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0865B -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0865B
CN112480865B CN202011434847.2A CN202011434847A CN112480865B CN 112480865 B CN112480865 B CN 112480865B CN 202011434847 A CN202011434847 A CN 202011434847A CN 112480865 B CN112480865 B CN 112480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polyamide
component
modified epoxy
amino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48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80865A (zh
Inventor
王正威
张廷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ontech Advanced Material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ontech Advanced Materi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ontech Advanced Material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ontech Advanced Materi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48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0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80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0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80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0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7/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9J187/005Block or graft polym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J101/00 - C09J185/0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1/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和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两部分,所述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为采用分子量为500‑3000的聚酰胺对线性的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混合改性制备而得,所采用的聚酰胺与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聚酰胺/环氧=1/2‑1/10;所述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为如式1所示的固化剂。本发明通过使用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可以有效的提高内热型和耐油性、耐渗油性;通过可调节的氨基酸和四亚甲基醚二醇制备出的端端基固化能够有效的提供柔韧性、耐热性和耐氧化降解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80-150℃条件下长期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通过电池的充放电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驱动达到行驶的目的, 这就使得在新能源汽车上面含有更多的线路和线圈。汽车由于体积和重量比较大,另外气候的变化和使用环境具有多样品,所以要求对封装线圈所使用的胶粘剂能够具有出色的粘结效果,同时要具有比较好的耐热性和柔韧性,能够耐冬天的严寒天气和夏天的高温天气。相比较传统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对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要求更高,需要能够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以及在行驶过程中的线路的保护作用更加牢固,因此,作为新能源的胶粘剂就要求在强度和耐性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往往常用可以耐低温并且具有柔韧性的胶粘剂,通常在高温情况下会出现一定的软化和蠕动,导致耐油性和粘结力的降低。尤其夏天在高温天气行驶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比较极端的温度高的情况,对于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线圈的封装胶粘剂需要能够在比较极端的条件下保持足够的粘结力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极端的发热,造成局部温度高于120℃,甚至超过150℃的现象,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因此能够满足多种气候变化和提供高粘结强度的线圈封装胶粘剂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
环氧类胶粘剂通常为双组分的热固性胶粘剂,具有出色的耐热性和比较高的粘结强度,作为封装胶粘剂在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绝大多数的环氧树脂的胶粘剂如果达到高粘结强度后,往往非常硬和脆,在低温条件下容易韧性降低和收缩,导致粘结失败,并且这种比较硬的胶粘剂由于具有非常高的交联密度,在维修过程中非常难以去除,造成维修困难。这类的胶粘剂是无法满足新能汽车线圈用的性能要求。使用增塑剂或者橡胶类增韧树脂,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低温下发脆和收缩降低粘结力的问题,但是在温度升高后会导致增塑剂的渗出和胶粘剂发粘,出现粘结力迅速降低和流淌,这对线圈的封装是极为不利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869095A公开了一种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由重量份数:聚酰胺650或聚酰胺651的一种90-96,偶联剂KH-550 0.05-0.5,促进剂X-651、DMP-30、T31的一种或数种共1-10配置生产而成。本发明固化剂增韧明显,收缩性小,粘接力强,耐水性好,耐酸碱及耐候性好,制作工艺简单,无三废的产生。但是其没有具体的测试指标,而且通常聚酰胺的提供的比较多的是增强效果,很难满足低温和柔韧性的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753231A公开了一种车身用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环氧树脂50-75份;聚酰胺9-28份;固化剂15-30份;稀释剂8-15份;触变剂2-5份;填料25-50份;偶联剂3-5 份;增韧剂1-2份;缓蚀剂0.1-3份。本发明的车身用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搭接剪接强度高;偶联剂的选取和使用,使填料能够更好的进行分散,提升了本发明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聚酰胺和环氧树脂的选用,固化后形成网络结构,进一步提升抗冲击强度、拉伸强度、附着力和韧性。其只给出了搭接剪切强度、冲击剥离强度和拉伸强度指标,但是其没有给出耐高温性指标。
根据上面所述,作为新能源汽车用胶粘剂,首先需要保证能够适应在高低温条件下的粘结作用,所使用的胶粘剂需要能够在-20-150℃下都具有比较出色粘结强度。并且,由于汽车中的各种零件需要保持润滑,往往在工作环境中会出现润滑油浸入和渗透的情况,这也需要所使用的胶粘剂能够比较出色耐油性,避免出现由于渗油导致的粘结失败导致短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其能够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提供满足柔韧性需要的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该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能够长期在80-150℃条件下使用,其包括:
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和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 两部分,所述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为采用分子量为500-3000的聚酰胺对线性的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混合、加热后改性制备而得,所采用的聚酰胺与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聚酰胺/环氧=1/2-1/10;
所述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为如式1所示的固化剂,
Figure BDA0002828096140000031
其中R1为H、CH3、C2-C6的烷基或含有芳环结构的取代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R2为H、CH3、C2-C6的烷基或含有芳环结构的取代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n的范围为8-25。当n小于8时柔韧性不能满足需要,当n大于25时所制备的胶粘剂太软强度不够。
本发明的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可以有效的提高该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可以有效的提高该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内热型和耐油性、耐渗油性。本发明的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耐热性,同时提供出色的柔韧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和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之间的质量比为1︰0.5~1。本发明所制备的双组分的胶粘剂在所使用的氨基酸封端的固化剂组分B的氨基当量低于组分A的环氧当量的条件下,可以保证比较出色粘结效果和韧性。不需要根据实际的氨基当量和环氧当量来进行严格的计算和配比。在固化剂组分B和改性环氧组分A固化过程中发生反应后胶粘剂就具有了比较出色粘结效率和韧性。根据大量的实验验证,组分A和组分B在1︰0.5~1的区间粘接强度和耐油性,韧性具有最佳的平衡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175-380。当液体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高于380时,所制备的聚酰胺的改性环氧A的粘度过大,使用过程难以进行点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是通过将所述分子量为 500-3000的聚酰胺与所述线性的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混合,混合后加入 0.2%的抗氧剂1101后在85℃~130℃下搅拌反应完成制得所述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为重均为分子量为1500的聚己二酸己二胺酰胺、重均为分子量为800的聚己内胺酰胺或者重均为分子量为3000的聚氧乙烯醚(400)二胺己二酸二酰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改性过程中,还加入端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端基为羧基或者氨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使用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可以有效的提高内热型和耐油性、耐渗油性;通过可调节的氨基酸和四亚甲基醚二醇制备出的端端基固化能够有效的提供柔韧性、耐热性和耐氧化降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在于:
本发明采用对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进行聚酰胺的改性化,引入含有氢键的聚酰胺基团,大大的提高了耐热性,并且带来更好的耐油性和耐渗油效果。这个性能在线圈的封装中非常重要,由于新能源车中会使用很多需要润滑的部件,不可避免的对封装和粘结部位的油的污染。
同时固化剂组分B使用耐热和抗氧化效果更好的四亚甲基醚二醇作为柔软链段的聚合物,通过使用氨基酸酯化后的固化剂,可以通过不同的氨基酸来调整固化时间和固化强度。
本发明通过使用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可以有效的提高内热型和耐油性、耐渗油性;通过可调节的氨基酸和四亚甲基醚二醇制备出的端端基固化能够有效的提供柔韧性、耐热性和耐氧化降解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讲授的内容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跟中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发明所申请的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聚酰胺改性环氧的制备:
向一250毫升的干净玻璃瓶中,加入端基为羧基,重均为分子量为1500 的聚己二酸己二胺酰胺20克,然后与环氧当量为190的双酚A液体环氧100 克和0.24克抗氧剂1101,混合均匀,氮气吹扫后,开始加热到85℃,反应4 小时,然后冷却至,转移至一干净氟化瓶,得到粘稠状的组分A。
组分B为: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H,R2=H,n=8)。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1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3-5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
实施例2:
聚酰胺改性环氧的制备:
向一250毫升的干净玻璃瓶中,加入端基为胺基,重均为分子量为1500 的聚己二酸己二胺酰胺50克,然后与环氧当量为190的双酚A液体环氧120 克和0.34克抗氧剂1101,混合均匀,氮气吹扫后,开始加热到115℃,反应6-8小时,然后冷却至,转移至一干净氟化瓶,得到粘稠状的组分A。
组分B为: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CH3,R2=CH3,n=15)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0.5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8-12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
实施例3:
聚酰胺改性环氧的制备:
向一250毫升的干净玻璃瓶中,加入重均为分子量为800的聚己内胺酰胺50克,然后与环氧当量为175的双酚A液体环氧100克和0.3克抗氧剂1101,混合均匀,氮气吹扫后,开始加热到130℃,反应5小时,然后冷却至,转移至一干净氟化瓶,得到粘稠状的组分A。
组分B为: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CH3,R2=CH3,n=15)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0.5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8-12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
实施例4:
聚酰胺改性环氧的制备:
向一250毫升的干净玻璃瓶中,加入重均为分子量为3000的聚氧乙烯醚 (400)二胺己二酸二酰胺100克,然后与环氧当量为195的双酚A液体环氧100 克和0.4克抗氧剂1101,混合均匀,氮气吹扫后,开始加热到110℃,反应4 小时,然后冷却至,转移至一干净氟化瓶,得到粘稠状的组分A。
组分B为: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CH(CH3)2,R2=CH3,n =20)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1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12-24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
实施例5:
聚酰胺改性环氧的制备:
向一250毫升的干净玻璃瓶中,加入重均为分子量为3000的聚氧乙烯醚 (400)二胺己二酸二酰胺100克,然后与环氧当量为195的双酚A液体环氧100 克和0.4克抗氧剂1101,混合均匀,氮气吹扫后,开始加热到110℃,反应4 小时,然后冷却至,转移至一干净氟化瓶,得到粘稠状的组分A。
组分B为: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Ph2,R2=Ph,n=12)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1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12-24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
比较例1:
组分A为环氧当量为190的双酚A液体环氧。
组分B为: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H,R2=H,n=10)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0.5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1-2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度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
比较例2:
向一250毫升的干净玻璃瓶中,加入重均为分子量为800的聚己内胺酰胺50克,然后与环氧当量为175的双酚A液体环氧100克和0.3克抗氧剂1101,混合均匀,得到粘稠状的组分A。
组分B为: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CH3,R2=CH3,n=15)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0.5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8-12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
比较例3:
使用端羧基丁苯橡胶作为增塑剂的环氧胶粘剂
组分A:128环氧(环氧当量190)200克,端羧基丁苯橡胶(分子量2000) 60克,混合均匀作为组分A。
组分B:聚氧丙烯醚二胺D-230(分子量230)。
将组分A和组分B按照质量比4.3:1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需要在20分钟内进行点胶。可使用时间小于30分钟。
比较例4:
根据实施例1制备聚酰胺改性的环氧组分A,使用Jeffamine ED-2003 (端氨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二胺,分子量为2000)作为组分B的固化剂组分。
按照组分A和组分B比例为1:1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减压脱泡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使用时间为小于2小时,使用时将混合后的胶液加热到50℃通过点胶机进行点胶。比较例5:与实施例2的制备过程相同,所使用的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CH3,R2=CH3,n=28)
比较例6:与实施例2的制备过程相同,所使用的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R1=CH3,R2=CH3,n=6)
对上述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的耐油性、高低温性和耐热性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2。
耐油性测试:
将混合好的双组分的胶液加热到50℃,保持10分钟后,维持50℃的温度,向胶桶插入点胶机的管子,然后开动气动点胶。
所测试为0.5mm直径的铜丝绕线线圈,先将线圈在75℃条件下预热30分钟,然后取出在5分钟内点胶,点胶至线圈边缘进行封装,然后放入120℃烘箱加热1.5小时进行固化,取出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室温放置24小时后。浸入50℃,80℃的润滑油中进行测试。测试1500小时耐油性。
高低温测试:
点胶方式和固化方式与耐油性测试相同,制备封装好的线圈后,通过冷热循环箱测试从-10℃维持6小时至150℃维持6小时冷热循环,每个循环24 小时,测试50个循环。
耐热性测试:
点胶方式和固化方式与耐油性测试相同,制备封装好的线圈后,分别放入80℃,120℃,150℃的恒温箱中,看是否有胶液流淌和线圈的变形。测试周期为1000小时。
表1
Figure BDA0002828096140000091
表2
Figure BDA0002828096140000092

Claims (1)

1.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该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能够在80-150℃条件下长期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和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两部分,所述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为采用分子量为500-3000的聚酰胺对线性的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混合、加热后改性制备而得,所采用的聚酰胺与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聚酰胺/环氧=1/2-1/10;
所述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为如式1所示的固化剂,
Figure 690818DEST_PATH_IMAGE001
式1;
其中R1 为H、CH3、C2-C6的烷基或含有芳环结构的取代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R2 为H、CH3、C2-C6的烷基或含有芳环结构的取代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n 的范围为8 -25;
所述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和氨基酸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酯组分B之间的质量比为1︰0.5~1;
所述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175-380;
所述改性是通过将所述分子量为500-3000的聚酰胺与所述线性的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混合,混合后加入0.2%的抗氧剂1101后在85℃~130℃下搅拌反应完成制得所述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组分A。
CN202011434847.2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Active CN112480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4847.2A CN112480865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4847.2A CN112480865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0865A CN112480865A (zh) 2021-03-12
CN112480865B true CN112480865B (zh) 2022-09-27

Family

ID=7494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4847.2A Active CN112480865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80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5398B (zh) * 2021-11-24 2023-07-14 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粘接的耐热型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3031A (en) * 1975-01-29 1977-08-17 Sanyo Trading Co Curable composition
JPH02133421A (ja) * 1988-11-14 1990-05-22 Sunstar Eng Inc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JP2007119616A (ja) * 2005-10-28 2007-05-17 Fujikura Ltd エポキシ系接着剤、カバーレイ、プリプレグ、金属張積層板、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US9309381B2 (en) * 2011-06-24 2016-04-12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s using solvated solids
CN105349080B (zh) * 2015-12-14 2017-11-07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3833A (zh) * 2017-03-15 2017-08-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氨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53231A (zh) * 2018-06-27 2018-11-06 上海德联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用聚酰胺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5684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江苏宝泽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合成革用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粘结材料
CN111072954B (zh) * 2019-12-27 2021-01-08 浙江大学 一种聚四氢呋喃-聚氨基酸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1286008B (zh) * 2020-02-17 2021-03-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生物基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0865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3820B (zh) 一种动力电池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US4810772A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olyamide from dimer acid and N-alkyl diamine
CN101307214B (zh) 一种热熔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9129B (zh) 聚酰胺热熔胶及其应用
CN106753138B (zh) 一种led用单组分环氧绝缘固晶胶及制备方法
CN11248086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圈耐高温胶粘剂
KR101222195B1 (ko) 극성이 조절된 내충격성 에폭시 조성물
EP0040926A1 (en) Polyamide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oduction, uses of such compositions, and joints and articles including such compositions
CN107057621B (zh) 一种出口毛刷用环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6998A (zh) 一种用于电子封装领域的聚酰胺热熔胶
CN113150499A (zh) 一种可用于拉挤成型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6780B (zh) 聚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KR20160097829A (ko) 폴리티올 경화제를 포함하는 에폭시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724246A (zh) 自由发泡密封材料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US3261882A (en) Adhesives from polyisophthalamides and thermosetting epoxy resin syrups
US3878146A (en) Cured epoxy resin compositions useful in the protection of electrical cables
CN104130737B (zh) 聚酯-聚酰胺热熔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5038B (zh) 桐油基改性胺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52851B (zh) 一种双组份环氧树脂包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52894A (zh) 一种自润滑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
CN104530810A (zh) 一种增加漆包线表面润滑性的添加剂
KR101588717B1 (ko) 극성과 흐름성이 조절되는 내충격성 에폭시 접착제 조성물
CN101633829A (zh) 气密封性高的耐低温聚酰胺热熔胶及应用
CN110437796B (zh) 一种线束连接器用低压注塑聚酰胺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2039B (zh) 一种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