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6459B -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6459B
CN112566459B CN202011381752.9A CN202011381752A CN112566459B CN 112566459 B CN112566459 B CN 112566459B CN 202011381752 A CN202011381752 A CN 202011381752A CN 112566459 B CN112566459 B CN 112566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nano
sol
passivation layer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17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6459A (zh
Inventor
陈晓杰
徐莎莎
石一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17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645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6876 priority patent/WO20221103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6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6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6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6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22/78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co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22/82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36Heat pipes, e.g. wicks or capillary pum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获取由钢板制成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在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将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并固定连接,以形成封闭内腔,所述毛细结构收容于所述封闭内腔内,所述封闭内腔用于填充冷却介质。本发明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可以满足均温板轻薄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气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日常生活、科研科教中的各种电子产品的功率越来越大,电子产品的发热越来越严重,均温板(Vapor Chamber,VC)是目前解决各类电子产品散热问题的理想方案。现有技术的均温板的材料通常为铜或铜合金,材料强度和支撑能力较差,若要满足均温板的支撑需求,则需要将铜或铜合金的厚度增大,无法满足均温板轻薄化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以及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散热装置,满足散热装置对于轻薄化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钢板制成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
在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
将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并固定连接,以形成封闭内腔,所述毛细结构收容于所述封闭内腔内,所述封闭内腔用于填充冷却介质。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包括: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入纳米溶胶中,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或者将所述纳米溶胶喷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或者将所述纳米溶胶辊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
优选的,所述纳米溶胶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所述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入纳米溶胶中,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包括: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入所述纳米铝溶胶或者所述纳米硅溶胶中浸泡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以使所述纳米铝溶胶分散于酸性水溶液中或者所述纳米硅溶胶分散于所述碱性水溶液中;将浸泡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钝化层。
优选的,所述纳米溶胶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所述将所述纳米溶胶喷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包括:将所述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喷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喷涂后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固化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钝化层。
优选的,所述纳米溶胶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所述将所述纳米溶胶辊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包括:将所述纳米铝溶胶或者所述纳米硅溶胶辊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辊涂后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固化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钝化层。
优选的,在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进行除油处理、酸洗处理和活化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除油处理包括: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置于除油溶液中,所述除油溶液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乳化剂,并将所述除油溶液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所述酸洗处理包括:将除油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置于酸性溶液,所述酸性溶液包括盐酸和若丁,并将所述酸性溶液的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所述活化处理包括:将酸洗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置于活化溶液中,所述活化溶液包括盐酸和乙酸,并等待30秒至1分钟后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取出。
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采用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制作形成。
一种散热装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形成封闭内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为钢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形成所述封闭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有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收容于所述封闭内腔内,所述封闭内腔填充有冷却介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用于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形成所述内腔时,支撑所述第二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或所述第一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钢材形成散热装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在钢板表面进行纳米处理以形成钝化层,可以满足散热装置对于轻薄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沿上述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由钢板制成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切割、蚀刻或压铸等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加工,用以形成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其中,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材料为钢材,具体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材料。
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可以设置有凹槽。当第一盖板设置有凹槽时,第二盖板可以盖合于第一盖板的槽口,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封闭内腔;或者,当第二盖板设置有凹槽时,第一盖板可以盖合于第二盖板的槽口,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封闭内腔;又或者,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设置有凹槽时,第一盖板的凹槽和第二盖板的凹槽尺寸不同,其中一个凹槽槽口的尺寸大于另一个凹槽槽口的尺寸,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合时,槽口尺寸大的盖板的凹槽槽壁与槽口尺寸小的盖板的外侧抵接,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封闭内腔。
202,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以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比如,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溶胶中,通过纳米处理以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或者将纳米溶胶喷涂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纳米处理以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又或者,将纳米溶胶辊涂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纳米处理以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即钝化层可以设置在第一盖板,或者钝化层可以设置在第二盖板,再或者钝化层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溶胶可以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中浸泡10分钟至20分钟,以使纳米铝溶胶分散于酸性水溶液中或者纳米硅溶胶分散于碱性水溶液中;将浸泡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其中,该钝化层可以为一层透明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溶胶可以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将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喷涂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喷涂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其中,室温为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固化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其中,该钝化层可以为一层白色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溶胶可以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将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辊涂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辊涂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其中,室温为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固化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其中,该钝化层可以为一层白色薄膜。
203,在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
通过上述的几种纳米处理方式,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可以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形成有钝化层,在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可以通过金属丝编织、金属粉烧结或表面电化学沉积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盖板钝化层的表面或第二盖板钝化层的表面,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在第一盖板的钝化层的表面或第二盖板钝化层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其中,毛细结构的材料可以为铜或者铜合金。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满足散热装置的散热需求,毛细结构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204,将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盖合并固定连接,以形成封闭内腔,毛细结构收容于封闭内腔内,封闭内腔用于填充冷却介质。
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粘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螺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还可以通过多种连接方式相组合以实现固定连接,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形成封闭内腔,该封闭内腔用于填充冷却介质。
其中,冷却介质可以在盖板盖合前填充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内的凹槽内。冷却介质可以为液体,在散热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散热装置热端的冷却介质汽化吸热,将热源的热量带走,汽化后的冷却介质通过封闭内腔自热端流向冷端并在冷端液化放热,然后液化后的冷却介质自毛细结构再次从冷端流向热端,如此往复循环,实现散热作用。由于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钝化层,可以避免冷却介质直接和钢材发生反应生成难以凝结的非凝结性气体,影响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不锈钢第一盖板和不锈钢第二盖板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覆盖一层铜板,用于避免冷却介质直接和不锈钢发生反应,但是铜和钢材之间会形成原电池,从而加速钢材与冷却介质的反应,无法较大程度的减少钢材与冷却介质之间的反应。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通过以钢材制成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在可以满足散热装置对于散热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散热装置轻薄化的需求。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01,获取由钢板制成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切割、蚀刻或压铸等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加工形成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其中,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材料为钢材,具体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材料,为了满足散热装置轻薄化和结构强度的需求,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厚度可以在0.05~0.4mm之间。
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可以设置有凹槽。当第一盖板设置有凹槽时,第二盖板可以盖合于第一盖板的槽口,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封闭内腔;或者,当第二盖板设置有凹槽时,第一盖板可以盖合于第二盖板的槽口,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封闭内腔;又或者,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设置有凹槽时,第一盖板的凹槽和第二盖板的凹槽尺寸不同,其中一个凹槽槽口的尺寸大于另一个凹槽槽口的尺寸,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合时,槽口尺寸大的盖板的凹槽槽壁与槽口尺寸小的盖板的外侧抵接,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封闭内腔。
302,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除油处理、酸洗处理和活化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除油处理包括:
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置于除油溶液中,除油溶液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乳化剂,并将除油溶液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
酸洗处理包括:
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置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包括盐酸和若丁,并将酸性溶液的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
活化处理包括:
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置于活化溶液中,活化溶液包括盐酸和乙酸,并等待30秒至1分钟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取出。
以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先除油处理,然后进行酸洗处理,最后进行活化处理示例:
除油处理:使用溶液浓度为10~50g/L的氢氧化钠、10~50g/L的碳酸钠、1~5ml/L的OP乳化剂按照预设的比例混合得到除油溶液,除油溶液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除油溶液浸泡20分钟至30分钟,浸泡后立即用纯水清洗干净,除油处理目的在于去除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油污,使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完全亲水化。除油溶液成分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浓度不宜过低,过低时脱脂力度不够,难以将油污完全去除,影响后期钝化层形成的均匀性和结合力,导致表面不均等缺陷,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浓度过高时润湿性差,且会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造成损伤,OP乳化剂作为表面活性剂,提高除油溶液的分散性和润湿性,有利于增强脱脂能力,OP乳化剂含量过低时除油效果不佳,过高时易残留表面难以清洗。
酸洗处理:使用溶液体积分数为20~30%的盐酸和浓度为3~5g/L的若丁混合,形成酸洗溶液,溶液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将除油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酸洗溶液中浸泡1分钟至2分钟,浸泡后立即用纯水清洗干净,酸洗处理是为了去除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表面的氧化层。盐酸对不锈钢氧化层的清除能力较强,盐酸浓度过低时需要较长的浸泡时间,会降低酸洗效率,盐酸浓度过高时会导致不锈钢表面过渡腐蚀,酸洗溶液温度过高时也会加速腐蚀,因此不宜高于40摄氏度,为了避免过腐蚀和抑制酸雾的形成,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若丁等缓蚀剂,缓蚀剂含量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酸洗效率。
活化处理:使用溶液体积分数为10~20%的盐酸和浓度为5~10g/L的乙酸混合,形成活化溶液,在室温下将酸洗过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活化溶液中浸泡0.5分钟至1分钟后取出,其中,室温为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使用纯水快速冲洗干净,立即进行纳米处理的步骤,活化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不锈钢表面活性,保证由纳米处理得到的钝化层和不锈钢盖板的结合力。活化溶液的酸度不宜过高,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经过酸洗后氧化层已经被去掉或很薄,若活化溶液酸度过高或者浸泡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过度腐蚀,影响不锈钢盖板性能。因此,最好保持活化溶液在较低浓度(<20%)并辅以一定的乙酸,降低氯离子的侵蚀,但为了保证活化处理的效果,活化溶液的浓度也不宜过低(<10%),尤其当酸洗处理和纳米处理之间需要间隔时间较长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除油处理中使用溶液浓度为40g/L的氢氧化钠、15g/L的碳酸钠、2mlL的OP乳化剂按照比例混合得到除油溶液,除油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该除油溶液浸泡20分钟,浸泡后立即用纯水清洗干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酸洗处理中使用体积分数为25%的盐酸和3g/L的若丁混合,形成酸洗溶液,溶液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将除油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酸洗溶液中浸泡1分钟,浸泡后立即用纯水清晰干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活化处理中使用体积分数为10%的盐酸和浓度为10g/L的乙酸混合,形成活化溶液,在室温下将酸洗过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活化溶液中浸泡0.5分钟后去除,使用纯水快速清洗干净,立即进行纳米处理的步骤。
303,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以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比如,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溶胶中,或者将纳米溶胶喷涂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再或者将纳米溶胶辊涂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纳米处理以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纳米铝溶胶和纳米硅溶胶的粒径较小,吸附能力强,并且成膜性和稳定性也较好,形成的薄膜铺展性优良、耐高温,即使存在孔隙也不会加快反应,因此可以作为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的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纳米溶胶的粒径、质量分数及PH值等性质需要选择较佳的使用范围。如果纳米溶胶的粒径过小、质量分数过高时,纳米溶胶的胶粒表面积较大,会导致纳米溶胶的稳定性下降;而纳米溶胶的粒径过大、质量分数过低时,则会导致固化后形成的钝化层致密性不好。而纳米粒径选择合适的PH值与其使用寿命息息相关,对于纳米铝溶胶来说PH值在2-5之间较为稳定,对于纳米硅溶胶来说PH值在9-11之间较为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胶粒不能稳定存在,会因沉降而失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溶胶可以为纳米铝溶胶,将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铝溶胶中浸泡10分钟至20分钟,其中,纳米铝溶胶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纳米铝溶胶的粒径为10纳米至50纳米,质量分数为20%至50%,纳米铝溶胶的PH值为2至5,以使纳米铝溶胶分散于酸性水溶液中,如硝酸、盐酸等等。将浸泡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使用纯水清洗掉多余溶液后,置于温度为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其中,该钝化层可以为一层50纳米至200纳米的透明薄膜。
示例性的,将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铝溶胶中浸泡15分钟,其中,纳米铝溶胶的粒径为15纳米,质量分数为40%,以使纳米铝溶胶分散于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溶液中,并调节PH值至2.5,将浸泡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使用纯水清洗掉多余溶液后,置于温度为150摄氏度的干燥箱中烘干30分钟,烘干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其中,该钝化层可以为一层100nm左右的透明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溶胶可以为纳米硅溶胶,将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硅溶胶中浸泡10分钟至20分钟,其中,纳米硅溶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纳米硅溶胶的粒径为10纳米至50纳米,质量分数为20%至50%,纳米硅溶胶的PH值为9至11,以使纳米硅溶胶分散于碱性水溶液中,如氨水、氢氧化钠等等。将浸泡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使用纯水清洗掉多余溶液后,置于温度为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其中,该钝化层可以为一层50纳米至200纳米的透明薄膜。
示例性的,将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硅溶胶中浸泡15分钟,其中,纳米铝溶胶的粒径为20纳米,质量分数为25%,以使纳米硅溶胶分散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调节PH值至9.5,将浸泡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使用纯水清洗掉多余溶液后,置于温度为150摄氏度的干燥箱中烘干30分钟,烘干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一层100nm左右的透明薄膜。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放入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中浸泡,纳米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会与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接触,以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内外表面均形成钝化层,而外表面所形成的钝化层对于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起不到作用,因此,可以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外表面形成的钝化层清除掉。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溶胶可以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将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喷涂在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喷涂的厚度在100微米之内,以防止喷涂形成的钝化层与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结合不牢固而脱落,喷涂后在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的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内,随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固化后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喷涂的过程中,需要涂覆均匀,使喷涂表面无流挂、颗粒物等缺陷。
示例性的,将纳米铝溶胶喷涂在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其中,喷涂的空气压力为0.6Mpa,喷枪枪头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距离为15cm,喷涂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随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150摄氏度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固化后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一层约25微米厚的白色薄膜。
示例性的,将纳米硅溶胶喷涂在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其中,喷涂的空气压力为0.6Mpa,喷枪枪头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距离为20cm,喷涂后在室温下静置20分钟,随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150摄氏度的干燥箱中固化40分钟,固化后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一层约25微米厚的白色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溶胶可以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将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辊涂在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辊涂的厚度在100微米之内,以防止辊涂形成的钝化层与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结合不牢固而脱落,辊涂后在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的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内,随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固化后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辊涂的过程中,需要涂覆均匀,使辊涂表面无流挂、颗粒物等缺陷。
示例性的,将纳米铝溶胶辊涂在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其中,辊涂的线速度为0.2m/min,涂布量为8g/m2,辊涂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随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150摄氏度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固化后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一层约25微米厚的白色薄膜。
示例性的,将纳米硅溶胶辊涂在经过活化处理后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其中,辊涂的线速度为0.25m/min,涂布量为10g/m2,辊涂后在室温下静置20分钟,随后将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置于150摄氏度的干燥箱中固化40分钟,固化后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一层约25微米厚的白色薄膜。
可以理解的是,将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喷涂或辊涂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与上述放入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中浸泡的区别在于,只需对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喷涂或辊涂纳米溶胶即可。
304,在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
通过上述的几种纳米处理方式,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可以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形成有钝化层,在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可以如上所述的毛细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散热装置的结构强度,在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还可以设置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可以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设置有收容槽,收容槽可以容纳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可以自收容槽槽底向槽口延伸,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合后可以与第一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或第二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抵接,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合形成内腔时,支撑第二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或第一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多个支撑柱均收容于收容槽内,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柱可以保证散热装置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收容槽和多个支撑柱可以通过蚀刻或冲压形成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上。多个支撑柱还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收容槽的槽底。多个支撑柱可以呈有序阵列排布,且相邻两支撑柱间隔设置,当然,多个支撑柱也可以无序排布,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305,将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盖合并固定连接,以形成封闭内腔,毛细结构收容于封闭内腔内,封闭内腔用于填充冷却介质。
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粘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螺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还可以通过多种连接方式相组合以实现固定连接,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形成封闭内腔,该封闭内腔用于填充冷却介质。
其中,冷却介质可以在盖板盖合前填充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内的凹槽内。冷却介质可以为液体,在散热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散热装置热端的冷却介质汽化吸热,将热源的热量带走,汽化后的冷却介质通过封闭内腔自热端流向冷端并在冷端液化放热,然后液化后的冷却介质自毛细结构再次从冷端流向热端,如此往复循环,实现散热作用。由于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钝化层,可以避免冷却介质直接和钢材发生反应生成难以凝结的非凝结性气体,影响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由于纳米溶胶粒径小、吸附性强、成膜性和稳定性较好,且形成的薄膜铺展性优良、耐高温,即使存在孔隙也不会加快反应,并通过上述纳米处理方式在由钢材形成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在可以满足散热装置对于散热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散热装置轻薄化的需求。
为进一步说明散热装置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请参阅图3至图5,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其中,散热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盖合形成封闭内腔130,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为钢板,第一盖板110和/或第二盖板120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140,即钝化层140可以设置在第一盖板110,或者钝化层140可以设置在第二盖板120,再或者钝化层140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在形成有钝化层141的第一盖板110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142的第二盖板120的表面设置有毛细结构150,毛细结构150收容于封闭内腔130内,封闭内腔130填充有冷却介质,其中,图中仅示出毛细结构150设置在第一盖板110的钝化层141的表面。
其中,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可以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形成板体,封闭内腔130在第一盖板110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31,和封闭内腔130在第二盖板120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32,以使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盖合后可形成具有封闭内腔130的板体,第一凹槽131可以容纳毛细结构150,第二凹槽132可以填充冷却介质,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凹槽131填充冷却介质,第二凹槽132容纳毛细结构150,即毛细结构150收容于封闭内腔13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10可以为直板结构,第二盖板120设置有凹槽,以使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盖合可以形成封闭内腔;或者第二盖板120为直板结构,第一盖板110设置有凹槽,以使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盖合可以形成封闭内腔;或者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均为直板结构,通过粘接件使得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之间可以形成封闭内腔。
其中,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粘接,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螺接,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还可以通过多种连接方式相组合以实现固定连接,本发明对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均为直板结构时,在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的侧边围绕设置连接件,诸如胶体或塑封材料等连接件,以使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形成具有封闭内腔的板体。
其中,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连接所形成的板体可以为矩形结构,也可以为圆角矩形结构,还可以为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的材料可以为钢材,诸如不锈钢材料,第一盖板110和/或第二盖板120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140,例如,可以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不锈钢材料的第一盖板110和/或第二盖板120的表面进行纳米处理,以使第一盖板110和/或第二盖板120的表面形成一层钝化层140。特别的,可以通过上述几种纳米处理方法在第一盖板110和/或第二盖板120形成封闭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140。
第一盖板110的钝化层141的表面或第二盖板120的钝化层142的表面设置有毛细结构150,该毛细结构150可以通过金属丝编织、金属粉烧结、表面电化学沉积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盖板110的钝化层141的表面或第二盖板120的钝化层142的表面,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在第一盖板110的钝化层141的表面或第二盖板120的钝化层142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150。其中,毛细结构150的材料可以为铜或者铜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散热装置100的散热需求,还可以在第一盖板的钝化层141的表面和第二盖板的钝化层142的表面均设置有毛细结构150。
相关技术中,散热装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材料一般为铜或铜合金,此种材料的强度和支撑效果欠佳。若为了满足散热装置对于强度的要求,则需要增大铜或铜合金材料的厚度,无法满足散热装置对于轻薄化的需求。基于此,本发明将钢材作为散热装置中板体的材料,并在板体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可以避免将钢材用作板体在散热装置使用过程中所产生非凝结性气体的现象,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装置能够满足散热装置对于轻薄化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散热装置的结构强度,散热装置还可以设置有支撑结构,请结合图3、图6和图7,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沿上述A-A方向的剖面图。
其中,第一盖板110设置有第一凹槽131,第二盖板120设置有第二凹槽132,以使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盖合后可形成具有封闭内腔130的板体,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140,其中,第一凹槽131的槽底和槽壁设置有第一盖板的钝化层141,毛细结构150设置于第一凹槽131内,第二凹槽132内设置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可以包括多个支撑柱121,多个支撑柱121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柱121自第二盖板120朝向第一盖板110方向延伸并抵接设置在第一盖板110的毛细结构150上。或者,第二凹槽132的槽底和槽壁设置有第二盖板的钝化层142,毛细结构150设置于第二凹槽132内,第一凹槽131内设置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柱121,多个支撑柱121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柱121自第一盖板110朝向第二盖板120方向延伸并抵接设置在第二盖板120的毛细结构150上,图中未示出。多个支撑柱121均收容于封闭内腔中,通过多个支撑柱121的支撑作用,可以保证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盖板110的第一凹槽131或第二盖板120的第二凹槽132和支撑柱121可以通过蚀刻或冲压形成于第一盖板110或第二盖板1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柱121还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凹槽131或第二凹槽132的槽底上。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支撑柱121呈有序阵列排布,且相邻两支撑柱121间隔设置。当然,多个支撑柱121也可以无序排布,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第一凹槽131的槽底以及多个支撑柱1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盖板的钝化层141或第二凹槽132的槽底以及多个支撑柱121的表面设置第二盖板的钝化层142。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还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态的具有支撑作用的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将钢材作为散热装置中板体的材料,并在板体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并在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上设置有支撑结构,可以避免将钢材用作板体在散热装置使用过程中所产生非凝结性气体的现象,还可以通过支撑结构提高散热装置的结构强度,满足散热装置对于轻薄化以及结构强度的需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钢板制成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入纳米溶胶中,通过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或者将所述纳米溶胶喷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或者将所述纳米溶胶辊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
在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毛细结构;
将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并固定连接,以形成封闭内腔,所述毛细结构收容于所述封闭内腔内,所述封闭内腔用于填充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溶胶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
所述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入纳米溶胶中,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包括:
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入所述纳米铝溶胶或者所述纳米硅溶胶中浸泡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以使所述纳米铝溶胶分散于酸性水溶液中或者所述纳米硅溶胶分散于碱性水溶液中;
将浸泡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烘干;
烘干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钝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溶胶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
所述将所述纳米溶胶喷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包括:
将所述纳米铝溶胶或者所述纳米硅溶胶喷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
喷涂后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
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
固化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钝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溶胶为纳米铝溶胶或者纳米硅溶胶;
所述将所述纳米溶胶辊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通过所述纳米处理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形成钝化层,包括:
将所述纳米铝溶胶或者所述纳米硅溶胶辊涂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
辊涂后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
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置于温度在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的干燥箱中固化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
固化后的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钝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进行纳米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进行除油处理、酸洗处理和活化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置于除油溶液中,所述除油溶液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乳化剂,并将所述除油溶液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
所述酸洗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置于酸性溶液中,所述酸性溶液包括盐酸和若丁,并将所述酸性溶液的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
所述活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放置于活化溶液中,所述活化溶液包括盐酸和乙酸,并等待30秒至1分钟后将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取出。
7.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8.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形成封闭内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为钢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形成所述封闭内腔的表面设置有纳米溶胶形成的钝化层,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一盖板的表面或形成有钝化层的第二盖板的表面设置有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收容于所述封闭内腔内,所述封闭内腔填充有冷却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用于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形成所述内腔时,支撑所述第二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或所述第一盖板表面的毛细结构。
CN202011381752.9A 2020-11-30 2020-11-30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Active CN112566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752.9A CN112566459B (zh) 2020-11-30 2020-11-30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PCT/CN2020/136876 WO2022110357A1 (zh) 2020-11-30 2020-12-16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752.9A CN112566459B (zh) 2020-11-30 2020-11-30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6459A CN112566459A (zh) 2021-03-26
CN112566459B true CN112566459B (zh) 2022-01-11

Family

ID=75045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1752.9A Active CN112566459B (zh) 2020-11-30 2020-11-30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6459B (zh)
WO (1) WO20221103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7813B3 (de) 2022-10-21 2023-09-21 Alutronic Kühlkörp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ühlkörpers aus Metal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890A (zh) * 2005-11-26 2007-05-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2586773A (zh) * 2012-03-23 2012-07-18 上海大学 不锈钢稀土转化膜钝化处理方法
CN205266115U (zh) * 2015-12-29 2016-05-25 东莞市灿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
CN111690920A (zh) * 2020-07-22 2020-09-22 武汉迪赛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镀锌钢板表面处理的改性硅溶胶无铬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9286C (zh) * 2005-09-13 2007-11-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晶闸管阀水冷散热器
CN101408386A (zh) * 2008-11-12 2009-04-15 王怀文 一种热交换传导器及炉具
WO2010080235A1 (en) * 2009-01-06 2010-07-1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at exchangers and related methods
JP5484834B2 (ja) * 2009-09-01 2014-05-07 日本パーカライジング株式会社 放熱性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27266A (en) * 2010-01-20 2011-08-01 Pegatron Corp Vapor cha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208377B (zh) * 2010-03-30 2013-05-15 陈盈同 具抗氧化纳米薄膜的散热单元及抗氧化纳米薄膜沉积方法
JP5915051B2 (ja) * 2010-09-29 2016-05-11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用基板およびヒートシンク付パワーモジュール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CN203523220U (zh) * 2013-09-04 2014-04-02 中山佳一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空腹热管散热器
CN207427670U (zh) * 2017-06-13 2018-05-29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7460473A (zh) * 2017-08-13 2017-12-12 上海釜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表面钝化处理工艺
CN111074186A (zh) * 2018-10-19 2020-04-28 沧州华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材表面耐指纹处理方法
CN110763061A (zh) * 2019-10-31 2020-02-07 东莞市合众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热板及其加工方法
CN211696005U (zh) * 2019-12-31 2020-10-16 昆山宏力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薄均热板
CN111836518B (zh) * 2020-07-06 2022-04-26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均温板及均温板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890A (zh) * 2005-11-26 2007-05-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2586773A (zh) * 2012-03-23 2012-07-18 上海大学 不锈钢稀土转化膜钝化处理方法
CN205266115U (zh) * 2015-12-29 2016-05-25 东莞市灿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轻质超薄型耐腐蚀镀铝钢带
CN111690920A (zh) * 2020-07-22 2020-09-22 武汉迪赛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镀锌钢板表面处理的改性硅溶胶无铬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10357A1 (zh) 2022-06-02
CN112566459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308262A1 (en) Humidity and/or Heat-Exchange Device
JP5145215B2 (ja) 熱交換用の被覆層付き蓄熱体
CN112566459B (zh)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CN106827139B (zh) 一种表面负载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硅的疏水竹材及其生产工艺
Shum et al. Enhancing wicking microflows in metallic foams
CN207040120U (zh) 一种节能防胀爆散热装置
CN110998217A (zh) 带有微结构化涂层的热交换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339818A1 (en) Ceramic, vaporization core, and vaporizer
CN110408977B (zh) 一种多尺度强化沸腾功能表面及复合制备方法
CN104630771B (zh) 一种在金属载体表面制备多孔氧化物薄膜的方法
JP6357926B2 (ja) 多孔質アルミニウム吸着体、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
CN214276626U (zh) 一种非均匀润湿性图案化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
CN110424041B (zh) 一种可调制的用于强化沸腾的改性表面制备方法
Meng et al. 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coating doped with CeO2 nanoparticles by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on Cu–Zn alloy surface
KR20130121064A (ko) 가전용 알루미늄 열교환기의 산화물층/도료층 조성물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열교환기
JP4849308B2 (ja) 金属多孔質体の表面処理方法
CN102114463B (zh) 一种减少氧化物涂层氚滞留的方法
CN112760630A (zh) 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散热装置
CN102226665A (zh) 一种提高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热湿交换效率的方法
JP2011231356A (ja) 金属基材の絶縁被膜方法、絶縁被膜金属基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装置
Abdulagatov et al. Copper nanowire arrays surface wettability control using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f TiO 2
Chen et al. A novel composite adsorbent coated superhydrophilic-nanostructured heterogeneous surface for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KR20150125416A (ko) 흡수식 냉동기용 탄소나노소재 코팅 전열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발기
CN111424228A (zh) 微熔陶瓷涂层火焰喷涂施工方法
Wu et al. 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n-pentane and acetone on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by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