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597B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597B
CN112567597B CN201880096508.2A CN201880096508A CN112567597B CN 112567597 B CN112567597 B CN 112567597B CN 201880096508 A CN201880096508 A CN 201880096508A CN 112567597 B CN112567597 B CN 112567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plit
rotor
side reference
div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65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7597A (zh
Inventor
冈崎广大
十时詠吾
山口信一
加岛俊大
大岛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67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7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其使磁极及转子铁芯分割面双方为分段偏斜结构,能够抑制转矩脉动的增大,并且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组装性。因此,旋转电机的转子铁芯在沿着旋转轴的方向上被分割为第1铁芯组和第2铁芯组这两者,第1铁芯组及第2铁芯组具备在周向上被分割的分割铁芯,在分割铁芯上设定有从分割铁芯的周向上的中心偏移配置的铁芯侧基准线,分割铁芯被配置成使铁芯侧基准线对准被设定于转子框架的框架侧基准线中的一条,分割铁芯的磁极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从铁芯侧基准线偏移配置,分割铁芯通过穿过关于铁芯侧基准线对称配置的贯通孔的螺栓而紧固于转子框架,第1铁芯组的分割铁芯和第2铁芯组的分割铁芯在沿着旋转轴的方向上以彼此翻转的朝向配置。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旋转电机中,已知如下这样的旋转电机:在转子铁芯内配置多个构成为磁极的磁中心与可变磁力磁铁的几何中心在周向上偏移的磁极来形成转子,进而,在周向及轴向上排列该偏移量不同的多个磁极,从而得到与分段偏斜相同的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37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这样,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旋转电机中,将转子铁芯分割为多个磁极,在分割后的磁极中,配置成磁中心与几何中心在周向上偏移,进而,将该偏移量不同的多个磁极在轴向上排列,以得到与分段偏斜相同的效果。
然而,在这样的旋转电机中,需要磁中心与几何中心的偏移量不同的多个磁极。因此,需要制造不同形状的磁极,制造时的材料利用率及组装性恶化。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旋转电机中,转子铁芯的分割面在轴向上对齐。因此,在转子铁芯的分割面产生的磁通的紊乱的相位一致,转矩脉动增大。
为了抑制转子铁芯分割面引起的转矩脉动,考虑使转子铁芯分割面为分段偏斜结构。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旋转电机中,为了使转子铁芯分割面为分段偏斜结构,需要使分割后的铁芯的安装位置在周向上偏移。在分割后的铁芯的位置偏移的状态下,例如利用螺栓紧固固定的情况下,需要分别利用螺栓紧固各个分割铁芯,或者对于每个分割铁芯在不同位置形成螺栓用孔,组装性变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旋转电机,在转子铁芯被分割的旋转电机中,使磁极及转子铁芯分割面双方为分段偏斜结构,能够抑制由转子铁芯的分割面引起的转矩脉动的增大,并且能够提高制造时的材料利用率和组装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备:定子;以及转子,其被设置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并与所述定子隔着磁隙部而配置,所述定子具备:定子铁芯,其具有圆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的齿部;以及多个线圈,其卷绕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转子具备:转子框架,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及转子铁芯,其固定于所述转子框架,并具有磁极,所述转子铁芯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被分割为第1铁芯组和第2铁芯组这两者,所述第1铁芯组和所述第2铁芯组分别具备在周向上被分割为两个以上的分割个数的分割铁芯,在所述转子框架预先设定有所述分割个数的框架侧基准线,在各个所述分割铁芯预先设定有铁芯侧基准线,各个所述分割铁芯被配置成使所述铁芯侧基准线对准所述框架侧基准线中的一条,所述铁芯侧基准线从所述分割铁芯的周向上的中心偏移配置,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磁极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从该分割铁芯的所述铁芯侧基准线偏移配置,各个所述分割铁芯通过穿过形成于所述分割铁芯的贯通孔的螺栓而紧固于所述转子框架,一个所述分割铁芯中的所述贯通孔的位置关于该分割铁芯的所述铁芯侧基准线对称配置,所述第1铁芯组的所述分割铁芯和所述第2铁芯组的所述分割铁芯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以彼此翻转的朝向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起到如下效果:使磁极及转子铁芯分割面双方为分段偏斜结构,能够抑制由转子铁芯的分割面引起的转矩脉动的增大,并且能够提高制造时的材料利用率和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剖面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具备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5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一部分分解后的立体图。
图7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1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2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3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4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4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5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5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6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8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6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7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第8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实施方式1.
图1至图20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1是旋转电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剖面A-A的剖视图。图3是旋转电机具备的转子的立体图。图4是放大示出转子的关键部分的图。图5是放大示出转子的关键部分的图。图6是将转子的一部分分解后的立体图。图7是放大示出转子的关键部分的图。图8是示出转子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图9是放大示出转子的第1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图10是示出转子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1是放大示出转子的第2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
图12是示出转子的第3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转子的第4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是放大示出转子的第4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图15是示出转子的第5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6是放大示出转子的第5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图17是示出转子的第6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8是放大示出转子的第6变形例的关键部分的图。图19是示出转子的第7变形例的立体图。并且,图20是示出转子的第8变形例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例如被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梯的曳引机。图1所示的电梯的曳引机是在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上安装框架和后述的绳轮10而构成的。
旋转电机1具备定子100和转子200。定子100呈圆环状。转子200配置在定子100的内侧。在定子100与转子200之间存在磁隙部。
定子100具备定子框架110和定子铁芯120。定子铁芯120呈圆环状。在定子铁芯120上卷绕安装有电枢线圈130。定子框架110从外周侧支承定子铁芯120。轴300的一端固定于定子框架110的中央。
转子200具备转子框架210和转子铁芯220。转子框架210借助轴承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轴300的另一端侧连接。在转子框架210上,通过螺栓225固定有转子铁芯220。转子铁芯220被配置成从内侧与定子铁芯120对置。转子铁芯220呈圆环状。这样,转子200被设置成能够以作为旋转轴的轴300为中心旋转。
在转子框架210上固定有绳轮10。在绳轮10的外周卷挂有电梯的主绳索。在主绳索的一端连结有电梯的乘用轿厢。在主绳索的另一端连结有对重。这样,乘用轿厢和对重由主绳索悬吊成吊桶状。若旋转电机1动作,则转子200和绳轮10一体旋转。通过该绳轮10的旋转,主绳索移动,乘用轿厢与对重彼此向相反方向升降。
接着,参照图2,继续说明定子100及转子200的结构。定子铁芯120具有铁芯背部121和齿部122。定子铁芯120由磁性体构成。铁芯背部121呈圆环状。齿部122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从铁芯背部121沿径向延伸设置有多个。
并且,在各个齿部122之间形成有槽。在图2所示的结构例中,齿部122的个数为36个。此外,槽的个数也同样为36个。电枢线圈130以集中绕组方式分别卷绕安装于定子铁芯的36个齿部122。卷绕安装于齿部122的电枢线圈130被容纳在各槽中。在图2中,对各个齿部122沿逆时针方向编号为1、2、3、…、36。
各个电枢线圈130与U相、V相、W相的任意一相的电源连接。关于各个电枢线圈130,根据用“+”或“-”表示绕组极性、用“U”、“V”或“W”表示相位的标记方法,电枢线圈130如图2所示,以+U11、-U12、+U13、+V11、-V12、+V13、+W11、-W12、+W13、+U21、-U22、+U23、+V21、-V22、+V23、+W21、-W22、+W23、+U31、-U32、+U33、+V31、-V32、+V33、+W31、-W32、+W33、+U41、-U42、+U43、+V41、-V42、+V43、+W41、-W42、+W43的顺序排列。
其中,U相的电枢线圈130为+U11、-U12、+U13、+U21、-U22、+U23、+U31、-U32、+U33、+U41、-U42、+U43这12个。此外,V相的电枢线圈130为+V11、-V12、+V13、+V21、-V22、+V23、+V31、-V32、+V33、+V41、-V42、+V43这12个。而且,W相的电枢线圈130为+W11、-W12、+W13、+W21、-W22、+W23、+W31、-W32、+W33、+W41、-W42、+W43这12个。这些电枢线圈130首先按照各自的相位汇集连接。在此基础上,各相的电枢线圈130被接线成一个。
转子铁芯220由软磁性体构成。转子铁芯220具有多个磁极222。磁极222由永磁体构成。多个磁极222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在图2所示的结构例中,转子200的磁极222的个数为40个。
另外,旋转电机1的极数和槽数不限于在此说明的40极36槽。
如图3所示,转子铁芯220在沿着作为旋转轴的轴300的方向上被分割为第1铁芯组401和第2铁芯组402这两个铁芯组。并且,第1铁芯组401和第2铁芯组402分别具备在周向上被分割为预定的分割个数的分割铁芯221。分割个数为2个以上。在此处说明的结构例中,分割个数为10个。分割铁芯221分别具有相同的形状。
如图4所示,在转子框架210上预先设定有所述分割个数的框架侧基准线P。框架侧基准线P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另外,框架侧基准线P也可以是无法视觉辨认的假想线。即,不需要在转子框架210上通过刻印等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示出框架侧基准线P。
另外,在各个分割铁芯221预先设定有铁芯侧基准线Q。铁芯侧基准线Q也可以是不能视觉辨认的假想线。即,不需要在分割铁芯221上通过刻印等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示出铁芯侧基准线Q。
各个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从该分割铁芯221的周向上的中心偏移配置。分割铁芯221的周向上的中心是将分割铁芯221的周向上的一个端面C1与另一个端面C2之间二等分的位置。因此,若设铁芯侧基准线Q与端面C1所成的角度为ψ1,将铁芯侧基准线Q与端面C2所成的角度设为ψ2,则ψ1≠ψ2。
在一个分割铁芯221设置有一个以上、优选为多个磁极222。在此说明的结构例中,在一个分割铁芯221设置有四个磁极222。各个磁极222具有磁极中心,以图4中的B表示将这四个磁极222的中心位置在周向上平均后的结果。而且,该分割铁芯221的磁极222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B从该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偏移配置。即,磁极222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B与铁芯侧基准线Q所成的角度Φ不是0°。
此外,关于设置于分割铁芯221的各个磁极222,如图5所示,首先,设位于最接近铁芯侧基准线Q的位置的磁极222的磁极中心线为D1。此外,如该图所示,设与位于最接近铁芯侧基准线Q的位置的磁极222相邻的两个磁极222中更接近铁芯侧基准线Q的磁极222的磁极中心线为D2。而且,若设磁极中心线D1与铁芯侧基准线Q所成的角度为θ1,磁极中心线D2与铁芯侧基准线Q所成的角度为θ2,则θ1<θ2成立。通过将成为这样的角度关系的两个以上的磁极222设置于一个分割铁芯221,能够减少需要的分割铁芯221的数量。
第1铁芯组401和第2铁芯组402由如上所述构成的相同形状的分割铁芯221构成。而且,第1铁芯组401的分割铁芯221和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在沿着轴300的方向上以彼此翻转的朝向配置。
此外,构成第1铁芯组401及第2铁芯组402的各个分割铁芯221被配置成使铁芯侧基准线Q对准框架侧基准线P中的一条。
在转子框架210形成有槽部211。槽部211与作为旋转轴的轴300平行地形成。槽部211设置有与前述分割个数相同的组数。即,槽部211设置有与框架侧基准线P相同数量的组。在此说明的结构例中,槽部211以两个为一组,总共设置有十组二十个。槽部211的各组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在各个分割铁芯221设置有突出部223。突出部223从分割铁芯221向转子框架210侧突出。突出部223与作为旋转轴的轴300平行地延伸。在各个分割铁芯221设置有一组突出部223。一组突出部223的个数与一组槽部211的个数相同。因此,在此说明的结构例中,在一个分割铁芯221设置有一组两个突出部223。
突出部223能够配置在槽部211内。而且,通过将分割铁芯221的突出部223配置在槽部211内,该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被配置成与框架侧基准线P一致。因此,通过使用突出部223和槽部211,在将分割铁芯221安装于转子框架210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位,以使得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与框架侧基准线P一致。
一组突出部223关于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对称配置。因此,即使使分割铁芯221的轴300方向的朝向翻转,也能够将突出部223配置在槽部211内。
此时,如图6所示,彼此相邻的第1铁芯组401的分割铁芯221的突出部223和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的突出部223配置在同一槽部211内。因此,能够减少设置于转子框架210的槽部211的数量。因此,能够减少制造转子框架210所需要的加工,能够抑制加工成本。
如上所述,在各个分割铁芯221中,铁芯侧基准线Q与磁极平均位置B偏移。而且,第1铁芯组401的分割铁芯221和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在轴300方向上为翻转的朝向,且任一铁芯组的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都与框架侧基准线P一致。因此,在轴300方向上相邻的第1铁芯组401的分割铁芯221的磁极平均位置B和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的磁极平均位置B以框架侧基准线P为中心配置在彼此相反侧。因此,在第1铁芯组401和第2铁芯组402中,磁极平均位置B在周向上偏移。即,关于磁极位置成为分段偏斜结构。
如上所述,磁极平均位置B与铁芯侧基准线Q所成的角度Φ不是0°。该角度Φ是以下这样的角度:在将分割铁芯221安装于转子框架210的状态下,分割铁芯221的磁极222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B与框架侧基准线P在与轴300垂直的投影面上以轴300的旋转轴为中心所成的角度。第1铁芯组401的分割铁芯221的磁极平均位置B和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的磁极平均位置B以框架侧基准线P为中心配置在彼此相反侧。因此,由分段偏斜引起的磁极平均位置B的偏移为2Φ。若该2Φ为180°,则磁极位置夹着轴300正相反,因此不会成为分段偏斜结构。因此,通过使角度Φ满足0<Φ<90°能够使磁极位置成为分段偏斜结构。
此外,如上所述,在各个分割铁芯221中,铁芯侧基准线Q从该分割铁芯221的中心偏移。而且,第1铁芯组401的分割铁芯221和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在轴300方向上为翻转的朝向,且任一铁芯组的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都与框架侧基准线P一致。因此,第1铁芯组401的分割铁芯221的端面C1、C2与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的端面C1、C2在周向上偏移。即,转子铁芯220的周向上的分割面也成为分段偏斜结构。因此,能够使转子铁芯220分割面引起的磁通紊乱的相位在轴向上不同,能够降低转矩脉动。
在各个分割铁芯221形成有贯通孔224。在此说明的结构例中,在一个分割铁芯221设置有两个贯通孔224。各个分割铁芯221通过穿过贯通孔224的螺栓而紧固于转子框架210。一个分割铁芯221中的贯通孔224的位置关于该分割铁芯221的铁芯侧基准线Q对称配置。
因此,若使彼此翻转的朝向的分割铁芯221彼此以铁芯侧基准线Q一致的方式重叠,则这些分割铁芯221的贯通孔224重叠在相同位置。即,第1铁芯组401和第2铁芯组402的分割铁芯221的贯通孔224重叠。因此,在第1铁芯组401和第2铁芯组402双方的分割铁芯221中,能够使螺栓通用。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贯通孔224的图示。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由于转子铁芯220被分割,因此与例如由一种材料冲裁制造圆环状的转子铁芯220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此外,通过使完全相同形状的分割铁芯221在轴向上翻转使用,能够在磁极及转子铁芯220的分割面双方实现分段偏斜结构。此时,由于翻转的分割铁芯221彼此的螺栓贯穿插入孔(贯通孔224)重合,因此还能够以更少的螺栓根数将分割铁芯221固定于转子框架210,从而能够提高组装性。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220的磁极及分割面引起的转矩脉动的增大,并且能够提高制造时的材料利用率和组装性。
另外,如图7所示,在将分割铁芯221安装于转子框架210的状态下,贯通孔224配置在连结该分割铁芯221的突出部223与轴300的中心(旋转轴)的直线E的延长线上。通过这样,能够使贯通孔224与突出部223及槽部211的公差的基准相同。因此,公差管理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制造性。
接着,参照图8至图2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几个变形例。首先,图8和图9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1变形例。在该第1变形例中,使槽部211为燕尾槽。即,槽部211的宽度越接近轴300侧越大。而且,突出部223也与其对应地成为“燕尾榫”。通过这样,能够使得分割铁芯221难以相对于转子框架210沿径向移动。因此,组装时的定位变得容易,并且能够使分割铁芯221与转子框架210的连接更牢固。
接下来,图10及图11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2变形例。该第2变形例使用键501进行分割铁芯221相对于转子框架210的定位。在第2变形例中,在各个分割铁芯221形成有键槽502以代替突出部223。并且,通过将键501插入使分割铁芯221的键槽502与转子框架210的槽部211相对而形成的孔中,使分割铁芯221相对于转子框架210定位。根据该结构例,不需要在分割铁芯221设置突出部223,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
图12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3变形例。该第3变形例是层叠多个片状的部件而构成分割铁芯221的例子。在该图所示的结构例中,一个分割铁芯221具有八片铁芯片。而且,在第1铁芯组401和第2铁芯组402的两段分割铁芯221中,层叠有共计18片铁芯片。根据该结构例,能够减少转子中产生的涡电流,降低旋转电机的损耗。另外,分割铁芯221所具有的铁芯片的片数不限于八片。
图13及图14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4变形例。在该第4变形例中,在各个分割铁芯221中,沿周向交替且等间隔地配置有磁铁226和空隙227。各个磁铁226呈长方体状,全部是同极。在空隙227中,作为软磁性体的分割铁芯221和该空隙227成为磁路,形成磁极。因此,该结构例可以说是交替极结构。根据该结构例,能够减少磁铁的使用量,实现部件成本的降低。
图15和图16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5变形例。在该第5变形例中,每一个磁极是将呈平板形状的两个磁铁226呈V字状地配置而成的。通过将磁铁226呈V字状地嵌入而构成磁极,能够使有助于旋转电机1的输出的磁通量增加。
图17及图18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6变形例。该第6变形例是将旋转电机1作为表面磁铁型马达的例子。即,在该第6变形例中,在分割铁芯221的磁隙部侧即外周表面粘贴磁铁226而构成磁极。根据该结构例,能够抑制分割铁芯221的磁饱和引起的转矩脉动,能够实现转矩脉动的进一步降低。
图19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7变形例。在该第7变形例中,前述的分割个数为20。即,第1铁芯组401及第2铁芯组402分别具有20个分割铁芯221。另外,图20所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第8变形例。在该第8变形例中,前述的分割个数是5。即,第1铁芯组401及第2铁芯组402分别具有5个分割铁芯221。
如这些第7及第8变形例那样,即使变更前述的分割个数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该分割个数不限于在此说明的5、10或20个,只要是2个以上即可。
另外,在此说明的旋转电机1是定子100配置在外径侧、转子200配置在内径侧的内转式,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定子配置在外径侧、转子配置在内径侧的外转式旋转电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转子铁芯被分割的内转式或者外转式的旋转电机。
标号说明
1:旋转电机;
10:绳轮;
20:轴承;
100:定子;
110:定子框架;
120:定子铁芯;
121:铁芯背部;
122:齿部;
123:槽;
130:电枢线圈;
200:转子;
210:转子框架;
211:槽部;
220:转子铁芯;
221:分割铁芯;
222:磁极;
223:突出部;
224:贯通孔;
225:螺栓;
226:磁铁;
227:空隙;
300:轴;
401:第1铁芯组;
402:第2铁芯组;
501:键;
502:键槽;
P:框架侧基准线;
Q:铁芯侧基准线。

Claims (6)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定子;以及
转子,其被设置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并与所述定子隔着磁隙部而配置,
所述定子具备:
定子铁芯,其具有圆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的齿部;以及
多个线圈,其卷绕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
所述转子具备:
转子框架,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及
转子铁芯,其固定于所述转子框架,并具有磁极,
所述转子铁芯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被分割为第1铁芯组和第2铁芯组这两者,
所述第1铁芯组和所述第2铁芯组分别具备在周向上被分割为两个以上的分割个数的分割铁芯,
在所述转子框架预先设定有所述分割个数的框架侧基准线,
在各个所述分割铁芯预先设定有铁芯侧基准线,
各个所述分割铁芯被配置成使所述铁芯侧基准线对准所述框架侧基准线中的一条,
所述铁芯侧基准线从所述分割铁芯的周向上的中心偏移配置,
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磁极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从该分割铁芯的所述铁芯侧基准线偏移配置,
各个所述分割铁芯通过穿过形成于所述分割铁芯的贯通孔的螺栓而紧固于所述转子框架,
一个所述分割铁芯中的所述贯通孔的位置关于该分割铁芯的所述铁芯侧基准线对称配置,
所述第1铁芯组的所述分割铁芯和所述第2铁芯组的所述分割铁芯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以彼此翻转的朝向配置,
在将所述分割铁芯安装于所述转子框架的状态下,所述分割铁芯的磁极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与所述框架侧基准线在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投影面上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所成的角度Φ不是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将所述分割铁芯安装于所述转子框架的状态下,所述分割铁芯的磁极的周向上的平均位置与所述框架侧基准线在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投影面上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所成的角度Φ满足0°<Φ<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各个所述分割铁芯具有多个所述磁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转子框架,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形成有槽部,
所述分割铁芯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向所述转子框架侧突出且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设置,
通过将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突出部配置在所述槽部内,该分割铁芯的所述铁芯侧基准线被配置成与所述框架侧基准线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铁芯组的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2铁芯组的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突出部配置在同一所述槽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将所述分割铁芯安装于所述转子框架的状态下,所述贯通孔配置在连结该分割铁芯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旋转轴的直线的延长线上。
CN201880096508.2A 2018-08-16 2018-08-16 旋转电机 Active CN112567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0423 WO2020035925A1 (ja) 2018-08-16 2018-08-16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597A CN112567597A (zh) 2021-03-26
CN112567597B true CN112567597B (zh) 2023-12-05

Family

ID=69525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508.2A Active CN112567597B (zh) 2018-08-16 2018-08-16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56743B2 (zh)
CN (1) CN112567597B (zh)
WO (1) WO20200359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10755A1 (de) 2021-09-27 2023-03-30 Siemens Energy Global GmbH & Co. KG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Gondelantrieb und Wasserfahrzeu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9129A (ja) * 2002-05-17 2003-1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08048481A (ja) * 2006-08-11 2008-02-28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型モータ
JP2009207296A (ja) * 2008-02-28 2009-09-10 Toshiba Industri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rp 回転電機
JP2009213283A (ja) * 2008-03-05 2009-09-17 Mitsuba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1223742A (ja) * 2010-04-09 2011-11-04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14108025A (ja) * 2012-11-29 2014-06-09 Suzuki Motor Corp Ipm型電動回転機
CN103929032A (zh) * 2013-01-15 2014-07-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0841U (zh) * 1988-05-30 1989-12-26
JP5238231B2 (ja) * 2007-11-28 2013-07-17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5501572B2 (ja) * 2008-04-25 2014-05-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モーターのローター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05887B2 (ja) * 2008-12-18 2013-10-02 株式会社東芝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9129A (ja) * 2002-05-17 2003-1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08048481A (ja) * 2006-08-11 2008-02-28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型モータ
JP2009207296A (ja) * 2008-02-28 2009-09-10 Toshiba Industri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rp 回転電機
JP2009213283A (ja) * 2008-03-05 2009-09-17 Mitsuba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1223742A (ja) * 2010-04-09 2011-11-04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14108025A (ja) * 2012-11-29 2014-06-09 Suzuki Motor Corp Ipm型電動回転機
CN103929032A (zh) * 2013-01-15 2014-07-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35925A1 (ja) 2021-08-12
JP7056743B2 (ja) 2022-04-19
WO2020035925A1 (ja) 2020-02-20
CN112567597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5851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8352744B (zh) 永磁型马达
US10199890B2 (en)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otor
RU2664505C1 (ru) Ротационна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CN109964388B (zh) 旋转电机用转子以及旋转电机用转子的制造方法
JP2014050211A (ja)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US20080296992A1 (en) Electrical Drive Machine
US11329525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10236732B2 (en) Inductor type rotary motor
JP7293371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CN112385119A (zh) 旋转电机
US11901772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20060070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112567597B (zh) 旋转电机
JP5194984B2 (ja) 永久磁石型ロータ
WO2014069288A1 (ja)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JP2017063594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WO2014157049A1 (ja) 磁石式発電機
CN110785913A (zh) 旋转电机
EP4207559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O2022172478A1 (ja) 回転電機
JP2013102641A (ja)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WO2023053371A1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6585108B2 (ja) Ipmモータ
JP2016226218A (ja) 回転電機の永久磁石埋設型回転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