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0353B - 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的方法、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的方法、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70353B CN112470353B CN201980051168.6A CN201980051168A CN112470353B CN 112470353 B CN112470353 B CN 112470353B CN 201980051168 A CN201980051168 A CN 201980051168A CN 112470353 B CN112470353 B CN 1124703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park plug
- ground electrode
- noble metal
- c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22—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having two or more electrodes embedded in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 H01T2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of sparking plu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9—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2—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arthed electrod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46—Sparking plugs having two or more spark gaps
- H01T13/467—Sparking plugs having two or more spark gaps in parallel 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制的一体式火花塞电极基体(15)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10)的方法,该火花塞电极装置带有通过连接区域(11)相互连接的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方法以及也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火花塞的方法。此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火花塞电极装置以及一种在使用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情况下制造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在制造火花塞时,为此所设的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彼此分开地制造并且相继安装。这意味着,中心电极与电气的连接区域连接并且接地电极通常与火花塞的壳体连接。由于电极的这种单独的制造和布置,很难调整在电极之间的对有效的和持久良好的点火火花形成而言重要的精准的间距。
发明内容
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方法,该方法使得能制造一种带有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准确地预限定的间距的火花塞。
按照所述方法来制造带有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的火花塞电极装置。这也包括,可以设置多个接地电极和/或多个中心电极。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通过构造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连接区域相互连接。连接区域在此稳定了接地电极与中心电极的间距。所述电极间距因此不是事后通过将电极布置在火花塞基体处产生,而是已经提前基于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构造而产生。为此,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制的一体的火花塞电极基体形成。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因此成一体地并且连贯地构造。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电极之间的间距由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构件几何形状产生并且恰恰不是通过在安装火花塞时单独布置电极产生。由此能在没有高昂的技术耗费的情况下精准地并且均匀地构造所有中心电极的和所有接地电极的电极间距并且因此构造全部的火花隙。
火花塞电极基体详细而言不受限制并且可以具有适用于构造至少一个接地电极、至少一个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的任意形状和层厚。
火花塞电极材料同样基本上不受限制。镍被证实特别适合作为基础材料,因为镍的出色之处在于高度的耐高温性、抗氧化性和耐磨损性。火花塞电极材料因此有利地包括至少50质量%的镍。火花塞电极材料特别有利地由镍-铬合金或镍-钇合金制成。
从属权利要求表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扩展设计方案。
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能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制造,只要火花塞电极装置的这些组成部分一体地并且因此由连贯的材料形成。
按照一种有利的扩展设计方案,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的形成包括将火花塞电极材料从火花塞电极基体移除的步骤。这能在技术上极为简单并且耗时很少地执行并且使得能在几何形状和成型技术上精准地构造火花塞电极装置的部件。
此外,所述方法也可以有利地规定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形成火花隙的步骤。火花隙按照这种实施方式同样有利地通过将火花塞电极材料从火花塞电极基体移除形成,其中,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通过由火花塞电极材料构成的连接区域继续相互连接。火花隙因此获得了持久良好地形成点火火花所需的特殊的几何形状。通过移除火花塞电极材料,在此可以在没有高昂的技术耗费的情况下使火花隙简单地以预先确定的形状和位置与在发动机舱内的条件相匹配和被构造。由此特别是也能沿径向垂直于火花塞的纵轴线地任意调整在所有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火花隙。
原则上可以使用任一种适用的方法来将火花塞电极材料从火花塞电极基体移除。通过冲裁或剥蚀或侵蚀或激光能特别简单、利于成本和准确地移除。因此特别优选单独地或组合地使用这些方法。
为了由于节省了火花塞电极材料而利于成本地构造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的期望的三维的构造方案,所述方法可以有利地进一步包括对火花塞电极基体的至少一个区域进行深拉的步骤。因此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深拉对各个分区进行成形并且因此获得期望的形状。
作为用来将火花塞电极材料从火花塞电极基体移除的备选或添加方案,接地电极、中心电极以及将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连接起来的连接区域可以通过构建火花塞电极材料的步骤一体地形成。为此,火花塞电极材料例如可以这样沉积在合适的剥蚀承载部上,使得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成一体地并且因此连贯地构造。承载部可以在制好一体式的火花塞电极装置之后移除。合适的材料构建方法,如CVD或PVD,在此由现有技术公知。在这种设计方案处还有利的是,可以通过材料构建在没有另外的成形步骤的情况下获得一种三维的火花塞电极装置。因此,由此可以节省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时间和成本。
有利地通过3D打印特别简单地并且在遵循准确的几何形状预定值的情况下实施火花塞电极材料的构建。火花塞电极装置的形状和设计方案在此可以事先借助CAD方法确定,因而能有针对性地控制火花塞电极装置的忠于尺寸的构建。
另一种有利的扩展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接地电极至少部分包围中心电极。由此能精准地构造火花隙并且位置准确地控制点火火花形成。接地电极在此可以有利地以围绕中心电极的柱筒环的形式存在,其中,中心电极进一步有利地以柱筒的形式存在。柱筒环和柱筒在此通过连接区域相互连接。由于缺角,由此能预防基于火花形成引起的侵蚀磨损和材料剥蚀。
连接区域还有利地构造成至少一个接片的形式,该接片将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相互连接起来。接片在很小的几何延展性下提供了用于稳定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极好的选择并且能简单地通过将火花塞电极材料从火花塞电极基体移除以及通过火花塞电极材料的构建实现。
由于改进了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间距稳定,连接区域包括两至四个接片,所述接片将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相互连接起来。在此,接片的数量越多,那么电极间距就可以调整得越是稳定。但数量多于四个的接片也可能更难实现并且在进一步加工火花塞电极装置时很不方便。因此两至四个接片的数量被证实是最佳的。
为了改进火花塞电极的耐磨性,还有利的是,其中一个电极或甚至两个电极在火花隙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种贵金属。所述方法因此有利地包括在接地电极处布置至少一种第一贵金属和/或在中心电极处布置至少一种第二贵金属的步骤,其中,这样来布置第一贵金属和/或第二贵金属,使得它们布置在一个形成了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火花隙的区域中。贵金属在此可以直接施加到相应的电极区域上或者以贵金属体的形式、例如贵金属销或贵金属薄片或贵金属柱筒的形式布置在相应的电极区域中。倘若无论是接地电极还是中心电极均设置贵金属,那么火花隙因此形成在一个侧面上的接地电极的第一贵金属和另一个侧面上的中心电极的第二贵金属之间。
为了改进气流在火花塞的燃烧室中的分布,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地电极和/或中心电极中设置开口的步骤。在此有利地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可以使电极例如更好地被燃烧气体或氧气或空气从周围冲刷并且将燃烧气体燃烧后的废气更好地从电极运走。由此可以提高点火火花形成的效率并且改进用按本发明制造的火花塞电极装置制造的火花塞的功率。
此外,按照本发明,也说明了一种用于制造火花塞的方法。火花塞包括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制的一体的火花塞电极基体制造的火花塞电极装置,火花塞电极装置带有通过连接区域相互连接的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在此,火花塞电极装置如之前所阐释那样制造。在按本发明制造火花塞时,还设置将火花塞电极装置与火花塞基体连接起来的步骤。
火花塞基体在此可以包括壳体、用于中心电极的电气的连接区域和隔离体。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火花塞基体的细节,所以在此取消了相应的进一步的阐释。
通过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制的一体式的火花塞电极基体来一体地并且因此成整体地构造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两个电极的连接区域,自动基于火花塞电极装置的之前所确定的构件几何形状实现特殊的电极间距,该电极间距被持久地确定并且不必在事后、在电极布置在火花塞基体处之后艰难地和耗费地调整。通过按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火花塞的方法可以利于成本地并且技术上耗费很少地制造一种有持久高功率密度的火花塞。
电极在不可能产生电气短路的情况下的持久良好的布置,可以有利地通过另一种扩展设计方案实现,在该扩展设计方案中,接地电极与火花塞的壳体和/或中心电极与用于中心电极的电气的接头连接。由此也将电极持久稳定地固定在火花塞基体处,这有利于有待制造的火花塞的机械稳定性。
连接在此优选材料融合地进行,其中用于材料融合地连接的方法详细而言不受限制。基于极好的和稳定的连接形成,可以借助激光焊、借助电阻焊或借助硬钎焊特别有利地实施所述连接。
为了抑制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电气的短路,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移除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连接区域的步骤。移除可以例如通过铣出、剥蚀、侵蚀或通过用激光器的处理来实施。在此尤其这样来实施连接区域的移除,即,没有连接区域的材料残余物从接地电极或中心电极突出,因而不会妨碍电极之间的火花隙。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的相应的表面因此是平坦的。倘若在接地电极和/或中心电极上布置有第一贵金属或第二贵金属,那么可以移除连接区域至相应的贵金属的表面,以便不在贵金属中产生切口或留空部,这可能导致形成虚假火花。第一贵金属的和第二贵金属的对置的表面因此同样是平坦的。但优选这样来移除连接区域,即,也至少部分随同移除布置在第一贵金属和/或第二贵金属之间的连接区域。这至少导致了在相应的贵金属处的暴露的角落的形成,在所述暴露的角落处存在电场中的电场过高,因而用于点火火花形成的点火电压需求减小。连接区域也可以在相应的贵金属之间被完全移除。
如已经在之前针对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方法所说明的那样,用于制造火花塞的方法也可以包括在接地电极中和/或中心电极中设置开口的步骤,其中,所述开口用于反应气体和废气的更好的分布。开口因此可以已经在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时就设置,或者不过在制造火花塞时才设置,以便必要时更好地符合客户意愿。也可以在两个时间点上均设置相应的开口。
此外,按照本发明,也说明了一种火花塞电极装置,其适用于安装在火花塞中。按本发明的火花塞电极装置包括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它们通过连接区域相互连接。在此,火花塞电极装置一体地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形成,因而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成整体地并且因此由同样的材料在没有中断或无需事后安装的情况下制造。由此直接由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构件几何形状产生了形成稳定的点火火花所需的在电极之间的间距。因此同样提供了一种预限定的火花隙,其允许了精准地局部控制点火火花形成。按本发明的火花塞电极装置基于一体式构造而能紧凑和良好地存放或运输和安装。连接区域在此优选在带火花塞的火花塞电极装置安装之后才被移除。
按本发明的火花塞电极装置能通过按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方法制造。因此也能相互使用相应的优点、有利的效应和扩展设计方案。
按照一种有利的扩展设计方案,中心电极构造成柱筒形和/或接地电极构造成柱筒环的形式和/或连接区域由至少一个、优选由两个至四个接片构造而成。通过中心电极的或还有接地电极的柱筒形的构造方案,可以防止干扰火花。接地电极在此优选完全包围中心电极。一个或多个接片在此用于稳定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布置,其中,至少两个接片出于稳定性原因是优选的并且最多四个接片出于生产原因是优选的。
按照本发明,同样也提供了一种火花塞,其通过之前所说明的用于制造火花塞的方法制造。基于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两个电极的连接区域的一体式制造方式,在按本发明的火花塞中也可以实现持久稳定的电极间距。在使用点火火花之前就移除连接区域。
此外,按照本发明,也公开了一种火花塞,其包括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它们限定了在它们之间的火花隙,其中,接地电极包围中心电极,其中,在接地电极处,在形成了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火花隙的区域中布置有第一贵金属。作为对此的备选或添加方案,在中心电极处,在形成了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火花隙的区域中布置有第二贵金属。
基于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电极处的贵金属,所述火花塞的出色之处在于高度的耐磨性和良好的点火火花形成。第一贵金属在此具有至少一个不含第一贵金属的区段。作为对此的备选或添加方案,第二贵金属具有至少一个不含第二贵金属的区段。作为对此的备选或添加方案,第二贵金属具有至少一个不含第二贵金属的区段。所存在的区段可以包含火花塞电极材料,因而相应的贵金属的表面是平坦的。
这些不含贵金属的区段导致,火花塞如之前所述那样能通过按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火花塞的方法制造。如在这个方法的说明书中所陈述的那样,在此先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在该火花塞电极装置中,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通过连接区域相互连接。因为之后,即事后,在铸造电极和连接区域之后,第一贵金属才施加到接地电极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上和/或第二贵金属才施加到中心电极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上,其中相应的贵金属布置在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火花隙中,所以接地电极或中心电极的具有连接区域的分区才不包括贵金属。因此视在用于制造火花塞的方法的过程中移除的接片数量而定,在接地电极或中心电极处产生了相应数量的不含贵金属的区段。这些区段可以视距离被贵金属包围的连接区域有多远而定而具有相同的火花塞电极材料,包括接地电极、中心电极和连接区域的火花塞电极基体由该火花塞电极材料形成。但优选也这样来移除连接区域,使得布置在第一贵金属和/或第二贵金属之间的连接区域也至少部分被随同移除。这导致了在第一贵金属和/或第二贵金属之间的暴露的区域以及在相应的贵金属处的由此出现的角落,在所述角落处存在电场中的电场过高,因而用于点火火花形成的点火电压需求减小。
这种同样是按本发明的火花塞的出色之处在于电极的持久稳定的几何形状上的布置和因此精准构造的火花隙以及高度的耐磨性并且因此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接下来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按照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按照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经剖切的视图;并且
图3是按照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电极装置的横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仅示出了对本发明重要的细节。为清楚起见略去了所有其余的细节。此外,相同的附图标记针对相同的构件。
由图1可知,火花塞1包括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隔离体4。壳体5至少部分包围隔离体4。在壳体5处布置有螺纹6,螺纹设计用于将火花塞1固定在气缸盖7中。中心电极3与电气的接头8连接以产生点火火花。
在图1的火花塞1中,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由同样的材料形成,即是这样的,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例如通过对火花塞电极基体的深拉首先经由连接区域相互连接地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制的一体的火花塞电极基体形成。
在接地电极2上然后布置有第一贵金属12并且在中心电极3上布置有第二贵金属13,其中,在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之间构造了火花隙F。
火花塞电极基体在另一个步骤中与火花塞基体9连接,火花塞基体如在此所示那样包括壳体5、隔离体4和电气的接头8。
如在此所示那样,接地电极2与壳体5优选通过第一焊接连接S1连接并且中心电极3有利地通过第二焊接连接S2与电气的接头8连接。首先在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之间形成的连接区域,为了火花塞1的开始运转而被移除。
由于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以及相应地布置于其上的贵金属12、13以在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之间形成连接区域的方式制造,所以在图1所示的火花塞1中,将在接地电极2的第一贵金属12和中心电极3的第二贵金属13之间的电极间距持久稳定地并且极为精准地调整到预先确定的间距。所述火花塞1的出色之处因此在于高的功率密度和很小的电蚀磨损。
图2示出了按照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的局部截面。接地电极2构造成顶盖式电极的形式并且突出于中心电极3。在中心电极3的燃烧室侧的端部处,中心电极3具有第二贵金属13,该第二贵金属构造成方形的或柱筒形的薄片的形式。在接地电极2处,与这个第二贵金属对置地布置形式同样为方形的或柱筒形的薄片的第一贵金属12。在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之间构造有火花隙F。在此产生了点火火花。第一贵金属12具有不含贵金属的区段14并且第二贵金属13具有不含贵金属的区段20。
不含贵金属的区段14、20由火花塞1的制造产生。为了按照第二种实施方式制造火花塞1,具有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连接区域11并且一体式构造的火花塞电极装置,与火花塞基体连接。火花塞电极装置在此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制的一体的火花塞电极基体形成。连接区域11在图2中用虚线示出。
有待为此使用的火花塞电极基体15可以例如构造成方形或全柱筒形。这种火花塞电极基体15的可能的轮廓在图2中用虚线示出。火花塞电极材料优选包括镍作为主要元素并且特别是由镍-铬合金或镍-钇合金构成。
可以例如通过移除火花塞电极材料由火花塞电极基体15形成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连接接地电极2与中心电极3的连接区域11。移除火花塞电极材料可以特别良好地通过剥蚀过程、通过侵蚀、通过借助激光器的处理或者通过冲裁实施。由此也可能在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之间形成火花隙F以及另外的自由的区域16。连接区域11形成在中心电极3的燃烧室侧的端部和接地电极2的与中心电极3的燃烧室侧的端部对置的区域之间。
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连接区域11因此由同样的材料一体式形成。在另一个方法步骤中,第一贵金属12施加到接地电极2上并且第二贵金属13施加到中心电极3上,因而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在火花隙的区域中对置。在处于这个方法步骤之后的步骤中,才移除在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之间的连接区域11。因此在中心电极3处保留了不含贵金属的区段20并且在接地电极2处保留了不含贵金属的区段14。不含贵金属的区段14、20可以包含火花塞电极材料,倘若先前的连接区域的火花塞电极材料在这些区域中没有同样被移除的话。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电极装置10。火花塞电极装置10包括中心电极3,该中心电极环形柱筒柱形地被接地电极2包围。中心电极3和接地电极2通过连接区域11相互连接。火花塞电极装置10由一体的火花塞电极基体制造,因而在火花塞电极装置10中,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连接区域11也成整体地,即也由相同的材料无中断或连接缝地形成。
用于制造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连接区域11的示例性的方法包括从火花塞电极基体移除火花塞电极材料的步骤。火花塞电极基体可以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具有带直径A的全柱筒形的形状。直径A优选最大和火花塞的壳体的内直径一样大,火花塞电极装置10应当安装在该火花塞中,因而能简单地实现火花塞电极装置10的配合精确的固定。
通过移除火花塞电极材料产生了四个自由的区域16,所述自由的区域也归入火花隙F。
作为之前解释的方法的备选方案,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连接区域11也通过火花塞电极材料的构建例如通过使用3D打印方法一体地构造。
连接区域11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由四个接片11a构成,所述四个接片分别彼此成90°角地布置。
在接地电极2的面朝中心电极3的内表面17上布置有第一贵金属12。在中心电极3的面朝接地电极2的外表面18上布置有第二贵金属13。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没有布置在连接区域11中。
在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之间产生了火花隙F。
为了在使用在此所示的火花塞电极装置10的情况下制造火花塞,还移除由四个接片11a构成的连接区域11。例如可以移除接片的区段19,因而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不再彼此电连接。区段19在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之间处在自由空间16中。通过移除区段19,在接地电极2处保留了不含贵金属但含火花塞电极材料的区段14并且在中心电极3处保留了不含贵金属但含火花塞电极材料的区段20。这些区段相应地贯穿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
优选这样来移除连接区域11,即,也至少部分随同移除布置在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之间的连接区域11。因此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移除了区段21。这导致形成了在一个侧面上的第一贵金属12和另一个侧面上的第二贵金属13之间的自由空间并且此外还导致了第一贵金属12的暴露的角落22和第二贵金属13的暴露的角落23,在所述角落处存在电场中的电场过高,因而用于形成点火火花的点火电压需求可能减小。
在移除连接区域11后,中心电极3具有全柱筒形的形状并且接地电极2具有柱筒环的形状。
通过设置连接区域11和接地电极2、中心电极3和连接区域11的一体式构造,基于火花塞电极装置10的几何造型产生了固定的和能精准地预先确定的电极间距,在施加第一贵金属12和第二贵金属13之后,也由该电极间距产生了精准构造的火花隙F。在使用按本发明的火花塞电极装置10的情况下制造的火花塞的出色之处在于高的功率密度和很小的电蚀磨损。
Claims (22)
1.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10)的方法,该火花塞电极装置具有通过连接区域(11)相互连接的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3)和所述连接区域(11)由火花塞电极材料制的一体式火花塞电极基体(15)形成,其中,所述连接区域为了火花塞(1)的开始运转而被移除,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接地电极(2)处布置至少一种第一贵金属(12)和/或在所述中心电极(3)处布置至少一种第二贵金属(13)的步骤,其中,这样来布置所述第一贵金属(12)和/或所述第二贵金属(13),使其布置在形成了在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之间的火花隙(F)的区域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3)和所述连接区域(11)的形成包括将火花塞电极材料从所述火花塞电极基体(15)移除的步骤。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将火花塞电极材料从所述火花塞电极基体(15)移除而在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之间形成火花隙(F)的步骤,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通过由所述火花塞电极材料构成的连接区域(11)保持相互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冲裁或剥蚀或侵蚀或激光来实施将所述火花塞电极材料从所述火花塞电极基体(15)移除。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火花塞电极基体(15)的至少一个区域进行深拉的步骤。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这样来堆积所述火花塞电极材料的步骤,即,一体地形成所述接地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3)和将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连接起来的连接区域(11)。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这样来进行火花塞电极材料的堆积,即,在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之间形成了火花隙(F),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通过由所述火花塞电极材料构成的连接区域(11)保持相互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3D打印来实施所述火花塞电极材料的堆积。
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至少部分包围所述中心电极(3)。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区域(11)构造成至少一个接片的形式,该至少一个接片将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相互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区域(11)包括两个至四个接片,所述接片将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相互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接地电极(2)中和/或在所述中心电极(3)中设置开口的步骤。
13.用于制造火花塞(1)的方法,其中,所述火花塞(1)包括根据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火花塞电极装置(10)和火花塞基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制造火花塞(1)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火花塞电极装置(10)与所述火花塞基体(9)连接起来的步骤。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与所述火花塞(1)的壳体(5)连接和/或所述中心电极(3)与用于所述中心电极(3)的电气的接头(8)连接。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借助激光焊、借助电阻焊或借助硬钎焊实施所述火花塞电极装置(10)与所述火花塞基体(9)的连接。
16.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包括移除在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之间的连接区域(11)的步骤。
17.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所述接地电极中和/或在所述中心电极(3)中设置开口的步骤。
18.根据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火花塞电极装置。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火花塞电极装置,其中,所述中心电极(3)构造成柱筒形,和/或,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构造成柱筒环的形式,和/或,其中,所述连接区域(11)由至少一个接片构造。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火花塞电极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区域(11)由两个至四个接片构造。
21.根据按照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火花塞。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火花塞,包括接地电极(2)和中心电极(3),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中心电极在其间限定了火花隙(F),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包围所述中心电极(3),其中,在接地电极(2)处,在形成了在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之间的火花隙(F)的区域中,布置有第一贵金属(12),并且其中,所述接地电极(2)具有至少一个不含第一贵金属(12)的区段(14),和/或,其中,在所述中心电极(3)处,在形成了在所述接地电极(2)和所述中心电极(3)之间的火花隙(F)的区域中,布置有第二贵金属(13),并且其中,所述中心电极(3)具有至少一个不含第二贵金属(13)的区段(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8212894.4A DE102018212894A1 (de) | 2018-08-02 | 2018-08-02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Zündkerzenelektrodenanordnung und einer Zündkerze, Zündkerzenelektrodenanordnung und Zündkerze |
DE102018212894.4 | 2018-08-02 | ||
PCT/EP2019/063380 WO2020025184A1 (de) | 2018-08-02 | 2019-05-23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zündkerzenelektrodenanordnung und einer zündkerze, zündkerzenelektrodenanordnung und zündkerz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70353A CN112470353A (zh) | 2021-03-09 |
CN112470353B true CN112470353B (zh) | 2022-11-15 |
Family
ID=6664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51168.6A Active CN112470353B (zh) | 2018-08-02 | 2019-05-23 | 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的方法、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37788B2 (zh) |
EP (1) | EP3830914A1 (zh) |
JP (1) | JP7377851B2 (zh) |
CN (1) | CN112470353B (zh) |
DE (1) | DE102018212894A1 (zh) |
WO (1) | WO202002518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12022000192U1 (de) | 2021-05-04 | 2024-02-20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Zündkerzenelektrode |
US11901705B2 (en) | 2021-07-22 | 2024-02-13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Electrode tip assembly for a spark plu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DE102021209797A1 (de) * | 2021-09-06 | 2023-03-09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Zündkerze und Zündkerze |
US11621544B1 (en) | 2022-01-14 | 2023-04-04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Spark plug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11831130B2 (en) | 2022-03-29 | 2023-11-28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Spark plug, spark plug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11837852B1 (en) | 2022-07-27 | 2023-12-05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Spark plug electrode with electrode tip directly thermally coupled to heat dissipating co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21038A2 (en) * | 2012-01-24 | 2013-07-3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Method of producing an electrode support using brazing |
CN105637216A (zh) * | 2013-03-15 | 2016-06-01 | 伍德沃德有限公司 | 受控火花点火火焰核心流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30582A (en) * | 1986-12-15 | 1988-03-15 | Lindsay Maurice E | Performing spark plug |
US5007389A (en) * | 1987-12-17 | 1991-04-16 | Ryohei Kashiwara | Ignition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a process for igniting gas mixture by the use thereof |
US5408961A (en) * | 1993-08-09 | 1995-04-25 | Innovative Automative Technologies Int. Ltd. | Ignition plug |
US5731655A (en) * | 1996-03-12 | 1998-03-24 | Corrado; Paul A. | Spark plug with 360 degree firing tip |
DE19705372C2 (de) * | 1997-02-12 | 2002-06-27 | Beru Werk Ruprecht Gmbh Co A | Zündkerz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
JP2002014154A (ja) * | 2000-06-30 | 2002-01-18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位置情報検出システム |
JP4306115B2 (ja) * | 2000-11-06 | 2009-07-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
US20050215160A1 (en) * | 2004-03-29 | 2005-09-29 | Kolp Colonel T | Higher-performance spark plug and ramrod engine ignition system using piezo-electric enhancement components |
US8853926B2 (en) * | 2004-09-28 | 2014-10-07 | Robert Morin | Spark plug with firing end having downward extending tines |
US20090167135A1 (en) * | 2004-09-28 | 2009-07-02 | Robert Morin | Spark plug |
JP4930201B2 (ja) * | 2007-06-01 | 2012-05-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点火プラグ |
US8584648B2 (en) * | 2010-11-23 | 2013-11-19 | Woodward, Inc. | Controlled spark ignited flame kernel flow |
CN103828150B (zh) * | 2011-06-28 | 2017-12-26 | 美国辉门(菲德尔莫古)点火系统有限公司 | 火花塞电极配置 |
DE102015103666B3 (de) * | 2014-11-14 | 2016-01-14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Zündkerze |
-
2018
- 2018-08-02 DE DE102018212894.4A patent/DE102018212894A1/de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5-23 WO PCT/EP2019/063380 patent/WO2020025184A1/de unknown
- 2019-05-23 CN CN201980051168.6A patent/CN11247035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5-23 JP JP2021503006A patent/JP7377851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5-23 EP EP19726392.4A patent/EP3830914A1/de active Pending
- 2019-05-23 US US17/260,481 patent/US1143778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21038A2 (en) * | 2012-01-24 | 2013-07-3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Method of producing an electrode support using brazing |
CN105637216A (zh) * | 2013-03-15 | 2016-06-01 | 伍德沃德有限公司 | 受控火花点火火焰核心流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437788B2 (en) | 2022-09-06 |
EP3830914A1 (de) | 2021-06-09 |
US20210273417A1 (en) | 2021-09-02 |
JP2021531626A (ja) | 2021-11-18 |
JP7377851B2 (ja) | 2023-11-10 |
WO2020025184A1 (de) | 2020-02-06 |
CN112470353A (zh) | 2021-03-09 |
DE102018212894A1 (de) | 2020-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70353B (zh) | 用于制造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的方法、火花塞电极装置和火花塞 | |
JP4306115B2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 |
CN101553661B (zh) | 电极上设有焊接套筒的火花塞 | |
JP4965692B2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
US8657641B2 (en) | Method for forming an electrode for a spark plug | |
EP1701418B1 (en) | Spark plug | |
CN220233726U (zh) | 复合火花零件及火花塞 | |
US20020021066A1 (en) | Spark plug for an engine for a cogeneration system | |
JP5408933B2 (ja) | 側方に設置されたアース電極を備えた点火プラグを製作するための方法 | |
US20110089803A1 (en) | Spark Plug Comprising a Ground Electrode Support | |
US11545816B2 (en) | Spark plug with multiple spark gaps | |
JP2009541946A (ja) | 極細ワイヤ接地電極を備える火花プラグ | |
KR20140022435A (ko) | 스파크 플러그 전극 구성 | |
US11777281B2 (en) | Spark plug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10811850B2 (en) | Spark plug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6608430B1 (en) | Spark plug with multi-point firing cap | |
US6956319B2 (en) | Structure of spark plug designed to provide higher wear resistance to center electrod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
JP2003529198A (ja) |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点火プラグ | |
JP2000252039A (ja) |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 |
JP4562030B2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
JP2019200902A (ja) | 点火プラ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点火プラグ | |
JP2005183189A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
JP2007134318A (ja) | スパークプラグ及び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