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7398A -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7398A
CN112557398A CN202011341966.3A CN202011341966A CN112557398A CN 112557398 A CN112557398 A CN 112557398A CN 202011341966 A CN202011341966 A CN 202011341966A CN 112557398 A CN112557398 A CN 112557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image
mirror assembly
glue
surfac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19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寅航
刁晓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19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73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7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73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06Specially adapted optical and illumination featur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所述质检系统包括:一图像采集组件,该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用于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以得到不干胶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一主控设备,其与图像采集组件通信连接,以用于获取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胶面图像并根据胶面图像判断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Description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不干胶质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干胶制品的质检严格、产量大、检测困难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不干胶产业升级中的瓶颈问题,现阶段大部分厂家对于制品本身的生产已经实现自动化,可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不干胶的质检环节仍然依赖于人工检测,具体是:自动化产线出产一批不干胶后,将下料的不干胶搬运至检测室内,检测员手工剥开不干胶胶底,露出胶面,在白色灯光下仔细观察胶面,检测其多胶、少胶、漏胶、脏污、尺寸误差等瑕疵,通过这种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着检测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不干胶质检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所述质检系统包括:一图像采集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用于对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以得到所述不干胶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一主控设备,其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通信连接,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所述胶面图像并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在上述设计的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中,通过主控设备获取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基于胶面图像来判断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使得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通过图像识别即可实时判定,解决了现有的不干胶质检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的检测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图像采集组件在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时是倾斜拍摄,避免了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的不干胶在直视拍摄时存在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对不干胶的胶面拍摄的清晰度。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所述相机倾斜地朝向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和第一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并相对于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倾斜设置,所述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的上方,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对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还包括光源以及第二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相对倾斜设置,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的上方,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倾斜照射在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上并通过所述胶面倾斜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上,以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将反射后的光线传输到所述相机的镜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方法,所述质检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和主控设备,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用于对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和所述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主控设备,包括: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在上述设计的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方法,通过主控设备获取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基于胶面图像来判断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使得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通过图像识别即可实时判定,解决了现有的不干胶质检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的检测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图像采集组件在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时是倾斜拍摄,避免了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的不干胶在直视拍摄时存在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对不干胶的胶面拍摄的清晰度。
在第二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和第一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并相对于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倾斜设置,所述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的上方,在所述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达到预设分辨率;若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进行转动以使所述相机拍摄获得的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所述预设分辨率。
在第二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光源、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相对倾斜设置,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的上方,所述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的上方,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倾斜照射在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上并通过所述胶面倾斜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上,以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将反射后的光线传输到所述相机的镜头,所述主控设备分别与所述相机、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连接,在所述根据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达到预设分辨率;若否,则获取光源的亮度信息以及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不干胶的角度;根据所述亮度信息对第一反射组件和第二反射组件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相机拍摄获得的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所述预设分辨率。
在第二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包括:对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得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尺寸信息;获取不干胶的胶面设计尺寸信息;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尺寸信息与所述设计尺寸信息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对所述对当前采集的不干胶的胶面区域进行瑕疵标记。
在第二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包括:将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输入预设的瑕疵检测模型,以获得所述瑕疵检测模型输出的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无瑕疵或有瑕疵的瑕疵类型;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若是,则对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进行对应的瑕疵类型标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装置,所述质检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和主控设备,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用于对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和所述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主控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在上述设计的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装置中,通过主控设备获取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基于胶面图像来判断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使得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通过图像识别即可实时判定,解决了现有的不干胶质检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的检测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图像采集组件在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时是倾斜拍摄,避免了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的不干胶在直视拍摄时存在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对不干胶的胶面拍摄的清晰度。
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第六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质检系统的第一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质检系统的第二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质检系统的第三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质检系统的第四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质检系统的第五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质检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质检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质检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质检方法的第四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质检方法的第五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质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图像采集组件;101-相机;102-第一反射镜组件;103-光源;104-第二反射镜组件;20-主控设备;300-获取模块;301-判断模块;4-电子设备;401-处理器;402-存储器;403-通信总线;A-不干胶的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该质检系统包括有图像采集组件10和主控设备20,该图像采集组件10设置在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且该图像采集组件10用于对不干胶的胶面A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进而得到不干胶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其中,如图1中所示,不干胶当前可处于转轴传输带上,该转轴传输带上的不干胶通过转轴传送使得不干胶的胶面A依次经过图像采集组件10的视野区域,因此不干胶的胶面A的预设区域是不断变化的,进而可以对传输带上所有的不干胶依次进行拍摄。由于不干胶的胶面A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如果是直视不干胶的胶面A进行拍摄会存在边沿成像不清晰或拍摄的图像不能够达到检测效果的情况,因此,本申请设计的图像采集组件10是通过倾斜拍摄来获得不干胶的胶面A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该图像采集组件10与主控设备20通信连接,使得主控设备20可以获得图像采集组件10拍摄的不干胶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对胶面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来判断该胶面图像对应的不干胶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在上述设计的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中,通过主控设备获取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基于胶面图像来判断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使得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通过图像识别即可实时判定,解决了现有的不干胶质检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的检测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图像采集组件在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时是倾斜拍摄,避免了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的不干胶在直视拍摄时存在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对不干胶的胶面拍摄的清晰度。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图像采集组件10包括相机101,当图像采集组件10只有相机101时,可将该相机101倾斜地朝向该不干胶的胶面A的预设区域,进而进行倾斜拍摄。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如果直接采用相机对不干胶进行拍摄需要使得相机以很低的角度去拍摄才能获得比较清晰的成像,而工业场景中又没有很大的空间布置低角度相机,因此,如图3所示,在图像采集组件10包含相机101的基础上,还可以设计一第一反射镜组件102,该第一反射镜组件102设置于该不干胶的上方并且相对于该不干胶的胶面A倾斜设置,该相机101设置在该第一反射镜组件102的上方,以用于通过第一反射镜组件102对不干胶的胶面A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前述设计的基础上,如图4和图5所示,该图像采集组件还可以包含光源103和第二反射镜组件104,该第二反射镜组件104设置于该不干胶的上方并且与该第一反射镜组件102位于同一高度,该第二反射镜组件104与第一反射镜组件102相对倾斜设置,该光源103设置在第二反射镜组件104的上方,在使用时,该光源103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反射镜组件104倾斜照射在不干胶的胶面A的预设区域上,由于不干胶的胶面A处于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因此,不干胶的胶面A会将第二反射镜组件104传输的光线进行反射,进而反射给第一反射镜组件102,第一反射镜组件102进而将经过胶面的反射回的光线传输给相机101,进而使得相机101采集成像,通过设计的光源103、第二反射镜组件104和第一反射镜组件102使得相机101可以以较低的角度对不干胶的胶面A进行成像,进而避免占用过大的测量空间,设备小巧,安装便捷。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前述所说的第一反射镜组件102和第二反射镜组件104除了分别包含有一反射镜以外,还可以包含有转动轴和电机(图中未画出),进而使得主控设备20可控制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以使第一反射镜组件102和第二反射镜组件104中的反射镜可以在转动时进行角度调节;主控设备20还可以与前述所说的光源103连接,进而控制光源103的光线亮度。
第二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方法,该质检系统为第一实施例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质检系统,该质检方法应用于前述所说的主控设备,如图6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获取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
步骤S202:根据胶面图像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前述已经说到主控设备与图像采集组件通信连接,在此基础上,主控设备可执行上述步骤S200到步骤S202即主控设备会获取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对获取到的胶面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其中,前述步骤S202根据胶面图像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具体可通过如下步骤判断,如图7所示,其包括:
步骤S2020:对胶面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得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尺寸信息。
步骤S2021:获取不干胶的胶面设计尺寸信息。
步骤S2022: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尺寸信息与设计尺寸信息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转到步骤S2023。
步骤S2023:确定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存在瑕疵。
在步骤S2020中,主控设备可对不干胶的胶面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例如进行边缘提取等可以获得胶面图像中对应胶面的尺寸信息,进而执行步骤S2021。
在步骤S2021中,主控设备可与产线工单信息通信,进而获取不干胶的设计图纸,进而提取设计图纸中不干胶的设计尺寸信息,以获得不干胶的胶面设计尺寸信息,进而执行步骤S2022。
在步骤S2022中主控设备会计算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尺寸信息与设计尺寸信息的误差,进而判断该误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在预设范围内,则说明该不干胶的胶面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进而确定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不存在瑕疵;若不在预设范围内,则说明该不干胶的胶面的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进而确定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存在瑕疵。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除了前述基于尺寸来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以外,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多胶、少胶、漏胶和脏污等瑕疵,如图8所示,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4:将胶面图像输入预设的瑕疵检测模型,以获得瑕疵检测模型输出的胶面图像对应的检测结果。
步骤S2025: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胶面图像对应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若是,则转到步骤S2026。
步骤S2026:确定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存在瑕疵。
在步骤S2024中,主控设备内部预设有瑕疵检测模型,该瑕疵检测模块为将多张无瑕疵胶面图像、多种瑕疵类型的胶面图像(如多胶瑕疵的胶面图像、少胶瑕疵的胶面图像、漏胶瑕疵的胶面图像以及脏污瑕疵的胶面图像)作为训练图像集,每一图像具有对应的瑕疵类型标识,进而对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后得到的。在主控设备执行步骤S2024时,主控设备会将获取到的胶面图像输入到训练完成的瑕疵检测模型中,进而获得该瑕疵检测模型输出的胶面图像对应的检测结果,该检测结果中包含有该胶面图像属于哪种瑕疵类型,进而执行步骤S2025。
在步骤S2025中,步骤S2024获取到的检测结果中包含有该胶面图像属于哪种瑕疵类型,进而即可根据该胶面图像属于的瑕疵类型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瑕疵,若该检测结果中是无瑕疵,那么则说明该胶面图像对应的预设区域无瑕疵,若为多胶、少胶、漏胶和脏污等瑕疵中任意一种,那么则说明该胶面图像对应的预设区域具有相应类型的瑕疵,进而执行步骤S2026确定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存在瑕疵。
在上述设计的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方法,通过主控设备获取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基于胶面图像来判断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使得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通过图像识别即可实时判定,解决了现有的不干胶质检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的检测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图像采集组件在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时是倾斜拍摄,避免了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的不干胶在直视拍摄时存在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对不干胶的胶面拍摄的清晰度。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基于前述的步骤S202可确定每一预设区域的瑕疵类型,统计每一瑕疵类型对应的预设区域数量,然后将每一瑕疵类型对应的预设区域数量反馈给工艺部门,进而使得工艺部门可基于统计数据对相关瑕疵方面的工艺进行改进或修正。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和第一反射镜组件的基础上,在步骤S202根据胶面图像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之前,如图9所示,本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0:判断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达到预设分辨率,若否,则转到步骤S2011。
步骤S2011:控制第一反射镜组件进行转动以使相机拍摄获得的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预设分辨率。
在步骤S2010中,主控设备在获取到胶面图像之后,可识别出该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进而判断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达到预设分辨率也就是胶面图像的清晰度是否达到预设标准,若达到则执行步骤S202;若没有达到预设分辨率,则执行步骤S2011。
在步骤S2011中,主控设备会控制第一反射镜组件进行转动以调节第一反射镜的倾斜角度,例如依照前述所说,第一反射镜组件中具有电机时,主控设备可控制电机转动以使得第一反射镜进行转动以调节倾斜角度,进而使得相机拍摄获得的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预设分辨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第一反射镜组件、第二反射镜组件和光源的基础上,在步骤S202根据胶面图像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之前,如图10所示,本方案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2:判断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达到预设分辨率,若否,则转到步骤S2013。
步骤S2013:获取光源的亮度信息以及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不干胶的角度。
步骤S2014:根据亮度信息对第一反射组件和第二反射组件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相机拍摄获得的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预设分辨率。
在上述步骤中步骤S2012与前述的步骤S2010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当主控设备在执行步骤S2012判断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没有达到预设分辨率时,执行步骤S2013。
在步骤S2013中,主控设备会获取光源的亮度信息、第一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不干胶的角度以及第二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不干胶的角度,其中第一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不干胶的角度以及第二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不干胶的角度可通过设置在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角度传感器来采集获得;光源的亮度信息可通过设置在第二反射镜组件上的光感传感器采集获得,进而执行步骤S2014。
在步骤S2014中,主控设备会根据亮度信息对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得相机拍摄获得的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预设分辨率,由于胶面图像的分辨率可能与光源的亮度与反射镜的角度均有关,因此,可基于光源的亮度信息来对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的角度进行调节,例如,当光源的亮度信息较大,此时分辨率不能达到预设分辨率,可能是由于亮度过于大或过小造成画面不清晰,当亮度过大时可将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的角度调大,使得第二反射镜组件倾斜照射到胶面的预设区域的光线分散一些,进而使得形成的胶面图像的亮度暗一些,进而使得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预设分辨率,除了采用这种方式以外,在反射镜角度合适的情况下,可将光源的亮度调小;当亮度过小时,可将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的角度调小,使得第二反射镜组件倾斜照射到胶面的预设区域的光线聚合一些,进而使得形成的胶面图像的亮度高一些,进而使得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预设分辨率,除了采用这种方式以外,在反射镜角度合适的情况下,可将光源的亮度调大。
图11出示了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应理解,该质检系统为第一实施例介绍的质检系统,该装置与上述图6至图10中主控设备执行的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主控设备执行的方法涉及的步骤,该装置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具体地,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判断模块301,用于根据胶面图像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在上述设计的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装置中,通过主控设备获取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进而基于胶面图像来判断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使得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通过图像识别即可实时判定,解决了现有的不干胶质检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不干胶的胶面的瑕疵的检测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图像采集组件在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时是倾斜拍摄,避免了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的不干胶在直视拍摄时存在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对不干胶的胶面拍摄的清晰度。
如图1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过通信总线403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标出)互连并相互通讯,存储器402存储有处理器401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401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时执行前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过程,例如步骤S200至步骤S202:获取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根据胶面图像判断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过程。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过程。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检系统包括:
一图像采集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用于对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以得到所述不干胶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
一主控设备,其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通信连接,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所述胶面图像并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所述相机倾斜地朝向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和第一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并相对于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倾斜设置,所述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的上方,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对所述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还包括光源以及第二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相对倾斜设置,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的上方,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倾斜照射在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上并通过胶面倾斜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上,以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将反射后的光线传输到所述相机的镜头。
5.一种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检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和主控设备,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用于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和所述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主控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
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和第一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并相对于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倾斜设置,所述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的上方,在所述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达到预设分辨率;
若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进行转动以使所述相机拍摄获得的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所述预设分辨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光源、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设置于所述不干胶的上方,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相对倾斜设置,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的上方,所述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的上方,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组件倾斜照射在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上并通过胶面倾斜反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上,以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组件将反射后的光线传输到所述相机的镜头,所述主控设备分别与所述相机、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连接,在所述根据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是否达到预设分辨率;
若否,则获取光源的亮度信息以及第一反射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不干胶的角度;
根据所述亮度信息对第一反射组件和第二反射组件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相机拍摄获得的所述胶面图像的分辨率达到所述预设分辨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包括:
对所述胶面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得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尺寸信息;
获取不干胶的胶面设计尺寸信息;
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尺寸信息与所述设计尺寸信息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否,则确定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存在瑕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干胶的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包括:
将所述胶面图像输入预设的瑕疵检测模型,以获得所述瑕疵检测模型输出的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无瑕疵或有瑕疵的瑕疵类型;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胶面的预设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若是,则确定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存在瑕疵。
10.一种基于质检系统的不干胶质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检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和主控设备,所述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待检测的不干胶的上方并用于对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进行倾斜拍摄,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和所述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主控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组件拍摄的不干胶的胶面的预设区域的胶面图像;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胶面图像判断所述胶面图像对应的胶面区域是否存在瑕疵。
CN202011341966.3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25573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966.3A CN112557398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966.3A CN112557398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7398A true CN112557398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4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1966.3A Pending CN112557398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739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7012A (ja) * 1995-10-27 1997-05-16 Nkk Corp 表面疵の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70177A (zh) * 1996-06-25 1998-01-1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
JP2000055826A (ja) * 1998-08-12 2000-02-25 Dakku Engineering Kk 品質検査装置
JP2008180602A (ja) * 2007-01-24 2008-08-07 Sharp Corp 検査装置、検査方法、検査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0019635A (ja) * 2008-07-09 2010-01-28 Nikon Corp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WO2020212857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Santex Rimar Group S.R.L.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of defects in fabrics, during weav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7012A (ja) * 1995-10-27 1997-05-16 Nkk Corp 表面疵の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70177A (zh) * 1996-06-25 1998-01-1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
JP2000055826A (ja) * 1998-08-12 2000-02-25 Dakku Engineering Kk 品質検査装置
JP2008180602A (ja) * 2007-01-24 2008-08-07 Sharp Corp 検査装置、検査方法、検査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0019635A (ja) * 2008-07-09 2010-01-28 Nikon Corp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WO2020212857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Santex Rimar Group S.R.L.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of defects in fabrics, during weav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6825B (zh) 器件检测方法
CN108445007B (zh) 一种基于图像融合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JP6945245B2 (ja) 外観検査装置
US6531707B1 (en) Machine vision method for the inspection of a material for defects
US6259827B1 (en) Machine vision methods for enhanc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an object and its background using multiple on-axis images
EP1580691A2 (en)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cquisition of inspection image
CN111208147A (zh) 针脚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TWI495867B (zh) Application of repeated exposure to multiple exposure image blending detection method
US6765224B1 (en) Machine vi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inspection of a material
CN113984791B (zh) 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光学成像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57398A (zh) 一种不干胶的胶面的质检系统及其质检方法和装置
JP2795044B2 (ja) 圧着端子画像処理検査における照明方法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KR20170119952A (ko) 물품의 외관 검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물품의 외관 검사방법
US5841518A (en) Image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JP3321503B2 (ja) 電子部品の外観検査装置
KR20070101669A (ko) 마운팅 플레이트 어셈블리의 비전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CN113658099A (zh) 膜片瑕疵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686867A (zh) 一种点胶质量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摄像头调焦机
JP4162319B2 (ja) 欠陥検査装置
CN113066389A (zh) 发光二极管(led)灯板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98498A (zh) 一种光学镜头成品检测方法
JPS6232345A (ja) 欠点検出装置
JPH033884B2 (zh)
JPS5927859B2 (ja) ガラスビン胴部の欠陥検査装置
CN112989964B (zh) 一种眼球追踪模组性能的检测装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