿槽转矩的曲线图,图7c是示出了根据孔的直径的变化的波动的曲线图,以及图7d是示出了根据孔的直径的变化的反电动势的曲线图。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比较示例所提供的马达是在定子芯中没有形成孔的马达。在这种情况下,将试验马达——试验马达中的每个试验马达包括具有十个磁体的转子和具有十二个齿部的定子——的电性能的变化进行比较,并且马达1处于孔没有填充粘合构件的状态。
参照图5和图6a至图6d,在孔H的直径D在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看出的是,马达1的转矩、齿槽转矩、波动和反电动势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
参照图7a,可以看出的是,当孔H的直径D在的范围内时,转矩不显著地减小,但当孔H的直径D大于/>时,转矩减小率增大。
参照图7b,可以看出的是,当孔H的直径D在的范围内时,齿槽转矩不显著地增大,但当孔H的直径D大于/>时,齿槽转矩急剧地减小。然而,可以看出的是,当考虑到这些值时,由于齿槽转矩从30mNm减小至28mNm,因此当孔H的直径D大于/>时,齿槽转矩略有减小。
参照图7c,可以看出的是,当孔H的直径D在的范围内时,波动不显著地增大,但是当孔H的直径D大于/>时,波动急剧地增大。
参照图7d,可以看出的是,当孔H的直径D在的范围内时,反电动势不显著地减小,但是当孔H的直径D大于/>时,反电动势急剧地减小。
图8是示出了当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粘合构件的粘度为125mPa.s时在填充有该粘合构件之前和之后振动减小的表。图9是示出了当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粘合构件的粘度为800mPa.s时在填充有该粘合构件之前和之后振动减小的表。
参照图8,可以看出的是,当填充孔H的粘合构件B的粘度为125mPa.s时,振幅在3000Hz至4000Hz之间的部分中减小了约54%。
参照图9,可以看出的是,填充孔H的粘合构件B的粘度为800mPa.s,振幅在3000Hz至4000Hz之间的部分中减小了约51%。
参照图4,多个单元定子芯410a可以沿周向方向布置以形成定子芯410。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穿过其中的孔H的单元定子芯410a可以称为第一单元定子芯。
图10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立体图,图11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平面图,图12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片材的立体图,以及图13是图示了进入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粘合构件的视图。
参照图10至图13,单元定子芯410a可以通过将片材Sa堆叠并且用粘合构件B填充孔而形成,其中,片材Sa包括具有弧形形状的轭411a和从轭411a沿径向方向突出的齿部412a。如图12中图示的,孔H可以形成在轭411a中。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孔H以形成单元定子芯410a的片材Sa可以称为第一片材。
因此,如图13中图示的,粘合构件B可以填充形成在单元定子芯410a中的孔H以进入到片材Sa之间。因此,可以减小马达1的噪音和振动。
图14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单元定子芯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
参照图14,多个单元定子芯410b可以沿周向方向布置以形成定子芯410。
当将单元定子芯410b与第一单元定子芯——第一单元定子芯为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穿过其中的孔H的单元定子芯410a——进行比较时,存在的区别在于,作为单元定子芯的另一示例的单元定子芯410b还包括第二片材Sb,该第二片材Sb在单元定子芯410b的下侧处阻挡孔。因此,作为单元定子芯的另一示例的单元定子芯410b可以称为第二单元定子芯。
参照图14,作为单元定子芯的另一示例的单元定子芯410b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孔H的多个第一片材Sa以及布置在第一片材Sa下面的一个第二片材Sb。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片材Sb中不存在孔H。因此,第二片材Sb可以阻挡布置成堆叠的多个第一片材Sa的孔H,以防止粘合构件B泄漏至单元定子芯410b的下侧。
图15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定子芯的又一示例的立体图。
在示例中,单元定子芯410a或410b沿周向方向布置以形成上述定子芯410,但是本发明不一定限制于此。
如图15中图示的,定子芯410还可以通过将片材Sc堆叠来形成,片材Sc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轭411b和从轭411b沿径向方向突出的多个齿部412b。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片材Sc中的每个片材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厚度T。在这种情况下,厚度T可以是0.5mm。
然而,在使用单元定子芯410a或410b形成定子芯410的情况下,由于粘合构件B可以根据粘合构件B的粘度在轴向方向上沿着单元定子芯410a或410b之间的接触表面进入,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马达1的噪音和振动。
例如,当粘合构件B在多个单元定子芯410a或410b沿周向方向布置并且多个单元定子芯410a或410b通过点焊方法等临时组装的状态下填充孔H时,粘合构件B可以进入到片材Sa之间并且在轴向方向上沿着单元定子芯410a或410b之间的接触表面进入。
同时,齿部412可以布置成面对转子300的磁体320。此外,线圈430围绕齿部412中的每个齿部卷绕。
绝缘体420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以使定子芯410与线圈430绝缘。
此外,线圈430可以围绕其上布置有绝缘体420的定子芯410卷绕。此外,当给线圈430供电时,线圈430可以产生旋转磁场。
绝缘体420可以联接至定子芯410的上侧和下侧。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体420还可以形成为将联接至定子芯410的一个单个产品。替代性地,也可以将多个单元绝缘体形成为绝缘体420,使得绝缘体420沿周向方向布置在定子芯410上。
如图1中图示的,轴500可以由壳体100中的轴承10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此外,轴500可以随着转子300的旋转一起旋转。
汇流条600可以布置在定子400上。
此外,汇流条600可以电连接至定子400的线圈430。
汇流条600可以包括汇流条本体和布置在汇流条本体中的多个端子。在这种情况下,汇流条本体可以是通过注射模制工艺形成的模制产品。此外,端子中的每个端子可以电连接至定子400的线圈430。
传感器部件700可以检测安装成与转子300一起旋转的感测磁体的磁力,以检查转子300的当前位置,从而以便检测轴500的旋转。
传感器部件700可以包括感测磁体组件710和印刷电路板(PCB)720。
感测磁体组件710联接至轴500以与转子300一起旋转,以便检测转子300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感测磁体组件710可以包括感测磁体和感测板。感测磁体和感测板可以同轴地联接。
感测磁体可以包括主磁体和副磁体,主磁体在周向方向上布置成接近形成感测磁体的内周表面的孔。
主磁体可以像插入到马达的转子300中的驱动磁体一样地布置。
副磁体相比于主磁体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使得副磁体可以形成为具有数目大于主磁体的磁极的数目的磁极。因此,可以更精确地划分和测量旋转角度,并且从而可以更平稳地驱动马达。
感测板可以由具有盘形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感测磁体可以联接至感测板的上部表面。此外,感测板可以联接至轴50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感测板中形成轴500穿过的孔。
配置成检测感测磁体的磁力的传感器可以布置在PCB 720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霍尔集成电路(IC)作为传感器。此外,传感器可以检测感测磁体的N极和S极的变化以产生感测信号。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附图标记>
1:马达 100:壳体
200:覆盖件 300:转子
310:转子芯 320:磁体
400:定子 410:定子芯
430:线圈 500:轴
600:汇流条 700:传感器部件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包括:
轴;
转子,所述转子联接至所述轴;以及
定子,所述定子布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通过沿周向方向布置多个单元定子芯而形成的定子芯和围绕所述定子芯卷绕的线圈,
其中,通过将多个片材堆叠而形成的所述单元定子芯包括具有多个孔的轭、从所述轭沿径向方向突出的齿部、以及布置在所述多个孔中且布置在所述多个片材之间的粘合构件,
其中,所述多个孔包括:
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布置在沿着所述齿部的一个侧表面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虚拟线上;以及
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布置在沿着所述齿部的另一个侧表面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虚拟线上,
其中,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第一虚拟线与将所述转子的中心和所述齿部的中心连接的第三虚拟线之间的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虚拟线与所述第三虚拟线之间的第二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基于所述第三虚拟线对称布置,并且
其中,所述粘合构件的粘度大于或等于125mPa.s且小于80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虚拟线和所述第二虚拟线平行于所述第三虚拟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多个片材中的每个片材的厚度的两倍且小于所述厚度的三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多个片材中的每个片材的厚度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形成多个所述单元定子芯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定子芯的所述多个片材通过将包括所述多个孔的多个第一片材和没有形成孔的第二片材堆叠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片材布置在被布置为所述多个第一片材中的最下层的第一片材的下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片材阻挡所述多个第一片材的所述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齿部的数目为十二;并且
所述转子的磁体的数目为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当在多个所述单元定子芯沿周向方向布置的状态下用所述粘合构件填充所述多个孔时,所述粘合构件沿着所述单元定子芯之间的接触表面在轴向方向上进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多个所述齿部的内端部部分布置成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片材包括:
轭,所述轭具有弧形形状;
齿部,所述齿部从所述轭沿径向方向突出;以及
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在所述轭中形成为沿轴向方向穿过所述轭。
CN201980057070.1A 2018-08-30 2019-08-27 马达 Active CN112640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02692 2018-08-30
KR1020180102692A KR102633273B1 (ko) 2018-08-30 2018-08-30 모터
PCT/KR2019/010883 WO2020045937A1 (ko) 2018-08-30 2019-08-27 모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0257A CN112640257A (zh) 2021-04-09
CN112640257B true CN112640257B (zh) 2024-03-05

Family

ID=69644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070.1A Active CN112640257B (zh) 2018-08-30 2019-08-27 马达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99338B2 (zh)
EP (1) EP3846319A4 (zh)
JP (1) JP7477499B2 (zh)
KR (1) KR102633273B1 (zh)
CN (1) CN112640257B (zh)
WO (1) WO2020045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91039A (ja) * 2020-05-26 2021-12-1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4582A (ja) * 2002-03-13 2003-09-26 Mitsui High Tec Inc 積層鉄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2012120299A (ja) * 2010-11-30 2012-06-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テータコア、回転電機および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CN103095088A (zh) * 2011-10-27 2013-05-08 铃木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JP2016005301A (ja) * 2014-06-13 2016-0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
CN105900320A (zh) * 2014-01-10 2016-08-24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7423B2 (ja) 2001-03-02 2011-08-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4210839B2 (ja) * 2003-02-28 2009-01-21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モータ固定子ピース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48116A1 (de) * 2009-10-02 2011-04-0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Bürstenloser Synchronmotor
JP2012023944A (ja) * 2010-06-15 2012-02-02 Alphana Technology Co Ltd 回転機器
JP5623498B2 (ja) 2012-12-28 2014-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鉄心及び固定子及び電動機及び圧縮機
JP6279442B2 (ja) * 2014-10-03 2018-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故障検出システム
JP6649676B2 (ja) * 2014-10-03 2020-02-19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5866081B1 (ja) * 2015-02-18 2016-02-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JP6432397B2 (ja) * 2015-03-12 2018-12-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コア
JP6982612B2 (ja) * 2016-09-05 2021-12-17 エルジー イノ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ステーター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モータ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4582A (ja) * 2002-03-13 2003-09-26 Mitsui High Tec Inc 積層鉄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2012120299A (ja) * 2010-11-30 2012-06-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テータコア、回転電機および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CN103095088A (zh) * 2011-10-27 2013-05-08 铃木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5900320A (zh) * 2014-01-10 2016-08-24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
JP2016005301A (ja) * 2014-06-13 2016-0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6319A1 (en) 2021-07-07
KR20200025405A (ko) 2020-03-10
US20210336493A1 (en) 2021-10-28
EP3846319A4 (en) 2021-10-27
WO2020045937A1 (ko) 2020-03-05
KR102633273B1 (ko) 2024-02-05
CN112640257A (zh) 2021-04-09
JP7477499B2 (ja) 2024-05-01
US11799338B2 (en) 2023-10-24
JP2021535714A (ja) 2021-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5527B2 (en) Electric mo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the electric motor
EP3734802B1 (en) Stator and motor including same
CN112703659B (zh) 马达
CN112805901B (zh) 马达
CN112640257B (zh) 马达
US11942849B2 (en) Motor
CN112689943B (zh) 马达
US20230047704A1 (en) Motor
KR102627297B1 (ko) 모터
EP3731377B1 (en) Rotor and motor having same
US11451116B2 (en) Motor
CN111670529B (zh) 转子和包括转子的马达
CN113169629B (zh) 电机
US11757318B2 (en) Rotor and motor having same
KR102441899B1 (ko) 모터
CN117639333A (zh) 转子及包含其的马达
KR20210090006A (ko)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20220086181A (ko)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