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0569B -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0569B
CN112570569B CN202011147005.9A CN202011147005A CN112570569B CN 112570569 B CN112570569 B CN 112570569B CN 202011147005 A CN202011147005 A CN 202011147005A CN 112570569 B CN112570569 B CN 112570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transfer system
rotating shaft
movable workbench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70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0569A (zh
Inventor
董锴
刘力
周厚新
徐宏文
贺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470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0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0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0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0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0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4Particular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and holding in place complete d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压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转运系统。该模具转运系统包括:若干组支撑架组,其用于间隔设置在第一目的地和第二目的地之间,每组支撑架组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架,两块支撑架的上部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性突出部,弹性突出部可收缩至支撑架;拖链,拖链设于支撑架组的两块支撑架之间;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运行可拖动拖链弯折后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到移动工作台的上半部以及弯折部到电源的下半部,上半部搭设在弹性突出部上,且弯折部移动至一支撑架时,弯折部可压缩弹性突出部,以使弯折部穿过该支撑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平板车往返频繁运动,电缆极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线缆,电缆越长越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典型的冲压车间内布局形式,以车间主通道为轴线,冲压生产区域与模具存放区域分别布置于主通道的两侧,模具存放区域一侧设有模具清洗间,用于清洗模具。模修车间或模修区域设有调试压机,用于新模具调试或模具维修调试。模具在跨内的转运由天车吊运,跨间转运则需要专用模具转运车来实现。
生产过程中,一条冲压生产线的模具更换是通过该跨车间的天车将模具吊装到压力机移动工作台上实现生产的,天车不能够吊装存放在另一跨厂房内的模具。如果要实现转运存放在另一条冲压线上的模具时,只能通过“过跨模具转运车”。先用起重机将该模具吊运到“过跨模具转运车”上,模具转运车再载着模具运行到另外一跨厂房中,再用起重机将该模具从模具转运车上卸下,吊运到压力机移动工作台上。也就是说,在一次模具过跨转运中,就需要动用两台起重机,一台专用模具转运车,不仅效率低,时间长。
平板车作为一种厂内或车间内的转运车辆,通常为电动机驱动,又称为电动平板车,目前冲压车间过跨模具转运车主要有两种形式:低压轨道供电式电动平板车和拖缆式电动平板车,如图1所示。
拖揽式电动平板车运行时,靠平板车所拖拽的电缆供电。电缆的一端在地面电源上,另一端经过电动平板车的铁夹装置引入平板车。
低压(36V)轨道供电式电动平车,其工作原理是以轨道滑触线供电,地面变压控制柜将交流380V电压降至36V的安全电压,经行走轨道将电能传送给平板车,再经过车载变压器升压为380V交流电,驱动平板车运行。拖揽式和低压供电式平板车需要铺设贯穿车间各跨的专用导轨,实现模具和板料的过跨转运需求,弥补车间天车只能在跨内吊运的不足。
拖揽式的平板车,电动平板车往返频繁运动,电缆极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线缆,电缆越长越容易受到损坏。因电缆的存在,平板车的运行距离受到限制,最多不能超过60m,一个配置四跨厂房的冲压车间就需要最少2台平板车转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转运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平板车往返频繁运动,电缆极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线缆,电缆越长越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包括:
若干组支撑架组,其用于间隔设置在第一目的地和第二目的地之间,每组所述支撑架组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架,两块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性突出部,所述弹性突出部可收缩至所述支撑架;
拖链,其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并可通电,所述拖链设于若干组所述支撑架组的两块支撑架之间;
移动工作台,其与所述拖链的另一端连接,并通过所述拖链供电,所述移动工作台运行可拖动所述拖链弯折后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到移动工作台的上半部以及弯折部到电源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搭设在所述弹性突出部上,且所述弯折部移动至一所述支撑架时,所述弯折部可压缩所述弹性突出部,以使所述弯折部穿过该支撑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动工作台的前后两端设有安全防护装置,其用于在所述移动工作台在接触行人或障碍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工作台停止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安全护板,其一端与所述移动工作台的壳体转动连接;
阶梯安装孔,其包括粗孔和细孔,设于所述移动工作台的壳体上,且所述粗孔靠近所述安全护板一侧;
阶梯轴,其包括粗端和细端,所述粗端与所述安全护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细端端伸入所述细孔的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粗孔内;
弹簧,其套设在所述细端并位于所述粗孔内,且使所述阶梯轴抵持所述安全护板呈倾斜状态,当所述安全护板受压时,使所述弹簧压缩,以使所述细端在所述细孔内移动;
检测装置,其设于所述细孔的外侧,用于检测所述细端是否位移,以控制所述移动工作台运行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感应板,其设于伸出所述细孔的所述细端上;
检测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感应板是否位移,以控制所述移动工作台运行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地槽,其用于安装若干组所述支撑架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地槽上设有可随移动工作台运行揭开和盖合的盖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盖板为链板,所述移动工作台上设有揭盖装置,所述揭盖装置包括:
支撑部,其设于所述移动工作台下方;
两个下压部,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盖板从一侧下压部的下方穿至支撑部的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的下方穿出,以使所述盖板可随移动工作台运行揭开和盖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部上部设有至少一根第一转动轴,每个所述下压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盖板从一侧下压部的第二转动轴下方穿至支撑部的第一转动轴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的第二转动轴下方穿出,以使所述盖板可随移动工作台运行揭开和盖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部上部设有支撑板,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转动轴,并且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调整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安装位置,以调整所述盖板松紧程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组所述支撑架组还包括底座,其用于安装两块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使用该模具转运系统时,将若干组支撑架组设置在两个厂房之间,并且每组支撑架组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架,两块支撑架的上部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性突出部,弹性突出部可收缩至支撑架,移动工作台运行时可拖动拖链弯折后搭设在弹性突出部上。间隔设置在第一目的地和第二目的地之间的支撑架组,可以避免拖链在移动时弯折后长度过长而下垂,从而与下部的拖链相互摩擦,并且两块支撑架可限制拖链的位置,避免晃动。在移动工作台继续运行,拖链的弯折部移动至一支撑架时,弯折处可压缩弹性突出部,以使弯折部穿过该支撑架。这样的设计可使拖链顺利穿过支撑架。因为支撑架内置有弹性突出部,保证移动工作台可长距离运行,拖链不会与地面或链板发生摩擦而损坏,所以若干组支撑架组可延伸设置至厂房内的压力机处,即目的地为压力机处,使移动工作台可以直接行驶至压力机处,可省去厂房内运移模具至压力机的转运车,并且可以减少厂房内起重机的吊装次数,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模具转运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揭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模具转运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工作台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组;11、支撑架;12、弹性突出部;13、底座;2、拖链;3、移动工作台;31、T型夹紧槽;32、起吊装置;33、接油槽;34、传动轴;35、分动箱;36、驱动电机;37、杆孔;38、踏板台阶;39、模具定位销孔;310、工作台定位孔;311、行走轮;312、定位轮;4、盖板;5、揭盖装置;51、支撑部;511、第一转动轴;512、支撑板;52、下压部;521、第二转动轴;6、安全防护装置;61、安全护板;62、阶梯安装孔;63、阶梯轴;64、弹簧;65、检测装置;651、感应板;652、检测传感器;66、铰链杆;7、压力机;9、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架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模具转运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包括:若干组支撑架组1,其用于间隔设置在第一目的地和第二目的地之间,每组支撑架组1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架11,两块支撑架11的上部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性突出部12,弹性突出部12可收缩至支撑架11;还包括拖链2,其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并可通电,拖链2设于若干组支撑架组1的两块支撑架11之间;还包括移动工作台3,其与拖链2的另一端连接,并通过拖链2供电,移动工作台3运行可拖动拖链2弯折后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到移动工作台3的上半部以及弯折部到电源的下半部,上半部搭设在弹性突出部12上,且弯折部移动至一支撑架11时,弯折部可压缩弹性突出部12,以使弯折部穿过该支撑架11。
在使用该模具转运系统时,将若干组支撑架组1设置在两个厂房之间,并且每组支撑架组1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架11,两块支撑架11的上部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性突出部12,弹性突出部12可收缩至支撑架11,移动工作台3运行时可拖动拖链2弯折后搭设在弹性突出部12上。间隔设置在第一目的地和第二目的地之间的支撑架组1,可以避免拖链2在移动时弯折后长度过长而下垂,从而与下部的拖链2相互摩擦,并且两块支撑架11可限制拖链2的位置,避免晃动。在移动工作台3继续运行,拖链2的弯折部移动至一支撑架11时,弯折部可压缩弹性突出部12,以使弯折部穿过该支撑架11。这样的设计可使拖链2顺利穿过支撑架11。因为支撑架11内置有弹性突出部12,保证移动工作台3可长距离运行,拖链2不会与地面或链板发生摩擦而损坏,所以若干组支撑架组1可延伸设置至厂房内的压力机处,可省去厂房内运移模具至压力机7的移动平台,并且可以减少厂房内起重机的吊装次数,可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每组支撑架组1还包括底座13,其用于安装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架11。在本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架11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1上,以保持稳定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移动工作台3的前后两端设有安全防护装置6,其用于在移动工作台3在接触行人或障碍物时,控制移动工作台3停止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移动工作台3的前后设置安全防护装置6,可使移动工作台3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碰到异物会自动停止,以提高移动工作台3的安全系数。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安全防护装置6包括:安全护板61,其一端与移动工作台3的壳体转动连接;还包括阶梯安装孔62,其包括粗孔和细孔,设于移动工作台3的壳体上,且粗孔靠近安全护板61一侧;还包括阶梯轴63,其包括粗端和细端,粗端与安全护板61的中部转动连接,细端端伸入细孔的内,且部分位于粗孔内;还包括弹簧64,其套设在细端并位于粗孔内,且使阶梯轴63抵持安全护板61呈倾斜状态,当安全护板61受压时,使弹簧64压缩,以使细端在细孔内移动;还包括检测装置65,其设于细孔的外侧,用于检测细端是否位移,以控制移动工作台3运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将安全护板61与一端与移动工作台3的壳体连接,安装孔62设置在移动工作台3的壳体上。通过套设在细端并位于粗孔内的弹簧64,使阶梯轴63抵持安全护板61上,使安全护板61在移动工作台3正常行驶时,呈倾斜状态。当安全护板61受压时,弹簧64压缩,细端可在细孔内移动;检测装置65检测到细端发生位移,就可以控制移动工作台3运行状态。该安全防护装置6结构简单,并且可以提高移动工作台3的安全系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安全防护装置6设置在移动工作台3的两端,以保护移动工作台3的安全运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阶梯轴63与安全护板61之间还设有铰链杆66,其分别与阶梯轴63与安全护板61转动连接,以提高阶梯轴63在安装孔62内的灵活性。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检测装置65包括:感应板651,其设于伸出细孔的细端上;还包括检测传感器652,其用于检测感应板651是否位移,以控制移动工作台3运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将感应板651设置在伸出细孔的细端上,当当安全护板61受压时,弹簧64压缩,细端可在细孔内移动以使感应板651发生位移,检测传感器652既可以检测到感应板651额位移状态,以控制移动工作台3运行状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揭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地槽,其用于安装若干组支撑架组1。在本实施例中,将若干组支撑架组1安装在地槽内,及将拖链2设置在地槽内,可不影响地面人员和叉车的通行。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地槽上设有可随移动工作台3运行揭开和盖合的盖板4。在本实施例中,在地槽上设置随移动工作台3运行揭开和盖合的盖板4,可以与地面人员和车辆的通行互不干扰。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盖板4为链板,移动工作台3上设有揭盖装置5,揭盖装置5包括:支撑部51,其设于移动工作台3下方;还包括两个下压部52,其间隔设置在支撑部51的两侧;其中,盖板4从一侧下压部52的下方穿至支撑部51的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52的下方穿出,以使盖板4可随移动工作台3运行揭开和盖合。
在本实施例中,揭盖装置5设在移动工作台3的端部下方,通过将盖板4从一侧下压部52的下方穿至支撑部51的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52的下方穿出。在移动工作台3运行时,即可实现使盖板4揭开后再迅速盖合,避免影响地面人员和车辆通行。
本例中,揭盖装置5设置在一端安全防护装置6的下方。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支撑部51上部设有至少一根第一转动轴511,每个下压部52设有第二转动轴521,盖板4从一侧下压部52的第二转动轴521下方穿至支撑部51的第一转动轴511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52的第二转动轴521下方穿出,以使盖板4可随移动工作台3运行揭开和盖合。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51上部设有两根根间隔设置的第一转动轴511,每个下压部52设有一根第二转动轴521。移动工作台3运行时,盖板4从一侧下压部52的第二转动轴521下方穿至支撑部51的第一转动轴511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52的第二转动轴521下方穿出,第一转动轴511和第二转动轴521也跟随转动,以使盖板4顺利穿过。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支撑部51上部设有支撑板512,用于安装第一转动轴511,并且第一转动轴511可调整在支撑板512上的安装位置,以调整盖板4松紧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转动轴511安装在支撑板512上,并且可以调整第一转动轴511的竖直位置,可以调整盖板4松紧程度,避免链板长时间使用被拉长后,影响移动工作台3的运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模具转运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工作台的示意图,具体地,图6中,A图为移动工作台的主视图,B图为移动工作台的俯视图,C图为移动工作台的右视图。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本方案中,在其中一座厂房内的压力机7和另外一座厂房之间还设有轨道9。移动工作台3在轨道9上移动,地槽设置在轨道9的两条钢轨之间下方的地下。移动工作台3上设置有T型夹紧槽31、起吊装置32、接油槽33、传动轴34、分动箱35以及驱动电机36。其中,T型夹紧槽31用于换模后将模具通过T型夹紧槽31夹紧在工作台上。起吊装置32通过螺纹连接在移动工作台3的车体侧面上,用于车体上方工作台的安装起吊。接油槽33用于收集工作台上的废油。动力是通过驱动电机36将动力传给分动箱35,再通过传动轴34将动力传递给行走轮311和行走定位轮312,从而实现移动工作台在轨道上的运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踏板台阶38登上工作台上表面,更换托杆孔37中的托杆和模具定位销孔39中的定位销。当工作台换模完成后,开始压力机中工作时,工作台定位孔310用于确保位置准确。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组支撑架组(1),其用于间隔设置在第一目的地和第二目的地之间,每组所述支撑架组(1)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支撑架(11),两块所述支撑架(11)的上部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弹性突出部(12),所述弹性突出部(12)可收缩至所述支撑架(11);
拖链(2),其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并可通电,所述拖链(2)设于若干组所述支撑架组(1)的两块支撑架(11)之间;
移动工作台(3),其与所述拖链(2)的另一端连接,并通过所述拖链(2)供电,所述移动工作台(3)运行可拖动所述拖链(2)弯折后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到移动工作台(3)的上半部以及弯折部到电源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搭设在所述弹性突出部(12)上,且所述弯折部移动至一所述支撑架(11)时,所述弯折部可压缩所述弹性突出部(12),以使所述弯折部穿过该支撑架(11);
所述移动工作台(3)的前后两端设有安全防护装置(6),其用于在所述移动工作台(3)在接触行人或障碍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工作台(3)停止运行,所述安全防护装置(6)包括:
-安全护板(61),其一端与所述移动工作台(3)的壳体转动连接;
-阶梯安装孔(62),其包括粗孔和细孔,设于所述移动工作台(3)的壳体上,且所述粗孔靠近所述安全护板(61)一侧;
-阶梯轴(63),其包括粗端和细端,所述粗端与所述安全护板(6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细端端伸入所述细孔的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粗孔内;
-弹簧(64),其套设在所述细端并位于所述粗孔内,且使所述阶梯轴(63)抵持所述安全护板(61)呈倾斜状态,当所述安全护板(61)受压时,使所述弹簧(64)压缩,以使所述细端在所述细孔内移动;
-检测装置(65),其设于所述细孔的外侧,用于检测所述细端是否位移,以控制所述移动工作台(3)运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5)包括:
感应板(651),其设于伸出所述细孔的所述细端上;
检测传感器(652),其用于检测所述感应板(651)是否位移,以控制所述移动工作台(3)运行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槽,其用于安装若干组所述支撑架组(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槽上设有可随移动工作台(3)运行揭开和盖合的盖板(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为链板,所述移动工作台(3)上设有揭盖装置(5),所述揭盖装置(5)包括:
支撑部(51),其设于所述移动工作台(3)下方;
两个下压部(52),其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部(51)的两侧;
其中,所述盖板(4)从一侧下压部(52)的下方穿至支撑部(51)的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52)的下方穿出,以使所述盖板(4)可随移动工作台(3)运行揭开和盖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51)上部设有至少一根第一转动轴(511),每个所述下压部(52)设有第二转动轴(521),所述盖板(4)从一侧下压部(52)的第二转动轴(521)下方穿至支撑部(51)的第一转动轴(511)上方,再从一侧下压部(52)的第二转动轴(521)下方穿出,以使所述盖板(4)可随移动工作台(3)运行揭开和盖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51)上部设有支撑板(512),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转动轴(511),并且所述第一转动轴(511)可调整在所述支撑板(512)上的安装位置,以调整所述盖板(4)松紧程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架组(1)还包括底座(13),其用于安装两块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架(11)。
CN202011147005.9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Active CN112570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005.9A CN112570569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005.9A CN112570569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0569A CN112570569A (zh) 2021-03-30
CN112570569B true CN112570569B (zh) 2021-12-21

Family

ID=7511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7005.9A Active CN112570569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056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7349A (ja) * 1998-10-13 2000-04-25 Hirotec Corp 金型交換装置および金型交換方法
CN2933842Y (zh) * 2006-07-21 2007-08-15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自动换模小车的走线装置
CN200995486Y (zh) * 2007-01-31 2007-12-26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压力机移动工作台拖链翻盖系统
CN102003494B (zh) * 2010-11-12 2012-07-04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拖链辅助支撑装置
CN205942439U (zh) * 2016-07-08 2017-02-08 东莞市开胜电子有限公司 潜伏牵引式agv物流小车
CN107512023B (zh) * 2017-09-02 2024-02-13 东莞市欧玛机床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机移动工作台拖链覆盖方法
CN107934791B (zh) * 2017-12-05 2024-02-23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轨道桥小车拖链安全检测装置
CN210824105U (zh) * 2019-09-23 2020-06-23 江苏源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车台的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0569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8066B (zh) 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换轨作业车及其换轨方法
CN112570569B (zh) 一种模具转运系统
CN105540181B (zh) 抱胎式汽车推进装置
CN205616149U (zh) 轨道竖直向磨损检测装置
CN212604638U (zh) 换电仓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CN109941294B (zh) 铁路无极绳牵引梭车安全自动控制系统
CN215343269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无接缝滑触线供电装置
CN216033884U (zh) 传输装置及换电站
CN217022317U (zh) 一种充电换电一体移动电池电动换电车
CN217167116U (zh) 有轨电车道岔自动焊接装置
CN113581777B (zh) 一种自主防脱轨的无缆轨道车及其吊轨运动平台
CN210559193U (zh) 一种agv自动升降式牵引机构
CN113013691B (zh) 一种rgv小车供电装置
CN209870370U (zh) 铁路无极绳牵引梭车安全自动控制系统
CN114986343A (zh) 一种刚性接触线快速打磨系统及方法
CN210824110U (zh) 一种前车体旋转滑移台车输送系统
CN113665416A (zh) 换电仓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JPH022576Y2 (zh)
CN215042788U (zh) 焦炉用迁车台
CN218370133U (zh) 一种无线取电的移动翻转链板输送机
CN116730250B (zh) 一种制动缸拆装的液压升降小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17895043U (zh) 一种叉车整机装配线专用自动导引车
CN220744533U (zh) 一种向高工位输送物料的装置
CN105783836A (zh) 轨道磨损自动检测车
CN219385829U (zh) 收换轨作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