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2255A -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2255A
CN112572255A CN202011575682.0A CN202011575682A CN112572255A CN 112572255 A CN112572255 A CN 112572255A CN 202011575682 A CN202011575682 A CN 202011575682A CN 112572255 A CN112572255 A CN 112572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temperature
backrest
temperature sensor
averag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56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2255B (zh
Inventor
常成
孔春辉
王红霞
袁霞
王红旗
马世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and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5756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2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2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2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2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2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2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 e.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包括座垫骨架,所述座垫骨架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导轨,所述头枕导轨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安装圆柱,所述安装圆柱的顶端设置有头枕,所述座垫骨架的内部设置有座垫气芯。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座垫气芯相关装置和靠背气芯相关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温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保证了汽车座椅的表面温度,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舒适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设计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者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的主流汽车座椅的座垫和靠背主要是由发泡物作为其合绵的材料,当前汽车座椅通过安装表面加热装置,从而在寒冷气候下为座椅表面提供合适的温度,但在炎热气候下,往往无法有效降低座椅表面温度,由于乘员乘坐汽车过程中,身体与座椅表面相接处,不易借助汽车空调进行散热,这样就较大幅度的降低了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包括座垫骨架,所述座垫骨架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导轨,所述头枕导轨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安装圆柱,所述安装圆柱的顶端设置有头枕,所述座垫骨架的内部设置有座垫气芯,所述座垫气芯的内部设置有座垫制冷管,所述座垫制冷管的正上方设置有座垫加热管,所述座垫加热管的输入端连通有座垫加热管节流阀,所述座垫制冷管的输入端连通有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所述座垫气芯的内部设置有座垫温度传感器,所述座垫气芯的外表面套接有座垫蒙皮,所述靠背骨架的内部设置有靠背气芯,所述靠背气芯的外表面套接有靠背蒙皮,所述靠背气芯的内部设置有靠背制冷管,所述靠背制冷管的前侧设置有靠背加热管,所述靠背加热管的输入端连通有靠背加热管节流阀,所述座垫加热管节流阀与靠背加热管节流阀的外端均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连,所述座垫加热管与靠背加热管节流阀的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系统内部的散热器相连,所述靠背制冷管的输入端连通有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所述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与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的外端均通过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内部的膨胀阀相连,所述靠背蒙皮的正下方设置有靠背温度传感器,所述座垫制冷管和靠背制冷管的输出端均与汽车空调系统内部压缩机进口处相连,所述座垫气芯与靠背气芯的内部均设置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网状罩,所述网状罩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下安装板,所述网状罩顶部内壁的中部与下安装板上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板电机与下板电机,所述网状罩内壁的中部与下安装板内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板套筒与下板套筒,所述上板电机的输出端与上板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板电机的输出端与下板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板套筒与下板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轴,所述上板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挡风板,所述下板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挡风板,所述下安装板的内侧面设置有鼓风机。
进一步,所述网状罩的制作材料为铝合金,网状罩为薄壁圆筒形结构,网状罩的顶部平面开设有数个呈放射形排列的直径为五毫米的圆孔。
进一步,所述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均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半圆形,半圆直径小于网状罩圆筒壁内壁筒面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座垫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七组,七组座垫温度传感器均设置于座垫蒙皮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头枕导轨内壁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圈,防滑垫圈的内侧面中部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所述座垫蒙皮与靠背蒙皮的制作材料均为碳纤维,座垫蒙皮与靠背蒙皮的厚度在一毫米至三毫米之间。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座椅温度控制方法
座椅温度控制分为座垫温度控制和靠背温度控制两部分。
当座垫温度较低而需要加热时,根据座垫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此时温度偏低,调节座垫加热管节流阀开启开度加大,同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达到目标温度则保持座垫加热管节流阀开启开度不变,此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偏高则调节座垫加热管节流阀开启开度减小,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从而使座垫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座垫温度较高而需要制冷时,根据座垫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座垫温度传感器平均值达到或高于目标温度,则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座垫温度传感器平均值低于目标温度,则关闭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停止继续制冷,此时仍持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平均值,调节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座垫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靠背温度较低而需要加热时,根据靠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此时温度偏低,调节靠背加热管节流阀开启开度加大,同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达到目标温度则保持靠背加热管节流阀开启开度不变,此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偏高则调节靠背加热管节流阀开启开度减小,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从而使靠背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靠背温度较高而需要制冷时,根据靠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靠背温度传感器平均值达到或高于目标温度,则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平均值,并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靠背温度传感器平均值低于目标温度,则关闭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停止继续制冷,此时仍持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平均值,调节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靠背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2)座椅温度均衡控制方法
在座垫加热或制冷过程中,某一座垫温度传感器温度较其他的测试值存在差值时,则调节上板电机和下板电机旋转,使得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的非重叠的扇形区域圆心角为60度,且该座垫温度传感器处于扇形区域的中心线上,这样就加大了该局部区域的换热能力,从而使该区域温度较其他区域变化快,最终达到座垫表面温度均衡,如若座垫温度传感器测量值不存在差值,则调节上板电机和下板电机旋转,使得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完全重叠,然后同步旋转,从而加大换热能力。
同样,在靠背加热或制冷过程中,某一靠背温度传感器温度较其他的测试值存在差值时,则调节上板电机和下板电机旋转,使得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的非重叠的扇形区域圆心角为60度,且该靠背温度传感器处于扇形区域的中心线上,这样就加大了该局部区域的换热能力,从而使该区域温度较其他区域变化快,最终达到靠背表面温度均衡,如若靠背温度传感器测量值不存在差值,则调节上板电机和下板电机旋转,使得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完全重叠,然后同步旋转,从而加大换热能力。
有益效果
1、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座垫气芯相关装置和靠背气芯相关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温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保证了汽车座椅的表面温度,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舒适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
2、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送风装置加大了座垫气芯和靠背气芯内的气体流动,增强了座垫加热管、座垫制冷管、靠背加热管和靠背制冷管与外部的换热能力,加强了座垫局部区域的散热效果,均衡了座椅的表面温度,提高了乘员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
3、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座垫温度传感器和靠背温度传感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座垫局部区域和靠背局部区域的温度检测,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温度测试值来控制升降温和实施局部温度改变来均衡整个座椅表面的温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灵活性,方便了使用者对汽车座椅的使用,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
4、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头枕导轨、安装圆柱和头枕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头枕安装高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头枕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座垫蒙皮和靠背蒙皮的配合使用,增大了汽车座椅的摩擦力,降低了使用者滑落现象出现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座垫气芯相关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靠背气芯相关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座椅调温、调刚度系统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送风装置结构简图;
图6为本发明座垫温度控制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靠背温度控制流程图。
图中:1、座垫骨架;2、靠背骨架;3、头枕导轨;4、头枕;5、座垫气芯;6、座垫制冷管;7、座垫加热管;8、座垫加热管节流阀;9、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10、座垫温度传感器;11、座垫蒙皮;12、靠背气芯;13、靠背蒙皮;14、靠背制冷管;15、靠背加热管;16、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7、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8、靠背温度传感器;19、送风装置;1901、网状罩;1902、下安装板;1903、上板电机;1904、下板电机;1905、上板套筒;1906、下板套筒;1907、安装轴;1908、上挡风板;1909、下挡风板;1910、鼓风机;2001、发动机冷却系统;2002、空调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包括座垫骨架1,座垫骨架1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靠背骨架2,靠背骨架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导轨3,头枕导轨3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安装圆柱,安装圆柱的顶端设置有头枕4,通过头枕导轨3、安装圆柱和头枕4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头枕4安装高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头枕4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座垫骨架1的内部设置有座垫气芯5,座垫气芯5的内部设置有座垫制冷管6,座垫制冷管6的正上方设置有座垫加热管7,座垫加热管7的输入端连通有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座垫制冷管6的输入端连通有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座垫气芯5的内部设置有座垫温度传感器10,座垫气芯5的外表面套接有座垫蒙皮11,靠背骨架2的内部设置有靠背气芯12,通过座垫气芯5相关装置和靠背气芯12相关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温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保证了汽车座椅的表面温度,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靠背气芯12的外表面套接有靠背蒙皮13,通过座垫蒙皮11和靠背蒙皮13的配合使用,增大了汽车座椅的摩擦力,降低了使用者滑落现象出现的概率,靠背气芯12的内部设置有靠背制冷管14,靠背制冷管14的前侧设置有靠背加热管15,靠背加热管15的输入端连通有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与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的外端均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系统2001相连,座垫加热管7与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的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系统2001内部的散热器相连,靠背制冷管14的输入端连通有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与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的外端均通过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2002内部的膨胀阀相连,靠背蒙皮13的正下方设置有靠背温度传感器18,通过座垫温度传感器10和靠背温度传感器18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座垫局部区域和靠背局部区域的温度检测,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温度测试值来控制升降温和实施局部温度改变来均衡整个座椅表面的温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灵活性,方便了使用者对汽车座椅的使用,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座垫制冷管6和靠背制冷管14的输出端均与汽车空调系统内部压缩机进口处相连,座垫气芯5与靠背气芯12的内部均设置有送风装置19,通过送风装置19加大了座垫气芯5和靠背气芯12内的气体流动,增强了座垫加热管7、座垫制冷管6、靠背加热管15和靠背制冷管14与外部的换热能力,加强了座垫局部区域的散热效果,均衡了座椅的表面温度,提高了乘员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送风装置19包括网状罩1901,网状罩190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下安装板1902,网状罩1901顶部内壁的中部与下安装板1902上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板电机1903与下板电机1904,网状罩1901内壁的中部与下安装板1902内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板套筒1905与下板套筒1906,上板电机1903的输出端与上板套筒19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下板电机1904的输出端与下板套筒19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上板套筒1905与下板套筒190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轴1907,上板套筒19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挡风板1908,下板套筒19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挡风板1909,下安装板1902的内侧面设置有鼓风机1910。
在本发明中,为了延长网状罩1901的使用寿命,因此网状罩1901的制作材料为铝合金,网状罩1901为薄壁圆筒形结构,网状罩1901的顶部平面开设有数个呈放射形排列的直径为五毫米的圆孔,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对光和热的反射性能良好,网状罩1901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使用寿命较长。
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使用者对送风装置19进行使用,因此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均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半圆形,半圆直径小于网状罩1901圆筒壁内壁筒面的直径,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对流通的空气进行阻挡,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对送风装置19的使用。
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系统根据温度测试值来控制升降温和实施局部温度改变来均衡整个座椅表面的温度,因此设置座垫温度传感器10的数量为七组,七组座垫温度传感器10均设置于座垫蒙皮11的正下方,多组座垫温度传感器10一起对坐垫温度进行测试,方便系统根据温度测试值来控制升降温和实施局部温度改变来均衡整个座椅表面的温度。
在本发明中,为了增强对头枕4的安装效果,因此在头枕导轨3内壁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圈,防滑垫圈的内侧面中部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垫圈增大了头枕导轨3与安装圆柱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对头枕4的安装效果。
在本发明中,为了增强汽车座椅的舒适程度,因此座垫蒙皮11与靠背蒙皮13的制作材料均为碳纤维,座垫蒙皮11与靠背蒙皮13的厚度在一毫米至三毫米之间,座垫蒙皮11与靠背蒙皮13均采用碳纤维制作而成,增强了汽车座椅的舒适程度,给予了使用者良好的使用体验。
上述基于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的控制方法如下:
1)座椅温度控制方法
座椅温度控制分为座垫温度控制和靠背温度控制两部分。
当座垫温度较低而需要加热时,根据座垫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此时温度偏低,调节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开启开度加大,同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达到目标温度则保持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开启开度不变,此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偏高则调节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开启开度减小,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从而使座垫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座垫温度较高而需要制冷时,根据座垫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达到或高于目标温度,则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低于目标温度,则关闭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停止继续制冷,此时仍持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调节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座垫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靠背温度较低而需要加热时,根据靠背温度传感器18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此时温度偏低,调节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开启开度加大,同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达到目标温度则保持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开启开度不变,此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偏高则调节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开启开度减小,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从而使靠背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靠背温度较高而需要制冷时,根据靠背温度传感器18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达到或高于目标温度,则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低于目标温度,则关闭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停止继续制冷,此时仍持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调节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靠背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2)座椅温度均衡控制方法
在座垫加热或制冷过程中,某一座垫温度传感器10温度较其他的测试值存在差值时,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的非重叠的扇形区域圆心角为60度,且该座垫温度传感器10处于扇形区域的中心线上,这样就加大了该局部区域的换热能力,从而使该区域温度较其他区域变化快,最终达到座垫表面温度均衡,如若座垫温度传感器10测量值不存在差值,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完全重叠,然后同步旋转,从而加大换热能力。
同样,在靠背加热或制冷过程中,某一靠背温度传感器18温度较其他的测试值存在差值时,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的非重叠的扇形区域圆心角为60度,且该靠背温度传感器18处于扇形区域的中心线上,这样就加大了该局部区域的换热能力,从而使该区域温度较其他区域变化快,最终达到靠背表面温度均衡,如若靠背温度传感器18测量值不存在差值,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完全重叠,然后同步旋转,从而加大换热能力。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汽车电源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座垫气芯5相关装置和靠背气芯12相关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温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汽车座椅座垫区域与靠背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保证了汽车座椅的表面温度,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
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送风装置19加大了座垫气芯5和靠背气芯12内的气体流动,增强了座垫加热管7、座垫制冷管6、靠背加热管15和靠背制冷管14与外部的换热能力,加强了座垫局部区域的散热效果,均衡了座椅的表面温度,提高了乘员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
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座垫温度传感器10和靠背温度传感器18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座垫局部区域和靠背局部区域的温度检测,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温度测试值来控制升降温和实施局部温度改变来均衡整个座椅表面的温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灵活性,方便了使用者对汽车座椅的使用,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
该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通过头枕导轨3、安装圆柱和头枕4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头枕4安装高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头枕4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座垫蒙皮11和靠背蒙皮13的配合使用,增大了汽车座椅的摩擦力,降低了使用者滑落现象出现的概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包括座垫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骨架(1)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靠背骨架(2),所述靠背骨架(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导轨(3),所述头枕导轨(3)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安装圆柱,所述安装圆柱的顶端设置有头枕(4),所述座垫骨架(1)的内部设置有座垫气芯(5),所述座垫气芯(5)的内部设置有座垫制冷管(6),所述座垫制冷管(6)的正上方设置有座垫加热管(7),所述座垫加热管(7)的输入端连通有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所述座垫制冷管(6)的输入端连通有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所述座垫气芯(5)的内部设置有座垫温度传感器(10),所述座垫气芯(5)的外表面套接有座垫蒙皮(11),所述靠背骨架(2)的内部设置有靠背气芯(12),所述靠背气芯(12)的外表面套接有靠背蒙皮(13),所述靠背气芯(12)的内部设置有靠背制冷管(14),所述靠背制冷管(14)的前侧设置有靠背加热管(15),所述靠背加热管(15)的输入端连通有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所述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与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的外端均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系统(2001)相连,所述座垫加热管(7)与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的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系统(2001)内部的散热器相连,所述靠背制冷管(14)的输入端连通有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所述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与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的外端均通过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2002)内部的膨胀阀相连,所述靠背蒙皮(13)的正下方设置有靠背温度传感器(18),所述座垫制冷管(6)和靠背制冷管(14)的输出端均与汽车空调系统内部压缩机进口处相连,所述座垫气芯(5)与靠背气芯(12)的内部均设置有送风装置(19),所述送风装置(19)包括网状罩(1901),所述网状罩(190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下安装板(1902),所述网状罩(1901)顶部内壁的中部与下安装板(1902)上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板电机(1903)与下板电机(1904),所述网状罩(1901)内壁的中部与下安装板(1902)内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板套筒(1905)与下板套筒(1906),所述上板电机(1903)的输出端与上板套筒(19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板电机(1904)的输出端与下板套筒(19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板套筒(1905)与下板套筒(190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轴(1907),所述上板套筒(19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挡风板(1908),所述下板套筒(19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挡风板(1909),所述下安装板(1902)的内侧面设置有鼓风机(19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罩(1901)的制作材料为铝合金,网状罩(1901)为薄壁圆筒形结构,网状罩(1901)的顶部平面开设有数个呈放射形排列的直径为五毫米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均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半圆形,半圆直径小于网状罩(1901)圆筒壁内壁筒面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温度传感器(10)的数量为七组,七组座垫温度传感器(10)均设置于座垫蒙皮(11)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导轨(3)内壁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圈,防滑垫圈的内侧面中部设置有防滑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蒙皮(11)与靠背蒙皮(13)的制作材料均为碳纤维,座垫蒙皮(11)与靠背蒙皮(13)的厚度在一毫米至三毫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座椅温度控制方法
座椅温度控制分为座垫温度控制和靠背温度控制两部分;
当座垫温度较低而需要加热时,根据座垫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此时温度偏低,调节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开启开度加大,同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达到目标温度则保持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开启开度不变,此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偏高则调节座垫加热管节流阀(8)开启开度减小,并继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从而使座垫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座垫温度较高而需要制冷时,根据座垫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达到或高于目标温度,则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并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低于目标温度,则关闭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停止继续制冷,此时仍持续测试座垫温度传感器(10)平均值,调节座垫制冷管电磁开关阀(9)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座垫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靠背温度较低而需要加热时,根据靠背温度传感器(18)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此时温度偏低,调节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开启开度加大,同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达到目标温度则保持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开启开度不变,此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温度偏高则调节靠背加热管节流阀(16)开启开度减小,并继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且持续与目标温度相对比,从而使靠背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当靠背温度较高而需要制冷时,根据靠背温度传感器(18)测得的平均值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达到或高于目标温度,则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并与目标温度相对比,若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低于目标温度,则关闭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停止继续制冷,此时仍持续测试靠背温度传感器(18)平均值,调节靠背制冷电磁开关阀(17)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靠背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附近;
2)座椅温度均衡控制方法
在座垫加热或制冷过程中,某一座垫温度传感器(10)温度较其他的测试值存在差值时,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的非重叠的扇形区域圆心角为60度,且该座垫温度传感器(10)处于扇形区域的中心线上,这样就加大了该局部区域的换热能力,从而使该区域温度较其他区域变化快,最终达到座垫表面温度均衡,如若座垫温度传感器(10)测量值不存在差值,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完全重叠,然后同步旋转,从而加大换热能力;
同样,在靠背加热或制冷过程中,某一靠背温度传感器(18)温度较其他的测试值存在差值时,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的非重叠的扇形区域圆心角为60度,且该靠背温度传感器(18)处于扇形区域的中心线上,这样就加大了该局部区域的换热能力,从而使该区域温度较其他区域变化快,最终达到靠背表面温度均衡,如若靠背温度传感器(18)测量值不存在差值,则调节上板电机(1903)和下板电机(1904)旋转,使得上挡风板(1908)和下挡风板(1909)完全重叠,然后同步旋转,从而加大换热能力。
CN202011575682.0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572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5682.0A CN11257225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5682.0A CN11257225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2255A true CN112572255A (zh) 2021-03-30
CN112572255B CN112572255B (zh) 2021-10-22

Family

ID=7514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5682.0A Active CN11257225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225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03288A (ja) * 2004-06-25 2008-02-07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車両シート用の送気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6043060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无锡雨德智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按摩且控温的汽车座椅
CN107061760A (zh) * 2017-03-29 2017-08-18 潘健 一种双密封蝶阀
CN107444422A (zh) * 2016-05-30 2017-12-08 赵雪莲 一种座椅垫
CN107719198A (zh) * 2017-09-18 2018-02-23 湖州吴兴华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降温舒适保健汽车座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03288A (ja) * 2004-06-25 2008-02-07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車両シート用の送気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7444422A (zh) * 2016-05-30 2017-12-08 赵雪莲 一种座椅垫
CN106043060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无锡雨德智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按摩且控温的汽车座椅
CN107061760A (zh) * 2017-03-29 2017-08-18 潘健 一种双密封蝶阀
CN107719198A (zh) * 2017-09-18 2018-02-23 湖州吴兴华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降温舒适保健汽车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2255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3812C (zh) 回风调温轿车空调
US10173561B2 (en) Seat device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HVAC apparatus
US5450894A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US9919579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driver's sea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ing of seat
CN104325878A (zh) 一种汽车进风格栅自动调节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6067417U (zh) 机动车通风装置、机动车和用于运行通风装置的设备
CN112572255B (zh) 一种舒适度可调汽车座椅及控制方法
KR101753004B1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CN205273114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
CN109398022A (zh) 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双门hvac进气设计策略
CN114683982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CN205481351U (zh) 一种提高热舒适性的家用空调器
CN218085200U (zh) 一种汽车座椅一体式通风装置
KR100783427B1 (ko)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의 공조장치
CN217099623U (zh) 一种导风组件及使用其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07207816U (zh) 扭曲管式智能冷暖汽车座垫
CN115246297A (zh) 一种车用智能空调出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733755U (zh) 一种重型卡车空调采暖模块总成
CN113799571A (zh) 车载空调出风控制系统、车辆以及出风控制方法
CN203819084U (zh) 汽车自动调节座椅温度的装置
CN207416623U (zh) 用于房车座椅的超薄空调
CN218400127U (zh) 一种提高出风口温度均匀性的汽车空调风门改进结构
CN204586435U (zh) 后空调主机及汽车
CN203331888U (zh) 温度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CN219564705U (zh) 空调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4

Address after: 215400 plant 1, No. 1, Lu highway, Port Development Zone, Fuqiao Town,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xuand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3003 No. 699, Pingyuan Road (East Section),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