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3578A -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3578A
CN112493578A CN202011032571.5A CN202011032571A CN112493578A CN 112493578 A CN112493578 A CN 112493578A CN 202011032571 A CN202011032571 A CN 202011032571A CN 112493578 A CN112493578 A CN 112493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mask
ear
driving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25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凤娟
蔡鸿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Yilu Xiang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Yilu Xiang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Yilu Xiang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Yilu Xiang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25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3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3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35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裁片,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单个口罩片;(2)在口罩片的两侧分别加工出耳带;(3)覆膜,将保护膜连接于口罩片的亲肤面;(4)在相邻的口罩片之间加工出易撕线;(5)卷收,将加工出易撕线的口罩片卷收起来。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口罩片焊接耳带的效率,且该耳带焊接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降低故障率,降低因设备故障而停工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焊接口罩的耳带的步骤复杂,不利于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且现在的耳带焊接机的结构复杂,机器的故障率较高,维修不便,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对口罩的包装通常是将多个口罩包装在一个包装袋内,当需要取出口罩时,打包包装袋后,无法再封闭包装袋,使其他暂时不需要使用的口罩暴露在口气中,与人脸接触的亲肤面可能会粘附上细菌,给下次从包装袋内取出口罩戴的人带来一定的隐患。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耳带焊接机构的结构复杂,机器的故障率高,维修不便,影响生产效率,多个口罩包装在一个包装袋内,取出一个口罩后不利于其他口罩的密封保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裁片,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单个口罩片;
(2)在口罩片的两侧分别加工出耳带;
(3)覆膜,将保护膜连接于口罩片的亲肤面;
(4)在相邻的口罩片之间加工出易撕线;
(5)卷收,将加工出易撕线的口罩片卷收起来。
进一步,在步骤(2)中,通过耳带焊接机构将耳带焊接在口罩片上。
进一步,所述耳带焊接机构包括向口罩片连续供应耳带的耳带上料装置、和对口罩片上的耳带进行焊接的耳带焊接装置;所述耳带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连续直线耳带的供带装置,和对直线耳带进行弯折的折线装置;所述供带装置包括对口罩片的一侧供应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第一侧供料装置,和对口罩片的另一侧供应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第二侧供料装置;所述折线装置包括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成第一弯折耳带的第一弯折装置,和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成第二弯折耳带的第二弯折装置;所述耳带焊接装置包括将第一弯折耳带焊接在口罩片一侧的第一焊接装置,和将第二弯折耳带焊接在口罩片另一侧的第二焊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装置包括两个对同一个口罩片同一侧的两个焊接点进行焊接的第一焊接头,所述第二焊接装置包括两个对同一个口罩片另一侧的两个焊接点进行焊接的第二焊接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头包括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一上焊接头,和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一下焊接头;所述第二焊接头包括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二上焊接头,和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二下焊接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头还包括驱动第一上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下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焊接头还包括驱动第二上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下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供料装置包括多个固定第一连续直线耳带位置的第一导线组,和带动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连续输送的第一输送部;多个所述第一导线组环绕第一输送部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线组包括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所述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的轴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之间具有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驱动第一主动辊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缠绕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设置,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主动辊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设于第一输送带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线组还包括驱动第一导线辊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和驱动第二导线辊转动的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一导线辊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导线辊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线组还包括对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辊;所述第一输送带具有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输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输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限位辊设于第一输送带的第一输入端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二侧供料装置包括多个固定第二连续直线耳带位置的第二导线组,和带动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连续输送的第二输送部;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组环绕第二输送部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线组包括第三导线辊和第四导线辊;所述第三导线辊和第四导线辊的轴线竖向设置,所述第三导线辊和第四导线辊之间具有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驱动第二主动辊转动的第四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输送带缠绕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设置,所述第四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主动辊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导线辊和第四导线辊设于第二输送带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线组还包括驱动第三导线辊转动的第五转动电机,和驱动第四导线辊转动的第六转动电机;所述第三导线辊逆时针转动,所述第四导线辊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线组还包括对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辊;所述第二输送带具有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输入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输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限位辊设于第二输送带的第二输入端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装置包括处于第一连续直线耳带一侧的第一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块;所述第一上焊接头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于第一弯折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下焊接头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于第一弯折块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块与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接触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弯折块进行弯折的第一弯折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第一弯折块向口罩片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弯折块升降的第五升降驱动装置。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线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弯折块的转动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装置包括处于第二连续直线耳带一侧的第二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第二弯折块;所述第二上焊接头通过第三支撑杆连接于第二弯折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下焊接头通过第四支撑杆连接于第二弯折块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块与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接触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二弯折块进行弯折的第二弯折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弯折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第二弯折块向口罩片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弯折块升降的第六升降驱动装置。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线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弯折块的转动直径。
进一步,所述耳带焊接机构还包括将焊接好的第一弯折耳带和第二弯折耳带切断的切线装置。
进一步,所述切断装置包括对口罩片同一侧的第一弯折耳带进行切断的第一切线部,和对口罩片另一侧的第二弯折耳带进行切断的第二切线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切线部包括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一上切刀,和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一下切刀;所述第二切线部包括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二上切刀,和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二下切刀。
进一步,所述第一切线部还包括驱动第一上切刀向下运动的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下切刀向下运动的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一上焊接头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上切刀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一下焊接头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下切刀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切线部还包括驱动第二上切刀向下运动的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下切刀向下运动的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二上焊接头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上切刀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二下焊接头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下切刀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耳带焊接机构还包括承载口罩片,并将焊接耳带后的口罩片输送出去的焊接输送装置;所述焊接输送装置具有口罩片输入的输入端,和口罩片输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第一侧供料装置、第一弯折装置和第一切线部均处于焊接输送装置输入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焊接装置、第二侧供料装置、第二弯折装置和第二切线部均处于焊接输送装置输出端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焊接输送装置包括第三输送带、第三主动辊、第三从动辊,和驱动第三主动辊转动的第七转动电机;所述第三输送带缠绕第三主动辊和第三从动辊设置,所述第七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三主动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在步骤(3)中,通过覆膜装置对口罩片的亲肤面进行覆膜。
进一步,所述覆膜装置包括对口罩片进行输送的覆膜输送装置,沿覆膜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输送平整保护膜的送膜装置,以及对口罩片的侧边和保护膜进行连接的热封装置。
进一步,所述热封装置包括对口罩片的侧边和保护膜进行热接合的热接合组件。
进一步,所述热接合组件包括热压头。
进一步,所述热压头内的边沿位置设有电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热封装置还包括驱动热压头向下运动的热压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覆膜输送装置包括覆膜输送带、覆膜主动辊、覆膜从动辊和驱动覆膜主动辊转动的覆膜转动电机;所述覆膜输送带缠绕覆膜主动辊和覆膜从动辊设置,所述覆膜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覆膜主动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在步骤(4)中,通过易撕线模切装置在覆膜后的相邻口罩片之间形成易撕线。
进一步,所述易撕线模切装置包括处于保鲜膜上方的上模切部件,和处于保鲜膜下方的下模切部件。
进一步,所述上模切部件包括上模切头,所述上模切头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上模切尖端;所述下模切部件包括下模切头,所述下模切头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下模切尖端。
进一步,所述上模切头的下表面还形成有供下模切尖端伸入的上容置槽;所述下模切头的上表面还形成有供上模切尖端伸入的下容置槽。
进一步,所述上模切部件还包括驱动上模切头向下运动的上模切驱动装置;所述下模切部件还包括驱动下模切头向上运动的下模切驱动装置。
进一步,在步骤(5)中,通过卷收装置将覆膜后的口罩片卷收起来。
进一步,所述卷收装置包括卷收轮,和驱动卷收轮转动逐渐卷收口罩的卷收驱动装置。
进一步,在步骤(1)中,通过送料装置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单个口罩片。
进一步,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输送完整口罩面料的面料输送装置,和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口罩片的切料装置。
进一步,所述切料装置包括切料部。
进一步,所述切料部包括裁切头,所述裁切头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切料尖端;所述切料尖端的宽度尺寸大于完整口罩面料的宽度尺寸。
进一步,所述切料装置还包括驱动切料部向下切断口罩面料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切料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面料输送装置包括面料输送带、面料主动辊、面料从动辊和驱动面料主动辊转动的面料转动电机;所述面料输送带缠绕面料主动辊和面料从动辊设置,所述面料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面料主动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送料装置、耳带焊接机构、覆膜装置、易撕线模切装置和卷收装置沿口罩片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该耳带焊接机构对口罩片的耳带进行加工,大大提高了口罩片焊接耳带的效率,且该耳带焊接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降低故障率,降低因设备故障而停工的概率,在口罩片的亲肤面上覆上保护膜,使口罩片在未使用的情况下不易沾染到病菌,更好的保护人体,提升了佩戴口罩的效果,在相邻口罩片之间加工出易撕线,使人们在拿取口罩片时通过易撕线撕下口罩片单体而不会损坏到其他口罩片的完整性;卷收装置将口罩片逐一卷收起来,使加工完的口罩片便于收纳,和需要口罩片时便于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的制造流水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的耳带焊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的下模切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带焊接装置,2-供带装置,3-折线装置,4-切线装置,5-焊接输送装置,21-第一侧供料装置,22-第二侧供料装置,31-第一弯折装置,32-第二弯折装置,11-第一焊接装置,12-第二焊接装置,111-第一焊接头,121-第二焊接头,1111-第一上焊接头,1112-第一下焊接头,1211-第二上焊接头,1212-第二下焊接头,1113-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14-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213-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214-第四升降驱动装置,211-第一导线组,212-第一输送部,2111-第一导线辊,2112-第二导线辊,2113-第一限位辊,221-第二导线组,222-第二输送部,2211-第三导线辊,2212-第四导线辊,2213-第二限位辊,311-第一弯折部,3111-第一弯折块,312-第一弯折驱动装置,3121-第一转动驱动装置,3122-第五升降驱动装置,321-第二弯折部,3211-第二弯折块,322-第二弯折驱动装置,41-第一切线部,42-第二切线部,411-第一下切刀,421-第二下切刀,6-覆膜装置,61-覆膜输送装置,62-送膜装置,63-热封装置,631-热接合组件,7-易撕线模切装置,71-上模切部件,72-下模切部件,711-上模切头,721-下模切头,7211-下模切尖端,7212-下容置槽,8-卷收装置,81-卷收轮,9-送料装置,91-面料输送装置,92-切料装置,921-切料部,9211-切料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裁片,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单个口罩片;
(2)在口罩片的两侧分别加工出耳带;
(3)覆膜,将保护膜连接于口罩片的亲肤面;
(4)在相邻的口罩片之间加工出易撕线;
(5)卷收,将加工出易撕线的口罩片卷收起来。
这样,通过该耳带焊接机构对口罩片的耳带进行加工,大大提高了口罩片焊接耳带的效率,且该耳带焊接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降低故障率,降低因设备故障而停工的概率,在口罩片的亲肤面上覆上保护膜,使口罩片在未使用的情况下不易沾染到病菌,更好的保护人体,提升了佩戴口罩的效果,在相邻口罩片之间加工出易撕线,使人们在拿取口罩片时通过易撕线撕下口罩片单体而不会损坏到其他口罩片的完整性;卷收装置8将口罩片逐一卷收起来,使加工完的口罩片便于收纳,和需要口罩片时便于拿取。
优选地,在步骤(2)中,通过耳带焊接机构将耳带焊接在口罩片上。通过该耳带焊接机构焊接口罩片的耳带,有利于提高焊接耳带的效率和降低耳带焊接机构的故障率。
优选地,耳带焊接机构包括向口罩片连续供应耳带的耳带上料装置、和对口罩片上的耳带进行焊接的耳带焊接装置1;耳带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连续直线耳带的供带装置2,和对直线耳带进行弯折的折线装置3;供带装置2包括对口罩片的一侧供应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第一侧供料装置21,和对口罩片的另一侧供应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第二侧供料装置22;折线装置3包括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成第一弯折耳带的第一弯折装置31,和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成第二弯折耳带的第二弯折装置32;耳带焊接装置1包括将第一弯折耳带焊接在口罩片一侧的第一焊接装置11,和将第二弯折耳带焊接在口罩片另一侧的第二焊接装置12。当口罩片置于焊接输送装置5上时,第一侧供料装置21的第一输送部212转动带动第一导线组211随着第一输送带运动,第一导线组211带着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向前输送,此时第一弯折装置31的第一弯折块3111向口罩片的方向旋转,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上焊接耳带的预定位置,第二侧供料装置22的第二输送部222转动带动第二导线组221随着第二输送带运动,第二导线组221带着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向前输送,此时第二弯折装置32的第二弯折块3211向口罩片的方向旋转,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上焊接耳带的预定位置;将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后,第一焊接装置11和第二焊接装置12分别对口罩片两侧的耳带进行焊接,焊接完后由第一切线部41将第一弯折耳带靠近第一输送带的两端切断,第二切线部42将第二弯折耳带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两端切断,完成口罩片耳带的焊接过程,将焊接完的口罩片由焊接输送装置5输出,再由焊接输送装置5接收待焊接耳带的口罩片,循环作业,实现对口罩片耳带焊接的高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优选地,第一焊接装置11包括两个对同一个口罩片同一侧的两个焊接点进行焊接的第一焊接头111,第二焊接装置12包括两个对同一个口罩片另一侧的两个焊接点进行焊接的第二焊接头121。通过第一焊接头111和第二焊接头121,分别对口罩片两侧边上的耳带进行焊接。
优选地,第一焊接头111包括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一上焊接头1111,和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一下焊接头1112;第二焊接头121包括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二上焊接头1211,和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二下焊接头1212。通过第一上焊接头1111对第一弯折耳带的一端进行焊接,第一下焊接头1112对第一弯折耳带的另一端进行焊接,第二上焊接头1211对第二弯折耳带的一端进行焊接,第二下焊接头1212对第二弯折耳带的另一端进行焊接。
优选地,第一焊接头111还包括驱动第一上焊接头1111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13,和驱动第一下焊接头1112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114;第二焊接头121还包括驱动第二上焊接头1211上下运动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213,和驱动第二下焊接头1212上下运动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1214。通过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13驱动第一上焊接头1111向下焊接第一弯折耳带的一端,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114驱动第一下焊接头1112向下焊接第一弯折耳带的另一端;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213驱动第二上焊接头1211向下焊接第二弯折耳带的一端,第四升降驱动装置1214驱动第二下焊接头1212向下焊接第二弯折耳带的另一端;具体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1113、第二升降驱动装置1114、第三升降驱动装置1213和第四升降驱动装置1214均为升降气缸。
优选地,第一侧供料装置21包括多个固定第一连续直线耳带位置的第一导线组211,和带动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连续输送的第一输送部212;多个第一导线组211环绕第一输送部212等间距设置。通过第一导线组211限制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位置,第一输送部212传动,带动第一导线组211传动,第一导线组211带动第一连续直线耳带持续对口罩片供耳带。
优选地,第一导线组211包括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的轴线竖向设置,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之间具有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穿过的间隙。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穿过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限制第一连续直线耳带横向位移;具体地,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的轴线平齐设置。
优选地,第一输送部212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驱动第一主动辊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输送带缠绕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设置,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主动辊连接在一起;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设于第一输送带上。通过第一转动电机驱动第一主动辊转动,带动第一输送带转动,第一输送带带动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移动。
优选地,第一导线组211还包括驱动第一导线辊2111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和驱动第二导线辊2112转动的第三转动电机;第一导线辊2111逆时针转动,第二导线辊2112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导线辊2111和第二导线辊2112的转动,使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输送速度更快。
优选地,第一导线组211还包括对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辊2113;第一输送带具有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输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输出的第一输出端;第一限位辊2113设于第一输送带的第一输入端的上方。通过第一限位辊2113,限制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纵向的位移,使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始终保持在预定的水平位置。
优选地,第二侧供料装置22包括多个固定第二连续直线耳带位置的第二导线组221,和带动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连续输送的第二输送部222;多个第二导线组221环绕第二输送部222等间距设置。通过第二导线组221限制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位置,第二输送部222传动,带动第二导线组221传动,第二导线组221带动第二连续直线耳带持续对口罩片供耳带。
优选地,第二导线组221包括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的轴线竖向设置,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之间具有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穿过的间隙。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穿过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限制第二连续直线耳带横向位移;具体地,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的轴线平齐设置。
优选地,第二输送部222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驱动第二主动辊转动的第四转动电机;第二输送带缠绕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设置,第四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主动辊连接在一起;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设于第二输送带上。通过第四转动电机驱动第二主动辊转动,带动第二输送带转动,第二输送带带动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移动。
优选地,第二导线组221还包括驱动第三导线辊2211转动的第五转动电机,和驱动第四导线辊2212转动的第六转动电机;第三导线辊2211逆时针转动,第四导线辊2212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三导线辊2211和第四导线辊2212的转动,使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输送速度更快。
优选地,第二导线组221还包括对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辊2213;第二输送带具有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输入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连续直线耳带输出的第二输出端;第二限位辊2213设于第二输送带的第二输入端的上方。通过第二限位辊2213,限制第二连续耳带纵向的位移,使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始终保持在预定的水平位置。
优选地,第一弯折装置31包括处于第一连续直线耳带一侧的第一弯折部311。通过第一弯折部311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焊接耳带的预定位置上。
优选地,第一弯折部311包括第一弯折块3111;第一上焊接头1111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于第一弯折块3111的上表面,第一下焊接头1112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于第一弯折块311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弯折块3111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焊接耳带的预定位置上。
优选地,第一弯折块3111与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接触面为弧形面。通过第一弯折块3111弧形面的设置,避免对第一连续直线耳带造成划伤的问题,且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后变为弧线耳带,避免了耳带长度不够的问题。
优选地,第一弯折装置31还包括驱动第一弯折块3111进行弯折的第一弯折驱动装置312。通过第一弯折驱动装置312实现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上的目的。
优选地,第一弯折驱动装置312包括驱动第一弯折块3111向口罩片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3121,和驱动第一弯折块3111升降的第五升降驱动装置3122。第五升降驱动装置3122驱动第一弯折块3111向下运动到与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平齐的位置,且位于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外侧,第一转动驱动装置3121驱动第一弯折块3111向口罩片的方向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上;具体地,第五升降驱动装置3122为升降气缸,第一转动驱动装置3121为转动电机。
优选地,为了避免第一导线组211对第一弯折块3111产生干涉,相邻的第一导线组2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弯折块3111的转动直径。
优选地,第二弯折装置32包括处于第二连续直线耳带一侧的第二弯折部321。通过第二弯折部321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焊接耳带的预定位置上。
优选地,第二弯折部321包括第二弯折块3211;第二上焊接头1211通过第三支撑杆连接于第二弯折块3211的上表面,第二下焊接头1212通过第四支撑杆连接于第二弯折块3211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弯折块3211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焊接耳带的预定位置上。
优选地,第二弯折块3211与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接触面为弧形面。通过第二弯折块3211弧形面的设置,避免对第二连续直线耳带造成划伤的问题,且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后变为弧线耳带,避免了耳带长度不够的问题。
优选地,第二弯折装置32还包括驱动第二弯折块3211进行弯折的第二弯折驱动装置322。通过第二弯折驱动装置322实现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上的目的。
优选地,第二弯折驱动装置322包括驱动第二弯折块3211向口罩片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弯折块3211升降的第六升降驱动装置。第六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弯折块3211向下运动到与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平齐的位置,且位于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外侧,第二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弯折块3211向口罩片的方向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到口罩片上;具体地,第六升降驱动装置为升降气缸,第二转动驱动装置为转动电机。
优选地,为了避免第二导线组221对第二弯折块3211产生干涉,相邻的第二导线组2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弯折块3211的转动直径。
优选地,耳带焊接机构还包括将焊接好的第一弯折耳带和第二弯折耳带切断的切线装置4。通过切线装置4将焊接好的第一弯折耳带和第二弯折耳带的两端切断,便于将焊接好耳带的口罩片输送出去,同时对下一个口罩片继续焊接耳带的处理。
优选地,切断装置包括对口罩片同一侧的第一弯折耳带进行切断的第一切线部41,和对口罩片另一侧的第二弯折耳带进行切断的第二切线部42。通过第一切线部41切断第一弯折耳带的两端,第二切线部42切断第二弯折耳带的两端。
优选地,第一切线部41包括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一上切刀,和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一下切刀411;第二切线部42包括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二上切刀,和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二下切刀421。通过第一上切刀和第一下切刀411,分别切断第一弯折耳带的上端和下端;第二上切刀和第二下切刀421,分别切断第二弯折耳带的上端和下端。
优选地,第一切线部41还包括驱动第一上切刀向下运动的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下切刀411向下运动的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一上焊接头1111的上部连接在一起,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上切刀连接在一起;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一下焊接头1112的上部连接在一起,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下切刀411连接在一起;第二切线部42还包括驱动第二上切刀向下运动的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下切刀421向下运动的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二上焊接头1211的上部连接在一起,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上切刀连接在一起;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与第二下焊接头1212的上部连接在一起,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下切刀421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上切刀向下运动切断第一弯折耳带的一端,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下切刀411向下运动切断第一弯折耳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上切刀向下运动切断第二弯折耳带的一端,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下切刀421向下运动切断第二弯折耳带的另一端;具体地,第一上切线驱动装置、第一下切线驱动装置、第二上切线驱动装置和第二下切线驱动装置均为切线气缸。
优选地,为了提高口罩片焊接耳带的效率,耳带焊接机构还包括承载口罩片,并将焊接耳带后的口罩片输送出去的焊接输送装置5;焊接输送装置5具有口罩片输入的输入端,和口罩片输出的输出端,第一焊接装置11、第一侧供料装置21、第一弯折装置31和第一切线部41均处于焊接输送装置5输入端的一侧,第二焊接装置12、第二侧供料装置22、第二弯折装置32和第二切线部42均处于焊接输送装置5输出端的一侧。
优选地,焊接输送装置5包括第三输送带、第三主动辊、第三从动辊,和驱动第三主动辊转动的第七转动电机;第三输送带缠绕第三主动辊和第三从动辊设置,第七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三主动辊连接在一起。第七转动电机驱动第三主动辊转动,第三主动辊带动第三输送带进行输送。
优选地,在步骤(3)中,通过覆膜装置6对口罩片的亲肤面进行覆膜。
这样,在口罩片的亲肤面上覆上保护膜,使口罩片在未使用的情况下不易沾染到病菌,更好的保护人体,提升了佩戴口罩的效果。
优选地,覆膜装置6包括对口罩片进行输送的覆膜输送装置61,沿覆膜输送装置61的输送方向输送平整保护膜的送膜装置62,以及对口罩片的侧边和保护膜进行连接的热封装置63。送膜装置62沿着覆膜输送装置61的输送方向同步输送保护膜,当口罩片输送到保护膜上时,覆膜输送装置61带动保护膜和口罩片一起输送,热封装置63将口罩片的边沿位置与保护膜连接起来。
优选地,热封装置63包括对口罩片的侧边和保护膜进行热接合的热接合组件631。通过热接合组件631,将口罩片的边沿位置和保护膜连接起来。
优选地,热接合组件631包括热压头。通过热压头,将口罩片的边沿位置和保护膜连接起来。
优选地,为了提高口罩片和保护膜之间的连接效率,热压头内的边沿位置设有电加热器。
优选地,热封装置63还包括驱动热压头向下运动的热压驱动装置。通过热压驱动装置驱动热压头向下运动,将口罩片的边沿位置和保护膜连接起来,连接后,上升到预定位置,待下一个口罩片输送到热压头下方再向下运动,循环热压;具体地,热压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覆膜输送装置61包括覆膜输送带、覆膜主动辊、覆膜从动辊和驱动覆膜主动辊转动的覆膜转动电机;覆膜输送带缠绕覆膜主动辊和覆膜从动辊设置,覆膜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覆膜主动辊连接在一起。通过覆膜转动电机驱动覆膜主动辊转动,覆膜主动辊带动覆膜输送带输送口罩片。
优选地,为了便于对口罩片的拿取,且不损害相邻口罩片的完整性,在步骤(4)中,通过易撕线模切装置7在覆膜后的相邻口罩片之间形成易撕线。
优选地,易撕线模切装置7包括处于保鲜膜上方的上模切部件71,和处于保鲜膜下方的下模切部件72。通过上模切部件71和下模切部件72对相邻口罩片之间的保护膜上加工出易撕线。
优选地,上模切部件71包括上模切头711,上模切头711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上模切尖端;下模切部件72包括上模切头721,上模切头721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下模切尖端7211。通过上模切尖端和下模切尖端7211,对相邻口罩片之间的保护膜上加工出易撕线。
优选地,为了使易撕线的加工效果更好,上模切头711的下表面还形成有供下模切尖端7211伸入的上容置槽;上模切头721的上表面还形成有供上模切尖端伸入的下容置槽7212。
优选地,上模切部件71还包括驱动上模切头711向下运动的上模切驱动装置;下模切部件72还包括驱动上模切头721向上运动的下模切驱动装置。通过上模切驱动装置驱动上模切头711向下运动,下模切驱动装置驱动下模切部件72向上运动,在相邻口罩片之间的保护膜上加工出易撕线;具体地,上模切驱动装置和下模切驱动装置均为气缸。
优选地,在步骤(5)中,通过卷收装置8将覆膜后的口罩片卷收起来。通过卷收装置8,便于对口罩片的收纳和拿取。
优选地,卷收装置8包括卷收轮81,和驱动卷收轮81转动逐渐卷收口罩的卷收驱动装置。通过卷收装置8,当需要使用口罩片时,可以将口罩片逐一从卷收装置8上取下,而且避免了其他口罩片受污染的问题,卷收驱动装置驱动卷收轮81转动,将保护膜和口罩片缠绕于卷收轮81上;具体地,卷收驱动装置为卷收电机。
优选地,为了便于流水线的自动化作业,在步骤(1)中,通过送料装置9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单个口罩片。
优选地,送料装置9包括输送完整口罩面料的面料输送装置91,和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口罩片的切料装置92。通过面料输送装置91输送完整的口罩面料,切料装置92将口罩面料裁切成口罩片单体,并向耳带焊接机构输送;具体地,完整的口罩面料为多层口罩本体原料进行层叠式布置。
优选地,切料装置92包括切料部921。通过切料部921,将完整的口罩面料裁切成口罩片单体。
优选地,切料部921包括裁切头,裁切头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切料尖端9211;切料尖端9211的宽度尺寸大于完整口罩面料的宽度尺寸。切料尖端9211使切料部921切断口罩面料更便捷,切料尖端9211的宽度尺寸大于面料的宽度尺寸,使切料尖端9211一次性将口罩面料裁切成口罩片单体。
优选地,切料装置92还包括驱动切料部921向下切断口罩面料的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切料部921连接在一起。通过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切料部921向下运动,将口罩面料裁切成口罩片单体;具体地,动力驱动装置为动力气缸。
优选地,面料输送装置91包括面料输送带、面料主动辊、面料从动辊和驱动面料主动辊转动的面料转动电机;面料输送带缠绕面料主动辊和面料从动辊设置,面料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面料主动辊连接在一起。通过面料转动电机驱动面料主动辊转动,面料主动辊带动面料输送带转动,对口罩面料和口罩片进行输送。
优选地,为了提高制造口罩片的效率,送料装置9、耳带焊接机构、覆膜装置6、易撕线模切装置7和卷收装置8沿口罩片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裁片,将完整口罩面料切成单个口罩片;
(2)在口罩片的两侧分别加工出耳带;
(3)覆膜,将保护膜连接于口罩片的亲肤面;
(4)在相邻的口罩片之间加工出易撕线;
(5)卷收,将加工出易撕线的口罩片卷收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通过耳带焊接机构将耳带焊接在口罩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焊接机构包括向口罩片连续供应耳带的耳带上料装置、和对口罩片上的耳带进行焊接的耳带焊接装置;所述耳带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连续直线耳带的供带装置,和对直线耳带进行弯折的折线装置;所述供带装置包括对口罩片的一侧供应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的第一侧供料装置,和对口罩片的另一侧供应第二连续直线耳带的第二侧供料装置;所述折线装置包括将第一连续直线耳带弯折成第一弯折耳带的第一弯折装置,和将第二连续直线耳带弯折成第二弯折耳带的第二弯折装置;所述耳带焊接装置包括将第一弯折耳带焊接在口罩片一侧的第一焊接装置,和将第二弯折耳带焊接在口罩片另一侧的第二焊接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装置包括两个对同一个口罩片同一侧的两个焊接点进行焊接的第一焊接头,所述第二焊接装置包括两个对同一个口罩片另一侧的两个焊接点进行焊接的第二焊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头包括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一上焊接头,和处于第一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一下焊接头;所述第二焊接头包括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上方的第二上焊接头,和处于第二弯折耳带下方的第二下焊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头还包括驱动第一上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下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焊接头还包括驱动第二上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下焊接头上下运动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供料装置包括多个固定第一连续直线耳带位置的第一导线组,和带动第一连续直线耳带连续输送的第一输送部;多个所述第一导线组环绕第一输送部等间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组包括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所述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的轴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之间具有第一连续直线耳带穿过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驱动第一主动辊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缠绕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设置,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主动辊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线辊和第二导线辊设于第一输送带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组还包括驱动第一导线辊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和驱动第二导线辊转动的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一导线辊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导线辊顺时针转动。
CN202011032571.5A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Withdrawn CN112493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2571.5A CN112493578A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2571.5A CN112493578A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3578A true CN112493578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2571.5A Withdrawn CN112493578A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35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8942B (zh) 一拖二全自动平面口罩机
JP6255506B1 (ja) フェイスマスク製造プロセスにおいてノーズワイヤを切断し配置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206750280U (zh) 高速薄膜连续跟随边封机
CN111452367A (zh) 一种口罩本体成型机构
CN216683423U (zh) 一种口罩生产系统
EP0767643B1 (en) A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adhesive dressings having the adsorbing compress completely surrounded by the adhesive support
CN114179385A (zh) 一种口罩生产系统
CN210407176U (zh) 一种口罩绑带机
CN112493578A (zh)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造方法
CN214630226U (zh) 一种口罩机
CN112497757A (zh) 一种智能信息化口罩生产线
CN112497756A (zh) 一种口罩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12519255A (zh) 一种防护型口罩制备方法
CN112387511A (zh) 一种高速全防护医用口罩生产线及工艺
CN112519254A (zh) 一种高效型口罩机
CN112519257A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
CN112315055A (zh) 一种一次性口罩成形方法
CN112493576A (zh) 一种一次性口罩制备方法
CN112493601A (zh) 一种医用口罩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214870895U (zh) 一种绑带式口罩的包边带切断装置
CN218707965U (zh) 创口贴自动生产机
CN112519236A (zh)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成形方法
CN112497758A (zh)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制备方法
CN112519256A (zh) 一种口罩生产系统
CN110155429A (zh) 一种电池包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