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4780A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24780A CN112524780A CN202011426466.XA CN202011426466A CN112524780A CN 112524780 A CN112524780 A CN 112524780A CN 202011426466 A CN202011426466 A CN 202011426466A CN 112524780 A CN112524780 A CN 1125247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air conditioner
- module
- coil
- heat exc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辐射换热模块、换热器模块以及控制器;辐射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管以及附着于换热管表面的表面部件;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连通;控制器用于对流经换热管以及第一盘管的冷媒进行流通控制,以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以及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通过控制器控制以辐射换热模块工作为主,换热器模块工作为辅,提高了空调降温或升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及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空调运行逻辑包括:变频空调运行逻辑和定频空调运行逻辑,这两种方式的变负荷控制方式都需要风机较长时间运转,运转功耗大,噪音大舒适性不佳。
为了解决空调系统功耗大、噪音大的技术问题,空调室内换热器进行制冷或制热运行时,当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可以关闭室内风机,通过板式换热管保持温度,从而实现节能降噪的目的。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空调室内换热器或板式换热管单独工作,空调升温或降温速率低,用户舒适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空调升温或降温速率低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辐射换热模块、换热器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辐射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管以及附着于所述换热管表面的表面部件;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连通;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流经所述换热管以及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进行流通控制,以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以及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节流阀,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连通,包括:所述换热管串接于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之间,且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之间设置所述第一节流阀。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三节流阀,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连通,包括:所述换热管串接于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之间,且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盘管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盘管串接于所述第二盘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且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第二盘管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所述第三节流阀。
可选地,应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且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串联连通,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则打开所述第一节流阀,控制冷媒先流经所述第一盘管再流经所述换热管,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冷媒压强低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冷媒压强;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则打开所述第一节流阀,控制冷媒先流经所述换热管再流经所述第一盘管,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冷媒压强高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冷媒压强。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一盘管之间的第四节流阀,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获得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值和所述设定室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一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差值;获得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当前温度值以及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当前温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第四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和所述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相符。
可选地,应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且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串联连通,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一设定范围内;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二设定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范围的下限值。
可选地,应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且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并联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并联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盘管的并联流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开度和/或所述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开度和/或所述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
可选地,应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且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并联连通,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获得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值和所述设定室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一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差值;获得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当前温度值以及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当前温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或所述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和所述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相符。
可选地,应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且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并联连通,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三设定范围内;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四设定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三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小于所述第四设定范围的下限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且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表面设置有表面部件,可以提高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效率,进而在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连通后,由控制器对流经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冷媒进行流通控制,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换热效率。具体地,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辐射换热模块的温度值低于换热器模块的温度值,有助于提高室内机的降温速率;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辐射换热模块温度值高于所述换热器模块温度值,有助于提高室内机的升温速率,如此,在相同的降温或升温需求下,本公开实施例的室内机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调温目的,有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结合图1、图2、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辐射换热模块、换热器模块以及控制器。辐射换热模块可以包括换热管15以及附着于换热管表面的表面部件,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15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连通。控制器用于对流经换热管15以及第一盘管14的冷媒进行流通控制,以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流经换热管15冷媒压强低于流经第一盘管14冷媒压强;以及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流经换热管15冷媒压强高于流经第一盘管14冷媒压强。
由于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15设置有表面部件,可以提高辐射换热模块换热管15的换热效率,因此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15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连通时,控制器控制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15为主要工作对象,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为次要工作对象。辐射换热模块与换热器模块共同实现制冷或是制热,提高了空调降温或升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例如,空调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者除湿模式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流经换热管15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第一盘管14的冷媒压强,冷媒压强越低对应工作对象的温度越低,则换热管15的温度低于第一盘管14的温度,换热管15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高于第一盘管14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有助于提高室内机的降温速率。当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控制器可以控制流经换热管15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第一盘管14的冷媒压强,冷媒压强越高对应工作对象的温度越高,则换热管15的温度高于第一盘管14的温度,换热管15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高于第一盘管14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有助于提高室内机的升温速率。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15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连通,可以体现为换热管15与第一盘管14串联连通。具体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与空调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12之间设置第一节流阀13,换热管15的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一盘管14相连,换热管15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压缩机11,压缩机11与室外空调换热器的第二盘管12相连。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控制器控制流经换热管15冷媒压强低于流经第一盘管14冷媒压强;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控制器控制流经换热管15冷媒压强高于流经第一盘管14冷媒压强。
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的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15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连通,可以体现为换热管15与第一盘管14串联连通。具体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与空调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12之间设置第一节流阀13,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与换热管15之间设置第四节流阀16,换热管15的一端与第四节流阀16相连,换热管15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压缩机11,压缩机11与室外空调换热器的第二盘管12相连。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控制器控制流经换热管15冷媒压强低于流经第一盘管14冷媒压强;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控制器控制流经换热管15冷媒压强高于流经第一盘管14冷媒压强。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将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图1或图2中所示的空调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结合图3所示,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S301、获得空调的运行模式;
S302、如果运行模式表示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则打开第一节流阀,控制冷媒先流经第一盘管再流经换热管,以使流经辐射换热模块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换热器模块的冷媒压强;如果运行模式表示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则打开第一节流阀,控制冷媒先流经换热管再流经第一盘管,以使流经辐射换热模块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换热器模块的冷媒压强。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换热管与第一盘管串联联通的方案中,控制器对流经换热管以及第一盘管的冷媒进行流通控制,可以体现为控制冷媒的流通方向。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打开第一节流阀,高压下的冷媒从压缩机出来,通过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将大部分气体液化,通过第一节流阀流入换热器的第一盘管,再流入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由于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低于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因此辐射换热模块的温度低于换热器模块的温度,换热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高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该场景下,以辐射换热模块工作为主,换热器模块工作为辅,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降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
本公开实施例中,辐射换热模块的温度值可以体现为换热管的温度值,或者可以进一步体现为附着于换热管表面的表面部件的温度值;换热器模块的温度值可以体现为第一盘管的温度值。
当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打开第一节流阀,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流出,先流入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再流入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最后通过第一节流阀流入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流回压缩机,由于冷媒流经换热管的压强大于流经第一盘管的压强,所以冷媒在换热管中的温度高于在第一盘管中的温度,换热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高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该场景下,以辐射换热模块工作为主,换热器模块工作为辅,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升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以将该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空调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结合图4所示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401、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
S402、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S403、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与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差值;
S404、获得辐射换热模块的当前温度值以及换热器模块的当前温度值,并根据第二差值,调整第四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
其中,第四节流阀设置在换热管和第一盘管之间。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室内温差,即,空调所在环境的当前室内温度以及设定室内温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对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进行温度调整。例如,室内温差越大,辐射换热模块与换热器模块之间的温差越大,越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换热效率。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打开空调,将空调设置为制冷模式,并设定有一定的温度值,即设定室内温度值,控制器即可获得制冷模式下的设定室内温度值;同时,空调室内机还可配置用于监测当前室内温度值的温度采集设备,如此,控制器便可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与设定室内温度值的差值,即第一差值。进而,便可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差值,该第二差值即为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差。
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温差即为室内机的辐射换热模块与换热器模块之间的温度差。可以预先获得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公开实施例对二者之间的具体映射关系可不做限定,可以结合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控制器进行调温控制时,可以打开第一节流阀,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预先配置第一节流阀的开度,对应于此,控制器控制第一节流阀打开至预设开度即可;或者,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差值确定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例如,第一差值相差越大,第一节流阀的开度就越大,以尽快达到设定室内温度值,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节流阀的开度可不做具体限定。同时,还可以根据第二差值调整第四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其中,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可以理解为,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同,或者,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之间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
当第二差值较大时,即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可以适当调小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这样,冷媒从压缩机流出,通过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将大部分冷媒气体液化,通过第一节流阀流入换热器的第一盘管,再通过第四节流阀流入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由于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较小,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与流经换热器的冷媒压强相差较大,换热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远高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当第二差值较小时,即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可以适当调大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这样,冷媒从压缩机流出,通过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将大部分冷媒气体液化,通过第一节流阀流入换热器的第一盘管,再通过第四节流阀流入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由于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较大,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与流经换热器的冷媒压强相差较小,换热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相近。该场景下,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降温的速率,提高了用户舒适感。
以上调整第四节流阀开度的方案中,可以预先确定不同空调室内机温差各自对应的阀门开度,如此,获得第二差值后,便可确定该第二差值对应的目标阀门开度,控制器可以控制第四节流阀调整为目标阀门开度。或者,可以预先设置阀门开度的调节步长,获得第二差值后,可以先按照该预设调节步长调整第四节流阀的开度,并进一步判断完成该次调整后,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是否与第二差值相符,如果相符,则可停止阀门开度调整;如果不符,则可按照预设调节步长进行下一次开度调整,直至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为止。该场景下,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降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打开空调,将空调设置为制热模式,并设定有一定的温度值,即设定室内温度值,控制器即可获得制热模式下的设定室内温度值;同时,空调室内机还可配置用于监测当前室内温度值的温度采集设备,如此,控制器便可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与设定室内温度值的差值,即第一差值。进而,便可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差值,该第二差值即为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差。
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温差即为室内机的辐射换热模块与换热器模块之间的温度差。可以预先获得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公开实施例对二者之间的具体映射关系可不做限定,可以结合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控制器进行调温控制时,可以打开第一节流阀,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预先配置第一节流阀的开度,对应于此,控制器控制第一节流阀打开至预设开度即可;或者,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差值确定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例如,第一差值相差越大,第一节流阀的开度就越大,以尽快达到设定室内温度值,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节流阀的开度可不做具体限定。并根据第二差值调整第四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其中,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可以理解为,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同,或者,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之间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
当第二差值较大时,即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可以适当调小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这样,冷媒从压缩机流出,先流入换热管,再通过第四节流阀流入第一盘管,然后通过第一节流阀流入第二盘管,最后流回压缩机。由于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较小,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与流经换热器的冷媒压强相差较大,换热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远高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当第二差值较小时,即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可以适当调大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这样,冷媒从压缩机流出,先流入换热管,再通过第四节流阀流入第一盘管,然后通过第一节流阀流入第二盘管,最后流回压缩机。由于第四节流阀的开度较小,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与流经换热器的冷媒压强相差较小,换热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相近。该场景下,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升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
可选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一设定范围内。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二设定范围内。其中,第一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小于第二设定范围的下限值。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串联,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增大或减少,可以使流经换热管和第一盘管的冷媒流量增大或减小;调整第一节流阀的开度开大或开小,亦可调整流经换热管和第一盘管的冷媒流量增大或减小。通过换热管和第一盘管的冷媒流量越大,辐射换热模块的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温度值越大;通过换热管和第一盘管的冷媒流量越小,辐射换热模块的表面部件和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温度值越小。综上,通过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第一节流阀开度,同样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一设定范围内,设置第一设定范围温度是为了避免在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或表面部件上出现凝露的现象;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第一节流阀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二设定范围内,设置第二设定范围温度是为了保护换热管或是压缩机,由于换热管可以承受的内部压力有限,压缩机能够提供的压力有限,因此只要最高温度不超过第二设定范围的上限,就可以避免换热管或是压缩机的损坏。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设定范围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15℃,第二设定范围可以为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60℃。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示意图,结合图5所示,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15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14连通,可以体现为换热管15与第一盘管14并联连通。具体地,换热管15串接于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12与空调的压缩机11之间,且换热管15与第二盘管12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17;第一盘管14串接于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12与压缩机11之间,且第一盘管14与第二盘管12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阀18。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以将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图5所示的空调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结合图6所示,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S601、获得空调的运行模式;
S602、如果运行模式表示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第二节流阀的开度和/或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如果运行模式表示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第二节流阀的开度和/或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
本实施例中,第二节流阀和换热管串联,第三节流阀和第一盘管串联,换热管与第一盘管并联。在换热管与第一盘管并联联通的方案中,控制器对流经换热管以及第一盘管的冷媒进行流通控制,可以体现为控制冷媒在两个并联流路内的流量。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打开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阀,冷媒从压缩机流出,流入空调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通过第二节流阀流入换热管,通过第三节流阀流入第一盘管,之后流回压缩机。调整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阀,以使第二节流阀的开度较大,第三节流阀的开度较小。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大于流经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辐射换热模块的表面温度低于换热器模块的表面温度,辐射换热模块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远多于换热器模块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该场景下,以辐射换热模块工作为主,换热器模块工作为辅,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降温的速率,提高了用户舒适感。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当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打开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阀,冷媒从压缩机流出,通过换热管和第二节流阀流入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通过第一盘管和第三节流阀流入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调整第二节流阀和第三节流阀,以使第二节流阀的开度较小,第三节流阀的开度较大。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大于流经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辐射换热模块的表面温度高于换热器模块的表面温度,辐射换热模块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远多于换热器模块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该场景下,以辐射换热模块工作为主,换热器模块工作为辅,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升温的速率,提高了用户舒适感。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结合图7所示,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701、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
S702、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S703、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与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差值;
S704、获得辐射换热模块的当前温度值以及换热器模块的当前温度值,并根据第二差值,调整第二节流阀和/或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打开空调,将空调设置为制冷模式,并设定有一定的温度值,即设定室内温度值,控制器即可获得制冷模式下的设定室内温度值;同时,空调室内机还可配置用于监测当前室内温度值的温度采集设备,如此,控制器便可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与设定室内温度值的差值,即第一差值。进而,便可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差值,该第二差值即为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差。
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温差即为室内机的辐射换热模块与换热器模块之间的温度差。可以获得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公开实施例对二者之间的具体映射关系可不做限定,可以结合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控制器进行调温控制时,可以根据第二差值调整第二节流阀和/或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其中,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可以理解为,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同,或者,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之间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
当第二差值越大时,调整第二节流阀和/或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第二节流阀的开度越大,第三节流阀的开度越小,冷媒从压缩机流出,通过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将大部分冷媒气体液化,通过第二节流阀流入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通过第三节流阀流入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由于第二节流阀的开度较大,第三节流阀的开度较小,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与流经换热器的冷媒压强相差较大,换热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远高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吸收的热量。该场景下,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降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打开空调,将空调设置为制热模式,并设定有一定的温度值,即设定室内温度值,控制器即可获得制热模式下的设定室内温度值;同时,空调室内机还可配置用于监测当前室内温度值的温度采集设备,如此,控制器便可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与设定室内温度值的差值,即第一差值。进而,便可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二差值,该第二差值即为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差。
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温差即为室内机的辐射换热模块与换热器模块之间的温度差。可以获得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公开实施例对二者之间的具体映射关系可不做限定,可以结合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控制器进行调温控制时,根据第二差值调整第二节流阀和/或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辐射换热模块和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其中,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符可以理解为,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相同,或者,调整后温度差值与第二差值之间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
当第二差值越大,调整第二节流阀和/或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第二节流阀的开度越小,第三节流阀的开度越大。冷媒从压缩机流出,通过换热管和第二节流阀,通过第一盘管和第三节流阀,然后通过第二盘管流回压缩机。由于第二节流阀的开度较小,第三节流阀的开度较大,则流经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与流经换热器的冷媒压强相差越大,换热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远高于第一盘管工作时可以释放的热量。该场景下,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升温的速率,提高用户舒适感。
可选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三设定范围内。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四设定范围内。其中,第三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小于第四设定范围的下限值。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并联,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增大或减小,使流经换热管和第一盘管的冷媒流量增大或减少。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越大,通过换热管和第一盘管的冷媒流量越大,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越大。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越小,通过换热管和第一盘管的冷媒流量越小,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越小。综上,通过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同样有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三设定范围内,设置第三设定范围温度是为了避免在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或表面部件上出现凝露的现象;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辐射换热模块调整后温度值和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四设定范围内,设置第四设定范围温度是为了保护换热管或压缩机,由于换热管可以承受的内部压力有限,压缩机能够提供的压力有限,因此只要最高温度不超过第四设定范围的上限,就可以避免换热管或是压缩机的损坏。作为一种示例,其中,第三设定范围为大于或等于露点温度与0.5℃之和,且小于或等于露点温度与10℃之和,第四设定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6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81和存储器(memory)82,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83和总线84。其中,处理器81、通信接口83、存储器82可以通过总线8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83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81可以调用存储器82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8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8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8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含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读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换热器模块以及控制器;
所述辐射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管以及附着于所述换热管表面的表面部件;
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连通;
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流经所述换热管以及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进行流通控制,以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以及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节流阀,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连通,包括:
所述换热管串接于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之间,且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之间设置所述第一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三节流阀,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与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连通,包括:
所述换热管串接于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之间,且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盘管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所述第二节流阀;
所述第一盘管串接于所述第二盘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且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第二盘管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所述第三节流阀。
4.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且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串联连通,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盘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
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则打开所述第一节流阀,控制冷媒先流经所述第一盘管再流经所述换热管,以使流经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冷媒压强;
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则打开所述第一节流阀,控制冷媒先流经所述换热管再流经所述第一盘管,以使流经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冷媒压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热管和所述第一盘管之间的第四节流阀,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
获得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值和所述设定室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一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差值;
获得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当前温度值以及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当前温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第四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和所述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相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一设定范围内;
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或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二设定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小于所述第二设定范围的下限值。
7.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辐射换热模块以及换热器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且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第一盘管并联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并联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盘管的并联流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
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开度和/或所述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低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
如果所述运行模式表示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开度和/或所述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流经所述换热管的冷媒压强高于流经所述第一盘管的冷媒压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当前室内温度值和设定室内温度值;
获得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值和所述设定室内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根据室内温差与空调室内机温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与所述第一差值对应的所述第二差值;
获得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当前温度值以及所述换热器模块的当前温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或所述第三节流阀的开度,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和所述换热器模块之间的调整后温度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相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三设定范围内;
如果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使所述辐射换热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和所述换热器模块的调整后温度值在第四设定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三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小于所述第四设定范围的下限值。
10.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26466.XA CN112524780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PCT/CN2021/102696 WO2022121286A1 (zh) | 2020-12-09 | 2021-06-28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26466.XA CN112524780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24780A true CN112524780A (zh) | 2021-03-19 |
CN112524780B CN112524780B (zh) | 2022-09-06 |
Family
ID=7499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26466.XA Active CN112524780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24780B (zh) |
WO (1) | WO202212128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21286A1 (zh) * | 2020-12-09 | 2022-06-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51654B (zh) * | 2022-12-07 | 2024-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末端水流控制装置、空调末端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32553A (ja) * | 2002-02-07 | 2003-08-22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 |
US20060159154A1 (en) * | 2004-04-28 | 2006-07-20 | Prefa-Aluminiumprodukte Gmbh | Heating and warm water supply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
JP2007263396A (ja) * | 2006-03-27 | 2007-10-11 | Coron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2011231995A (ja) * | 2010-04-28 | 2011-11-17 | Toda Constr Co Ltd | 熱交換器温度制御システム、空調機、外調機及び熱交換器温度制御方法 |
JP2013053780A (ja) * | 2011-09-01 | 2013-03-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03574842A (zh) * | 2013-10-26 | 2014-02-12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变频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4990230A (zh) * | 2015-07-28 | 2015-10-21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6166700A (ja) * | 2015-03-09 | 2016-09-15 | 株式会社コロナ | 空気調和機 |
CN108019824A (zh) * | 2016-11-02 | 2018-05-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及其恒温除湿方法 |
CN109084433A (zh) * | 2018-08-28 | 2018-12-25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能力输出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
CN109210630A (zh) * | 2018-09-29 | 2019-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 |
JP2019007710A (ja) * | 2017-06-28 | 2019-01-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10848906A (zh) * | 2019-11-27 | 2020-02-2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1023414A (zh) * | 2019-12-19 | 2020-04-17 |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及除湿控制方法 |
CN210638192U (zh) * | 2019-07-25 | 2020-05-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散热结构及空调 |
CN111473488A (zh) * | 2020-04-07 | 2020-07-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16919A (ja) * | 2003-06-30 | 2005-01-20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187373B2 (ja) * | 2010-10-20 | 2013-04-2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4764097A (zh) * | 2015-04-08 | 2015-07-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8080884A (ja) * | 2016-11-17 | 2018-05-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7763732A (zh) * | 2017-09-15 | 2018-03-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辐射空调室内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208312599U (zh) * | 2018-05-31 | 2019-01-01 | 广州市同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室温调节装置 |
CN111023312B (zh) * | 2019-12-11 | 2021-07-30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CN111059628A (zh) * | 2019-12-16 | 2020-04-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524780B (zh) * | 2020-12-09 | 2022-09-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
2020
- 2020-12-09 CN CN202011426466.XA patent/CN11252478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28 WO PCT/CN2021/102696 patent/WO202212128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32553A (ja) * | 2002-02-07 | 2003-08-22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 |
US20060159154A1 (en) * | 2004-04-28 | 2006-07-20 | Prefa-Aluminiumprodukte Gmbh | Heating and warm water supply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
JP2007263396A (ja) * | 2006-03-27 | 2007-10-11 | Coron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2011231995A (ja) * | 2010-04-28 | 2011-11-17 | Toda Constr Co Ltd | 熱交換器温度制御システム、空調機、外調機及び熱交換器温度制御方法 |
JP2013053780A (ja) * | 2011-09-01 | 2013-03-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03574842A (zh) * | 2013-10-26 | 2014-02-12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变频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JP2016166700A (ja) * | 2015-03-09 | 2016-09-15 | 株式会社コロナ | 空気調和機 |
CN104990230A (zh) * | 2015-07-28 | 2015-10-21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019824A (zh) * | 2016-11-02 | 2018-05-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及其恒温除湿方法 |
JP2019007710A (ja) * | 2017-06-28 | 2019-01-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9084433A (zh) * | 2018-08-28 | 2018-12-25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的能力输出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
CN109210630A (zh) * | 2018-09-29 | 2019-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对流辐射复合换热系统、换热设备及控制方法 |
CN210638192U (zh) * | 2019-07-25 | 2020-05-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散热结构及空调 |
CN110848906A (zh) * | 2019-11-27 | 2020-02-2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1023414A (zh) * | 2019-12-19 | 2020-04-17 |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及除湿控制方法 |
CN111473488A (zh) * | 2020-04-07 | 2020-07-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源: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综合系统的研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21286A1 (zh) * | 2020-12-09 | 2022-06-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24780B (zh) | 2022-09-06 |
WO2022121286A1 (zh) | 2022-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97306B2 (en) | Heat pump system, heat pump unit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functional modes thereof | |
CN103940023B (zh) | 一种一拖多空调膨胀阀智能控制方法 | |
US20180340700A1 (en) |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 |
EP2981767B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112524780B (zh) |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
EP2833072A1 (en) | Heating and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 |
EP2102568B1 (en) | Air-conditioning algorithm for water terminal free cooling | |
KR101766045B1 (ko) |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 |
WO2017204287A1 (ja) | 熱源システム、及び熱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US2015005291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to Control a Discharge Pressure in a Multi-Purpose HVAC System | |
CN104879875B (zh) | 多联机空调系统内机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109945366B (zh) | 水多联机组控制方法和空调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5190503B2 (ja) | 多機能ヒートポンプ空調システム | |
CN113137701A (zh) |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 |
CN113357792B (zh) |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 |
JP6257993B2 (ja) | 冷凍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凍システムの台数制御方法 | |
CN210425290U (zh) | 具有调温除湿功能的空调系统 | |
CN114646122A (zh) | 用于空调控温的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 |
CN110057056B (zh) | 温湿度调节设备运行模式监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219243700U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
US20240191923A1 (en) | Heat pump charge compensation for heating mode operation | |
US6860465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butterfly valve | |
CN113531826A (zh) | 用于控制热泵热水器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热泵热水器空调 | |
CN113865165A (zh) | 用于空调器除霜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
JP2006275398A (ja) | 空調システムの変風量最適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