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4337B -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4337B
CN112544337B CN202011405470.8A CN202011405470A CN112544337B CN 112544337 B CN112544337 B CN 112544337B CN 202011405470 A CN202011405470 A CN 202011405470A CN 112544337 B CN112544337 B CN 112544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tern ring
fixed
turntable
bag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54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4337A (zh
Inventor
高翔
葛修梅
张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uoya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uoya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uoya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Nuoya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54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4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4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4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4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4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01G18/22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a, e.g. bott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菌袋的制作,步骤S2、菌袋灭菌处理后接种培养,并进行后熟培养和低温刺激处理,步骤S3、低温处理后转移至出菇场摆放培养,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菌盖仍有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培养过程中还配制了培养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石灰粉、糖;由以下方法制备:将原料混合后加糖水搅拌均匀,堆成锥形堆,打上透气孔,堆顶覆盖上草帘保湿后发酵7‑10天,即得培养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白灵菇的菇蕾不在菌袋两头正常出菇,而在菌袋中间出菇,影响白灵菇的产量和品相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灵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百灵芝菇、克什米尔神菇、阿魏蘑、阿威侧耳、阿魏菇、雪山灵芝、鲍鱼菇。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长期食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和侧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占平菇的20%,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白灵菇还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和防治妇科阴道肿瘤等功效。白灵菇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真菌多糖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白灵菇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乱出菇问题,即不在菌袋两头正常出菇,而在菌袋中间出现菇蕾,对产量影响很大,而且导致长出的白灵菇形状不规整、不美观,影响白灵菇的品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白灵菇的菇蕾不在菌袋两头正常出菇,而在菌袋中间出菇,影响白灵菇的产量和品相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培养料装入规格为18×37×0.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定量装料1.2-1.4kg,将填装了培养料的塑料袋袋口朝上,放于菌袋压料套环设备的进料输送带上,启动进料输送带和减速电机,使上转盘和下转盘旋转,将塑料袋输送至压实机构下方,控制液压油缸输出端上下运动,使压块将塑料袋内的培养料紧密压实,再将塑料袋输送至套环机构下方,控制直线电机和夹块推缸,使夹块支架向下运动,束口夹块相互靠近,将塑料袋口收束,控制套环推缸输出端向下,将套环导轨上的套环下压,套环从两个转动块之间下落并套接在成束的塑料袋口上,控制套环推缸输出端收缩至顶端,控制夹块推缸的输出端收缩,将两个束口夹块相互远离,套环从两块束口夹块之间下移,实现套环完全套接在塑料袋口上,启动直线电机,将夹块支架向上抬起,上转盘和下转盘继续旋转,将套环后的塑料袋转移到出料输送带上并运输到转盘机构外,然后人工将袋口外翻并使用套环盖子将塑料袋封口,即得到菌袋;
步骤S2:将若干菌袋摆放于消毒框中,在温度为100℃条件下,常压灭菌处理24h,菌袋冷却后,向菌袋的套环端接种,并在22-26℃、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避光条件下,发菌40-50天,当菌丝发透培养料时,进行后熟培养,后熟培养15-20天时,将套环盖子打开挖去接种块,然后盖回盖子继续后熟培养15-20天,然后将菌袋转移至冷库中,在温度为-3℃至3℃的环境中保存7-10天;
步骤S3:将菌袋移出冷库,去掉套环上封口的盖子,在出菇场内将菌袋平摆于地面,两排菌袋之间距离80cm作为走道,控制出菇场内环境温度为6-16℃,环境湿度保持在80%-90%,每排菌袋堆叠高度为4-5层,在光照强度为500-800勒克斯,通风良好,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的条件下培养,当幼蕾长至1cm大小时进行疏蕾,每个菌袋保留一个体型健壮的优质菇蕾,继续培养,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菌盖仍有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
进一步,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芯35-50份、棉籽壳25-35份、麦麸8-10份、玉米粉4-6份、石灰粉1-3份、糖0.5-1份;所述培养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糖溶化于原料总重1.5-2倍的水中,其余原料混合后加糖水反复拌匀,然后堆成宽1.5米、高1米的梯形堆,堆上打若干透气孔后,在堆顶覆盖草帘保湿,当堆温升至70℃时进行翻堆,发酵7-10天。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菌袋压料套环设备,包括进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转盘机构、压实机构和套环机构,所述进料输送带和出料输送带对立设置于转盘机构两侧,所述压实机构位于转盘机构上方靠近进料输送带的一侧,所述套环机构位于转盘机构上方远离进料输送带和出料输送带的一侧;
所述转盘机构包括机架、底板、顶板、减速电机、齿轮箱、转盘轴、轴套、固定支架、下转盘和上转盘,所述底板安装固定于机架底端,所述顶板安装固定于机架顶端,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固定于底板上表面,所述齿轮箱安装固定于底板上表面的中心,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固定有主动链轮,齿轮箱的输入端安装固定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轴套位于顶板上表面的中心,轴套底端与顶板固定连接,轴套顶端安装固定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底端与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轴套内部设有转盘轴,所述转盘轴与轴套转动连接,转盘轴底端贯穿顶板与齿轮箱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盘轴与顶板转动连接,转盘轴顶端与下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下转盘位于固定支架上方,下转盘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转盘支杆,若干所述转盘支杆以下转盘中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转盘支杆顶端固定有上转盘,上转盘与下转盘关于转盘支杆对称设置,下转盘的周侧下方设有托袋滑轨,托袋滑轨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下转盘和上转盘的周侧设有挡袋环,所述挡袋环分别与下转盘和上转盘相配合,挡袋环安装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压实机构包括压料基杆、压料支架、油缸安装板、液压油缸、压块和弹性片,两根所述压料基杆底端固定于顶板上表面,所述油缸安装板固定在两根压料基杆顶端,两个所述液压油缸对立设置于油缸安装板的上方,液压油缸底端与油缸安装板固定连接,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贯穿油缸安装板固定有压块,所述压料支架位于压块下方,压料支架套接于压料基杆上,压料支架与压料基杆滑动连接,压料支架下方设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弹簧,两个弹簧分别套接于压料基杆上,压料支架上开有两个对立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压块相配合,若干个弹性片分别以两个通孔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弹性片的顶端固定于压料支架底端,弹性片底端相互靠近聚集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套环机构包括滑动导杆、推缸安装板、夹块支架、直线电机、固定架、套环导轨、转动块、套环推缸、夹块推缸和束口夹块,两根所述滑动导杆对立设置于顶板上方,滑动导杆底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滑动导杆顶端与推缸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夹块支架套接于滑动导杆上,夹块支架与滑动导杆滑动连接,滑动导杆底端设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输出端固定有丝杆,夹块支架靠近滑动导杆的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夹块支架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位于夹块支架上方,固定架安装固定于滑动导杆上,固定架上方安装固定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套环导轨,套环导轨的一端开有通槽,通槽内安装有两个对立设置的转动块,两个转动块分别与套环导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套环推缸对立设置于推缸安装板上方,套环推缸底端与推缸安装板固定连接,套环推缸输出端贯穿推缸安装板,套环推缸位于转动块正上方,夹块支架上固定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夹块推缸,两个夹块推缸之间设有两个对立设置的束口夹块,两个束口夹块分别与两个夹块推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束口夹块开有两个对立设置的束口槽,所述束口槽为锥形。
进一步,所述进料输送带的一端固定于顶板上表面的一侧,进料输送带位于下转盘下方,进料输送带分别与托袋滑轨和挡袋环相配合,进料输送带的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一支腿;所述出料输送带的一端固定于顶板上表面的另一侧,出料输送带位于下转盘下方,出料输送带分别与托袋滑轨和挡袋环相配合,出料输送带的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二支腿。
进一步,所述上转盘和下转盘周侧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套环出菇的方法,使用熟料栽培,菌袋灭菌后,在菌袋的套环端接种,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并在避光条件下先培养40-50天,菌丝布满培养料时,再进行后熟期培养30-40天,后熟后将菌袋移入冷库低温刺激7-10天,通过低温刺激,可以缩短白灵菇的培养周期;再将菌袋转移到出菇场,控制出菇场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在最适宜出菇的范围,提高出菇率的同时确保出菇位置准确,通过控制通风,控制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使环境更加适合白灵菇出菇阶段的生长需求;本发明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出菇集中、产量高、整齐度好、子实体朵型圆正;
本发明先将定量称取配制好的培养料填装到塑料袋内,然后使用菌袋压料套环设备,通过压实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将塑料袋内的培养料自动压实,提高了菌袋制作过程中培养料压实程度的一致性,可以有效避免因培养料压实程度不一致导致的出菇错位的问题;通过套环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将塑料袋自动化束口并套套环,提高了菌袋制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菌袋压料套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束口夹块、夹块支架和夹块推缸的装配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束口夹块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套环导轨与转动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进料输送带;101、第一支腿;2、出料输送带;201、第二支腿;3、转盘机构;301、机架;302、底板;303、顶板;304、减速电机;305、齿轮箱;306、主动链轮;307、从动链轮;308、转盘轴;309、轴套;310、固定支架;311、托袋滑轨;312、挡袋环;313、下转盘;314、转盘支杆;315、上转盘;4、压实机构;401、压料基杆;402、压料支架;403、油缸安装板;404、液压油缸;405、压块;406、弹性片;5、套环机构;501、滑动导杆;502、推缸安装板;503、夹块支架;504、直线电机;505、丝杆;506、固定架;507、套环导轨;508、转动块;509、套环推缸;510、夹块推缸;511、束口夹块;5110、束口槽;51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培养料装入规格为18×37×0.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定量装料1.2kg,将填装了培养料的塑料袋袋口朝上,放于菌袋压料套环设备的进料输送带1上,启动进料输送带1和减速电机304,使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旋转,将塑料袋输送至压实机构4下方,控制液压油缸404输出端上下运动,使压块405将塑料袋内的培养料紧密压实,再将塑料袋输送至套环机构5下方,控制直线电机504和夹块推缸510,使夹块支架503向下运动,束口夹块511相互靠近,将塑料袋口收束,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向下将套环导轨507上的套环下压,套环从两个转动块508之间下落并套接在成束的塑料袋口上,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收缩至顶端,控制夹块推缸510的输出端收缩,将两个束口夹块511相互远离,套环从两块束口夹块511之间下移,实现套环完全套接在塑料袋口上,启动直线电机504,将夹块支架503向上抬起,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继续旋转,将套环后的塑料袋转移到出料输送带2上并运输到转盘机构3外,然后人工将袋口外翻并使用套环盖子将塑料袋封口,即得到菌袋;
步骤S2:将若干菌袋摆放于消毒框中,在温度为100℃条件下,常压灭菌处理24h,菌袋冷却后,向菌袋的套环端接种,并在22℃、空气相对湿度为40%、避光条件下,发菌40天,当菌丝发透培养料时,进行后熟培养,后熟培养15天时,将套环盖子打开挖去接种块,然后盖回盖子继续后熟培养15天,然后将菌袋转移至冷库中,在温度为-3℃的环境中保存7天;
步骤S3:将菌袋移出冷库,去掉套环上封口的盖子,在出菇场内将菌袋平摆于地面,两排菌袋之间距离80cm作为走道,控制出菇场内环境温度为6℃,环境湿度保持在80%,每排菌袋堆叠高度为5层,在光照强度为500勒克斯,通风良好,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的条件下培养,当幼蕾长至1cm大小时进行疏蕾,每个菌袋保留一个优质菇蕾,继续培养,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菌盖仍有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芯35份、棉籽壳25份、麦麸8份、玉米粉4份、石灰粉1份、糖0.5份;所述培养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糖溶化于原料总重1.5倍的水中,其余原料混合后加糖水反复拌匀,然后堆成宽1.5米、高1米的梯形堆,堆上打若干透气孔后,在堆顶覆盖草帘保湿,当堆温升至70℃时进行翻堆,发酵7天。
实施例2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培养料装入规格为18×37×0.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定量装料1.3kg,将填装了培养料的塑料袋袋口朝上,放于菌袋压料套环设备的进料输送带1上,启动进料输送带1和减速电机304,使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旋转,将塑料袋输送至压实机构4下方,控制液压油缸404输出端上下运动,使压块405将塑料袋内的培养料紧密压实,再将塑料袋输送至套环机构5下方,控制直线电机504和夹块推缸510,使夹块支架503向下运动,束口夹块511相互靠近,将塑料袋口收束,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向下将套环导轨507上的套环下压,套环从两个转动块508之间下落并套接在成束的塑料袋口上,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收缩至顶端,控制夹块推缸510的输出端收缩,将两个束口夹块511相互远离,套环从两块束口夹块511之间下移,实现套环完全套接在塑料袋口上,启动直线电机504,将夹块支架503向上抬起,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继续旋转,将套环后的塑料袋转移到出料输送带2上并运输到转盘机构3外,然后人工将袋口外翻并使用套环盖子将塑料袋封口,即得到菌袋;
步骤S2:将若干菌袋摆放于消毒框中,在温度为100℃条件下,常压灭菌处理24h,菌袋冷却后,向菌袋的套环端接种,并在24℃、空气相对湿度为50%、避光条件下,发菌45天,当菌丝发透培养料时,进行后熟培养,后熟培养18天时,将套环盖子打开挖去接种块,然后盖回盖子继续后熟培养18天,然后将菌袋转移至冷库中,在温度为0℃的环境中保存8天;
步骤S3:将菌袋移出冷库,去掉套环上封口的盖子,在出菇场内将菌袋平摆于地面,两排菌袋之间距离80cm作为走道,控制出菇场内环境温度为10℃,环境湿度保持在85%,每排菌袋堆叠高度为5层,在光照强度为600勒克斯,通风良好,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的条件下培养,当幼蕾长至1cm大小时进行疏蕾,每个菌袋保留一个优质菇蕾,继续培养,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菌盖仍有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芯45份、棉籽壳30份、麦麸9份、玉米粉5份、石灰粉2份、糖0.8份;所述培养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糖溶化于原料总重1.5倍的水中,其余原料混合后加糖水反复拌匀,然后堆成宽1.5米、高1米的梯形堆,堆上打若干透气孔后,在堆顶覆盖草帘保湿,当堆温升至70℃时进行翻堆,发酵9天。
实施例3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培养料装入规格为18×37×0.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定量装料1.4kg,将填装了培养料的塑料袋袋口朝上,放于菌袋压料套环设备的进料输送带1上,启动进料输送带1和减速电机304,使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旋转,将塑料袋输送至压实机构4下方,控制液压油缸404输出端上下运动,使压块405将塑料袋内的培养料紧密压实,再将塑料袋输送至套环机构5下方,控制直线电机504和夹块推缸510,使夹块支架503向下运动,束口夹块511相互靠近,将塑料袋口收束,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向下将套环导轨507上的套环下压,套环从两个转动块508之间下落并套接在成束的塑料袋口上,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收缩至顶端,控制夹块推缸510的输出端收缩,将两个束口夹块511相互远离,套环从两块束口夹块511之间下移,实现套环完全套接在塑料袋口上,启动直线电机504,将夹块支架503向上抬起,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继续旋转,将套环后的塑料袋转移到出料输送带2上并运输到转盘机构3外,然后人工将袋口外翻并使用套环盖子将塑料袋封口,即得到菌袋;
步骤S2:将若干菌袋摆放于消毒框中,在温度为100℃条件下,常压灭菌处理24h,菌袋冷却后,向菌袋的套环端接种,并在26℃、空气相对湿度为60%、避光条件下,发菌50天,当菌丝发透培养料时,进行后熟培养,后熟培养20天时,将套环盖子打开挖去接种块,然后盖回盖子继续后熟培养20天,然后将菌袋转移至冷库中,在温度为3℃的环境中保存10天;
步骤S3:将菌袋移出冷库,去掉套环上封口的盖子,在出菇场内将菌袋平摆于地面,两排菌袋之间距离80cm作为走道,控制出菇场内环境温度为16℃,环境湿度保持在90%,每排菌袋堆叠高度为4层,在光照强度为800勒克斯,通风良好,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的条件下培养,当幼蕾长至1cm大小时进行疏蕾,每个菌袋保留一个优质菇蕾,继续培养,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菌盖仍有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芯50份、棉籽壳35份、麦麸10份、玉米粉6份、石灰粉3份、糖1份;所述培养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糖溶化于原料总重2倍的水中,其余原料混合后加糖水反复拌匀,然后堆成宽1.5米、高1米的梯形堆,堆上打若干透气孔后,在堆顶覆盖草帘保湿,当堆温升至70℃时进行翻堆,发酵10天。
请参阅图1-7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菌袋压料套环设备,包括进料输送带1、出料输送带2、转盘机构3、压实机构4和套环机构5,所述进料输送带1和出料输送带2对立设置于转盘机构3两侧,所述压实机构4位于转盘机构3上方靠近进料输送带1的一侧,所述套环机构5位于转盘机构3上方远离进料输送带1和出料输送带2的一侧;
所述转盘机构3包括机架301、底板302、顶板303、减速电机304、齿轮箱305、转盘轴308、轴套309、固定支架310、下转盘313和上转盘315,所述底板302安装固定于机架301底端,所述顶板303安装固定于机架301顶端,所述减速电机304安装固定于底板302上表面,所述齿轮箱305安装固定于底板302上表面的中心,减速电机304的输出端安装固定有主动链轮306,齿轮箱305的输入端安装固定有从动链轮307,所述主动链轮306与从动链轮307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轴套309位于顶板303上表面的中心,轴套309底端与顶板303固定连接,轴套309顶端安装固定有固定支架310,所述固定支架310底端与顶板303上表面固定连接,轴套309内部设有转盘轴308,所述转盘轴308与轴套309转动连接,转盘轴308底端贯穿顶板303与齿轮箱305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盘轴308与顶板303转动连接,转盘轴308顶端与下转盘313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下转盘313位于固定支架310上方,下转盘313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转盘支杆314,若干所述转盘支杆314以下转盘313中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转盘支杆314顶端固定有上转盘315,上转盘315与下转盘313关于转盘支杆314对称设置,下转盘313的周侧下方设有托袋滑轨311,托袋滑轨311与固定支架310固定连接,下转盘313和上转盘315的周侧设有挡袋环312,所述挡袋环312分别与下转盘313和上转盘315相配合,挡袋环312安装固定于固定支架310上。
所述压实机构4包括压料基杆401、压料支架402、油缸安装板403、液压油缸404、压块405和弹性片406,两根所述压料基杆401底端固定于顶板303上表面,所述油缸安装板403固定在两根压料基杆401顶端,两个所述液压油缸404对立设置于油缸安装板403的上方,液压油缸404底端与油缸安装板403固定连接,液压油缸404的输出端贯穿油缸安装板403固定有压块405,所述压料支架402位于压块405下方,压料支架402套接于压料基杆401上,压料支架402与压料基杆401滑动连接,压料支架402下方设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弹簧,两个弹簧分别套接于压料基杆401上,压料支架402上开有两个对立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压块405相配合,若干个弹性片406分别以两个通孔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弹性片406的顶端固定于压料支架402底端,弹性片406底端相互靠近聚集在一起。
所述套环机构5包括滑动导杆501、推缸安装板502、夹块支架503、直线电机504、固定架506、套环导轨507、转动块508、套环推缸509、夹块推缸510和束口夹块511,两根所述滑动导杆501对立设置于顶板303上方,滑动导杆501底端与顶板303固定连接,滑动导杆501顶端与推缸安装板502固定连接,所述夹块支架503套接于滑动导杆501上,夹块支架503与滑动导杆501滑动连接,滑动导杆501底端设有直线电机504,直线电机504输出端固定有丝杆505,夹块支架503靠近滑动导杆501的一端开有螺纹孔512,所述丝杆505与夹块支架503通过螺纹孔51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506位于夹块支架503上方,固定架506安装固定于滑动导杆501上,固定架506上方安装固定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套环导轨507,套环导轨507的一端开有通槽,通槽内安装有两个对立设置的转动块508,两个转动块508分别与套环导轨507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套环推缸509对立设置于推缸安装板502上方,套环推缸509底端与推缸安装板502固定连接,套环推缸509输出端贯穿推缸安装板502,套环推缸509位于转动块508正上方,夹块支架503上固定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夹块推缸510,两个夹块推缸510之间设有两个对立设置的束口夹块511,两个束口夹块511分别与两个夹块推缸5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束口夹块511开有两个对立设置的束口槽5110,所述束口槽5110为锥形。
所述进料输送带1的一端固定于顶板303上表面的一侧,进料输送带1位于下转盘313下方,进料输送带1分别与托袋滑轨311和挡袋环312相配合,进料输送带1的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一支腿101;所述出料输送带2的一端固定于顶板303上表面的另一侧,出料输送带2位于下转盘313下方,出料输送带2分别与托袋滑轨311和挡袋环312相配合,出料输送带2的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二支腿201。
所述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周侧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凹槽。
本发明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菌袋压料套环设备在使用时,先将定量填装了培养料的塑料袋摆放于进料输送带1上,袋口朝上,启动进料输送带1,塑料袋朝转盘机构3输送,塑料袋进入到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周侧的凹槽内,启动减速电机304,减速电机304输出端带动主动链轮306转动,主动链轮306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307转动,从动链轮307带动齿轮箱305输入端转动,齿轮箱305通过内部齿轮连接将水平方向的转动转换成竖直方向的转动,齿轮箱305输出端带动转盘轴308转动,转盘轴308带动下转盘313和上转盘315共同旋转,将塑料袋转移到托袋滑轨311和挡袋环312之间,当塑料袋到达压实机构4正下方时,控制液压油缸404伸长,液压油缸404输出端带动压块405向下运动,当压块405与弹性片406接触时,压块405带动压料支架402一同下降,弹性片406底端伸入到塑料袋开口内,压块405继续下降,弹性片406受力张开,将塑料袋袋口撑开,压块405进入到塑料袋内将培养料压实,然后控制液压油缸404收缩,压块405向上运动的同时压料支架402被弹簧向上抬起,弹性片406底端回弹聚拢,实现将塑料袋内培养料紧密压实;
塑料袋在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的凹槽内继续转动至套环机构5处,束口夹块511先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启动直线电机504,直线电机504输出端带动丝杆505转动,丝杆505通过与夹块支架503螺纹连接,将夹块支架503沿滑动导杆501向下移动,当束口夹块511底端与塑料袋口平齐时,夹块推缸510将两个束口夹块511推动合并在一起,塑料袋口处于束口夹块511的束口槽5110内,夹块支架503继续下降,塑料袋口在束口槽5110内逐渐收束,最终塑料袋口从束口槽5110顶部呈一束垂直冒出,此时停止直线电机504动作,启动套环推缸509输出端伸长,将位于套环导轨507内两个转动块508之间的套环下压,转动块508受压后转动,套环从两个转动块508之间下落并套接在成束的塑料袋口上,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收缩,转动块508回转到原位用以支撑下一个套环,控制夹块推缸510的输出端收缩,将两个束口夹块511相互远离,套环从两块束口夹块511之间下移,实现套环完全套接在塑料袋口上,启动直线电机504,将夹块支架503向上抬起,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继续旋转,将套环后的塑料袋转移到出料输送带2上并运输到转盘机构3外。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培养料装入规格为18×37×0.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定量装料1.2-1.4kg,将填装了培养料的塑料袋袋口朝上,放于菌袋压料套环设备的进料输送带(1)上,启动进料输送带(1)和减速电机(304),使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旋转,将塑料袋输送至压实机构(4)下方,控制液压油缸(404)输出端上下运动,使压块(405)将塑料袋内的培养料紧密压实,再将塑料袋输送至套环机构(5)下方,控制直线电机(504)和夹块推缸(510),使夹块支架(503)向下运动,束口夹块(511)相互靠近,将塑料袋口收束,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向下,将套环导轨(507)上的套环下压,套环从两个转动块(508)之间下落并套接在成束的塑料袋口上,控制套环推缸(509)输出端收缩至顶端,控制夹块推缸(510)的输出端收缩,将两个束口夹块(511)相互远离,套环从两块束口夹块(511)之间下移,实现套环完全套接在塑料袋口上,启动直线电机(504),将夹块支架(503)向上抬起,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继续旋转,将套环后的塑料袋转移到出料输送带(2)上并运输到转盘机构(3)外,然后人工将袋口外翻并使用套环盖子将塑料袋封口,即得到菌袋;
步骤S2:将若干菌袋摆放于消毒框中,在温度为100℃条件下,常压灭菌处理24h,菌袋冷却后,向菌袋的套环端接种,并在22-26℃、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避光条件下,发菌40-50天,当菌丝发透培养料时,进行后熟培养,后熟培养15-20天时,将套环盖子打开挖去接种块,然后盖回盖子继续后熟培养15-20天,然后将菌袋转移至冷库中,在温度为-3℃至3℃的环境中保存7-10天;
步骤S3:将菌袋移出冷库,去掉套环上封口的盖子,在出菇场内将菌袋平摆于地面,两排菌袋之间距离80cm作为走道,控制出菇场内环境温度为6-16℃,环境湿度保持在80%-90%,每排菌袋堆叠高度为4-5层,在光照强度为500-800勒克斯,通风良好,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的条件下培养,当幼蕾长至1cm大小时进行疏蕾,每个菌袋保留一个优质菇蕾,继续培养,当子实体菌盖充分展开,但菌盖仍有卷边,孢子未释放时采收子实体;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玉米芯35-50份、棉籽壳25-35份、麦麸8-10份、玉米粉4-6份、石灰粉1-3份、糖0.5-1份;
所述培养料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糖溶化于原料总重1.5-2倍的水中,其余原料混合后加糖水反复拌匀,然后堆成宽1.5米、高1米的梯形堆,堆上打若干透气孔后,在堆顶覆盖草帘保湿,当堆温升至70℃时进行翻堆,发酵7-10天;
所述菌袋压料套环设备,包括进料输送带(1)、出料输送带(2)、转盘机构(3)、压实机构(4)和套环机构(5),所述进料输送带(1)和出料输送带(2)对立设置于转盘机构(3)两侧,所述压实机构(4)位于转盘机构(3)上方靠近进料输送带(1)的一侧,所述套环机构(5)位于转盘机构(3)上方远离进料输送带(1)和出料输送带(2)的一侧;
所述转盘机构(3)包括机架(301)、底板(302)、顶板(303)、减速电机(304)、齿轮箱(305)、转盘轴(308)、轴套(309)、固定支架(310)、下转盘(313)和上转盘(315),所述底板(302)安装固定于机架(301)底端,所述顶板(303)安装固定于机架(301)顶端,所述减速电机(304)安装固定于底板(302)上表面,所述齿轮箱(305)安装固定于底板(302)上表面的中心,减速电机(304)的输出端安装固定有主动链轮(306),齿轮箱(305)的输入端安装固定有从动链轮(307),所述主动链轮(306)与从动链轮(307)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轴套(309)位于顶板(303)上表面的中心,轴套(309)底端与顶板(303)固定连接,轴套(309)顶端安装固定有固定支架(310),所述固定支架(310)底端与顶板(303)上表面固定连接,轴套(309)内部设有转盘轴(308),所述转盘轴(308)与轴套(309)转动连接,转盘轴(308)底端贯穿顶板(303)与齿轮箱(305)输出端固定连接,转盘轴(308)与顶板(303)转动连接,转盘轴(308)顶端与下转盘(313)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下转盘(313)位于固定支架(310)上方,下转盘(313)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转盘支杆(314),若干所述转盘支杆(314)以下转盘(313)中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转盘支杆(314)顶端固定有上转盘(315),上转盘(315)与下转盘(313)关于转盘支杆(314)对称设置,所述上转盘(315)和下转盘(313)周侧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凹槽,下转盘(313)的周侧下方设有托袋滑轨(311),托袋滑轨(311)与固定支架(310)固定连接,下转盘(313)和上转盘(315)的周侧设有挡袋环(312),所述挡袋环(312)分别与下转盘(313)和上转盘(315)相配合,挡袋环(312)安装固定于固定支架(310)上;
所述压实机构(4)包括压料基杆(401)、压料支架(402)、油缸安装板(403)、液压油缸(404)、压块(405)和弹性片(406),两根所述压料基杆(401)底端固定于顶板(303)上表面,所述油缸安装板(403)固定在两根压料基杆(401)顶端,两个所述液压油缸(404)对立设置于油缸安装板(403)的上方,液压油缸(404)底端与油缸安装板(403)固定连接,液压油缸(404)的输出端贯穿油缸安装板(403)固定有压块(405),所述压料支架(402)位于压块(405)下方,压料支架(402)套接于压料基杆(401)上,压料支架(402)与压料基杆(401)滑动连接,压料支架(402)下方设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弹簧,两个弹簧分别套接于压料基杆(401)上,压料支架(402)上开有两个对立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压块(405)相配合,若干个弹性片(406)分别以两个通孔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弹性片(406)的顶端固定于压料支架(402)底端,弹性片(406)底端相互靠近聚集在一起;
所述套环机构(5)包括滑动导杆(501)、推缸安装板(502)、夹块支架(503)、直线电机(504)、固定架(506)、套环导轨(507)、转动块(508)、套环推缸(509)、夹块推缸(510)和束口夹块(511),两根所述滑动导杆(501)对立设置于顶板(303)上方,滑动导杆(501)底端与顶板(303)固定连接,滑动导杆(501)顶端与推缸安装板(502)固定连接,所述夹块支架(503)套接于滑动导杆(501)上,夹块支架(503)与滑动导杆(501)滑动连接,滑动导杆(501)底端设有直线电机(504),直线电机(504)输出端固定有丝杆(505),夹块支架(503)靠近滑动导杆(501)的一端开有螺纹孔(512),所述丝杆(505)与夹块支架(503)通过螺纹孔(51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506)位于夹块支架(503)上方,固定架(506)安装固定于滑动导杆(501)上,固定架(506)上方安装固定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套环导轨(507),套环导轨(507)的一端开有通槽,通槽内安装有两个对立设置的转动块(508),两个转动块(508)分别与套环导轨(507)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套环推缸(509)对立设置于推缸安装板(502)上方,套环推缸(509)底端与推缸安装板(502)固定连接,套环推缸(509)输出端贯穿推缸安装板(502),套环推缸(509)位于转动块(508)正上方,夹块支架(503)上固定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夹块推缸(510),两个夹块推缸(510)之间设有两个对立设置的束口夹块(511),两个束口夹块(511)分别与两个夹块推缸(5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束口夹块(511)开有两个对立设置的束口槽(5110),所述束口槽(5110)为锥形;
所述进料输送带(1)的一端固定于顶板(303)上表面的一侧,进料输送带(1)位于下转盘(313)下方,进料输送带(1)分别与托袋滑轨(311)和挡袋环(312)相配合,进料输送带(1)的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一支腿(101);所述出料输送带(2)的一端固定于顶板(303)上表面的另一侧,出料输送带(2)位于下转盘(313)下方,出料输送带(2)分别与托袋滑轨(311)和挡袋环(312)相配合,出料输送带(2)的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二支腿(201)。
CN202011405470.8A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Active CN112544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5470.8A CN112544337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5470.8A CN112544337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4337A CN112544337A (zh) 2021-03-26
CN112544337B true CN112544337B (zh) 2022-10-14

Family

ID=7504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5470.8A Active CN112544337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43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3513B (zh) * 2005-01-31 2010-04-1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品种及菌种生产和栽培方法
CN103085997B (zh) * 2012-11-06 2014-12-24 漳州益利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食用菌混合料全自动套环封盖机
CN104756762B (zh) * 2015-04-03 2017-05-24 大连春晖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食用菌培养料装袋封口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4823703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栽培方法
CN105027967B (zh) * 2015-06-17 2017-07-04 漳州益利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菌袋自动套套环机
CN106742153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厦门祺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食用菌菌包生产线
CN109380062B (zh) * 2018-11-29 2021-02-09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食用菌原料基质自动循环装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4337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8244B1 (en) Method of cultivating fruit bodies of agaricus blazei in artificial mushroom cultivation bed
CN102210235A (zh) 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CN1166272C (zh)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CN106258478B (zh) 利用秸秆发酵基质制作的羊肚菌营养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6637A (zh) 一种黄色金针菇设施栽培方法
CN102550300A (zh) 一种用稻谷作培养基质栽培虫草的方法
CN103371053A (zh) 一种利用纯长水稻秸秆栽培绿色天然平菇的方法
CN101884363A (zh) 一种甜玉米加工副产物压捆发酵饲料及其规模化生产方法
CN102498937A (zh) 一种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4872386B (zh) 耐储存的草食动物全混合日粮的生产方法
CN1631078A (zh) 仿野生菇类食用菌种及其培养方法
CN1934985A (zh) 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
CN112544337B (zh) 一种白灵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CN1666589A (zh) 中国野生种大肥蘑菇菌株分离技术及栽培技术
CN104756764A (zh) 平菇立式覆土栽培方法
CN105237189A (zh) 一种羊肚菌营养包的配制及栽培方法
CN1666590A (zh) 长稻草立体栽培食用菌新技术
CN208821351U (zh) 一种竹荪培养基
Nikšić et al. Farming of Medicinal Mushrooms
CN103563643A (zh) 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袋栽云耳的方法
CN108002877B (zh) 一种利用艾渣栽培平菇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13615479B (zh) 一种含百合秸秆的鸡腿菇栽培用复合培养基质
CN106747776B (zh) 一种利用银耳废菌糠制作草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4892067A (zh) 一种食用菌类培养基制备方法
CN109526550A (zh) 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