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9604A - 适配器单元和刮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适配器单元和刮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9604A
CN112469604A CN201980050925.8A CN201980050925A CN112469604A CN 112469604 A CN112469604 A CN 112469604A CN 201980050925 A CN201980050925 A CN 201980050925A CN 112469604 A CN112469604 A CN 112469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per arm
adapter unit
wiper
wind
wind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09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德彭特
S·特鲁恩斯
G·克莱默
M·克鲁斯
M·布巴
H·布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469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08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aerodynamic quality of wipers, e.g. clip-on wind d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40Connections between blades and arms
    • B60S1/4083Connections between blades and arms for arms provided with a flat end
    • B60S1/4087Connections between blades and arms for arms provided with a flat end the end being provided with protrusions or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48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 B60S1/3849Connectors therefor; Connection to wiper arm; Attached to blade
    • B60S1/3863Connectors having a spoil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器单元,适配器单元设置用于耦合、尤其可松开地耦合刮水片和刮水臂,具有基本元件、覆盖元件和刮水臂容纳部,刮水臂容纳部设置用于围绕支承轴线可枢转地容纳刮水臂,其中覆盖元件构造为可以与基本元件连接,并且尽可能覆盖刮水臂容纳部,并且其中覆盖元件具有挡风板面,挡风板面设置用于挡住流经的空气,并且将刮水片挤压到车辆玻璃上,并且其中基本元件设置用于容纳刮水片。提出的是,挡风板面和支承轴线包围出在25º和75º之间、优选在40º和60º之间的主角度。

Description

适配器单元和刮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器单元,适配器单元设置用于耦合、尤其可松开地耦合刮水片和刮水臂,具有基本元件、覆盖元件和刮水臂容纳部,刮水臂容纳部设置用于围绕支承轴线可枢转地容纳刮水臂。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单元的刮水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一种刮水设备,其包括刮水臂和刮水片以及用于可松开地耦合刮水臂和刮水片的适配器单元。这种刮水设备具有以下缺点,即刮水臂始终必须施加用于将刮水片挤压到车辆玻璃上的高的挤压力,以便确保足够的刮水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适配器单元,该适配器单元设置用于耦合、尤其可松开地耦合刮水片和刮水臂,具有基本元件、覆盖元件和刮水臂容纳部,刮水臂容纳部设置用于围绕支承轴线可枢转地容纳刮水臂,其中覆盖元件与基本元件可连接地构造,并且尽可能覆盖刮水臂容纳部,并且其中覆盖元件具有挡风板面,挡风板面设置用于挡住流经的空气,并且将刮水片挤压到车辆玻璃上,并且其中基本元件设置用于容纳刮水片,其特征在于,挡风板面和支承轴线包围出在25º和75º之间、优选在40º和60º之间的主角度。
这具有以下优点,即挡风板面在快速行驶时基于流经挡风板面的行驶风将刮水片挤压到车辆玻璃上。这提高了刮水片到车辆玻璃的总挤压力并且改进了刮水性能。以该方式减小所需的挤压力,刮水臂利用该挤压力将刮水片挤压到车辆玻璃上。可以使用更有利的和/或更简单的和/或更可靠的和/或更紧凑的具有更小的挤压力、尤其具有更小的用于施加挤压力的弹簧的刮水臂。此外,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挡风板面防止的是,适配器单元或刮水设备(包括适配器单元、刮水片和刮水臂)由于在快速行驶时不利的空气动力学而产生力,该力与所需的挤压力相反,并且因此使刮水性能变差,或甚至使刮水变得不可能。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单元确保的是,基于空气动力学效应、尤其风、尤其行驶风,产生的力将刮水片挤压到车辆玻璃上。
有利地,覆盖元件与挡风板面一体式地构造。在该关系下,一体式应该尤其理解为材料融合、例如通过焊接过程和/或粘贴过程等导致的材料融合,并且特别有利地理解为成形、如通过铸造制造和/或通过以单组分或多组分注塑法的制造导致的成形。有利地,覆盖元件具有耦合元件,其设置用于与基本元件连接。有利地,覆盖元件与耦合元件一体式地构造。
基本元件应该尤其理解为一种适配器,其相对于刮水片或刮水片构件具有接触区域,并且可以与刮水片或刮水片构件连接、有利地固定连接、尤其连接为,使得刮水片在与基本元件连接的状态下尽可能不能够相对于基本元件运动。有利地,基本元件具有容纳元件,容纳元件设置用于与覆盖元件或覆盖元件的耦合元件耦合。有利地,刮水片适配器单元与接触区域和/或连接元件一体式地构造。也可想到的是,基本元件与刮水片或刮水片构件一体式地构造。有利地,基本元件具有刮水臂容纳部。有利地,基本元件与刮水臂容纳部一体式地构造。
有利地,刮水臂容纳部构造为,使得支承轴线垂直于或尽可能垂直于刮水臂方向地布置。尤其在基本位置中,刮水臂方向应该理解为以下方向,该方向沿安装在适配器单元上的刮水臂的最大的纵向伸展部的方向布置。尤其在基本位置中,在未安装的状态下,刮水臂方向是适配器单元上的已安装的刮水臂指向的方向。尽可能垂直应该理解为,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包围出一个角度,该角度与90º偏差不大于8º,有利地不大于5º,特别有利地不大于2º。有利地,支承轴线平行于或尽可能平行于设置的刮水方向地布置。尽可能平行应该理解为,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包围出一个角度,该角度与0º偏差不大于8º,有利地不大于5º,特别有利地不大于2º。有利地,支承轴线布置为,使得其在安置在车辆玻璃上的刮水设备(包括刮水臂适配器单元、刮水片和刮水臂)的非刮水的静止状态下平行于或尽可能平行于风流经方向或车辆行驶方向地布置。随后,风流经方向应该理解为以下方向,在安置在车辆玻璃上的刮水设备的非刮水的静止状态下,行驶风流经该方向。特别有利地,在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支承轴线平行于车辆玻璃,优选通过刮水运动在每个位置上平行于车辆玻璃。
主角度理解为挡风板面相对于支承轴线具有的角度。有利地,围绕刮水臂方向测量主角度。在0º和90º之间的正的主角度在此描述了挡风板面,其至少部分朝风流经方向转向。主角度越靠近90º,那么挡风板面就越强地朝风流经方向转向。有利地,在支承轴线和支承轴线到挡风板面上的投影之间撑开主角度,其中有利地沿投影平面实施投影,支承轴线位于该投影平面中,并且该支承轴线垂直于或尽可能垂直于刮水臂方向地布置。也可能的是,投影平面通过支承轴线和法向向量或挡风板面的平均的法向向量撑开。在弯曲的或不平坦的挡风板面中可想到的是,在支承轴线和切平面之间撑开主角度,其中切平面位于挡风板面的突出的点、例如中心点中,或者是挡风板面的平均的法向向量的切平面。平均的法向向量理解为以下向量,该向量表示挡风板面的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法向向量的平均值。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到的特征能够实现适配器单元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挡风板面沿支承轴线的方向至少局部凹形地构造,因此进一步改进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通过行驶风产生的挤压压力。凹形尤其应该理解为,挡风板面拱曲进入到覆盖元件或适配器单元中。
当挡风板面沿支承轴线的方向至少局部凸形地构造时,进一步改进适配器单元。通过挡风板面的凸形的走向,沿挡风板面的风流动可以尽可能保持层流或无紊流。这能够实现稳定的和尽可能恒定的挤压压力。尤其以该方式防止振动,振动可能会产生干扰性的噪音,和/或可能损坏适配器单元和/或刮水设备或削弱其刮水性能。凸形应该尤其理解为,挡风板面从覆盖元件或适配器单元拱曲出来。
当覆盖元件和/或基本元件具有后轴时,进一步改进适配器单元,后轴布置在覆盖元件的背对风的侧面上,并且布置在覆盖元件的下侧或背对挡风板面的侧面上,并且尽可能平行于刮水臂方向地布置,并且挡风板面相对于后轴具有在0.8cm和2.0cm之间、优选在1.0cm和1.5cm之间的垂直的最小距离,并且挡风板面相对于后轴具有在1.5cm和3.0cm之间、优选在2.0cm和2.5cm之间的垂直的最大距离。以该方式,挡风板面布置在设想的柱筒套的外部,该柱筒套具有围绕后轴的柱筒轴线,并且具有在0.8cm和2.0cm之间、优选地在1.0cm和1.5cm之间的柱筒半径。以该方式,挡风板面布置在设想的柱筒套的内部,该柱筒套具有围绕后轴的柱筒轴线,并且具有在1.5cm和3.0cm之间、优选地在2.0cm和2.5cm之间的柱筒半径。以该方式成形的挡风板面提供特别好的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并且同时提供用于基本单元或适配器单元的足够的结构空间。
如果适配器单元、尤其覆盖元件和/或基本元件具有刮水臂开口(其和挡风板面包围出在-15º和15º之间、优选在-5º和5º之间的刮水臂角度),那么这具有以下优点,即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可以特别有利地容纳刮水臂。这改进了由适配器单元和刮水臂构成的系统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总体上改进了刮水设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刮水臂开口理解为用于容纳刮水臂和/或刮水臂的刮水杆的开口。已安装的刮水臂通过刮水臂开口伸入适配器单元中,并且在那里耦合至刮水臂容纳部。刮水臂角度理解为以下角度,该角度在沿刮水臂开口的最大延伸的方向指向的开口方向和挡风板面之间撑开。已安装的刮水臂布置为相对于挡风板面呈一刮水臂角度。负的刮水臂角度意味着,在刮水臂适配器单元的已安装的状态下,开口方向相对于挡风板面利用背对风的开口侧面朝车辆玻璃的方向倾斜。正的刮水臂角度意味着,在刮水臂适配器单元的已安装的状态下,开口方向相对于挡风板面利用背对风的开口侧面远离车辆玻璃地指向。
当在挡风板面的前方的点中的前方的切线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30º和70º之间、优选在45º和55º之间的前方的角度时,进一步改进适配器单元的空气动力学,其中前方的点位于挡风板面的面对风的边缘上,并且前方的切线布置在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平面中。在前方的切线的沿风流经方向从前方的点指出的部分和支承轴线之间撑开前方的角度。
当在挡风板面上的后方的点中的后方的切线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10º和60º之间、优选在25º和35º之间的前方的角度时,进一步改进适配器单元的空气动力学,其中后方的点位于挡风板面的背对风的边缘上,并且后方的切线布置在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平面中。在后方的切线的沿风流经方向从后方的点指出的部分和支承轴线之间撑开后方的角度。
当在挡风板面上的中间的点中的中间的切线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25º和65º之间、优选在40º和50º之间的前方的角度时,进一步改进适配器单元的空气动力学,其中中间的点位于挡风板面在背对风的边缘和面对风的边缘之间的中间,并且中间的切线布置在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平面中。在中间的切线的沿风流经方向从中间的点指出的部分和支承轴线之间撑开中间的角度。
如果适配器单元具有空气引导面,其布置在挡风板面的背对风的边缘上,并且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25º和-65º之间的、优选在-40º和-50º之间的空气引导角度,那么这具有以下优点,即最小化挡风板面后方的紊流。负的空气引导角度意味着,在刮水臂适配器单元的已安装的状态下,空气引导面相对于支承轴线利用背对风的空气引导面侧面朝车辆玻璃的方向倾斜。覆盖元件优选具有空气引导面。特别优选地,覆盖元件与空气引导面一体式地构造。在变型方案中,基本元件具有空气引导面。在一些变型方案中,基本元件优选与空气引导面一体式地构造。
在有利的实施变型方案中,空气引导面相对于挡风板面具有在1mm和6mm之间、优选在2mm和5mm之间、特别优选在3mm和4mm之间的高度偏差,其中高度偏差沿适配器基本面的面法线延伸。以该方式,还可以更好地最小化在挡风板面的背对风流经方向的侧面上的紊流。在刮水臂适配器单元的已安装的状态下,适配器基本面优选平行或尽可能平行于车辆玻璃地取向。有利地,基本元件具有适配器基本面。
防止紊流的另外的可能性是,挡风板面利用其背对风的边缘沿风流经方向凸出适配器单元基本面至少1mm、优选至少2mm、特别优选至少5mm。以该方式构造有扰流板,其能够实现特别有利的空气流。
如果覆盖元件构造为可以与基本元件固定连接,从而与基本元件连接的覆盖元件相对于基本元件尽可能不能运动,那么这具有以下优点,即适配器单元特别坚固并且耐用。尤其地,适配器单元以该方式被保护以防通过在运行中出现的尤其由于行驶风导致的振动造成的损坏和/或磨损,并且因此能够实现可靠的运行。例如可想到的是,覆盖元件构造为可以与基本元件通过插接和/或夹接和/或卡接和/或拧接来连接。
特别有利地,适配器单元(在其中,覆盖元件构造为可移动到基本元件上)尤其沿刮水臂方向和/或尽可能沿刮水臂方向可移动地构造。这能够在很小的结构高度的情况下实现可靠的连接。以该方式可以确保适配器单元的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尽可能沿刮水臂方向可移动地构造应该理解为沿移动方向可移动,其中移动方向和刮水臂方向包围出一个角度,该角度与0º偏差不大于8º、有利地不大于5º、特别有利地不大于2º。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适配器单元(在其中,覆盖元件构造为可移动到基本元件上)构造为,使得基本元件具有引导轨,并且覆盖元件具有引导元件,其中引导元件设置用于可沿引导轨引导,并且其中覆盖元件在通过引导轨和引导元件移动到基本元件上的状态下垂直于移动方向相对于基本元件尽可能不能运动。
在特别有利的变型方案中,引导轨具有引导弹簧,并且引导元件具有引导槽,其中引导弹簧构造为可形状配合地在引导槽中被引导。这能够实现在基本元件和覆盖元件之间的特别稳定的和可靠的连接。
适配器单元具有以下优点,即以该方式能够实现在适配器单元和刮水臂之间的特别简单的和稳定的连接,在该适配器单元中,刮水臂容纳部设置用于容纳具有舌形的连接元件的刮水臂,和/或容纳具有镰刀形的连接元件的刮水臂,和/或容纳具有连接元件的刮水臂,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具有椭圆部段、尤其圆形部段,其中椭圆部段优选位于具有刮水臂纵轴线的平面中。
当刮水臂容纳部具有柱筒和/或柱筒部段时,适配器单元是特别有利的,其中柱筒和/或柱筒部段设置用于接触刮水臂的连接元件,并且其中柱筒和/或柱筒部段的柱筒轴线平行或尽可能平行于支承轴线地取向。
由刮水臂和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单元构成的刮水系统具有另外的优点,其中刮水臂具有舌形的连接元件,和/或具有镰刀形的连接元件,和/或具有连接元件,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具有椭圆部段、尤其圆形部段,其中椭圆部段优选位于具有刮水臂纵轴线的平面中。除了刮水臂和适配器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以外,这种刮水系统还提供通过用户实现的简单的可安装性。
一种刮水系统,在该刮水系统中,刮水臂在连接元件和刮水臂的中间部件之间围绕刮水臂方向扭转,优选扭转在20º和50º之间、特别优选在30º和40º之间的扭转角度,该刮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即在刮水臂和适配器单元之间的连接区域中的空气动力学可以被优化,并且同时,刮水臂在中间部件中可以具有例如鉴于刮水臂到连接元件上的挤压力被优化的取向。刮水臂的中间部件沿刮水臂方向位于刮水臂的与连接元件对置的侧面上。扭转角度优选通过第一刮水臂轴线和第二刮水臂轴线撑开,其中第一刮水臂轴线和第二刮水臂轴线分别垂直于刮水臂方向地取向,并且第一刮水臂轴线朝刮水臂在连接元件上的最大的宽度伸展部的方向取向,并且第二刮水臂轴线朝刮水臂在中间部件上的最大的宽度伸展部的方向取向。
刮水臂在连接元件和中间部件之间具有偏移部,和/或连接元件和/或刮水臂的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端部件相对于中间部件具有偏差,该偏差在0.5cm和5.0cm之间、优选在1.5cm和4.0cm之间、特别优选在2.5cm和3.0cm之间。在此优选地,刮水臂的中间部件和刮水臂的端部件相互平行或尽可能平行地取向,其中端部件是刮水臂的在连接元件和相对于中间部件的偏移部或偏差部位之间的区域。如果中间部件和端部件没有相互平行或尽可能平行地布置,那么中间部件的纵向取向优选限定刮水臂方向。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随后的描述中详细阐述根据本发明的适配器单元和根据本发明的刮水系统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刮水设备;
图2和3示出了穿过适配器单元的截面图;
图4至7示出了穿过适配器单元的不同的变型方案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适配器单元的变型方案的立体视图;
图9示出了刮水系统;并且
图10示出了穿过适配器单元的变型方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同的实施变型方案中,相同的部件得到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中以侧视图示意性示出刮水设备10,其具有适配器单元12、刮水臂14和刮水片16。刮水片16构造为扁平刮水片。刮水片16设置用于清洁车辆玻璃18。适配器单元12具有覆盖元件20。适配器单元具有基本元件22。刮水臂16具有刮水杆24。在实施例中,刮水臂适配器单元的主纵向延伸方向平行于刮水臂方向26地布置。刮水片的主纵向延伸方向平行于刮水臂方向地布置。在有利的变型方案中,刮水臂适配器单元的主纵向延伸方向至少尽可能平行于刮水臂方向26地布置。在有利的变型方案中,刮水片的主纵向延伸方向至少尽可能平行于刮水臂方向地布置。
图2示出了沿线II-II穿过适配器单元12的截面图(参见图1)。图2的附图平面垂直于刮水臂方向26地布置。覆盖元件具有挡风板面28。基本元件具有刮水臂容纳部30。刮水臂容纳部30设置用于,围绕支承轴线32可枢转地容纳刮水臂。在挡风板面和支承轴线之间的主角度34在实施例中是40º。
在实施例中,挡风板面局部凸形地构造。从面对风的边缘36开始,挡风板面沿风流经方向38的方向首先凸形地延伸。在实施例中,风流经方向38尽可能平行于支承轴线32地取向。面对风的边缘36(参见图1)在图2中利用前方的点40标记,该点位于面对风的边缘36上。
在实施例中,挡风板面局部凹形地构造。从背对风的边缘42开始,挡风板面沿风流经方向38的反方向首先凹形地延伸。背对风的边缘42(参见图1)在图2中利用后方的点44标记,该点位于背对风的边缘42上。
后轴46布置在覆盖元件的背对风的侧面48上和覆盖元件的下侧50上。后轴46在实施例中尽可能平行于刮水臂方向26地延伸。在图2中,后轴46垂直于图像平面地延伸,并且通过点标记。在实施例中,挡风板面与后轴的垂直的最小距离52是1.2cm。挡风板面与后轴的垂直的最大距离54是2.3cm。
图3从刮水臂方向26示出了适配器单元的侧视图(参见图1)。在实施例中,覆盖元件20具有刮水臂开口56。刮水臂开口与挡风板面包围出0º的刮水臂角度。刮水臂开口的开口方向58平行于挡风板面地布置。刮水臂开口是在覆盖元件中的开口,刮水臂可以通过开口导入适配器单元中。刮水臂可以在适配器单元中固定在刮水臂容纳部30上。
在实施例中,在前方的点40中的前方的切线60和支承轴线包围出50º的前方的角度62(参见图2)。在后方的点44中的后方的切线64和支承轴线包围出55º的后方的角度66。在图4中示出了备选的实施方式,在该备选的实施方式中,后方的角度66是10º。
在实施例中,在中间的点70中的中间的切线68和支承轴线包围出45º的中间的角度72。
图4所示的备选的实施方式具有空气引导面74,其布置在挡风板面的背对风的边缘上。空气引导面和支承轴线包围出-30º的空气引导角度76。空气引导面相对于挡风板面具有3mm的高度偏差78。沿适配器基本面82的面法线80测量高度偏差78。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覆盖元件20具有空气引导面74。在图5所示的变型方案中,基本元件22具有空气引导面22。在该变型方案中,空气引导面相对于挡风板面不具有高度偏差78或具有0mm的高度偏差。
在图6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另外的变型方案,在另外的变型方案中,挡风板面利用其背对风的边缘42沿风流经方向以3mm的凸出部84凸出。
在实施例中,覆盖元件构造为沿刮水臂方向可移动到基本元件上。基本元件具有两个引导轨86,引导轨分别布置在基本元件的背对风的侧面上和基本元件的面对风的侧面上(参见图2)。引导轨分别平行于刮水臂方向地布置。覆盖元件具有两个匹配于引导轨86的引导元件88。引导轨86分别具有引导弹簧。引导元件88分别具有引导槽。引导槽分别部分包围引导弹簧。以该方式,移动到基本元件上的覆盖元件尽可能不能垂直于刮水臂方向运动。基本元件和覆盖元件具有未示出的卡止连接,卡止连接设置用于,一旦覆盖元件完全移动到基本元件上,那么就卡入,从而使覆盖元件固定在该位置中,并且沿刮水臂方向尽可能不能运动。
图7示出了基本元件22的变型方案的视图。图7的附图平面垂直于支承轴线32地布置。支承轴线32的位置在图7中通过点标记。刮水器容纳部30设置用于,容纳具有舌形的或镰刀形的连接元件90的容纳臂14。在刮水臂的图7所示的变型方案中,连接元件90具有椭圆部段,椭圆部段在远离刮水臂指向的端部上逐渐变尖。刮水臂容纳部30具有柱筒部段92,柱筒部段设置用于接触和支承连接元件90。柱筒部段92和凹形成形的基本元件表面件94一起形成用于连接元件90的导入通道96。连接元件90可以沿面法线80导入到导入通道96中。如果刮水臂14在导入到导入通道中之后转动到与刮水臂方向26平行的位置中,那么连接元件90钩入在刮水臂容纳部30中,并且不再能够沿刮水臂方向移动。如果利用覆盖元件覆盖基本元件,那么刮水臂在其围绕支承轴线32的运动中在以下程度中受限,使得连接元件始终与刮水臂容纳部保持耦合。刮水臂开口优选构造为,使得刮水臂在期望的范围内可以围绕支承轴线枢转。
在图8中示出了由刮水臂14和适配器单元12构成的刮水系统的变型方案的等距视图。刮水臂在中间部件98和端部件100之间围绕刮水臂方向26扭转。在第一刮水臂轴线102和第二刮水臂轴线104之间撑开45º的扭转角度106。
在图9中示出了由刮水臂14和适配器单元12构成的刮水系统的另外的变型方案的俯视图。附图平面通过风流经方向38和刮水臂方向26撑开。具有连接元件90的端部件100相对于中间部件98具有沿风流经方向的2.0cm的偏差102。在图9所示的变型方案中,中间部件和端部件尽可能相互平行地取向。
刮水臂容纳部56可以相对于挡风板面28不同地定位。在图10中示出了刮水臂容纳部的可能的位置。第一刮水臂容纳部56a布置在前方的点40上。第二刮水臂容纳部56b布置在中间的点70上。第三刮水臂容纳部56c布置在后方的点44上。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挡风板面28具有改变的或特别的表面结构。表面可以至少局部被粗糙化,和/或具有鲨鱼皮结构和/或具有高尔夫球结构。这种表面结构影响在其上方流动的空气流。以该方式可以改进挡风板面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尤其可能的是,通过选择改变的表面结构的类型和布置来精密调节在挡风板面上起作用的挤压力。

Claims (17)

1.适配器单元,所述适配器单元设置用于耦合、尤其能松开地耦合刮水片和刮水臂,具有基本元件、覆盖元件和刮水臂容纳部,所述刮水臂容纳部设置用于围绕支承轴线能枢转地容纳刮水臂,其中所述覆盖元件构造为能够与基本元件连接,并且尽可能覆盖所述刮水臂容纳部,并且其中所述覆盖元件具有挡风板面,所述挡风板面设置用于挡住流经的空气,并且将所述刮水片挤压到车辆玻璃上,并且其中所述基本元件设置用于容纳刮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面和支承轴线包围出在25º和75º之间、优选在40º和60º之间的主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面沿支承轴线的方向至少局部凹形地构造。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面沿支承轴线的方向至少局部凸形地构造。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元件和/或所述基本元件具有后轴,所述后轴布置在覆盖元件的背对风的侧面上,并且布置在覆盖元件的下侧或背对挡风板面的侧面上,并且尽可能平行于刮水臂方向地布置,并且所述挡风板面相对于后轴具有在0.8cm和2.0cm之间、优选在1.0cm和1.5cm之间的垂直的最小距离,并且所述挡风板面相对于后轴具有在1.5cm和3.0cm之间、优选在2.0cm和2.5cm之间的垂直的最大距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单元、尤其覆盖元件和/或基本元件具有刮水臂开口,其和挡风板面包围出在-15º和15º之间、优选在-5º和5º之间的刮水臂角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挡风板面的前方的点中的前方的切线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30º和70º之间、优选在45º和55º之间的前方的角度,其中所述前方的点位于挡风板面的面对风的边缘上,并且所述前方的切线布置在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平面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挡风板面上的后方的点中的后方的切线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10º和60º之间、优选在25º和35º之间的前方的角度,其中所述后方的点位于挡风板面的背对风的边缘上,并且所述后方的切线布置在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平面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挡风板面上的中间的点中的中间的切线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25º和65º之间、优选在40º和50º之间的前方的角度,其中所述中间的点位于挡风板面在背对风的边缘和面对风的边缘之间的中间,并且所述中间的切线布置在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平面中。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单元具有空气引导面,所述空气引导面布置在挡风板面的背对风的边缘后方,并且与支承轴线包围出在-25º和-65º之间的、优选在-40º和-50º之间的空气引导角度。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面利用其背对风的边缘沿风流经方向凸出适配器单元基本面至少1mm、优选至少2mm、特别优选至少5mm。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元件构造为能够与基本元件固定连接,从而与基本元件连接的覆盖元件相对于基本元件尽可能不能运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元件构造为能移动到基本元件上、尤其沿刮水臂方向和/或尽可能沿刮水臂方向能移动地构造。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臂容纳部设置用于容纳具有舌形的连接元件的刮水臂,和/或容纳具有镰刀形的连接元件的刮水臂,和/或容纳具有连接元件的刮水臂,所述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具有椭圆部段、尤其圆形部段,其中所述椭圆部段优选位于具有刮水臂纵轴线的平面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适配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臂容纳部具有柱筒和/或柱筒部段,其中柱筒和/或柱筒部段设置用于接触刮水臂的连接元件,并且其中柱筒和/或柱筒部段的柱筒轴线平行或尽可能平行于支承轴线地取向。
15.由刮水臂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单元构成的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臂具有舌形的连接元件,和/或具有镰刀形的连接元件,和/或具有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具有椭圆部段、尤其圆形部段,其中所述椭圆部段优选位于具有刮水臂纵轴线的平面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臂在连接元件和刮水臂的中间部件之间围绕刮水臂方向扭转,优选扭转在20º和50º之间、特别优选在30º和40º之间的扭转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臂在连接元件和中间部件之间具有偏移部,和/或连接元件和/或刮水臂的垂直于刮水臂方向的端部件相对于中间部件具有偏差,所述偏差在0.5cm和5.0cm之间、优选在1.5cm和4.0cm之间、特别优选在2.5cm和3.0cm之间。
CN201980050925.8A 2018-07-30 2019-06-08 适配器单元和刮水系统 Pending CN1124696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12651 2018-07-30
DE102018212651.8 2018-07-30
PCT/EP2019/065051 WO2020025203A1 (de) 2018-07-30 2019-06-08 Adaptereinheit und wisch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604A true CN112469604A (zh) 2021-03-09

Family

ID=6691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0925.8A Pending CN112469604A (zh) 2018-07-30 2019-06-08 适配器单元和刮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29939B1 (zh)
CN (1) CN112469604A (zh)
DE (1) DE102019211334A1 (zh)
WO (1) WO20200252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6378A1 (fr) * 2021-09-01 2023-03-03 Valeo Systèmes D’Essuyage Adaptateur d’un système d’essuyag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8993A1 (de) * 2000-08-10 2002-03-07 Valeo Auto Electric Gmbh Wisch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13220255A1 (de) * 2013-10-08 2015-04-09 Robert Bosch Gmbh Wischvorrichtung
EP3045357A1 (fr) * 2015-01-16 2016-07-20 Valeo Systèmes d'Essuyage Capot d essuie-glace configuré pour recouvrir une partie terminale d'un bras d essuie-glace
DE102015216042A1 (de) * 2015-08-21 2017-02-23 Robert Bosch Gmbh Wischvorrichtung mit einem Wischarmadap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8993A1 (de) * 2000-08-10 2002-03-07 Valeo Auto Electric Gmbh Wisch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13220255A1 (de) * 2013-10-08 2015-04-09 Robert Bosch Gmbh Wischvorrichtung
EP3045357A1 (fr) * 2015-01-16 2016-07-20 Valeo Systèmes d'Essuyage Capot d essuie-glace configuré pour recouvrir une partie terminale d'un bras d essuie-glace
DE102015216042A1 (de) * 2015-08-21 2017-02-23 Robert Bosch Gmbh Wischvorrichtung mit einem Wischarmadap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9939B1 (de) 2023-09-13
WO2020025203A1 (de) 2020-02-06
EP3829939A1 (de) 2021-06-09
DE102019211334A1 (de)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87729B1 (ko) 자동차 유리용 와이퍼 블레이드
US7523520B2 (en) Wiper lever with a driven wiper arm and a wiper blade
US8327499B2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US10293791B2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CN112469601A (zh) 刮水臂适配器单元和适配器单元
WO2016119852A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of the flat blade type
JP2011515263A (ja) フロントガラス用ワイパー装置
US8826485B2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KR20140002659A (ko) 차창용 와이퍼장치
EP3826889B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of the flat blade type
CN112469604A (zh) 适配器单元和刮水系统
JP5594848B2 (ja) 弾性力がある縦長なキャリア要素と、縦長なワイパーブレードとを備え、拭取対象であるフロントガラスに隣接して配設可能なフロントガラス用ワイパー装置
US11787369B2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of the flat blade type
EP2593340B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US20230119941A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of the flat blade type
CN112469602A (zh) 适配器单元
EP3580099B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KR102024967B1 (ko) 윈드스크린 와이퍼 아암
US11794698B2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of the flat blade type
US10246057B2 (en) Adaptor for connecting a windscreen wiper unit to a driving arm
JP2024503130A (ja) 車両の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を洗浄するためのワイパーブレード及びワイパー装置
WO2023217388A1 (en) 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of the flat blade type
CN112469603A (zh) 适配器单元
CN113748056A (zh) 平片型风挡刮水器装置
KR20140026349A (ko) 윈드스크린용 와이퍼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