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1727A -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1727A
CN112591727A CN202011373100.0A CN202011373100A CN112591727A CN 112591727 A CN112591727 A CN 112591727A CN 202011373100 A CN202011373100 A CN 202011373100A CN 112591727 A CN112591727 A CN 112591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alate
reaction
lithium difluorophosphate
lithium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31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1727B (zh
Inventor
冯天明
余意
何凤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EC Tech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EC Tech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EC Tech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EC Tech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31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1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1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1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1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1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5Phosphates containing haloge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所述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的摩尔比为1:1‑1.5:0.55‑0.75。通过该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便可以简便、高效地合成二氟磷酸锂,反应后经过简单处理即可得到满足电池电解液使用要求的高纯二氟磷酸锂产品。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成本低、反应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适于工业生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采用六氟磷酸锂的有机碳酸酯类溶液,同时辅以各功能添加剂,但是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的分解和副反应对其耐久性如循环性和高温储存性等产生影响,因此,各类性能优异的电解液添加剂被逐步开发并使用,以抑制电解液在活性电极表面上的分解、防止劣化。二氟磷酸锂添加剂经研究表明可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从而逐渐引起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关注和重视。
日本专利申请JP2005219994A公开了一种利用六氟磷酸锂与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二氟磷酸锂的方法,该方法反应周期过长,时间成本偏高。中国专利申请CN101507041A公开了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六氟磷酸锂与Si-O-Si结构的物质反应,该反应需要在加热下进行,且容易剧烈产气,同时Si-O-Si类物质成本较高,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中国专利申请CN108128764A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二氟磷酸锂的方法,包括在提纯后的酯类溶剂中加入六氟磷酸锂,以超纯水为催化剂,加入高纯碳酸锂后反应制得二氟磷酸锂,但是该工艺中的反应过程不易控制,副产物较多,为后续二氟磷酸锂的提纯带来困难。中国专利CN108640096A公开了将二氟磷酸和锂源物质在非水溶剂中反应获得二氟磷酸锂,但是产品还需要经过纯化过程才能获得高品质的二氟磷酸锂产品。
综上,现有技术中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或是需要加热操作进行,或是反应过程繁琐,或是提纯工艺复杂,造成二氟磷酸锂整体制备成本较高。如何提供一种反应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高纯二氟磷酸锂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在常温条件下便可以简便、高效地合成二氟磷酸锂,反应后经过简单处理即可得到满足电池电解液使用要求的高纯二氟磷酸锂产品。
为此,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所述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的摩尔比为1:1-1.5:0.55-0.75。
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搅拌条件下,将所述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依次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
进一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六氟磷酸锂加入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搅拌,得到六氟磷酸锂溶液;将草酸盐、四氯化硅依次加入所述六氟磷酸盐溶液,进行第二搅拌直至反应结束;为保证所述反应于保护气氛下进行,最迟于加入所述四氯化硅时提供保护气氛。
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1-3h;所述第二搅拌的时间为1-20h。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2-3h;所述第二搅拌的时间为8-20h。
进一步,所述草酸盐为包含草酸根的离子化合物;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草酸盐选自草酸铵、草酸钾、草酸钠、草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正戊烷、庚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反应在5℃-80℃下进行。当温度为5℃-80℃,所述反应可以顺利进行,但为了获得较快的反应速度以更好地符合实际生产需求,优选在15℃-80℃下进行所述反应。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可以在40℃、50℃、60℃、70℃、80℃等高温条件下进行,以获得产率较高、高纯度的二氟磷酸锂产品,但高温并非必要的条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所述反应,即可获得产率较高、高纯度、可用于电解液添加剂的二氟磷酸锂产品;所述室温条件可为15℃-30℃,例如15℃、18℃、20℃、22℃、25℃、27℃、30℃。室温条件下进行所述反应,不仅由于无需加热而具有节约能源、简化步骤的优点,而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产生的四氟化硅气体的速度较为缓和,利于实际操作。
应了解,在本领域中,在一些情况下在室温下进行反应,而并不进行实际的温度测量。对于术语“室温”,可指通常与实验室环境中的环境温度相关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通常在约15℃到约30℃(如约20℃到约25℃)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保护气氛选自氮气气氛、氩气气氛、氦气气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反应结束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产物加入极性非水溶剂中进行搅拌溶解,得到浆料液;对所述浆料液进行过滤,即得到仅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
进一步,所述搅拌溶解在室温条件或加热条件下均可进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溶解,即可获得产率较高、纯度较高的二氟磷酸锂产品。
进一步,所述极性非水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极性非水溶剂的用量为:按照理论生成每1克二氟磷酸锂计,所述极性非水溶剂的用量为10-15mL。
进一步,所述搅拌溶解的时间为2-5h。
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进行以下处理:将所述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依次进行浓缩、析晶、过滤;可选地,所述过滤之后还包括干燥步骤。
进一步,所述浓缩为减压蒸馏;所述浓缩指将所述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浓缩至恰饱和状态。
进一步,所述析晶的步骤包括,在-10~0℃条件下搅拌析晶;所述析晶的时间优选为3~8h。
进一步,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10-24h。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通式为:
Figure BDA000280737816000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一锅法即可合成二氟磷酸锂,反应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提纯工艺简单。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二氟磷酸锂易于分离,其中,四氟化硅气体逸出,草酰氟作为气体逸出(高温反应时)或溶解于反应液中(室温反应时),因此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的滤饼中仅有氯化盐和二氟磷酸锂,再经过常规的溶解、过滤、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操作,即可获得产率较高、高纯度的二氟磷酸锂产品。
(3)本发明提供的二氟磷酸锂的合成步骤在室温下进行即可,无需加热,其反应速度即可完全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不仅具有简化步骤、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优点,而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产生的四氟化硅气体的速度较为缓和,仅需用碱液将其吸收即可,利于实际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产物的核磁氟谱图;
图2为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产物的核磁氟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1
准备一个1L的两口烧瓶,放入手套箱内,加入300mL碳酸二甲酯,称取50g LiPF6,将其缓慢加入碳酸二甲酯之中,搅拌2h之后将烧瓶取出。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然后称取40.8g草酸铵,快速加入烧瓶内,再量取21mL SiCl4,快速转移到烧瓶内,反应随即发生。此时,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后,连接尾气吸收装置,室温反应8h后,几乎无气泡冒出,反应结束。过滤得到含有二氟磷酸锂和氯化铵的滤饼,将滤饼加入含有400mL乙酸乙酯的烧瓶内,室温下搅拌4h。然后过滤得到仅含有二氟磷酸锂的乙酸乙酯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减压蒸馏,减压浓缩至恰饱和状态时,取下放入-5℃的冰水浴中搅拌析晶3h,过滤后得到纯二氟磷酸锂白色固体。将该固体转移至手套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长12h。得到30.3g二氟磷酸锂粉末,收率86.1%,经过氟谱测得其纯度为99.8%,其核磁氟谱图见图1所示。
实施例2
准备一个1L的两口烧瓶,放入手套箱内,加入300mL二氯甲烷,称取50g LiPF6,将其缓慢加入二氯甲烷之中,搅拌2h之后将烧瓶取出。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然后称取40.8g草酸铵,快速加入烧瓶内,再量取21mL SiCl4,快速转移到烧瓶内,反应随即发生。此时,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后,连接尾气吸收装置,室温反应8h后,几乎无气泡冒出,反应结束。过滤得到含有二氟磷酸锂和氯化铵的滤饼,将滤饼加入含有380mL乙酸乙酯的烧瓶内,室温下搅拌5h。然后过滤得到仅含有二氟磷酸锂的乙酸乙酯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减压蒸馏,减压浓缩至恰饱和状态时,取下放入-8℃的冰水浴中搅拌析晶6h,过滤后得到纯二氟磷酸锂白色固体。将该固体转移至手套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长18h。得到33.6g二氟磷酸锂粉末,收率95.4%,经过氟谱测得其纯度大于99.9%。
实施例3
准备一个2L的三口烧瓶,放入手套箱内,加入800mL甲苯,称取100g LiPF6,将其缓慢加入甲苯之中,搅拌3h之后将烧瓶取出。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然后称取131g草酸钾,快速加入烧瓶内,再量取46mL SiCl4,快速转移到烧瓶内,反应随即发生。此时,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后,连接尾气吸收装置,室温反应20h后,几乎无气泡冒出,反应结束。过滤得到含有二氟磷酸锂和氯化钾的滤饼,将滤饼加入含有850mL甲醇的烧瓶内,室温下搅拌3h。然后过滤得到仅含有二氟磷酸锂的甲醇溶液,将该溶液在60℃下减压蒸馏,减压浓缩至恰饱和状态时,取下放入-10℃的冰水浴中搅拌析晶5h,过滤后得到纯二氟磷酸锂白色固体。将该固体转移至手套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长18h。得到62.7g二氟磷酸锂粉末,收率89%,经过氟谱测得其纯度为99.9%。
实施例4
准备一个1L的两口烧瓶,放入手套箱内,加入400mL正己烷,称取68g LiPF6,将其缓慢加入正己烷之中,搅拌2h之后将烧瓶取出。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然后称取60g草酸锂,快速加入烧瓶内,再量取34mL SiCl4,快速转移到烧瓶内,反应随即发生。此时,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后,连接尾气吸收装置,室温反应20h后,几乎无气泡冒出,反应结束。过滤得到含有二氟磷酸锂和氯化锂的滤饼,将滤饼加入含有550mL乙醇的烧瓶内,室温下搅拌5h。然后过滤得到仅含有二氟磷酸锂的乙醇溶液,将该溶液在60℃下减压蒸馏,减压浓缩至恰饱和状态时,取下放入-9℃的冰水浴中搅拌析晶6h,过滤后得到纯二氟磷酸锂白色固体。将该固体转移至手套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长24h。得到43.5g二氟磷酸锂粉末,收率91.1%,经过氟谱测得其纯度为99.8%。
对比例1
准备一个1L的两口烧瓶,放入手套箱内,加入200mL碳酸二甲酯,称取50g LiPF6,将其缓慢加入碳酸二甲酯之中,搅拌2h之后将烧瓶取出。放入60℃下油浴内,然后称取39g草酸,快速加入烧瓶内,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后,量取23mL SiCl4,缓慢滴加至烧瓶内。连接尾气吸收装置,反应72h后,几乎无气泡冒出,反应结束。浓缩掉1/3体积的溶液,5~10℃下加入不良溶剂150mL二氯甲烷进行搅拌析晶,时长2h。析晶结束后,过滤得到纯白色的固体物质,将固体物质放入真空干燥箱中120℃下干燥10h,得到28g纯白色固体。该纯白色固体经核磁氟谱检测分析,其为二氟双草酸磷酸锂、二氟磷酸锂和微量四氟草酸磷酸锂的混合物,其核磁氟谱如图2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所述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的摩尔比为1:1-1.5:0.55-0.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酸盐为包含草酸根的离子化合物;优选地,所述草酸盐选自草酸铵、草酸钾、草酸钠、草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搅拌条件下,将所述六氟磷酸锂、草酸盐和四氯化硅依次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
优选地,将所述六氟磷酸锂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搅拌,得到六氟磷酸锂溶液,将所述草酸盐、四氯化硅依次加入所述六氟磷酸盐溶液,进行第二搅拌直至反应结束;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的时间为1-3h;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的时间为1-20h。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正戊烷、庚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5℃-80℃条件下进行;优选在15℃-80℃下进行;更优选在室温下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结束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产物加入极性非水溶剂中进行搅拌溶解,得到浆料液;对所述浆料液进行过滤,即得到仅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非水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极性非水溶剂的用量为:按照理论生成每1克二氟磷酸锂计,所述极性非水溶剂的用量为10-15mL;
优选地,所述搅拌溶解时间为2-5h。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所述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进行以下处理:将所述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依次进行浓缩、析晶、过滤;可选地,所述过滤之后还包括干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为减压蒸馏;优选地,所述浓缩指将所述含有二氟磷酸锂的溶液浓缩至恰饱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析晶的步骤包括,在-10~0℃条件下搅拌析晶;优选地,所述析晶的时间优选为3~8h;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10-24h。
CN202011373100.0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591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100.0A CN112591727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100.0A CN112591727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1727A true CN112591727A (zh) 2021-04-02
CN112591727B CN112591727B (zh) 2022-04-29

Family

ID=7518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100.0A Active CN112591727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17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101A (zh) * 2021-05-20 2021-12-28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氟磷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924381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二氟磷酸钠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311A (zh) * 2008-12-16 2011-10-12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二氟双(草酸根)合磷酸锂溶液的制造方法
JP2014062036A (ja) * 2012-08-28 2014-04-10 Kanto Denka Kogyo Co Ltd ジフルオロリン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10845539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级二氟双草酸磷酸锂固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311A (zh) * 2008-12-16 2011-10-12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二氟双(草酸根)合磷酸锂溶液的制造方法
JP2014062036A (ja) * 2012-08-28 2014-04-10 Kanto Denka Kogyo Co Ltd ジフルオロリン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10845539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级二氟双草酸磷酸锂固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101A (zh) * 2021-05-20 2021-12-28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氟磷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242053A1 (zh) * 2021-05-20 2022-11-24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氟磷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45101B (zh) * 2021-05-20 2024-02-02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氟磷酸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924381A (zh) * 2023-09-15 2023-10-24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二氟磷酸钠的方法
CN116924381B (zh) * 2023-09-15 2024-01-02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二氟磷酸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1727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81923B1 (en) Novel method for preparing lithium bis(fluorosulfonyl)imide
EP2660196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luorosulfonylimide ammonium salt
JP5315971B2 (ja) ジフルオロビス(オキサラト)リン酸リチウム溶液の製造方法
CN107698611B (zh) 一种电解质锂盐二氟草酸硼酸锂的合成方法
CN112591727B (zh)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9232628B (zh) 一种一锅法合成二氟草酸硼酸锂的方法
CN111224164B (zh)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9850926B (zh) 四氟草酸磷酸锂和二氟双草酸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14655939B (zh)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JP2024518469A (ja) ジフルオロビス(オキサラト)リン酸リチウム、その調製方法および使用
CN109836444A (zh) 一种二氟草酸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JPH09165210A (ja) ヘキサフルオロリン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13979454B (zh) 一种氟磺酸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
CN111138464A (zh) 一种二草酸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6335907A (zh) 四氟硼酸锂的催化合成方法
CN113929711A (zh) 一种二氟草酸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WO2024002386A1 (zh) 二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
CN112919441B (zh) 一种联产二氟磷酸锂和二氟二草酸磷酸锂的方法
CN116621150A (zh) 二氟磷酸钠的制备方法
CN115974905A (zh) 二氟草酸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6674261B (zh) 草酸二氟硼酸锂的提纯方法
CN111137870A (zh) 一种二氟磷酸锂、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08912155A (zh) 一种二氟草酸硼酸盐的制备方法
JPH11157830A (ja) テトラフルオロホウ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CN115259112A (zh) 双氟磺酰亚胺及其锂盐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