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169A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169A
CN112567169A CN201980053305.XA CN201980053305A CN112567169A CN 112567169 A CN112567169 A CN 112567169A CN 201980053305 A CN201980053305 A CN 201980053305A CN 112567169 A CN112567169 A CN 112567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substrate
region
light source
phospho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33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7169B (zh
Inventor
李政柱
韩赛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53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21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7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7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0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 F21V3/04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 F21V3/06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F21V3/08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 material comprising photoluminescent subst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60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 F21K9/64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us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ans distinct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 e.g. a remote phosphor lay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60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 F21K9/65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ng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g. by adjustment of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21V31/005Seal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H01L33/486Containers adapted for surface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7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in intimate contact with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or integrated with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4Encapsulatio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21Y2105/10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5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e.g. plate or f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的照明装置包括:基板;以预定间隔布置在基板上的光源;设置在基板和光源上的树脂层;以及设置在树脂层上的荧光体层。荧光体层包括:第一区域,包括与光源重叠并且平坦的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从第一区域的边缘朝向所述基板的边缘的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弯曲表面。第二区域包括水平直线在最靠近树脂层的侧表面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处相交的第一点、在弯曲表面上的第二点以及垂直于基板的直线在第一光源的中心处相交的第三点。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二点的第二距离可以大于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一点的第一距离,并且小于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三点的第三距离。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表面发光以提高光效率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与诸如荧光灯和白炽灯的常规光源相比,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器件具有诸如低功耗、半永久寿命、快速响应速度、安全和环境友好的优点。这样的发光二极管被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以及诸如室内灯或室外灯的各种照明装置。
近来,已经提出了将采用发光器件的灯作为车辆光源。与白炽灯相比,该发光器件的优点在于功耗小。由于发光器件小,因此可以增加灯的设计自由度,并且由于其半永久性的使用寿命而经济实惠。
这种车辆照明装置使用面光源照明装置,从而产生三维效果和车灯的独特美感。
面光源的常规照明装置由上表面和侧表面为弯曲的多面体组成。由于上表面和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发光器件相距很远,因此从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到达需要时间,因此,在边缘区域上产生暗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产生暗线的照明装置。
另外,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面光源的亮度均匀的照明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基板;N个光源,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基板上;树脂层,设置在基板和光源上;以及荧光体层,设置在树脂层上;其中,荧光体层包括:第一区域,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与N个光源中的若干光源重叠并且包括平坦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从第一区域的侧表面朝向基板延伸并且包括弯曲表面,其中,第二区域包括在最靠近树脂层的侧表面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处水平地面对基板的第一点、在弯曲表面上的第二点以及在第一光源的中心处与垂直于基板的直线面对的第三点,其中,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二点的第二距离大于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一点的第一距离,并且可以形成为小于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三点的第三距离。
第一距离可以包括光源之间的距离的44%至55%。光源之间的距离可以包括5.5mm至6.5mm。第二区域的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大于或等于在基板的垂直方向上的树脂层的厚度与荧光体层的第一区域的厚度之和。在基板的垂直方向上,第二区域的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包括树脂层的厚度与荧光体层的第一区域的厚度之和的100%至110%。在基板的垂直方向上,树脂层的厚度与荧光体层的第一区域的厚度之和可以包括5.5mm至6.0mm。
N个光源可以进一步包括按列布置并且按行布置的M个光源。荧光体层是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并且包括第四点,第四点是荧光体层的外表面上的点,并且基板包括基板的第五点,第五点是从基板的上表面到第四点的最短距离的点,并且其中,基板的第五点可以设置在大于从第七点到最靠近第一点的第一光源的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弯曲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区域中。荧光体层包括在荧光体层的第二区域与基板之间并且与基板垂直的第三区域,第三区域包括与基板接触或面对基板的第六点,并且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六点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一距离。基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第三区域的高度可以形成为小于光源的高度。第一点、第二点和第三点可以是荧光体层的第二区域的外表面。
另外,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基板;N个光源,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基板上;树脂层,设置在基板和光源上;以及荧光体层,设置在树脂层上。其中,荧光体层包括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与N个光源中的一部分重叠的平坦区域和与平坦区域相邻的弯曲区域,其中,荧光体层包括第七点(在该第七点处荧光体层与基板彼此接触或面对)以及第四点(在该第四点处荧光体层的弯曲区域与平坦区域彼此接触或面对)。基板包括基板的第五点,第五点是从第四点到基板的上表面的最短距离的点,并且基板的第五点可以设置在大于从第七点到最靠近第七点的第一光源的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弯曲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区域中。
第四点可以设置在荧光体层的外表面上,并且第七点可以设置在荧光体层的内侧表面上的荧光体层与树脂层彼此接触或面对之处。荧光体层的平坦区域的厚度可以与弯曲区域的厚度相对应。
另外,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基板;多个光源,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基板上;树脂层,设置在基板和光源上;以及荧光体层,设置在树脂层上。树脂层包括在与基板的上表面接触的区域中与第一侧表面和边缘区域接触的第八点以及第九点(在该第九点处第二侧表面和边缘区域与基板的上表面接触)。从最靠近树脂层的边缘区域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到在边缘区域的外表面上的第十点的距离可以形成为与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八点和第九点的距离相等。
第一侧表面与基板的上表面彼此接触的区域可以包括直线。边缘区域的外表面包括第十一点,该第十一点是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距第一光源的中心最短距离的点,并且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十一点的直线距离可以形成为大于从第一光源的中心到第十点的距离。荧光体层可以包括红色油墨。
有益效果
在实施例中,由于荧光体层的侧表面形成为具有弯曲表面,因此能够防止在荧光体层的上表面与侧表面之间的界面处产生暗线。
另外,在实施例中,由于荧光体层的侧表面与光源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改变,因此具有提高荧光体层的亮度均匀性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中,由于在荧光体层的侧表面上进一步形成具有直线的表面,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从荧光体层的侧面发射的光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安装在图1的照明装置中的基板上的光源的配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在从图1的照明装置去除了荧光体层的状态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图5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和树脂层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的平面图。
图7是图6的照明装置的B-B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不限于将要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其他形式来实现,并且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和替代使用一个或多个元件。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除非特别具体定义和明确描述,否则可以按照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可以理解的含义解释,并且诸如字典中定义的术语等常用术语应能够考虑现有技术的上下文含义来解释其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用于解释实施例,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单数形式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在措辞中另有明确说明,并且在陈述了A和(和)B、C中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情况下,其可以包括可以由A、B和C组合的所有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组件时,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和(b)的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该组件与其他组件区分,而不能将该术语通过相应组成元件的性质、顺序或过程等来确定。并且当描述一个组件“连接”、“耦接”或“结合”到另一组件时,该描述不仅可以包括直接连接、耦接或结合到另一组件,还可以通过在该组件与该另一组件之间的又一个组件“连接”、“耦接”或“结合”。另外,在被描述为形成或设置在每个组件的“上方(上)”或“下方(下)”的情况下,该描述不仅包括两个组件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还包括在两个组件之间形成或设置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的情况。另外,当表述为“上方(上)”或“下方(下)”时,其可以指相对于一个元件向下的方向和向上的方向。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安装在基板上的光源的布置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可以具有六面体形状。照明装置100的形状不限于此。照明装置100可以形成为能够多面发光的结构。例如,光可以从照明装置100的上表面和四个侧表面发射。在上文中,示出了光被发射到五个表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光可以通过下表面发射。
参考图1至图3,照明装置100可以包括:基板(PCB:印刷电路板)110;设置在基板110上的多个光源120;设置在光源120上的树脂层130;以及设置在树脂层130上的荧光体层140。
基板110可以包括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基板110可以由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形成。基板110可以由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形成。导电图案的电极可以形成在基板110上。
光源120可以设置在基板110上。N个光源120可以在基板110的第一方向或长轴方向上设置,M个光源120可以在第二方向或短轴方向上设置。在基板110的长轴方向上布置的N个光源120之间的间隔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第一方向可以是列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行方向,并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正交。N为3以上的整数,M可以为2以上或3以上的整数。在基板110的短轴方向上布置的M个光源120之间的间隔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可以适当地设置光源120之间的分离距离以有效地实现面光源。
光源120可以包括发光器件。光源120可以发射蓝光、绿光、红光、白光、红外线光或紫外线光。光源120可以发射例如在420nm至470nm范围内的蓝光。光源120可以设置有化合物半导体。光源120包括半导体,例如,II-VI族或III-V族元素的化合物半导体。例如,光源120可以包括选自铝(Al)、镓(Ga)、铟(In)、磷(P)、砷(As)和氮(N)中的至少两种以上元素。
光源120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可以由II-VI族元素或III-V族元素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半导体来实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例如可以由具有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组成式的半导体材料形成。例如,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可以包括选自包含GaN、AlN、AlGaN、InGaN、InN、InAlGaN、AlInN、AlGaAs、GaP、GaAs、GaAsP、AlGaInP等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可以是掺杂有诸如Si、Ge、Sn、Se和Te的n型掺杂物的n型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可以是掺杂有诸如Mg、Zn、Ca、Sr和Ba的p型掺杂物的p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可以被实现为化合物半导体。有源层可以由II-VI族元素或III-V族元素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半导体来实现。当有源层以多阱结构实现时,有源层可以包括交替设置的多个阱层和多个势垒层,并且InxAlyGa1-x-yN(0≤x≤1,0≤y≤1,0≤x+y≤1)可以由半导体材料设置。例如,有源层可以包括选自包含InGaN/GaN、GaN/AlGaN、AlGaN/AlGaN、InGaN/AlGaN、InGaN/InGaN、AlGaAs/GaAs、InGaAs/GaAs、InGaP/GaP、AlInGaP/InGaP和InP/GaAs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在基板110上进一步形成反射层(未示出)。反射层用于向上引导由光源120产生的光。反射层可以包括白色材料。反射层可以包括树脂材料。反射层可以包括硅或环氧树脂中的诸如TiO2的反射材料。反射层可以设置在基板110和树脂层130之间。反射层的厚度可以小于光源120的厚度,并且可以反射沿光源120的横向发射的光。
树脂层130可以设置在基板110和光源120上。树脂层130可以覆盖每个光源120的上表面和侧表面。树脂层130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为平坦的,并且树脂层130的每个侧表面可以包括弯曲表面。树脂层130可以具有多边形的俯视图,并且可以包括至少四个侧表面。树脂层130可以具有圆形或椭圆形俯视图,并且可以包括具有弯曲表面的侧表面。
树脂层130的上表面可以面对荧光体层140的下表面,并且树脂层130的侧表面可以面对荧光体层140的侧表面。树脂层130可以是透明树脂材料,例如,诸如UV(紫外光)树脂、硅树脂或环氧树脂的树脂材料。UV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主要原料的树脂(低聚物型)作为主要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作为合成低聚物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主要材料可以进一步包括单体,所述单体中混合有作为低沸点稀释型反应性单体的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丙烯酸羟丁酯(HBA)和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EMA),并且可以混合有作为添加剂的光引发剂(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二苯基)、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磷)、抗氧化剂等。UV树脂可以由包含10%至21%的低聚物、30%至63%的单体和1.5%至6%的添加剂的组合物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单体可以是10%至21%的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10%至21%的丙烯酸羟丁酯(HBA)和10%至21%的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EMA)的混合物。添加剂可以以1%至5%的光引发剂的量添加,以能够执行引发光反应性的作用,并且可以由通过添加0.5%至1%的抗氧化剂能够改善泛黄的混合物形成。使用上述组成形成树脂层130可以用诸如UV树脂的树脂而不是导光板来形成层,以调节折射率和厚度,同时可以通过使用上述组成来使粘合特性、可靠性和大规模生产率都得到满足。树脂层130中可以进一步包括珠或扩散剂。扩散剂可以具有球形,并且其尺寸可以在4μm至6μm的范围内。扩散剂的形状和尺寸不限于此。
尽管树脂层130形成为单层,但是其可以形成为多层。例如,多层树脂层130可以包括在基板110上不包含杂质的第一树脂层和在第一树脂层上包含扩散剂的第二树脂层。相反,多层树脂层130可以包括包含扩散剂的第一树脂层和在基板110上不包含杂质的第二树脂层。
荧光体层140可以形成在树脂层130上。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透光材料。荧光体层140中可以包括透明绝缘材料和波长转换器件。荧光体层140可以由硅制成,例如,可以由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硅制成。硅是作为无机材料的硅与作为有机材料的碳结合在一起的聚合物,并且硅具有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光泽度等无机材料的特性以及反应性、溶解性、弹性和可加工性等有机材料的特性。硅可以包括普通硅和氟的比例增大的氟硅。增大氟硅的氟的比例具有改善耐湿性的效果。
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波长转换器件,该波长转换器件用于接收从光源120发射的光并提供经波长转换的光。例如,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荧光体或量子点中的至少一种。荧光体或量子点可以发射蓝色、绿色或红色的光。荧光体可以均匀地设置在荧光体层140内部。荧光体可以包括氟化合物的荧光体,例如可以包括基于MGF的荧光体、基于KSF的荧光体或基于KTF的荧光体中的至少一种。荧光体可以发射具有不同峰值波长的光,并且从光源120发射的光可以发射具有不同的黄色和红色或不同的红色峰值波长的光。当荧光体是红色荧光体时,红色荧光体可以具有610nm至650nm的波长范围,并且该波长可以具有小于10nm的宽度。红色荧光体可以包括基于氟化物的荧光体。基于氟化物的荧光体可包括基于KSF的红色K2SiF6:Mn4+、K2TiF6:Mn4+、NaYF4:Mn4+、NaGdF4:Mn4+、K3SiF7:Mn4+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基于KSF的荧光体可以具有KaSi1-cFb:Mn4+c的组成式,其中a可以满足1≤a≤2.5,b可以满足5≤b≤6.5,并且c可以满足0.001≤c≤0.1。
此外,基于氟化物的红色荧光体可以涂覆有不含Mn的氟化物,或者可以在荧光体的表面或不含Mn的氟化物涂层的表面上进一步包含有机材料涂层,以便提高高温/高湿度下的可靠性。在如上所述的基于氟化物的红色荧光体的情况下,与其他荧光体不同,由于可以实现10nm以下的宽度,因此其可以用于高分辨率装置中。根据实施例的荧光体组合物应该基本上符合化学计量学,并且每种元素可以被元素周期表上的各族中的另一种元素替代。例如,Sr可以被碱土II族的Ba、Ca、Mg等替代,Y可以被镧系的Tb、Lu、Sc、Gd替代。另外,可以根据期望的能级用Ce、Tb、Pr、Er、Yb等替代作为活化剂的Eu等,并且副活性剂等可以额外地单独应用于活化剂或改变其属性。
量子点可以包括II-VI族的化合物半导体或III-V族的化合物,并且可以发射红光。量子点例如可以是ZnS、ZnSe、ZnTe、CdS、CdSe、CdTe、GaN、GaP、GaAs、GaSb、InP、InAs、In、Sb、AlS、AlP、AlAs、PbS、PbSe、Ge、Si、CuInS2、CuInSe2等及其组合。
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荧光体和彩色油墨。荧光体层140中可以包括红色油墨。在红色油墨的情况下,当光源120未打开时,可以看到照明装置140的外表面为红色。即,当打开或关闭灯时,照明装置100均显示为红色,从而防止了由于色差引起的不均匀感。红色油墨可以包括红色粉末或红色油墨颗粒。
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设置在树脂层130上的第一区域141和设置在树脂层130的侧表面上的第二区域143。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可以在垂直于基板110的方向上与N个光源120中的若干光源重叠。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不与设置在基板110的最外侧上的至少一个光源120的一部分重叠。
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可以平行于基板110的上表面设置。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宽度可以小于基板110的宽度。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边缘可以设置在基板110的侧表面内。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可以包括平坦表面。
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从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边缘朝向基板110延伸。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包括弯曲表面。第二区域143可以被设置为比从第一区域的边缘连接到荧光体层140的下端的假想直线更靠外侧。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包括从树脂层130内部向外部具有凸形的弯曲表面。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与基板110和设置在基板110的上部的最外侧的光源120重叠。在实施例中,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和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厚度可以相同。作为另一示例,第一区域141的厚度可以比第二区域143的厚度更厚。
由于荧光体层140的侧部形成为具有弯曲表面,因此荧光体层140的边缘区域与设置在基板100的最外侧的光源120之间的距离减小,能够防止在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3之间的边界区域处出现暗线。在比较例中,多边形荧光体层会在上表面和侧表面之间的拐角处具有暗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去除在具有弯曲的侧表面和上表面的荧光体层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处的暗线。
尽管已经主要描述了光源、树脂层和荧光体层的布置结构,但是光源与荧光体层之间的距离、荧光体层的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以及树脂层与荧光体层的厚度之间的关系可能很重要。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照明装置的各个组件。
如图4所示,光源120在垂直方向上与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重叠,并且可以包括在垂直方向上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重叠的第一光源121。第一光源121可以设置为比在垂直方向上与第一区域141重叠的光源更靠外侧,或者可以更靠近树脂层130的弯曲表面。这里,第一光源121可以是在设置于基板100上的多个光源120中的设置为最靠近树脂层130的侧表面或外部弯曲表面的光源。
树脂层130的每个侧表面可以是弯曲的。树脂层130的每个侧表面可以比连接树脂层130的上下边缘的假想直线更向外凸。树脂层130的每个侧表面可以是凸出的弯曲表面,并且凸出的弯曲表面可以沿树脂层130的周边设置。树脂层130的侧表面之间的边界部分或拐角部分可以是弯曲的。
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包括弯曲表面。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包括第一点P1、第二点P2和第三点P3。第一点P1、第二点P2和第三点P3可以是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上的点。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可以包括第一点P1、第二点P2和第三点P3。第一点P1可以在荧光体层140的表面上与基板110相邻,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光源121的外侧。第一点P1可以设置为低于第一光源121的上表面上的水平直线。第二点P2可以设置在比光源120的上表面高的位置处,并且可以设置在通过第一点P1的垂直虚拟直线内部。第三点P3可以比第二点P2更靠近第一区域141,并且可以设置为比通过第二点P2的垂直虚拟直线更向内。
第一点P1可以是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沿基板110的水平方向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接触或交叉的位置。第三点P3可以是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垂直于基板110的直线和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接触或交叉的位置。第二点P2可以是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第一点P1和第三点P3之间的任何一个区域。第一点P1和第三点P3可以是基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水平直线和垂直直线相交的点。
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一点P1的第一距离L1、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二点P2的第二距离L2和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三点P3的第三距离L3可以彼此不同。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三点P3的第三距离L3可以形成为大于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一点P1的第一距离L1和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二点P2的第二距离L2。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二点P2的第二距离L2可以形成为大于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一点P1的第一距离L1。
为了解释常规问题,当树脂层140的侧表面不弯曲时,设置在光源最外侧的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二点P2之间的第二距离L2可以形成为远大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三点P3之间的第三距离L3以及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一点P1之间的第一距离L1。由于第二点P2与第一光源121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加,所以存在从第二点P2和第二点P2的周围产生暗线的问题。
在实施例中,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形成为具有弯曲的表面,使得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二点P2之间的第二距离L2减小。因此,具有防止出现暗线的效果。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形成弯曲表面以使得第一距离L1、第二距离L2和第三距离L3的值之间的差异小来改善荧光体层140的侧部的光均匀性。另外,可以改善荧光体层140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之间的光的均匀性。实际上,第一距离L1、第二距离L2和第三距离L3的距离值之间存在差异,但是随着朝向荧光体层140的上表面和侧面表面移动,距离值之间的差异很小。因此,当从其外部观看时,难以识别亮度差异。
可以根据第一光源121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一点P1之间的第一距离L1。第一光源121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第一光源121和与其相邻的光源之间的距离L4在5.5mm至6.5mm的范围内。当第一光源121和与其相邻的光源之间的距离L4超过6.5mm时,当从外部观看时,在设置有第一光源121的区域中可能出现热点。
第一光源121可以放置为使得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一点P1之间的第一距离L1为两个相邻光源121之间的第四距离L4的44%至55%。例如,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一点P1之间的第一距离L1可以被确定为大约3mm。当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一点P1之间的第一距离L1小于第四距离L4的44%或超过第四距离L4的55%时,通过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发射的光可能显得太亮或太暗,导致光均匀性劣化的问题。
可以根据荧光体层140和树脂层130的厚度来确定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曲率半径R1。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曲率半径R1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大于树脂层130的厚度t1与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t2之和。例如,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曲率半径R1可以形成为在垂直于基板110的方向上为树脂层130的厚度t1与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t2之和的100%至110%。树脂层130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t1可以是最大厚度。
这里,树脂层130的厚度t1可以是5.0mm至5.5mm,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t2可以是0.5mm。因此,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曲率半径R1可以是5.5mm至6.0mm。这里,当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t2形成为小于0.5mm时,可以提高光效率。由于将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t2形成为小于0.5mm的工艺实际上是困难的,因此将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t2至少形成为最小的是有效的。
另外,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在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3之间的第四点P4。第四点P4可以设置在荧光体层140的外表面的区域中。另外,第五点P5可以设置在基板110上与第四点P4具有最短距离处。
荧光体层140的第四点P4与基板110的第五点P5之间的距离L5可以大于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第一点P1到第一光源120的第一距离L1。另外,荧光体层140的第四点P4与基板110的第五点P5之间的距离L5可以形成为小于或等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曲率半径R1。
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第七点P7,在该第七点P7处,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与基板110彼此接触。第七点P7可以是荧光体层140的内表面上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与树脂层130彼此接触或面对之处。
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第七点P7与光源120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7可以形成为小于光源120之间的距离L4。形成在基板110上的第五点P5可以设置在大于从第七点P7到第一光源120的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曲率半径R1的区域内。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照明装置100的各种条件来确定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曲率半径R1。
图5是示出在从图1的照明装置去除了荧光体层的状态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图5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与树脂层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的平面图,图7是沿图5的B-B侧截取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树脂层130包括平坦的上表面131、从上表面131朝向基板110弯曲的第一侧表面133、与第一侧表面133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表面135、以及设置于第一侧表面133和第二侧表面135之间的边缘区域137。这里,第一侧表面133、第二侧表面135和边缘区域137可以包括弯曲表面。
树脂层130的上表面131可以与荧光体层的第一区域的下部接触。树脂层130的侧表面133和135以及边缘区域137可以与荧光体层的第二区域接触。即,树脂层130的上表面131、侧表面133和135以及边缘区域137可以形成为与荧光体层的内表面相对应的形状。
树脂层130可以包括第八点P8,树脂层130的第一侧表面133和边缘区域137在该第八点P8处接触或面对基板110的上表面。树脂层130可以包括第九点P9,在该点处第二侧表面135和边缘区域137在与基板110的上表面接触或面对的区域中接触或对应于基板110的上表面。树脂层130可以包括第十点P10,其为在与基板110的上表面接触或面对的区域中的边缘区域137的外表面。这里,树脂层130与基板110的上表面接触或面对的区域可以包括直线133a。
如图6所示,从与树脂层130的边缘区域137相邻的第一光源120的中心C1到边缘区域137的第十点P10的距离L10可以形成为与从第一光源120的中心C1到树脂层130的第八点P8的距离L8相等。
从与树脂层130的边缘区域137相邻的第一光源120的中心C1到边缘区域137的第十点P10的距离L10可以形成为与从第一光源120的中心C1到树脂层130的第九点P9的距离L9相等。
因此,从树脂层130的边缘区域137发射的光可以被发射为具有与从树脂层130的第一侧133和第二侧135发射的光相同的亮度。
如图7所示,树脂层130的边缘区域137的外表面可以包括第十一点P11,该第十一点P11是垂直于基板110距第一光源120的中心C1的最短距离的点。因此,从第一光源120的中心C1到第十一点P11的线距离L11可以形成为大于从第一光源120的中心C1到第十点P10的距离L10。即,与树脂层130的侧表面类似,从第一光源120到树脂层130的边缘区域137的距离可以朝着树脂层130的上表面增大。这里,当在基板110与树脂层130之间设置反射层时,设置在基板110上P5和P7中的每一个可以位于反射层中或者可以与反射层接触,并且也可以是最靠近基板110的点。当反射层设置在基板110与荧光体层140的下端之间时,荧光体层140的下端可以与反射层接触或者可以是最靠近基板110的点。反射层可以是基板110的上层。
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与常规照明装置进行比较,当常规照明装置由多面体形成时,可以看出在表面与表面之间的边界区域中出现暗线。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通过在弯曲表面中的表面与表面之间形成边界区域来防止出现暗线。另外,通过将照明装置的侧表面形成为具有弯曲表面,可以看出照明装置的整体光的亮度是均匀的。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在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二实施例可以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描述,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参照图8,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可以包括:基板110;设置在基板110上的多个光源120;设置在光源120上的树脂层130;以及设置在树脂上的荧光体层140。
基板110可以包括绝缘或导电材料。基板110可以由刚性或柔性材料形成。基板110可以由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形成。可以在基板110上形成导电图案的电极。可以根据使用目的以各种方式设计基板110。
光源120可以设置在基板110上。光源120可以包括发光器件。关于光源120,可以在基板110的长轴(列)的方向上设置N个光源120,并且可以在基板的短轴(行)的方向上设置M个光源120。树脂层130可以设置在基板110和光源120上。树脂层130可以形成为覆盖多个光源120的上表面和侧表面。荧光体层140可以设置在树脂层130上。
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形成在树脂层130上的第一区域141、设置在树脂层130的侧表面上的第二区域143和设置在基板110与第二区域143之间的第三区域145。
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可以在垂直于基板110的方向上与N个光源120中的若干光源重叠。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可以设置为平行于基板110的上表面。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可以包括平坦表面。
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从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侧表面朝向基板110延伸。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包括弯曲表面。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包括向外部凸出的弯曲表面。荧光体层140的第三区域145可以垂直地设置在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与基板110之间。荧光体层140的第三区域145的一侧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接触,并且荧光体层140的第三区域145的另一侧可以与基板110的上表面接触或面对。荧光体层140的第三区域145的高度h1可以小于光源120或第一光源121的高度h2。
在实施例中,荧光体层140的第一区域141的厚度、荧光体层143的第二区域143的厚度和荧光体层140的第三区域145的厚度可以形成为彼此相对应。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可以包括第一点P1、第二点P2和第三点P3。第一点P1、第二点P2和第三点P3可以是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
第一点P1可以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第一点P1在最靠近树脂层130的侧表面的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处沿基板110的水平方向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接触或面对。第一点P1可以是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和第三区域145彼此接触或面对的区域。第二点P2可以是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的任意一个区域。第三点P3可以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第三点P3与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垂直于基板110和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外表面的直线接触或面对。
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一点P1之间的第一距离L1、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二点P2之间的第二距离L2以及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三点P3之间的第三距离L3可以形成为彼此不同。
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三点P3的第三距离L3可以形成为比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一点P1的第一距离L1和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二点P2的第二距离L2大。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与第二点P2之间的第二距离L2可以形成为大于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一点P1的第二距离L2。
荧光体层14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41和第二区域143之间的第四点P4。第四点P4可以设置在荧光体层140的外表面上。基板110上的与第四点P4的距离最短之处可以包括第五点P5。荧光体层140的第四点P4与基板110的第五点P5之间的距离L5可以大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第一点P1到第一光源121的距离。荧光体层140的第四点P4与基板110的第五点P5之间的距离L5可以小于或等于荧光体层140的第二区域143的曲率半径R1。
荧光体层140的第三区域145可以包括第六点P6。第六点P6可以是荧光体层140的第三区域145的外表面与基板110的上表面彼此接触或面对的区域。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六点P6的距离L6可以大于从第一光源121的中心C1到第一点P1的距离L1。当反射层设置于基板110与树脂层130之间时,设置在基板110上的点P5和P7中的每一个可以位于反射层上或者可以与反射层接触,并且可以是最靠近基板110的点。当反射层设置于基板110与荧光体层140的下端之间时,荧光体层140的下端可以与反射层接触或者可以是最靠近基板110的点。反射层可以是基板110的上层。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具有荧光体层140,该荧光体层140在树脂层130侧具有与基板110的顶表面垂直的直线,因此具有发射到侧表面上的光的亮度可以更均匀地形成的效果。

Claims (15)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基板;
N个光源,所述N个光源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N为3以上的自然数;
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光源上;以及
荧光体层,所述荧光体层设置在所述树脂层上;
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与所述N个光源中的若干光源重叠并且包括平坦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的侧表面朝向所述基板延伸并且包括弯曲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点、第二点以及第三点,在所述第一点处从最靠近所述树脂层的所述侧表面的第一光源的中心水平地与所述基板接触,所述第二点在所述弯曲表面上,在所述第三点处垂直于所述基板的直线通过所述第一光源的中心,并且
其中,从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到所述第二点的第二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到所述第一点的第一距离,并且小于从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到所述第三点的第三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的44%至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之间的所述距离在5.5mm至6.5m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方向上的所述树脂层的厚度与所述荧光体层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弯曲表面的所述曲率半径包括所述树脂层的所述厚度与所述荧光体层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厚度之和的100%至110%,并且
其中,所述树脂层的所述厚度与所述荧光体层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厚度之和为5.5mm至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N个光源按列布置,M个光源按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第四点和第七点,所述第四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并且是所述荧光体层的外表面上的点,并且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表面在所述第七点处彼此面对,
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所述基板的第五点,所述第五点是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到所述第四点的最短距离的点,并且
其中,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五点设置在大于从所述第七点到最靠近所述第一点的所述第一光源的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在所述荧光体层的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基板之间并且与所述基板垂直的第三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区域包括面对所述基板的第六点,并且
其中,从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到所述第六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基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所述第三区域的高度小于所述光源的高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点、所述第二点和所述第三点是所述荧光体层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表面。
10.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基板;
N个光源,所述N个光源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N为3以上的自然数;
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光源上;以及
荧光体层,所述荧光体层设置在所述树脂层上;
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与所述N个光源的若干区域重叠的平坦区域和与所述平坦区域相邻的弯曲区域,
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第七点和第四点,在所述第七点处所述荧光体层与所述基板彼此接触,在所述第四点处所述荧光体层的所述弯曲区域与所述平坦区域彼此接触,
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所述基板的第五点,所述第五点是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到所述第四点的最短距离的点,并且
其中,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五点设置在大于从所述第七点到最靠近所述第七点的所述第一光源的距离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弯曲区域的曲率半径的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四点设置在所述荧光体层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七点设置在所述荧光体层的内表面上并且与所述荧光体层和所述树脂层相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荧光体层的所述平坦区域的厚度与所述弯曲区域的厚度相同。
13.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基板;
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光源上;以及
荧光体层,所述荧光体层设置在所述树脂层上;
其中,所述树脂层包括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接触的边缘区域,
其中,所述树脂层包括第八点、第九点以及第十点,在所述第八点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边缘区域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接触,在所述第九点处所述第二侧表面和所述边缘区域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彼此接触,所述第十点在所述边缘区域的外表面,并且
其中,从最靠近所述树脂层的所述边缘区域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到在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第十点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到所述第八点和所述第九点的距离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彼此面对的区域包括直线,
其中,所述边缘区域的所述外表面包括第十一点,所述第十一点是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距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最短距离的点,并且
其中,从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到所述第十一点的直线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中心到所述第十点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10或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红色油墨。
CN201980053305.XA 2018-08-16 2019-07-31 照明装置 Active CN112567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5372.XA CN116772132A (zh) 2018-08-16 2019-07-31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95319 2018-08-16
KR1020180095319A KR102646700B1 (ko) 2018-08-16 2018-08-16 조명 장치
PCT/KR2019/009524 WO2020036344A1 (ko) 2018-08-16 2019-07-31 조명 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5372.XA Division CN116772132A (zh) 2018-08-16 2019-07-31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169A true CN112567169A (zh) 2021-03-26
CN112567169B CN112567169B (zh) 2023-06-02

Family

ID=695255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5372.XA Pending CN116772132A (zh) 2018-08-16 2019-07-31 照明装置
CN201980053305.XA Active CN112567169B (zh) 2018-08-16 2019-07-31 照明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5372.XA Pending CN116772132A (zh) 2018-08-16 2019-07-31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1378252B2 (zh)
EP (2) EP3839323B1 (zh)
JP (1) JP7481324B2 (zh)
KR (2) KR102646700B1 (zh)
CN (2) CN116772132A (zh)
WO (1) WO20200363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64913B1 (ko) * 2018-09-11 2024-05-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어셈블리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5849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산켄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도체 발광장치, 반도체 발광모듈 및 조명장치
US20110227960A1 (en) * 2010-03-22 2011-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eld emission typ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2254904A (zh) * 2010-05-17 2011-11-23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US20120014115A1 (en) * 2010-01-07 2012-01-19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Aspherical led lens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4063832A (ja) * 2012-09-20 2014-04-10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75301A (zh) * 2016-03-31 2017-10-20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9721A (ja) * 2000-02-10 2001-08-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 源
KR200445356Y1 (ko) * 2007-07-12 2009-07-23 김태완 Led를 이용한 소형 경광등
JPWO2009037848A1 (ja) 2007-09-21 2011-01-06 株式会社東芝 照明用白色発光ランプと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DE102007049799A1 (de) * 2007-09-28 2009-04-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WO2009107535A1 (ja) * 2008-02-25 2009-09-03 株式会社東芝 白色ledランプ、バックライト、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KR101180134B1 (ko) 2008-05-30 2012-09-05 도시바 마테리알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백색 led 및 그를 사용한 백라이트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076017B2 (ja) * 2010-08-23 2012-11-21 株式会社東芝 発光装置
CN102444793A (zh) * 2010-10-07 2012-05-0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JP5049382B2 (ja) * 2010-12-21 2012-10-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03403894B (zh) * 2011-03-07 2016-10-2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灯、照明器和显示装置
CN103733362B (zh) * 2011-08-16 2017-03-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改善的发光效力的led器件
US8928021B1 (en) * 2013-06-18 2015-01-06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ED light pipe
KR102070096B1 (ko) 2013-06-27 2020-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명 장치
KR102261945B1 (ko) * 2014-01-27 2021-06-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장치
KR102107526B1 (ko) * 2014-03-13 2020-05-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US10365407B2 (en) * 2014-09-25 2019-07-30 Prysm, Inc. Optically excited phosphor display screens having coloring filtering pigments embedded in phosphor mixtures
JP2016157795A (ja) 2015-02-24 2016-09-0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発光モジュール
JP6566415B2 (ja) * 2015-05-19 2019-08-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KR102071954B1 (ko) 2015-06-24 2020-01-31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백색 광원 시스템
KR102538472B1 (ko) * 2018-05-18 2023-06-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장치
KR102664913B1 (ko) * 2018-09-11 2024-05-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어셈블리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5849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산켄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도체 발광장치, 반도체 발광모듈 및 조명장치
US20120014115A1 (en) * 2010-01-07 2012-01-19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Aspherical led lens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10227960A1 (en) * 2010-03-22 2011-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eld emission typ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2254904A (zh) * 2010-05-17 2011-11-23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JP2014063832A (ja) * 2012-09-20 2014-04-10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75301A (zh) * 2016-03-31 2017-10-20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81324B2 (ja) 2024-05-10
JP2021534546A (ja) 2021-12-09
US20220290838A1 (en) 2022-09-15
KR102646700B1 (ko) 2024-03-13
US20210348739A1 (en) 2021-11-11
EP3839323A4 (en) 2022-05-18
KR20240035431A (ko) 2024-03-15
US20240142082A1 (en) 2024-05-02
US11906149B2 (en) 2024-02-20
EP3839323A1 (en) 2021-06-23
CN112567169B (zh) 2023-06-02
EP4254525A3 (en) 2023-11-22
KR20200020070A (ko) 2020-02-26
EP3839323B1 (en) 2023-09-06
EP4254525A2 (en) 2023-10-04
CN116772132A (zh) 2023-09-19
US11378252B2 (en) 2022-07-05
WO2020036344A1 (ko) 2020-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42082A1 (en) Lighting device
KR20240058829A (ko) 조명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어셈블리
US20240145649A1 (en) Lighting device
KR20230149284A (ko) 조명 장치
CN113348323A (zh) 照明装置
KR20200037491A (ko) 조명 장치
KR20200037470A (ko) 면광원 모듈, 조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리어 램프
KR20200037515A (ko) 조명 장치
KR20200014643A (ko) 조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