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9432B - 防逆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逆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9432B
CN112569432B CN202011027606.6A CN202011027606A CN112569432B CN 112569432 B CN112569432 B CN 112569432B CN 202011027606 A CN202011027606 A CN 202011027606A CN 112569432 B CN112569432 B CN 112569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flow prevention
liquid
flow
backflow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7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9432A (zh
Inventor
金东澈
高永国
郑世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 Jingyiliao
Original Assignee
An Jingyili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193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8348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427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7154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An Jingyiliao filed Critical An Jingyiliao
Publication of CN112569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9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9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9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36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with means for eliminating or preventing injection or infusion of air into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6877Adjusting flow; Devices for setting a flow rate
    • A61M5/16881Regulating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2005/1401Functional features
    • A61M2005/1406Minimizing backflow along the delivery catheter tr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A61M2039/2406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designed to quickly shut upon the presence of back-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A61M2039/2433Valve comprising a resilient or deformable element, e.g. flap valve, deformable disc
    • A61M2039/244Hinged closure member, e.g. flap val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A61M2039/2473Valve comprising a non-deformable, movable element, e.g. ball-valve, valve with movable stopper or reciprocating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0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3/04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逆流装置,防逆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本体,在开放的一表面上形成半球形的腔室,在上述腔室下部形成排出路径;第二本体,安装在上述第一本体的上述开放的一表面上,在相对上述第一本体的一表面的一表面上形成安置部,并且形成与上述安置部连接的流入路径;以及圆盘形状的防逆流部件,在上述第一本体与上述第二本体之间,紧贴安装在上述安置部,并根据在上述流入路径流动的液体的顺流与在上述排出路径产生的逆流,以一端为中心预定旋转移动的同时,开放或关闭上述安置部与上述腔室之间。另外,如上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可以根据实施例以各种形式实现。

Description

防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逆流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将药液或液体平稳地供应到体内的过程中防止血液逆流的防逆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输液器是指出于医疗目的,为了将液体或药液注射到人体内而使用的医疗产品,并且这种输液器用于静脉注射。
这种输液器的一般形式包括与药物容器相连接的腔室、调节装置、与静脉导管相连接的针座(hub)以及用于连接腔室与针座的管。另外,通过将静脉导管插入到血管内并将静脉导管的针座与输液器连接的方式,经输液器进行输注液体。
常规的静脉导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保护血管,并且与金属导针一起配置为一个单元,以方便进入血管。当将导针和静脉导管配置为一个单元时,导针起到穿透皮肤并引导静脉导管进入血管的作用,然后从静脉导管分离并被丢弃,并且静脉导管进入血管后,将输液器连接到针座,从而将液体供应到血管中。
当静脉导管插入到患者的血管中后,通过针座供应来自输液器的液体时,调节部可以实现调节液体剂量的功能。这种调节部可以设置在静脉导管上,或者设置在针座的预定位置。
然而,在常规输注针的情况下,如果在输注溶液的过程中输注设备的位置与患者身体相比急剧下降、或者由于患者的运动患者的心脏位置高于输注设备的位置,则血管压力会增加。因此,血管的压力相对高于注入到血管中的液体的压力,从而可能造成液体被推出并且血液通过静脉导管从患者体内逆流到体外的问题。
此时,会发生如下问题,即逆流的血液与液体混合,血小板的坏死立即开始,并且静脉导管最终被坏死的血小板阻塞,使得难以输液。
因此,需要一种防逆流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将药液或溶液平稳地供应到体内的过程中阻止血液的逆流。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逆流装置,其设置在静脉导管或针座中,以稳定地进行液体的正向运动,并阻止反向运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可以包括:壳体;捕集流动部,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侧,并形成液体的流动路径,上述捕集流动部在上述壳体的一表面与另一表面的相邻部分处弯曲,并在端部形成至少一个流出口;排出部,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下部,并从上述捕集流动部收集上述液体后排出上述液体;防逆流腔室部,设置在上述捕集流动部与上述排出部之间;以及板状防逆流部件,设置在与上述捕集流动部连接的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一表面,紧贴在上述流出口的周缘,并根据上述液体的顺流与逆流而打开或关闭上述流出口。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本体,在开放的一表面上形成半球形的腔室,在上述腔室下部形成排出路径;第二本体,安装在上述第一本体的上述开放的一表面上,在相对上述第一本体的一表面的一表面上形成安置部,并且形成与上述安置部连接的流入路径;以及圆盘形状的防逆流部件,在上述第一本体与上述第二本体之间,紧贴安装在上述安置部,并根据在上述流入路径流动的液体的顺流与在上述排出路径产生的逆流,以一端为中心预定旋转移动的同时,开放或关闭上述安置部与上述腔室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在液体流入体内时,液体可以通过捕集流动部以一定的速度流入,即使捕集流动部与防逆流腔室之间产生逆流,由于捕集流动部的折叠的流动路径,不容易进行反向移动,从而可以防止血液的逆流。
另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可以具有盘状防逆流部件,该盘状防逆流部件可以在关闭捕集流动部和防逆流腔室部的连接路径的同时,根据液体顺流的压力来打开捕集流动部和防逆流腔室部的连接,从而具有在产生逆流时,防止血液或液体流入到捕集流动部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具有圆盘形状的防逆流部件,具有根据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结合而使防逆流部件结合的简单结构,并且根据顺流的压力,可以通过防逆流部件的移动来打开安置槽,当产生逆流时,防逆流部件根据逆流的压力关闭安置槽,从而可以阻止液体的逆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意性示出防逆流装的内部的内部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意性示出防逆流装置的内部的一方向内部截面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的内部的另一方向内部截面立体图。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将最短
Figure GDA0003820343150000031
的部分主流动路径和排出路径,与防逆流腔室部分离后的一方向立体图。
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将最短的部分主流动路径和排出路径,与防逆流腔室部分离后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与最短的主流动路径连接的排出路径与防逆流腔室部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防逆流腔室部的引入口周边形状的侧截面图。
图8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防逆流部件的一方向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防逆流部件的另一方向示意性立体图。
图10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防逆流部件的背面俯视图。
图11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防逆流部件的侧视图。
图12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排出路径、防逆流腔室部和防逆流部件的结合立体图。
图13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排出路径与防逆流腔室部和防逆流部件的结合侧视图。
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根据液体的顺流而打开排出口及引入口的状态的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的结合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的一方向分解立体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的另一方向分解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的结合截面图。
图19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防逆流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防逆流部件的截面图。
图21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第一本体的立体图。
图22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第一本体的截面图。
图23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第二本体的立体图。
图24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中,第二本体的截面图。
图2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的驱动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的内部的内部截面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的内部的一方向内部截面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的内部的另一方向内部截面立体图。
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可以包括:壳体100、捕集流动部200、排出部300、防逆流腔室部400以及板状的防逆流部件500。
上述壳体100具有四边形形状,可以在上述壳体100的上部设有液体流入的液体的流入口101,上述壳体100的下部形成有排出液体的排出口102。上述壳体100的内侧可以设有与上述流入口101连接的捕集流动部、排出上述液体的排出部300以及在上述捕集流动部200与上述排出部300之间的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
上述捕集流动部200设置在上述壳体100的内侧,并且可以与上述壳体100的上部的流入口101连接,以从上述壳体100的上部朝向下部方向上形成上述液体的流动路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述捕集流动部200形成上述液体的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具有折叠形状的流动路径。并且,在上述捕集流动部200的端部可以形成至少一个流出口231。
如上所述,上述捕集流动部200形成具有折叠形状的流动路径,为此上述捕集流动部200可以包括流入路径210、主流动路径220以及排出路径230。
上述流入路径210在上述壳体100的中心与上述流入口101连接,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中空。
上述主流动路径220与上述流入路径210的端部弯曲连接,并且在上述壳体100的一表面与另一表面的相邻部分弯曲的同时,将在上述流入路径210中移动的上述液体收集后,使其流动。例如,上述主流动路径220可以形成为以
Figure GDA0003820343150000051
字形弯曲的中空。
并且,位于上述主流动路径220的最下部的流动路径(以下称‘底部流动路径221’)可以与后述的排出路径230连接。具体地,在上述底部流动路径221的中心部分的垂直方向上连接有排出路径230,上述底部流动路径221的底面221a可以在上述排出路径230的方向上倾斜,以使得流入到上述底部流动路径221的上述液体流入到上述排出路径230。
上述排出路径230设置在上述主流动路径220的端部,上述排出路径230的端部可以形成上述流出口231。上述流出口231可以在上述排出路径230中朝向水平方向。可以在上述底部流动路径221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以与上述壳体100中心的上述防逆流腔室400连接。如上所述,上述排出路径230的一端与上述底部流动路径221连接,上述排出路径230的另一端,即形成上述流出口231的一表面可以与上述防逆流腔室的一表面相对。并且,从上述排出路径230的一端(上部)到上述排出路径230的另一端(下部),上述排出路径230相对于垂直方向以预定角度倾斜。
如上所述,上述排出路径230,即具体为形成有上述流出口231的上述排出路径230的一表面230a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400a彼此相对,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彼此相对。
另外,至少一个上述流出口231可以在上述排出路径230的一表面230a上突出,从而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连接。
上述排出部300在上述壳体100的内侧向上述壳体100的下部的垂直方向上设置,并且可以与上述壳体100的排出口102连接。上述排出部300可以从上述捕集流动部200收集上述液体,以使其排出。上述排出部300可以形成为从上部越往下部,直径越大的圆柱形形状。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将最短的部分主流动路径220和排出路径230,与防逆流腔室部400分离后的一方向立体图。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将最短的部分主流动路径220和排出路径230,与防逆流腔室部400分离后的另一方向立体图。图6是示意性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与最短的主流动路径220连接的排出路径230与防逆流腔室部400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意性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防逆流腔室部的引入口401周边形状的侧截面图。
参考图4至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可以设置在上述捕集流动部200与上述排出部300之间。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使液体能够在上述捕集流动部200向排出部300方向上流动,并且在上述排出部300向上述捕集流动部200方向上阻止上述液体的流动。
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可以形成有引入口401,上述引入口401通过引入在上述排出路径230的一表面上突出的多个上述流出口231,与上述流出口231连接。流入到上述排出路径230的液体,可以通过上述流出口231,流入到上述引入口40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来描述了上述流出口231形成为在上述排出路径230的一表面的水平方向上突出的三个圆柱形状,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在上述排出路径230的一表面突出,来使上述液体流入到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形状,其形状就可以任意被更改或变换。并且,上述引入口401可以形成为圆形的流出口,以引入圆柱形状的上述流出口231。
并且,可以以形成有上述引入口401的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为中心,围绕上述引入口401的同时,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向内侧形成凹槽。具体地,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400a与形成有上述引入口401的形成面400b可以形成相同位置。并且,可以形成两个阶梯状紧贴槽。具体地,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400a与上述形成面400b之间的上述一表面400a的周边,可以设置有在上述捕集流动部200的相对方向上突出的内侧紧贴槽402。并且,沿上述内侧紧贴槽402的边缘,可以形成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与上述内侧紧贴槽402之间阶梯状突出的外侧紧贴槽403。
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上部,可以突出形成有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突出的止动突起404。上述止动突起404可以与后述的上述防逆流部件500的引导槽525接合,以限制上述防逆流部件500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另一表面的上部以越往下部越远的方式,具有倾斜形状的接触倾斜面407。上述液体在顺流时,上述接触倾斜面407与上述板状防逆流部件接触,以限制上述板状防逆流部件的弯曲。图8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防逆流部件500的一方向示意性立体图。图9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防逆流部件500的另一方向示意性立体图。图10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防逆流部件500的背面平面图。图1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防逆流部件500的侧面图。
参考图8至图11,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可以设置有防逆流部件500,该防逆流部件500在打开或关闭上述引入口401时,允许液体的一方向移动,同时阻止液体或血液的反向移动。
根据一实施例的上述防逆流部件500为板状,所以也可以称为板状防逆流部件,以下可以称为防逆流部件500。上述防逆流部件500可以设置在与上述捕集流动部200连接的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上述防逆流部件500可以紧贴在与上述流出口231接合的引入口401的周缘,并且可以根据上述液体的顺流与逆流,打开或关闭上述流出口。
上述防逆流部件500为板状,以固定部512(相应于以下描述中‘支撑部510’)为中心,能够从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紧贴的状态远离的方向和紧贴的状态下移动。
具体地,上述防逆流部件500可以包括支撑部510与密封部520。
上述支撑部510可以固定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以用于固定上述防逆流部件500能够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上移动。
上述支撑部510可以包括支撑板511、固定部512和弯曲引导槽513。
上述支撑板511紧贴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在上侧连接有后述的密封部520,以形成倒三角形形状。
上述固定部512为倒三角形形状的边角部,可以突出形成在上述支撑板511的端部。上述固定部512可以固定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可以作为示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固定部512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为半圆柱形,使得上述防逆流部件500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以能够旋转(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到另一表面之间的旋转)的方式结合固定。然而,上述固定部512不限于此,只要其可以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到另一表面方向上或与此相反的方向上,使上述防逆流部件50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就可以对其进行任何更改和变更。
上述弯曲引导槽513设置在上述固定部512的上部,是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为‘V’字形的引入的凹槽,用于实现上述支撑板511的预定弯曲。即,当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以上述固定部512为中心,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另一表面方向产生弯曲时,上述弯曲引导槽513被打开,同时使弯曲能够流动。
图1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排出路径230与,防逆流腔室部400和防逆流部件500的结合立体图。图13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排出路径230与防逆流腔室部400和防逆流部件500的结合侧面图。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中,根据液体的顺流而打开流出口231和引入口401的状态的图。
与图8至图11一起,参考图12至图14,上述密封部520设置在上述支撑部510的上部,可以具有在上述支撑部510的上端面上延伸的形状。上述密封部520可以以上述支撑部510为中心,根据上述液体的移动方向,在上述防逆流腔室的内侧一表面与另一表面之间弯曲。并且,根据上述密封部520的弯曲,上述密封部520的一表面使上述紧贴槽402、403,即具体为使上述内侧紧贴槽402、上述外侧紧贴槽403和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贴紧,或者,解除贴紧的同时打开或关闭上述引入口401。
根据一实施例的上述密封部520可以包括密封板521与开闭引导部件522。
上述密封板521为朝向上述支撑部510的上部延伸的结构。上述液体在顺流和逆流时,上述密封板521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与另一表面之间产生弯曲。
在上述密封板521的前表面上可以突出形成有突出面521a与紧贴突起521b,该突出面521a可以与如上所述的内侧紧贴槽402与上述外侧紧贴槽403接合以对它们进行密封。
上述突出面521a可以阶梯状突出设置在上述密封板521的前表面,通过与上述外侧紧贴槽403接合来密封上述引入口401。
上述紧贴突起521b在上述突出面521a的内侧边缘突出,通过与上述内侧紧贴槽402接合来密封上述引入口401的周缘。并且,在上述紧贴突起521b的内侧可以形成有空间521S,该空间521S用于容纳形成有上述引入口401的形成面。
因此,当上述防逆流部件500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接触时,在上述密封板521的一表面上,上述紧贴突起521b安置在上述内侧紧贴槽402并彼此贴紧,上述突出面521a可以通过与上述外侧紧贴槽403接合的方式贴紧,具有双重密封结构。
并且,上述密封板521的前表面上部可以形成有引导槽525。当上述密封板521与上述紧贴槽和上述紧贴槽的周面贴紧时,上述止动突起404安置在上述引导槽525,以限制上述密封板521朝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左右侧移动。
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可以设置在上述密封板521的背面。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为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另一表面接触,或者能够收集逆流的液体的压力的结构物。具体地,当根据上述液体的顺流产生上述密封板521的弯曲时,上述密封板521根据顺流的上述液体的压力被推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另一表面以产生弯曲。此时,根据上述防逆流部件500的弯曲的产生,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可以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另一表面接触,由此可以限制上述密封板521的移动。并且,根据上述液体的逆流,当液体流入到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侧时,通过接受逆流的上述液体的流入压力的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上述密封板521被推向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并且按压上述密封板521,以使其接触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一表面。
如上所述,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可以设置在上述密封板521的背面。并且,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可以形成在上述密封板521的中心上端到底端,宽度从上端的中心到另一端越宽,其宽度也更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述开闭引导部件522可以形成有半圆锥形状的引导本体522a,该引导本体522a以上述密封板521的上端为中心,越往底端宽度越宽。上述引导本体522a的内侧可以形成中空522b。当上述液体或血液在防逆流腔室部400的下部,朝向上部方向逆流时,上述液体或血液流入到上述引导本体522a的内侧中空522b,瞬间会产生高压力。由此,可以按压上述密封板521以使其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贴紧。
上述引导本体522a的边缘通过上述密封板521的弯曲移动,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另一表面接触,以形成用于限制上述密封板521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面。
并且,如上所述,上述中空由于逆流的上述液体的逆流方向流入压力,将上述引导本体522a向上推,并且以上述支撑部510为中心,按压上述密封板521以使其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贴紧。
在上述引导本体522a的下部面端部中心还可以设置沿上述移动限制面的倾斜方向延伸的突起部523。
在上述液体顺流时,上述防逆流部件500由液体的压力而被推出,并且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壁面侧移动。此时,上述突起部523在上述防逆流部件500朝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移动时,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壁面接触,弹性地受到根据上述防逆流部件500的瞬间移动的高压力而预先吸收冲击,从而可以限制上述引导本体522a瞬间接触到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
并且,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述引导本体522a的上端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调节向上述中空逆流的液体或血液的压力的调节孔527。
如上所述,当液体或血液瞬间逆流时,血液流入到上述引导本体522a的中空,并且上述引导本体522a朝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400的内侧一表面移动。此时,液体或血液流入到上述中空时,通过调节孔527排出气体(例如,填充在中空的空气),还一定程度上排出一部分被流入的液体或血液,从而容易实现液体及血液的流入,并且,可以促进防逆流腔室部400的紧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10不仅具有如下结构,即液体流动的捕集流动部200形成折叠的流动路径,以便于从上部到下部移动,但是不易从下部到上部流动,还具有如下结构,即捕集流动部200与排出部300之间设置有防逆流腔室部400和防逆流部件500,以便于液体的顺流,但有效阻止液体或血液的逆流。
以下,可参考图15至图25来描述防逆流部件的其他实施例,即该防逆流部件设置在防逆流腔室部,以防止上述药液的逆流。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的结合立体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的一方向分解立体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的另一方向分解立体图。图1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的结合截面图。
参考图15至图1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610、第二本体620和防逆流部件630。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部件630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将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安置在上述第二本体620的状态下,当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结合时,上述防逆流部件630紧贴结合到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易于结合、分解,并可以确保密封力。
具体地,上述第一本体610可以具有预定厚度的圆柱形状。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可以在打开的状态下,在其内侧形成半球形的腔室611。在上述第一本体610的另一表面,可以突出形成有排出管,该排出管形成通过与上述腔室611连接来排出液体的排出路径610a。可以参考后述的图17和图18来更具体地描述上述第一本体610的结构。
上述第二本体620可以安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的被打开的上述一表面,以使其被安装。在上述第二本体620的一表面(与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相对的面)上,可以配置向内侧引入的安置部621。并且,在上述第二本体620的另一表面可以配置有流入管,该流入管与上述安置部621连接,以形成使液体流入的流入路径620a。可以参考后述的图23和图24来具体描述上述第二本体620的结构。
上述防逆流部件630设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可紧贴安装在上述安置槽6211接触。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可以具有圆盘形状的盘形弹簧结构。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可以配置为如下,即根据在上述流入路径620a流动的液体的顺流与产生在上述排出路径610a的逆流,以上述防逆流部件630的一端为中心,与盘形弹簧一起旋转移动,同时开放或关闭上述安置槽6211与上述腔室611之间。可以参考后述的图15和图16来具体描述上述防逆流部件630。
图19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中,防逆流部件630的立体图。图20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中,防逆流部件630的截面图。
参考图19和图20(同时参考图15至图1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逆流部件630可以由屏蔽本体631、固定突起部632和移动突起部633形成。
上述屏蔽本体631具有圆盘形状,可以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的安置部621和具体后述的安置槽6211紧贴结合。上述屏蔽本体631可以通过上述固定突起部632和上述移动突起部633来实现驱动(如盘形弹簧)。
上述屏蔽本体631的一表面可以由与上述安置槽6211紧贴的紧贴面6311构成。上述屏蔽本体631在与上述安置槽6211紧贴的状态下,上述流入路径620a通过上述屏蔽本体631的上述紧贴面6311处于关闭状态。
在上述屏蔽本体631的另一表面形成与逆流的液体接触的按压面6312,在上述按压面6312可以形成朝向上述第二本体620方向凹陷引入的按压槽。例如,当上述液体逆流时,经上述排出路径610a逆流的上述液体通过排出压力按压凹陷的上述按压槽6312a侧,由此上述屏蔽本体631与上述安置槽6211侧紧贴,以限制逆流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本体610侧。
上述固定突起部632与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在上述屏蔽本体631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突出。上述固定突起部632与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在上述屏蔽本体631的两侧端部到下方可形成为阶梯状。因此,上述固定突起部632与上述移动突起部633的厚度可以比上述屏蔽本体631的厚度薄。并且,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具有如下结构,即以上述固定突起部632,具体后述的旋转突起6322为中心轴旋转,从而在水平状态下,在上述移动突起部633的端部与上述第二本体紧贴或远离的方向上驱动。
上述固定突起部632在上述屏蔽本体631的一侧沿第一方向突出,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置固定在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的一表面之间。具体地,上述固定突起部632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置固定在上述固定部640,该固定部640通过后述的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的结合而成。
上述固定突起部632可以由第一突起6321与旋转突起6322形成。
上述第一突起6321在上述屏蔽本体631向第一方向突出,并安装在上述安置部621,即具体后述的第一延伸槽6212,从而可位于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
上述旋转突起6322在上述第一突起6321的端部的垂直方向上突出,上述第一突起6321与上述旋转突起6322可以形成为‘T’字形。上述旋转突起6322可以由长圆柱棒(bar)形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在上述固定部640。
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可以在上述屏蔽本体631的另一侧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可以设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的一表面之间,在上述腔室611与上述安置部621之间的下方向上被引导移动。
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可以由第二突起6331与引导孔6332形成。.
上述第二突起6331在上述屏蔽本体631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并且安置在上述安置部621,即具体为上述第二延伸槽6213,可设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
上述引导孔6332设置在上述第二突起6331的端部,并且上述引导孔6332可插入于上述移动引导部650,即具体为引导突起652。上述引导孔6332可以沿上述引导突起652引导上述第二突起6331的上下方向移动。
图2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中,第一本体610的立体图。图2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中,第一本体610的截面图。图23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中,第二本体620的立体图。图2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中,第二本体620的截面图。
参考图21至图24(同时参考图1至图4,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本体610可以形成向内侧引入的半球形状的腔室611,上述腔室611的外侧中心连接有排出路径610a。虽然以上述腔室611的形状为半球形为例来描述,但不限于此。例如,上述腔室611与上述排出路径610a的形状为漏斗形状,通过上述防逆流部件630的打开而从上述流入路径620a流入的液体容纳在上述腔室611,同时通过上述排出路径610a排出,其形状可以被更改或变更为多种。
在上述第二本体620的一表面(下部面)可以设置安置部621,该安置部621向上述内侧引入以安置上述防逆流部件630。
上述安置部621可以由安置槽6211、第一延伸槽6212和第二延伸槽6213形成。
上述安置槽6211在上述第二本体620的中心形成为圆形凹槽形状,并且可以通过安置上述屏蔽本体631彼此紧贴。上述安置槽6211的中心可以与上述流入路径620a连接。当以上述固定突起部632为中心轴,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上述屏蔽本体631根据先与上述安置槽6211紧贴后再释放紧贴的状态,能够打开上述流入路径620a。上述安置槽6211的直径可小于上述腔室611的上部。由此,当与上述安置槽6211紧贴的屏蔽本体631打开时,上述液体可以沿上述安置槽6211的外侧,流入到上述腔室611。
上述第一延伸槽6212在上述安置槽6211的一端沿上述第二本体620的外侧边缘,向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可以安置上述固定突起部632。上述第一延伸槽6212可以从上述安置槽6211的端部阶梯状延伸到上述第一本体610侧。
上述第一延伸槽6212可以形成为‘T’字形,以安置‘T’字形的上述固定突起部632。
具体地,上述第一延伸槽6212可以由第一突起6321延伸槽6212a与旋转突起延伸槽6212b形成。
上述第一突起6321延伸槽6212a在上述安置槽6211向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可以通过安置上述第一突起6321彼此接触。上述旋转突起延伸槽6212b在上述第二突起6331延伸槽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安置上述旋转突起6322来使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在上述旋转突起6322延伸槽可以形成有固定部640,即具体为第二固定部件642。
上述第二延伸槽在上述安置槽6211的另一端沿上述第二本体620的外侧边缘,向上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可安置上述移动突起部633。上述第二延伸槽6213从上述安置槽6211的端部阶梯状延伸到上述第一本体610侧。
因此,上述安置槽6211的引入厚度可以比上述第一延伸槽6212与上述第二延伸槽6213的引入厚度厚。
上述第一本体610上结合有上述第二本体620时,可以配置结合部660以使得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紧贴结合。
上述结合部660可以设置在与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边缘与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相对的上述第二本体620的一表面边缘,使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紧贴结合。
上述结合部660可以由结合突起661与上述结合孔形成。
上述结合突起661可以沿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边缘,突出形成为闭环形状。
上述结合槽662可以沿相对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的上述第二本体620的一表面边缘,以闭环形状引入。上述结合槽662对应于上述结合突起661,以通过插入上述结合突起661彼此接触。
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设置有上述固定部640与移动引导部650,以使得根据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的结合,上述防逆流部件630结合时,驱动盘弹簧形状。
上述固定部640配置在上述结合部660的内侧的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配置为使上述固定突起部632以旋转的方式固定。
上述固定部64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部件641和第二固定部件642。
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沿上述腔室611的边缘位于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可以以上述半中空形状长长地形成第一凹槽641a。
作为示例可以描述如下,即在本发明中,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彼此相对设置,根据与后述的第二固定部件642结合,夹紧上述固定引导部的两端部。然而,如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可以在长度方向上长长地形成,可以进行各种更改或变更。
上述第二固定部件642位于上述旋转突起延伸槽6212b,可以形成与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的半中空形状的凹槽对应的半中空形状的第二凹槽642a。作为示例来描述如下,即上述第二固定部件642可以在上述旋转突起延伸槽6212b的两端部相对设置,通过与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接合而夹紧上述固定引导部的两端部。
然而如上所述,上述第二固定部件也可以在上述旋转突起延伸槽6212b,在长度方向上长长地形成,与此不同,如通过位于彼此相对的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的中心来夹紧上述固定引导部,可以进行各种更改或变更。
当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结合时,上述固定突起部632被夹紧在通过上述第一凹槽641a与上述第二凹槽642a的接合而形成的圆形的中空,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安置固定
上述移动引导部650可以在上述固定引导部相对位置上通过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的结合而成。
上述移动引导部650设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并设置在上述固定部640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配置为引导上述移动突起部63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上述移动引导部650可以包括引导突起652与安置部件651。
上述引导突起652可以在上述第二延伸槽6213向上述腔室611侧突出。并且,上述引导突起652的端部可以形成为尖锐,以使得对应于后述的紧固孔6512容易插入。
上述安置部件651可以在引入凹槽611a向第一方向突出,其中,该引入凹槽611a在上述腔室611的内周面向另一端引入的方式形成。上述安置部件651可配置有紧固孔6512,以插入上述引导突起652的端部。
若在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上侧,安置上述第二本体620,则上述引导突起652的端部可以插入在上述紧固孔6512以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具有与上述移动引导部650结合的结构,上述引导突起652通过贯通配置在上述第二突起6331的端部的上述引导孔6332,来安置在上述紧固孔6512。因此,当由于上述液体的压力,上述屏蔽本体631向下推出时,上述引导孔6332在插入有上述引导突起652的状态下,沿上述引导突起652,从上述第二延伸槽6213的一端向上述紧固孔6512之间,上下方向进行引导移动。
图2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逆流装置600的驱动状态的图。
参考图25,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可以位于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并且,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在与上述第一本体610或上述第二本体620结合的状态下,根据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的结合,以与盘弹簧一起驱动的方式固定结合。
具体地,当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安置在上述安置部621时,上述屏蔽本体631安置在安置槽6211,上述固定突起部632安置在上述第一延伸槽6212,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可以安置在上述第二延伸槽6213。由此,上述旋转突起6322可位于配置在上述第一突起6321延伸槽6212a的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上述引导孔6332可插入在上述引导突起652。
如上所述,若在上述防逆流部件630安置在上述第二本体620的状态下,上述第二本体620安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上,则向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的一侧,配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的一表面的上述第二固定部件642与上述第一固定部件641接合,上述固定突起部632,即具体为旋转突起632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夹紧。
并且,在上述第一本体610与上述第二本体620之间的另一侧,配置在上述第一本体610的另一表面的引入凹槽611a的安置部件651,即具体为紧固孔6512插入固定有上述引导突起652,并且上述旋转突起部633可以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保持。
由此,当上述液体沿上述流入路径620a流入时,通过上述液体的施压,上述屏蔽本体631被推出,上述移动突起部633,即具体为上述紧固孔6512可以沿上述引导突起652向下方被引导移动。根据通过与上述安置槽6211紧贴而阻止上述流入路径620a的上述屏蔽本体631的下方移动,上述流入路径620a被打开,上述液体可通过上述打开空间容纳在上述腔室611。
并且,当上述液体通过排出路径610a逆流时,向上述排出路径610a逆流的上述液体向上述屏蔽本体631的按压孔侧瞬间被按压。由此,上述屏蔽本体631由下侧向上侧方向被推出,位于上述引导突起652的下方的上述紧固孔6512沿上述引导突起652上升。由于上述紧固孔6512的上升,上述屏蔽本体631与上述安置槽6211紧贴,上述流入路径620a被阻止,从而可防止向上述腔室611反向流入的液体向上述流入路径620a侧流入。

Claims (6)

1.一种防逆流装置,其中,包括:
壳体;
流入口,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上部,用于使液体流入;
排出口,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下部,用于排出液体;
捕集流动部,位于上述流入口的下部并与上述流入口连接,上述捕集流动部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侧,并形成液体的流动路径,上述捕集流动部在上述壳体的一表面与另一表面的相邻部分处弯曲,并在端部形成至少一个流出口;
排出部,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下部,以与上述排出口连接的方式位于上述排出口的上部,并从上述捕集流动部收集上述液体后排出上述液体;
防逆流腔室部,设置在上述捕集流动部与上述排出部之间,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一表面与上述捕集流动部的上述流动路径的一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彼此相对;以及
板状防逆流部件,设置在与上述捕集流动部连接的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一表面,紧贴在上述流出口的周缘,并根据上述液体的顺流与逆流而打开或关闭上述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中,上述流动路径包括:
流入路径,在上述壳体的中心沿垂直方向形成;
排出路径,以与上述壳体的中心的上述防逆流腔室连接的方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并且朝向上述防逆流腔室侧倾斜;以及
主流动路径,连接设置在上述流入路径与上述排出路径之间,并且在上述壳体的一侧与另一侧的相邻部分弯曲的同时,使上述液体流动,并且与上述排出路径连接的底面沿上述排出路径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中,
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一表面上,形成有通过引入上述流出口而连接到上述流出口的引入口,
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一表面上形成有内侧紧贴槽和外侧紧贴槽,上述内侧紧贴槽围绕上述引入口,并且在内侧形成凹槽,同时在上述捕集流动部的相对方向上突出,上述外侧紧贴槽在上述内侧紧贴槽的周围,并且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一表面与上述内侧紧贴槽之间阶梯状突出,
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另一表面的上部以越往下部越远的方式具有接触倾斜面,上述液体顺流时上述接触倾斜面与上述板状防逆流部件接触,以限制上述板状防逆流部件的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中,上述防逆流部件包括:
支撑部,固定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一表面;以及
密封部,配置在上述支撑部的上部,以上述支撑部为中心,根据上述液体的移动方向,在上述防逆流腔室的内侧一表面与另一表面之间弯曲,并与上述内侧紧贴槽和上述外侧紧贴槽的周边紧贴或解除贴紧,同时打开和关闭上述引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中,上述密封部包括:
密封板,朝向上述支撑部的上部延伸,上述液体在顺流和逆流时,在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一表面与另一表面之间产生弯曲,并且配置有突出面与紧贴突起,上述突出面在前表面阶梯状突出,且与上述外侧紧贴槽接合以密封上述引入口,上述紧贴突起沿上述突出面的内侧边缘突出而与上述内侧紧贴槽接合,在上述紧贴突起的内侧形成用于容纳上述引入口的空间;以及
开闭引导部件,设置在上述密封板的背面,并且在上述密封板根据上述液体的顺流和逆流而产生弯曲的情况下,根据顺流的上述液体的压力而被推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另一表面时,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另一表面接触来限制上述密封板的移动,或者根据逆流的上述液体的流入压力而被推向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中,
上述开闭引导部件设有引导本体,上述引导本体设置在上述密封板的背面,并且形成在上述密封板的中心上端到底端,形成为在内侧形成中空的半圆锥形状,上述引导本体通过上述密封板的弯曲移动,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另一表面接触,来限制上述密封板的移动,
上述引导本体的上端设有调节孔,上述调节孔用于调节向上述中空逆流的液体或血液的压力,
上述中空根据逆流的上述液体的逆流方向流入压力,将上述引导本体向上推的同时,按压上述密封板来使上述密封板以上述支撑部为中心与上述防逆流腔室部的内侧一表面贴紧。
CN202011027606.6A 2019-09-27 2020-09-26 防逆流装置 Active CN112569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19311 2019-09-27
KR1020190119311A KR102083480B1 (ko) 2019-09-27 2019-09-27 역류 방지 장치
KR1020200042747A KR102171549B1 (ko) 2020-04-08 2020-04-08 역류 방지 장치
KR10-2020-0042747 2020-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9432A CN112569432A (zh) 2021-03-30
CN112569432B true CN112569432B (zh) 2022-12-02

Family

ID=72615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7606.6A Active CN112569432B (zh) 2019-09-27 2020-09-26 防逆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93780A1 (zh)
EP (1) EP3797822B1 (zh)
CN (1) CN11256943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419A (zh) * 2006-09-18 2009-08-26 爱尔康公司 自动旋塞阀
CN104941022A (zh) * 2015-06-19 2015-09-30 夏瑾梅 一种新型的防逆流精密输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7213A (en) * 1957-06-12 1959-01-06 Jr Paul A Thomas Flutter valve for drainage of the pleural cavity
US3191600A (en) * 1962-05-04 1965-06-29 Hazen F Everett Blood suction apparatus
US3348569A (en) * 1964-11-30 1967-10-24 Halliburton Co Valves
SE9501364D0 (sv) * 1995-04-12 1995-04-12 Siemens Elema Ab Pump
KR100421524B1 (ko) * 2001-11-16 2004-03-18 연우인더스트리(주) 주사 수액 역류방지 장치
ATE456343T1 (de) * 2003-11-19 2010-02-15 Coloplast As Vorrichtung zur verhinderung von rückfluss in einem sammel-system und/oder probenentnahmesystem für körperflüssigkeit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WO2007108646A1 (en) * 2006-05-24 2007-09-27 Seung-Hwan Heo Device for protecting backward flowing in infusion solution delivering set
KR100758234B1 (ko) * 2006-09-21 2007-09-12 허승환 수액 투여기용 역류방지장치
US20080308159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Stunkard Gerald A Top entry swing check valve
KR101261748B1 (ko) * 2011-01-11 2013-05-07 박재상 의료용 가온 장치
CN202554622U (zh) * 2012-05-18 2012-11-28 燕丽 防逆流无线报警输液器
US8814849B1 (en) * 2013-02-14 2014-08-26 Nexus Medical, Llc Infusion check valve for medical devices
GB2523591B (en) * 2014-02-28 2016-03-30 Aspirate N Go Ltd Aspirators
KR20190001420U (ko) * 2017-12-05 2019-06-13 주식회사 엠스텍 원 웨이 밸브를 포함한 수액필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419A (zh) * 2006-09-18 2009-08-26 爱尔康公司 自动旋塞阀
CN104941022A (zh) * 2015-06-19 2015-09-30 夏瑾梅 一种新型的防逆流精密输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7822A3 (en) 2021-07-14
CN112569432A (zh) 2021-03-30
EP3797822B1 (en) 2024-04-17
EP3797822A2 (en) 2021-03-31
US20210093780A1 (en)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0966B2 (en) Fast clear port
RU2008122063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оставки жидкостей
JP6725563B2 (ja) 側部ポートの流体コネクタを持つ皮下注入セット
US7614426B2 (en) Cap for connector
US8974415B2 (en) Flow stop insert apparatus and methods
KR101572663B1 (ko) 주사기용 필터 구조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주사기
JP2762088B2 (ja) 逆止弁を備えた自己プライミング注射部位
KR20130099128A (ko) 자유-유동 방지 폐쇄기 및 프라이밍 액츄에이터 패드
US20070083162A1 (en) Valv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
RU2750834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9789291A (zh) 具有安全功能和压力控制阀元件的静脉内导管设备
KR20070101670A (ko) 주사액 주입장치의 말단접속구, 필터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주사액 주입장치
CN112569432B (zh) 防逆流装置
AU2024200185A1 (en) Umbrella check valve
KR101891223B1 (ko) 내장용 필터 조립체를 이용한 안전 주사기
CA3103923A1 (en) Cassette for a flow control apparatus
KR20160029497A (ko) 의료용 약물주입 여과기
WO2022233486A1 (en) Drip chamber for a fluid administration system
JP2023537817A (ja) マルチポート針を有する医用送達アセンブリ
KR102171549B1 (ko) 역류 방지 장치
KR102083480B1 (ko) 역류 방지 장치
KR20170055102A (ko) 링거주사세트 장착용 공기제거 필터
CN111991642B (zh) 逆流防止装置
JP5255344B2 (ja) 混注部材
KR20210143621A (ko) 약액 주입용 역류방지밸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