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3486B -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3486B
CN112593486B CN202011466170.0A CN202011466170A CN112593486B CN 112593486 B CN112593486 B CN 112593486B CN 202011466170 A CN202011466170 A CN 202011466170A CN 112593486 B CN112593486 B CN 112593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central control
control processor
suppor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61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3486A (zh
Inventor
蒋善国
张新设
耿军庆
段振宇
黄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61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3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3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3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3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3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支撑杆、第一支护板、第二支护板、支护环和中控处理器。本发明通过使用中控处理器实时检测施工时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支护压力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支护板或第二支护板承受压力大于预设支护压力标准时控制支护环套设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通过使用支护环对桥梁支柱的二次支护,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压力过高导致支护结构出现形变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了本发明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Description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桥梁工程日益增多,桥梁桩基作为桥梁工程中最主要的基础型式,应用非常广泛,桥梁桩基即桥梁基础,是桥梁下部结构与地基接触的部分,直接坐落在岩石或土地基上,其顶端连接桥墩或桥台,合称为桥梁下部结构。
目前,桥梁桩基大多呈竖直单根存在,在桥梁施工时,桥梁桩通常采用浇筑成型的手法,需要利用支护结构对桥梁桩进行支撑,现有的支护结构结构简单,导致在桥梁桩成型过程中,由于内部压强变大,支护结构容易发生形变,影响施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支护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桥梁支柱支护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包括:
两个底座,在各底座上均设有锚栓,在使用所述装置时,通过将锚栓插入至地面以提高所述装置的稳定性;
两个支柱,其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底座上,在各支柱上均设有两个固定块;对于单个所述支柱,设置在该支柱上的两个固定块的连线与该支柱平行且两固定块之间设有导杆;在各所述导杆中均设有套环,在各套环内均设有电机,用以将套环移动至指定位置;对于两所述套环,其中一套环侧壁设有第一安装座,另一套环侧壁设有第二安装座;
支撑杆,包括可伸缩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各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柱上,在第一支撑杆远离与其相连的支柱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护板,在第二支撑杆远离与其相连的支柱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护板;在使用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伸长,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结合并包覆桥梁支柱以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内部均设有压力检测器,用以检测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在支护过程中受到的压力;
支护环,在支护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其中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转轴铰接,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各所述套环移动、将所述支护环套设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中控处理器,其分别与各所述压力检测器以及各所述电机相连,用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支护压力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支护板或第二支护板承受压力大于预设支护压力标准时控制支护环套设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和预设压力标准矩阵F0;对于所述预设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高度,H2为第二预设高度,H3为第三预设高度,H4为第四预设高度,各预设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压力标准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压力标准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标准值,F3为第三预设压力标准值,F4为第四预设压力标准值,各预设压力标准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使用所述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1;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2;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3;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4。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尺寸矩阵R0和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矩阵a0;对于所述预设尺寸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第一预设尺寸,R2为第二预设尺寸,R3为第三预设尺寸,R4为第四预设尺寸,各预设尺寸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2为第二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3为第三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4为第四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1<a1<a2<a3<a4<2;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i时,i=1,2,3,4,中控处理器还会根据施工过程中所述桥梁支柱的实际直径R对Fi进行修正:
当R<R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Fi进行修正;
当R1≤R<R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1对Fi进行修正;
当R2≤R<R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2对Fi进行修正;
当R3≤R<R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3对Fi进行修正;
当R≥R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4对F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j对Fi进行修正时,j=1,2,3,4,修正后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为Fi’,Fi’=Fi×aj。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差值矩阵△F0和预设预紧力矩阵f0;对于所述预设压力差值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压力差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差值,△F3为第三预设压力差值,△F4为第四预设压力差值,各预设压力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预紧力,f2为第二预设预紧力,f3为第三预设预紧力,f4为第四预设预紧力,各预设预紧力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在使用所述支护装置时,各所述支撑杆伸长、使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配合包覆桥梁支柱以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各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F,所述中控模块将F与所述Fi’进行比较:
当F≤Fi’时,中控处理器不控制所述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当F>Fi’时,中控处理器计算压力差值△F、将△F与△F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螺栓对所述支护环施加的预紧力以使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有效的二次支护,△F=F-Fi’:
当△F≤△F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1;
当△F1<△F≤△F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2;
当△F2<△F≤△F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3;
当△F3<△F≤△F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4;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所述螺栓预紧力的设置时,中控处理器发出预紧信息,工作人员对所述螺栓进行调节以使螺栓对支护环的预紧力达到设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支护高度矩阵h0和预设预紧力修正系数矩阵b0;对于所述预设支护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支护高度,h2为第二预设支护高度,h3为第三预设支护高度,h4为第四预设支护高度,各预设支护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修正系数矩阵b0,b0(b1,b2,b3,b4),其中,b1为预紧力第一预设修正系数,b2为预紧力第二预设修正系数,b3为预紧力第三预设修正系数,b4为预紧力第四预设修正系数,b4<b3<b2<b1<1;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所述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并将所述螺栓的预紧力设置为fi时,i=1,2,3,4,中控处理器会检测支护环的支护高度h、将h与h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预紧力fi进行调节:
当h≤h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预紧力fi进行调节;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1对fi进行调节;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2对fi进行调节;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3对fi进行调节;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1对fi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j对fi进行调节时,j=1,2,3,4,调节后的预紧力为fi’,fi’=fi×bj。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剩余高度矩阵D0和预设预紧力二次修正系数矩阵d0;对于所述预设剩余高度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剩余高度,D2为第二预设剩余高度,D3为第三预设剩余高度,D4为第四预设剩余高度,各预设剩余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二次修正系数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预紧力第一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2为预紧力第二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3为预紧力第三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4为预紧力第四预设二次修正系数,1<d1<d2<d3<d4<2;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紧力调节为fi’时,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支护环上方的桥梁支柱高度D、将D与D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fi’进行二次修正:
当D≤D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fi’进行修正;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1对fi’进行修正;
当D2<D≤D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2对fi’进行修正;
当D3<D≤D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3对fi’进行修正;
当D>D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4对f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k对fi’进行修正时,k=1,2,3,4,修正后的预紧力为fi”,fi”=fi’×dk,二次修正完成后,所述中控处理器发出预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偏差矩阵N0和预设倾斜角度矩阵θ0;对于所述预设压力偏差矩阵N0,N0(N1,N2,N3,N4),其中,N1为第一预设偏差值,N2为第二预设偏差值,N3为第三预设偏差值,N4为第四预设偏差值,各预设偏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倾斜角度矩阵θ0,θ0(θ1,θ2,θ3,θ4),其中,θ1为第一预设倾斜角度,θ21为第二预设倾斜角度,θ3为第三预设倾斜角度,θ4为第四预设倾斜角度,各预设倾斜角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时,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承受的压力记为Fa、将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记为Fb,当Fa>Fi’且Fb>Fi’时,所述中控处理器计算Fa与Fb之间的偏差值N,N=|Fa-Fb|,中控处理器将N与N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
当N≤N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调节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
当N1<N≤N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1;
当N2<N≤N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2;
当N3<N≤N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3;
当N>N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4;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i时,i=1,2,3,4,中控处理器比对Fa与Fb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Fa>Fb时,中控处理器控制各所述电机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块并将所述支护环与水平线的夹角调节至θi;
当Fa<Fb时,中控处理器控制各所述电机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垂直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安装块并将所述支护环与水平线的夹角调节至θi。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深度矩阵U0(U1,U2,U3,U4),其中,U1为第一预设深度,U2为第二预设深度,U3为第三预设深度,U4为第四预设深度,各预设深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支护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1;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2;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3;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4。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地质矩阵A0和预设深度调节系数矩阵s0;对于所述预设地质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地质,A2为第二预设地质,A3为第三预设地质,A4为第四预设地质;对于所述预设深度调节系数矩阵s0,s0(s1,s2,s3,s4),其中,s1为第一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2为第二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3为第三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4为第四预设深度调节系数;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i时,i=1,2,3,4,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对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1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2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3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4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j对Ui进行调节时,j=1,2,3,4,调节后的锚栓插地深度为Ui’,Ui’=Ui×sj。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护板上设有插条,所述第二支护板上设有插槽。
进一步地,各所述底座上均设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使用中控处理器实时检测施工时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支护压力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支护板或第二支护板承受压力大于预设支护压力标准时控制支护环套设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通过使用支护环对桥梁支柱的二次支护,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压力过高导致支护结构出现形变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了本发明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和预设压力标准矩阵F0;当使用所述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通过根据待支护的桥梁支柱的高度预先设定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能够使中控处理器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支护装置在施工过程中所需承受的最大压力,从而预先选定能够承受该压力标准的支护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尺寸矩阵R0和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矩阵a0,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i时,中控处理器还会根据施工过程中所述桥梁支柱的实际直径R对Fi进行修正,通过根据待支护桥梁支柱的实际尺寸对预先确定的最大压力标准值进行微调,能够有效避免不同尺寸桥梁支柱重量不同对最大压力标准值产生的影响,使所述支护装置能够更加稳固地支护不同尺寸的桥梁支柱,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差值矩阵△F0和预设预紧力矩阵f0;在使用所述支护装置时,各所述支撑杆伸长、使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配合包覆桥梁支柱以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各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F,所述中控模块将F与所述Fi’进行比较、在F>Fi’时计算压力差值△F、将△F与△F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螺栓对所述支护环施加的预紧力以使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有效的二次支护,通过调节支护环端部螺栓的预紧力,能够在使用支护环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时,根据桥梁支柱对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产生的实际压力有效调节支护环对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施加的压力,从而有效避免支护环无法对桥梁支柱施加二次支护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支护高度矩阵h0和预设预紧力修正系数矩阵b0;当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所述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并将所述螺栓的预紧力设置为fi时,中控处理器会检测支护环的支护高度h、将h与h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预紧力fi进行调节;通过根据支护环实际的支护高度对预紧力进行调节,能够进一步避免支护环无法对桥梁支柱施加二次支护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剩余高度矩阵D0和预设预紧力二次修正系数矩阵d0;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紧力调节为fi’时,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支护环上方的桥梁支柱高度D、将D与D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fi’进行二次修正;通过根据支护环支护点上方的桥梁支柱的高度对预紧力进行二次修正,能够进一步避免支护环无法对桥梁支柱施加二次支护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偏差矩阵N0和预设倾斜角度矩阵θ0,当所述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时,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承受的压力记为Fa、将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记为Fb,当Fa>Fi’且Fb>Fi’时,所述中控处理器计算Fa与Fb之间的偏差值N,N=|Fa-Fb|,中控处理器将N与N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通过微调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能够有效平衡两受理不通的支护板对桥梁支柱的支护力,使所述装置在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受力不相同时防止第一支护板或第二支护板率先达到最大承受值而导致桥梁支柱倾斜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深度矩阵U0;当所述支护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通过根据桥梁支柱的高度设置锚栓的插地深度,能够使所述装置在针对不同高度的桥梁支柱时均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地质矩阵A0和预设深度调节系数矩阵s0;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i时,i=1,2,3,4,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对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进行调节;通过根据施工所处环境中的实际地质对锚栓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装置针对不同高度的桥梁支柱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支护装置的支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桥梁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支护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包括:
两个底座1,在各底座1上均设有锚栓,在使用所述装置时,通过将锚栓插入至地面以提高所述装置的稳定性;各所述底座1上均设有滚轮;
两个支柱2,其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底座1上,在各支柱2上均设有两个固定块8;对于单个所述支柱2,设置在该支柱2上的两个固定块8的连线与该支柱2平行且两固定块8之间设有导杆9;在各所述导杆9中均设有套环10,在各套环10内均设有电机(图中未画出),用以将套环10移动至指定位置;对于两所述套环10,其中一套环10侧壁设有第一安装座11,另一套环10侧壁设有第二安装座12;
支撑杆3,包括可伸缩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各支撑杆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柱2上,在第一支撑杆远离与其相连的支柱2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护板4,在第二支撑杆远离与其相连的支柱2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护板5;在使用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伸长,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结合并包覆桥梁支柱以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在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内部均设有压力检测器(图中未画出),用以检测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在支护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所述第一支护板4上设有插条6,所述第二支护板5上设有插槽7。
支护环13,在支护环1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14和第二安装块15,其中第一安装块14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1通过转轴16铰接,第二安装块15与所述第二安装座12通过螺栓17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各所述套环10移动、将所述支护环13套设在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中控处理器,其分别与各所述压力检测器以及各所述电机相连,用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的支护压力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支护板4或第二支护板5承受压力大于预设支护压力标准时控制支护环13套设在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和预设压力标准矩阵F0;对于所述预设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高度,H2为第二预设高度,H3为第三预设高度,H4为第四预设高度,各预设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压力标准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压力标准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标准值,F3为第三预设压力标准值,F4为第四预设压力标准值,各预设压力标准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使用所述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1;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2;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3;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4。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尺寸矩阵R0和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矩阵a0;对于所述预设尺寸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第一预设尺寸,R2为第二预设尺寸,R3为第三预设尺寸,R4为第四预设尺寸,各预设尺寸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2为第二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3为第三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4为第四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1<a1<a2<a3<a4<2;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i时,i=1,2,3,4,中控处理器还会根据施工过程中所述桥梁支柱的实际直径R对Fi进行修正:
当R<R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Fi进行修正;
当R1≤R<R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1对Fi进行修正;
当R2≤R<R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2对Fi进行修正;
当R3≤R<R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3对Fi进行修正;
当R≥R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4对F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j对Fi进行修正时,j=1,2,3,4,修正后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为Fi’,Fi’=Fi×aj。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差值矩阵△F0和预设预紧力矩阵f0;对于所述预设压力差值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压力差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差值,△F3为第三预设压力差值,△F4为第四预设压力差值,各预设压力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预紧力,f2为第二预设预紧力,f3为第三预设预紧力,f4为第四预设预紧力,各预设预紧力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在使用所述支护装置时,各所述支撑杆3伸长、使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配合包覆桥梁支柱以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各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承受的压力F,所述中控模块将F与所述Fi’进行比较:
当F≤Fi’时,中控处理器不控制所述支护环13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当F>Fi’时,中控处理器计算压力差值△F、将△F与△F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螺栓17对所述支护环13施加的预紧力以使支护环13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有效的二次支护,△F=F-Fi’:
当△F≤△F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17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1;
当△F1<△F≤△F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17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2;
当△F2<△F≤△F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17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3;
当△F3<△F≤△F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17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4;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所述螺栓17预紧力的设置时,中控处理器发出预紧信息,工作人员对所述螺栓17进行调节以使螺栓17对支护环13的预紧力达到设置值。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支护高度矩阵h0和预设预紧力修正系数矩阵b0;对于所述预设支护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支护高度,h2为第二预设支护高度,h3为第三预设支护高度,h4为第四预设支护高度,各预设支护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修正系数矩阵b0,b0(b1,b2,b3,b4),其中,b1为预紧力第一预设修正系数,b2为预紧力第二预设修正系数,b3为预紧力第三预设修正系数,b4为预紧力第四预设修正系数,b4<b3<b2<b1<1;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所述支护环13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并将所述螺栓17的预紧力设置为fi时,i=1,2,3,4,中控处理器会检测支护环13的支护高度h、将h与h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预紧力fi进行调节:
当h≤h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预紧力fi进行调节;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1对fi进行调节;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2对fi进行调节;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3对fi进行调节;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1对fi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j对fi进行调节时,j=1,2,3,4,调节后的预紧力为fi’,fi’=fi×bj。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剩余高度矩阵D0和预设预紧力二次修正系数矩阵d0;对于所述预设剩余高度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剩余高度,D2为第二预设剩余高度,D3为第三预设剩余高度,D4为第四预设剩余高度,各预设剩余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二次修正系数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预紧力第一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2为预紧力第二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3为预紧力第三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4为预紧力第四预设二次修正系数,1<d1<d2<d3<d4<2;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17的预紧力调节为fi’时,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支护环13上方的桥梁支柱高度D、将D与D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fi’进行二次修正:
当D≤D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fi’进行修正;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1对fi’进行修正;
当D2<D≤D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2对fi’进行修正;
当D3<D≤D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3对fi’进行修正;
当D>D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4对f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k对fi’进行修正时,k=1,2,3,4,修正后的预紧力为fi”,fi”=fi’×dk,二次修正完成后,所述中控处理器发出预紧信息。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偏差矩阵N0和预设倾斜角度矩阵θ0;对于所述预设压力偏差矩阵N0,N0(N1,N2,N3,N4),其中,N1为第一预设偏差值,N2为第二预设偏差值,N3为第三预设偏差值,N4为第四预设偏差值,各预设偏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倾斜角度矩阵θ0,θ0(θ1,θ2,θ3,θ4),其中,θ1为第一预设倾斜角度,θ21为第二预设倾斜角度,θ3为第三预设倾斜角度,θ4为第四预设倾斜角度,各预设倾斜角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一支护板4和第二支护板5承受的压力时,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4承受的压力记为Fa、将第二支护板5承受的压力记为Fb,当Fa>Fi’且Fb>Fi’时,所述中控处理器计算Fa与Fb之间的偏差值N,N=|Fa-Fb|,中控处理器将N与N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支护环13的倾斜角度:
当N≤N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调节所述支护环13的倾斜角度;
当N1<N≤N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13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1;
当N2<N≤N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13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2;
当N3<N≤N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13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3;
当N>N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13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4;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13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i时,i=1,2,3,4,中控处理器比对Fa与Fb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Fa>Fb时,中控处理器控制各所述电机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块14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块15并将所述支护环13与水平线的夹角调节至θi;
当Fa<Fb时,中控处理器控制各所述电机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块14的垂直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安装块15并将所述支护环13与水平线的夹角调节至θi。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深度矩阵U0(U1,U2,U3,U4),其中,U1为第一预设深度,U2为第二预设深度,U3为第三预设深度,U4为第四预设深度,各预设深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支护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1;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2;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3;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4。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地质矩阵A0和预设深度调节系数矩阵s0;对于所述预设地质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地质,A2为第二预设地质,A3为第三预设地质,A4为第四预设地质;对于所述预设深度调节系数矩阵s0,s0(s1,s2,s3,s4),其中,s1为第一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2为第二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3为第三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4为第四预设深度调节系数;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i时,i=1,2,3,4,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对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1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2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3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4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j对Ui进行调节时,j=1,2,3,4,调节后的锚栓插地深度为Ui’,Ui’=Ui×sj。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底座,在各底座上均设有锚栓,在使用所述装置时,通过将锚栓插入至地面以提高所述装置的稳定性;
两个支柱,其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底座上,在各支柱上均设有两个固定块;对于单个所述支柱,设置在该支柱上的两个固定块的连线与该支柱平行且两固定块之间设有导杆;在各所述导杆中均设有套环,在各套环内均设有电机,用以将套环移动至指定位置;对于两所述套环,其中一套环侧壁设有第一安装座,另一套环侧壁设有第二安装座;
支撑杆,包括可伸缩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各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柱上,在第一支撑杆远离与其相连的支柱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护板,在第二支撑杆远离与其相连的支柱的一端设有第二支护板;在使用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伸长,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结合并包覆桥梁支柱以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内部均设有压力检测器,用以检测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在支护过程中受到的压力;
支护环,在支护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其中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转轴铰接,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当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各所述套环移动、将所述支护环套设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中控处理器,其分别与各所述压力检测器以及各所述电机相连,用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支护压力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支护板或第二支护板承受压力大于预设支护压力标准时控制支护环套设在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外壁以对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和预设压力标准矩阵F0;对于所述预设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高度,H2为第二预设高度,H3为第三预设高度,H4为第四预设高度,各预设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压力标准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压力标准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标准值,F3为第三预设压力标准值,F4为第四预设压力标准值,各预设压力标准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使用所述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1;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2;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3;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尺寸矩阵R0和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矩阵a0;对于所述预设尺寸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第一预设尺寸,R2为第二预设尺寸,R3为第三预设尺寸,R4为第四预设尺寸,各预设尺寸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2为第二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3为第三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a4为第四预设压力标准修正系数,1<a1<a2<a3<a4<2;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初步拟定为Fi时,i=1,2,3,4,中控处理器还会根据施工过程中所述桥梁支柱的实际直径R对Fi进行修正:
当R<R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Fi进行修正;
当R1≤R<R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1对Fi进行修正;
当R2≤R<R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2对Fi进行修正;
当R3≤R<R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3对Fi进行修正;
当R≥R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4对F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aj对Fi进行修正时,j=1,2,3,4,修正后的最大承载压力标准值为Fi’,Fi’=Fi×aj。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差值矩阵△F0和预设预紧力矩阵f0;对于所述预设压力差值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压力差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差值,△F3为第三预设压力差值,△F4为第四预设压力差值,各预设压力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矩阵f0,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预紧力,f2为第二预设预紧力,f3为第三预设预紧力,f4为第四预设预紧力,各预设预紧力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在使用所述支护装置时,各所述支撑杆伸长、使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配合包覆桥梁支柱以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各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F,所述中控处理器将F与所述Fi’进行比较:
当F≤Fi’时,中控处理器不控制所述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
当F>Fi’时,中控处理器计算压力差值△F、将△F与△F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螺栓对所述支护环施加的预紧力以使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有效的二次支护,△F=F-Fi’:
当△F≤△F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1;
当△F1<△F≤△F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2;
当△F2<△F≤△F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3;
当△F3<△F≤△F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设预紧力设置为f4;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完成对所述螺栓预紧力的设置时,中控处理器发出预紧信息,工作人员对所述螺栓进行调节以使螺栓对支护环的预紧力达到设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支护高度矩阵h0和预设预紧力修正系数矩阵b0;对于所述预设支护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支护高度,h2为第二预设支护高度,h3为第三预设支护高度,h4为第四预设支护高度,各预设支护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修正系数矩阵b0,b0(b1,b2,b3,b4),其中,b1为预紧力第一预设修正系数,b2为预紧力第二预设修正系数,b3为预紧力第三预设修正系数,b4为预紧力第四预设修正系数,b4<b3<b2<b1<1;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使用所述支护环对所述桥梁支柱进行二次支护并将所述螺栓的预紧力设置为fi时,i=1,2,3,4,中控处理器会检测支护环的支护高度h、将h与h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预紧力fi进行调节:
当h≤h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预紧力fi进行调节;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1对fi进行调节;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2对fi进行调节;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3对fi进行调节;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1对fi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bj对fi进行调节时,j=1,2,3,4,调节后的预紧力为fi’,fi’=fi×bj。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剩余高度矩阵D0和预设预紧力二次修正系数矩阵d0;对于所述预设剩余高度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剩余高度,D2为第二预设剩余高度,D3为第三预设剩余高度,D4为第四预设剩余高度,各预设剩余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预紧力二次修正系数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预紧力第一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2为预紧力第二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3为预紧力第三预设二次修正系数,d4为预紧力第四预设二次修正系数,1<d1<d2<d3<d4<2;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螺栓的预紧力调节为fi’时,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支护环上方的桥梁支柱高度D、将D与D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fi’进行二次修正:
当D≤D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对fi’进行修正;
当D1<D≤D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1对fi’进行修正;
当D2<D≤D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2对fi’进行修正;
当D3<D≤D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3对fi’进行修正;
当D>D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4对f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dk对fi’进行修正时,k=1,2,3,4,修正后的预紧力为fi”,fi”=fi’×dk,二次修正完成后,所述中控处理器发出预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压力偏差矩阵N0和预设倾斜角度矩阵θ0;对于所述预设压力偏差矩阵N0,N0(N1,N2,N3,N4),其中,N1为第一预设偏差值,N2为第二预设偏差值,N3为第三预设偏差值,N4为第四预设偏差值,各预设偏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倾斜角度矩阵θ0,θ0(θ1,θ2,θ3,θ4),其中,θ1为第一预设倾斜角度,θ21为第二预设倾斜角度,θ3为第三预设倾斜角度,θ4为第四预设倾斜角度,各预设倾斜角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时,中控处理器将第一支护板承受的压力记为Fa、将第二支护板承受的压力记为Fb,当Fa>Fi’且Fb>Fi’时,所述中控处理器计算Fa与Fb之间的偏差值N,N=|Fa-Fb|,中控处理器将N与N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节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
当N≤N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不调节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
当N1<N≤N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1;
当N2<N≤N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2;
当N3<N≤N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3;
当N>N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4;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支护环的倾斜角度调节至θi时,i=1,2,3,4,中控处理器比对Fa与Fb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Fa>Fb时,中控处理器控制各所述电机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块并将所述支护环与水平线的夹角调节至θi;
当Fa<Fb时,中控处理器控制各所述电机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垂直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安装块并将所述支护环与水平线的夹角调节至θi。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深度矩阵U0(U1,U2,U3,U4),其中,U1为第一预设深度,U2为第二预设深度,U3为第三预设深度,U4为第四预设深度,各预设深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支护装置对桥梁支柱进行支护时,所述中控处理器根据施工计划中该桥梁支柱的预设施工高度H初步拟定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
当H1≤H<H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1;
当H2≤H<H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2;
当H3≤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3;
当H≥H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处理器中还设有预设地质矩阵A0和预设深度调节系数矩阵s0;对于所述预设地质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地质,A2为第二预设地质,A3为第三预设地质,A4为第四预设地质;对于所述预设深度调节系数矩阵s0,s0(s1,s2,s3,s4),其中,s1为第一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2为第二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3为第三预设深度调节系数,s4为第四预设深度调节系数;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将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初步拟定为Ui时,i=1,2,3,4,中控处理器根据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对所述锚栓的插地深度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1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1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2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2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3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3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支护装置所处位置的土壤地质为A4时,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4对Ui进行调节;
当所述中控处理器选用sj对Ui进行调节时,j=1,2,3,4,调节后的锚栓插地深度为Ui’,Ui’=Ui×sj。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板上设有插条,所述第二支护板上设有插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底座上均设有滚轮。
CN202011466170.0A 2020-12-13 2020-12-13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Active CN112593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6170.0A CN112593486B (zh) 2020-12-13 2020-12-13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6170.0A CN112593486B (zh) 2020-12-13 2020-12-13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3486A CN112593486A (zh) 2021-04-02
CN112593486B true CN112593486B (zh) 2021-09-17

Family

ID=7519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6170.0A Active CN112593486B (zh) 2020-12-13 2020-12-13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3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3633B (zh) * 2022-03-14 2023-06-09 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可移动杠杆式电缆轴支架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7270A (ja) * 2006-06-08 2007-12-20 Shimizu Corp 構造物定着方法、橋脚基礎施工方法および杭定着構造物
JP2008101399A (ja) * 2006-10-19 2008-05-01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橋梁架設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CN209339174U (zh) * 2018-12-27 2019-09-03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地基桩高效支护装置
CN210621483U (zh) * 2019-08-01 2020-05-26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桥梁施工支护结构
CN211340760U (zh) * 2019-10-31 2020-08-25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排水钢管桩支护
CN211472550U (zh) * 2019-12-02 2020-09-11 张诗文 一种防止桥梁桩基变位的支护结构
CN211773827U (zh) * 2020-03-20 2020-10-27 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7270A (ja) * 2006-06-08 2007-12-20 Shimizu Corp 構造物定着方法、橋脚基礎施工方法および杭定着構造物
JP2008101399A (ja) * 2006-10-19 2008-05-01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橋梁架設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CN209339174U (zh) * 2018-12-27 2019-09-03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地基桩高效支护装置
CN210621483U (zh) * 2019-08-01 2020-05-26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桥梁施工支护结构
CN211340760U (zh) * 2019-10-31 2020-08-25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排水钢管桩支护
CN211472550U (zh) * 2019-12-02 2020-09-11 张诗文 一种防止桥梁桩基变位的支护结构
CN211773827U (zh) * 2020-03-20 2020-10-27 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3486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772587T3 (en) Connection between a foundation pile in a building, in particular an on-shore or off-shore building, for example. an onshore or offshore wind energy plant, and in particular a tubular transition pie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CN112593486B (zh) 桥梁施工支护装置
DK2931977T3 (en) PROCEDURE FOR ANCHORING A FOUNDATION 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STRUCTURE
JP2009281288A (ja) 洋上風力発電の基礎と上部工の接合部構造および上部工の据付方法
JP2013238010A (ja) ソーラーパネル架台及びソーラーパネル架台の施工方法
JP5753811B2 (ja) ソーラパネル用の架台とその施工方法
CN212897757U (zh) 一种全预制的模块化支撑架
US2022033332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evelling and gripping a jacket leg into a hollow foundation pile
CN205421269U (zh) 基坑支护装置的平衡力位移控制系统
CN210684498U (zh) 桥梁墩柱纠偏装置
CN203222810U (zh) 钢柱带基座结构体系
JPH0913696A (ja) リフトアップ工法
CN208415285U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钢承台支撑调平系统
CN220100733U (zh) 一种立柱桩的钢立柱定位调直装置
CN203361633U (zh) 一种滑模系统的模板调节系统
CN209226364U (zh) 一种电梯井道调节装置
CN112411359B (zh) 基于磁悬浮的曲线梁桥横向爬移自动纠偏装置
CN218061461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用防倾斜装置
CN103306533A (zh) 钢柱带基座结构体系及其一次性安装固定方法
CN215801655U (zh) 一种可调节的深基坑转角支护机构
CN204876627U (zh) 建筑物顶升系统
CN215482996U (zh) 一种用于基坑内支撑梁的可调节拆除装置
CN215715455U (zh) 一种可拆式公路桥梁桩基加固装置
CN21159708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CN214996126U (zh) 一种格构柱方向控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