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8231A - 外套管 - Google Patents

外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8231A
CN112638231A CN201980057567.3A CN201980057567A CN112638231A CN 112638231 A CN112638231 A CN 112638231A CN 201980057567 A CN201980057567 A CN 201980057567A CN 112638231 A CN112638231 A CN 112638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cylinder
grip
pipe
cylinder
conn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5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8231B (zh
Inventor
高桥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38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8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8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8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35Oversleeves mounted on the endoscope prior to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82Ballo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1Guid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025/1043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A61M2025/1061Balloon catheters with special features or adapted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having separate inflations tubes, e.g. coaxial tubes or tubes otherwise arranged apart from the catheter tub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的外套管。外套管具备:软管主体;把持筒体,与软管主体的基端侧连结;球囊,安装于软管主体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及送气管路,从软管主体到把持筒体而与内窥镜插通路并列设置,并且与球囊连通。把持筒体具备:第1连接管,从把持筒体侧部的第1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及第2连接管,从与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把持筒体为第1连接管与第2连接管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当将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设为第1面,将与第1面正交且与送气管路交叉的平面设为第2面时,相对于与第1面正交且与第2面正交的基准面,第1位置及第2位置配置于同一侧。

Description

外套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能够插通内窥镜的内窥镜插通路的外套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内窥镜插入于如小肠及大肠弯曲的肠道,并且用于实施内壁面的观察、诊断及治疗等的手指的操作。由于肠道复杂地弯曲,因此插入力不会从内窥镜的插入部传递至前端部,而前端部难以向前移动。而且,向小肠深部的插入及因胃的切除等胆总管囊肿空肠吻合术(Roux-en-Y Method)等向术后患者的插入前端部更难以向前移动,而成为所谓的“插入困难例”的情况较多。
为了消除插入困难例,提出有组合使用带球囊的外套管(电被称为插入辅助器具)与内窥镜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67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外套管中,在基端侧,液体供给通道及气体供排通道配置成相对于外套管的轴线大致对称,因此存在执业医师难以把持外套管的基端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的外套管。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第1方式的外套管具备能够插通内窥镜的内窥镜插通路,该外套管具备:软管主体,形成有构成内窥镜插通路的一部分的第1插通路;把持筒体,与软管主体的基端侧连结,且形成有构成内窥镜插通路的其他部分的第2插通路;球囊,安装于软管主体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及送气管路,从软管主体到把持筒体而与内窥镜插通路并列设置,且与球囊连通,把持筒体具备:第1连接管,从把持筒体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把持筒体侧部的第1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送气管路连通的气体管路;及第2连接管,从把持筒体侧部的与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第2插通路连通的液体管路,把持筒体为第1连接管与第2连接管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当将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设为第1面,将与第1面正交且与送气管路交叉的平面设为第2面时,相对于与第1面正交且与第2面正交的基准面,第1位置及第2位置配置于同一侧。根据第1方式,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外套管的把持筒体。
第2方式的外套管具备能够插通内窥镜的内窥镜插通路,该外套管具备:软管主体,形成有构成内窥镜插通路的一部分的第1插通路;把持筒体,与软管主体的基端侧连结,且形成有构成内窥镜插通路的其他部分的第2插通路;球囊,安装于软管主体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及送气管路,从软管主体到把持筒体而与内窥镜插通路并列设置,且与球囊连通,把持筒体具备:第1连接管,从把持筒体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把持筒体侧部的第1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送气管路连通的气体管路;及第2连接管,从把持筒体侧部的与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第2插通路连通的液体管路,把持筒体为第1连接管与第2连接管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当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连结中心轴与第1位置的第1直线和连结中心轴与第2位置的第2直线所成的角度为锐角或0度。根据第2方式,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外套管的把持筒体。
在第3方式的外套管中,把持筒体侧部具有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形成的凸缘状的止挡件,第1位置及第2位置位于止挡件的基端侧的面。根据第3方式,外套管的止挡件与被测试者所含的护齿接触,因此能够固定相对于被测试者的外套管的位置。
在第4方式的外套管中,把持筒体侧部具有构成送气管路的一部分且与气体管路连通的中继管路,气体管路与中继管路折弯连接。根据第4方式,不受形成有气体管路的第1连接管的中继管路的影响而能够从第1位置向外侧延伸,因此能够提高把持筒体的设计自由度。
在第5方式的外套管中,气体管路设置成比中继管路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侧更向斜外侧倾斜。根据第5方式,形成有气体管路的第1连接管向外侧倾斜,第1连接管远离把持筒体侧部,因此执业医师能够更轻松地把持外套管的把持筒体。
在第6方式的外套管中,当将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设为第1面,将与第1面正交且与送气管路交叉的平面设为第2面时,气体管路的管路轴线相对于与第1面正交且与第2面正交的基准面的角度为40度以下。根据第6方式,通过将气体管路的管路轴线的角度设为40度以下,气体管路的成型变得轻松。
在第7方式的外套管中,当在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上投影了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时,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彼此重合。根据第7方式,通过使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靠近,能够使把持筒体小型化。
在第8方式的外套管中,第1位置及第2位置在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周向上的位置为彼此相同的位置。根据第8方式,通过使第1位置及第2位置靠近,能够使把持筒体小型化。
在第9方式的外套管中,当将把持筒体的中心轴与第1位置的距离设为第1距离,将把持筒体的中心轴与第2位置的距离设为第2距离时,第1距离大于第2距离。
在第10方式的外套管中,第2连接管设置于第1连接管与把持筒体之间。
根据第9方式或第10方式,送气管路不会被液体管路阻挡,因此送气管路能够沿软管主体并列设置至球囊。
在第11方式的外套管中,第1位置及第2位置为比把持筒体的前端更靠近把持筒体的基端的位置。根据第11方式,能够加长可插入于被测试者的体腔内的外套管的长度。
第12方式的外套管具备能够插通内窥镜的内窥镜插通路,该外套管具备:软管主体,形成有构成内窥镜插通路的一部分的第1插通路;把持筒体,与软管主体的基端侧连结,且形成有构成内窥镜插通路的其他部分的第2插通路;球囊,安装于软管主体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及送气管路,从软管主体到把持筒体而与内窥镜插通路并列设置,且与球囊连通,把持筒体具备:第1连接管,从把持筒体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把持筒体侧部的第1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送气管路连通的气体管路;及第2连接管,从把持筒体侧部的与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朝向把持筒体的基端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第2插通路连通的液体管路,把持筒体为第1连接管与第2连接管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把持筒体侧部具有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形成的凸缘状的止挡件,第1位置及第2位置为止挡件或把持筒体的基端与止挡件之间的位置。根据第12方式,能够加长可插入于被测试者的体腔内的外套管的长度。
在第13方式的外套管中,在把持筒体的气体管路及液体管路中,气体管路配置于比液体管路相对于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更靠外侧的位置。根据第13方式,在执业医师把持把持筒体时,能够使来自向球囊内供给空气的装置的软管位于不易成为妨碍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外套管的把持筒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窥镜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沿外套管的中心轴的剖视图。
图4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观察了图3的外套管的图。
图5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观察了把持筒体的图。
图6是从把持筒体侧部的一侧观察的包含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的把持筒体的侧视图。
图7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观察了图6的把持筒体的图。
图8是从基端侧观察了把持筒体的包含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的把持筒体的立体图。
图9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观察了图8的把持筒体的图。
图10是包含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的把持筒体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基端侧观察了图10的把持筒体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观察了把持筒体的图。
图13是表示将外套管安装于被测试者的状态的图。
图14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观察了把持筒体的图。
图15是从把持筒体侧部的一侧观察的包含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的把持筒体的侧视图。
图16是从基端侧观察了把持筒体的包含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的把持筒体的立体图。
图17是从把持筒体侧部的一侧观察的包含第1连接管及第2连接管的把持筒体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将第3实施方式的外套管安装于被测试者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外套管进行说明。图1是内窥镜装置1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具备软性型的内窥镜14、外套管10及球囊控制装置100等。
内窥镜14具备手持操作部16及设置于该手持操作部16的插入部18。在手持操作部16连接有通用电缆20。通用电缆20内含信号电缆(未图示)、光导管(未图示)及供气管(未图示)等。在该通用电缆20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器21A及连接器21B。连接器21A与光源装置24连接。连接器21B从连接器21A分支且与处理器30连接。另外,在处理器30中连接有显示器60。
在连接器21A中设置有球囊送气口 42。球囊送气口 42向第1球囊BL1的内部供给空气,或从第1球囊BL1的内部抽吸空气。另外,这里所说的“空气”是指用于使第1球囊BL1(也包含后述的第2球囊BL2)膨胀的气体,关于其种类(成分)并无特别限定。球囊送气口42经由软管104与球囊控制装置100连接。
并且,在手持操作部16并列设置有送气送水按钮32、吸引钮34及快门按钮36,并且设置有一对弯角钮38及处置器具插入部39。
插入部18例如插入于小肠及大肠等肠道。该插入部18从其基端侧朝向前端侧由软性部44、弯曲部46及前端部48构成。
软性部44设置于弯曲部46的基端,且具有挠性。弯曲部46通过操作设置于手持操作部16的一对弯角钮38而被远程弯曲操作(角度操作)。一对弯角钮38能够使前端部48的前端面50朝向所期望的方向。
并且,在弯曲部46的外周面安装有第1球囊BL1。球囊送气口42与插通于插入部18内及连接器21A内的供气管连接。供气管在其前端侧开口有通气孔(未图示)。通气孔在第1球囊BL1的内部开口。通气孔允许向第1球囊BL1供给气体及从第1球囊BL1抽吸气体。通过从该通气孔向第1球囊BL1的内部吹入空气而第1球囊BL1进行膨胀,通过从通气孔抽吸第1球囊BL1内部的空气而第1球囊BL1进行收缩。例示了在弯曲部46的外周面具备第1球囊BL1的内窥镜14,但内窥镜14也可以不具备第1球囊BL1。
图2是插入部18的前端部48的放大立体图。如图2所示,在前端部48的前端面50设置有观察窗52、一对照明窗54、送气送水喷嘴56及钳道58。在前端部48内在观察窗52的后方设置有未图示的成像元件。观察像成像于该成像元件,并且被光电转换。在成像元件中连接有信号电缆(未图示),该信号电缆经由已叙述的插入部18、手持操作部16及通用电缆20等与处理器30连接。因此,通过成像元件光电转换的观察像的摄像信号输出至处理器30,在处理器30中适当进行信号处理之后,输出至显示器60(图1参照)。由此,在显示器60中显示观察图像。
在前端部48内在一对照明窗54的后方分别配置有未图示的光导管的射出端。各光导管的入射端与光源装置24连接。由此,从光源装置24供给至各光导管的入射端的照明光通过一对照明窗54照射于被观察部位。
返回图1,外套管10具有软管主体70及与软管主体70的基端侧连结的把持筒体76。外套管10具有用于形成能够插通内窥镜14的插入部18的内窥镜插通路11的管状结构。外套管10的内表面形成内窥镜插通路11。外套管10的内窥镜插通路11具有稍大于插入部18外径的内径。内窥镜插通路11允许插入部18在外套管10的内部前进及后退,并且使基于内窥镜14的手指的操作轻松。
软管主体70由各种挠性材料构成为筒状。通过构成筒状,第1插通路71形成于软管主体70。第1插通路71构成内窥镜插通路11的一部分。在软管主体70的前端侧的外周面设置有由各种弹性体形成的第2球囊BL2。
与软管主体70的基端侧连结的把持筒体76由各种硬质材料构成为筒状。通过构成筒状,第2插通路77形成于把持筒体76。第2插通路77构成内窥镜插通路11的其他部分。把持筒体76具有中心轴A。中心轴A为沿把持筒体76的长边方向延伸且通过第2插通路77的中心的假想轴线。
把持筒体76具备从把持筒体76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把持筒体侧部78的第1位置P1朝向把持筒体76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的第1连接管84。如后述,第1连接管84构成为筒状。第1连接管84具有与送气管路12连通的气体管路91(参考图3)。第1连接管84的内表面形成气体管路91。第1连接管84经由软管106与球囊控制装置100连接。
把持筒体76具备从把持筒体侧部78的与第1位置P1不同的第2位置P2朝向把持筒体76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的第2连接管86。除非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完全一致,否则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成为不同的位置。如后述,第2连接管86构成为筒状。第2连接管86具有与第2插通路77连通的液体管路92(参考图3)。第2连接管86的内表面形成液体管路92。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第2连接管86连接有注射器等润滑剂供给部。
把持筒体76为第1连接管84与第2连接管86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一体成型是指,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K-7010,不使用二次粘接或机械接合而与部件的接合同时一体地成型产品(成型体)。
把持筒体侧部78优选具有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形成的凸缘状的止挡件79。凸缘状表示把持筒体76的把持筒体侧部78的外周面突出的形状。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位于止挡件79的基端侧的面。如后述,止挡件79与护齿接触。止挡件79及护齿固定相对于被测试者的外套管的位置。并且,止挡件79发挥加强从第1位置P1延伸的第1连接管84及从第2位置P2延伸的第2连接管86的作用。止挡件79以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根部为壁厚,因此提高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耐破损性。
根据图3及图4对外套管10进行说明。图3是以沿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且通过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切割线来切割的剖视图。图4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A观察了外套管10的图。如上所述,把持筒体76具备第2插通路77、止挡件79、把持筒体侧部78向外侧延伸的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
如图3所示,外套管10具备与第2球囊BL2连通的送气管路12。送气管路12从软管主体70到把持筒体76而与内窥镜插通路11并列设置。通过经由送气管路12向第2球囊BL2的内部吹入空气而第2球囊BL2进行膨胀。通过经由送气管路12抽吸第2球囊BL2内部的空气而第2球囊BL2进行收缩。
第1连接管84具有与送气管路12连通的气体管路91。把持筒体侧部78优选具有构成送气管路12的一部分且与气体管路91连通的中继管路82。中继管路82与气体管路91连通。送气管路12包含形成于软管主体70的外周面与内周面之间的管路70A的部分、形成于把持筒体76内部的管路76A的部分及形成于把持筒体侧部78的中继管路82。
而且,气体管路91与中继管路82优选折弯连接。折弯连接是指气体管路91与中继管路82不是一直线状而折弯。该折弯连接允许不受中继管路82延伸的方向的影响而能够选择气体管路91延伸的方向。因此,能够自由地选择形成气体管路91的第1连接管84的方向,因此把持筒体76能够确保设计自由度。
并且,气体管路91优选设置成比中继管路82朝向把持筒体76的基端侧更向斜外侧倾斜。具有气体管路91的第1连接管84向外侧倾斜,因此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把持筒体76。向斜外侧倾斜是指,若比较将中继管路82向基端侧延伸的延长线与气体管路91,则气体管路91位于比延长线从把持筒体侧部78更向基端侧逐渐远离的位置。
第2连接管86具有与第2插通路77连通的液体管路92。液体管路92为用于向外套管10的内周面与未图示的插入部18的外周面之间供给水等润滑剂的管路。例如,水等润滑剂从与第2连接管86连接的注射器经由第2插通路77供给至液体管路92。润滑剂减少外套管10与插通于外套管10的插入部18的摩擦。在把持筒体76的内部形成有液体管路83,第2连接管86的液体管路92与液体管路83连通。
如图3所示,关于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若以中心轴A为基准,则到第1位置P1的第1距离L1长于到第2位置P2的第2距离L2,若以把持筒体76的基端为基准,则距基端的距离L3相等。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以中心轴A为基准沿径向并列配置。
接着,参考图5对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1结构中的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的关系的图。图5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A观察了外套管10的图,是去除了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图。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位于把持筒体76的止挡件79的基端侧。另外,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是用于表示部位的概念。因此,关于大小及形状等并无特别限制,但在图5中包含中继管路82及液体管路92的大小在内示出了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而且,在图5中示出了送气管路12。
如图5所示,关于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当将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设为第1面PL1,将与第1面PL1正交且与送气管路12交叉的平面设为第2面PL2时,相对于与第1面PL1正交且与第2面PL2正交的基准面RP,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配置于同一侧。以基准面RP为界,在把持筒体76的一侧外周面侧配置有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通过将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配置于同一侧,能够使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靠近。通过使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靠近,能够使从第1位置P1向外侧延伸的第1连接管84及从第2位置P2向外侧延伸的第2连接管86靠近,从而执业医师容易把持外套管10。
在第1实施方式中,与送气管路12交叉的第2面PL2用于规定基准面RP。在送气管路12不在沿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的轴线方向的一直线上的情况或沿把持筒体76的周向形成为细长的情况下,该第2面PL2也能够确定基准面R P。
如图5所示,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优选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的周向上的位置为相同的位置。该结构在周向上能够使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最靠近。彼此相同的位置是指,当从中心轴A向外周方向引出了直线时,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位于相同的直线上。如图5所示,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距中心轴A的距离不同,因此第2位置P2及第1位置P1以中心轴A为基准在径向上处于内外的位置关系。
图6及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2结构中的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的关系的图。图6是从把持筒体侧部78的一侧观察了包含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在内的把持筒体76的侧视图。图7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A观察了图6的把持筒体76的图。
在图6所示的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上,若以把持筒体76的基端为基准,则到第1位置P1的距离L4长于到第2位置P2的距离L5。若以中心轴A为基准,则距中心轴A的距离L6相等。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沿中心轴A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
如图7所示,即使在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沿中心轴A并列配置的情况下,相对于基准面RP,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也配置于同一侧。与第1结构相同地,当将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正交的平面设为第1面PL1(未图示),且将与第1面正交且与送气管路12交叉的平面设为第2面PL2时,基准面RP为与第1面PL1正交且与第2面PL2正交的平面。
并且,如图7所示,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优选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的周向(以箭头来表示的方向)上的位置为相同的位置。该结构在周向上能够使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最靠近。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距把持筒体76的基端的距离不同,因此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以基端为基准处于远近的位置关系(参考图6)。
对关于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的位置关系的其他方式进行说明。图8及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3结构中的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8是从基端侧观察了把持筒体76的包含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把持筒体76的立体图。图9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A观察了图8的把持筒体76的图。
如图8所示,把持筒体76具备从第1位置P1向外部延伸的第1连接管84、从第2位置P2向外部延伸的第2连接管86及止挡件79。止挡件79以遍及把持筒体侧部78的整个外周的方式连续地设置。
如图8所示,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如箭头所示沿把持筒体76的周向并列配置。如图8及图9所示,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形成为无法分离的一体成型体。在第3方式中,在第1连接管84与第2连接管86之间不存在间隙。
如图9所示,第3结构与第1结构及第2结构相同地,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相对于基准面RP配置于同一侧。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把持筒体76。
图10及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4结构中的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0是包含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把持筒体76的立体图。图11是从基端侧观察了图10的把持筒体76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把持筒体76具备从第1位置P1向外部延伸的第1连接管84、从第2位置P2向外部延伸的第2连接管86及止挡件79。止挡件79以遍及把持筒体侧部78的整个外周的方式连续地设置。如图11所示,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如箭头所示沿中心轴A的周向并列配置。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4结构与第3结构不同,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分别单独地形成。在第4结构中,与第1结构及第2结构相同地,在第1连接管84与第2连接管86之间存在间隙。
如图11所示,第4结构与第1结构至第3结构相同地,相对于基准面RP,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配置于同一侧。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把持筒体76。
接着,对第1实施方式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形成第1连接管84的气体管路91的管路轴线91A相对于基准面RP的角度θ1优选为40度以下。
如上所述,把持筒体76为第1连接管84与第2连接管86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一体成型例如利用具有型腔(内部空间)的2个模具来进行。一体成型的工序以如下工序来进行:(1)对2个模具进行合模,在模具内部形成把持筒体76形状的型腔(内部空间);(2)在型腔中填充熔融树脂;(3)对树脂进行固化;(4)从一体成型体脱模模具等。
通过将气体管路91的管路轴线91A的角度θ1设为40度以下,能够从一体成型体轻松地脱模模具,从而气体管路91的成型变得轻松。通过将角度θ1设为40度以下,能够使脱模轻松,因此能够提高一体成型体即把持筒体76的耐破损性。
如图3所示,当将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与第1位置P1的距离设为第1距离L1,将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与第2位置P2的距离设为第2距离L2时,优选第1距离L1大于第2距离L2。
通过使第1距离L1大于第2距离L2,能够将送气管路12从把持筒体76延长至软管主体70的第2球囊BL2。若第2距离L2大于第1距离L1,则把持筒体76内部的液体管路83有可能会妨碍送气管路12延伸至第2球囊BL2。
通过将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设为上述的位置关系,能够将第2连接管86配置于第1连接管84与把持筒体76之间。
并且,在把持筒体76的第1连接管84的气体管路91及第2连接管86的液体管路92中,优选气体管路91配置于比液体管路92相对于中心轴A更靠外侧的位置。
把持筒体76的气体管路91位于比液体管路92相对于中心轴A更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当执业医师把持把持筒体76时,能够使来自向第2球囊BL2内供给空气的装置的软管106位于不会成为妨碍的位置。
相对于中心轴A外侧的位置是指,与液体管路92相比气体管路91距中心轴A的距离更长。
图12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A观察了把持筒体76的图。如图12所示,当在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正交的平面(未图示)上投影了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时,优选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彼此重合。
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不同,且具有物理大小(在此,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直径方向的大小)。具有物理大小的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至少在一部分区域能够彼此重合。该重合能够使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靠近,能够实现把持筒体76的小型化。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彼此重合的区域的大小根据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直径的大小而改变。
图13是表示将外套管10经由口部安装于被测试者PT的状态的图。如图13所示,被测试者PT口含护齿94。
护齿94为被测试者PT口含的部件,由树脂形成为筒状。在护齿94的一侧开口侧形成有凸缘94A。凸缘94A防止被测试者PT吞下护齿94。
内窥镜14的插入部18(未图示)插入于外套管10的内窥镜插通路11。外套管10安装于插入部18的基端侧。安装有外套管10的内窥镜14从口腔经由护齿94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
外套管10的把持筒体76的止挡件79与护齿94的凸缘94A接触。通过止挡件79与护齿94的接触,固定相对于被测试者PT的外套管10的位置,从而确定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的外套管10的长度。前端侧从外套管10的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
图13例示具备止挡件79的把持筒体76。当把持筒体76不具有止挡件79时,从第1位置P1延伸的第1连接管84或从第2位置P2延伸的第2连接管86中的一个与护齿94的凸缘94A接触。通过第1连接管84或第2连接管86与护齿94的接触,固定相对于被测试者PT的外套管10的位置,从而确定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的外套管10的长度。
如图13所示,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优选配置于比把持筒体76的前端更靠近把持筒体76的基端的位置。通过在把持筒体76的基端侧配置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能够加长可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的外套管10的长度。
[第2实施方式]
对第2实施方式的外套管进行说明。有时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是以另一观点来特定的方式。即,能够与送气管路的位置无关地确定第1位置及第2位置。
图14是从基端侧沿中心轴A观察了把持筒体76的图。如图14所示,把持筒体76具备从把持筒体侧部78的第1位置P1向基端侧延伸的第1连接管84、从把持筒体侧部78的第2位置P2向基端侧延伸的第2连接管86及第2插通路77。把持筒体76为第1连接管84与第2连接管86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
把持筒体76的把持筒体侧部78优选具有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形成的凸缘状的止挡件79。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位于止挡件79的基端侧的面。
在第2实施方式的把持筒体76中,当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连结中心轴A与第1位置P1的第1直线SL1和连结中心轴A与第2位置P2的第2直线SL2所成的角度θ2为锐角或0度。通过将角度θ2设为锐角或0度,能够靠近配置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第1位置P1与第2位置P2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在中心轴A的周向上靠近配置第1连接管84与第2连接管86。执业医师能够轻松地把持把持筒体76。第1直线SL1与第2直线SL2所成的角度θ2为由第1直线SL1及第2直线SL2规定的2个角度中的小的角度。在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不受外套管10的送气管路12(未图示)的位置的影响而确定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
在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沿中心轴A的周向并置的情况。并不限定于此,关于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的配置,也可以使从把持筒体76的基端至第1位置P1的距离与从基端至第2位置P2的距离不同。在该情况下,当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A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连结中心轴A与第1位置P1的第1直线SL1和连结中心轴A与第2位置P2的第2直线SL2所成的角度θ2为锐角或0度即可。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发明的范围的范围内,能够适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优选结构及方式等。
[第3实施方式]
对第3实施方式的外套管进行说明。有时对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若比较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则外套管的把持筒体具备止挡件,第1位置及第2位置配置于止挡件或基端与止挡件之间。与第1位置及第2位置无关地,确定止挡件插入于被测试者的体腔内的外套管的长度。
图15是从把持筒体侧部78的一侧观察的包含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把持筒体76的侧视图。图16是从把持筒体76的基端侧观察的包含第1连接管84及第2连接管86的把持筒体的立体图。
如图15及图16所示,把持筒体76具备从把持筒体侧部78的第1位置P1向基端侧延伸的第1连接管84、从把持筒体侧部78的第2位置P2向基端侧延伸的第2连接管86及第2插通路77。把持筒体76为第1连接管84与第2连接管86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
把持筒体76的把持筒体侧部78具有从把持筒体76的中心轴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形成的凸缘状的止挡件79。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形成于止挡件79。在图15及图16中,例示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形成于止挡件79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如图17所示,第1位置P1及第2位置P2能够位于把持筒体76的基端与止挡件79之间。
图18是表示将第3实施方式的外套管10经由口部安装于被测试者PT的状态的图。如图18所示,被测试者PT口含护齿94。
内窥镜14的插入部18(未图示)插入于外套管10的内窥镜插通路11。外套管10安装于插入部18的基端侧。安装有外套管10的内窥镜14从口腔经由护齿94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
外套管10的把持筒体76的止挡件79与护齿94的凸缘94A接触。通过止挡件79与护齿94的接触,固定相对于被测试者PT的外套管10的位置,从而确定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的外套管10的长度。
通过止挡件79固定外套管10的位置,能够加长可插入于被测试者PT的体腔内的外套管10的长度。止挡件79优选设置于比把持筒体76的前端更靠近基端的位置。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发明的范围的范围内,也能够适用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优选方式等。
符号说明
1-内窥镜装置,10-外套管,11-内窥镜插通路,12-送气管路,14-内窥镜,16-手持操作部,18-插入部,20-通用电缆,21A-连接器,21B-连接器,24-光源装置,30-处理器,32-送气送水按钮,34-吸引钮,36-快门按钮,38-弯角钮,39-处置器具插入部,42-球囊送气口,44-软性部,46-弯曲部,48-前端部,50-前端面,52-观察窗,54-照明窗,56-送气送水喷嘴,58-钳道口,60-显示器,70-软管主体,70A-管路,71-第1插通路,76-把持筒体,76A-管路,77-第2插通路,78-把持筒体侧部,79-止挡件,82-中继管路,84-第1连接管,86-第2连接管,91-气体管路,91A-管路轴线,92-液体管路,94-护齿,94A-凸缘,100-球囊控制装置,104-软管,106-软管,A-中心轴,BL1-第1球囊,BL2-第2球囊,L1、L2、L3、L4、L5、L6-距离,LP1-第1距离,LP2-第2距离,P1-第1位置,P2-第2位置,PL1-第1面,PL2-第2面,PT-被测试者,RP-基准面,SL1-第1直线,SL2-第2直线,θ1、θ2-角度。

Claims (13)

1.一种外套管,其具备能够插通内窥镜的内窥镜插通路,所述外套管具备:
软管主体,形成有构成所述内窥镜插通路的一部分的第1插通路;
把持筒体,与所述软管主体的基端侧连结,且形成有构成所述内窥镜插通路的其他部分的第2插通路;
球囊,安装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及
送气管路,从所述软管主体到所述把持筒体而与所述内窥镜插通路并列设置,且与所述球囊连通,
所述把持筒体具备:
第1连接管,从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把持筒体侧部的第1位置朝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所述送气管路连通的气体管路;及
第2连接管,从所述把持筒体侧部的与所述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朝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所述第2插通路连通的液体管路,
所述把持筒体为所述第1连接管与所述第2连接管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
当将与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设为第1面,将与所述第1面正交且与所述送气管路交叉的平面设为第2面时,相对于与所述第1面正交且与所述第2面正交的基准面,所述第1位置及所述第2位置配置于同一侧。
2.一种外套管,其具备能够插通内窥镜的内窥镜插通路,所述外套管具备:
软管主体,形成有构成所述内窥镜插通路的一部分的第1插通路;
把持筒体,与所述软管主体的基端侧连结,且形成有构成所述内窥镜插通路的其他部分的第2插通路;
球囊,安装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及
送气管路,从所述软管主体到所述把持筒体而与内窥镜插通路并列设置,且与所述球囊连通,
所述把持筒体具备:
第1连接管,从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把持筒体侧部的第1位置朝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所述送气管路连通的气体管路;及
第2连接管,从所述把持筒体侧部的与所述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朝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所述第2插通路连通的液体管路,
所述把持筒体为所述第1连接管与所述第2连接管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
当从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连结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1位置的第1直线和连结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2位置的第2直线所成的角度为锐角或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所述把持筒体侧部具有从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形成的凸缘状的止挡件,
所述第1位置及所述第2位置位于所述止挡件的基端侧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所述把持筒体侧部具有构成所述送气管路的一部分且与所述气体管路连通的中继管路,
所述气体管路与所述中继管路折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所述气体管路设置成比所述中继管路朝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侧更向斜外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当将与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设为第1面,将与所述第1面正交且与所述送气管路交叉的平面设为第2面时,所述气体管路的管路轴线相对于与所述第1面正交且与所述第2面正交的基准面的角度为40度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当在与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上投影了所述第1连接管及所述第2连接管时,所述第1连接管及所述第2连接管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彼此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所述第1位置及所述第2位置在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周向上的位置为彼此相同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当将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与所述第1位置的距离设为第1距离,将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与所述第2位置的距离设为第2距离时,所述第1距离大于所述第2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所述第2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第1连接管与所述把持筒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所述第1位置及所述第2位置为比所述把持筒体的前端更靠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的位置。
12.一种外套管,其具备能够插通内窥镜的内窥镜插通路,所述外套管具备:
软管主体,形成有构成所述内窥镜插通路的一部分的第1插通路;
把持筒体,与所述软管主体的基端侧连结,且形成有构成所述内窥镜插通路的其他部分的第2插通路;
球囊,安装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及
送气管路,从所述软管主体到所述把持筒体而与所述内窥镜插通路并列设置,且与所述球囊连通,
所述把持筒体具备:
第1连接管,从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把持筒体侧部的第1位置朝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侧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所述送气管路连通的气体管路;及
第2连接管,从所述把持筒体侧部的与所述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朝向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向斜外侧延伸,且具有与所述第2插通路连通的液体管路,
所述把持筒体为所述第1连接管与所述第2连接管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体,
所述把持筒体侧部具有从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的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形成的凸缘状的止挡件,
所述第1位置及所述第2位置为所述止挡件或所述把持筒体的基端与所述止挡件之间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套管,其中,
在所述把持筒体的气体管路及液体管路中,所述气体管路配置于比所述液体管路相对于所述把持筒体的中心轴更靠外侧的位置。
CN201980057567.3A 2018-09-04 2019-08-01 外套管 Active CN112638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5190 2018-09-04
JP2018165190 2018-09-04
PCT/JP2019/030256 WO2020049913A1 (ja) 2018-09-04 2019-08-01 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8231A true CN112638231A (zh) 2021-04-09
CN112638231B CN112638231B (zh) 2024-01-09

Family

ID=6972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567.3A Active CN112638231B (zh) 2018-09-04 2019-08-01 外套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45258A1 (zh)
JP (1) JP7076561B2 (zh)
CN (1) CN112638231B (zh)
WO (1) WO2020049913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2750A (ja) * 1994-02-16 1995-08-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外套管付き気腹針
JP2003299671A (ja) * 2002-04-10 2003-10-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ゼクトスコープ装置
EP1977697A1 (fr) * 2007-04-02 2008-10-08 Landanger Ecarteur sternal multifonctions
WO2010024801A1 (en) * 2008-08-25 2010-03-04 Cardiokinetix, Inc. Retrievable cardiac devices
EP2368482A1 (en) * 2010-03-25 2011-09-28 Fujifilm Corporation Handle device and overtube apparatus
JP2012200350A (ja) * 2011-03-24 2012-10-22 Fujifilm Corp 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JP2013085812A (ja) * 2011-10-20 2013-05-1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用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CN105188505A (zh) * 2013-03-29 2015-12-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手术装置
WO2017090667A1 (ja) * 2015-11-24 2017-06-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4920A (ja) * 2002-01-11 2003-07-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挿入補助具
JP3962999B2 (ja) * 2004-03-29 2007-08-22 有限会社エスアールジェイ 内視鏡装置
JP2007167302A (ja) * 2005-12-21 2007-07-05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用オーバーチューブ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US20080249358A1 (en) * 2007-04-04 2008-10-0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Therapeutic method and therapeutic system that use overtube with balloons
WO2010008793A1 (en) * 2008-06-23 2010-01-21 Percuvision, Llc Flexible visually directed medical intubation instrument and method
US9179824B2 (en) * 2010-10-14 2015-11-10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Endoscopic sheath assembly
US9149176B2 (en) * 2012-09-13 2015-10-06 Emmy Medical, Llc 4-way cystoscopy catheter
US10750931B2 (en) * 2015-05-26 2020-08-25 Covidi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fluid bearing for an operative procedure
EP4327787A3 (en) * 2015-05-27 2024-05-08 TriVascular, Inc. Balloon assisted endoluminal prosthesis deployment
JP6844037B2 (ja) * 2017-12-22 2021-03-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挿入機器、及び、挿入機器の操作部
US11931522B2 (en) * 2019-05-09 2024-03-19 Neuravi Limited Inflation lumen kink protection and balloon profile
JP7419407B2 (ja) * 2019-06-28 2024-01-22 南▲微▼医学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 オーバーチューブ装置および内視鏡アッセンブリ
US11628282B2 (en) * 2019-11-25 2023-04-18 Neuravi Limited No preparation balloon guide catheter
WO2022013942A1 (ja) * 2020-07-14 2022-01-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管路洗浄具、内視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2750A (ja) * 1994-02-16 1995-08-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外套管付き気腹針
JP2003299671A (ja) * 2002-04-10 2003-10-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ゼクトスコープ装置
EP1977697A1 (fr) * 2007-04-02 2008-10-08 Landanger Ecarteur sternal multifonctions
WO2010024801A1 (en) * 2008-08-25 2010-03-04 Cardiokinetix, Inc. Retrievable cardiac devices
EP2368482A1 (en) * 2010-03-25 2011-09-28 Fujifilm Corporation Handle device and overtube apparatus
JP2012200350A (ja) * 2011-03-24 2012-10-22 Fujifilm Corp 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JP2013085812A (ja) * 2011-10-20 2013-05-1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用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CN105188505A (zh) * 2013-03-29 2015-12-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手术装置
WO2017090667A1 (ja) * 2015-11-24 2017-06-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76561B2 (ja) 2022-05-27
JPWO2020049913A1 (ja) 2021-09-09
WO2020049913A1 (ja) 2020-03-12
US20210145258A1 (en) 2021-05-20
CN112638231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9993B1 (en) Insertion assisting tool for an endoscope
US8033988B2 (en) Endoscope with angled inflation channel
EP2659828A1 (en) Endoscope
US11647898B2 (en) Endoscope apparatus, medical device, and belt-like body
JP2012213436A (ja) 内視鏡用挿入補助具
JP6147710B2 (ja) 内視鏡用フード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496140B2 (ja) 内視鏡用挿入補助具
CN112638231B (zh) 外套管
JP5498422B2 (ja) 内視鏡用挿入補助具
JP6355368B2 (ja) 治療物質の運搬用治具
US10478046B2 (en) Endoscope
JP4683282B2 (ja) 内視鏡装置
US20130331645A1 (en) Endoscopic device and endoscope treatment system
US11832795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JP6850694B2 (ja)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の製造方法
WO2022191108A1 (ja) 内視鏡および先端キャップ
JP2015181905A (ja) 内視鏡
JP6199011B2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2005230084A (ja) バルーン取付け治具
US20230233069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visual guidance of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probes
JP5557678B2 (ja) 内視鏡
EP3078319A1 (en) Endoscope system
JP2005329078A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装置
JP2021108798A (ja) 内視鏡挿入用補助具
JP2005230083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