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847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8473A
CN114828473A CN202210315906.7A CN202210315906A CN114828473A CN 114828473 A CN114828473 A CN 114828473A CN 202210315906 A CN202210315906 A CN 202210315906A CN 114828473 A CN114828473 A CN 114828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housing
shell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59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8473B (zh
Inventor
孙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59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847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31590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828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8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8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8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8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0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s on the outside of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柔性屏组件及检测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连接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柔性屏组件包括固定部及连接于固定部的自由部,固定部固定于第二壳体上,自由部绕过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伸入壳体组件中;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移动,以使至少部分自由部自壳体组件展开,或者使自壳体组件展开的自由部回收至壳体组件中;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的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自由部中的一者上,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的另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自由部剩余两者中的一者上;第一线圈相对第二线圈移动,用于测量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移动距离。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作为第一交互界面的屏幕,其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可伸缩的柔性屏为用户的显示需求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伸缩的柔性屏的屏幕的显示范围将随屏幕的展开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能够根据屏幕的展开大小实时调整屏幕的显示范围,因此,需要实时地检测屏幕的展开大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满足检测展开屏幕大小的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抗干扰能力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
柔性屏组件,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固定部及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自由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自由部绕过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伸入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自由部自所述壳体组件展开,或者使自所述壳体组件展开的所述自由部回收至所述壳体组件中;以及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自由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另一者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自由部剩余两者中的一者上;
其中,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时,所述第一线圈相对所述第二线圈移动,用于测量所述自由部自所述壳体组件展开的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的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自由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的另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自由部剩余两者中的一者上,使得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移动时,第一线圈相对第二线圈移动。由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可耦合互感,当第一线圈或者第二线圈中的感应电压或者感应电流发生变化时,即可说明第二线圈相对第一线圈发生相对移动,进而用于测量自由部自壳体组件展开的长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可以相互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原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5所述的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又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一个变形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还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具体地,该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图1中只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形态)。具体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其他的需要充电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设备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等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10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2至图5,电子设备100可包括壳体组件10、柔性屏组件20和检测组件30。其中,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及连接于第一壳体11上的第二壳体12,其中第二壳体12可相对第一壳体11沿预设方向移动。柔性屏组件20包括固定部21及连接于固定部21上的自由部22,其中固定部21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自由部22绕过第一壳体11远离第二壳体12的一端并伸入壳体组件10中。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至少部分自由部22能够自壳体组件10展开,或者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自由部22能够回收至壳体组件10中。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30可包括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的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与自由部22,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的另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与自由部22剩余两者中的一者上。其中,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一线圈31相对第二线圈32移动,通过测量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的移动距离,进而测量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也即测量自由部22的展开大小。
具体地,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的一个通交变电流产生电流磁场,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另一个在电流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测其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压变化的方式,即可确定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的距离,也即测量自由部22的展开大小。
譬如,以第一线圈31通交变电流为例,第一线圈31可产生电流磁场,第二线圈32可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测量第二线圈32中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压的方式,即可确定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的距离变化,也即测量自由部22的展开大小。
具体地,可以通过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压与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的距离变化实测数据结合仿真,拟合得出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与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距离变化对应的关系曲线图。由此可通过某一时刻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得到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距离变化。
请参照图6,图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原理图。可选地,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处理器40,处理器40可用于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压,处理器40可根据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压计算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处理器40可包括数据获取单元41和数据计算单元42,其中数据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压,数据计算单元42用于根据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压计算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仍以第一线圈31通交变电流为例,当第一线圈31中的交变电流关闭时,第二线圈32检测到的电流为干扰电流,处理器40可记录干扰电流的大小与方向。当第一线圈31的交变电流连通时,第二线圈32检测到的电流为感应电流与干扰电流之和。处理器40可在第二线圈32检测到的电流为感应电流与干扰电流之和的基础上,减去干扰电流,即可得到第二线圈32准确的感应电流。也即,该实施方式,能够避免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流干扰,使得自由部22的展开大小测量更加准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31用交变电流I1驱动,第一线圈31产生的电流磁场的磁力线至少部分穿过第二线圈32,第二线圈32接收的磁力线可用第二磁通量Φ12表示。可以理解地,当第一线圈31中的电流发生周期性变化时,穿过第二线圈32的磁通量Φ12也要发生变化,也即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产生互感,第二线圈32产生感应电动势e12。
感应电动势e12跟其他感应电动势一样,与穿过线圈2的磁通量变化率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1
成正比(前面加△表示这是个有变化的量)。而第二磁通量Φ12跟交变电流I1成正比,△Φ12跟△I1也成正比。由此可知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2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3
成正比,即感应电动势e12的大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4
其中,M12为第一线圈31对第二线圈32的互感系数。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32用交变电流I2驱动,第二线圈32产生的电流磁场的磁力线至少部分穿过第一线圈31,第一线圈31接收的磁力线可用第二磁通量Φ21表示。可以理解地,当第二线圈32中的电流发生周期性变化时,穿过第一线圈31的磁通量Φ21也要发生变化,也即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之间产生互感,第一线圈31产生感应电动势e21。
感应电动势e21跟其他感应电动势一样,与穿过线圈2的磁通量变化率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5
成正比(前面加△表示这是个有变化的量)。而第二磁通量Φ21跟交变电流I2成正比,△Φ21跟△I2也成正比。由此可知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6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7
成正比,即感应电动势e21的大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69001410000068
其中,M21为第二线圈32对第一线圈31的互感系数。
其中,M21=M12。通常情况下,第二线圈32对第一线圈31的互感系数M12的大小取决于第二线圈32、第一线圈31的几何形状、大小、相对位置、各自匝数及其周围介质的磁导率。本实施例中,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之间的相对位置越近,互感系数M12越大;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之间的相对位置越远,互感系数M12越小。同样地,第二线圈32、第一线圈31的匝数越多,互感系数M12越大;第二线圈32、第一线圈31的匝数越少,互感系数M12越小。
可选地,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设置,换言之,第一线圈31的轴线平行于第二线圈32的轴线,以使第一线圈31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与第二线圈32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以使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能够发生有效互感。
进一步地,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同轴设置,且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2的轴线平行于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使得第二线圈32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线圈31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或者第一线圈31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二线圈32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
请继续参照图5,具体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的直径相等,第一线圈31通交变电流并产生电流磁场。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一线圈31可与第二线圈32贴合或者相互远离,可以理解地,当第二线圈32与第一线圈31贴合时,第二线圈32受到第一线圈31的磁场强度最大,也即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动势也最大,此时第二线圈32中的电流或者第二线圈32两端的电压最大;当第二线圈32远离第一线圈31且距离第一线圈31距离越远时,第二线圈32受到第一线圈31的磁场强度越小,也即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动势也越小,第二线圈32中的电流或者第二线圈32两端的电压也越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32可通交变电流并产生电流磁场,第一线圈31可产生感应电动势,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照图8,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的直径大于第二线圈32的直径,使得第二线圈32能够穿过第一线圈31;第一线圈31通交变电流并产生电流磁场。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二线圈32可穿设于第一线圈31中,还可位于第一线圈31的左侧或者位于第一线圈31的右侧。
可以理解地,当第二线圈32收容于第一线圈31中时,第二线圈32受到第一线圈31的磁场强度最大,也即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动势也最大,此时第二线圈32中的电流或者第二线圈32两端的电压最大。当第二线圈32位于第一线圈31的左侧或者右侧时,第二线圈32距离第一线圈31距离越远时,第二线圈32受到第一线圈31的磁场强度越小,也即第二线圈32的感应电动势也越小,第二线圈32中的电流或者第二线圈32两端的电压也越小。其中,由于第一线圈31左右两侧电流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第二线圈32位于第一线圈31左侧时的感应电流与第二线圈32位于第一线圈31右侧的感应电流的电流方向相反。
由于第二线圈32可穿过第一线圈31,一方面使得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的位置、距离可调节,也即可缩短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的初始距离,方便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的设置,另一方面第二线圈32完全位于第一线圈31的电流磁场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的互感系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32可通交变电流并产生电流磁场,第一线圈31可产生感应电动势,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照图9,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的直径小于第二线圈32的直径,使得第一线圈31能够穿过第二线圈32;第一线圈31通交变电流并产生电流磁场。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一线圈31可穿设于第二线圈32中,还可位于第二线圈32的左侧或者位于第二线圈32的右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32可通交变电流并产生电流磁场,第一线圈31可产生感应电动势,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一并参照图6,图6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原理图。可选地,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与处理器40通信连接的控制器50。处理器40能够计算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控制器50可根据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控制柔性屏组件20的显示区域的面积。也即,控制器50被配置为根据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调整柔性屏组件20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处于重合状态时,自由部22完全收容于壳体组件10中,自由部22可处于息屏状态。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部分重合时,也即自由部22部分自壳体组件10伸出时,若自由部22全部点亮,收容于壳体组件10中的部分自由部22显示的信息用户无法有效接收,产生无端浪费;而自由部22不点亮,则柔性屏组件20的一侧出现黑边,影响电子设备100的外观表现力。而控制器50根据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调整柔性屏组件20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既能够充分点亮屏幕,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外观表现力,又能够降低电子设备100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续航时间。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可包括两个以上的距离区间,自由部22上可包括对应于两个以上距离区间的显示区间,控制器50被配置为根据距离区间控制柔性屏组件20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具体地,两个以上的距离区间可等分设置,也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自定义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落入某一距离区间时,控制器50响应于该距离区间而调整自由部22显示区域的面积。譬如,以两个以上的距离区间可等分设置为例,两个以上的距离区间可包括依次并排排列的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的长度分别为d。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在1.0d-2.0d之间譬如1.5d时,控制器50同时点亮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分别对应的显示区间。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柔性屏组件20的功耗,另一方面可优化控制器50对柔性屏组件20控制管理,提高柔性屏组件20的响应速度。
请参照图2至图5,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包括一个第一壳体11及连接于第一壳体11一端的一个第二壳体12,其中第二壳体12可相对第一壳体11沿预设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3,具体地,第一壳体11可包括底板111、围设于底板111边沿的侧板112、以及与底板111间隔相对设置并与侧板112连接固定的顶板113以及设置在侧板112上的滚轮114。其中,底板111与顶板11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10,可用于容纳柔性屏组件20、电池、电路板等电子元件。顶板113背离底板111的表面与第二壳体12一同支撑柔性屏组件20。柔性屏组件20可在滚轮114处弯折,并弯折至容纳空间110中。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滚轮114转动,使得柔性屏组件20能够部分移动至第一壳体11内或者第一壳体11外。
侧板112与底板111的边沿连接固定,并向顶板113一侧延伸设置,以与顶板113连接固定。侧板112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以及连接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的第三侧板1123。其中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与顶板113连接固定;第三侧板1123与顶板113间隔设置并形成间隙孔1130,滚轮114收容于容纳空间110中并靠近间隙孔1130设置,使得柔性屏组件20能够顺着滚轮114部分移动至第二壳体12内或者第二壳体12外。
其中,柔性屏组件20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对移动时,在滚轮114上移动并移动至柔性屏组件2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外,或在滚轮114上移动并滑进至柔性屏组件20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内,柔性屏组件20对应于滚轮114的部分弯折,以与滚轮114的表面接触。
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侧板”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侧板”或者“第三侧板”,“第二侧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侧板”或者“第三侧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相对移动,第一壳体11的侧板112譬如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在背离容纳空间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结构115,第一壳体11能够与相互安装在一起并相对移动,以在第一滑动结构115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结构115为滑道、滑轮、滑块等。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结构115的移动方向与第一侧板112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结构115也可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其他部位,在此不做赘述。
顶板113可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条状支撑板1131,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131之间形成第一嵌缝1132,以对第二壳体12进行嵌合并让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嵌缝1132与容纳空间110相连通,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100的厚度。
请参照图2,第二壳体12可包括底壁121、围设于底壁121边沿的侧壁122、以及与底壁121间隔相对设置并与侧壁122连接固定的顶壁123。其中,底壁121与顶壁123之间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20,容置空间120用于容纳第一壳体11以及支撑部分柔性屏组件20。具体地,顶壁123背离底壁121的一侧表面用于铺设柔性屏组件20,以对柔性屏组件20进行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侧壁122与底壁121的边沿连接固定,并向顶壁123的一侧延伸设置,以与顶壁123连接固定。侧壁122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21和第二侧壁1222以及连接第一侧壁1221、第二侧壁1222的第三侧壁1223。其中,第一侧壁1221、第二侧壁1222及第三侧壁1223与顶壁123连接固定。第一壳体11收容于容置空间120内时,第一侧板1121与第一侧壁1221的内表面贴合,第二侧板1122与第二侧壁1222的内表面贴合。
另外,对于“第一侧壁1221”、“第二侧壁1222”以及“侧壁122”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21”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侧壁1222”,“第二侧壁1222”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侧壁1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相对移动,第二壳体12的侧壁122譬如第一侧壁1221、第二侧壁1222在容置空间120内的部位设置有第二滑动结构124,第二滑动结构124与第一壳体11(具体为第一滑动结构115)相互安装在一起并相对移动,以使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沿预设方向相对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结构124可为滑道、滚轮、滑块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结构124也可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其他部位,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地,第二滑动结构124与第一滑动结构115的连接并不限于滑块与滑道、滚轮与滑道的配合关系,还可以是其他配合关系,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结构”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滑动结构”。
顶壁123可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多个条状支撑壁1231,相邻两个条状支撑壁1231之间形成第二嵌缝1232,第二嵌缝1232可对第一壳体11的第一嵌缝1132嵌合并进行让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嵌缝1232与容置空间120连通,以可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100的厚度。
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嵌缝”、“第二嵌缝”以及“嵌缝”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嵌缝”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嵌缝”,“第二嵌缝”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嵌缝”。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嵌缝1232的宽度可与条状支撑板1131的宽度相同,或者第二嵌缝1232的宽度也可大于条状支撑板1131的宽度,以使条状支撑板1131在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能够在第二嵌缝1232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条状支撑壁1231的宽度与第一嵌缝1132的宽度相同,或者条状支撑壁1231的宽度小于第一嵌缝1132的宽度,以使条状支撑壁1231在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能够在第一嵌缝1132的延伸方向移动。其中,第一嵌缝1132、第二嵌缝1232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预设方向。
第一壳体11上设有滚轮114。柔性屏组件20部分卷绕于滚轮114上;柔性屏组件20在固定部21与自由部22相对移动时,自由部22在滚轮114上移动并移动至自由部22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组件10外,或自由部22在滚轮114上移动并滑进至自由部22部分位于壳体组件10内,柔性屏组件20对应于滚轮114的部分弯折,以与滚轮114的表面接触。
请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固定于第一壳体11上,第二线圈32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其中第一线圈31的轴线平行于第二线圈32的轴线,或者第一线圈31的轴线与第二线圈32的轴线重合,以使第一线圈31至少部分与第二线圈32重合,进而使得第一线圈31能够与第二线圈32发生互感。则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的移动距离等于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也即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
可选地,第一线圈31可设置于顶板113上且第一线圈3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顶板113,第二线圈32可位于顶壁123上且第二线圈32的轴线垂直于第三侧壁1123。或者,第一线圈31可设置于第一侧板1121上且第一线圈31的轴线平行于第一侧板1121,第二线圈32可设置于第一侧壁1221上且第二线圈32的轴线平行于第一侧壁1221。再或者,第一线圈31可位于第二侧板1122上且第一线圈31的轴线平行于第二侧板1122,第二线圈32可位于第二侧壁1222上且第二线圈32的轴线平行于第二侧壁1222。亦或,第一线圈31可位于第三侧板1123上且第一线圈31贴设于第三侧板1123,第二线圈32可位于第三侧壁1223上且第二线圈32贴设于第三侧壁1223。
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中,第二线圈32可固定用于第一壳体11上,第一线圈31可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则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等于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的移动距离,即为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
请参照图1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1可固定于第一壳体11上,第二线圈32可固定于自由部22上。具体地,第一线圈31固定于第三侧板1123上且第一线圈31的轴线垂直于第三侧板1123,第二线圈32固定于自由部22上且第二线圈32的轴线垂直于第三侧壁1123,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二线圈32可在自由部22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线圈31。其中,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的移动距离等于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
可选地,第一线圈31还可设置于第一侧板1121或第二侧板1122上,对应地,第二线圈32设置于自由部22对应于第一侧板1121或者第二侧板1122的位置,以使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沿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的方向设置。
请参照图11,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中,第二线圈32可固定用于第一壳体11上,第一线圈31可固定于自由部22上。则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等于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的移动距离,即为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
请参照图12,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中,第一线圈31还可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第二线圈32可固定于自由部22上。具体地,第一线圈31固定于第三侧壁1223上且第一线圈31贴设于第三侧壁1223,第二线圈32固定于自由部22上且第二线圈32的轴线垂直于第三侧壁1123,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二线圈32可在自由部22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线圈31。其中,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的移动距离等于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
可选地,第一线圈31还可设置于第一侧壁1221且第一线圈31的轴线平行于第一侧壁1221,第二线圈32设置于自由部22且第二线圈32的轴线垂直于第三侧壁1123;或者,第一线圈31还可设置于第二侧壁1222上且第一线圈31的轴线平行于第二侧壁1222,第二线圈32设置于自由部22且第二线圈32的轴线垂直于第三侧壁1123,以使第一线圈31至少部分能够正投影于第二线圈32上,进而使得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之间能够产生互感。
请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中,第二线圈32可固定用于第二壳体12上,第一线圈31可固定于自由部22上。则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的移动距离等于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的移动距离,即为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壳体12的数量为一个,也即第一壳体11相对第二壳体12的移动距离即为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或者收缩的距离。
请参照图14,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不仅可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还可包括第三壳体13。具体地,第一壳体11与第三壳体13分别位于第二壳体12的两端,第一壳体11相对第二壳体1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壳体13相对第二壳体12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自由部22可包括第一自由部221和第二自由部222分别位于固定部21的相背两端,第一自由部221对应于第一壳体11设置,第二自由部222对应于第三壳体13设置。其中,第一壳体11相对第二壳体12的移动距离即为第一自由部221展开的长度,第三壳体相对第二壳体12的移动距离即为第二自由部222展开的长度。换言之,第一壳体11、第三壳体13分别相对所述第二壳体12的移动距离之和,即为柔性屏组件展开或者收缩的长度。
请参照图1,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摄像头模组50,摄像头模组50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其中,摄像头模组50可为前置摄像头,还可为后置摄像头。可以理解地,无论第一壳体11相对第二壳体12展开或者重合,摄像头模组50总能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将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的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与自由部22,第一线圈31和第二线圈32中的另一者固定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与自由部22剩余两者中的一者上,使得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移动时,第一线圈31相对第二线圈32移动。由于第一线圈31与第二线圈32可耦合互感,当第一线圈31或者第二线圈32中的感应电压或者感应电流发生变化时,即可说明第二线圈32相对第一线圈31发生相对移动,进而用于测量自由部22自壳体组件10展开的长度。
接下来阐述一种电子设备300,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电子设备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电子设备300的结构可以包括RF电路310、存储器320、输入单元330、显示单元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wifi模块370、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其中,RF电路310、存储器320、输入单元330、显示单元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以及wifi模块370分别与处理器380连接。电源390用于为整个电子设备30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RF电路3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3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3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3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332。显示单元3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41等。传感器3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3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或者受话器组件)362通过音频电路360与处理器3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3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380用于处理电子装置的数据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
柔性屏组件,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固定部及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自由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自由部绕过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伸入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自由部自所述壳体组件展开,或者使自所述壳体组件展开的所述自由部回收至所述壳体组件中;以及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自由部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另一者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自由部剩余两者中的一者上;
其中,当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时,所述第一线圈相对所述第二线圈移动,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移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中的一个通交变电流、另一个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感应电流或所述感应电压;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压计算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的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方向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时,所述第二线圈相对所述第一线圈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线圈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二线圈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圈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线圈能够穿过所述第二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滚轮,所述柔性屏组件部分卷绕于所述滚轮上;所述柔性屏组件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自由部相对移动时,所述自由部在所述滚轮上移动并移动至所述自由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外,或所述自由部在所述滚轮上移动并滑进至所述自由部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柔性屏组件对应于所述滚轮的部分弯折,以与所述滚轮的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的移动距离调整所述柔性屏组件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距离包括两个以上的距离区间,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距离区间控制所述柔性屏组件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CN202210315906.7A 2022-03-28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828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5906.7A CN114828473B (zh) 2022-03-2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5906.7A CN114828473B (zh) 2022-03-2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8473A true CN114828473A (zh) 2022-07-29
CN114828473B CN114828473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11675A (ko) * 2015-07-24 201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CN108700399A (zh) * 2017-06-30 2018-10-2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距离测量装置、距离测量方法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2509471A (zh) * 2020-12-08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8396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802398A (zh) * 2021-01-28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及其展开大小的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902829A (zh) * 2021-01-2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开合角度检测方法
CN113176808A (zh) * 2021-04-12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CN113746956A (zh) * 2020-05-28 2021-1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11675A (ko) * 2015-07-24 201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CN108700399A (zh) * 2017-06-30 2018-10-2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距离测量装置、距离测量方法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746956A (zh) * 2020-05-28 2021-1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12509471A (zh) * 2020-12-08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8396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902829A (zh) * 2021-01-2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开合角度检测方法
CN112802398A (zh) * 2021-01-28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及其展开大小的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176808A (zh) * 2021-04-12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8396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lled-up screen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KR102408112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것에 적용되는 전자 부품 배치 구조
JP6833982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電子装置
EP3322160B1 (en) Mobile terminal
US1149395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KR20190141518A (ko)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의 크기 변경이 가능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20081973A (ko) 이동 단말기
US9690330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12602313A (zh) 包括柔性显示器和天线的电子装置
CN114285920A (zh)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US1177644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KR20210153524A (ko) 폴딩 동작 및 슬라이딩 동작이 가능한 전자 장치
EP42394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expanding display of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065660A1 (en) Sensor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positio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position
US2023009283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US2022033461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CN111901462A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定位方法
CN114828473B (zh) 电子设备
CN114828473A (zh) 电子设备
US11606452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12087542B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定位方法
CN115394582A (zh) 非接触式开关及电子设备
KR20220077833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롤러블 전자 장치
KR20220077835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20068872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