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0523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0523A
CN112540523A CN202010839168.7A CN202010839168A CN112540523A CN 112540523 A CN112540523 A CN 112540523A CN 202010839168 A CN202010839168 A CN 202010839168A CN 112540523 A CN112540523 A CN 112540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ty ratio
heating element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91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0523B (zh
Inventor
村上清贵
菊地和彦
远藤佐助
田中雅也
佐伯谅太
宫下昂生
児岛良介
土井洋平
河岛裕树
篠原永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40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0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0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0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缩短加热装置的启动所需的时间。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具有发热部和控制部。发热部使用电阻值伴随温度上升而降低的材料,通过通电而发热。控制部使在装置本体启动时向所述发热部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有薄膜定影装置等按需加热装置。作为这样的按需加热装置中的加热器的材料,有时使用有TCR材料。这里所说的TCR材料是电阻值伴随温度的上升而升高的材料。通常,在使用了按需加热装置的装置(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启动时,有时预先确定该按需加热装置能够使用的电力。在该情况下,必须在能够使用的电力内进行加热。通过使用TCR材料,能够实现消耗电力的削减以及非通纸部的升温缓和。另一方面,根据TCR材料的特性,加热器中的电力伴随升温而降低。因此,存在有按需加热装置的启动(加热)所需的时间变长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抑制电力消耗的同时缩短加热装置的启动所需的时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发热部和控制部。发热部使用电阻值伴随温度上升而降低的材料,通过通电而发热。控制部使在装置本体启动时向所述发热部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加热器单元的正面剖视图。
图5是加热器单元的仰视图。
图6是导热构件、加热器单元以及筒状带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加热器温度计以及恒温器的俯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TCR材料中的温度与电力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示出基于启动处理时通电方式的占空比的变化的图。
图11是示出基于控制部的启动时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表示从向发热体组通电开始起的经过时间与筒状膜的温度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13是示出实验的效果的图。
图14是示出基于中央部通电方式的占空比的变化的图。
图15是示出基于端部通电方式的占空比的变化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器;2、扫描部;3、图像形成单元;4、片材供给部;5、输送部;6、控制部;7、排纸托盘;8、控制面板;9、翻转单元;10、壳体;20、片材收容部;21、拾取辊;23、输送辊;24、定位辊;25(25C、25M、25Y、25K)、图像形成部;25d、感光鼓;26、激光扫描单元;27、中间转印带;28、转印部;30、定影装置;30h、膜单元;30p、加压辊;32、金属芯;33、弹性层;35、筒状膜;36、支撑构件;38、支架;40、加热器单元;41、基板;43、绝缘层;45、发热体组;45a、中央部发热体;45b1、第一端部发热体;45b2、第二端部发热体;46、保护层;49、导热构件;52a、中央部接点;52b、端部接点;53a、中央部布线;53b1、第一端部布线;53b2、第二端部布线;55、布线组;57、共用布线;58、共用接点;62、加热器温度计;62a、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b、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4、膜温度计;64a、中央部膜温度计;64b、端部膜温度计;65、环境温度计;68、恒温器;68a、中央部恒温器;68b、端部恒温器;90、通信部;92、存储器;93、辅助存储装置;95、电源;96a、中央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b、端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100、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是复合机。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壳体10、显示器1、扫描部2、图像形成单元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排纸托盘7、翻转单元9、控制面板8以及控制部6。此外,图像形成单元3既可以是使调色剂像定影的装置,也可以是喷墨式的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调色剂等显影剂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片材S例如是纸、标签用纸。片材S只要是能够供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其表面形成图像的物体,则可以是任意物体。
壳体10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形。
显示器1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器1显示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相关的各种信息。
扫描部2将读取对象的图像信息读取为光的明暗。扫描部2记录读取到的图像信息。扫描部2将生成的图像信息向图像形成单元3输出。此外,记录的图像信息也可以经由网络发送到其它信息处理装置。
图像形成单元3基于从扫描部2接收到的图像信息或者从外部接收到的图像信息,通过调色剂等记录剂而形成输出图像(以下,称为调色剂像)。图像形成单元3将调色剂像向片材S的表面上转印。图像形成单元3对片材S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片材S。图像形成单元3的详细描述见后述。此外,片材S既可以是由片材供给部4供给的片材,也可以是手动插入的片材。
片材供给部4配合图像形成单元3形成调色剂像的定时,将片材S逐张向输送部5供给。片材供给部4具备片材收容部20和拾取辊21。
片材收容部20收纳规定的尺寸以及种类的片材S。
拾取辊21从片材收容部20逐张取出片材S。拾取辊21将取出的片材S朝向输送部5供给。
输送部5将从片材供给部4供给的片材S向图像形成单元3输送。输送部5具备输送辊23和定位辊24。
输送辊23将从拾取辊21供给的片材S朝向定位辊24输送。输送辊23使片材S的输送方向上的顶端与定位辊24的夹持部N抵接。
定位辊24通过在夹持部N中使片材S挠曲来调整片材S的输送方向上的顶端的位置。定位辊24根据图像形成单元3将调色剂像向片材S转印的定时来输送片材S。
说明图像形成单元3。
图像形成单元3具备多个图像形成部25、激光扫描单元26、中间转印带27、转印部28以及定影装置30。
图像形成部25具备感光鼓25d。图像形成部25在感光鼓25d上形成与来自扫描部2或者外部的图像信息相应的调色剂像。多个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分别形成基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像。
在感光鼓25d的周围配置有带电器、显影器等。带电器使感光鼓25d的表面带电。显影器收容包括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在内的显影剂。显影器对感光鼓25d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结果是,在感光鼓25d上形成有基于各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像。
激光扫描单元26对带电的感光鼓25d扫描激光L而对感光鼓25d进行曝光。激光扫描单元26使各色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感光鼓25d分别在激光LY、LM、LC、LK下曝光。由此,激光扫描单元26在感光鼓25d上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鼓25d的表面的调色剂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
转印部28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位置向片材S的表面上转印。
定影装置30对转印到片材S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片材S。定影装置30的详细描述见后述。
翻转单元9为了在片材S的背面形成图像而使片材S翻转。翻转单元9通过转向而使从定影装置30排出的片材S表里翻转。翻转单元9将翻转后的片材S朝向定位辊24输送。
排纸托盘7载置形成有图像并被排出的片材S。
控制面板8具备多个按钮。控制面板8接收用户的操作。控制面板8将与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相应的信号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6输出。此外,显示器1和控制面板8也可以构成为一体的触摸面板。
控制部6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的控制。控制部6的详细描述见后述。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硬件结构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通过总线连接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91、存储器92、辅助存储装置93等,并执行程序。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执行程序而作为具备扫描部2、图像形成单元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翻转单元9、控制面板8、通信部90的装置发挥功能。
CPU91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器92以及辅助存储装置93的程序而作为控制部6发挥功能。控制部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功能部的动作。
辅助存储装置93构成为使用磁硬盘装置、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辅助存储装置93存储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相关的各种信息。
通信部90构成为包括用于将装置本体与外部装置连接的通信接口。通信部90经由通信接口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详细说明定影装置30。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正面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是定影装置30。定影装置30具备加压辊30p和膜单元30h。
加压辊30p在与膜单元30h之间形成夹持部N。加压辊30p对进入夹持部N的片材S的调色剂像进行加压。加压辊30p自转而输送片材S。加压辊30p具备金属芯32、弹性层33以及脱模层(未图示)。
这样,加压辊30p能够将表面按压于筒状膜35且能够通过驱动而旋转。
金属芯32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为圆柱状。金属芯32的轴向上的两端部被支撑为能够旋转。金属芯32由马达(未图示)驱动而旋转。金属芯32与凸轮构件(未图示)抵接。凸轮构件通过旋转而使金属芯32相对于膜单元30h接近以及远离。
弹性层33由硅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弹性层33以一定的厚度形成在金属芯32的外周面上。
脱模层(未图示)由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树脂材料形成。脱模层形成在弹性层33的外周面上。
使用ASKER-C硬度计且在9.8N的载荷下,加压辊30p的外周面的硬度优选为40°~70°。由此,能够确保夹持部N的面积和加压辊30p的耐久性。
加压辊30p能够通过凸轮构件的旋转而相对于膜单元30h接近以及远离。当使加压辊30p接近膜单元30h并通过加压弹簧进行按压时,形成夹持部N。另一方面,在定影装置30中片材S发生卡纸的情况下,通过使加压辊30p离开膜单元30h,能够去除片材S。另外,在休眠时等筒状膜35停止旋转的状态下,通过使加压辊30p远离膜单元30h而防止筒状膜35的塑性变形。
加压辊30p由马达驱动而旋转。若加压辊30p在形成有夹持部N的状态下旋转,则膜单元30h的筒状膜35从动旋转。加压辊30p在片材S配置于夹持部N的状态下旋转,从而将片材S沿输送方向W输送。
膜单元30h对进入夹持部N的片材S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膜单元30h具有筒状膜35、加热器单元40、导热构件49、支撑构件36、支架38、加热器温度计62、恒温器68、膜温度计64。
筒状膜35形成为筒状。筒状膜35从内周侧起依次具备基层、弹性层、脱模层。基层由镍(Ni)等材料形成为筒状。弹性层层叠配置在基层的外周面上。弹性层由硅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脱模层层叠配置在弹性层的外周面上。脱模层由PFA树脂等材料形成。
图4是图5的IV-IV线的加热器单元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加热器单元的仰视图(从+z方向观察的图)。加热器单元40具备基板(发热体基板)41、发热体组45以及布线组55。
基板41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者氮化铝等陶瓷材料等形成。基板41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基板41配置在筒状膜35的径向的内侧。基板41将筒状膜35的轴向设为长边方向。
在本申请中,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如以下这样定义。y方向是基板41的长边方向。y方向与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平行。如后所述,+y方向是从中央部发热体45a朝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方向。x方向是基板41的短边方向,+x方向是片材S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方向)。z方向是基板41的法线方向,+z方向是发热体组45相对于基板41配置的方向。在基板41的+z方向的面上,由玻璃材料等形成有绝缘层43。
发热体组45配置于基板41。如图4所示,发热体组45形成于绝缘层43的+z方向的面。发热体组45由TCR(电阻温度系数)材料形成。例如,发热体组45由银·钯合金等形成。发热体组45的外形形成为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状。
如图5所示,发热体组45具备沿y方向并排配置的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中央部发热体45a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中央部发热体45a配置在发热体组45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中央部发热体45a也可以通过组合沿y方向并排配置的多个小发热体而构成。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配置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即发热体组45的+y方向上的端部。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配置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即发热体组45的-y方向上的端部。中央部发热体45a与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边界线既可以配置为与x方向平行,也可以配置为与x方向交叉。中央部发热体45a与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边界线也是同样的。
发热体组45通过通电而发热。中央部发热体45a的电阻值比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电阻值小。
y方向上的宽度较小的片材S通过定影装置30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仅使中央部发热体45a发热。另一方面,在y方向上的宽度较大的片材S的情况下,控制部6使发热体组45的整体发热。因此,中央部发热体45a与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相互独立地控制发热。另外,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同样地控制发热。
布线组55由银等金属材料形成。布线组55具备:中央部接点52a、中央部布线53a、端部接点52b、第一端部布线53b1、第二端部布线53b2、共用接点58以及共用布线57。
中央部接点52a配置于发热体组45的-y方向。中央部布线53a配置于发热体组45的+x方向。中央部布线53a连接中央部发热体45a的+x方向上的端边与中央部接点52a。
端部接点52b配置于中央部接点52a的-y方向。第一端部布线53b1配置于发热体组45的+x方向、且是中央部布线53a的+x方向。第一端部布线53b1连接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x方向上的端边与端部接点52b的+x方向上的端部。第二端部布线53b2配置于发热体组45的+x方向、且是中央部布线53a的-x方向。第二端部布线53b2连接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x方向上的端边与端部接点52b的-x方向上的端部。
共用接点58配置于发热体组45的+y方向。共用布线57配置于发热体组45的-x方向。共用布线57连接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x方向上的端边与共用接点58。
这样,在发热体组45的+x方向配置有第二端部布线53b2、中央部布线53a以及第一端部布线53b1。与此相对地,在发热体组45的-x方向仅配置有共用布线57。因此,发热体组45的x方向上的中心45c配置在比基板41的x方向上的中心41c靠-x方向的位置。
如图3所示,定义连结加压辊30p的中心pc与膜单元30h的中心hc的直线CL。基板41的x方向上的中心41c配置在比直线CL靠+x方向的位置。由此,基板41向夹持部N的+x方向延伸,因此易于将通过了夹持部N的片材S从膜单元30h剥离。
发热体组45的x方向上的中心45c配置在直线CL上。发热体组45整体包含在夹持部N的区域内,且配置于夹持部N的中心。由此,夹持部N的热分布变得均匀,通过夹持部N的片材S被均匀地加热。
如图4所示,在绝缘层43的+z方向的面形成有发热体组45以及布线组55。以覆盖发热体组45以及布线组55的方式,由玻璃材料等形成有保护层46。保护层46提高加热器单元40与筒状膜35的滑动性。
如图3所示,加热器单元40配置在筒状膜35的内侧。在筒状膜35的内周面涂布有润滑剂(未图示)。加热器单元40经由润滑剂与筒状膜35的内周面接触。当加热器单元40发热时,润滑剂的粘度降低。由此,能够确保加热器单元40与筒状膜35的滑动性。
这样,筒状膜35是一侧的面在与加热器单元40接触的同时在加热器单元40的表面滑动的带状的薄膜。
导热构件49由铜等热导率较高的金属材料形成。导热构件49的外形与加热器单元40的基板41的外形相同。导热构件49被配置为与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上的面接触。
支撑构件36由液晶聚合物等树脂材料形成。支撑构件36被配置为覆盖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以及x方向的两侧。支撑构件36经由导热构件49支撑加热器单元40。在支撑构件36的x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有圆倒角。支撑构件36在加热器单元40的x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撑筒状膜35的内周面。
当通过定影装置30的片材S被加热时,根据片材S的尺寸而在加热器单元40中产生有温度分布。若加热器单元40局部形成为高温,则存在有其温度超过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支撑构件36的耐热温度的可能性。导热构件49使加热器单元40的温度分布平均化。由此,能够确保支撑构件36的耐热性。
图6是导热构件、加热器单元以及筒状带的正面剖视图。导热构件49配置在加热器单元40的不与筒状膜35接触的一侧的面上。另外,导热构件49构成为在加热器单元40中的发热分布形成为峰值的位置不与该加热器单元40接触。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加热器单元40与导热构件49在a1以及a2的区域相接。然后,非接触的部分形成导热构件49的槽部。槽部的宽度相对于加热器单元40的发热体组45的宽度分别被更宽地设定为长度d1以及长度d2。例如,加热器单元40的发热体组45的宽度为4.5[mm]~4.9[mm],上述槽部的宽度为5[mm]左右。
图3所示的支架38由钢板材料等形成。支架38的与y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为U字状。支架38以由支撑构件36堵塞U字的开口部的方式装配于支撑构件36的-z方向。支架38沿y方向延伸。支架38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壳体。由此,膜单元30h被图像形成装置100支撑。支架38提高膜单元30h的弯曲刚性。在支架38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附近装配有限制筒状膜35朝向y方向移动的凸缘(未图示)。
加热器温度计62以夹着导热构件49的方式配置在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例如,加热器温度计62是热敏电阻。加热器温度计62装配并支撑于支撑构件36的-z方向上的面。加热器温度计62的感温元件通过沿z方向贯通支撑构件36的孔而与导热构件49接触。加热器温度计62经由导热构件49测定加热器单元40的温度。
恒温器68被配置为与加热器温度计62相同。恒温器68被组装到后述的电路中。在经由导热构件49检测到的加热器单元40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恒温器68切断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
图7是加热器温度计以及恒温器的俯视图(从-z方向观察的图)。在图7中,省略了支撑构件36的记载。此外,与加热器温度计、恒温器以及膜温度计的配置相关的以下的说明说明了各个感温元件的配置。
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沿y方向并排配置。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配置在发热体组45的y方向的范围内。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配置在发热体组45的x方向上的中心。即,从z方向观察,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与发热体组45在至少一部分上重叠。
多个恒温器68(中央部恒温器68a、端部恒温器68b)也被配置为与上述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相同。
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具备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和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
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测定中央部发热体45a的温度。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配置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范围内。即,从z方向观察,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与中央部发热体45a重叠。
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测定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如上所述,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同样地控制发热。因此,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温度与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相同。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配置在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范围内。即,从z方向观察,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与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重叠。
多个恒温器68具备中央部恒温器68a和端部恒温器68b。
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中央部恒温器68a切断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中央部恒温器68a配置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范围内。即,从z方向观察,中央部恒温器68a与中央部发热体45a重叠。
在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端部恒温器68b切断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如上所述,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同样地控制发热。因此,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温度与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相同。端部恒温器68b配置在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范围内。即,从z方向观察,端部恒温器68b与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重叠。
由此,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范围内配置有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以及中央部恒温器68a。由此,能够测定中央部发热体45a的温度。另外,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切断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另一方面,在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范围内配置有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以及端部恒温器68b。由此,能够测定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另外,在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切断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
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以及多个恒温器68沿y方向交替地并排配置。如上所述,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配置有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在该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范围内配置有端部恒温器68b。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配置在比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上的中心靠+y方向的位置。中央部恒温器68a配置在比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上的中心靠-y方向的位置。如上所述,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配置有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在该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范围内配置有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由此,从+y方向至-y方向依次并排配置有端部恒温器68b、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中央部恒温器68a以及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
通常,恒温器68利用伴随温度变化的双金属件的弯曲变形来连接以及切断电路。恒温器配合双金属件的形状而形成为细长。另外,端子从恒温器6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外侧延伸。外部布线的连接器通过铆接与该端子连接。因此,需要在恒温器68的长度方向的外侧确保空间。在定影装置30中,由于在x方向上没有空间富余,因此恒温器68的长度方向沿y方向配置。此时,若使多个恒温器68沿y方向相邻配置,则难以确保外部布线的连接空间。
如上所述,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以及多个恒温器68沿y方向交替地并排配置。由此,在恒温器68的y方向上的旁边配置有加热器温度计62。因此,能够确保外部布线相对于恒温器68的连接空间。另外,恒温器68以及加热器温度计62的y方向上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由此,能够在最佳的位置配置恒温器68以及加热器温度计62,能够控制定影装置30的温度。进而,与多个恒温器68连接的交流布线和与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连接的直流布线的分离变得容易。由此,能够抑制电路中的噪声的产生。
如图3所示,膜温度计64配置于筒状膜35的内侧、且在加热器单元40的+x方向。膜温度计64与筒状膜35的内周面接触,测定筒状膜35的温度。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除了具备加热器温度计62以及膜温度计64以外,还可以具备环境温度计65。环境温度计65对所安装的位置的周围的温度进行测定。环境温度计65只要在定影装置30的附近,则可以安装在任意位置。定影装置30的附近是指环境温度计65能够测定定影装置30所处的空间的温度(环境温度)的位置。如图3所示,环境温度计65例如也可以安装于位于膜单元30h的外侧的壳体10。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环境温度计65的情况下,控制部6也可以基于加热器温度计62、膜温度计64以及环境温度计65测定出的温度来控制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控制部6例如也可以在由环境温度计65测定出的温度比规定的值高的情况或者低的情况下,使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停止。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电路图。在图8中,图5的仰视图配置于纸面的上方,图8的俯视图配置于纸面的下方。另外,在图8中,在下方的俯视图的上方,与筒状膜35的剖面一起记载有多个膜温度计64。
多个膜温度计64具备中央部膜温度计64a和端部膜温度计64b。
中央部膜温度计64a与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接触。中央部膜温度计64a在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的范围内与筒状膜35接触。中央部膜温度计64a测定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温度。
端部膜温度计64b与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端部接触。端部膜温度计64b在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y方向的范围内与筒状膜35接触。端部膜温度计64b测定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如上所述,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同样地控制发热。因此,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与+y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相同。
电源95经由中央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a与中央部接点52a连接。电源95经由端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b与端部接点52b连接。控制部6相互独立地控制中央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a以及端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b的接通/断开。
当控制部6使中央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a接通时,从电源95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由此,中央部发热体45a发热。当控制部6使端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b接通时,从电源95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由此,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发热。由此,中央部发热体45a与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相互独立地控制发热。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相对于电源95并联连接。
电源95经由中央部恒温器68a以及端部恒温器68b与共用接点58连接。中央部恒温器68a以及端部恒温器68b串联连接。
当中央部发热体45a的温度异常上升时,中央部恒温器68a的检测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此时,中央部恒温器68a切断从电源95朝向发热体组45整体的通电。
当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温度异常上升时,端部恒温器68b的检测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此时,端部恒温器68b切断从电源95朝向发热体组45整体的通电。如上所述,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同样地控制发热。因此,在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异常上升时,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温度也同样上升。因而,在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异常上升的情况下也相同,端部恒温器68b切断从电源95朝向发热体组45整体的通电。
控制部6通过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来测定中央部发热体45a的温度。控制部6通过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来测定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温度与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温度相同。控制部6在定影装置30初始启动时(预热时)以及从暂时休止状态(休眠状态)恢复时,通过加热器温度计62来测定发热体组45的温度。
在定影装置30初始启动时以及从暂时休止状态恢复时,在中央部发热体45a和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中的至少一方的温度比规定的温度低的情况下,控制部6使发热体组45短时间发热。之后,控制部6开始加压辊30p的旋转。由于发热体组45的发热,涂布于筒状膜35的内周面的润滑剂的粘度降低。由此,能够确保加压辊30p开始旋转时的加热器单元40与筒状膜35的滑动性。
控制部6通过中央部膜温度计64a来测定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温度。控制部6通过端部膜温度计64b来测定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与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相同。控制部6在定影装置30运转时,测定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及端部的温度。
控制部6通过中央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a以及端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b对向发热体组45供给的电力进行相位控制或者频率控制。控制部6基于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温度测定结果,控制朝向中央部发热体45a的通电。控制部6基于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测定结果,控制朝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通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热体组45(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中使用有电阻值伴随温度的上升而升高的材料、即TCR材料。在该情况下,根据TCR材料的特性,发热体组45中的电力伴随升温而降低。具体地说,伴随发热体组45的发热,产生有下述式(1)这样的电力的输出的变化。
P=P0/{1+(αTCR/106)×(T-T0)}···(1)
在此,P表示任意温度下的输出[单位:W],P0表示基准温度下的输出[单位:W],T表示任意的温度[单位:℃],T0表示基准温度[单位:℃],αTCR表示电阻温度系数[单位:ppm]。在本实施方式的发热体组45中,例如使用电阻温度系数为1700[ppm]的TCR材料。在使用了使用这样的TCR材料的发热体组45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温度与电力的关系为电力随着温度上升而描绘曲线并降低。
通常,在定影装置30初始启动时以及从休眠状态恢复时(以下,将它们统称为“启动时”),进行发热体组的加热,直至筒状膜达到规定的温度为止。即,在启动时,对发热体组持续地进行通电。由此,发热体组被持续地加热。因此,在启动时,发热体组持续地升温,因此上述电力的降低变得显著。
在满足了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6根据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来进行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是指,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被分别通电。
启动处理开始条件是指定影装置30升温时。此外,在启动处理开始条件中,还可以进一步添加加热器温度范围条件、膜温度范围条件以及环境温度范围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加热器温度范围条件是指由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测定出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全部)在规定的范围内。膜温度范围条件是指由多个膜温度计64测定出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全部)在规定的范围内。环境温度范围条件是指由环境温度计65测定出的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只要是满足以下的方式条件的通电方式,则可以是任意的通电方式。方式条件是指如下这样的条件:发热体组45(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在通电开始时以X[%]的占空比通电,之后以每隔t0秒变高x[%]的占空比通电。
图10是示出基于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的占空比的变化的图。如图10所示,发热体组45在通电开始时(t=0)以X[%]的占空比开始通电。之后,在经过t0秒时,占空比被改变为X+x[%]。之后,在经过2t0秒时、经过3t0秒时以及经过4t0秒时,占空比分别改变为X+2x[%]、X+3x[%]以及X+4x[%]。此外,在占空比达到100[%]的情况下,不进行占空比的改变。
在满足了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6控制中央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a以及端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96b,以便通过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使发热体组45通电。此外,控制部6具备计时部(未图示),该计时部能够通过对t0秒钟的经过进行计时来通知改变占空比的定时(例如,发出信号)。
另外,在满足了启动处理结束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6使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停止。启动处理结束条件是指由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测定出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达到规定的温度(目标温度)。此外,启动处理结束条件也可以是由多个膜温度计64测定出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全部)达到规定的温度。
此外,在启动处理结束条件中,也可以进一步添加温度范围脱离条件。温度范围脱离条件是指不满足上述加热器温度范围条件、膜温度范围条件以及环境温度范围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图11是示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6的启动时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控制部6判定是否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ACT001)。如上所述,启动处理开始条件是指定影装置30启动时(例如,初始启动时以及从休眠状态恢复时等)。此外,控制部6也可以在由加热器温度计62测定出的温度、由膜温度计64测定出的温度以及由环境温度计65测定出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不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不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
控制部6在判定为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ACT001、是),通过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开始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ACT002)。如上所述,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是指如下通电方式:发热体组45在通电开始时以X[%]的占空比通电,之后以每隔t0秒变高x[%]的占空比通电。
控制部6取得由膜温度计64测定出的温度。控制部6判定所取得的温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定的目标温度(即,是否为目标温度以上)。控制部在判定为所取得的温度达到了目标温度的情况下(ACT 003、是),使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停止(ACT 008)。
另一方面,控制部6在判定为所取得的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ACT 003、否),等待从计时部(未图示)输出的通知(信号)。此外,在上述ACT002中开始朝向发热体组45通电之后,计时部每经过t0秒发送通知(信号)。由此,控制部6能够识别从通电开始起每经过t0秒的定时。
控制部6在通过接收信号而判定为经过了t0秒的情况下(ACT004、是),将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中的电力的占空比改变为高出x[%]的值(ACT005)。此外,控制部6在占空比已经达到100[%]的情况下,不进行占空比的改变。
之后,控制部6再次取得由膜温度计64测定出的温度。控制部6判定所取得的温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定的目标温度(即,是否为目标温度以上)(ACT 003)。
另一方面,控制部6在判定为不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ACT001、否),通过通常的通电方式开始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ACT006)。通常的通电方式是指发热体组45以一定的占空比(即,占空比不改变)通电的通电方式。此外,控制部6也可以在由加热器温度计62测定出的温度、由膜温度计64测定出的温度以及由环境温度计65测定出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不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不开始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
控制部6取得由膜温度计64测定出的温度。控制部6判定所取得的温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定的目标温度(即,是否为目标温度以上)。控制部6在判定为所取得的温度达到了目标温度的情况下(ACT 007、是),使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停止(ACT 008)。
以上,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基于控制部6的启动时的处理结束。
以下,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
在下述这样条件下进行了实验。
·使用上述说明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在启动时,通过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和通常的通电方式,分别进行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
·在启动时处理时的通电方式中,以使通电开始时的电力的占空比为80[%],之后每隔1.5秒升高5[%]的方式改变占空比。(即,X=0.8,x=0.05,t0=1.5。)
·在通常的通电方式中,使电力的占空比始终为100[%]。
·在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以及通常的通电方式中,均施加有1485[W]的电力。
图12是示出表示从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开始时起的经过时间与筒状膜35的温度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的横轴表示从开始朝向发热体组45通电起的经过时间[单位:秒]。图12的纵轴表示筒状膜35的温度[单位:℃]以及电力[单位:W]。
如图12所示,在对发热体组45以通常的通电方式(即占空比固定的通电方式)进行通电的情况下,电力的输出伴随TCR材料的升温而降低。例如图12所示,通电刚开始后大致1200[W]的电力在从通电开始起大致9秒后降低至大致1000[W]左右。如上所述,其原因在于发热体组45所使用的TCR材料的特性。由此,在通过通常的通电方式对发热体组45进行通电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筒状膜35的温度上升的增长随着从通电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而放缓。
与此相对地,如图12所示,在以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即占空比可变的通电方式)对发热体组45进行通电的情况下,以每隔一定期间(在本实验中为1.5秒)变得更高的方式改变电力的占空比。由此,每隔一定期间再次提高电力。在本实验中,以占空比80[%]开始朝向发热体组45通电,之后每隔1.5[秒]进行85[%]、90[%]、95[%]、100[%]合计4次的占空比的改变。与此相伴地,如图12所示,电力被提升四次。由此,能够抑制电力的降低。如图12所示,通电刚开始后大致1200[W]的电力即使在从通电开始起大致9秒后也维持大致1200[W]的电力。另外,由此,与通常的通电方式相比,能够抑制随着从通电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而产生的筒状膜35的温度上升的增长的放缓。
图13是示出实验的效果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13中示出了通过通常的通电方式和启动时的通电方式分别进行朝向发热体组45的通电的情况下的、启动时间和启动完成时平均电力的比较结果。
启动时间是定影装置30的启动所需的时间。即,启动时间是指从开始朝向发热体组45通电起到筒状膜35达到目标温度为止所需的时间。另外,启动完成时平均电力是指定影装置30的启动完成的时间点的平均电力。即,启动完成时平均电力是指筒状膜35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点的平均电力。
如图13所示,使用通常的通电方式(即,占空比固定的通电方式)的情况下的启动时间为8.6[秒]。与此相对地,在使用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即,占空比可变的通电方式)的情况下的启动时间为7.5[秒]。这样,与使用通常的通电方式的情况相比,在使用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的情况下,取得启动时间缩短大致12.8[%]这样的结果。
另外,如图13所示,在使用通常的通电方式的情况下的启动完成时平均电力为1067[W]。与此相对地,在使用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即,占空比可变的通电方式)的情况下的启动完成时平均电力为1183[W]。这样,与使用通常的通电方式的情况相比,在使用启动处理时的通电方式的情况下,取得启动完成时平均电力提高大致10.9[%]这样的结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发热体组45(发热部)和控制部6。发热体组45(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使用TCR材料(电阻值伴随温度的上升而升高的材料),通过通电而发热。控制部6在定影装置300启动时,使向发热体组45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
通过具备以上的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使向发热体组45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通常,使用了TCR材料的发热体伴随升温而电力降低。与此相伴地,存在有定影装置的启动(加热)所需的时间变长这样的问题。与此相对地,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每隔一定期间使电力的占空比改变为更高的值。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每隔一定期间再次提高(提升)降低的电力。即,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抑制电力的降低。由此,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使定影装置300的启动所需的时间比以往缩短。
另外,通常在图像形成装置启动时,有时预先确定定影装置能够使用的电力。在该情况下,必须在能够使用的电力内进行加热。与此相对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具备以上的结构,能够在抑制消耗电力的同时进行加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使向发热体组45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且以一定的变化幅度(增加幅度)变化,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控制部6也可以随着从通电开始时起经过的时间而进一步加长使占空比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即,也可以越是接近通电开始时的时间点,占空比增大的频度越高。在该情况下,在接近通电开始时的时间点,能够进一步抑制电力的降低。
另外,例如,控制部6也可以随着从通电开始时起经过的时间而进一步缩小占空比的变化幅度。即,也可以越是接近通电开始时的时间点,越是以更大的增加幅度来改变占空比。在该情况下,在接近通电开始时的时间点,能够进一步抑制电力的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
通常,在定影装置启动时,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有时会形成为比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温度低的温度。其原因在于,中央部是与该中央部同样地被加热的两端部所夹着的位置,与此相对地,端部在单侧不存在被加热的构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6通过互不相同的通电方式对中央部发热体45a和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进行通电。在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6通过中央部通电方式进行朝向中央部发热体45a的通电。另外,在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6通过端部通电方式进行朝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通电。
中央部通电方式只要是满足以下的方式条件的通电方式,则可以是任意的通电方式。方式条件是指如下这样的条件:中央部发热体45a在通电开始时以X[%]的占空比通电,之后以每隔t0秒变高x[%]的占空比通电。
端部通电方式只要是满足以下的方式条件的通电方式,则可以是任意的通电方式。方式条件是指如下这样的条件: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在通电开始时以X[%]的占空比分别通电,之后以每隔t0秒变高y[%]的占空比分别通电。在此,设为x<y。
图14是示出基于中央部通电方式的占空比的变化的图。如图14所示,中央部发热体45a在通电开始时(t=0)以X[%]的占空比开始通电。之后,在经过t0秒时,占空比被改变为X+x[%]。之后,在经过2t0秒时以及经过3t0秒时,占空比被分别改变为X+2x[%]以及X+3x[%]。此外,在占空比达到100[%]的情况下,不进行占空比的改变。
图15是示出基于端部通电方式的占空比的变化的图。如图15所示,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在通电开始时(t=0),以X[%]的占空比分别开始通电。之后,在经过t0秒时,占空比被分别改变为X+y[%]。之后,在经过2t0秒时,占空比被改变为X+2y[%]。此外,在占空比达到100[%]的情况下,不进行占空比的改变。此外,图15示出经过2t0秒时占空比达到100[%]的情况下的例子。因此,在经过3t0秒时没有进行占空比的改变。此外,如上所述,x<y。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满足启动处理开始条件的情况下,中央部发热体45a以每隔t0秒变高x[%]的占空比通电。与此相对地,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以变高比例比x[%]大的y[%]的占空比分别通电。由此,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以比中央部发热体45a相对大的方式每隔t0秒被提高电力。
通过具备以上的结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抑制在定影装置30的启动时,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形成为比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温度低的温度。
此外,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使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占空比的上升幅度(x)与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的占空比的上升幅度(y)不同的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该结构,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是使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占空比的改变频度与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的占空比的改变频度不同的结构。
具体地说,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对于朝向中央部发热体45a的通电,每隔t1[秒]进行占空比的改变,对于朝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通电,每隔t2[秒]进行占空比的改变。这里,t1>t2。此外,在该情况下,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占空比的上升幅度与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的占空比的上升幅度也可以相同。
在该情况下,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在比中央部发热体45a相对快的定时进行占空比的改变。由此,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定影装置30启动时,能够抑制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形成为比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温度低的温度。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朝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时的通电开始时的占空比与朝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时的通电开始时的占空比不同。
具体地说,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对于朝向中央部发热体45a的通电,以X1[%]的占空比开始通电,对于朝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通电,以X2[%]的占空比开始通电。在此,X1<X2。此外,在该情况下,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占空比的改变间隔和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的占空比的改变间隔也可以相同。此外,在该情况下,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占空比的变化幅度与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的占空比的变化幅度也可以相同。
在该情况下,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以比中央部发热体45a相对高的电力开始通电。由此,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定影装置30启动时,能够抑制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温度形成为比筒状膜3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温度低的温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发热体组45(发热部)和控制部6。发热体组45具备中央部发热体45a(中央部发热部)、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端部发热部)。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使用TCR材料,通过通电而发热。中央部发热体45a配置在发热体组45的中央。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分别配置在发热体组45的端部。控制部6在定影装置300启动时,使向发热体组45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在此,控制部6使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第一占空比)与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分别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第二占空比)不同。
通过具备以上的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能够使分别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的增加幅度比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的增加幅度大。在该情况下,与中央部发热体45a相比,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被更多地加热。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抑制筒状膜35的端部的温度比筒状膜35的中央部的温度低。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使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与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分别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不同,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控制部6也可以使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的改变的时间间隔与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分别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的改变的时间间隔不同。
例如,控制部6也可以使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分别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的改变的时间间隔比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的改变的时间间隔短。在该情况下,与中央部发热体45a相比,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被更多地加热。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抑制筒状膜35的端部的温度比筒状膜35的中央部的温度低。
另外,例如,控制部6也可以使通电开始时的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与通电开始时的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分别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不同。例如,控制部6也可以使通电开始时的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分别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大于通电开始时的向中央部发热体45a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在该情况下,与中央部发热体45a相比,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被更多地加热。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抑制筒状膜35的端部的温度比筒状膜35的中央部的温度低。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发热体组45是具备三个发热体(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的结构。但是,发热体组45所包含的发热体的个数既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是具备两个加热器温度计(中央部加热器温度计62a、端部加热器温度计62b)的结构。但是,多个加热器温度计62的个数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个恒温器68是具备两个恒温器(中央部恒温器68a、端部恒温器68b)的结构。但是,多个恒温器68的个数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另外,发热体组45所具备的发热体也可以是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特性的发热体。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是消色装置。在该情况下,加热装置是消色部。消色装置进行将通过消色调色剂形成于片材的图像消色(消除)的处理。消色部对形成于通过夹持部的片材的消色调色剂像进行加热而消色。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筒状膜35是定影带的一个例子。另外,发热体组45是发热部的一个例子。另外,中央部发热体45a是中央部发热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是端部发热部的一个例子。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功能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也可以使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来实现。程序也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是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程序也可以经由电通信线路来发送。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6是软件功能部,但是也可以是LSI等硬件功能部。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使向发热体组45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每隔一定期间使电力的占空比改变为更高的值,能够每隔一定期间再次提高因TCR材料的特性而降低的电力。即,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抑制电力的降低。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使加热装置的启动所需的时间比以往缩短。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改变。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发热部,使用电阻值伴随温度上升而降低的材料,通过通电而发热;以及
控制部,使在装置本体启动时向所述发热部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占空比以随着时间而变大的方式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占空比以一定的变化幅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占空比的变化幅度以随着时间而变小的方式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占空比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使所述占空比变化的时间间隔设为随着时间而变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具备:
中央部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发热部的中央部;以及
端部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发热部的端部,
所述控制部使第一占空比与第二占空比不同,所述第一占空比表示向所述中央部发热部通电的所述电力的占空比,所述第二占空比表示向所述端部发热部通电的所述电力的占空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占空比的增加幅度以大于所述第一占空比的增加幅度的方式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占空比变化的时间间隔以短于所述第一占空比变化的时间间隔的方式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通电开始时的所述第二占空比大于所述通电开始时的所述第一占空比。
11.一种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方法包括:
加热步骤,使发热部进行加热,所述发热部使用电阻值伴随温度上升而降低的材料,并通过通电而发热;以及
控制步骤,使向所述发热部通电的电力的占空比随时间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使所述占空比以随着时间而变大的方式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使所述占空比变化的时间间隔随着时间而变长。
CN202010839168.7A 2019-09-20 2020-08-19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Active CN1125405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1663 2019-09-20
JP2019171663A JP7362388B2 (ja) 2019-09-20 2019-09-20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0523A true CN112540523A (zh) 2021-03-23
CN112540523B CN112540523B (zh) 2024-05-24

Family

ID=7224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9168.7A Active CN112540523B (zh) 2019-09-20 2020-08-19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281132B2 (zh)
EP (1) EP3796097A1 (zh)
JP (2) JP7362388B2 (zh)
CN (1) CN11254052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435A (ja) * 1994-07-29 1996-02-16 Kyocera Corp 加熱温度制御装置
JP2008209538A (ja) * 2007-02-26 2008-09-11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03830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accurately estimating power consumption level
JP2015040937A (ja) * 2013-08-21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CN104977833A (zh) * 2014-04-03 2015-10-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125529A (zh) * 2015-05-08 2016-11-1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873335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1155A (en) * 1988-11-25 1993-08-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linear heat generating layer with variable resistance distribution
JP3437410B2 (ja) * 1997-06-02 2003-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ヒータ制御装置
US6301454B1 (en) * 1997-09-18 2001-10-09 Copyer Co., Ltd. Fixing heater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5195640A (ja) * 2003-12-26 2005-07-21 Canon Finetech Inc 定着ヒ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32516B2 (en) * 2007-04-12 2013-09-10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heating control method
JP4610629B2 (ja) 2008-03-31 2011-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5295A (ja) 2011-03-04 2012-09-2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32149B2 (ja) 2011-06-02 2015-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ヒータ
JP6024108B2 (ja) * 2012-01-19 2016-1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08603B2 (ja) * 2012-09-20 2015-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ヒーター制御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1226B2 (ja) 2013-09-06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04131B2 (ja) 2015-06-08 2018-04-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18450B2 (ja) 2016-07-28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80451B2 (ja) 2016-11-07 2020-11-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ヒ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435A (ja) * 1994-07-29 1996-02-16 Kyocera Corp 加熱温度制御装置
JP2008209538A (ja) * 2007-02-26 2008-09-11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03830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accurately estimating power consumption level
JP2015040937A (ja) * 2013-08-21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CN104977833A (zh) * 2014-04-03 2015-10-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125529A (zh) * 2015-05-08 2016-11-1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873335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0523B (zh) 2024-05-24
US20220171314A1 (en) 2022-06-02
JP7362388B2 (ja) 2023-10-17
US11281132B2 (en) 2022-03-22
EP3796097A1 (en) 2021-03-24
JP2021047382A (ja) 2021-03-25
US11868067B2 (en) 2024-01-09
US20240103414A1 (en) 2024-03-28
US20210088947A1 (en) 2021-03-25
JP2023171465A (ja)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3627B2 (en)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2022181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mount of power supplied to heating elements based on measured temperatures
US119661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12782955A (zh) 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JP2024012663A (ja) 定着装置
CN111552160A (zh) 加热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13391534A (zh) 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US115312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adjusting power supplied to heating element based on prior use metric
US11422492B2 (en) Heater unit,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2540523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CN112835280A (zh) 定影带和定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