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7120A -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7120A
CN112577120A CN201910952206.7A CN201910952206A CN112577120A CN 112577120 A CN112577120 A CN 112577120A CN 201910952206 A CN201910952206 A CN 201910952206A CN 112577120 A CN112577120 A CN 112577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wet curtain
heating element
humidif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22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展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22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71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3003 priority patent/WO20210629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7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1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加湿模块,包括:壳体、湿帘、加热件和风门,所述壳体具有风道以及连通所述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湿帘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门设有避让槽,所述风门具有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送风工位,以及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加湿工位,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加热件和所述湿帘位于所述风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避让槽内。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加湿效率高且湿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Description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模块及其制备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加湿模块实现加湿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采用喷雾的方式、超声波的方式和采用湿帘进行加湿。采用湿帘进行加湿具有加湿更加可靠稳定,且更容易应用在设备上。现有的加湿模块,容易出现湿帘发黄、老化的问题,导致湿帘的加湿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湿模块,旨在延长加湿模块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加湿模块,包括:
壳体,具有风道以及连通所述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湿帘,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
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风道内;以及
风门,设有避让槽,所述风门具有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送风工位,以及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加湿工位,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加热件和所述湿帘位于所述风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湿帘之间的距离为10mm~60mm。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湿帘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风道内侧壁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件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湿帘位于所述风道外。
可选地,所述湿帘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湿帘和所述加热件之间设有格栅。
可选地,所述风门局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方向隆起,以形成所述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风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形成部分所述风道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框的具有相邻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风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风门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端具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风门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所述导风面在所述风道出风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蜗壳和水箱,所述水箱和所述出风框均与所述蜗壳连接,所述出风框与所述蜗壳围成所述风道,所述水箱与所述湿帘连通,所述湿帘位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出风框之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加湿模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和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的加湿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湿度数据;
将所述湿度数据与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风门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
控制所述加热件工作第一预设时长;
确认所述加热件工作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长;
确认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返回所述获取室内湿度数据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获取室内湿度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温度数据;
将所述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温度数据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参数后,获取室内湿度数据。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工作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与所述湿度数据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可选地,所述将湿度数据与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风门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湿度数据与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控制所述风门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加湿模块中的加热件受安装空间的限制位置难以调整,容易导致加热件与所述湿帘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加湿模块在加湿时,湿帘失水过快、温度过高而发黄、老化。本实施例采用所述风门设置避让槽的结构,使得所述风门在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时,避让槽能够为所述加热件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使得所述加热件在安装时,能够选择与所述湿帘之间保持更远距离的位置进行安装,从而在保障湿帘高效加湿的同时延长寿命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加湿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加湿模块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风门在加湿工位下的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风门在送风工位下的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加湿模块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加湿模块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加湿模块控制方法步骤S1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壳体 110 出风框
111 第一侧板 112 第二侧板
113 第一出风口 114 第二出风口
115 格栅 116 安装槽
120 蜗壳 130 水箱
140 风门 141 避让槽
142 导风面 150 风道
200 湿帘 300 加热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加湿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加湿模块,包括:壳体100、湿帘200、加热件300和风门140,所述壳体100具有风道150以及连通所述风道150的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出风口114,所述湿帘2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且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113设置;所述加热件3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且位于所述风道150内;所述风门140设有避让槽141,所述风门140具有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送风工位,以及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114的加湿工位,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加热件300和所述湿帘200位于所述风门140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一侧,所述加热件300位于所述避让槽141内。本实施例所述的加湿模块具有正常出风和加湿两种功能,当所述加湿模块进行正常出风的时候,所述风门140位于送风工位,以使所述风道150内的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14送出,当所述加湿模块进行加湿时,所述风门140位于加湿工位,使得所述风道150内的风能够先经过所述加热件300,然后吹向所述湿帘200,气流穿过所述湿帘200,从而将所述湿帘200中的水分带向空气中,以增加空气的湿度。本实施例所述加热件300靠近所述湿帘200设置,使得所述加热件300不仅能够加热风道150中的气流,还能有效地对湿帘200进行加热,能够增大所述湿帘200对空气加湿的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加湿模块中的加热件300受安装空间的限制位置难以调整,容易导致加热件300与所述湿帘200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加湿模块在加湿时,湿帘200失水过快、温度过高而发黄、老化。本实施例采用所述风门140设置避让槽141的结构,使得所述风门140在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时,避让槽141能够为所述加热件300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使得所述加热件300在安装时,能够选择与所述湿帘200之间保持更远距离的位置进行安装,从而在保障湿帘200高效加湿的同时延长寿命寿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300与所述湿帘200之间的距离为10mm~60mm。当所述加热件300与所述湿帘200之间的距离过小时,所述加热件300加热状态下,容易使得湿帘200温度过高而老化,缩短湿帘200的使用寿命。当所述加热件300与所述湿帘200之间的距离过大时,所述加热件300仅能够靠加热风道150内气流温度以增大加湿效率,而不能通过加热件300直接对湿帘200进行加热来增大加湿效率,加湿效率增大的幅度有限,导致湿帘200加湿效率低。本实施例将所述加热件300与所述湿帘20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mm~60mm,既能保障湿帘200具有良好的加湿效率,又能延长湿帘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加热件300与所述湿帘200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地,所述湿帘200沿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或者是沿第一出风口113的径向延伸,使得湿帘200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113设置,所述湿帘200和所述加热件300均呈板块状,所述加热件300的一板面面向所述湿帘200。所述加热件300与所述湿帘200的延伸方向一致,能够使得所述加热件300具有更多面向所述湿帘200的表面,从而提升加热件300对所述湿帘200的加热效率,以提升湿帘200的加湿效率,同时也能使得湿帘200受热更加均匀,避免湿帘200局部过热老化,可以理解为,当加湿模块需要提升加湿效率时,升高加热模块的温度,若加热模块仅局部面向湿帘200,那么为了达到预定的加湿效率,加热模块需要提升的温度就要更高,而湿帘200与热模块相对的部分就容易过热老化。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风道150内侧壁面设有安装槽116,所述加热件300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6内。所述加热件300的端部插设在所述安装槽116内,使得加热件300得以固定的同时,保障了所述加热件300的中部能够露出,使得加热件300能够有效地对所述湿帘20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件300通过插槽的方式进行安装,具有拆装便捷的特点。具体地,所述风道150的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两个侧板内表面均设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设有相对开设所述安装槽116。所述加热块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槽116内。本实施例所述的加热件300的安装方式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还可以是,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壳体卡扣连接,具有拆装便捷,方便所述加热件检修的特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湿帘200位于所述风道150外。所述湿帘200位于所述风道150外,一方面方便于所述湿帘200安装,因为风道150外的安装空间更大;另一方面有利于所述湿帘200中的水分发散到空气中,可以理解为,湿帘200设置在所述风道150内时所述湿帘200能够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比湿帘200设置在所述风道150外时所述湿帘200能够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更少;再者,湿帘200设置在所述风道150外,能够避免所述湿帘200滴水流入到风道150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湿帘200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113,使得所述风门140封盖住所述第二出风口114时,所述风道150中的气流都需要经过所述湿帘200才能流出风道150,使得所述湿帘200能够被充分利用,有利于提升所述加湿模块的加湿效率。由于风经过所述湿帘200时的风阻很大,因此,若所述湿帘200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3之间具有缝隙时,风道150吹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气流,容易绕过所述湿帘200从缝隙中流出,使得湿帘200失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湿帘200和所述加热件300之间设有格栅115。具体地,格栅115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所述湿帘200和所述加热件300分别位于所述格栅115的两侧,所述格栅115能够避免所述湿帘200与所述加热件300接触。另外所述格栅115能够为所述湿帘200或者加热件300提供安装位。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300还能够安装在所述格栅115上,所述格栅的内侧面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插槽,所述加热件的端部设置在所述插槽内,使得所述格栅和所述加热件能够一起拆装,具有加湿模块拆装便捷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风门140局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方向隆起,以形成所述避让槽141。具体地,所述风门140在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送风工位下,所述风门140的中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方向隆起,使得所述风门140的中部距离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距离变远,从而使得所述风门140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3之间具有更大的安装空间留给所述加热件300,方便加热件300调整到距离所述湿帘200更加合适的位置。通过隆起的方式形成所述避让槽141,有利于使得所述风门140的体积小,由于风门140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风门140在所述风道150内,所述风门140体积小,有利于给风道150流出更多的送风空间,从而保障所述第二出风口114的出风量。本实施例所述避让槽141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风门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板面开设有凹槽以形成所述避让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风门140与所述壳体100转动连接。使得所述风门140从送风工位到加湿工位之间切换更加便捷,仅需要转动所述风门140,将所述风门140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13到所述第二出风口114之间转动既可。同时也具有风门140安装方便的优点。本实施例所述的风门140不仅限于上述安装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风门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风道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向所述第二出风口延伸,所述风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中,具有所述风门从送风工位到加湿工位之间切换更加便捷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壳体100包括形成部分所述风道150的出风框110,所述出风框110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114,所述出风框110的具有相邻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第一侧板111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所述风门14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112。所述风门140与所述第二侧板112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侧板111上能够留出更多的位置用于开设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有利于提升所述第一出风口113的面积,从而提升所述加湿模块的加湿效率。本实施例所述风门140不仅限于上述安装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侧板的内表面凸设有两个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上设有轴孔,所述风门设有与所述轴孔适配的转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风门140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114的一端具有导风面142,所述导风面142位于所述风门140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1的表面,所述导风面142在所述风道150出风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1方向延伸。所述风门140在所述送风工作下,所述风道150中的风沿着所述导风面142吹向所述第二出风口114,使得所述风道150中的出风更加流畅,避免所述风门140造成绕流,有利于保障所述第二出风口114顺畅出风。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壳体100还包括蜗壳120和水箱130,所述水箱130和所述出风框110均与所述蜗壳120连接,所述出风框110与所述蜗壳120围成所述风道150,所述水箱130与所述湿帘200连通,所述湿帘200位于所述水箱130与所述出风框110之间。具体地,所述蜗壳120内设有风机,所述蜗壳12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框110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11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蜗壳120的出风口处,以形成所述风道150。所述加湿模块进入加湿模式时,所述风门140转动到所述加湿工位,所述风机转动,使得气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流动。所述水箱130用于为所述湿帘200供水,水在所述湿帘200上分布从而与空气具有更大接触面积,具有高效加湿的效果。所述湿帘200与水箱130连通,使得所述湿帘200上能够保障长期附着水,当加热件300和气流带走湿帘200上的水时,水箱130为湿帘200补水,不仅能够保障湿帘200的加湿效率,还能保护湿帘200,避免湿帘200失水后过热失效。
所述湿帘200位于所述水箱130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3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出风口113吹出的热风能够吹到所述水箱130上,水箱130内的水也能被热风预热,从而使得供向所述湿帘200上的水更容易分散到空气中。
具体地,所述蜗壳120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蜗壳120的上端,所述水箱130安装在所述蜗壳120的上端,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湿帘200沿随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沿上下方向延伸,有利于充分利用安装空间,使得所述加湿模块更加紧凑。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加湿模块,该加湿模块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和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加湿模块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室内湿度数据;
S2将所述湿度数据与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风门140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114;
S3控制所述加热件300工作第一预设时长;
S4确认所述加热件300工作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加热件300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长;
S5确认所述加热件300停止加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返回所述获取室内湿度数据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述加湿模块还具有湿度传感器、驱动组件和电控盒,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湿度,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并与所述风门140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风门140、所述风机以及所述加热件300均与所述电控盒电连接。所述加湿模块可以设置一个第一预设湿度,当室内湿度低于第一预设湿度时,用于体验较差,需要通过所述加湿模块提升空气的湿度。所述加湿模块能够通过湿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湿度数据,当所述湿度数据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风门140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114,使得所述风道150内的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流出,气流能够经过所述湿帘200。然后需要控制所述加热件300工作,使得所述加湿模块进入到加湿模式。为了避免所述加热件300持续工作导致的所述湿帘200过热,所述加热件300工作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第二预设时长。接着继续检测室内湿度,此时若室内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则控制所述加热件300停止加热,控制所述风门140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所述加湿模式停止加湿,若室内湿度依旧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则所述加热件300进行下一次加热,如此循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S1所述获取室内湿度数据的步骤包括:
S11获取室内温度数据;
S12将所述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温度数据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参数后,获取室内湿度数据。
本实施例在获取所述室内湿度数据之前,先获取室内温度数据。通常室内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湿度较大,因此不需要进行加湿,通常室内温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湿度较小,才需要进一步确认室内湿度数据。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S3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300工作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与所述湿度数据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控制所述加热件300的加热功率。例如,第一预设湿度参数为30%相对湿度,用30%减去所述湿度数据a得到差值b,当差值b越大时,所述加热件300的加热功率f越接近最大功率w,所述差值b与所述加热功率呈正比,可以按照f=x·b·w,x为矫正参数,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加热件300长时间高功率加热所述湿帘200,有利于延长所述湿帘200的使用寿命。当然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也可以是35%相对湿度,还可以是40%相对湿度等等。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S2所述将所述湿度数据与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风门140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114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湿度数据与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加热件300停止加热,控制所述风门140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113,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用户通常具有一个感觉到舒适的湿度范围,可以将第一预设湿度到第二预设湿度之间的范围设置成舒适的湿度范围,例如可以是第一预设湿度为30%相对湿度,第二预设湿度为60%相对湿度,当室内的湿度数据小于30%相对湿度时,所述加湿模块开始进行加湿,随着加湿模块工作,室内的湿度有所上升,当检测到室内的湿度数据大于60%的时候,则停止加湿,停止加湿后,室内的空气中的湿度会慢慢下降,室内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在30%~60%相对湿度的舒适范围,有利于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当然第一预设湿度也可以是40%相对湿度,第二预设湿度也可以是50%相对湿度,第一预设湿度还可以是25%相对湿度,第二预设湿度还可以是55%相对湿度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风道以及连通所述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湿帘,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
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风道内;以及
风门,设有避让槽,所述风门具有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送风工位,以及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加湿工位,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加热件和所述湿帘位于所述风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湿帘之间的距离为10mm~6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湿帘的延伸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侧壁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件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位于所述风道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和所述加热件之间设有格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局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方向隆起,以形成所述避让槽。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形成部分所述风道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框的具有相邻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风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工位下,所述风门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端具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风门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所述导风面在所述风道出风方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蜗壳和水箱,所述水箱和所述出风框均与所述蜗壳连接,所述出风框与所述蜗壳围成所述风道,所述水箱与所述湿帘连通,所述湿帘位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出风框之间。
13.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模块。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和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湿度数据;
将所述湿度数据与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风门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
控制所述加热件工作第一预设时长;
确认所述加热件工作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长;
确认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后,返回所述获取室内湿度数据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室内湿度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温度数据;
将所述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温度数据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参数后,获取室内湿度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件工作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与所述湿度数据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湿度数据与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风门封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湿度数据与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做对比,确认所述湿度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后,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控制所述风门封盖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参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参数。
CN201910952206.7A 2019-09-30 2019-09-30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ending CN1125771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206.7A CN112577120A (zh) 2019-09-30 2019-09-30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CT/CN2020/073003 WO2021062968A1 (zh) 2019-09-30 2020-01-19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206.7A CN112577120A (zh) 2019-09-30 2019-09-30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7120A true CN112577120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7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2206.7A Pending CN112577120A (zh) 2019-09-30 2019-09-30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7120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1495A (ja) * 1999-08-03 2001-02-13 Komatsu Electronics Inc 恒温・恒湿空気供給装置
JP2002061899A (ja) * 2000-08-18 2002-02-2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加湿機能付温風機
JP2004270964A (ja) * 2003-03-05 2004-09-30 Fujitsu General Ltd 気化式加湿機
CN102109205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李四祥 加热湿膜蒸发式加湿器
CN201903129U (zh) * 2010-12-09 2011-07-20 何森 多孔陶瓷湿膜加湿机
CN102418996A (zh) * 2011-11-07 2012-04-18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取暖器
JP2013032867A (ja) * 2011-08-01 2013-02-14 Panasonic Corp 加湿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加湿温風機
CN106440053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水加湿装置、空调器及加湿控制方法
CN108105881A (zh) * 2018-01-30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柜机
CN207962892U (zh) * 2018-01-30 2018-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柜机
CN208075236U (zh) * 2018-03-28 2018-11-09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取暖换气装置
CN108980989A (zh) * 2018-05-02 2018-12-11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壁挂式空调器
CN109863348A (zh) * 2016-10-24 2019-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9883031A (zh) * 2019-03-07 2019-06-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10057011A (zh) * 2019-05-31 2019-07-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285561A (zh) * 2019-06-01 2019-09-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切换出风方式的导风装置及空调
CN210601985U (zh) * 2019-09-30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1495A (ja) * 1999-08-03 2001-02-13 Komatsu Electronics Inc 恒温・恒湿空気供給装置
JP2002061899A (ja) * 2000-08-18 2002-02-2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加湿機能付温風機
JP2004270964A (ja) * 2003-03-05 2004-09-30 Fujitsu General Ltd 気化式加湿機
CN102109205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李四祥 加热湿膜蒸发式加湿器
CN201903129U (zh) * 2010-12-09 2011-07-20 何森 多孔陶瓷湿膜加湿机
JP2013032867A (ja) * 2011-08-01 2013-02-14 Panasonic Corp 加湿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加湿温風機
CN102418996A (zh) * 2011-11-07 2012-04-18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取暖器
CN109863348A (zh) * 2016-10-24 2019-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6440053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水加湿装置、空调器及加湿控制方法
CN108105881A (zh) * 2018-01-30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柜机
CN207962892U (zh) * 2018-01-30 2018-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柜机
CN208075236U (zh) * 2018-03-28 2018-11-09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取暖换气装置
CN108980989A (zh) * 2018-05-02 2018-12-11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壁挂式空调器
CN109883031A (zh) * 2019-03-07 2019-06-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10057011A (zh) * 2019-05-31 2019-07-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285561A (zh) * 2019-06-01 2019-09-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切换出风方式的导风装置及空调
CN210601985U (zh) * 2019-09-30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兴源;: "透湿膜式加湿器", 暖通空调, no. 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6100B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取暖器
CN107314453B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314452B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12077201A1 (ja) 換気空調装置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7300265B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86800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601985U (zh) 加湿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594778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577120A (zh)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731219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1062968A1 (zh) 加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95303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采用其的空调器
WO2022062131A1 (zh) 空调器
CN108151281A (zh) 一种防凝露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0179739U (zh) 壁式浴室多功能取暖器
CN111288560A (zh) 空调增湿组件和空调器
CN106440238B (zh) 一种顶出风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88494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544799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8296236U (zh) 正温度系数电热式的通风装置
CN211009278U (zh) 蜗壳组件和空气加热器
CN220689167U (zh) 一种干湿双区取暖的线型浴霸结构
CN220817870U (zh) 一种新型取暖器结构
CN219243870U (zh) 用于空气处理装置的风阀支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