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5850A -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5850A
CN112585850A CN201980054532.4A CN201980054532A CN112585850A CN 112585850 A CN112585850 A CN 112585850A CN 201980054532 A CN201980054532 A CN 201980054532A CN 112585850 A CN112585850 A CN 112585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magnetic
magnetic alloy
laminate
stator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45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川幸男
斋藤光央
野尻尚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85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5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7/00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13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made from strip(s) or ribbon(s)
    • H01F41/022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made from strip(s) or ribbon(s) from amorphous ribb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定子的制造方法包含:调整工序,对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和金属板在内的层叠体的厚度进行调整,其中,该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在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软磁性合金薄带,该金属板夹持层叠组;绕线工序,将层叠体紧固于基台,在层叠方向上对层叠体的给定部位进行绕线;除去工序,解除层叠体相对于基台的固定,从层叠体的端面除去异物;和紧固工序,再次将层叠体紧固于基台。

Description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将软磁性合金薄带层叠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过去,一般对电动机的定子使用纯铁、电磁钢板。另外,在以更加高效化为目的的电动机中,有用非晶质、具有纳米晶粒的薄带构成定子铁芯的方案(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定子铁芯通过以下的工序制造。
首先,将利用单辊法、双辊法等液体急冷法制作出的非晶质合金薄带通过卷绕、切断、冲压、蚀刻等加工成给定的形状。
接下来,为了提升合金薄带的软磁特性,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使其结晶化。由此,制作具有纳米晶粒的软磁性合金薄带。
接下来,将多个软磁性合金薄带层叠,来制作定子铁芯。这时,将定子铁芯用树脂粘接,或进行铸模。
通过以上的工序制造出的定子铁芯被使用在电动机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6-145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机中,由于树脂或粘接剂从侧面进入合金薄带的层间,因此存在叠装系数(lamination factor)变小,效率变差这样的课题。
为了提高叠装系数,将仅是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体用螺栓牢固地紧固。但是,这时存在问题点。以下关于该问题点,使用图15A~图15C来详细说明。
图15A~图15C表示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体的紧固部(设有螺栓42的部分)的近旁。图15A是紧固部近旁的截面图。图15B是将图15A所示的紧固部近旁部分地放大的截面图。图15C是图15B所示的紧固部近旁的顶视图。
如图15A所示那样,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41通过螺栓42固定。螺栓42将垫圈43以及贯通孔45插通,并紧固于基台的腿44。在螺栓42紧固后,如图15B所示那样,软磁性合金薄带46基本上在层叠方向(图的上下方向)上没有间隙地紧贴。
但是,如图15B所示那样,在没有垫圈43约束的部位,软磁性合金薄带46由于刚性低而形成间隙48并趋于扩大。这时,在垫圈43周边的软磁性合金薄带46产生变形部47。由于该变形部47而产生的隆起是越往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41的层叠方向的端去越大。
另外,如图15C所示那样,由于螺栓42紧固时的垫圈43的旋转力,因而会在图中的箭头方向上产生软磁性合金薄带46的扭转。
若上述的隆起、扭转的程度超过软磁性合金薄带46断裂的限度,就会在软磁性合金薄带46产生破裂等破损。若产生破损,则驱动时的磁路就会与设计不同,变得不连续。其结果,磁特性降低。进而,由于因破损产生的破片进入旋转部,因而会给电动机的驱动带来障碍。
本公开的一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能确保电动机的特性以及可靠性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本公开的一方案所涉及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含:调整工序,对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和金属板在内的层叠体的厚度进行调整,其中,所述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在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软磁性合金薄带,所述金属板夹持所述层叠组;绕线工序,将所述层叠体紧固于基台,在层叠方向上对所述层叠体的给定部位进行绕线;除去工序,解除所述层叠体相对于所述基台的固定,从所述层叠体的端面除去异物;和紧固工序,再次将所述层叠体紧固于所述基台。
本公开的一方案所涉及的定子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在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软磁性合金薄带;金属板,夹持所述层叠组;绕线,在层叠方向上对包含所述层叠组以及所述金属板在内的层叠体的给定部位进行卷绕;基台,保持所述层叠体;和紧固机构,在层叠方向上贯通所述层叠体并将所述基台和所述层叠体紧固。
本公开的一方案所涉及的电动机包含:本公开的一方案所涉及的定子;和转子。
根据本公开,能确保电动机的特性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1B是图1A的顶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制造工序的概况的流程图。
图3A是实施方式1的调整工序时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3B是图3A的顶视图。
图4A是实施方式1的层叠体的厚度大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4B是实施方式1的层叠体的厚度小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螺栓紧固前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的部分截面图。
图6A是实施方式1的固定解除后的定子的侧视图。
图6B是图6A的顶视图。
图7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主视图。
图7B是图7A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11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主视图。
图11B是图11A的截面图。
图12A是使用实施方式1的定子的电动机的侧视图。
图12B是图12A的顶视图。
图13A是使用实施方式2的定子的电动机的侧视图。
图13B是图13A的顶视图。
图14A是实施方式2的定子的紧固部近旁的主视图。
图14B是图14A的截面图。
图15A是现有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体的紧固部近旁的截面图。
图15B是图15A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5C是图15B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对各图中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适宜省略它们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定子的结构>
对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0的结构使用图1A、图1B来进行说明。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0的侧视图。图1B是图1A的顶视图。
如图1A所示那样,层叠体1由电磁钢板2(金属板的一例)夹持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而成。
如图1B所示那样,绕线13被设置成将绝缘的铜线缠绕到齿14的给定位置并将层叠体1在层叠方向上束紧。
如图1A、图1B所示那样,定子100通过螺栓4而将设有绕线13的层叠体1固定。螺栓4将弹簧垫圈5、垫圈6以及层叠体1的贯通孔(图示略)插通并紧固于基台的腿7。另外,螺栓4的数量例如是4个。另外,基台的腿7也可以仅称作“基台”。
<定子的制造工序>
使用图2来说明图1A、图1B所示的定子100的制造工序。图2是表示定子100的制造工序的概况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那样,流程包含调整工序、绕线工序、除去工序以及紧固工序。以下,说明各工序的概要。
调整工序是调整层叠体1的厚度的工序。在该调整工序中,首先,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形成软磁性合金薄带。接下来,形成在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该软磁性合金薄带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接下来,在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上下(图中的上侧和下侧)设置电磁钢板2而形成层叠体1。接下来,增减软磁性合金薄带的片数,将层叠体1的厚度调整成为所期望的厚度。详细情况在以下说明。
在绕线工序中,首先,将通过调整工序调整了厚度的层叠体1使用紧固机构(例如螺栓4、弹簧垫圈5、垫圈6等)固定于基台的腿7。具体地,如上述那样,使螺栓4在弹簧垫圈5、垫圈6、以及层叠体1的贯通孔(图示略)中插通,并紧固于基台的腿7。接下来,在被固定了的层叠体1的层叠方向上进行绕线。具体地,如上述那样,将铜线缠绕在齿14的给定位置,并将层叠体1在层叠方向上束紧。
在除去工序中,首先,将螺栓4拆下,解除层叠体1的固定。接下来,将附着于层叠体1的端面的异物(例如粉末或碎片等)除去。
在紧固工序中,将被除去了异物的层叠体1再次使用紧固机构(例如螺栓4、弹簧垫圈5、垫圈6等)固定于基台的腿7。具体地,与绕线工序同样地,使螺栓4在弹簧垫圈5、垫圈6、以及层叠体1的贯通孔(图示略)中插通,并紧固于基台的腿7。因而,紧固工序也可以称作“再固定工序”。
以上,说明了各工序的概要。以下,对调整工序、除去工序以及紧固工序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
<调整工序>
使用图3A、图3B来说明调整工序。图3A是调整工序时的定子100的侧视图。图3B是图3A的顶视图。图3A、图3B在未施加绕线13这一点上与图1A、图1B不同。
如上述那样,在调整工序中,通过将软磁性的非晶质合金薄带在进行热处理后层叠,从而例如如图3A所示那样形成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或者,也可以通过在将软磁性的非晶质合金薄带层叠而形成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后,对该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进行热处理,从而形成图3A所示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
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在其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而构成。在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在其一部分中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的情况下,剩余部分可以包含未进行热处理的非晶质薄带。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调整工序中,由电磁钢板2在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上下相夹来形成层叠体1。然后,使螺栓4在层叠方向上分别插通到弹簧垫圈5、垫圈6、层叠体1中,并以预先设定的紧固力将其紧固于基台的腿7。
这时,紧固部(设有螺栓4的部分)近旁的软磁性合金薄带如使用图15B所说明的那样产生变形部。由此,弹簧垫圈5以及垫圈6近旁的层叠体1的厚度(以下称作层叠厚度)变小,弹簧垫圈5以及垫圈6近旁以外的层叠厚度变大。
另外,在仅将软磁性合金薄带的板厚小的部位层叠的情况下,层叠厚度变小。
<层叠厚度>
在此,使用图4A、图4B来说明层叠厚度变大的情况和层叠厚度变小的情况。图4A是层叠厚度大的定子的侧视图,图4B是层叠厚度小的定子的侧视图。
如图4A所示那样,层叠厚度的最大部8产生在2根螺栓4的中间附近。
如图4B所示那样,将软磁性合金薄带的板厚小的部位层叠而产生的层叠厚度的最小部9也是大多产生于2根螺栓4的中间附近。其中,由于还依赖于软磁性合金薄带的板厚的分布,因此产生层叠厚度的最小部的场所并不一定是确定的。
另外,层叠厚度变大或变小的量在层叠体1的上下并不一定相同。若上下的量的差异大,则定子的外观尺寸的精度就会变差,因此电动机的组装精度也会变差。
另外,在层叠厚度变大的情况下,若软磁性合金薄带间的间隙大,则被进行热处理而变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就会以单体游离的方式存在。因此,还会出现软磁性合金薄带易于破损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层叠厚度的变化能通过设于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上下的电磁钢板2的刚性来抑制。
由于电磁钢板2的板厚有限,因此在仅用1片电磁钢板2时刚性、强度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层叠多片电磁钢板2。
另外,也可以取代电磁钢板2而使用其他金属板。其中,可以是软磁性的金属板。在使用软磁性的金属板以外的金属板的情况下,由于绕线变长,因而铜损变大,电动机效率会降低。
一般,在制作定子时,层叠厚度的规格是正负数%以内。另外,通过将软磁性合金薄带间的间隙设为数μm以下,来防止热处理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破损。因此,期望层叠厚度的变化为正负10%以内。
为了使层叠厚度收在预先设定的规格值的正负10%以内,例如通过对图4A或图4B所示的层叠体1重复进行板厚分布不同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挑选、组合以及增减,来调整层叠厚度。
<叠装系数>
使用图5来说明上述的层叠厚度的调整中的问题。图5是层叠厚度的调整中螺栓4紧固前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部分截面图。
若螺栓4的束紧弱,就会在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层间残留间隙12,软磁性合金薄带的端部11有时会变形而破损。因而,使间隙12尽可能小,来防止因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上下活动、错位等引起的端部11的变形。
虽然会根据定子的种类而不同,但为了不引起上下活动、错位,作为螺栓4的紧固力需要5N·m以上。另外,为了提高电动机特性,也需要提高软磁性合金薄带22在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中所占的比率即叠装系数。
叠装系数在现有的工序中是77~85%,但在本实施方式的除去工序以及紧固工序中提升到83~99%。
叠装系数未达到100%的理由被认为是因为: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板厚在整面并不固定,在软磁性合金薄带22间会出现间隙,或者软磁性合金薄带22会有缺损等,从而在定子100的尺寸规格内产生不存在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部分。
如以上那样在调整工序中被调整了厚度的层叠体1在接下来的绕线工序中,通过螺栓4以给定的紧固力固定于基台的腿7。然后,如图1A、图1B所示那样,将绕线13缠绕在齿14的给定位置,并且将层叠体1在层叠方向上束紧,这样进行实施。
<除去工序>
使用图6A、图6B来说明除去工序。图6A是绕线工序后的定子的侧视图。图6B是图6A的顶视图。
在除去工序中,首先,如图6A、图6B所示那样,将螺栓4(参考图3A)全都拆下,将基台的腿7(参考图3A)从层叠体1取下。由此,层叠体1的固定被解除。由于即使解除基于螺栓4的紧固,也以绕线13进行束紧,因此层叠体1并不会解体。
接下来,如图6A所示那样,对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外周面)从喷嘴15以给定的压力喷吹空气16。另外,不仅对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还对内径侧的面以及施加了绕线13的齿14的端面喷吹空气16。由此,能将存在于定子100的表面、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层间的异物(例如粉末、碎片)除去。另外,图6B所示的紧固孔17的近旁是紧固时产生的应力大而特别易于产生异物的场所。
在紧固孔17的近旁,由于束紧力消失,因而紧固孔17近旁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间会稍微打开。因而,即使在该层间有异物,与螺栓4紧固时相比,也更易于除去异物。
关于异物的除去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其中,在利用刷、刷毛等的接触式的除去方法中,刷、刷毛等有可能会剥落而作为异物残留于定子侧。因而,优选上述的空气16的喷吹等非接触式的除去方法。
作为空气16的喷吹以外的非接触式的除去方法,例如有利用空气的吸引的除去方法、利用磁铁的吸附的除去方法等。粉末、碎片由于微小且量也少,因此除去工序后的定子的叠装系数的减少率成为1%以下,叠装系数的数字几乎没有大的变化。
<紧固工序>
紧固工序与上述的调整工序中的螺栓4的紧固工序同样。即,使螺栓4在层叠方向上分别插通到弹簧垫圈5、垫圈6、层叠体1中,并以预先设定的紧固力将其紧固于基台的腿7。由此,图1A、图1B所示的定子100的制作完成。
由于在调整工序中进行预先设定的紧固力下的束紧,在除去工序中除去异物,因此在紧固工序后的定子100中存在新的异物的可能性低。
另外,也可以在紧固工序后,再次进行从层叠体1的端面除去异物的工序。其中,在该情况下,并不解除层叠体1的固定。
另外,也可以在绕线工序前也进行从层叠体1的端面除去异物的工序。在该情况下,能更确实地除去存在于绕线13近旁的异物。
<层叠组的端面的状态>
详细说明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的状态。图7A是表示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主视图。图7B是图7A的截面图。
如图7A、图7B所示那样,将板厚大致均匀的软磁性合金薄带22a和存在板厚薄的部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22b层叠的情况下,在这些层间产生间隙23。虽然图示省略,但在将板厚大致均匀的软磁性合金薄带22a和存在板厚厚的部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层叠的情况下,也同样会产生间隙。另外,一般,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板厚大多为0.02mm~0.06mm。
板厚的偏差大多设定为板厚的正负数%以内。另外,在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表面存在1μm以下的微小的凹凸。另外,还有时微小孔会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由于这些情形,在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端面的软磁性合金薄带22层间的至少一部分,存在0.0001mm~0.06mm的间隙。
使用图8来说明与图7A、图7B所示的端面不同的端面的示例。图8是表示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截面图。
如图8所示那样,在多个软磁性合金薄带22之中存在端部缺损的软磁性合金薄带24的情况下,在端面产生间隙25。出现在端面的最大的间隙成为与板厚相当的量。但是,如图8所示那样,在处于间隙25上下的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端部向间隙25侧倾斜的情况下,出现于端面的间隙25变得比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板厚窄。
另外,使用图9来说明另一端面的示例。图9是表示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截面图。
在图9的示例中,在端部缺损的软磁性合金薄带24与层叠端面(图中的最右端的面)之间的间隙27存在碎片26。该碎片26例如并未通过除去工序除去。
即使存在除去工序中未除去的碎片26,由于在之后的紧固工序中在层叠方向上作用压缩力,因此碎片26从层叠端面脱落的可能性也相当低。
另外,若如上述那样在紧固工序后进行除去工序,则碎片26从层叠端面脱落的可能性会更进一步变低。
另外,使用图10来说明另一端面的示例。图10是表示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截面图。
在图10的示例中,在多个软磁性合金薄带22当中的1个存在裂纹28。
即使在软磁性合金薄带22存在裂纹28或裂口,由于在紧固工序中在层叠方向上作用压缩力,因此也能抑制裂纹28或裂口变差。因而,由于裂纹28或裂口而产生的碎片从层叠端面脱落的可能性低。
另外,使用图11A、图11B来说明另一端面的示例。图11A是表示紧固工序后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的一部分的示例的主视图。图11B是图11A的截面图。
软磁性合金薄带22通过热处理而变硬,另一方面,会变脆。因而,在定子100的制造工序中,在比软磁性合金薄带22硬的物体碰到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的端面的情况下,例如,有时会如图11A、图11B所示那样,产生跨软磁性合金薄带22多层的缺失部29。
在该缺失部29之中也有时会残留粉末或碎片。这些异物当中易于从层叠端面脱落的异物通过上述的除去工序而被去除。另外,缺失部29的表面中的破损难以进展。
另外,在图11A、图11B中,示出在缺失部29处软磁性合金薄带22的层间的边界清晰的情况,但还会有边界不清晰的情况。
<电动机>
使用图12A、图12B来说明使用了上述的定子100的电动机200。图12A是使用了定子100的电动机200的侧视图。图12B是图12A的顶视图。
如图12A、图12B所示那样,相对于通过上述一系列制造工序制作出的定子100,在齿14的内侧设置转子18,由此完成电动机200。在电动机200中,若对绕线13进行通电,则转子18就进行旋转驱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转子18设置于定子100的内径侧的情况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转子18也可以设置于定子100的外周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0的制造方法中,首先,进行调整层叠体1的厚度的调整工序,其中,该层叠体1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和金属板(例如电磁钢板2),该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在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软磁性合金薄带22,该金属板夹持该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
接下来,进行绕线工序,即,将层叠体1紧固于基台(例如基台的腿7),在层叠方向上对层叠体1的给定部位进行绕线。
接下来,进行除去工序,即,解除层叠体1相对于基台的固定,从层叠体1的端面除去异物。
接下来,再次进行将层叠体1紧固于基台的紧固工序。通过这些工序来制作定子。使用该定子来制作电动机。
因而,能防止软磁性合金薄带的碎片等从层叠体的端面脱落。因此,能确保电动机的特性和可靠性。
(实施方式2)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定子的结构>
使用图13A、图13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10的结构。图13A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210的侧视图。图13B是图13A的顶视图。
在图13A、图13B所示的电动机210中,除了层叠体31的结构不同这一点以外,其他都与图12A、图12B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200相同。
如图13A、图13B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31在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3与电磁钢板2之间具有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4。
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的外表能看到明确的金属光泽。另一方面,在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中,因被着色,从而金属光泽变弱。因而,进行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3和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4能容易地辨别。
接下来,使用图14A、图14B来说明上述的定子110的紧固部(设有螺栓4的部分)近旁的结构。图14A是定子110的紧固部近旁的主视图。图14B是图14A的截面图。
图13A所示的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4包含图14A、图14B所示的2片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
另外,图13A所示的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3包含图14A、图14B所示的多个软磁性合金薄带35。软磁性合金薄带35是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
如图14A、图14B所示那样,将螺栓4插通到弹簧垫圈5、垫圈6以及贯通孔40中。通过该螺栓4的紧固,图13A所示的层叠体31在层叠方向上被束紧。
这时,作用于未实施热处理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4的束紧力在电磁钢板2的正下方最强。在此,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由于延展性高,因此不容易破损。因此,优选如图14A、图14B所示那样,在电磁钢板2的正下方配置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换言之,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优先与电磁钢板2相接而设。
在图14A、图14B的示例中,示出在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35的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3存在间隙37且在该间隙37之中残留有软磁性合金薄带的碎片38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图14A、图14B所示那样,对应于电磁钢板2的端部的变形,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也发生变形。由此,碎片38被从图中的上侧按压而被约束。
在碎片38在除去工序(基于空气、磁铁的除去作业)后残留的情况下,该碎片38由于在紧固工序中受到层叠方向的压缩力,因此通过电动机的驱动而脱落的可能性低。
另外,虽然还取决于间隙37的大小,但也有时会如图14A、图14B所示那样在电磁钢板2与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之间残留间隙39。
另外,构成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4的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可以是1片。另外,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36即使处于电磁钢板2的正下方或正上方以外的位置(例如,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33内的位置),也能起到针对破损的缓冲材料的作用。
另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能确保电动机的特性和可靠性。进而,本公开的定子除了电动机以外,还能运用在变压器等进行磁应用的电子部件的用途中。
附图标记说明
1 层叠体
2 电磁钢板
3 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
4 螺栓
5 弹簧垫圈
6 垫圈
7 基台的腿
8 层叠厚度的最大部
9 层叠厚度的最小部
10 正负
11 端部
12 间隙
13 绕线
14 齿
15 喷嘴
16 空气
17 紧固孔
18 转子
22 软磁性合金薄带
22a 软磁性合金薄带
22b 软磁性合金薄带
23 间隙
24 软磁性合金薄带
25 间隙
26 碎片
27 间隙
28 裂纹
29 缺失部
31 层叠体
33 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
34 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
35 软磁性合金薄带
36 软磁性非晶质合金薄带
37 间隙
38 碎片
39 间隙
40 贯通孔
41 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
42 螺栓
43 垫圈
44 基台的腿
45 贯通孔
46 软磁性合金薄带
47 变形部
48 间隙
100 定子
110 定子
200 电动机
210 电动机。

Claims (14)

1.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包含:
调整工序,对包含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和金属板在内的层叠体的厚度进行调整,其中,所述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在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软磁性合金薄带,所述金属板夹持所述层叠组;
绕线工序,将所述层叠体紧固于基台,在层叠方向上对所述层叠体的给定部位进行绕线;
除去工序,解除所述层叠体相对于所述基台的固定,从所述层叠体的端面除去异物;和
紧固工序,再次将所述层叠体紧固于所述基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紧固工序后,从所述层叠体的端面除去异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绕线工序前,从所述层叠体的端面除去异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所述层叠体的端面除去异物的方法是非接触式的除去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非接触式的除去方法是空气的喷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非接触式的除去方法是空气的吸引。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非接触式的除去方法是磁铁的吸附。
8.一种定子,包含:
软磁性合金薄带的层叠组,在全部或一部分中包含对非晶质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软磁性合金薄带;
金属板,夹持所述层叠组;
绕线,在层叠方向上对包含所述层叠组以及所述金属板在内的层叠体的给定部位进行卷绕;
基台,保持所述层叠体;和
紧固机构,在层叠方向上贯通所述层叠体并将所述基台和所述层叠体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软磁性合金薄带在所述层叠组中所占的比率即叠装系数是83%~99%。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层叠组包含:
实施了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和
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起,其中,
所述未实施热处理的软磁性合金薄带与所述金属板相接而设。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金属板是电磁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是预先设定的值的正负10%以内。
14.一种电动机,包含:
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和
转子。
CN201980054532.4A 2018-08-28 2019-06-20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Pending CN1125858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9158 2018-08-28
JP2018-159158 2018-08-28
PCT/JP2019/024579 WO2020044745A1 (ja) 2018-08-28 2019-06-20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固定子、および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5850A true CN112585850A (zh) 2021-03-30

Family

ID=6964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4532.4A Pending CN112585850A (zh) 2018-08-28 2019-06-20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52061A1 (zh)
EP (1) EP3846323A4 (zh)
JP (1) JPWO2020044745A1 (zh)
CN (1) CN112585850A (zh)
WO (1) WO20200447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91696A (ja) * 2019-05-17 2020-11-26 Tdk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5917A (ja) 1992-11-09 1994-05-27 Hitachi Metals Ltd モータ
JP2008131696A (ja) * 2006-11-17 2008-06-05 Hitachi Metals Ltd 複合磁性材料および回転子
JP5843124B2 (ja) * 2009-11-17 2016-01-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アの製造方法
CN202309408U (zh) * 2011-10-28 2012-07-04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水轮发电机定子扇形片加工流水线用金属屑清除装置
JP6308155B2 (ja) * 2015-03-23 2018-04-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機用ロータの異物除去装置
JP2017099158A (ja) * 2015-11-25 2017-06-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磁性板の積層体及びモータ
JP6655787B2 (ja) * 2015-11-25 2020-02-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438498B2 (ja) * 2016-02-09 2018-12-12 株式会社東北マグネット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磁性板の積層体及びモータ
EP3484017A4 (en) * 2016-07-06 2019-07-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MAGNETIC PLATE LAMINATE,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TOR USING THE MAGNETIC PLATE LAMINATE
JP6905905B2 (ja) * 2016-12-06 2021-07-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鉄心およびモータ
CN109642265B (zh) * 2017-02-14 2021-06-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薄带零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薄带零件的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6323A4 (en) 2021-10-27
WO2020044745A1 (ja) 2020-03-05
US20210152061A1 (en) 2021-05-20
JPWO2020044745A1 (ja) 2021-08-10
EP3846323A1 (en) 202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7541B2 (en) Magnetic plate lamin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motor using this laminate
EP3246105B1 (en) Punch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d core
CN108155730B (zh) 铁芯和电机
US8887376B2 (en)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soft-magnetic core having CoFe or CoFeV laminations and generator or motor comprising such a core
CN113169595A (zh) 层叠铁芯、铁芯块、旋转电机及铁芯块的制造方法
WO2013084614A1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09642265B (zh) 薄带零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薄带零件的电动机
JP6438498B2 (ja) 磁性板の積層体及びモータ
JP6462967B1 (ja) 積層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と、積層体およびモータ
US10461589B2 (en) Magnetic-plate laminated body and motor
JP6655787B2 (ja) モータ
CN112585850A (zh)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电动机
US11146126B2 (en) Iron core and motor using iron core
JP2007221869A (ja) 積層体
US20210226515A1 (en) Motor, compressor, and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H08340659A (ja) モータの鉄心およびそのモータ鉄心の製造方法
JP7096016B2 (ja) 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7096015B2 (ja) 電磁鋼板の製造方法
JP4264273B2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20076144A (ja) モータコ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347140A (ja) 焼鈍鉄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