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2170B - 端子成型切条机 - Google Patents

端子成型切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2170B
CN112582170B CN202110206425.8A CN202110206425A CN112582170B CN 112582170 B CN112582170 B CN 112582170B CN 202110206425 A CN202110206425 A CN 202110206425A CN 112582170 B CN112582170 B CN 112582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plate
cutting
cutter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64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2170A (zh
Inventor
邓庙王
袁达
潘志业
刘海霞
吴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ao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ao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ao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ao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64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2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2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2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2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2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端子成型切条机,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放卷机构,其具有可转动的卷盘;张紧机构,其包括张紧板、过渡轮、调节块、张紧轮;成型机构,其具有成型空间;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座,切割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与工位板,第一升降装置上设置有安装座,工位板的中部设置有废料出口,切割座上设置有贯穿通道,安装座的底侧设置有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工位板的顶侧设置有第一下切刀与第二下切刀,废料出口位于第一下切刀与第二下切刀之间;下料机构,其具有下料轨道、下料托盘与移送装置,本发明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可对基带自动放出、成型、裁切分段并下料,整个过程高效稳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端子成型切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制作设备,尤其涉及端子成型切条机。
背景技术
电感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经过复杂的步骤,其包含有多个零件,如端子,端子通常从一卷基带上压型得出,具体的,先用放卷盘将基带放出,然后引导至成型机构处,利用成型机构内的模具对其压型,使基带上弯折出端子形状,弯折出端子形状后,还要人工将端子从基带上取出,为了适应自动化生产,方便利用机械自动将端子从基带上取出并实现组装,减少了人工取端子的步骤,工人会对基带进行裁切,但效率较低,质量稳定性较差,工件质量参差不齐,整个端子成型制取过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端子成型切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端子成型切条机,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放卷机构,其具有可转动的卷盘;张紧机构,其包括张紧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张紧板上的过渡轮、滑动连接于所述张紧板上的调节块、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块上张紧轮;成型机构,其具有成型空间;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座,所述切割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与工位板,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可带动所述安装座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工位板的上方,所述工位板的中部设置有废料出口,所述切割座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贯穿通道,所述安装座的底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所述工位板的顶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下切刀与第二下切刀,所述废料出口位于所述第一下切刀与所述第二下切刀之间,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带动所述安装座下移时,可使得所述第一上切刀下移至所述第一下切刀的右侧、所述第二上切刀下移至所述第二下切刀的右侧;下料机构,其具有下料轨道、下料托盘与移送装置,所述移送装置可在所述下料轨道与所述下料托盘之间移动。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沿左右延伸的直线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放出外设卷绕基带的放卷机构、用于对放出的基带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用于在基带上进行端子成型的成型机构、用于将基带进行分段切割的切割机构、用于将分段切割后的基带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具体的,卷盘转动将基带放出,基带绕过过渡段与张紧轮后进入成型空间内,由成型空间内压型出端子,经过压型后带有成型端子的基带从贯穿通道穿过切割座并移至工位板上,第一升降装置带动安装座下移,第一上切刀、第二上切刀同时下移,对基带同时进行裁切,此时第一上切刀与第一下切刀形成一个切刀组,第二上切刀与第二下切刀形成另一个切刀组,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分别移动至第一下切刀与第二下切刀的同一侧,通过两个切刀组相互错位而对基带产生的裁切力,使得基带在被裁切时不容易变形,基带位于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之间的部分在裁切完成后成为废料,又由于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分别位于第一下切刀与第二下切刀的同一侧,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中任一个位于废料出口的正上方,当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下移时,正对于废料出口上方的上切刀将废料压入到废料出口,避免下一次裁切时废料对基带的移送造成阻挡,裁切分段后的基带在下料轨道内,由移送装置将基带从下料轨道移送至下料托盘内,因此,本发明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可对基带自动放出、成型、裁切分段并下料,整个过程高效稳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切刀的前部向右凸起设置有第一错位凸块,所述第一上切刀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前切段与第一后切段,所述第二下切刀的前部向右凸起设置有第二错位凸块,所述第二上切刀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前切段与第二后切段,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带动所述安装座下移时,使得所述第一前切段下移至所述第一错位凸块的右侧、所述第一后切段下移至所述第一下切刀的后部右侧、所述第二前切段下移至所述第二错位凸块的右侧、所述第二后切段下移至所述第二下切刀的后部右侧。第一下切刀的右侧具有第一错位凸块,第一前切段、第一后切段配合第一下切刀右侧的形状,从而形成一个阶梯错位的结构,在裁切时在基带上形成一个二级阶梯状的切口,同样的,第二下切刀的右侧具有第二错位凸块,第二前切段、第二后切段配合第二下切刀右侧的形状,同样的形成一个阶梯错位的结构,在裁切时在基带上同样形成一个二级阶梯状的切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切段的底侧具有第一前刀刃,所述第一后切段的底侧具有第一后刀刃,所述第二前切段的底侧具有第二前刀刃,所述第二后切段的底侧具有第二后刀刃,所述第一前刀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后刀刃的长度,所述第二前刀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后刀刃的长度,所述第二后刀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前刀刃的长度。基带上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两组端子,在裁切时,为了使得基带受力更加均匀,第一上切刀的刀刃与第二上切刀的刀刃设置不同,使得左右两个切刀组在施力至基带时,基带不会在一侧受力,进一步提高基带在被裁切时的质量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位板的底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顶端口连接于所述废料出口。通过出料管可将从废料出口掉落的基带废料进行收集,并导向至回收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收卷筒、第一导向轮与第一压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放卷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卷盘,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可带动所述卷盘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收卷筒,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放卷架上,所述卷盘的旋转轴线、所述收卷筒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压轮的旋转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凸粒,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粒与所述第一压轮的外周壁相抵。卷绕的基带每圈上均设有多个圈,每两圈之间设置有隔膜,基带在放出的同时会将隔膜亦同时放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卷盘转动将基带放出,放出的隔膜一端固定在收卷筒上,由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收卷筒转动,实现对隔膜的收卷,而放出的基带则经过第一导向轮与第一压轮之间,由于基带上带有孔,通过第一凸粒与孔的配合,并且第一压轮将基带压紧在第一导向轮上,避免了基带与第一导向轮打滑的问题,实现对基带稳定地放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轮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二凸粒,所述张紧轮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三凸粒,所述张紧轮可在所述张紧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张紧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轮与第二导向轮,所述过渡轮的旋转轴线、所述张紧轮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压轮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导向轮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压轮位于所述过渡轮的顶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凸粒与所述第二压轮的外周壁相抵,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四凸粒。放出的基带从过渡轮的顶侧绕过,并向下拉,从张紧轮的底侧绕过,然后向上拉再绕过第二导向轮的顶侧,最后引出至成型空间,具体的,利用过渡轮上的第二凸粒与基带上的孔进行配合,加上第二压轮将基带压紧在过渡轮上,避免了基带与过渡轮之间的打滑,由于张紧轮可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利用张紧轮的重力将基带拉紧,最后利用第二导向轮改变基带引出的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模具、第二升降气缸与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成型空间,所述上模具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上,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上模具上下运动。通过第二升降气缸带动上模具下压,使位于成型空间内的基带压型得出端子,亦即基带上的部分位置向上弯折形成端子形状,然后第二升降气缸带动上模具向上复位,成型空间内的基带可移送至下一个工序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设置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五凸粒,所述驱动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压轮,所述第三导向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三压轮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五凸粒与所述第三压轮的外周壁相抵。驱动座上的第三驱动电机可带动第三导向轮转动,经过压型后的基带从第三导向轮与第三压轮之间穿过,此处的第三压轮具有外轮毂,可对基带上的端子进行避让,而第三压轮的外边缘则将基带的侧边压在第三导向轮的外周壁上,利用第三导向轮上的第五凸粒与基带上的孔进行配合,避免了基带与第三导向轮之间的打滑问题,可提供动力辅助将基带推向切割机构处,更好地把控对基带推送的节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换向轨道、第四驱动电机、升降电动丝杆与前后平移电动丝杆,所述换向轨道位于所述下料轨道与所述下料托盘之间,所述第四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换向轨道,所述换向轨道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左右平移电动丝杆、平移板、第三升降气缸、移送板与定位杆,所述平移板连接于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上,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可带动所述平移板左右运动,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平移板上,所述移送板连接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上,所述第三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移送板上下运动,所述定位杆竖直设置于所述移送板的底侧,所述下料轨道与所述换向轨道的上方均设有所述定位杆,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连接于所述升降电动丝杆上,所述升降电动丝杆可带动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上下运动,所述下料托盘连接于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上,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可带动所述下料托盘前后运动,所述下料托盘正对所述换向轨道的一侧面均匀排列有多个收料槽。裁切后的基带位于下料轨道内,通过左右平移电动丝杆、第三升降气缸分别带动移送板左右、上下运动,从而使移送板上的定位杆实现对基带的移送,具体的,位于下料轨道上方的定位杆将位于下料轨道内的基带移送入换向轨道内,而位于换向轨道上方的定位杆则将位于换向轨道内的基带移送入下料托盘内,移送完毕后,定位杆复位,而换向轨道则在第四驱动电机的带动下180度旋转,将位于换向轨道内的基带位置进行变换,从而对进入到下料托盘内的基带的姿态进行调整,而下料托盘亦可在前后平移电动丝杆、升降电动丝杆的带动后作前后、上下运动,从而调整与换向轨道正对的收料槽位置,使基带一对一地进入到每个收料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第一升降气缸。即利用第一升降气缸对安装座提供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切割机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座上的第一上切刀与第二上切刀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位板上的第一下切刀与第二下切刀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下料机构立体图。
附图中:110-卷盘、120-放卷架、130-第一驱动电机、140-第二驱动电机、150-收卷筒、210-张紧板、220-过渡轮、230-张紧轮、240-第二压轮、250-第二导向轮、310-下模具、320-第二升降气缸、330-上模具、400-切割座、410-第一升降装置、420-工位板、421-第一下切刀、422-第二下切刀、423-第一前切段、424-第一后切段、425-第二前切段、426-第二后切段、427-第一错位凸块、428-第二错位凸块、430-安装座、431-第一上切刀、432-第二上切刀、440-出料管、510-下料轨道、520-下料托盘、530-换向轨道、540-第四驱动电机、550-升降电动丝杆、560-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71-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2-第三升降气缸、573-移送板、574-定位杆、610-驱动座、620-第三导向轮、630-第三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与图2,端子成型切条机,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放卷机构,其具有可转动的卷盘110;张紧机构,其包括张紧板210、转动连接于所述张紧板210上的过渡轮220、滑动连接于所述张紧板210上的调节块、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块上张紧轮230;成型机构,其具有成型空间;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座400,所述切割座400上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410与工位板420,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上设置有安装座430,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可带动所述安装座430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430位于所述工位板420的上方,所述工位板420的中部设置有废料出口,所述切割座400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贯穿通道,所述安装座430的底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二上切刀432,所述工位板420的顶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下切刀421与第二下切刀422,所述废料出口位于所述第一下切刀421与所述第二下切刀422之间,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带动所述安装座430下移时,可使得所述第一上切刀431下移至所述第一下切刀421的右侧、所述第二上切刀432下移至所述第二下切刀422的右侧;下料机构,其具有下料轨道510、下料托盘520与移送装置,所述移送装置可在所述下料轨道510与所述下料托盘520之间移动。
由上述可知,沿左右延伸的直线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放出外设卷绕基带的放卷机构、用于对放出的基带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用于在基带上进行端子成型的成型机构、用于将基带进行分段切割的切割机构、用于将分段切割后的基带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具体的,卷盘110转动将基带放出,基带绕过过渡段与张紧轮230后进入成型空间内,由成型空间内压型出端子,经过压型后带有成型端子的基带从贯穿通道穿过切割座400并移至工位板420上,第一升降装置410带动安装座430下移,第一上切刀431、第二上切刀432同时下移,对基带同时进行裁切,此时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一下切刀421形成一个切刀组,第二上切刀432与第二下切刀422形成另一个切刀组,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二上切刀432分别移动至第一下切刀421与第二下切刀422的同一侧,通过两个切刀组相互错位而对基带产生的裁切力,使得基带在被裁切时不容易变形,基带位于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二上切刀432之间的部分在裁切完成后成为废料,又由于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二上切刀432分别位于第一下切刀421与第二下切刀422的同一侧,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二上切刀432中任一个位于废料出口的正上方,当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二上切刀432下移时,正对于废料出口上方的上切刀将废料压入到废料出口,避免下一次裁切时废料对基带的移送造成阻挡,裁切分段后的基带在下料轨道510内,由移送装置将基带从下料轨道510移送至下料托盘520内,因此,本发明减少了人工的操作,可对基带自动放出、成型、裁切分段并下料,整个过程高效稳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
如图3与图4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基带通常包括有前后两组并排的端子,因此前后的宽度较大的情况下,基带更容易变形,为了使得裁切时基带的左右两处受力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切刀421的前部向右凸起设置有第一错位凸块427,所述第一上切刀431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430上的第一前切段423与第一后切段424,所述第二下切刀422的前部向右凸起设置有第二错位凸块428,所述第二上切刀432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430上的第二前切段425与第二后切段426,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带动所述安装座430下移时,使得所述第一前切段423下移至所述第一错位凸块427的右侧、所述第一后切段424下移至所述第一下切刀421的后部右侧、所述第二前切段425下移至所述第二错位凸块428的右侧、所述第二后切段426下移至所述第二下切刀422的后部右侧。第一下切刀421的右侧具有第一错位凸块427,第一前切段423、第一后切段424配合第一下切刀421右侧的形状,从而形成一个阶梯错位的结构,在裁切时在基带上形成一个二级阶梯状的切口,同样的,第二下切刀422的右侧具有第二错位凸块428,第二前切段425、第二后切段426配合第二下切刀422右侧的形状,同样的形成一个阶梯错位的结构,在裁切时在基带上同样形成一个二级阶梯状的切口。
为了进一步使得裁切时基带左右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切段423的底侧具有第一前刀刃,所述第一后切段424的底侧具有第一后刀刃,所述第二前切段425的底侧具有第二前刀刃,所述第二后切段426的底侧具有第二后刀刃,所述第一前刀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后刀刃的长度,所述第二前刀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后刀刃的长度,所述第二后刀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前刀刃的长度。基带上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两组端子,在裁切时,为了使得基带受力更加均匀,第一上切刀431的刀刃与第二上切刀432的刀刃设置不同,使得左右两个切刀组在施力至基带时,基带不会在一侧受力,进一步提高基带在被裁切时的质量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为了方便对废料进行收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位板420的底侧设置有出料管440,所述出料管440的顶端口连接于所述废料出口。通过出料管440可将从废料出口掉落的基带废料进行收集,并导向至回收处。
在实际应用中,卷绕的基带每圈上均设有多个圈,每两圈之间设置有隔膜,基带在放出的同时会将隔膜亦同时放出,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120、第一驱动电机130、第二驱动电机140、收卷筒150、第一导向轮与第一压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0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0连接于所述放卷架120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0驱动连接于所述卷盘1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0可带动所述卷盘110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0连接于所述收卷筒150,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放卷架120上,所述卷盘110的旋转轴线、所述收卷筒150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压轮的旋转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凸粒,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粒与所述第一压轮的外周壁相抵。为了方便对隔膜进行收集利用,第一驱动电机130带动卷盘110转动将基带放出,放出的隔膜一端固定在收卷筒150上,由第二驱动电机140带动收卷筒150转动,实现对隔膜的收卷,而放出的基带则经过第一导向轮与第一压轮之间,由于基带上带有孔,通过第一凸粒与孔的配合,并且第一压轮将基带压紧在第一导向轮上,避免了基带与第一导向轮打滑的问题,实现对基带稳定地放出。
为了使得进入成型空间内的基带更加平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轮22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二凸粒,所述张紧轮23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三凸粒,所述张紧轮230可在所述张紧板210上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张紧板2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轮240与第二导向轮250,所述过渡轮220的旋转轴线、所述张紧轮230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压轮240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导向轮250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压轮240位于所述过渡轮220的顶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凸粒与所述第二压轮240的外周壁相抵,所述第二导向轮25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四凸粒。放出的基带从过渡轮220的顶侧绕过,并向下拉,从张紧轮230的底侧绕过,然后向上拉再绕过第二导向轮250的顶侧,最后引出至成型空间,具体的,利用过渡轮220上的第二凸粒与基带上的孔进行配合,加上第二压轮240将基带压紧在过渡轮220上,避免了基带与过渡轮220之间的打滑,由于张紧轮230可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利用张紧轮230的重力将基带拉紧,最后利用第二导向轮250改变基带引出的方向。
作为成型机构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模具310、第二升降气缸320与上模具330,所述上模具330位于所述下模具310的上方,所述上模具330与所述下模具310之间形成成型空间,所述上模具330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320上,所述第二升降气缸320可带动所述上模具330上下运动。通过第二升降气缸320带动上模具330下压,使位于成型空间内的基带压型得出端子,亦即基带上的部分位置向上弯折形成端子形状,然后第二升降气缸320带动上模具330向上复位,成型空间内的基带可移送至下一个工序处。
基带的放出除了在放卷机构处提供放卷的驱动力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设置有驱动座610,所述驱动座610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620,所述第三导向轮62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五凸粒,所述驱动座6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压轮630,所述第三导向轮62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三压轮630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五凸粒与所述第三压轮630的外周壁相抵。驱动座610上的第三驱动电机可带动第三导向轮620转动,经过压型后的基带从第三导向轮620与第三压轮630之间穿过,此处的第三压轮630具有外轮毂,可对基带上的端子进行避让,而第三压轮630的外边缘则将基带的侧边压在第三导向轮620的外周壁上,利用第三导向轮620上的第五凸粒与基带上的孔进行配合,避免了基带与第三导向轮620之间的打滑问题,可提供动力辅助将基带推向切割机构处,更好地把控对基带推送的节奏。
如图5所示,作为下料机构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换向轨道530、第四驱动电机540、升降电动丝杆550与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所述换向轨道530位于所述下料轨道510与所述下料托盘520之间,所述第四驱动电机540驱动连接于所述换向轨道530,所述换向轨道530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1、平移板、第三升降气缸572、移送板573与定位杆574,所述平移板连接于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1上,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1可带动所述平移板左右运动,所述第三升降气缸572连接于所述平移板上,所述移送板573连接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572上,所述第三升降气缸572可带动所述移送板573上下运动,所述定位杆574竖直设置于所述移送板573的底侧,所述下料轨道510与所述换向轨道530的上方均设有所述定位杆574,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连接于所述升降电动丝杆550上,所述升降电动丝杆550可带动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上下运动,所述下料托盘520连接于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上,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可带动所述下料托盘520前后运动,所述下料托盘520正对所述换向轨道530的一侧面均匀排列有多个收料槽。裁切后的基带位于下料轨道510内,通过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1、第三升降气缸572分别带动移送板573左右、上下运动,从而使移送板573上的定位杆574实现对基带的移送,具体的,位于下料轨道510上方的定位杆574将位于下料轨道510内的基带移送入换向轨道530内,而位于换向轨道530上方的定位杆574则将位于换向轨道530内的基带移送入下料托盘520内,移送完毕后,定位杆574复位,而换向轨道530则在第四驱动电机540的带动下180度旋转,将位于换向轨道530内的基带位置进行变换,从而对进入到下料托盘520内的基带的姿态进行调整,而下料托盘520亦可在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升降电动丝杆550的带动后作前后、上下运动,从而调整与换向轨道530正对的收料槽位置,使基带一对一地进入到每个收料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为第一升降气缸。即利用第一升降气缸对安装座430提供上下往复运动的驱动力,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升降气缸还是平移电动丝杆均为提供沿直线方向运动的驱动力,其结构可相互替代,还可使用如液压推杆等直线往复运动装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
放卷机构,其具有可转动的卷盘(110);
张紧机构,其包括张紧板(210)、转动连接于所述张紧板(210)上的过渡轮(220)、滑动连接于所述张紧板(210)上的调节块、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块上的 张紧轮(230);
成型机构,其具有成型空间;
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座(400),所述切割座(400)上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410)与工位板(420),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上设置有安装座(430),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可带动所述安装座(430)上下运动,所述安装座(430)位于所述工位板(420)的上方,所述工位板(420)的中部设置有废料出口,所述切割座(400)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贯穿通道,所述安装座(430)的底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上切刀(431)与第二上切刀(432),所述工位板(420)的顶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下切刀(421)与第二下切刀(422),所述废料出口位于所述第一下切刀(421)与所述第二下切刀(422)之间,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带动所述安装座(430)下移时,可使得所述第一上切刀(431)下移至所述第一下切刀(421)的右侧、所述第二上切刀(432)下移至所述第二下切刀(422)的右侧,所述第一下切刀(421)的前部向右凸起设置有第一错位凸块(427),所述第一上切刀(431)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430)上的第一前切段(423)与第一后切段(424),所述第二下切刀(422)的前部向右凸起设置有第二错位凸块(428),所述第二上切刀(432)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430)上的第二前切段(425)与第二后切段(426),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带动所述安装座(430)下移时,使得所述第一前切段(423)下移至所述第一错位凸块(427)的右侧、所述第一后切段(424)下移至所述第一下切刀(421)的后部右侧、所述第二前切段(425)下移至所述第二错位凸块(428)的右侧、所述第二后切段(426)下移至所述第二下切刀(422)的后部右侧;
下料机构,其具有下料轨道(510)、下料托盘(520)与移送装置,所述移送装置可在所述下料轨道(510)与所述下料托盘(520)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切段(423)的底侧具有第一前刀刃,所述第一后切段(424)的底侧具有第一后刀刃,所述第二前切段(425)的底侧具有第二前刀刃,所述第二后切段(426)的底侧具有第二后刀刃,所述第一前刀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后刀刃的长度,所述第二前刀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后刀刃的长度,所述第二后刀刃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前刀刃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板(420)的底侧设置有出料管(440),所述出料管(440)的顶端口连接于所述废料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120)、第一驱动电机(130)、第二驱动电机(140)、收卷筒(150)、第一导向轮与第一压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0)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0)连接于所述放卷架(120)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0)驱动连接于所述卷盘(1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0)可带动所述卷盘(110)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0)连接于所述收卷筒(150),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放卷架(120)上,所述卷盘(110)的旋转轴线、所述收卷筒(150)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压轮的旋转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一凸粒,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粒与所述第一压轮的外周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22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二凸粒,所述张紧轮(23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三凸粒,所述张紧轮(230)可在所述张紧板(210)上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张紧板(21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压轮(240)与第二导向轮(250),所述过渡轮(220)的旋转轴线、所述张紧轮(230)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压轮(240)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导向轮(250)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压轮(240)位于所述过渡轮(220)的顶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凸粒与所述第二压轮(240)的外周壁相抵,所述第二导向轮(25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四凸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模具(310)、第二升降气缸(320)与上模具(330),所述上模具(330)位于所述下模具(310)的上方,所述上模具(330)与所述下模具(310)之间形成成型空间,所述上模具(330)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320)上,所述第二升降气缸(320)可带动所述上模具(330)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设置有驱动座(610),所述驱动座(610)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620),所述第三导向轮(620)的外周壁沿其周向环绕设置有第五凸粒,所述驱动座(6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压轮(630),所述第三导向轮(62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三压轮(630)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五凸粒与所述第三压轮(630)的外周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换向轨道(530)、第四驱动电机(540)、升降电动丝杆(550)与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所述换向轨道(530)位于所述下料轨道(510)与所述下料托盘(520)之间,所述第四驱动电机(540)驱动连接于所述换向轨道(530),所述换向轨道(530)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1)、平移板、第三升降气缸(572)、移送板(573)与定位杆(574),所述平移板连接于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1)上,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571)可带动所述平移板左右运动,所述第三升降气缸(572)连接于所述平移板上,所述移送板(573)连接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572)上,所述第三升降气缸(572)可带动所述移送板(573)上下运动,所述定位杆(574)竖直设置于所述移送板(573)的底侧,所述下料轨道(510)与所述换向轨道(530)的上方均设有所述定位杆(574),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连接于所述升降电动丝杆(550)上,所述升降电动丝杆(550)可带动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上下运动,所述下料托盘(520)连接于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上,所述前后平移电动丝杆(560)可带动所述下料托盘(520)前后运动,所述下料托盘(520)正对所述换向轨道(530)的一侧面均匀排列有多个收料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成型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10)为第一升降气缸。
CN202110206425.8A 2021-02-24 2021-02-24 端子成型切条机 Active CN112582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6425.8A CN112582170B (zh) 2021-02-24 2021-02-24 端子成型切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6425.8A CN112582170B (zh) 2021-02-24 2021-02-24 端子成型切条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2170A CN112582170A (zh) 2021-03-30
CN112582170B true CN112582170B (zh) 2021-06-04

Family

ID=7511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6425.8A Active CN112582170B (zh) 2021-02-24 2021-02-24 端子成型切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217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7336A (ja) * 2009-09-08 2011-03-24 Sharp Corp スリッター装置
CN105529592A (zh) * 2015-12-31 2016-04-27 平湖市诚成电子配件厂 一种端子机的切割装置
CN109226472A (zh) * 2018-09-21 2019-01-18 袁福珍 一种料带的冲压裁断模具
CN209487316U (zh) * 2019-02-25 2019-10-11 湖北神电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机开关线圈端子铆接及自动剪线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81725B2 (en) * 2014-11-21 2018-01-30 Cisco Technology, Inc. Ethernet magnetics package wire termin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7336A (ja) * 2009-09-08 2011-03-24 Sharp Corp スリッター装置
CN105529592A (zh) * 2015-12-31 2016-04-27 平湖市诚成电子配件厂 一种端子机的切割装置
CN109226472A (zh) * 2018-09-21 2019-01-18 袁福珍 一种料带的冲压裁断模具
CN209487316U (zh) * 2019-02-25 2019-10-11 湖北神电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机开关线圈端子铆接及自动剪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2170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71475U (zh) 一种数控机床模具冲压机构
CN114309327A (zh) 一种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金属盖帽冲压加工设备
CN109664368A (zh) 全自动冲压编带一体机
CN112582170B (zh) 端子成型切条机
CN113035542B (zh) 一种贴片电感生产线
CN109573681B (zh) 一种送料机构
CN114309262A (zh) 铝箔成型设备
CN100563083C (zh) 电机内定子铁心双头卷绕装置
CN116099928A (zh) 连续送料模具结构
CN212144186U (zh) 脚轮底板级进模
CN210188308U (zh) 一种扣骨机打边模具
CN114535422A (zh) 一种数控用多段控制模具
CN203031858U (zh) 一种水平卷料放料收料机
CN208288785U (zh) 汽车支撑板连续模
CN215879418U (zh) 一种冲压头可调式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CN110610223A (zh) 一种轮胎用电子标签生产装置及其方法
CN219335416U (zh) 一种金属带塑形设备
CN216937967U (zh) 铝箔成型设备
CN219766412U (zh) 一种开卷机
CN112976650B (zh) 一种冲压设备智能送料装置
CN220390732U (zh) 冲压喷码装置
CN108160804A (zh) 一种落料冲孔模具
CN217732222U (zh) 料带生产的分条及收卷装置
CN217223052U (zh) 一种卡扣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12588932B (zh) 一种高速紧固件生产用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