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8691B -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8691B
CN112568691B CN201910937122.6A CN201910937122A CN112568691B CN 112568691 B CN112568691 B CN 112568691B CN 201910937122 A CN201910937122 A CN 201910937122A CN 112568691 B CN112568691 B CN 112568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heating
rice
during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71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8691A (zh
Inventor
樊杜平
曹凯
朱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71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8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8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8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8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8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2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inserts for cooking different foods separately at the same time; Inser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16Inserts
    • A47J36/20Perforated bases or perforated containers to be placed inside a cooking utensil ; Draining baskets, inserts with separation w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24Devices for washing vegetabl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加热装置、蒸笼和感温装置。内胆中形成烹饪空间;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内胆;蒸笼设置在内胆内,蒸笼上设置有供水进出而米不能通过的通孔;感温装置配置为检测烹饪空间内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在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并持续动态地在△t时间内检测烹饪空间的温度差T,当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加热,进入第二烹饪模式,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加热装置间歇式加热对蒸笼的中米进行多次洗米过程。本发明通过检测温度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进入下一模式,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烹饪器具内设置有内胆,内胆中设置有蒸笼,同时烹饪器具中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在烹饪过程中将米放置在蒸笼中,并在内胆中放置水,加热装置能够对内胆进行间歇加热进而使内胆中的水与蒸笼中的米频繁地接触与分离,然后再使加热装置加热内胆中的水,使之产生蒸汽来蒸熟蒸笼中的米,通过这样的烹饪方式能够使烹制的米饭和米汤分开,而且能够降低米饭中的含糖量,满足低糖用户的需求,同时不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
上述控制方法在对内胆进行加热洗米之前,由于加热装置对烹饪空间内的加热时间固定,加之现有的烹饪器具的测温探头的设置位置使得其在检测温度时变化不灵敏,无法充分了解烹饪空间中的加热情况,既容易因加热不足导致烹饪效果较差,也容易造成加热过度进而发生溢锅,同时部分烹饪器具采取根据烹饪时长来控制洗米的方式难以达到较好的洗米效果,从而难以起到降低米中含糖量的效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内胆,所述内胆中形成烹饪空间;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内胆;
蒸笼,所述蒸笼设置在所述内胆内,所述蒸笼上设置有供水进出而米不能通过的通孔;
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配置为检测所述烹饪空间内的温度,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在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并持续动态地在△t时间内检测所述烹饪空间的温度差T,当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加热,进入第二烹饪模式,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间歇式加热对所述蒸笼的中米进行多次洗米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在利用烹饪器具烹制低糖米饭的过程中,采取持续动态地在预定时间内检测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的方式,能够及时地获取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判断此温度变化情况是否到达预设情况,由此判断是否进入下一烹饪模式,即洗米阶段。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能够根据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加热装置对烹饪空间的加热时长以及以此作为是否进入下一烹饪模式的判断标准,可以有效避免因升温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的溢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第一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为10-20s,停止加热时长为20-60s。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可以保证洗米效果满足预期需要,并且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烹饪情况合理设置第一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第n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为3-5s,停止加热时长为20-90s,其中n>1。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可以在保证充分洗米的同时有效防止溢锅。
进一步地,所述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停止加热期间,所述感温装置持续检测停止加热期间的△t时间内的温度差T’,所述第二烹饪模式中洗米过程的第一次洗米的加热时长根据所述停止加热期间的△t时间内的温度差T’确定。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根据在停止加热期间内检测到的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来确定第一次洗米的加热时长能够有效地防止溢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第n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根据上一次洗米过程中△t时间内温度差值的最大值确定,其中n>1。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使得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能够更加有规律地变化,进一步减少米汤溢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每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停止加热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使得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能够更加有规律地变化,进一步减少米汤溢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每次洗米过程中的停止加热时长根据防溢需求高低进行调整。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防溢需求调节停止加热时长,从而可以减少米汤溢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每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时长根据被设定烹饪米饭去除淀粉程度需求进行调整。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可根据用户的食用需求合理调节加热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定值的取值范围为3~20℃/5s。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可以有效避免因升温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的溢锅。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检测所述洗米过程的次数,当所述洗米过程的次数达到预定次数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入第三烹饪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三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间歇式加热,使得所述烹饪器具进入蒸米阶段。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通过依据洗米次数来判断是否进入下一烹饪模式,可保证低糖米饭烹饪效果的一致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内胆,所述内胆中形成烹饪空间;
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能够连通大气与所述烹饪空间;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内胆;
蒸笼,所述蒸笼设置在所述内胆内,所述蒸笼上设置有通孔;
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配置为检测所述烹饪空间内的温度;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感温装置电连接,且配置为: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在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并持续动态的在△t时间内检测所述烹饪空间的温度差T,当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加热,进入第二烹饪模式,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间歇式加热对所述蒸笼的中米进行多次洗米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在利用烹饪器具烹制低糖米饭的过程中,采取持续动态地在预定时间内检测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的方式,能够及时地获取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判断此温度变化情况是否到达预设情况,由此判断是否进入下一烹饪模式,即洗米阶段。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能够根据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加热装置对烹饪空间的加热时长以及以此作为是否进入下一烹饪模式的判断标准,可以有效避免因升温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的溢锅。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配置为调节所述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增加的定时器装置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并控制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的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装置位于所述蒸汽通道内或者位于所述蒸汽通道的进气口附近。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感温装置能够更灵敏的检测烹饪空间中的温度变化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简化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构成模块的示意性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详细流程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详细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10:煲体 111:内胆
112:加热装置 113:蒸笼 114:通孔
115:容纳腔 116:浸水腔 117:隔腔
118:延伸筒 120:盖体 121:蒸汽阀
130:感温装置 140:定时装置 15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烹饪器具,例如可以是电饭煲。
如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煲体110和盖体120,煲体110可以具有圆筒形状(或其他形状)的内胆收纳部,内胆111可以自由地放入内胆收纳部或者从内胆收纳部中取出,以方便对内胆111的清洗。内胆111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放置蒸笼113,内胆111可以构造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内胆111的容量通常在6L以下,例如内胆111的容量可以为2L或4L等。
盖体120包括可拆盖和上盖,可拆盖可拆卸的连接至上盖。盖体120可以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10,用于盖合煲体110,当盖体120盖合煲体110时,可拆盖和内胆11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此外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具有感温装置130(如图3所示),例如设置在盖体120中的上感温装置和/或设置在内胆收纳部下方的下感温装置。
如图4所示,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控制装置150,用于实现对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控制。例如该控制装置150可以为微处理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加热内胆111的加热装置112,加热装置112与控制装置150电连接。下感温装置和上感温装置均连接至烹饪器具100的控制装置150,以在感测到内胆111的温度之后将感测到的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装置150,从而控制装置150能够基于温度信号对烹饪的过程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其中,当内胆111置于煲体110的内胆收纳部时,下感温装置可以感测内胆111的底壁的温度,例如,下感温装置可以与底壁直接或间接接触。
盖体120中具有通过蒸汽阀121连通烹饪空间和大气的蒸汽通道(未示出),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感测烹饪空间中的温度,优选地,如图3示意性所示,感温装置130设置在蒸汽通道内。或者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感温装置也可以设置在蒸汽通道的进气口附近,优选设置在与蒸汽阀121的距离为2~2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定时装置140,定时装置140与控制装置150电连接,定时装置140配置为调节烹饪过程中的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下文将详细描述)。通过定时装置140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并控制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的时长。
另外,煲体110还可以包括电源板,煲体110上还可以设置有显示板。其中,电源板可以用于为控制装置150、显示板等进行供电。
当然,本发明中的烹饪器具100还可以是电炖锅或电压力锅。
应注意,尽管此时示意性地描述了烹饪器具100的部分结构,但是这些列举仅是示例性地,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结构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胆111内设置有蒸笼113,具体地,如图1所示,蒸笼113设置有通孔114,在蒸笼113底部设置有朝向内胆111的底壁延伸的延伸筒118,延伸筒118限定开口,蒸笼113的内部还具有浸水腔116和位于浸水腔116上方的容纳腔115,容纳腔115用于放置米。浸水腔116与容纳腔115之间通过通孔114流体连通,其中,通孔114能够供水进出同时能够防止米粒通过。蒸笼113的上部与内胆111的口部密封连接以使得蒸笼113的外表面与内胆11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隔腔117。需要说明的是,浸水腔116与容纳腔115之间的通孔114仅可使液体通过,容纳腔115中的米无法经由通孔114进入浸水腔116。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可以实现烹饪低糖米饭的功能。
当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0时,用户可以先在内胆111中盛放适量的水,同时在蒸笼113中的容纳腔115中放置适量的米,然后盖上盖体120,启动烹饪低糖米饭的功能(下文将对具体烹饪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烹饪器具100,既可以烹饪低糖米饭,也可以烹制正常含糖量的米饭,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烹饪功能。本实施方式主要针对烹制低糖米饭。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与上述烹饪器具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蒸笼不具有延伸筒118。该烹饪器具也可以实现低糖米饭的烹饪,原理与上述烹饪器具类似,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下文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图5示出了该控制方法的总体思路。该控制方法可用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0,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0:控制加热装置112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在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加热装置112加热,并持续动态地在△t时间内检测烹饪空间的温度差T,当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加热,进入第二烹饪模式。
示例性地,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加热装置112能够将内胆111中的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具体地,当启动烹饪低糖米饭的功能后,烹饪器具100随即开始进行烹饪。煲体110内的加热装置112会逐渐升温并对内胆111中的水进行加热。同时烹饪器具中的感温装置130处于持续检测的状态,感温装置130能够持续动态地在预设时间△t时间内检测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即检测△t时间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差T,当检测到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加热装置停止对内锅加热,烹饪器具进入第二烹饪模式。
S200: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加热装置112间歇式加热,以对蒸笼113的中米进行多次洗米过程。
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烹饪器具将进行多次洗米过程。具体地,每次洗米过程包括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具体地,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112对内胆111进行加热,隔腔117内的温度升高进而压力增加,使得内胆111中的水通过开口经由浸水腔116进入容纳腔115中与米接触;在停止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112对内胆111停止加热,隔腔117内的温度降低进而压力减小,使得容纳腔115中水经由浸水腔116通过开口回流至内胆111中。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水与米频繁地接触与分离,水不断地带走了米中的糖分,以此降低了米的含糖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在利用烹饪器具烹制低糖米饭的过程中,采取持续动态地在预定时间内检测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的方式,能够及时地获取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判断此温度变化情况是否到达预设情况,由此控制加热装置对烹饪空间的加热时长,并以此判断是否进入下一烹饪模式,即洗米阶段。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能够根据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加热装置对烹饪空间的加热时长,有效避免了因升温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的溢锅。
进一步地,在第二烹饪模式中,烹饪器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米与水接触时也会吸收大量的水分,进而使内胆111中的水位降低。当洗米过程的次数达到预定次数之后,内胆111中的水不再需要与容纳腔115中的米接触。此时,加热装置112将以一定功率对内胆111持续进行加热,使内胆111中的水变为蒸汽经由通孔114与容纳腔115中的米接触,即烹饪器具100将进入蒸米阶段(也即第三烹饪模式),并将米蒸熟,最终获取糖含量较低的米饭。
更进一步地,在第一烹饪模式结束后,进入第二烹饪模式前,加热装置112停止对烹饪空间加热,同时感温装置130将检测这段停止加热时间内预定时间△t内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差T’,并根据该温度差T’确定第二烹饪模式中第一次洗米的加热时长。也就是说,根据温度差T’确定第二烹饪模式中的第一次洗米的初始加热时长。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根据在停止加热期间内检测到的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来确定第一次洗米的加热时长能够有效地防止溢锅。
以下将结合图6和图7所示的流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中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运行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仅是示意性的流程图,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其他的流程步骤。
第一实施方式
为了保证低糖米饭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米汤溢出锅外,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多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减少,且其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动态地调整加热时长和停止时长。
具体地,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相邻两次的洗米过程中,后一次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与前一次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以及第二温度变化率(下文将详细描述)相关,其中,第二温度变化率为单次洗米过程中预定时间△t内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差。而且,后一次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与前一次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以及洗米次数相关。也就是说,在多次洗米过程中,后一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时长和停止时长都是基于前一次洗米过程的时长逐次变化的。
优选地,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洗米过程中的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还与待烹饪米饭的防溢需求相关,其中防溢需求越高,停止时长越长。
第一实施方式是基于洗米过程中预定时间△t内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差以及防溢需求来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的,以下将结合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选择烹饪功能之后,烹饪器具100开始运行:
S1:控制烹饪器具100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控制加热装置112持续加热内胆111。
在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还执行以下操作:
S11:感温装置130检测烹饪空间中的第一温度变化率(即△t时间内的温度差T)。
S12:判断第一温度变化率是否达到第一预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返回步骤S11,加热装置112继续加热内胆111。
具体的,在烹饪器具100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加热装置112持续加热内胆111,直到烹饪空间的第一温度变化率达到第一预定值之后,烹饪器具100将以第二烹饪模式运行。其中,第一预定值的取值范围为3~20℃/5s。也就是说,在检测第一温度变化率时,以5s为单位时间来检测烹饪空间中的温度变化率,即,本实施方式中的预设时间△t=5s。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时间△t可以为其他值,例如3s、4s、6s、7s。
S2:控制烹饪器具100以第二烹饪模式运行。
烹饪器具100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将进行多次洗米过程,同时感温装置130检测烹饪空间的第二温度变化率。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S21:控制烹饪器具100进入加热过程,加热装置112加热内胆111。
其中,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烹饪器具100能够获取当前的洗米次数,加热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计算,加热时长Tn=T(n-1)-a(n-1),其中n为当前所处的洗米过程的洗米次数,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初始加热时长(也就是第一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T1=T0-a0,其中T0为10~20s,a0为第一温度变化率的最大值。当然,如上所述,该初始加热时长T1也可以与上述的停止加热期间的△t时间内的温度差T’相关。
例如,可使T0=15s,a0=10℃/5s,当进入第1次洗米过程时,即n=1时,加热时长T1=T0-a0=5s;当进入第2次及以上的洗米过程时,即n>1时,a(n-1)为第二温度变化率的最大值,如当进入第2次洗米过程时,即n=2时,T2=T1-a1=5-a1,其中a1为第一次洗米过程期间的第二温度变化率的最大值;当进入第3次洗米过程时,即n=3时,T3=T2-a2=5-a1-a2,其中a2为第二次洗米过程期间的第二温度变化率的最大值。由此,可以实现根据烹饪空间的温度变化对加热时长进行动态控制,能够有效避免因加热速度过快造成的溢锅。
单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结束,进入停止加热过程,即:
S22:控制烹饪器具100进入停止加热过程,加热装置112停止加热。
停止加热过程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计算,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Tn’=T(n-1)’+(n-1)/K,其中n为当前所处的洗米过程的次数,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K=2~10,且防溢需求越高,K取值越小;其中初始停止时长(也就是第一次洗米过程的停止时长)T1’=T0’=20~60s。
其中K为相关因子,其取值范围为2~10,例如K可以等于3、5或9,当防溢需求越高时,单次洗米过程中的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越长,那么相关因子K的取值越小。
通过上述计算方式可知,在第n次洗米过程中,其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Tn’等于上一次洗米过程中的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T(n-1)’加上(n-1)/K。例如,可使T0’=40s,K=5,当进入第1次洗米过程时,即n=1时,停止时长T1’=T0’=40s,此时停止时长等于预设的初始停止时长;当进入第2次洗米过程时,即n=2时,停止时长T2’=T1’+1/5=40.2s;当进入第5次洗米过程时,即n=5时,停止时长T5’=T4’+4/5=42s。其中通过计算可知T4’=41.2s。
单次洗米过程中的停止加热过程完成后,需要判断是否结束洗米,包括以下步骤:
S23:判断在刚刚结束的单次洗米过程中的第二温度变化率的最大值是否达到第二预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4,若否,则报错并停止烹饪。
S24:判断洗米过程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次数,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返回步骤S2进行下一次洗米过程。
本实施方式中,为使烹饪器具100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洗米过程,在每次洗米的过程中,即在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中,检测烹饪空间中的第二温度变化率,当第二温度变化率达到第二预定值且完成当次的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之后,控制烹饪器具100进入下一次洗米过程。也就是说,在单次洗米过程中,要使得烹饪空间中的温度变化率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在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之后进入下一次洗米过程,通过进一步检测烹饪空间中的温度变化率确保洗米过程的充分进行。若第二温度变化率没有达到第二预定值,则控制烹饪器具100报错并停止烹饪过程。优选地,第二预定值的取值范围为5~20℃/5s。
在第二烹饪模式中,设置有洗米过程的预定次数,当检测到当前的洗米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时,继续执行洗米过程,当检测到当前的洗米次数达到预定次数时,烹饪器具100将以第三烹饪模式运行。优选地,洗米过程的预定次数为10~40次,例如10次、20次、30次或40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S3:控制烹饪器具100以第三烹饪模式运行。
在第三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烹饪器具100将进入蒸米阶段,蒸米时长优选为8~16分钟,其中蒸米时长可根据实际烹饪的情况来设置,例如烹饪米饭的量、粘度等。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多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减少,且其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动态地调整加热时长和停止时长,从而在保证低糖米饭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米汤溢出锅外。
具体地,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相邻两次的洗米过程中,后一次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与前一次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相关,而且,后一次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与前一次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相关。也就是说,在多次洗米过程中,后一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时长和停止时长都是基于前一次洗米过程的时长逐次变化的。
进一步地,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与待烹饪米饭的去除淀粉程度需求相关,即与待烹饪米饭的期望含糖量相关,其中去除淀粉程度需求的需求高,则期望含糖量越低,加热时长越长。
第二实施方式是基于洗米过程中洗米次数的对洗米时间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待烹饪米饭的期望含糖量来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的,以下将结合图7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选择烹饪功能之后,烹饪器具开始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
当烹饪器具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加热装置120持续加热内胆110,直到烹饪空间的第一温度变化率(即△t时间内的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之后,烹饪器具将以第二烹饪模式运行。优选地,第一预定值的取值范围为3~20℃/5s。也就是说,在检测第一温度变化率时,以5s为单位时间来检测烹饪空间中的温度变化率。即,本实施方式中的预设时间△t=5s。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时间△t可以为其他值,例如3s、4s、6s、7s。
烹饪器具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将进行多次洗米过程。
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烹饪器具能够获取当前的洗米次数,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计算,加热时长Tn=T(n-1)-(n-1)/K,其中n为当前所处的洗米过程的洗米次数,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K=0.5~10,且期望含糖量越低,K取值越大;其中初始加热时长(也就是第一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T1=T0,其中T0为10~20s。
其中K为相关因子,其取值范围为0.5~10,例如K可以等于3、5或10,当期望含糖量越低时,单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越短,那么相关因子K的取值越小。在第n次洗米过程中,其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Tn等于上一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长T(n-1)减去(n-1)/K。例如,可使T0=15s,K=5,当进入第1次洗米过程时,即n=1时,加热时长T1=T0=15s,此时加热时长等于预设的初始加热时长;当进入第2次洗米过程时,即n=2时,加热时长T2=T1-1/5=14.8s;当进入第5次洗米过程时,即n=5时,加热时长T5=T4-4/5=13s。其中通过计算可知T4=13.8s。
单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过程结束,进入停止加热过程,停止加热过程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计算,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Tn’=T(n-1)’+(n-1)/5,其中n为当前所处的洗米过程的次数,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初始停止时长(也就是第一次洗米过程的停止时长)T1’=T0’=20~60s。
通过上述计算方式可知,在第n次洗米过程中,其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Tn’等于上一次洗米过程中的停止加热过程的停止时长T(n-1)’加上(n-1)/K。例如,可使T0’=40s,当进入第1次洗米过程时,即n=1时,停止时长T1’=T0’=40s,此时停止时长等于预设的初始停止时长;当进入第2次洗米过程时,即n=2时,停止时长T2’=T1’+1/5=40.2s;当进入第5次洗米过程时,即n=5时,停止时长T5’=T4’+4/5=42s。其中通过计算可知T4’=41.2s。
本实施方式中,为使烹饪器具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洗米过程,在每次洗米的过程中,即在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中,检测烹饪空间中的第二温度变化率,其中,第二温度变化率为单次洗米过程中预定时间△t内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差。当第二温度变化率达到第二预定值且完成当次的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之后,控制烹饪器具进入下一次洗米过程。也就是说,在单次洗米过程中,要使得烹饪空间中的温度变化率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在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过程之后进入下一次洗米过程,通过进一步检测烹饪空间中的温度变化率确保洗米过程的充分进行。若第二温度变化率没有达到第二预定值,则控制烹饪器具报错并停止烹饪过程。优选地,第二预定值的取值范围为3~10℃/s。
在第二烹饪模式中,设置有洗米过程的预定次数,当检测到当前的洗米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时,继续执行洗米过程,当检测到当前的洗米次数达到预定次数时,烹饪器具将以第三烹饪模式运行。优选地,洗米过程的预定次数为10~40次,例如10次、20次、30次或40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第三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烹饪器具将进入蒸米阶段,蒸米时长优选为8~15分钟,其中蒸米时长可根据实际烹饪的情况来设置,例如烹饪米饭的量、粘度等。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除了第一次洗米过程之外的后续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都是基于预定公式计算得出,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设置为预定范围,例如可以使第n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为3-5s,停止加热时长为20-90s,其中n>1。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组合,在实际情况中,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可以基于洗米过程中△t时间内温度差值的最大值、洗米次数对洗米时长的影响、防溢需求和期望含糖量进行多种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0,在利用烹饪器具烹制低糖米饭的过程中,采取持续动态地在预定时间内检测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的方式,能够及时地获取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判断此温度变化情况是否到达预设情况,由此控制加热装置对烹饪空间的加热时长。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中,能够根据烹饪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加热装置对烹饪空间的加热时长,有效避免了因升温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的溢锅。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00)包括:
内胆(111),所述内胆(111)中形成烹饪空间;
加热装置(112),所述加热装置(112)用于加热所述内胆(111);
蒸笼(113),所述蒸笼(113)设置在所述内胆(111)内,所述蒸笼(113)上设置有供水进出而米不能通过的通孔(114);
感温装置(130),所述感温装置(130)配置为检测所述烹饪空间内的温度,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2)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在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2)加热,并持续动态地在△t时间内检测所述烹饪空间的温度差T,当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加热,进入第二烹饪模式,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2)间歇式加热对所述蒸笼(113)的中米进行多次洗米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第一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为10-20s,停止加热时长为20-60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第n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为3-5s,停止加热时长为20-90s,其中n>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停止加热期间,所述感温装置(130)持续检测停止加热期间的△t时间内的温度差T’,所述第二烹饪模式中洗米过程的第一次洗米的加热时长根据所述停止加热期间的△t时间内的温度差T’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第n次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根据上一次洗米过程中△t时间内温度差值的最大值确定,其中n>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每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停止加热时长随着洗米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每次洗米过程中的停止加热时长根据防溢需求高低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每次洗米过程中的加热时长根据被设定烹饪米饭去除淀粉程度需求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值的取值范围为3~20℃/5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检测所述洗米过程的次数,当所述洗米过程的次数达到预定次数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100)进入第三烹饪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三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2)间歇式加热,使得所述烹饪器具(100)进入蒸米阶段。
1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111),所述内胆(111)中形成烹饪空间;
盖体(120),所述盖体(120)上设置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能够连通大气与所述烹饪空间;
加热装置(112),所述加热装置(112)用于加热所述内胆(111);
蒸笼(113),所述蒸笼(113)设置在所述内胆(111)内,所述蒸笼(113)上设置有通孔(114);
感温装置(130),所述感温装置(130)配置为检测所述烹饪空间内的温度;以及
控制装置(150),所述控制装置(150)与所述感温装置(130)电连接,且配置为: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2)以第一烹饪模式运行,在第一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2)加热,并持续动态的在△t时间内检测所述烹饪空间的温度差T,当在△t时间内温度差T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加热,进入第二烹饪模式,在第二烹饪模式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2)间歇式加热对所述蒸笼(113)的中米进行多次洗米过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时装置(140),所述定时装置(140)配置为调节所述洗米过程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装置(130)位于所述蒸汽通道内或者位于所述蒸汽通道的进气口附近。
CN201910937122.6A 2019-09-29 2019-09-29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112568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122.6A CN112568691B (zh) 2019-09-29 2019-09-29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122.6A CN112568691B (zh) 2019-09-29 2019-09-29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8691A CN112568691A (zh) 2021-03-30
CN112568691B true CN112568691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11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7122.6A Active CN112568691B (zh) 2019-09-29 2019-09-29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86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0379A (zh) * 2021-07-09 2023-01-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Cn)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9875A (ja) * 2002-04-30 2003-11-11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とそれを用いた炊飯制御方法
CN105193233A (zh) * 2014-06-12 2015-12-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86615A (zh) * 2014-11-28 2016-06-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的控制系统
CN10931607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蒸笼结构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9875A (ja) * 2002-04-30 2003-11-11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とそれを用いた炊飯制御方法
CN105193233A (zh) * 2014-06-12 2015-12-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86615A (zh) * 2014-11-28 2016-06-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的控制系统
CN10931607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蒸笼结构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8691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6609B2 (en) Multi-purpose cooking device through heating of a water bath
CN109793421B (zh) 烹饪控制方法及烹饪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压力烹饪器具
CN105266566A (zh) 煮饭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5686610B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EP3667174B1 (en) Cook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60092887A (ko) 가스 검출 장치, 조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2568691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2006535B (zh)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烹饪控制装置
KR101917798B1 (ko) 인분수 판정 기능을 구비한 전기 밥솥 및 전기 밥솥의 인분수 판정 방법
JP3538971B2 (ja) 電気炊飯器
JPH0928564A (ja) 炊飯器
CN117397979A (zh) 压力烹饪器具控制方法、介质、装置及压力烹饪器具
CN110613334A (zh) 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686516B1 (ko) 조리 동작 중 비정상 조건 처리 방법
CN109757972B (zh) 能够识别煮饭煮粥的电饭煲及煮饭煮粥识别方法
KR102346108B1 (ko) 전기 조리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4680582A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3116165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JPH09164059A (ja) 炊飯器
CN115590380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107216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9247802A (zh) 煮饭过程中提示蒸菜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烹饪器具
JP4760767B2 (ja) 加熱調理器
JPH07171054A (ja) 電気炊飯器
EP4230096A1 (en) Appliance for improved heating of food products using ste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