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858A - 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858A
CN112533858A CN201980052212.5A CN201980052212A CN112533858A CN 112533858 A CN112533858 A CN 112533858A CN 201980052212 A CN201980052212 A CN 201980052212A CN 112533858 A CN112533858 A CN 112533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t
model data
existing
bearing structure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22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3858B (zh
Inventor
吉尔伯特·齐默曼
托马斯·诺瓦塞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12533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3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7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using design data to control NC machines, e.g. CAD/CAM
    • G05B19/4099Surface or curve machining, making 3D objects, e.g. desktop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5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till input file format
    • G05B2219/351343-D cad-ca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9Nc machine tool, till multiple
    • G05B2219/490233-D printing, layer of powder, add drops of binder in layer, new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在此,该现代化改装方法(100)通过生成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将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结合到数字替身数据组(131)中以及基于数字替身数据组(131)生产所需的构件来实施,并且将这些构件安装在现有的承载结构(2)中。

Description

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该现有人员运送设备被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并且该人员运送设备包括绕转的传送带。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形式的人员运送设备通常在建筑物内部用于在两个固定位置之间输送人员。对于自动扶梯、其部分地也被称为自动楼梯,两个位置在此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并且人员沿着大幅倾斜的输送行程被输送,相反,对于移动步道,两个位置位于相同的水平面上或者位于仅略微不同的水平面上,并且人员平坦地或者沿着仅略微倾斜的输送行程被输送。在下文中,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概括为更通用的术语“人员运送设备”。
人员运送设备通常具有环形或以环绕的方式布置的传送带,传送带具有多个能够沿着环绕的移动行程移位的脚踏单元。在此,脚踏单元至少在所谓的运送区域内能够从外部接近,从而人员例如可从进入区域出发踏到运送区域中的一个脚踏单元上,然后沿着输送行程被输送并且最终可在相反对置的出口区域处再次离开。运送区域有时也被称为人员运送设备的前进区域,其中,环绕的传送带在前进区域下方的返回区域中返回并且在此当然不会被人员踩踏。在自动扶梯中,脚踏单元大多被称为脚踏梯级,在移动步道中脚踏单元通常被称为托板。脚踏单元通常沿着移动行程相继地布置并且分别至少固定在传送链或带上,以便以这种方式形成传送带。按照标准,人员运送设备也具有带有环绕的扶手的护栏,扶手在纵向侧围绕传送带。使用者可以抓握该扶手。
除了传送带之外,人员运送设备还具有承载结构,借助承载结构能够将人员运送设备固定在建筑物内部并且通过承载结构将人员运送设备的重量支撑到建筑物上。在此,承载结构大多构造为桁架。这种桁架由多个结构部件构成。这样的结构部件尤其可以是横撑、纵撑、斜撑、适配器构件等等。承载结构在此被设计和布置成,使一侧能够装配在建筑物的支撑结构上,并且另一侧能够将人员运送设备的其它部件、尤其是传送带的引导部件、传送带、护栏、扶手、用于驱动传送带和扶手的驱动部件,以及用于控制驱动部件等的控制部件装配到承载结构中并且装配到承载结构上。因此,人员运送设备的由承载结构形成的支撑结构的几何构造及结构构造应不仅考虑在要容纳的建筑物内的几何的边界条件和结构的边界条件,而且也应考虑人员运送设备的其它部件的相应的情况。
在一定的运行持续时间之后,可能需要对人员运送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装。在此,例如可以替换人员运送设备的磨损的部件。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通过相应的现代化改装的部件来替换人员运送设备的部件,以便例如改善原始人员运送设备的性能、舒适性和/或使用寿命。
作为对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替代方案,也可以将人员运送设备作为整体进行替换。在此,虽然可以更成本有利地在工厂中标准化地制造替换人员运送设备,而不是对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装。然而,为了将替代人员运送设备运输到其使用地点,可能产生额外的费用和成本。尤其是将替换人员运送设备作为非常大的构件引入到现有的建筑物中会产生显著的费用,因为在此通常必须至少部分地移除建筑物的墙壁和/或其它障碍物。
在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的范围内,通常首先清理人员运送设备的现有的承载结构,也就是说,尤其是移除人员运送设备的应现代化改装的部件。换句话说,将人员运送设备的除了承载结构之外的一些或所有部件移除。接着,人员运送设备的剩余的承载结构被准备用于接纳新的部件,也就是说,尤其是被清洁并且设置合适的适配器板或适配器模块,以便随后能够将新的部件装配在承载结构上。
WO 2004/035452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将现有的自动扶梯现代化改装的方法。WO2017/220650 A1同样描述了一种用于将现有的自动扶梯或现有的移动步道现代化改装的方法。
通常在将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现代化改装时,在移除待替换的部件之后首先精确地测量剩余的承载结构,以便之后例如可借助适配器板和适配器模块使该剩余的承载结构与待接纳的替换部件相匹配。在此,这样的测量通常由专业人员来进行,该专业人员例如不仅准确地知道替换部件及其安装要求,而且知道还必须测量剩余的或者说现有的承载结构的哪种尺寸,以便能够以足够的精度准备替换部件的稍后的安装以及可能的适配器构件的构建或匹配。然而,承载结构的这种测量和随后适配器构件的构建由于专业人员的所需的专门技术以及需要专业人员现场检查和考虑人员运送设备,既昂贵又费时。
此外,可能需要一种现代化改装方法,该方法主要简化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现代化改装,并且需要较少的人力费用和/或财务费用。特别是需要一种现代化改装的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测量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承载结构的结构部件,而不需要有资质的专业人员现场测量人员运送设备。
发明内容
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现代化改装方法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描述中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该人员运送设备被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并且因此包括环绕布置的传送带。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改装方法至少具有以下列举的方法步骤,其中这些方法步骤不必强制地以列举的顺序来处理。
在一个方法步骤中,由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有的承载结构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原则上,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构件的模型数据组包括表征属性,该表征属性尽可能反映所描述的构件的所有表征属性。表征属性可以是几何数据(长度、宽度、高度、横截面形状、凹部、突起、半径、弧度等)、表面光洁度(粗糙度、纹理、颜色等)、材料属性(化学组成、密度、弹性模量、弯曲疲劳强度、拉伸及压缩强度等)等。这意味着,对于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尽可能多的几何数据,并且必须存储为表征属性。此外,优选还确定关于现有承载结构的材料特性的其它数据并且作为表征属性存储在其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中。必要时,现有的承载结构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已经可用或者至少部分可用,从而实际生成仅限于补充其它数据或者转换成可用的数据格式。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因为现有的承载结构在十年之前已经根据传统的二维图来制造。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获取这种承载结构的几何数据。
在另一方法步骤中,从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出发确定其核心空间。虽然所有制造商的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的承载结构可以设计得非常不同。但是,它们都关于其纵向延伸方向具有U形的横截面,方式为,将两个侧面结构分别通过底部或底部结构彼此连接。换句话说,现有的承载结构或其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具有两个侧面结构,这两个侧面结构借助底部结构彼此连接。前述的核心空间根据限定通过侧面结构的内侧和底部结构的内侧来限制并且通常由于承载结构的安装位置而朝向上方敞开。
此外,在另一方法步骤中,关于新的待安装的组件确定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在此,用户可以从各种选项中选择期望的选项。这种选择可以尤其涉及外观,但当然也可以选择人员运送设备的所希望的性能数据或附加的安全装备,如传感器等。优选地,仅允许这样的配置,可以将传送带布置在核心空间内。包括针对安装特定的尺寸如两个进入区域的间距和现有的自动扶梯或现有的移动步道的传送高度,现有的承载结构的核心空间的宽度或者设置用于安装的新的传送带的宽度尤其是限定的表征属性。
在另一方法步骤中,借助构件模型数据组的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创建整个人员运送设备的数字替身数据组。这意味着,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每个单独的构件可从存储介质中调用构件模型数据组,在目标配置中该存储介质借助表征属性来限定构件。除了已经在上面提到的表征属性之外,构件模型数据组也具有要邻接构件模型数据组的接口特征。接口特征一方面是三维空间中的空间坐标,其它部件根据其接口特征定位在该空间坐标处。另一方面,接口特征也可以具有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限定究竟允许哪个构件模型数据组或选择哪个其它构件模型数据组在该接口处关联。此外,接口特征优选地反映了该接口的几何设计,例如螺纹孔的直径、深度以及空间定向。
换句话说,在每个待使用的螺栓、导轨、每个脚踏元件等中都存在虚拟的三维模型。由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限定的这些虚拟的三维模型的集合基于组合接口特征产生整个人员运送设备的三维虚拟模型,并因此产生上述数字替身数据组。数字替身数据组的数据例如可以作为CAD数据组存在,该CAD数据组还作为表征属性反映形成人员运送设备的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或其它表征属性。
该数字替身数据组的中心构件模型数据组是承载结构的仅基于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设计的实际上完全不需要的构件模型数据组。但是该构件模型数据组具有大多数要邻接构件模型数据组的接口特征以及这些接口特征彼此间的空间间距。如下面进一步解释的那样,需要构件模型数据组以用于调校现有的承载结构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并且因此在下文中将其称为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
如已经提到的,为了现代化改装而插入的新构件或其构件模型数据组借助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和特别是借助确定的核心空间来选择和设计。但是在此不考虑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伸入到核心空间中的构件的可能的轮廓或穿过核心空间的构件的可能的轮廓。为了使这些轮廓不妨碍新插入的构件的安装和功能,在另一方法步骤中将现有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伸入到核心空间中的轮廓或穿过核心空间的轮廓标记为待移除。其实物的对应物稍后在准备现有的承载结构时被去除。这种轮廓例如是彼此相对支撑承载结构的两个侧面结构的横撑或布置在侧面结构上的用于支撑和固定导轨的肋板。
在另一方法步骤中,通过数字替身数据组的临时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调校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在此,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接口特征可以复制到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上。在此,例如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可以认为是空间中的位置点的接口特征关于两个构件模型数据组的中心纵轴线的空间位置和进入区域的在安装位置中处于水平的平面的空间位置定向,该接口特征被传输到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上。随后,在考虑数字替身数据组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接口特征、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几何数据的情况下并且在不考虑其标记的轮廓的情况下可以生成适配器构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
存在由现有的承载结构来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不同的选择可能性。在人员运送设备的所有的其它现有部件被移除之后,最大的费用在于手动地测量现有的承载结构。所测量的测量数据随后例如可以被传输到3D-CAD系统中。但是在此存在风险,即,可能混入测量错误和/或传输错误。使用激光扫描器或TOF摄像机能够获得现有承载结构的三维虚拟图像,这更加安全、精确和快速。但是,在此必须从围绕该承载结构的多个位置进行拍摄,并且将这些拍摄组合,其中必须修正由拍摄引起的失真。在将拍摄进行编辑和组合之后,由此形成的三维图像可以被读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并且通过已知的软件算法(例如追踪)被转换成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构件模型数据组。这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必须露出现有的承载结构,并且因此自这个时间点起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不再可用。
当通过以下步骤生成现有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时,可以克服该缺点:
将图像拍摄装置固定在现有的环绕的传送带上;
移除环绕的传送带的至少一个脚踏单元,以便开启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位于其下方的区域的可视入口;
在进行图像拍摄之前,在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上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在脚踏单元的移动行程内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至少一个参考标记,该参考标记能够被图像拍摄装置清楚地识别;
使传送带与固定在其上的图像拍摄装置一起至少在移动行程的部分区域上环绕地移位;
借助图像拍摄装置从沿着移动行程的多个位置对需要测量的结构部件进行图像拍摄;以及
基于所拍摄的图像照片并且借助一起拍摄的至少一个参考标记生成现有的承载结构的结构部件的至少部分区域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
在进行了所需的图像拍摄并且相应地处理之后,脚踏单元可以再次安装到现有的传送带中,并且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继续运行直至实施现代化改装。
如上所述,在图像拍摄开始之前,将图像拍摄装置能够清楚识别的参考标记在移动行程内的一个位置上位置固定地设置在人员运送装置上,或者将图像拍摄装置能够清楚识别的多个参考标记在沿移动行程的不同位置上位置固定地设置在人员运送装置上。
换句话说,在开始进行承载结构的图像拍摄之前,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参考标记,能够适当地准备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以便能够例如随后从拍摄的图像照片中更简单和/或更精确地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和/或以便能够更好地评估该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在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时,参考标记则例如可以用作定向装置、用于形成比例尺或类似物。
例如,自粘的或易于被固定的标记可用作参考标记。参考标记可以设置有图案、条形码或类似物。对于不同的参考标记,图案或者说条形码可以构造得不同,从而可以将它们彼此区分开。参考标记也可以构造为对中标记,也就是说例如类似于瞄准盘。
参考标记可以沿着人员运送设备安置在预给定的位置上。替换地,参考标记可以设置在人员运送设备上的任意位置上。特别是基准标记可以设置在护栏的部件上和/或现有承载结构的需要测量和需要接纳的结构部件上。必要时可以精确地测量参考标记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在此,仅参考标记相对彼此的位置或距离是重要的,在人员运送设备上的参考标记的绝对定位位置可能不太重要或不重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时,在考虑在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图像照片组合成一个总照片。
换句话说,事先设置在人员运送设备上的参考标记可以用于随后将多个单独拍摄的图像照片组合为一个总照片,以便随后可以由该总照片生成3D模型。然后,该3D模型可作为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起点被存储。因此,因为从图像照片中提取的尺寸虽然已经是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表征属性,但是该起点如下面所提及的那样必要时还必须被编辑,或者必须添加其它表征属性、如关于材料特性的说明,以便得到充分限定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
可能有利的是,将参考标记沿移动行程布置在人员运送设备上,和/或在合适的位置沿移动行程进行图像拍摄,使得在每个拍摄的图像照片中,与至少一个参考标记、优选至少两个参考标记一起拍摄。特别是,如果参考标记构造成各不相同并因此能够彼此区分,则可以基于在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清楚地确定,在哪个位置进行了图像拍摄以及可以如何将其与其它图像拍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时,根据在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的位置对图像照片中的失真进行修正。
与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类似,参考标记由此又可以用于能够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在此,通过考虑在已知位置上和/或以已知间距彼此设置的参考标记,可以识别在图像照片中是否出现失真,失真例如由图像拍摄装置的光学误差引起。可能尤其重要的是,能够从所拍摄的图像照片中推导出现有的承载结构的所拍摄的结构部件的实际尺寸和几何形状,并且在此能够将失真形式的虚拟拍摄误差与结构部件的实际几何形状进行区分。例如,现有的承载结构的最初主要构造成笔直的撑杆或梁的形式的结构部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形或弯曲。在所拍摄的图像照片中,弯曲的结构部件则能够被识别。然而,结构部件也可以仍然是笔直的,并且仅由于图像照片中的光学失真而看起来是弯曲的。借助事先设置的参考标记可以将虚拟失真与真实弯曲区分开。然后可以合适地计算出这种失真,并且由此改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表征属性的精度或比例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表征属性可以借助在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来校准。
换句话说,安装在预先已知的或精确测量的位置上的参考标记可以用于校准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所生成的3D模型。在这样校准的3D模型中尤其是符合比例地反映结构部件的位置和尺寸或结构部件之间的间距,使得借助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可以精确地测量这样的尺寸或间距。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在现有的传送带连续移位期间,可以进行图像拍摄。
换句话说,传送带可以连续地环绕地移位,使得通过该传送带,固定在其上的图像拍摄装置连续地例如从一个极限位置移动到第二极限位置,即,例如从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一个进入区域移动到另一进入区域。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上,图像拍摄装置可以从不同位置进行多个图像照片。传送带不需要为此而强制性地停止,从而可以使移动持续时间保持得较短和/或可以简单地保持对传送带的驱动的控制。
替换地,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传送带的运动可以在进行图像拍摄期间暂时中断。
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可以再次通过传送带从一个极限位置移位到第二极限位置。然而,移位过程在此暂时中断一次或多次,即传送带暂时停止,从而图像拍摄装置可以在静止状态期间进行图像拍摄。由此通常可以改善图像拍摄的质量,因为例如不会由于图像拍摄装置的晃动或抖动而出现模糊。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图像拍摄装置可以与现有的人员运送装置的控制装置交换信号,以便协调图像拍摄的进行与传送带的移位。
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和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通信,使得图像拍摄装置能够例如根据传送带的当前移位状态以协调的方式进行图像拍摄。例如,图像拍摄装置可以基于由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获得的信号来识别图像拍摄装置何时到达特定位置,并且然后可以从该位置进行图像拍摄。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图像拍摄装置可以通过信号传输使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在短时间内停住,以便能够进行图像拍摄。图像拍摄装置和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通信,例如通过事先需要建立的线缆连接或可选地例如通过无线的无线电连接。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图像拍摄装置可以适于识别运送区域的末端,并且随后向现有的人员输送系统的控制装置发送信号以便停止传送带的移位。
换句话说,当图像拍摄装置靠近运送区域的末端时,图像拍摄装置例如可以根据由其拍摄的图像照片来识别。与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通信的现有的图像拍摄装置可以随后指示控制装置停止传送带。
因此,一旦图像拍摄装置正确地固定在传送带上,图像拍摄过程就可以由人员启动,并且同时或随后,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相应地被触发,以便沿着移动行程运送图像拍摄装置。当图像拍摄装置到达移动行程或运送区域的相对端或接近移动行程或运送区域的相反端时,图像拍摄装置可以自动地将该情况通知到人员运送设备的控制装置,并指示控制装置停止运送过程。然后,图像拍摄装置可以从传送带上再次拆卸。由此可以简化整个方法。特别地,可以避免由于与人员运送设备的部件碰撞而损坏图像拍摄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在数字替身数据组中,由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生成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可以由现有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来替换。当然,在替换时保留了数字替身数据组的剩余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所有空间位置,或者说保留了它们的彼此之间的空间布置。同样可以保留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特定的空间位置信息,例如中心纵轴线和进入区域的水平面,以便在其上定向现有的承载结构的待引入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此外,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接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借助适配器部件传输到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上。
适配器构件在此满足如下功能,即,在现有的承载结构与新引入到该承载结构中的部件之间进行连接,其中,这些新引入的部件在数字替身数据组中结合为构件模型数据组,并基于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来选择。换句话说,这意味着,还必须在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上通过适配器构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来提供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所有接口特征,并且此后以实物的形式通过在现有的承载结构上的适配器构件来提供。在移除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之后,可以将现有的承载结构的关于所标记的轮廓减小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以及适配器构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引入到数字替身数据组中。
为了生成适配器构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可以设置规则组(可再生的功能驱动的设计),借助该规则组对于适配器构件的每个构件模型数据组可以对数字替身数据组的待附加在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上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接口特征进行逻辑选择和分组。逻辑选择例如可以基于如待制造的适配器构件的重量、制造过程、手动操作等标准。
规则组可以一步包括算法,该算法选择现有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轮廓的几何数据,该几何数据布置在适配器构件的所选择的接口特征附近,并确定作用于所选择的接口特征上的最大的力。在此,优选地选择最大方案,也就是说,考虑能够从数字替身数据组中作为接口特征调用的、在各个构件模型数据组中作为表征属性存储的、最大可预期的力作为计算基础。
为了得到适配器构件的功能驱动的设计,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可以借助所选择的几何数据、具有所选择的接口特征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几何数据以及通过作用于这些接口特征上的力来生成适配器构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在此,所选择的、待相互连接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几何数据预给定适配器构件的特定的扩展边界。适配器构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生成优选地在考虑要选择的优化标准的情况下借助优化算法来进行。这例如可以基于已知的蒙特卡罗模拟来进行。
换句话说,适配器构件由此可以单独地基于功能、安装条件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力和负载来针对相应的需要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拓扑优化地配置并且随后也生产适配器构件。由此对于资源消耗得到显著优点,因为仅消耗了绝对必要量的材料(例如钢、铝)或可以使用新型的、节约资源的生产技术,由此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的CO2排放量也进一步地减小,因为通过保留现有的承载结构并且通过与适配器构件的节约资源的匹配,更少的材料需要被昂贵地回收。
因为人员运送设备现代化改装的结果也总是包含对时间要求严格的部件,所以适配器构件的至少一个构件模型数据组可以配备有相应的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传输到3D打印机并且借助该构件模型数据组生成实物的适配器构件。因此,这些非常特殊的零件可以以节省资源的方式生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夜”就能够使用。
如已经提到的那样,不只是需要几何数据,以便借助构件模型数据组制造相应的实物构件。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改装方法设置成,从数字替身数据组生成一种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方式为,向该数字替身数据组及其构件模型数据组补充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并且该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包括如下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反映了人员运送设备的构件按照目标配置的表征属性。
换句话说,在考虑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的情况下,由构件模型数据组以及现有的承载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和适配器构件的所生成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创建一个数字替身数据组,并且然后在考虑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的情况下对该数字替身数据组进行修改或细化,以用于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可能地,该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的创建还可以迭代地包括在考虑针对用户特定的数据和/或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的情况下多次计算和修改数字替身数据组的数据。
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通常涉及在要制造人员运送设备的制造工厂或生产线内的特性或规定。例如,根据制造工厂位于哪个国家或地点,在制造工厂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条件和/或必须遵守规定。例如,在某些制造工厂中,某些材料、原材料、毛坯构件或类似物可能不可用或可能不能处理。在一些制造工厂中,可以使用在其它制造工厂中缺少的机器。一些制造工厂由于其布局在其中要制造的人员运送设备或其组件方面受到限制。一些制造工厂允许高度自动化的制造,而其它制造工厂可能例如由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很可能采用人工制造。还可以存在多种其它条件和/或规定,相对于这些其它条件和/或规定制造环境可能不同。在规划或定制人员运送设备时,通常必须考虑所有的这些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因为它们可能依赖于实际上可以以何种方式构建人员运送设备。必要时,可能需要对最初创建的数字替身数据组进行根本上的修改,以便考虑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该最初创建的数字替身数据组仅仅考虑了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和现有的承载结构。
优选地,在创建替身数字数据组时已经进行了静态模拟和/或动态模拟,并且在考虑模拟结果的情况下创建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这些动态模拟中的一个例如可以是针对自动扶梯的起动性能。在此,从停止直至额定速度模拟所有的摩擦力以及间隙和取决于驱动机的特性。通过这些模拟可以检查针对碰撞危险的部位,以及确定在起动期间作用于各个构件或构件模型数据组上的动态力。尤其是在这些模拟中也可以模拟和检验现有的承载结构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并且必要时生成适配器构件的其它构件模型数据组以便加强其结构。
换句话说,为了创建该数字替身数据组可以实施模拟,在考虑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的情况下该数字替身数据组形成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的基础,通过这些模拟来模拟所定制的人员运送设备的静态特性和/或动态特性。模拟可以例如在计算机系统中实施。
在此,静态模拟例如分析多个组装构件的静态的配合。借助静态仿真例如可以分析,在组装多个预先限定的构件时或者基于构件模型数据组符合情况的专门构件是否会导致复杂化,例如因为构件中的每一个都以一定的制造公差来制造,从而在不利地累加制造公差时可能出现问题。
在创建数字替身数据组时前述动态模拟分析了例如在组装的人员运送设备运行时构件的动态特性。借助动态模拟,例如可以分析能够移动的构件、特别是在人员运送设备内的环绕布置的构件是否可以以期望的方式移位,或者在例如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构件之间是否面临碰撞的风险。
从前述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在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中,首先仅存储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基于在规划或定制人员运送设备时确定的数据。此外,如果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定制工具根据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来计算需要制造的人员运送设备的表征属性,则可以获得目标数据。例如,在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中,可以存放与在将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时需要使用的部件的目标尺寸、目标数量、目标材料特性、目标表面特性等有关的数据。
因此,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在其规划阶段或定制阶段表示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的虚拟映射,换句话说,在根据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将人员运送设备实际地现代化改装之前的阶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提出的现代化改装方法还包括创建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为了更好可读性在下文中将其称为ADDD。ADDD的创建在此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优选但不强制地严格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
(i)通过测量反映紧接在组装之后现代化改装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构件的表征属性的实际数据,并通过对应的实际数据替换该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中的目标数据,基于该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创建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以及
(ii)在考虑反映现代化改装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在其运行期间构件的表征属性的变化的测量值的情况下,通过在现代化改装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的运行期间修改该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来基于该产品数字替身数据组创建ADDD。
换句话说,可以在多个子步骤中进行ADDD的创建。从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出发,其中所包含的目标数据随着增加的生产进程和现代化改装进程可以连续地被实际数据所替换并且由此生成产品数字替身数据组。在此实际数据描述了在实际配置中人员运送设备的最初仅关于其实际配置限定的构件的表征属性。实际数据可以通过手动和/或机械地测量构件的表征属性来确定。为此,可以使用单独的测量装置和/或集成在构件中的或布置在构件上的传感器。在此,能够将数据组中包含的数据连续地细化和精确化,使得构建在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中的构件的表征属性随着连续的创建而在实际的当前配置方面越来越准确地反映。特别地,通过传输测量值来实现改进,该测量值允许跟踪受这些测量值影响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表征属性,并且由此提供用于评估当前的和将来的(损坏)事件的极其精确的模拟环境。在运行期间检测到的测量值优选来自于安装在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中的传感装置。
ADDD表示在人员运送设备的运行期间并且在考虑例如与紧接在制造完成之后测量的表征属性相比的由磨损引起的变化的情况下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的非常精确的虚拟映射,并且因此可以被用作用于连续地或重复地监测人员运送设备的属性的ADDD。
但是,并非强制必须通过部件的实际数据或通过基于负载曲线计算出的表征属性来即时更新构件的作为目标数据存在的所有表征属性。因此,产品数字替身数据组的大部分构件的表征属性和由此产生的ADDD的表征属性通过目标数据、实际数据和计算出的数据的混合来表征。
以下将参考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现代化改装方法的具体设计方案。
在此提出的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借助为此专门配置的装置来进行。该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特别地,该装置可以由计算机网络构成,该计算机网络处理数据云(云)形式的数据。为此,该装置可以具有存储器,在该存储器中可以存储例如电子形式或磁形式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数据、构件模型数据组的数据、数字替身数据组的数据直至ADDD的数据。此外,该装置还可以具有数据处理能力。例如,该装置可以具有处理器,借助该处理器可以处理所有这些数据组的数据。此外,该装置可以具有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将数据输入到该装置中和/或从该装置输出数据。该装置还可以以空间分布的方式来实施,例如当数据通过分布在数据云中的多个计算机被处理时。
特别地,该装置可以是能够编程的,也就是说,通过适当编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促使执行或控制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改装方法的能够计算机处理的步骤和数据。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含指令或代码,指令或代码例如使装置的处理器创建、存储、读取、处理、修改数字替身数据组等。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任何计算机语言来编写。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存储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例如闪存、CD、DVD、RAM、ROM、PROM、EPROM等。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要利用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处理的数据也可以存储在一个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上,例如存储在数据云中,从那里出发可以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下载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数据。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特征和优点在此参照不同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些特征能够以合适的方式组合、传递、匹配或者替换,以便实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附图和描述都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了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改装方法的方法步骤以及参照伴随现代化改装方法的数据组对于实施所需的交互。
图2以三维视图示出需要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的构造为桁架的现有的承载结构及其核心空间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
图3示出了在图2中示出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横截面,以及示出了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适配器构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以及新的待插入的部件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横截面。
图4示出了可能获取用于生成在图2中示出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图像拍摄。
图5以三维视图示出了适配器构件,如适配器构件手动构造的那样。
图6以三维视图示出了与图5的适配器构件具有相同的接口特征的适配器构件,然而该适配器构件具有可再生的功能驱动的设计。
附图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不是按比例绘制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的附图中表示相同的或相同作用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基于框图示出了现有人员运送设备1(参见图4)的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由虚线标记)的主要方法步骤110至160,以及实施现代化改装方法100所需的与伴随现代化改装方法100的数据组、计算机系统121和例如数据云(云)50的存储介质的交互。
将现代化改装方法100的主要方法步骤划分为:
在第一方法步骤110中生成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
在第二方法步骤120中,检测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
在第三方法步骤130中,在包含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和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的情况下,从构件模型数据组134…NN创建数字替身数据组131;
在第四方法步骤140中,通过添加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来将数字替身数据组131转换到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中;
在第五方法步骤150中,根据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适配现有的承载结构2、制造实物构件151以及将实物构件安装到现有的承载结构2中和安装到现有的承载结构上,并且即时更新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以用于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以及
在第六方法步骤160中,将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投入运行并即时更新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以用于即时更新的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ADDD 172。
在此示例性地通过数据云50来进行所有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以及ADDD 172的逐步创建。
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的起始位置99可以是用于使被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人员运送设备1现代化改装的任务,多年以来该人员运送设备1例如被安装在购物中心、机场建筑物或地铁站中并且在那里完成其服务。通常,在对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进行现代化改装时,仅保留现有人员运送设备1的最有价值的部件,即其承载结构2。这种桥式结构布置在相应建筑物18的两个支承部位4之间(参见图2)并且不仅在其制造时产生最多的成本,而且由于其较笨重而引起最大的运输成本以及在现有建筑物18上的成本,例如当在墙壁中必须制造附加的开口以便将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完全出厂后引入到现有建筑物18中时的成本。
因此能够将为了现代化改装而新插入的构件151装入现有的承载结构2中,必须在第一方法步骤110中检测其尺寸。为此生成现有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可能的生成将在下面结合图4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于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当前的且必要时还有将来的使用轮廓和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尺寸,在第二方法步骤120中配置所期望的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
为此例如可以提供基于因特网的配置程序,该配置程序持久地或暂时地安装在计算机系统121中。借助各种输入掩码122,查询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并存储在标识号下的日志文件124中。配置程序可以覆盖用户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的许多选项。然而,如借助划掉的选择区129所表示的那样,在现代化改装时通过现有的承载结构2排除了某些选项。这意味着配置程序追溯在第一方法步骤110中创建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特定的表征属性,以便控制选项的释放。这样的表征属性可以是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的核心空间113的宽度、由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水平段117、118限定的进入区域的空间位置以及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位于水平段之间的中间部件119的长度、空间位置和坡度角。
例如,日志文件124可以存储在数据云50中。可选地,可以根据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向用户的规划现代化改装的建筑师提供数字包络模型,建筑师为了将规划的建筑物改建虚拟化可以将该数字包络模型插入到其数字建筑物模型中。作为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例如连同由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得出的坐标和尺寸,尤其是设计特征,如护栏类型、外罩部件的颜色和纹理,必要时所希望的输送功率等一起查询。
如果建筑师对由他们所配置的人员运送设备满意,则建筑师可以在指示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的情况下来向制造商订购该现代化改装过程,例如通过指示日志文件124的标识号或标识码来订购该现代化改装过程。
在由参照日志文件124的第三方法步骤130示出的订货输入中,首先创建一个数字替身数据组131,该数字替身数据组说明一个目标配置。在创建数字替身数据组131时,使用为制造实物构件151而设置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4、135、…、NN。也就是说,针对每个实物构件,例如在数据云50中存储有构件模型数据组134、135、…、NN,该构件模型数据组包含该构件按照目标配置的所有表征属性(尺寸、公差、材料特性、表面质量、与其它构件模型数据组的接口特征等)。可用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4、135、…、NN中的几个在此不是完全地限定构件,而是必须通过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来补充地或者完全地限定。
借助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现在根据逻辑关联自动地选择用于创建数字替身数据组131所需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4、135、…、NN以及确定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数量和布置。为此优选不直接通过现有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来工作,而是首先创建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这仅基于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来进行设计,这些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还包含从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提取的用于设计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所需的信息。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实际上根本不需要,但是理想地与为了现代化改装需要设置的、新的待插入的构件或其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协调并且具有需要邻接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的大多数接口特征以及这些接口特征彼此间的空间间距作为中心构件模型数据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可以具有所有相关的表征特征,从而通过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补充地、通过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也可以制造实物的承载结构。如下面进一步解释的,需要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134来调校现有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112。
为了现代化改装需要引入的新的构件151或其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借助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并且尤其是借助在图2中描述的确定的核心空间113来选择和设计。此外,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在其尺寸方面设计成,使得传送带135的匹配到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的构件模型数据组也匹配到现有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2的三维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核心空间113。通过使用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在逻辑上保持不考虑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伸入到核心空间113中的构件的可能的轮廓或穿过核心空间的构件的可能的轮廓。考虑这些轮廓不仅会妨碍新引入的构件的安装和功能,而且可能甚至会无法实现现代化改装。出于该原因,将现有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伸入到核心空间113中的轮廓或穿过核心空间113的轮廓标记为待移除(手动地或自动地)。该轮廓的实物的对应物稍后在第五方法步骤150中准备现有的承载结构2时移除。这种轮廓的示例尤其为横撑39,该横撑将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两个侧面结构153、154彼此支撑,或者是布置在侧面结构153、154处的肋板,该肋板用于导轨的支撑和固定侧面结构。
接着,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以及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借助其接口特征结合到稍后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相应的数字替身数据组131中。在此显而易见的是,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由几千个零件构成(通过附图标记…、NN表示)并且相应地同样必须考虑和处理多个零件模型数据组134、135、…,NN,以用于创建数字替身数据组131。针对所有待制造或待获取的实物构件该数字替身数据组131具有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反映了人员运送设备1的按照目标配置对于构造所需的构件的表征属性。数字替身数据组131可存储在数据云50中,如由箭头181所示。
最后,在数字替身数据组131中,由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生成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由现有承载结构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所替代。当然,在替换时保留了数字替身数据组131的其余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彼此的所有空间位置或者它们彼此的空间布置。同样可以保留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的确定的空间位置信息,例如其中心纵轴M(参见图2)和在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水平段117、118上方的进入区域的水平面Z1、Z2,以便在其上调校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待引入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此外,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的接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借助适配器构件191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参见图3)传输到现有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上。可以在考虑数字替身数据组131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的接口特征、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几何数据的情况下并且在不考虑其标记的轮廓的情况下生成适配器构件191的构件模型数据组。这将在下面参照图3更详细地描述。
在第四方法步骤140中,在通过用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146补充数字三维替身数据组131之后生成该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该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包含生产先前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所需的所有生产数据。这样的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146例如可以包含生产地点、在该生产地点可使用的材料、用于生产实物构件151的生产工具、工序时间等。如箭头182所示,在仍然处于构造中的ADDD 172上完成该补充步骤。
根据第五方法步骤150,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随后可以在制造商工厂的生产设备中被使用,以便使得能够生产待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实物部件151。然而,在逻辑上不制造新的承载结构,而是如在框图中能够看出的,首先改造现有的承载结构2。在此必须移除在现有的承载结构2上的标记在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中的轮廓或构件39。此外,现有的承载结构2必须补充实物的适配器构件151,从而使得在此之后具有相对于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需要构建的构件的所有实物的接口特征,如其最初通过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所限定的那样。
在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中,限定了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这些改造步骤以及用于现代化改装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其它装配步骤。
在制造实物构件时和制造实物构件之后以及在组装由此形成的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时,例如通过测量和无损检测方法来检测构件和所装配的组件的表征属性的至少一部分表征属性,并且将其对应于相应的虚拟构件或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在此,作为表征属性,在实物构件上测量的实际数据替换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的对应的目标数据。随着这种由箭头183所示的传输,随着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的持续生产进程,越来越多地转变为ADDD 172。然而,这仍然不是完整的,而是首先形成所谓的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
在其制造完成之后,如在第六方法步骤160中所示出的那样,现代化改装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171能够投入运行。因为在首次投入运行时就已经产生运行数据,所以这些数据也被传输到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上并且换算成与此相关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的表征属性。利用这种通过点划线箭头184表示的即时更新,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转变为ADDD172,该ADDD 172与现代化改装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171一样实现完全的使用准备就绪。从这一时间点开始,ADDD 172可以根据箭头185在任何时间被加载到计算机系统121中,并且被用于对现代化改装的实物人员运送设备171的状态进行详细分析。
然而,第六方法步骤160并不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的实际结束,因为ADDD 172在其使用期限内被重复地即时更新。这种结束随着现代化改装的实物人员运送设备171的使用寿命结束才发生,其中,此时,ADDD 172的数据可被最后一次有利地用于实物构件的清除过程。
ADDD 172如上面详细描述的那样并且通过点划线的箭头184表示,在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连续地和/或周期性地通过测量数据的传输来即时更新。这些测量数据既可以由安装在人员运送设备中的传感装置175检测,也可以通过例如由维护人员的输入来检测,并且传输到ADDD 172上。当然,ADDD 172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101与处理ADDD 172所需的程序指令189一起存储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例如存储于磁盘或数据云50。
图2以三维视图示出需要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现有的构造为桁架的承载结构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以及其用双点划线示出的核心空间113。因为该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是现有承载结构2的精确的虚拟映射,为了更好的理解在图2中同样列举了实物构件的附图标记,但这些附图标记在括号中说明。
如已经结合图1的第一方法步骤110所提及的那样,首先必须创建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对于选择由现有的承载结构2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存在不同的可能性。在已移除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所有其它现有部件之后,最大的费用在于手动测定现有的承载结构2。所测定的测量数据随后例如可以被传输到3D-CAD系统中。另一可能性是使用激光扫描器或TOF摄像机,激光扫描器或TOF摄像机可以检测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虚拟图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围绕承载结构2的多个位置进行拍摄,并且将这些拍摄组合在一起,其中,必须修正由拍摄引起的失真。在编辑和组合拍摄之后,由此形成的三维图像可以读入到计算机系统121(参见图1)中并且通过已知的软件算法(例如追踪)转换成现有的承载结构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下面参考图4更详细地描述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数据组112的非常有效的另一方法。
一旦生成现有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就可确定其核心空间113。虽然所有制造商的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的承载结构2设计得非常不同。但是,它们都关于其纵向延伸方向具有U形的横截面,方式为,将两个侧面结构153、154分别经由底部或底部结构155彼此连接。换句话说,现有的承载结构2或其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具有借助底部结构155彼此连接的两个侧面结构153、154。在图2的当前实施例中,两个侧面结构153、154由桁架式结构构成,所述桁架式结构分别由上缘板31、下缘板32、连接上缘板和下缘板的支柱33和斜撑34构成。连接两个侧面结构153、154的底部结构155由被底板37覆盖的横梁35和斜梁36构成。
为了示出安装位置,还示出在建筑物18的两个平面E1、E2中的支承部位4,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两个端部支撑在这两个平面上。布置在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水平段117、118中的上缘板段38根据限定以其上边缘布置在进入区域Z1、Z2的两个平面中。即,在通过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替换数字替身数据组131中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时,必须将其水平上缘板段的上边缘设置在进入区域Z1、Z2的与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的水平上缘板段的上边缘相同的平面内。三维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中心纵轴线M横向于纵向延伸方向地被定向在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的中心纵轴线M上。
前述的核心空间113根据限定通过侧面结构153、154和底部结构155的内侧来限制并且通常由于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安装位置而朝向上方敞开。按照类型,不同的轮廓可以伸入到核心空间112中或者甚至穿过该核心空间。在该承载件上固定有“旧”的构件或者在实施现代化改装方法100之前就存在的构件,例如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驱动机支架或导轨。因为这些轮廓如结合图1所提到的那样不再被使用,所以它们可以被标记为待移除。如借助现有的横撑39所示出的那样,标记的轮廓不仅在三维的替身数据组112中被移除而且在现有的承载结构2中被移除并且只要需要就通过适当设计的适配器构件来代替。在图2的当前实施例中规定,在核心空间113的边界上锯断现有的横撑39,从而在支柱33上保留剩余部分39”并且仅将现有的横撑39的穿过核心空间113的轮廓39’移除。接着,作为适配器构件,适配于新引入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5、…、NN或新装入的实物构件的新横撑151可以固定在支柱33上的合适的、通过数字替身数据组131预给定的位置上。
借助在图2中示出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与进入区域Z2和中心纵轴线M的平面正交布置的横截面,图3也示出了该过程。要引入这个横截面中的新的构件模型数据组是肋板137、138和导轨139、141、142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在此可明显看出,新的导轨139精确地在现有的横撑39布置在现有的承载结构2中的位置上穿过。相应地在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中借助阴影线示例性地示出其轮廓。新引入的肋板137、138和导轨139、141、142的定位通过借助虚线示出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来预给定,该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一方面在进入区域Z2的平面处并且另一方面在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中心纵轴线M处来定向。
因此,该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具有关于肋板137、138的部件模型数据组的作为空间坐标存储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设计为新引入的横撑151的适配器构件191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生成能够通过技术人员手动地进行,也能够通过规则组自动地进行。该规则组可包含这样的算法,该算法从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轮廓中选择出几何数据,该几何数据布置在适配器构件191的所选择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附近,并且确定作用于所选择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上的最大的力F1、F2、F3、F4和力矩P1、P2。在此优选选择最大值方案,也就是说,考虑将能够从数字替身数据组131中调用的、在各个构件模型数据组134、…、NN中作为表征属性存储的、最大的可预期的力F1、F2、F3、F4和力矩P1、P2作为计算基础。
为了实现适配器构件191的功能驱动的设计,可以借助所选择的几何数据、具有所选择的接口特征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12、137、138的几何数据以及通过作用于这些接口特征上的力来生成适配器构件191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在当前实施例中则是肋板137、138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以及作用于接口特征192、193、194、195上的力F1、F2、F3、F4和力矩P1、P2。在此,肋板137、138的待相互连接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和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所选择的几何数据预给定待生成的适配器构件191的所确定的扩展边界。适配器构件191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的生成优选在考虑待选择的优化标准的情况下借助优化算法来进行。该算法例如可以包含预给定,即,适配器构件119也必须满足如侧面结构153、154的相互支撑的其它功能和/或基于公知的蒙特卡罗模拟应具有尽可能节省材料的外形。在当前实施例中,适配器构件191的所生成的构件模型数据组是新的横撑151,该新的横撑使肋板137、138的构件模型数据组与三维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相连接。显而易见地,基于所采用的优化算法以及在接口特征192、193、194、195上计算的力F1、F2、F3、F4和力矩P1、P2,结果新的实物的横撑151比标记为待移除的横撑39明显更细。
图4示出了用于生成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可能获取的图像照片。示出了现有的待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侧视图,借助该人员运送设备,例如可以在两个水平面E1、E2之间运送人员。
现有的承载结构2是人员运送设备1的中心构件并且容纳人员运送设备1的其余部件,以便将其通过支承部位4固定在建筑物18内并且将其重量传递到建筑物18上。现有的承载结构2及其在图2中示出的结构部件在图1中仅在其位置方面以虚线箭头表示,但是省略细节,以便不妨碍图1清晰可见。
待现代化改装的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具有两个环绕闭合的传送链3。两个传送链3由多个链节组成。两个传送链3可以沿着移动行程5在移动方向上移位。传送链3在较宽的区域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在此在横向于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在邻接到建筑物18的平面E1、E2的进入区域Z1、Z2中传送链3通过转向轮15、17转向。
多个脚踏单元7以脚踏梯级的形式在这两个传送链3之间延伸。每个脚踏单元7在此在其侧向端部附近分别固定在传送链3中的一个传送链上并且由此可以借助传送链3沿移动方向5移动。在传送链3上被引导的脚踏单元7在此形成传送带9,在该传送带中脚踏单元7沿着移动行程5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至少在运送区域19中能够被人员踩踏。为了能够使传送链3移位,人员运送设备1具有驱动机16和控制该驱动机的控制装置12(该控制装置在图4中仅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传送带9与驱动机16和转向轮15、17一起形成运送装置13,运送装置的脚踏单元9可相对于静止地牢固固定在建筑物18中的现有的承载结构2而移位。
人员运送设备1还具有两个护栏6(仅可见一个)和布置在护栏上的扶手8,其中,扶手通常与传送链3一起被驱动并且因此与传送带9同步地运动。
在一定的运行持续时间之后,能够对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进行现代化改装,以便将其带到最新的技术状态。在此,必须精确地测量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其余的部件,例如在使用检测装置21的情况下通过在此所描述的方法来测量。在此,检测装置21被构造成用于生成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现有的承载结构然后可如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那样被利用。
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的检测装置21具有图像拍摄装置22。图像拍摄装置22借助固定装置24被固定在运送设备13上。此外,检测装置21配备有计算装置23。
在现代化改装过程的范围内,人员可以事先移除在需要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上的脚踏单元7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脚踏单元。为此,该人员通常不需要特殊的专业知识,从而该活动也可以例如由辅助人员来进行。必要时也可以移除其它的覆盖件,例如护栏基座14的遮蔽板。通过移除脚踏单元7露出在传送带9中的开口且因此开启在位于其下方的承载结构2的部件上的可视的入口25。
接着借助图像拍摄装置22的固定装置24将图像拍摄装置22固定在运送设备13上。起初,图像拍摄装置22例如可以靠近运送区域19的末端布置,例如布置在下部平面E1上的进入区域Z1附近。
在所示的例子中,固定装置24以脚部的形式构造,该脚部一侧构造用于承载图像拍摄装置22,并且另一侧构造用于固定在其中一个脚踏单元7上。固定装置24在此可以例如配合到脚踏单元7内的槽口中。
替代地,固定装置24也可以构造用于,不是与脚踏单元7中的一个脚踏单元一起配合,而是与传送带9的其它部件、例如传送链3或附接在其上的轴配合。也可以安装在环绕布置的扶手8上或扶手带上。
一旦通过移除脚踏单元7而形成可视入口25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2被固定在运送设备13上,图像拍摄装置22就可以在运送区域19内沿着移动行程5连续地移位。在此,图像拍摄装置22的视野区域可以穿过可视入口25指向现有承载结构2的位于其下的结构部件并且进行其图像拍摄。
图像拍摄装置22可以优选地被设计用于拍摄在其视野范围内的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图像。为此,图像拍摄装置22可以被构造为例如3D激光扫描器或TOF相机。
为了能够沿着整个承载结构2尽可能拍摄图像,固定在运送装置13上的图像拍摄装置22可以与传送带9一起沿着移动行程5在运送区域19内连续地移动,并且在此从不同的位置进行多个图像照片。
然后,对应于图像照片的数据或信号可以被传输到计算装置23上。在此,计算装置23可以直接设置在图像拍摄装置22上或者甚至集成到该图像拍摄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图2中示出的三维替身数据组112可以直接在配备有计算装置23的图像拍摄装置22中生成。随后,三维替身数据组112必要时可以传输到控制中心或数据云50(参见图1),以用于进一步处理。
替代地,如图4所示,计算装置23可以作为单独的单元来提供。这种单独的计算装置23可以例如布置在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附近,并且可以例如通过无线数据连接与图像拍摄装置22通信。替代地,计算装置23也可以更远地布置,例如布置在位于建筑物18之外的或者甚至位于另一城市中的控制中心中。在这种情况下,图像拍摄装置22的数据和信号例如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传输到计算装置23上。
由图像拍摄装置22所获得的摄像数据可以在计算装置23内生成现有承载结构2的由图像拍摄装置22所拍摄的结构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通过该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检测和提供了现有的承载结构2或其面和棱的所有尺寸以及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和定向。
为了能够基于多个所拍摄的图像拍摄使图像拍摄的拍摄简化或精确化以及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可以在拍摄过程之前沿着移动行程5在运送区域19中优选设置多个能够唯一识别的参考标记10。参考标记10例如可以设置为具有唯一配属的代码(例如条形码或QR码)的标签。
在此,参考标记10可以设置成,使得至少当图像拍摄装置22被布置在确定的拍摄位置上时,参考标记位于图像拍摄装置22的视野内。在此,选择拍摄位置,使得在每次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至少一个参考标记10、优选至少拍摄两个参考标记10。
基于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10,接下来可以由各个图像照片更简单地生成整体图像或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和/或对其进行校准和/或例如计算出由于拍摄误差引起的可能的失真。
必要时,图像拍摄装置22还可以被设计成借助信号交换装置11与人员运送设备1的控制装置12通信。例如,当图像拍摄装置22已到达特定位置时,总是能够使控制装置12停止驱动机16,从而使图像拍摄装置22可以在传送带9静止的情况下在这些位置进行图像拍摄,不会模糊。另外,一旦图像拍摄装置22完全穿过运送区域19并且例如接近其相反端,图像拍摄装置22还能够使控制装置12停止驱动机16的运转。
图5以三维视图示出适配器构件148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如例如基于所确定的安装条件借助传统的CAD程序手动地构建的那样。这例如用于将在图2中示出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与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驱动机支架的未详细示出的、待新引入的构件模型数据组连接。在适配器构件148的构件模型数据组上,作为接口特征196限定了螺栓孔,从而可以之后借助其实物构件将实物的机械支架与现有的承载结构2连接。
图6以三维视图示出适配器构件199的具有与图5的适配器构件148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相同的接口特征196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然而该构件模型数据组具有可再生的功能驱动的设计。
换句话说,适配器构件199的构件模型数据组由此可以单独地基于功能、安装条件以及作用于构件模型数据组的力和负载针对相应的之后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拓扑优化地配置并且随后也生产适配器构件。由此对于资源消耗得到显著的优点,因为仅消耗绝对必要量的材料(例如钢、铝)或可使用新型的、节约资源的生产技术,由此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CO2排放量也进一步减小,因为通过保留现有的承载结构2和通过与适配器构件199的节约资源的匹配,更少的材料需要被昂贵地回收。
因为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现代化改装结果还总是包含对时间要求严格的部件,所以适配器构件199的至少一个构件模型数据组可以配备有相应的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传输到3D打印机并且借助该构件模型数据组199生成实物的适配器构件。因此,这些非常特殊的零件可以以节省资源的方式生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过夜”就能够使用。
尽管在图1至图6中以构建为自动扶梯的人员运送设备1为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显而易见的是,所描述的方法步骤和相应的装置同样适用于移动步道。最后要指出,如“具有”、“包括”等等的概念不排除其它的元件或者步骤,并且如“一个”或者“一”的概念不排除多个。此外,还应当指出,参照上述实施例之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其它实施例的其它特征或步骤组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视为限制。

Claims (15)

1.一种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所述人员运送设备被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并且具有绕转的传送带(9),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由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的现有的承载结构(2)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
由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出发,确定所述承载结构的核心空间(113);
针对需要新安装的构件,确定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其中,仅允许能够将传送带(9)布置在核心空间113内的配置方案;
借助来自构件模型数据组(134、…、NN)的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创建整个人员运送设备的包括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的数字替身数据组(131);
将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伸入到核心空间(113)中的轮廓或穿过核心空间的轮廓标记为待移除;并且
通过数字替身数据组(131)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来调校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方式为,在考虑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196)、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几何数据的情况下并且在不考虑所标记的轮廓的情况下生成适配器构件(148、191、199)的构件模型数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现有的承载结构(2)或其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具有两个侧面结构(153、154),所述两个侧面结构借助底部结构(155)彼此连接并由此关于纵向延伸方向具有U形横截面,其中,核心空间(113)由侧面结构(153、154)的内侧和底部结构(155)的内侧来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通过以下步骤来生成:
将图像拍摄装置(22)固定在现有的绕转的传送带(9)上;
移除绕转的传送带(9)的至少一个脚踏单元(7),以便开启进入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位于其下方的区域的能看到的入口(25);
在进行图像拍摄之前,在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上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将至少一个参考标记(10)设置在移动行程(5)内的至少一个位置上,所述参考标记能够对于图像拍摄装置(22)被清楚地识别;
使传送带(9)与固定在其上的图像拍摄装置(22)一起至少在移动行程(5)的部分区域上绕转地移位;
借助图像拍摄装置(22)从沿着移动行程(5)的多个位置对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需要测量的结构部件进行图像拍摄;以及
基于所拍摄的图像照片并且借助至少一个一起拍摄的参考标志(10)生成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结构部件的至少部分区域的三维承载结构数据组(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在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时,在考虑在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10)的情况下将多个图像照片组合成一个总照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在生成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时,借助在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10)来修正图像照片中的失真。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借助在图像照片中一起拍摄的参考标记(10)来校准所生成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在现有的传送带(9)的连续移位过程中拍摄图像照片。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在数字替身数据组(131)中移除由针对用户特定的配置数据(123)生成的临时的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34)并且引入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以及适配器构件(148、191、199)的构件模型数据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为了生成适配器构件(148、191、199)的构件模型数据组而设置规则组,借助所述规则组:
针对适配器构件(191)的每个部件模型数据组,对数字替身数据组(131)的要引入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7、138)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进行逻辑选择和分组;
选择现有的承载结构(2)的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轮廓的几何数据,所述几何数据布置在适配器构件(137、138)的所选择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附近;并且
确定作用于所选择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上的最大的力(F1、F2、F3、F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借助三维承载结构模型数据组(112)的所选择的几何数据、具有所选择的接口特征(192、193、194、195)的构件模型数据组(137、138)的几何数据以及借助作用于接口特征的力来生成适配器构件(191)的构件模型数据组,其中,在考虑要选择的优化标准的情况下借助优化算法来进行所述生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将适配器构件(199)的至少一个构件模型数据组传输到3D打印机并且借助构件模型数据组(199)生成实物的适配器构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其中,从数字替身数据组(131)生成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方式为,给数字替身数据组(131)补充针对生产特定的数据(146),并且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包括如下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反映了按照目标配置之后进行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构件的表征属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还包括:创建即时更新的数字替身数据组ADDD(172);
其中,ADDD(172)的创建包括:
通过测量反映紧接在组装之后现代化改装的实物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构件的表征属性的实际数据,并通过对应的实际数据替换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中的目标数据,来基于定制数字替身数据组(145)来创建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以及
在考虑反映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在运行期间构件的表征属性的变化的测量值的情况下,通过在现代化改装的人员运送设备(171)的运行期间修改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来基于成品数字替身数据组创建ADDD(172)。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101),包括可机读的程序指令(189),所述程序指令在能够编程的装置(121)上执行时促使装置(121)实施或者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现代化改装方法(100)。
15.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50),具有存储于其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101)。
CN201980052212.5A 2018-08-24 2019-08-20 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 Active CN1125338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90616.5 2018-08-24
EP18190616 2018-08-24
PCT/EP2019/072215 WO2020038915A1 (de) 2018-08-24 2019-08-20 Modernisierungsverfahren einer bestehenden personentransport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858A true CN112533858A (zh) 2021-03-19
CN112533858B CN112533858B (zh) 2023-04-21

Family

ID=63405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2212.5A Active CN112533858B (zh) 2018-08-24 2019-08-20 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7364B2 (zh)
EP (1) EP3841053B1 (zh)
JP (1) JP7322138B2 (zh)
CN (1) CN112533858B (zh)
CA (1) CA3104822A1 (zh)
ES (1) ES2941109T3 (zh)
SG (1) SG11202013261WA (zh)
WO (1) WO20200389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5719B1 (de) * 2017-02-27 2021-04-07 Inventio AG Verfahren und eine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s 3d-modells einer tragenden struktur einer fahrtreppe oder eines fahrsteiges
CN112836667B (zh) * 2021-02-20 2022-11-15 上海吉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判断上行扶梯乘客摔倒逆行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2489B1 (en) * 1998-03-31 2005-06-28 Aluvisions B.V. Simulation device for simulating images of at least one building
CN101802825A (zh) * 2007-05-21 2010-08-11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新建筑物和现有建筑物中的电梯布置的设计方法
WO2013182232A1 (de) * 2012-06-06 2013-1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bildbasierten veränderungserkennung
CN104661944A (zh) * 2012-08-17 2015-05-27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相关数据管理方法
CN106315319A (zh) * 2016-09-23 2017-01-11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智能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9415188A (zh) * 2016-06-21 2019-03-0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对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9159B2 (ja) * 1996-09-05 2001-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設備およびその据付方法
US6685002B1 (en) * 2002-10-15 2004-02-03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escalator modernization
EP1464605B1 (de) * 2003-03-26 2014-01-08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m Management von Aufzugs- bzw.Fahrtreppenanlage
FI120301B (fi) * 2007-11-26 2009-09-15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ES2921063T3 (es) * 2011-05-25 2022-08-17 Tk Escalator Norte S A Soporte, módulo, sistema de transporte para el desplazamiento de personas/mercancías y procedimiento de modernización de los sistemas de transporte de personas/mercancías
JP5623466B2 (ja) * 2012-06-29 2014-11-1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Bim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93618B (zh) * 2012-09-27 2017-08-01 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手扶梯或自動走道的軌道模組、手扶梯、自動走道、組裝手扶梯或自動走道的方法以及將手扶梯或自動走道現代化的方法
JP6322544B2 (ja) * 2014-10-21 2018-05-09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据付図作成装置、据付図作成方法及び据付図作成プログラム
EP3081522A1 (de) * 2015-04-16 2016-10-19 Inventio AG Fahrtreppe mit gemeinsamen rücklaufschien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2489B1 (en) * 1998-03-31 2005-06-28 Aluvisions B.V. Simulation device for simulating images of at least one building
CN101802825A (zh) * 2007-05-21 2010-08-11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新建筑物和现有建筑物中的电梯布置的设计方法
WO2013182232A1 (de) * 2012-06-06 2013-1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bildbasierten veränderungserkennung
CN104661944A (zh) * 2012-08-17 2015-05-27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相关数据管理方法
CN109415188A (zh) * 2016-06-21 2019-03-0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对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方法
CN106315319A (zh) * 2016-09-23 2017-01-11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智能预调度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1053B1 (de) 2023-02-22
EP3841053A1 (de) 2021-06-30
US20210173380A1 (en) 2021-06-10
US11977364B2 (en) 2024-05-07
CN112533858B (zh) 2023-04-21
ES2941109T3 (es) 2023-05-16
JP2021534051A (ja) 2021-12-09
SG11202013261WA (en) 2021-01-28
WO2020038915A1 (de) 2020-02-27
CA3104822A1 (en) 2020-02-27
JP7322138B2 (ja) 202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1536B1 (ko) 에스컬레이터 또는 이동 보도의 지지 구조체의 3d 모델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RU276937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мплектования изготавливаем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людей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создания цифрового двойника
CN104703904B (zh) 管理与电梯有关的数据的方法
KR102668901B1 (ko) 디지털 더블을 사용하는 것에 의해 승객 운송 시스템의 상태를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RU277072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состояния установки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пассажиров пут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цифрового двойника
CN112424108B (zh) 使用检测装置和数字替身监测人员运送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61944A (zh) 电梯相关数据管理方法
CN112533858B (zh) 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的现代化改装方法
CN112446104B (zh) 真实设备与其数字孪生之间的偏差的识别
CN114981196A (zh) 用于对安装在人员运送设备中的部件进行数字化归档和模拟的方法
CN113727930B (zh) 用于检测和处理电梯设备的电梯数据的方法
CN112424109B (zh) 在使用数字替身的情况下监测人员运送设备的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057266A (ja) 架設工程提示装置、架設工程提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4555507A (zh) 用于使用数字替身数据组在人员运送设备中执行至少部分虚拟化的一致性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TWI839507B (zh) 用於記錄並處理現有電梯設備的電梯資料之方法
RU277885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состояния установки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пассажир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цифрового двойни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98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