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3982A -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3982A
CN114683982A CN202011579039.5A CN202011579039A CN114683982A CN 114683982 A CN114683982 A CN 114683982A CN 202011579039 A CN202011579039 A CN 202011579039A CN 114683982 A CN114683982 A CN 114683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at
air outlet
air duc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90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neng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90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3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3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3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2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 e.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上具有朝向前排乘员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于向乘员舱后方空间出风的第二出风口;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与车辆的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且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座椅本体正对的区域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通过在座椅本体上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并在座椅本体下方设置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组件,以实现朝向前排乘员以及后排乘员的吹风,提高驾乘体验的同时,降低空调系统以及整车的设计难度,降低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车辆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车辆座椅的温度调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车辆厂商的重视。传统车辆座椅采用棉布、皮革或人造革进行包裹,座椅内腔封闭不透气;人体与座椅接触部位散热不良,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且汗液难以挥发,影响乘员的驾乘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可以实现座椅出风以改善乘员乘坐舒适性的同时,还可以先后排乘员所在的空间出风,降低了空调系统以及整车设计的复杂程度。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采用上述座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上具有朝向前排乘员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于向乘员舱后方空间出风的第二出风口;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与车辆的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且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座椅本体正对的区域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通过在座椅本体上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并在座椅本体下方设置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连通的风道组件,以实现朝向前排乘员以及乘员舱后方空间的吹风,提高驾乘体验的同时,降低空调系统以及整车的设计难度,降低开发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骨架、设置在骨架上的坐垫以及靠背,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骨架上,且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坐垫和/或所述靠背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坐垫正对且所述第一风道上设置有与所述坐垫上的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靠背正对,且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与所述靠背上的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排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的角度可调,以使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所成的角度和所述坐垫与所述靠背所成的角度一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构造为柔性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调整件用于调整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出风量,以调整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出风件,所述出风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出风格栅以及导向叶片,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上,所述出风格栅用于调整出风量,所述导风叶片用于调整出风角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后排乘员检测装置,所述后排乘员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座体本体上,且所述后排乘员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座椅本体的后方乘员落座情况,并适于根据所述落座情况控制所述出风件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的坐垫、靠背以及风道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的风道组件和出风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骨架11,坐垫12,靠背13,第一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15,
风道组件20,第一风道21,第二风道22,
出风件30,壳体31,出风格栅32,导向叶片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以及风道组件20。
其中,座椅本体上具有朝向前排乘员的第一出风口14和用于向乘员舱后方空间出风的第二出风口15;风道组件20,风道组件20的一端与车辆的空调出风口连通,风道组件20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15连通,且风道组件20与座椅本体正对的区域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出风口14连通。
具体而言,风道组件20设置在座椅本体上,风道组件20与空调出风口连通,以在开启空调系统时,使进入到风道组件2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4朝向前排乘员吹风、通过第二出风口15向乘员舱后排空间进行气流供给,且使风道组件20位于座椅本体上,朝向前排乘员吹出的气流和直接作用到乘员的臀部、背部或腿部,在夏天乘坐时,可以有效改善臀部以及背部的乘坐感受,避免乘员感觉闷热、潮湿,在冬天乘坐时,可以为乘员提供温暖、舒适的乘坐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朝向乘员舱后方空间供给气流的第二出风口15集成在座椅本体上,无需在车身其他位置开设用于改善乘员舱后方空间温度的出风口以及对应的气体流道,方便了风道组件20的走向设计,无需对车身其他位置进行结构更改或优化,有效地降低空调系统以及整车的设计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乘员舱后方空间是指,位于前排座椅后方的乘员舱空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通过在座椅本体上设置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并在座椅本体下方设置与第一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15连通的风道组件20,以实现朝向前排乘员以及乘员舱后方空间的吹风,提高驾乘体验的同时,降低空调系统以及整车的设计难度,降低了开发成本。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座椅本体包括:骨架11、设置在骨架11上的坐垫12以及靠背13,风道组件20设置在骨架11上,且第一出风口14设置在坐垫12和/或靠背13上。
也就是说,第一出风口14形成在坐垫12或靠背13上,形成在靠背13上的第一出风口14可以向乘员的背部吹风,以有效地为乘员的背部提供散热或加热,形成在坐垫12上的第一出风口14可以向乘员的臀部以及腿部吹风,以有效地为乘员的臀部和腿部提供热量或散热,有效地改善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提高座椅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口14设置在坐垫12和/或靠背13上是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4设置在坐垫12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4设置在靠背13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靠背13以及坐垫12上均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4构造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口14呈多排多列的设置在坐垫12和靠背13上。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出风口14的出风均匀性,避免乘员感受局部气流过大或局部无气流,确保换热效果,以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组件20包括: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第一风道21的一端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第一风道21的另一端与第二风道22连通,第二风道22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15连通。
具体而言,风道组件20大体呈“L”形,且第一风道21与坐垫12正对且第一风道21上设置有与坐垫12上的第一出风口14连通的第一排风口,第二风道22与靠背13正对,且第二风道22上设置有与靠背13上的第一出风口14连通的第二排风口。
从而,通过第一排风口向坐垫12上的第一出风口14供风,通过第二排风口向靠背13上的第二出风口15供风,提高风道组件20的工作稳定性,并使风道组件20的空间占用更加合理、布置更加简单、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排风口可以通过风道板与坐垫12上的第一出风口14连通,即风道板的一端与第一风道21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以与坐垫12的边沿连接,从而限定出出风腔,出风腔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出风口14排出,同理可以在靠背13与第二风道22之间设置风道板,以实现第二风道22朝向靠背13的供风。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5形成在靠背13的后侧。这样,使第二出风口15的高度更加合理,提高出风效果的同时,便于后排乘员对第二出风口15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道21与第二风道22之间的角度可调,以使第一风道21与第二风道22所成的角度和坐垫12与靠背13所成的角度一致。
这样,当乘员需要调整座椅的角度时,第一风道21与第二风道22的角度也对应进行调整,避免座椅调整角度的过程中,风道组件20与座椅产生干涉,并确保第二出风口15的出风量在调整座椅角度后,仍能保持稳定。
优选地,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均构造为柔性管,以使第一风道21与第二风道22之间的角度调整与座椅的角度调整同步,角度调整更加简单、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座椅还包括:调整件,调整件设置在座椅本体上,且调整件用于调整空调出风口的出风量,以调整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5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
具体而言,调整件可以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侧向上、便于座椅乘员操作,也可以设置在座椅后方或其他位置、便于座椅后排乘员操作,进而乘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空调出风口的开度、第一出风口14的出风量以及出风角度、第二出风口15的出风量以及出风角度,以使第一出风口14以及第二出风口15的出风量更加合理,以进一步提高乘员的使用体验。
如图3和图4所示,座椅还包括:出风件30,出风件30设置在第二出风口15上且适于向后出风。
具体而言,出风件30包括:壳体31、设置在壳体31内的出风格栅32以及导向叶片33,壳体31固定在第二出风口15上,出风格栅32用于调整出风量,导风叶片用于调整出风角度。
这样,一方面,通过调整件以及出风件30,使座椅朝向后排乘员出风的出风量,角度均更加合理,以提高使用体验;另一方面,第二出风口15所在区域的出风调整与第一出风口14的出风调整可以通过调整件联动控制,且第二出风口15还可以通过出风件30单独控制,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座椅还包括:后排乘员检测装置,后排乘员检测装置设置在座体本体上,且后排乘员检测装置适于检测座椅本体的后方乘员落座情况,并适于根据落座情况控制出风件的开启或关闭。
换言之,座椅本体上具有后排乘员探测装置,用于判定后排乘员的落座情况,当检测到座椅后方有乘员时,第二风道22和出风件30开启,座椅向后排乘员吹风,提高后排乘员的舒适性;当检测到座椅后方没有乘员时,第二风道22和出风件30关闭,降低乘员舱空调负荷,降低空调功率,有利于节能减排。
可以理解的是,后排乘员探测装置可以设置在座椅本体上,也可以设置在在座椅本体的后方、通过红外探测生物热信号对后方乘员落座情况进行探测,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在后排座椅坐垫上的重力感应装置确定后方乘员落座情况。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座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座椅,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座椅一致,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上具有朝向前排乘员的第一出风口(14)和用于向乘员舱后方空间出风的第二出风口(15);
风道组件(20),所述风道组件(20)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风道组件(20)的一端与车辆的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组件(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5)连通,且所述风道组件(20)与所述座椅本体正对的区域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骨架(11)、设置在骨架(11)上的坐垫(12)以及靠背(13),所述风道组件(20)设置在所述骨架(11)上,且所述第一出风口(14)设置在所述坐垫(12)和/或所述靠背(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20)包括: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所述第一风道(21)的一端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道(22)连通,所述第二风道(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21)与所述坐垫(12)正对且所述第一风道(21)上设置有与所述坐垫(12)上的第一出风口(14)连通的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二风道(22)与所述靠背(13)正对,且所述第二风道(22)上设置有与所述靠背(13)上的第一出风口(14)连通的第二排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21)与所述第二风道(22)之间的角度可调,以使所述第一风道(21)与所述第二风道(22)所成的角度和所述坐垫(12)与所述靠背(13)所成的角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21)和所述第二风道(22)均构造为柔性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调整件用于调整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出风量,以调整所述第一出风口(14)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5)的出风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件(30),所述出风件(30)包括:壳体(31)、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的出风格栅(32)以及导向叶片(33),所述壳体(31)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15)上,所述出风格栅(32)用于调整出风量,所述导风叶片(33)用于调整出风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排乘员检测装置,所述后排乘员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座体本体上,且所述后排乘员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座椅本体的后方乘员落座情况,并适于根据所述落座情况控制所述出风件(30)的开启或关闭。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
CN202011579039.5A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4683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9039.5A CN114683982A (zh)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9039.5A CN114683982A (zh)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3982A true CN114683982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9039.5A Pending CN114683982A (zh)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39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2897A (zh) * 2022-12-20 2023-03-07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及车辆
WO2024092463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以及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3451A1 (en) * 2000-11-01 2002-05-30 Claudio Bargheer Automobile seat
JP2011195078A (ja) * 2010-03-23 2011-10-0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4648197A (zh) * 2013-11-19 2015-05-27 源捷公司 车辆座椅通风系统
US20170080837A1 (en) * 2015-09-21 2017-03-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Seat device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hvac apparatus
US20180117987A1 (en) * 2015-04-02 2018-05-03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seat
CN110385962A (zh) * 2019-07-16 2019-10-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道系统
US20190337429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ventilated cooling
CN111559223A (zh) * 2020-05-27 2020-08-2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3451A1 (en) * 2000-11-01 2002-05-30 Claudio Bargheer Automobile seat
JP2011195078A (ja) * 2010-03-23 2011-10-0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4648197A (zh) * 2013-11-19 2015-05-27 源捷公司 车辆座椅通风系统
US20180117987A1 (en) * 2015-04-02 2018-05-03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seat
US20170080837A1 (en) * 2015-09-21 2017-03-23 Hyundai Motor Company Seat device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hvac apparatus
US20190337429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ventilated cooling
CN110385962A (zh) * 2019-07-16 2019-10-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道系统
CN111559223A (zh) * 2020-05-27 2020-08-2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2463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以及车辆
CN115742897A (zh) * 2022-12-20 2023-03-07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及车辆
CN115742897B (zh) * 2022-12-20 2024-05-17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4245B2 (ja) 空調機連動シート装置
US7467823B2 (en) Vehicle seat
JP53818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3637395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とシート用加熱冷却装置
US5934748A (en) Vehicle seat with temperature and ventilation contro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4608592B (zh) 一种座椅接触面温度独立可调的汽车座椅空调系统
CN114683982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JP2006076398A (ja) シート用加熱冷却装置
JP5936148B2 (ja) 逆気流の出力を防ぐように車両用hvac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343890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空调系统
KR101244881B1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의 송풍덕트 구조
CN110281824A (zh) 车辆空调系统
KR10194652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385554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2353522U (zh) 汽车吹风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1082685Y (zh) 汽车空调通风座椅
CN107487148A (zh) 一种车辆及其车载空调出风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JP2006082641A (ja) 車両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12622717A (zh) 一种汽车及其座椅和通风控制系统
JP2020199990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CN214928818U (zh) 汽车座椅用多功能通风系统
JP201000084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160139839A (ko) 냉온풍 기능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KR20160139841A (ko) 냉온풍 기능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CN213262070U (zh) 用于汽车的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