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9471A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9471A
CN112509471A CN202011423744.6A CN202011423744A CN112509471A CN 112509471 A CN112509471 A CN 112509471A CN 202011423744 A CN202011423744 A CN 202011423744A CN 112509471 A CN112509471 A CN 112509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sensor
relativ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37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9471B (zh
Inventor
陈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37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9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9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9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9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9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包括壳组件、柔性屏模组、处理器、驱动机构、第二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柔性屏模组的一端绕过第二壳体的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伸入壳组件内。第一壳体在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柔性屏模组展开于第二壳体,在第二位置时柔性屏模组收回壳组件内。处理器与驱动机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通信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当处理器判断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处理器控制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向第二位置移动。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尺寸一般相对固定。采用大尺寸的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不佳,采用小尺寸的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受限,电子设备难以在便携性与使用体验两方面取得平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使电子设备具备相对较好的便携性及使用体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柔性屏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伸入所述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屏模组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柔性屏模组收回所述壳组件内;
处理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并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及
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所述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以及
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上述电子设备,第一壳体能够相对第二壳体移动,以带动柔性屏模组展开于第二壳体或者收回壳组件内。在柔性屏模组展开于第二壳体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使用体验;在展开于第二壳体的柔性屏模组收回壳组件后,电子设备可以获得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以具备相对较好的便携性。在第一壳体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推动第一壳体向第二位置移动以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产生相向运动,第一传感器即可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当第一壳体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二传感器即可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处理器即可响应于第一触发信号及第二触发信号控制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壳体向第二位置移动,实现手动到自动的转换,以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组件、柔性屏模组、驱动机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屏模组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柔性屏模组收回所述壳组件内;
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
判断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所述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以及
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柔性屏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伸入所述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屏模组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柔性屏模组收回所述壳组件内;
处理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并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及
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距离;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所述移动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值;以及
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所述移动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处于第二位置;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处于第一位置;
图5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一实施例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的一实施例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移动至预设位置的剖视图;
图11为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移动至预设位置的剖视图;
图14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电子设备 10、壳组件 12、第一壳体
14、第二壳体 142、后盖 16、收容空间
20、柔性屏模组 20a、固定端 20b、自由端
30、引导件 40、摄像头模组 50、驱动机构
60、张紧组件 61、活动件 70、第一传感器
80、第二传感器 90、连接件 91、触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电子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组件10、柔性屏模组20和引导件30。壳组件10为中空结构,柔性屏模组20、引导件30等均可设置在壳组件10。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未图示)和电池(未图示),电路板和电池均可以设置于壳组件10。电路板可以集成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存储单元和基带芯片等。柔性屏模组20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电池能够为柔性屏模组20及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供电。当然,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40,摄像头模组40与电路板通信连接,电池能够为摄像头模组40供电。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或者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3、图4和图5,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第二壳体14和第一壳体12能够相对运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14和第一壳体12滑动连接。换言之,第一壳体12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4滑动。例如,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的一者可以设有滑轨,另一者可沿滑轨滑动,以使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产生相互靠近或者相背远离的运动。
第一壳体12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4滑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结合图4,第一壳体12在第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使用体验;第一壳体12在第二位置时(可参考图1),电子设备100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便于携带。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后文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类似的表述均是指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为简化表述,“第一壳体12位于第一位置”或者“在第一位置时”这种类似的表述是指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处于第一位置,“第一壳体12位于第二位置”或者“在第二位置时”这种类似的表述是指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处于第二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以第一位置作为参考,可以更清楚地确定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一端、以及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的位置。以图4为例,当第一壳体12处于第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最左侧即是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最右侧即是第一壳体12的远离第二壳体14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在第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宽度大于在第二位置的宽度,以使暴露的柔性屏模组20的宽度尺寸可变。换言之,电子设备100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可变。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外部接口例如数据线插孔或者充电线插孔或者耳机插孔可以设置于宽度方向的端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2在第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的整机长度大于在第二位置的长度,以使暴露的柔性屏模组20的长度尺寸可变。换言之,电子设备100在长度方向的尺寸可变。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外部接口例如数据线插孔或者充电线插孔或者耳机插孔可以设置于长度方向的端部。
具体地,请参阅图6和图7,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可以共同形成收容空间16。可以理解的是,收容空间16可以随着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移动而发生变化。收容空间16可用于放置引导件30、电路板、电池等电子元器件。柔性屏模组2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20a和自由端20b,固定端20a设置于第一壳体12并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相对固定,在第二位置时柔性屏模组20绕过引导件30,且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容纳于壳组件10内,以使部分柔性屏模组20隐藏于壳组件10,隐藏于壳组件10内的部分柔性屏模组20可不用于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两物的位置相对固定意即两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产生相对运动,位置相对固定的两物可以存在物理上的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结构实现间接连接。以固定端20a与第一壳体12为例,固定端20a与第一壳体12的位置相对固定,可以是固定端20a与第一壳体12直接接触,例如采用螺纹紧固件或者卡持等方式实现固定端20a与第一壳体12的直接固定,也可以是固定端20a通过粘胶层、中间连接板等结构实现固定端20a与第一壳体12的间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端20a和自由端20b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区分,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处于第二位置时,外露于壳组件10的那部分柔性屏模组20即为柔性屏模组20的固定端20a,收容于壳组件10内的那部分柔性屏模组20即可视为自由端20b。
进一步,第二壳体14可以包括后盖142,在第二位置时后盖142覆盖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后盖142可以设置透光区域,在第二位置时收容于壳组件10的那部分柔性屏模组20也可以用于显示,以使用户能够从透光区域查看柔性屏模组20显示的信息,进而拓展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场景。例如,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无需设置前置摄像头,采用后置式的摄像头模组40即可实现自拍、视频通话等功能。透光区域可以由透明玻璃构成,亦可以是后盖142的开孔形成。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滑动至第一位置后,收容于壳组件10的至少部分柔性屏模组20暴露。暴露的柔性屏模组20可用于显示,以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设置于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在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引导件30可以引导柔性屏模组20变形并展开于第二壳体14。引导件30可以将柔性屏模组20的弯曲半径限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避免弯曲半径过小造成柔性屏模组20的损伤。当然,引导件30也可以避免柔性屏模组20弯曲半径过大造成电子设备100厚度过大。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可为带有凸齿的转轴结构,柔性屏模组20通过啮合等方式与引导件30相联动。第一壳体12和相对第二壳体14滑动时,通过引导件30带动啮合于引导件30上的部分柔性屏模组20移动并展开或收回壳组件10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还可为不附带齿的圆轴。在第一壳体12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件30将贴合于引导件30上的部分柔性屏模组20撑开,以使更多的柔性屏模组20暴露于壳组件10外侧,并处于平展状态。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壳体14,在逐步展开柔性屏模组20的过程中,引导件30可随柔性屏模组20的移动而转动,以减小柔性屏模组20在展开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并减小引导件30的磨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引导件30也可固定在第二壳体14上,引导件30具有光滑的表面。在将柔性屏模组20展开的过程中,引导件30通过其光滑的表面与柔性屏模组20可滑动接触。换言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可以和第二壳体14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成型,引导件30可以视为第二壳体14的一部分,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绕过第二壳体14的远离第一壳体12的一端并伸入壳组件10内。
在第一壳体1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柔性屏模组20可通过引导件30带动收回,即使得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那部分柔性屏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内。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驱动机构50,驱动机构50可设置在壳组件10内,驱动机构50可与第二壳体14或者第一壳体12相联动,以驱动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进而带动柔性屏模组20展开或收回。
参阅图8和图9,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张紧组件60,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与张紧组件60联动,在第二壳体14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张紧组件60带动柔性屏模组20复位,进而使得部分柔性屏模组20收回于壳组件10内。张紧组件60也可用于在柔性屏模组20伸出和收回壳组件10的过程中对自由端20b施加张紧力,以使得柔性屏模组20能够平整的展开至第二壳体14或者收回壳组件10内。在柔性屏模组20收回于壳组件10内后,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张紧组件60设于壳组件10内并与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连接。张紧组件60可以包括弹性件和活动件61,活动件61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4。弹性件可以为扭簧,扭簧的一个自由端连接于第二壳体14,扭簧的另一自由端连接于活动件61,且扭簧套设于活动件61。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扭簧产生扭转变形并通过活动件61对柔性屏模组20施加张紧力。
在柔性屏模组20伸出壳组件10的过程中,即第一壳体12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带动活动件61相对第二壳体14转动,以释放卷绕于活动件61的柔性屏模组20,弹性件积蓄弹性势能,活动件61对柔性屏模组20施加的张紧力为阻力,以使柔性屏模组20能够平整地展开于第二壳体14;在柔性屏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的过程中,即第一壳体12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并驱使活动件61复位,活动件61对柔性屏模组20施加张紧力为动力,以使柔性屏模组20能够平稳地收回壳组件10,以使自由端20b卷绕于活动件61。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张紧组件60也可以连接于第一壳体12。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张紧组件60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形式,例如,活动件61、弹性件可以省略,张紧组件60包括弹性绳,弹性绳连接于第二壳体14或者第一壳体12,以在第二壳体14相对第一壳体12移动过程中利用弹性绳对柔性屏模组20施加张紧力即可。又如,在电子设备100包括驱动机构50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50可以和张紧组件60的活动件61连接。在柔性屏模组20伸出壳组件10的过程中,驱动机构50逐渐释放柔性屏模组20并对柔性屏模组20的施加张紧力,以使柔性屏模组20平整地展开于第二壳体14;在柔性屏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的过程中,驱动机构50带动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逐渐卷绕于活动件61上,以使柔性屏模组20平稳地收回壳组件10内。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50可以为电机,也可以为电机与齿轮组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引导件30为带有凸齿的转轴结构且柔性屏模组20与凸齿啮合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50可以连接于第二壳体14且驱动机构50的输出端可以连接于引导件30,以驱使引导件30旋转并带动自由端20b向壳组件10内收回,且使得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50可以连接于第一壳体12,且驱动机构50的输出端连接于张紧组件60的活动件,以驱使张紧组件60的活动件61转动,并带动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向壳组件10内收回,并使得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可以视为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柔性屏模组20的显示面积达到最大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第一壳体12不能再相对第二壳体14继续作相背远离运动。在第二位置时,柔性屏模组20的显示面积达到最小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壳体14不能再相对第二壳体14作相向靠近运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通过在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或者引导件30上设置限位结构来实现,例如,第一壳体12上可以设置弹片,第二壳体14上可以设置两个卡槽,在第一位置时,弹片与其中一个卡槽卡合,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在第一位置的定位;在第二位置时,弹片与另一个卡槽卡合,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在第二位置的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中间位置,以实现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在多个位置的定位,并使得柔性屏模组20在不同的中间位置具有不同的显示面积,从而拓展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场景。多个中间位置也可以采用限位结构实现,例如通过弹片与卡槽的配合即可实现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在多个中间位置的定位。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50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第一传感器70设于壳组件10内并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第一传感器70用于检测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第二传感器80设于壳组件10内且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第二传感器80用于检测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处理器被配置为,判断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当处理器判断得出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处理器响应于该判断结果,并控制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二位置移动。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第一壳体12位于第一位置,如图9所示,即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积较大时,用户可以推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即使得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产生相向运动。该相向运动可以被第一传感器70器检测到,也即第一传感器70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结合图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设有预设位置,当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二传感器80即可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处理器可以响应于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继而控制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运动,即使得柔性屏模组20自动向壳组件10内收回。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需要将电子设备10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时,可以推动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一段距离。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到预设位置时,驱动机构50被启动,即可带动第一壳体12自动向第二位置移动,并带动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向壳组件10内收回。
预设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且第一位置与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0。换言之,用户推动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例如,以第一位置为参考,该预设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毫米,也即用户需要将第一位置的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推动3毫米,处理器才启动驱动机构5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移动距离也可为1毫米,或者1.5毫米,或者2毫米,或者2.5毫米等。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子设备100的柔性屏模组20伸出壳组件10,且第一壳体12处于第一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时,推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运动,只需使得推动的距离大于0,即可判断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预设位置的设置可以减小用户误触发的概率,防止出现在用户误碰撞第一壳体12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2即向第二位置移动的问题。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壳组件10设置物理按键用于触发柔性屏模组20收回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无需设置用于执行收回功能的物理按键,从而提升加工和组装的效率。特别地,相较于复用电子设备100的电源按键(用于执行开关机或者熄屏、亮屏功能)或者音量按键(用于执行音量的增减功能)来触发柔性屏模组20收回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可以避免对原有按键添加新的触发收回功能,进而避免操作的复杂化,并且减少误操作的概率。
当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程序形成虚拟触发按键的方案,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减少程序的开发,并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和操作的难度。例如,在相关技术中,当第一壳体12处于第一位置且柔性屏模组20处于熄屏状态时,采用虚拟按键时,用户需要先操作点亮柔性屏模组20,再操作定位至相应的虚拟按键,进而启用柔性屏模组20的自动收回功能。而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论柔性屏模组20处于熄屏或亮屏状态,用户只需推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至预设位置,即可启动驱动机构50实现柔性屏模组20的自动收回功能。
由上述分析可见,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提升柔性屏模组20收回操作的便捷性,并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非相向运动时,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断开。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时,接通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换言之,当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壳体12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或者保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或者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一位置运动即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相背运动时,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断开,第二传感器80不工作,从而可以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能耗。只有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时,才接通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以利用第二传感器80检测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上述多种相对运动状态均可根据第一传感器70检测结果确定。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处理器控制断开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换言之,当用户推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至预设位置、且处理器根据第一传感器70的第一触发信号及第二传感器80的第二触发信号启动驱动机构50后,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以使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向壳组件10内收回,在此过程中,处理器控制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即使得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不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70可以包括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中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余下两者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均可用于检测加速度的方向,且其中一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用于作为参考,以根据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壳体12,另一个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二壳体14。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保持在某一位置例如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或者中间的某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整体的运动会使得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一位置运动时,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任一个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远离另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的方向,也即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均是由电子设备100中部指向电子设备100的端部。即使其中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的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不变,由于运动的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远离固定壳体(即加速度为0的壳体)的方向,因此仍然可以根据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得出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处于相背远离的运动状态。
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二位置运动时,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任一个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另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也即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均是由电子设备100端部指向电子设备100的中部。即使其中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的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不变,由于运动的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固定壳体(即加速度为0的壳体),因此仍然可以根据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得出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处于相向运动状态。在这种相向运动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器70即可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以作为驱动机构50启动的条件之一。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加速度传感器中的一个可以设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一者,两个加速度传感器中的另一个可以设于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自由端20b、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的加速度的方向,同样可以根据运动状态的差异判断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进而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以作为驱动机构50的启动条件之一。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80为光电传感器,电子设备100包括设于预设位置的触发结构91,第二传感器80、触发结构91中的一者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二传感器80、触发结构91中的另一者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余下两者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图9和图10示出了第二传感器80设置于第二壳体14,触发结构91设置于第一壳体12的实施方式。图11、图12和图13示出了第二传感器80设置于第二壳体14,触发结构91设置于自由端20b的实施方式。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以使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接通时,第二传感器80发出光线,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运动至预设位置(参考图10、图13)时,光线照射至触发结构91,第二传感器80即可检测到第一壳体12到达了预设位置,第二传感器80即可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以作为驱动机构50启动的另一条件。
当驱动机构50启动的两个条件均满足时,处理器即可响应于这种判断结果,启动驱动机构50,以通过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进而使得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向壳组件10内收回。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连接件90,触发结构91位于连接件90,连接件90用于将触发结构91设置于预设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结构91为设于连接件90的透光区,透光区可以为通孔或者由透明件例如透明玻璃件、透明塑胶件等界定,透光区以外的连接件90的透光率较低,例如透光率低于30%。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线透过透光区,透光区的背向第二传感器80的一侧可以设置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以接收到第二传感器80的光线,进而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当然,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可以与发射端设置在一处,由于触发结构91处与连接件90的其他位置的反光率存在差异,同样可以用于在预设位置产生第二触发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80为光电传感器时,触发结构91也可以是设置于连接件90的反光件例如金属薄片,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可以与发射端设置在一处,由于触发结构91处与连接件90的其他位置的反光率存在差异,同样可以用于在预设位置产生第二触发信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80还可以为霍尔传感器,预设位置设置有磁铁。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相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磁场强度的最大值,因此同样可以判断得出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到了预设位置,以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位置用于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预设位置还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理解:假想第二壳体14相对地面的位置固定,第一位置、第二位置、预设位置均是第二壳体14上的具体位置。指定第一壳体12上的某一位置为参考位置,例如在第二传感器80设于第一壳体12的实施方式中,即以第二传感器80的所在位置作为参考位置,此时第二壳体14的预设位置即是触发结构91所在位置。再以电子设备100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时,第二传感器80对应的第二壳体14的位置即可视为第二壳体14上的第一位置;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相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二传感器80与触发结构91对应,从而使得第二传感器80可以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当电子设备100处于完全收拢的状态时,第二传感器80对应的第二壳体14的位置即可视为第二壳体14上的第二位置。同理,也可以认为第一位置、预设位置和第二位置是第一壳体12上的具体位置,采用类似的方式同样可以确定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感器70也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或者霍尔传感器。以光电传感器为例,电子设备100的壳组件10可以设置相应的反射器件例如反光片。光电传感器从发射端发出光线,经反光片反射回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通过测量从发射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可得出发射端与反光片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运动的过程中,这种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将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壳体12,将反光片设置于第二壳体14,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与反光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即可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从而可以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
以霍尔传感器为例,电子设备100的壳组件10可以设置相应的磁铁,通过检测磁场强度的变化,也可以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例如,将霍尔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壳体12,将磁铁设置于第二壳体14,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运动时,霍尔传感器与磁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磁场强度逐渐增大,因此即可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从而可以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
上述电子设备100,第一壳体12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以带动柔性屏模组20展开于第二壳体14或者收回壳组件10内。在柔性屏模组20展开于第二壳体14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使用体验;在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后,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以具备相对较好的便携性。在第一壳体1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推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以使得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产生相向运动,第一传感器70即可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当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二传感器80即可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处理器即可响应于第一触发信号及第二触发信号控制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实现手动到自动的转换,以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参考图14并结合前述附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100包括壳组件10、柔性屏模组20、驱动机构50、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壳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连接于第一壳体12的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柔性屏模组20展开于第二壳体14,在第二位置时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内。第一壳体12在第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使用体验;第一壳体12在第二位置时,电子设备100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形尺寸,便于携带。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包括:
S610,获取第一传感器7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以及第二传感器8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70可以包括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中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余下两者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均可用于检测加速度的方向,且其中一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用于作为参考,以根据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壳体12,另一个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二壳体14。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保持在某一位置利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或者中间的某一位置时,电子设备100整体的运动会使得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一位置运动时,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任一个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远离另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的方向,也即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均是由电子设备100中部指向电子设备100的端部。即使其中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的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不变,由于运动的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远离固定壳体(即加速度为0的壳体)的方向,因此仍然可以根据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得出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处于相背远离的运动状态。
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二位置运动时,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任一个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另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也即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方向均是由电子设备100端部指向电子设备100的中部。即使其中一个壳体(例如第二壳体14)的位置相对地面固定不变,由于运动的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2)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固定壳体(即加速度为0的壳体),因此仍然可以根据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得出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处于相向运动状态。在这种相向运动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器70即可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以作为驱动机构50启动的条件之一。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加速度传感器中的一个可以设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中一者,两个加速度传感器中的另一个可以设于柔性屏模组20的自由端20b。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自由端20b、第一壳体12(或者第二壳体14)的加速度的方向,同样可以根据运动状态的差异判断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进而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以作为驱动机构50的启动条件之一。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70也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或者霍尔传感器。以光电传感器为例,电子设备100的壳组件10可以设置相应的反射器件例如反光片。光电传感器从发射端发出光线,经反光片反射回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通过检测从发射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可得出发射端与反光片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运动的过程中,这种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将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壳体12,将反光片设置于第二壳体14,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与反光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即可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从而可以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
以霍尔传感器为例,电子设备100的壳组件10可以设置相应的磁铁,通过检测磁场强度的变化,也可以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例如,将霍尔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壳体12,将磁铁设置于第二壳体14,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运动时,霍尔传感器与磁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磁场强度逐渐增大,因此即可确定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从而可以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
S620,判断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
预设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第一位置与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0。换言之,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相向移动至预设位置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例如,以第一位置为参考,该预设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毫米,也即第一位置的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3毫米后,才启动驱动机构5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移动距离也可为1毫米,或者1.5毫米,或者2毫米,或者2.5毫米等。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子设备100的柔性屏模组20伸出壳组件10,且第一壳体12处于第一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时,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运动,只需使得移动距离大于0,即可判断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80为光电传感器,电子设备100包括设于预设位置的触发结构91,第二传感器80、触发结构91中的一者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二传感器80、触发结构91中的另一者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自由端20b中的余下两者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以使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接通时,第二传感器80发出光线。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光线照射至触发结构91,第二传感器80即可检测到第一壳体12到达了预设位置,第二传感器80即可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以作为驱动机构50启动的另一条件。当驱动机构50启动的两个条件均满足时,即可启动驱动机构50,以通过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进而使得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向壳组件10内收回。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连接件90,触发结构91位于连接件90,连接件90用于将触发结构91设置于预设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结构91为设于连接件90的透光区,透光区可以为通孔或者由透明件例如透明玻璃件、透明塑胶件等界定,透光区以外的连接件90的透光率较低,例如透光率低于30%。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线透过透光区,透光区的背向第二传感器80的一侧可以设置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以接收到第二传感器80的光线,进而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当然,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可以与发射端设置在一处,由于触发结构91处与连接件90的其他位置的反光率存在差异,同样可以用于在预设位置产生第二触发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80为光电传感器时,触发结构91也可以是设置于连接件90的反光件例如金属薄片,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可以与发射端设置在一处,由于触发结构91处与连接件90的其他位置的反光率存在差异,同样可以用于在预设位置产生第二触发信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80还可以为霍尔传感器,预设位置设置有磁铁。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相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磁场强度的最大值,因此同样可以判断得出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到了预设位置,以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
当第一传感器7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非相向运动或者第二传感器8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不是预设位置时,继续执行步骤S610。
当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即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均满足时,执行以下步骤S630。
S630,控制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二位置移动。
换言之,当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至预设位置后,驱动机构50即驱使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进而使得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内,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化操作,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非相向运动时,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即第二传感器80不工作。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可以是常态,以节省电子设备100的能耗。换言之,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可以是由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本身决定的。当然,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可以是由处理器来实现的。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610可以进一步包括:
S611,获取第一传感器7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
S613,判断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
当第一传感器7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非相向运动时,继续执行步骤S611。
当第一传感器7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时,执行下述步骤S615。
S615,接通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
换言之,当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壳体12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或者保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或者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一位置运动即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相背运动时,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断开,第二传感器80不工作,从而可以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能耗。只有当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时,才接通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以利用第二传感器80检测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上述多种相对运动状态均可根据第一传感器70检测结果确定。
S617,获取第二传感器80检测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位置。
执行步骤S617之后,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620。
当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即在步骤S630执行后,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640。
S640,控制断开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换言之,当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以使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向壳组件10内收回时,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的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即使得第一传感器70和第二传感器80不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能耗。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传感器80采用光电传感器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传感器70检测到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的条件下,可以利用第二传感器80检测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的移动距离,以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相向移动的移动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处理器即控制驱动机构50驱使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向第二位置移动,进而使得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向壳组件10内收回。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无需存在预设位置。换言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只要电子设备100的柔性屏模组20伸出壳组件10,无论第一壳体12是位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在用户推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处理器即可控制驱动机构50工作,以驱使展开于第二壳体14的柔性屏模组20向壳组件10内收回。例如,预设值可以设置为3毫米,或者2.5毫米,或者2毫米等。以第一壳体12位于第一位置为例,当用户推动第一壳体12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一传感器70即可用于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当第一壳体12相对第二壳体14移动距离大于预设值时,第二传感器80即可用于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处理器进而控制驱动机构50工作,以带动柔性屏模组20收回壳组件10内。
对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存在多个位置的实施方式,上述设置可以在中间位置实现柔性屏模组20从手动收回到自动收回的切换,同样可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在利用预设值产生第二触发信号的实施方式中,其他设置可以参照预设位置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柔性屏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伸入所述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屏模组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柔性屏模组收回所述壳组件内;
处理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并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及
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所述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以及
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非相向运动时,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断开;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时,接通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断开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中一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自由端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自由端中的余下两者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处理器根据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测量的加速度确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者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自由端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变化,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相对运动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者霍尔传感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于所述预设位置的触发结构,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触发结构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自由端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触发结构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自由端中的余下两者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连接件,所述触发结构位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触发结构为设于所述连接件的透光区或者反光件。
9.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组件、柔性屏模组、驱动机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屏模组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柔性屏模组收回所述壳组件内;
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
判断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所述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以及
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且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0;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非相向运动时,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断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时,接通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控制断开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柔性屏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自由端绕过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伸入所述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柔性屏模组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柔性屏模组收回所述壳组件内;
处理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并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及
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且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距离;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是否为相向运动及所述移动距离是否大于预设值;以及
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且所述移动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非相向运动时,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断开;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向运动时,接通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断开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中一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自由端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自由端中的余下两者中的一者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处理器根据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测量的加速度确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者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自由端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变化,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相对运动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自由端中的至少一者,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变化,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移动距离。
CN202011423744.6A 2020-12-08 2020-12-08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509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3744.6A CN112509471B (zh) 2020-12-08 2020-12-08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3744.6A CN112509471B (zh) 2020-12-08 2020-12-08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9471A true CN112509471A (zh) 2021-03-16
CN112509471B CN112509471B (zh) 2022-09-27

Family

ID=74970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3744.6A Active CN112509471B (zh) 2020-12-08 2020-12-08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947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541A (zh) * 2021-04-15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0A (zh) * 2021-04-28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1A (zh) * 2021-04-29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63033A (zh) * 2021-04-14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79341A (zh) * 2021-04-29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按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06904A (zh) * 2021-05-11 2021-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59513A (zh) * 2021-05-20 2021-08-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13301201A (zh) * 2021-05-20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361421A (zh) * 2021-06-10 2021-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89818A (zh) * 2021-08-06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91659A (zh) * 2021-08-25 2021-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组件
CN114828473A (zh) * 2022-03-28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8376A (zh) * 2017-06-28 2017-10-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02672A (zh) * 2017-07-27 2017-11-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20629A (zh) * 2016-11-09 2018-03-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及展开检测方法
KR20190062855A (ko) * 2017-11-29 2019-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을 갖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9857197A (zh) * 2019-01-31 2019-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43440A (zh) * 2020-03-11 2020-06-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16064A (zh) * 2019-04-11 2020-10-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901462A (zh) * 2020-08-28 2020-11-0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定位方法
CN111968515A (zh) * 2020-08-28 2020-11-20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1966234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柔性面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968503A (zh) * 2019-10-15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629A (zh) * 2016-11-09 2018-03-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及展开检测方法
CN107248376A (zh) * 2017-06-28 2017-10-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02672A (zh) * 2017-07-27 2017-11-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90062855A (ko) * 2017-11-29 2019-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을 갖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9857197A (zh) * 2019-01-31 2019-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16064A (zh) * 2019-04-11 2020-10-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966234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柔性面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968503A (zh) * 2019-10-15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43440A (zh) * 2020-03-11 2020-06-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1901462A (zh) * 2020-08-28 2020-11-0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定位方法
CN111968515A (zh) * 2020-08-28 2020-11-20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33B (zh) * 2021-04-14 2024-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63033A (zh) * 2021-04-14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96541A (zh) * 2021-04-15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0A (zh) * 2021-04-28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1B (zh) * 2021-04-29 2023-03-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1A (zh) * 2021-04-29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79341A (zh) * 2021-04-29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按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06904B (zh) * 2021-05-11 2023-10-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06904A (zh) * 2021-05-11 2021-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301201B (zh) * 2021-05-20 2023-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59513A (zh) * 2021-05-20 2021-08-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13301201A (zh) * 2021-05-20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59513B (zh) * 2021-05-20 2024-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13361421A (zh) * 2021-06-10 2021-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89818A (zh) * 2021-08-06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91659B (zh) * 2021-08-25 2023-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组件
CN113691659A (zh) * 2021-08-25 2021-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组件
CN114828473A (zh) * 2022-03-28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9471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0947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15859B (zh) 电子设备
CN111968503B (zh) 电子设备
CN112583968A (zh) 电子设备
CN209787206U (zh)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108600464B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EP1051012B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liding lid
EP1612953B1 (en) Antenna uni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thereof an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3364906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101606707B1 (ko) 와이드 디스플레이부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13301201B (zh) 电子设备
CN113286022A (zh) 电子设备
CN113242342A (zh) 锁止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9995900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7471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39948B (zh)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5225736A (zh) 电子设备
CN209994408U (zh) 移动终端
CN114338879A (zh) 电子设备
CN113347294A (zh) 电子设备及其联动机构
CN113286021A (zh) 电子设备
CN110417957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6506537A (zh) 电子设备
KR101054614B1 (ko) 카메라를 가지고 있는 휴대형 통신 장치
CN116456001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