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305B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305B
CN112567305B CN201980049702.XA CN201980049702A CN112567305B CN 112567305 B CN112567305 B CN 112567305B CN 201980049702 A CN201980049702 A CN 201980049702A CN 112567305 B CN112567305 B CN 112567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wave
wave intensity
received radio
data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97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7305A (zh
Inventor
细川义浩
草野文彦
桥诘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67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7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220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2205/01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2205/09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tracking peop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输入部,被输入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机接收到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且被输入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判断部,从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搜索基于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判断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数据记录部,在判断为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容许范围的情况下,记录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数据储存部,将数据记录部的数据进行储存;以及分析部,使用被储存在数据储存部的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对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发送接收机来掌握作业者等的活动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了一种为了掌握设备、人、物(产品、工具等)的活动而由接收机接收从发送机周期性地发送的电波的信息处理系统。
特别是在生产管理中使用如下系统:由设置于作业区的接收机接收从携带了被赋予识别信息的发送机的作业者发送的电波,根据该识别信息确定作业者,根据接收电波强度掌握作业内容。例如,能够根据接收电波强度掌握从发送机到接收机的距离,获知作业者的移动历史记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使作业者携带传感器,自动地收集作业者的位置信息,由此记录作业所需的时间、作业的中断处。
另外,还存在确认作业区的摄像机图像来掌握作业时间、作业内容的系统。例如存在预先由作业者输入作业者的识别信息、位置信息并利用摄像机图像监视作业者的技术。并且,还公开了如下技术:使摄像机识别作业者的脸,预先输入位置信息,并且使用被赋予识别信息的发送机掌握作业内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47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7/0138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发送接收机掌握作业者等的活动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根据从发送机发送的电波在由接收机接收时被衰减后的接收电波强度来掌握作业者的距离,因此难以高精度地掌握作业者的位置信息。另外,在存在多个接收机的情况下,接收机接收多个从发送机发送的电波,因此还存在难以掌握作业者的准确的位置的情况。
另外,还能够根据摄像机的图像进行脸识别来识别作业者,但是需要析像度高的摄像机。另外,即使使用析像度高的摄像机,在作业者朝下或朝后的情况下也无法识别作业者,为了用图像进行脸识别,还需要预先登记作业者的脸。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掌握监视对象的识别信息和监视对象的活动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数据输入部,被输入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机接收到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且被输入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判断部,从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搜索基于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判断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数据记录部,在判断为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容许范围的情况下,记录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数据储存部,储存数据记录部的数据;以及分析部,使用被储存在数据储存部的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对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
另外,本公开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具备:发送机,附带于监视对象;接收机,接收从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电波;数据输入部,被输入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机接收到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且被输入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判断部,从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搜索基于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判断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数据记录部,在判断为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容许范围的情况下,记录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数据储存部,储存数据记录部的数据;分析部,使用被储存在数据储存部的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对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以及显示部,显示由分析部分析得到的结果。
另外,本公开所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具备:将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与参照图像坐标一起获取,制作基准数据库的工序;记录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接收电波强度、以及从摄像机获取到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的工序;将基于图像坐标从基准数据库搜索出的估计电波强度与接收电波强度进行比较,判断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的工序;在判断为包含在容许范围的情况下,将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作为数据进行记录的工序;将所记录的数据作为储存数据进行保存的工序;以及使用储存数据对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如果由接收机接收到的接收电波强度符合基于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从制作为参照数据的基准数据库估计的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则将与该接收电波强度关联的图像坐标、图像获取时刻以及识别信息进行储存,使用所储存的这些数据,由此能够不依赖于摄像机的析像度、携带了发送机的人或物的状态而高精度地掌握监视对象的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处理过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显示例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发送接收机间的距离与接收电波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基准数据库的制作工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
图16是从铅垂方向上方观察作业者朝着与接收机及摄像机相反的方向的状态的生产现场的图。
图17是从铅垂方向上方观察作业者朝着接收机及摄像机的方向的状态的生产现场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处理过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执行信息处理装置的一部分功能的硬件结构的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摄像机;3:信息处理装置;4:显示机;6:作业区;7:图像;10、11:接收机;31:数据输入部;32:判断部;33:数据记录部;34:数据储存部;35:基准数据制作部;36:分析部;37:显示部;101、102、103、106:发送机;104:移动台车;105:产品;201、202、203:监视框;2200:图像时刻数据库;2210:电波强度数据库;2220:基准数据库;2230: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40:数据储存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对人、物等监视对象进行监视的信息处理系统。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略结构图,示出使用该信息处理系统的监视作业者的作业内容的例子。根据状况,不仅对作业者,还能够对产品、移动台车的活动或它们的一部分进行掌握。
在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中设置有俯瞰生产现场的摄像机1,利用摄像机1获取图像和图像获取时刻,图像的图像坐标成为位置信息。
另外,在信息处理系统中设置有接收机10、11,它们接收从作为监视对象的作业者A、B、C所携带、即附带的发送机101~103发送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该接收电波强度也成为作业者A~C的位置信息。发送机101~103发送电波,并且还发送被各自分配的识别信息。
然后,从摄像机1的图像中的多个监视框201、202、203中选择1个,例如将选择出的监视框201中的监视对象的图像坐标设为位置信息。然后,找出与该位置信息关联的接收电波强度,确定位置信息,并且根据发送了电波的发送机101的识别信息确定作业者A。
在图2中示出表示信息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在图3中示出表示处理过程的概要的流程图。
在信息处理装置3中设置有基准数据库2220。例如作业者R为了参照而分别实施一套由作业者A~C进行的作业,接收机10、11接收作业者R所携带的发送机106的电波来作为参照接收电波强度,将它们与由摄像机1获取的图像的参照图像坐标相关联得到的基准数据被保存到基准数据库2220。在基准数据库2220中记录预先获取的与作业有关的摄像机的参照图像坐标、参照电波接收时刻,保存参照接收电波强度。
例如,当作为监视对象的作业者A开始作业时,接收机10、11从作业者A所携带的发送机101接收识别信息和被发送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ST1001)。然后,将接收机10、11所接收到的电波作为接收电波强度记录到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ST1002)。电波是从作业者A所携带的发送机101发送的,因此根据由接收机10、11接收到的识别信息判断为作业者是A。
另一方面,在选择出的监视框201中映出作业者A,从摄像机获取图像(ST1003),将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记录到图像时刻数据库2200(ST1004)。
如上所述,制作了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ST1005),因此基于作业者A的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从保存在基准数据库2220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中搜索估计电波强度(ST1006)。
依次判断作业者A的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内,如果在容许范围内,则被赋予作业者A的由摄像机1获取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被设为作为监视对象的作业者A的活动、即作业内容,并记录到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ST1007)。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作为缓冲器每次被改写。然后,重复该动作,被记录在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的数据作为储存数据被储存在数据储存数据库2240。关于作业者B、C也同样地能够将作业内容作为数据进行保存。
这些动作是由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3的数据输入部31、判断部32、数据记录部33、数据储存部34、基准数据制作部35、分析部36来实施的。
即,信息处理装置3具备:数据输入部31,被输入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101~103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机10、11接收到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且被输入摄像机1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判断部32,从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2220搜索基于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判断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数据记录部33,在判断为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容许范围的情况下,记录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数据储存部34,将数据记录部33的数据进行储存;以及分析部36,使用被储存在数据储存部34的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对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还具备制作基准数据库2220的基准数据制作部35。
由分析部36分析得到的结果被显示在显示部37,能够掌握监视对象的活动。
另外,如果在生产现场中使用的移动台车104安装、即附带发送机,则同样地能够将移动历史记录作为作业内容来掌握。并且,针对生产的产品105也同样地能够将移动历史记录作为作业内容来掌握。
在从一个监视框获取到多个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如果按每个识别信息进行分离来记录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则能够掌握多个监视对象的活动。另外,也可以将出现次数最多的、即记录数最多的识别信息判断为监视对象,仅记录该识别信息和附随于它的接收电波强度、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也可以附加位次来仅记录上位。通过减少监视对象,能够减小数据容量。
选择出的监视对象的数据被记录到监视对象数据库(未图示)。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如果由接收机接收到的接收电波强度符合基于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从制作为参照数据的基准数据库估计的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则将与该接收电波强度关联的图像坐标、图像获取时刻以及识别信息进行储存,使用所储存的这些数据,由此能够不依赖于摄像机的析像度、携带了发送机的人或物的状态而高精度地掌握监视对象的活动。
实施方式2.
使用图来说明在摄像机1的图像中确定作业者的位置信息的具体的处理例。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略结构图,表示作业区6内的摄像机1的图像。
在由摄像机1获取到的作业区6的图像7中由携带发送机的多个作业者进行着作业的情况下(图4的(a)),从图像7确定作为监视对象的作业者(图4的(b))。
在确定出的作业者中的被选择为监视对象的作业者携带发送机的情况下,根据从发送机发送并由接收机接收到的识别信息例如能够判断为作业者是A。接收机10、11接收从选择出的作业者所携带的发送机发送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赋予时刻来设为电波强度数据。另外,关于选择出的监视对象携带着哪个发送机,利用从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进行判别。被赋予识别信息的电波强度数据被保存到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
将选择出的作业者的接收电波强度与从基准数据库2220得到的估计电波强度进行比较,在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的情况下,接收电波强度被记录到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
关于作业者是谁,能够利用识别信息进行识别,关于位置信息,能够根据摄像机1的图像7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来掌握。
另外,针对在图像7中确定出的其它作业者,也能够同样地选择来进行处理。在监视对象混在一起的情况下,利用各个识别信息进行分离,将出现次数多的作业者判断为监视对象并记录到监视对象数据库(未图示)。
在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中保存有选择出的作业者的接收电波强度,因此也可以将接收电波强度设为位置信息。
另外,在图像7中选择出的作业者未携带发送机的情况下,接收机无法获取数据,由此能够判别为未携带。
另外,在图4中,关于移动台车104和产品105的活动也能够同样地掌握。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从制作为参照数据的基准数据库估计为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与由接收机接收到的接收电波强度进行比较,根据符合容许范围的接收电波强度储存关联的图像坐标、图像获取时刻以及识别信息,由此能够使用这些数据来不依赖于摄像机的析像度、携带了发送机的人或物的状态而高精度地掌握监视对象的活动。
实施方式3.
示出对由信息处理装置3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显示的例子。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显示例的概略图。
例如,图5的(a)使用被保存在数据储存数据库2240的数据,按每个作业者显示了特定的作业中的作业日和作业时间,能够掌握每个作业者的作业时间。另外,图5的(b)显示了作业1~3的平均作业时间。能够获知作业所需的时间,能够有助于改善作业。
另外,还能够根据监视对象的移动历史记录对作业内容的详情进行分析。例如,在焊接作业中,能够掌握进行焊接装置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动作。
实施方式4.
接着,说明具体实施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3的工序。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示出了如下工序:接收机10、11接收从发送机101~103发送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记录发送机101~103的识别信息和图像获取时刻,设为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
使用图7来说明接收机10、11与发送机101、103之间的距离与接收电波强度的关系。
例如,图7的(a)所示那样,由与作业者A近的接收机10接收的来自发送机101的接收电波强度(图表中的电波强度)大于由与作业者远的接收机11接收的接收电波强度(图7的(b))。
另外,关于图7的(b)中的接收电波强度,接收机10、11与发送机101、103的间隔越短则越大,间隔越长则越小,因此接收电波强度相当于从发送机101、103到接收机10、11的距离。
图8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在ST1201中,从由摄像机1获取并保存的图像时刻数据库2200获取图像数据即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时刻数据即图像获取时刻。然后,在ST1202中根据图像数据确定对象物。
在ST1203中,从根据图像数据确定出的对象物中选择监视对象物(监视对象)。然后,在ST1204中,根据图像数据中的监视对象物的位置信息和基准数据库2220求出估计电波强度。
在此,使用图9来说明基准数据库2220的制作方法。
例如作业者R分别实施一套由作业者A~C进行的作业,由接收机10、11接收从作业者R所携带的发送机106发送的识别信息、参照接收电波强度,将它们与图像以及时刻相关联得到的基准数据被保存到基准数据库2220。
在ST2201中,从由摄像机1获取到的图像时刻数据库2200获取图像数据和时刻数据。然后,在ST2202中,根据图像数据确定作业者R,在ST2203中,根据图像数据获取作为作业者R的位置信息的坐标。
在ST2204中,从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获取在时刻数据附近且从与预先设定的发送机编号(在此是作业者R所携带的发送机106的发送机编号)一致的发送机发送的数据群。然后,在ST2205中,从数据群获取代表数据。
在ST2206中,将坐标和代表数据记录到基准数据库2220。然后,在ST2207中,确认图像时刻数据库2200是否全部进行处理,在“否”的情况下返回到ST2201。在ST2207为“是”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这样,在制作的基准数据库2220中,作为作业的基准的接收电波强度、图像的坐标以及时刻相关联地被保存。
接着,在图8的ST1205中,从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获取时刻数据附近的数据群,在ST1207中,从数据群选择一个数据。在进行第二次以后的信息处理的情况下,由于在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中剩有其它数据,因此在ST1205之后,在ST1206中将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的数据全部删除。
在ST1208中,判定数据的接收电波强度是否进入预先决定的“估计电波强度-α”与“估计电波强度+β”之间(容许范围)。在此,α和β是预先决定的阈值。
在ST1208为“是”的情况下,在ST1209中将数据的识别信息记录到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在ST1209的处理结束之后,在ST1210中判定是否将数据群的数据全部进行了处理。另外,在ST1208为“否”的情况下,跳过ST1209的处理,在ST1210中判定是否将数据群的数据全部进行了处理。
在ST1210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ST1207,重复进行处理。在ST1210为“是”的情况下,在ST1211中判定被记录在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的数据数是否为阈值γ以上。在此,γ是预先决定的阈值。
在ST1211为“否”的情况下,在ST1215中增大阈值α和阈值β,使进入“估计电波强度-α”与“估计电波强度+β”之间的数据的数量增多,返回到ST1206来再次实施处理。在ST1211为“是”的情况下,在ST1212中,从被记录在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的识别信息中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即被记录的次数最多的识别信息,并决定为监视对象物。在监视对象物数据库中记录时刻数据、监视对象物以及发送机识别信息。通过该操作,能够排除不是监视对象物的偶然经过的作业者等。
在ST1213中,判定是否将图像数据内的必须进行信息处理的对象物全部进行了处理。在ST1213为“是”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ST1213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ST1203,再次进行处理。
在此,图8所示的处理表示某特定的时刻的处理,在其它时刻也实施同样的处理。另外,在图8所示的处理中,省略了产生错误时的处理。实际上,在有可能产生的错误例如无法写入数据库的情况下,需要针对即使增大阈值α和β,数据数也不超过阈值γ的情况等进行错误处理。
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在图10中,附加了与图8相同的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或对应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与图8相比在ST121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的结构不同。
在ST121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在ST1216中判断阈值α、β是否为阈值αmax、βmax以下、即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是否为最大值。在此,αmax和βmax是预先决定的阈值。在ST1216为“是”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ST1215中增大阈值α和阈值β,继续进行处理。在ST1216为“否”的情况下,即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达到最大值的情况下,在ST1217中,将“没有电波发送识别信息”与时刻数据及监视对象物一起记录到监视对象物数据库,判断为不存在监视对象。
接着,在ST1213中判定是否将图像7的必须进行信息处理的对象物全部进行了处理,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实施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如果由接收机接收到的接收电波强度符合基于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从制作为参照数据的基准数据库估计的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则将与该接收电波强度关联的图像坐标、图像获取时刻以及识别信息进行储存,使用所储存的这些数据,由此能够不依赖于摄像机的析像度、携带了发送机的人或物的状态而高精度地掌握监视对象的活动。
另外,能够判别在ST1202中确定出的作业者、物中的、不保持发送机或者不存在于附近的作业者、物。其结果,例如能够具有如下功能:判别可疑者并显示警告的防止犯罪功能;判别未设想在作业区的人来判断发生了非正常作业并进行显示的功能。
实施方式5.
说明本公开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涉及的其它处理工序。
图1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在图11所示的工序中,在接收机10、11接收发送机101~103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之后,在ST1106中记录电波强度(接收电波强度)的平均值、识别信息以及时刻,设为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在图11中,附加了与图6相同的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或对应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在此,也可以不是记录全部的电波强度数据,而是记录电波强度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值、分散值等。由此,能够减小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的容量。
图12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在图12中,在接收机10、11中接收发送机101~103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记录电波强度(接收电波强度)的平均值、识别信息以及时刻来设为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之后,在ST1107中判断接收机10、11是否接收到特定的电波。在图12中,附加了与图6相同的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或对应的结构,省略其说明。与图6相比利用特定的发送机的结构不同。
在ST1107中,判断是否接收到特定的电波。在ST1107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ST1101,再次等待来自发送机101~103的电波,在“是”的情况下结束处理。ST1107也可以与判断是否为系统结束的ST1104并用。
由此,在从发送机发送了特定的电波的情况下,例如判断为处理结束,能够结束数据收集。
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在图13中,在接收机10、11中接收发送机101~103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在未接收到电波一定时间的情况、即在接收持续时间以内没有接收到电波的情况下提高接收灵敏度,在由于接收间隔过短而接收机10、11接收电波的频度高的情况下降低接收灵敏度。在图13中,附加了与图6相同的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或对应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在ST1108为“否”的情况下,在ST1109中判断是否在δ时间从发送机101~103接收到电波。在此,δ是预先决定的阈值。在ST1108为“是”的情况下,进入ST1111。
在ST1109为“是”的情况下,在ST1110中提高接收机10、11的接收灵敏度,返回到ST1101。在ST1109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ST1108。
在ST1111中,判断与前次的接收之间的间隔是否为δ2以下。在此,δ2是事先设定的阈值。在ST1111为“是”的情况下,在ST1112中降低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进入ST1103。在ST1111为“否”的情况下,进入ST1103。另外,在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中记录将接收灵敏度进行校正后的接收电波强度。
由此,能够使接收机10、11的接收电波强度根据需要自动地变动,能够提高接收机的省电化和数据收集成功率。
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在图14中,改变发送机101~103的发送电波强度。
在图14中,附加了与图6相同的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或对应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也可以在接收机10、11没有接收到电波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提高发送电波强度,在接收间隔短的情况下降低发送电波强度,来调整接收电波强度。
在ST1109为“是”的情况下,在ST1113中提高接收机10、11的发送机101~103的发送电波强度,返回到ST1101。在ST1109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ST1108。
在ST1111中,判断与前次的接收之间的间隔是否为δ2以下。在ST1111为“是”的情况下,在ST1114中降低发送机101~103的发送电波强度,进入ST1103。在ST1111为“否”的情况下,进入ST1103。另外,在电波强度数据库2210中记录将发送电波强度的变化进行校正后的接收电波强度。
由此,能够使发送机101~103的发送电波强度根据需要自动地变动,能够提高发送机101~103的省电化和数据收集成功率。
图15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它信息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在图15中,附加了与图8相同的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或对应的结构,省略其说明。与图8相比,在ST1213中判断为“是”之后对基准数据库2220的数据进行校正(ST1221)的结构不同。
基于在直到ST1213为止的处理中判断出的发送机101~103的位置信息,对基准数据库2220的内容进行修正。例如,将被保存在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的数据中的、在ST1212中选择出的数据的例如平均值设为图像内的位置处的发送机101~103的估计电波强度,对基准数据库2220进行修正。
由此,即使在电波环境出现变化这样的环境中也能够高精度地掌握作业内容。
此外,在实施方式1~5中示出了从设置于生产现场的摄像机1、接收机10、11分别获取时刻数据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摄像机1和接收机10、11具有将时刻同步的功能。关于将时刻同步的功能,除了经由因特网实施以外,例如还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3等连接于信息通信网络的场所准备时刻同步服务器来进行时刻的同步。
通过设为该结构,接收机10、11与摄像机1的时刻不会偏离,能够高精度地掌握作业内容。
另外,也可以代替发送机101~103而例如利用永磁体或电磁体等磁体,代替接收机10、11而例如利用霍尔传感器等磁检测器。该情况下的发送机的作用是由磁体实现的,接收机的作用是由磁检测器实现的。
例如,能够掌握已经配备有磁体的例如线性马达中的监视对象的位置信息。
另外,关于从摄像机1获取的图像7,能够用被赋予时刻的多个静止图像来进行处理,但是也可以使用连续的运动图像。通过设为运动图像,在ST1202中确定对象物时,能够根据前后的差分提取有活动的监视对象。并且,在ST1202中,能够基于是否识别出前一个运动图像帧的对象物、是否识别出下一个帧的对象物,来对当前的帧的识别信息进行修正。
即,如果在前一个帧中识别出监视对象,则在当前的帧中也存在的可能性高,基于该信息能够进行变更检测灵敏度阈值等的处理。如果图像被保存为时间序列数据,则能够根据前后的差分提取有活动的监视对象。
由此,能够提高ST1202中的识别精度。
另外,示出了在ST1204中从基准数据库2220利用估计电波强度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接收电波强度的分散、平均值、每一定时间的数据数等对数据实施公式处理后的结果作为数据来准备,在ST1204中利用这些数据。
例如,在接收机10、11与发送机101~103之间的电波环境中存在电波接收强度发生变化的特定的场所的情况下,优选利用接收电波强度的分散。
另外,还存在若接收电波强度变小则每一定时间的数据数减少的趋势。也可以将这些趋势在ST1204中综合地进行判断并判定。作为判断的方法,存在:设定阈值的方法、事先通过现场中的试验、数值运算来将类似的趋势作为已学习数据库进行储存并利用它的方法等。
由此,即使在电波环境不稳定的环境中,也能够高精度地掌握作业内容。
另外,摄像机1例如设置于壁、天花板、柱即可。只要能够对设为监视对象的作业区进行摄影,则也可以是作业区外。
另外,在图1和图4的(b)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确定出的作业者用框包围来显示,但是无需实际用框包围,在信息处理装置3中将确定出的作业者存在于哪个区作为数据来保持即可。
另外,各种数据库既可以直接连接于信息处理装置3来配置,也可以经由信息通信网络连接而位于其它场所。
另外,移动台车104、产品105是作为例显示的,也可以将本公开中的监视对象例如设为吊车、铲车、自动搬送车。
另外,信息处理装置3也可以设置于作业区外。
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将对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显示在显示机4的例子,但是显示机4既可以是显示器,也可以是打印机、投影机等。显示机4也可以存在多个。
另外,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3将摄像机1和接收机10、11设置于作业区6、且在信息处理装置3中具有数据库的例子,但是也可以经由网络来与外部的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交换。也可以使摄像机1具有信息处理装置3的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
另外,示出了将本公开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在生产现场中使用的例子,但是不限于生产现场,也可以在办公室、大厦、学校、公园等其它场所(作业区)、状况下使用。
实施方式6.
在本公开的信息处理系统中,还能够掌握作业者的朝向。
图16是从铅垂方向上方观察作业者A朝着与接收机10及摄像机1相反的方向的状态的生产现场的图。图17是从铅垂方向上方观察作业者A朝着接收机10及摄像机1的方向的状态的生产现场的图。
在图16和图17中,在作业者A的左胸附近附带了发送机101。在图16所示的状态下,作业者A介于接收机10与发送机101之间,而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作业者A不介于接收机10与发送机101之间。
一般来说,人具有难以使电波通过的性质,因此在如图17所示那样作业者A不介于接收机10与发送机101之间的情况下,与如图16所示那样作业者A介于接收机10与发送机101之间的情况相比,由接收机10接收的电波强度变强。通过利用该特性,利用摄像机1确定作业者A的位置,能够根据该位置处的电波强度确定作业者的朝向。
图18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处理过程的概要的流程图。图18的流程图是将上述的图3的ST1005和ST1007的处理分别变更为ST2005和ST2007而成的。关于其它处理(附加有与上述的图3所示的处理相同的编号的处理),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信息处理装置3(基准数据制作部35)制作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电波强度与当时的作业者的朝向信息的基准数据库(ST2005)。此外,对每个作业的参照电波强度对应有作业者的作业场所(位置)。因而,基准数据库是包含参照接收电波强度、作业者的位置和作业者的朝向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并且,信息处理装置3(数据记录部33)判断电波强度数据库的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内,如果在容许范围内,则将接收电波强度、识别状况、图像坐标、图像获取时刻以及作业者的朝向信息记录到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ST2007)。
此时,信息处理装置3(数据记录部33)例如如下确定作业者的朝向信息。数据记录部33在判断为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容许范围的情况下,首先根据摄像机1的图像坐标确定作业者的位置。然后,数据记录部33参照基准数据库,来确定与接收电波强度及所确定的作业者的位置对应的作业者的朝向。然后,数据记录部33将表示确定出的作业者的朝向的信息与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及图像获取时刻一起记录到数据群记录数据库2230。
由此,即使在难以利用摄像机1确定作业者的朝向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接收电波强度确定作业者的朝向。
(硬件结构)
图19是表示执行上述的实施方式1~6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3的一部分功能的硬件结构的例子的图。如图19所示,信息处理装置3具备处理器1100以及通过总线1300与处理器1100连接的存储器1200。
信息处理装置3的结构要素中的一部分结构要素(例如数据输入部31、判断部32、数据记录部33、数据储存部34、基准数据制作部35、分析部36)的功能是通过由CPU等处理器1110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1200中的程序来实现的。另外,也可以由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协作地执行上述结构要素的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系统LSI等处理电路来实现上述结构要素的功能。另外,也可以由多个处理电路协作地执行上述结构要素的功能。
此外,本公开能够在公开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自由地进行组合或者将各实施方式适当变形、省略。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例示的,不是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数据输入部,被输入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机接收到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且被输入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
判断部,从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搜索基于所述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判断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所述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中;
数据记录部,在判断为所述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所述容许范围中的情况下,记录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
数据储存部,储存所述数据记录部的数据;以及
分析部,使用被储存在所述数据储存部的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对所述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被输入到所述数据输入部的所述识别信息存在多个的情况下,按每个所述识别信息进行分离来记录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仅将记录数最多的识别信息和附随于该识别信息的接收电波强度、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进行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将在所述分析部中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数据记录部记录的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的数据数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扩大所述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发送机发送的特定的电波被所述接收机接收并被输入到所述数据输入部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接收持续时间以内所述接收机未接收到电波的情况下,提高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或者提高所述发送机的发送电波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接收机接收电波的频度高的情况下,降低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或者降低所述发送机的发送电波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基准数据库中,除了保存有所述参照接收电波强度以外,还保存有表示所述参照接收电波强度、作业者的位置和作业者的朝向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所述数据记录部在判断为所述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所述容许范围中的情况下,参照所述基准数据库,确定与所述接收电波强度及根据所述摄像机的图像确定的作业者的位置对应的作业者的朝向,将确定出的作业者的朝向与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一起进行记录。
10.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具备:
发送机,附带于监视对象;
接收机,接收从所述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电波;
数据输入部,被输入从所述发送机发送的所述识别信息和由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且被输入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
判断部,从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搜索基于所述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判断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所述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中;
数据记录部,在判断为所述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所述容许范围中的情况下,记录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
数据储存部,储存所述数据记录部的数据;
分析部,使用被储存在所述数据储存部的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对所述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以及
显示部,显示由所述分析部分析得到的结果。
1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具备:
将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与参照图像坐标一起获取,制作基准数据库的工序;
记录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接收电波强度、以及从摄像机获取到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的工序;
将基于所述图像坐标从所述基准数据库搜索出的估计电波强度与所述接收电波强度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所述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中的工序;
在判断为所述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所述容许范围中的情况下,将所述接收电波强度、所述识别信息、所述图像坐标以及所述图像获取时刻作为数据进行记录的工序;
将所记录的所述数据作为储存数据进行保存的工序;以及
使用所述储存数据,对所述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的工序。
CN201980049702.XA 2018-08-27 2019-07-09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125673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8449 2018-08-27
JP2018158449 2018-08-27
PCT/JP2019/027077 WO2020044797A1 (ja) 2018-08-27 2019-07-09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305A CN112567305A (zh) 2021-03-26
CN112567305B true CN112567305B (zh) 2023-06-27

Family

ID=6964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9702.XA Active CN112567305B (zh) 2018-08-27 2019-07-09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72362B2 (zh)
CN (1) CN112567305B (zh)
WO (1) WO20200447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65974A4 (en) * 2020-12-15 2024-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DENTIFICATION DEVICE, EQUIPMENT SYSTEM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3749A (ja) * 2000-08-28 2002-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作業工程分析支援システム
JP2005164248A (ja) * 2003-11-28 2005-06-23 Ntt Comware Corp 電波発信位置算出装置及び電波発信位置算出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7132884A (ja) * 2005-11-14 2007-05-31 Ntt Docomo Inc 位置推定装置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CN101035363A (zh) * 2006-01-24 2007-09-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区域估计系统及区域估计方法
JP2008199360A (ja) * 2007-02-14 2008-08-28 Hitachi Ltd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JP2009294732A (ja) * 2008-06-03 2009-12-17 Hitachi Ltd 作業要素時間出力装置
CN103733153A (zh) * 2011-09-05 2014-04-16 株式会社小林制作所 作业管理系统、作业管理终端、程序以及作业管理方法
CN105229692A (zh) * 2015-01-30 2016-01-06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施工管理系统
JP2016165031A (ja) * 2015-03-06 2016-09-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先探索方法
JP2016217943A (ja) * 2015-05-22 2016-12-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WO2017085758A1 (ja) * 2015-11-16 2017-05-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位置推定プログラム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CN107430397A (zh) * 2015-07-22 2017-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活动记录装置、活动记录程序以及活动记录方法
JP2018113517A (ja) * 2017-01-06 2018-07-19 株式会社バサイ 被写体を自動撮影する撮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92291A1 (fr) * 2002-04-25 2003-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objet, serveur de detection d'objet et procede de detection d'objet
EP3342280A4 (en) * 2015-08-25 2019-04-17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LIVESTOCK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3749A (ja) * 2000-08-28 2002-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作業工程分析支援システム
JP2005164248A (ja) * 2003-11-28 2005-06-23 Ntt Comware Corp 電波発信位置算出装置及び電波発信位置算出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7132884A (ja) * 2005-11-14 2007-05-31 Ntt Docomo Inc 位置推定装置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CN101035363A (zh) * 2006-01-24 2007-09-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区域估计系统及区域估计方法
JP2008199360A (ja) * 2007-02-14 2008-08-28 Hitachi Ltd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JP2009294732A (ja) * 2008-06-03 2009-12-17 Hitachi Ltd 作業要素時間出力装置
CN103733153A (zh) * 2011-09-05 2014-04-16 株式会社小林制作所 作业管理系统、作业管理终端、程序以及作业管理方法
CN105229692A (zh) * 2015-01-30 2016-01-06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施工管理系统
JP2016165031A (ja) * 2015-03-06 2016-09-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先探索方法
JP2016217943A (ja) * 2015-05-22 2016-12-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CN107430397A (zh) * 2015-07-22 2017-12-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活动记录装置、活动记录程序以及活动记录方法
WO2017085758A1 (ja) * 2015-11-16 2017-05-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位置推定プログラム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JP2018113517A (ja) * 2017-01-06 2018-07-19 株式会社バサイ 被写体を自動撮影する撮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4797A1 (ja) 2020-03-05
CN112567305A (zh) 2021-03-26
JPWO2020044797A1 (ja) 2021-08-10
JP6972362B2 (ja) 202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08907A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a mobile machine to a user
US9779308B2 (en)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CN109543625B (zh) 一种矿井人员唯一性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10738135A (zh) 一种工人作业工步规范视觉识别判定与指导方法及系统
KR100887341B1 (ko) 주차 공간의 관리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0889339B (zh) 基于头肩检测的危险区域分级预警方法与系统
JP5927691B2 (ja) エリア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TW201346851A (zh) 整合多攝影機影像的車輛追蹤方法及系統
CN106230940A (zh) 一种基于车载智能终端的车辆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567305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9219956B (zh) 监视装置
CN111652185A (zh) 一种基于违章行为识别的安全施工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56228B (zh) 一种机器人的异常监控和处理系统及方法
TWI607336B (zh) 區域的監控方法
CN110779606A (zh) 一种大型厂矿智能称重物流系统
CN110392239B (zh) 指定区域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5620192A (zh) 一种高空作业安全绳穿戴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111316A1 (ja) 装置操作情報分析装置および作業者作業内容分析方法
KR20200055444A (ko) 건설 차량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188645B (zh) 用于车载场景的人脸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JP7139987B2 (ja) 工程情報取得システム、工程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工程情報取得プログラム
US201700549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dition of worksite
CN112946779B (zh) 用于隧道安全监测的点域识别系统及方法
JPH1048099A (ja) 巡視支援システム
CN111881733A (zh) 一种工人作业工步规范视觉识别判定与指导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