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5166B -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5166B
CN112455166B CN202011208936.5A CN202011208936A CN112455166B CN 112455166 B CN112455166 B CN 112455166B CN 202011208936 A CN202011208936 A CN 202011208936A CN 112455166 B CN112455166 B CN 112455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data
angle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89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55166A (zh
Inventor
辻田泰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89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5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5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5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55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5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08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 B60C23/042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means
    • B60C23/0433Radio signals
    • B60C23/0447Wheel or tyre mounted circuits
    • B60C23/0455Transmission control of wireless sig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5/00Stee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15/02Steering position indicators ; Steering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teering aids
    • B62D15/021Determination of steering angle
    • B62D15/024Other means for determination of steering angle without directly measuring it, e.g. deriving from wheel speeds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86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comprising additional sensors in the wheel or tyre mounted monitoring device, e.g. movement sensors, microphones or earth magnetic field sensors
    • B60C23/0488Movement sensor, e.g. for sensing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or centripetal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08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 B60C23/0415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wheel mounted units, e.g. after replacement or exchange of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08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 B60C23/0415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wheel mounted units, e.g. after replacement or exchange of wheels
    • B60C23/0416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wheel mounted units, e.g. after replacement or exchange of wheels allocating a corresponding wheel position on vehicle, e.g. front/left or rear/r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08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by non-mechanical means from the wheel or tyre to a vehicle body mounted receiver
    • B60C23/0474Measurement control, e.g. setting measurement rate or calibrating of sensors; Further processing of measured values, e.g. filtering, compensating or slope monito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86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comprising additional sensors in the wheel or tyre mounted monitoring device, e.g. movement sensors, microphones or earth magnetic field sensors
    • B60C23/0489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comprising additional sensors in the wheel or tyre mounted monitoring device, e.g. movement sensors, microphones or earth magnetic field sensors for detecting the actual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monitoring device while the wheel is tur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5/00Stee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15/02Steering position indicators ; Steering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teering aids
    • B62D15/021Determination of steering angle
    • B62D15/0245Means or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steering system, e.g. straight ahea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75Controlling oth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81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monitoring the steering system, e.g. fail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车辆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该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各车轮的旋转角度作为检测值。设置于各车轮的发送器将包含有校验数据的发送数据发送,校验数据使用于搭载于车辆的接收器对发送器的识别信息进行校验。发送器在车轮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多个特定角度中的任一个时将发送数据发送。发送器在执行以特定角度的发送时,根据确定角度将与表示车轮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数据不同的数据且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变更。接收器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通过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检测值。接收器基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的与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检测值。

Description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使得驾驶者能在车内对设置于车辆的多个轮胎的状态进行确认的装置,已知收发系统。收发系统具备分别安装于车辆的车轮上的发送器和搭载于车辆的接收器。各发送器将包含表示轮胎的状态的数据的发送数据发送到接收器。接收器通过接收发送数据而掌握轮胎的状态。
在上述的收发系统中,优选在接收器中能对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轮胎状态与多个轮胎中的哪个轮胎有关进行确定,换言之,在接收器中能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是从安装于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上的发送器发送的进行确定。作为这种收发系统,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收发系统搭载于具备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车辆,该旋转角度检测装置对多个车轮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发送器以预定的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接收器当接收到发送数据时,从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掌握各车轮的旋转角度。接收器根据接收到发送数据的时间点的各车轮的旋转角度的偏差,确定各发送器安装于哪个车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71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车辆,有时存在从多个发送器发送的发送数据相互干扰的零点。在发送数据发送的特定角度与零点一致的情况下,接收器不能接收以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结果是,有可能不能进行各发送器安装于哪个车轮的确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由于零点的影响而不能进行分别安装于多个车轮的发送器安装于哪个车轮的确定的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发送器设置于车辆的各车轮,构成为能将发送数据发送到搭载于所述车辆的接收器。所述车辆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该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角度作为检测值。所述发送器具备:发送存储部,其存储有识别信息;发送部,其构成为将包含有校验数据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该校验数据被用于所述接收器对存储于所述发送存储部的识别信息和登记于所述接收器的各发送器的识别信息进行校验;以及控制部,其通过在检测出对应的车轮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多个特定角度中的任一个时使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从而能进行使所述接收器确定对应的发送器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的特定角度发送。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当执行以所述特定角度的发送时,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对与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数据不同的数据且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进行变更,从而使所述接收器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通过所述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检测值。
发送器在执行以特定角度的发送时,以多个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即使在特定角度中的任一特定角度与零点一致的情下,接收器也能接收以与零点不一致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在以多个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接收器需要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检测值。
发送器的控制部根据特定角度将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变更。因此,接收器在接收到发送数据时,能识别为包含有以相同方式被变更的数据的发送数据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因此,能根据以多个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确定各发送器安装于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因此,能抑制由于零点的影响而无法进行分别安装于多个车轮的发送器安装于哪个车轮的确定。
关于上述发送器,所述控制部也可以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对使用所述识别信息作为所述校验数据还是使用运算数据作为所述校验数据进行变更,该运算数据由所述识别信息及能取得不同值的可变数据运算出且数据长度比所述识别信息的数据长度短。
据此,能根据使用识别信息还是使用运算数据作为校验数据使发送数据的数据长度变化。接收器能根据数据长度识别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
关于上述发送器,所述控制部也可以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将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中的所述识别信息变更。
据此,接收器能根据识别信息识别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
关于上述发送器,所述控制部也可以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将检错码或者纠错码的运算方式变更。
据此,接收器能根据包含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的检错码或者纠错码识别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
解决上述课题的接收器搭载于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的车辆,该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角度作为检测值,且所述接收器构成为能确定安装于各车轮的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接收器具备:接收存储部,其存储有分别登记于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接收部,其构成为能接收从所述发送器发送的发送数据,所述发送器在检测出对应的车轮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多个特定角度中的任一个时能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及确定部,其以所述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通过所述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检测值,根据该检测值的偏差确定所述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所述确定部基于与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数据不同的数据且包含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的与所述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确定部能基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的与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检测值。因此,即使发送数据以多个特定角度发送,通过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检测值,也能确定发送器安装于哪个车轮。因此,能抑制由于零点的影响而无法进行分别安装于多个车轮的发送器安装于哪个车轮的确定。
上述接收器也可以具备校验部,该校验部基于包含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发送数据的校验数据和存储于所述接收存储部的识别信息进行校验处理,在该校验处理中对登记于已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和存储于所述接收存储部的识别信息进行校验。所述校验数据也可以是由登记于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或者由登记于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及能取得不同值的可变数据运算出、且数据长度比登记于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的数据长度短的运算数据。所述校验部也可以在接收到所述识别信息作为所述校验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识别信息和存储于所述接收存储部的识别信息进行所述校验处理,并在接收到所述运算数据作为所述校验数据的情况下,基于由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所述可变数据及存储于所述接收存储部的识别信息运算出的数据和所述运算数据进行所述校验处理。所述确定部也可以基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长度的与所述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据此,确定部能根据由校验数据的数据长度的差引起的发送数据的数据长度的差,识别发送数据是否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
关于上述接收器也可以为,所述确定部基于包含于接收到的所述发送数据的识别信息且根据所述特定角度而不同的识别信息和存储于所述接收存储部的识别信息的校验,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据此,确定部能根据识别信息识别发送数据是否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
所述确定部也可以根据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发送数据以多个运算方式运算检错码或者纠错码,并基于将通过运算得到的码与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且以根据所述特定角度而不同的运算方式运算出的检错码或者纠错码进行比较,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据此,确定部能根据检错码或者纠错码识别发送数据是否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
解决上述课题的收发系统具备:发送器,其设置于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的车辆的各车轮,该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角度作为检测值,且该发送器构成为将发送数据发送;以及接收器,其构成为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能确定安装于各车轮的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各所述发送器具备:发送存储部,其存储有识别信息;发送部,其构成为将包含有校验数据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该校验数据被用于所述接收器对存储于所述发送存储部的识别信息和登记于所述接收器的各发送器的识别信息进行校验;以及控制部,其在检测出对应的车轮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多个特定角度中的任一个时使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发送数据。所述控制部在执行以所述特定角度的发送时,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对与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数据不同的数据且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进行变更。所述接收器具备:接收存储部,其存储有分别登记于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接收部,其构成为能接收所述发送数据;以及确定部,其以所述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通过所述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检测值,根据该检测值的偏差确定所述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所述确定部基于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的与所述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抑制由于零点的影响而不能进行分别安装于多个车轮的发送器安装于哪个车轮的确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搭载有轮胎状态监视系统的车辆的示意图,图1(b)是表示车辆的各车轮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旋转传感器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通过车轮的旋转而产生的脉冲的示意图。
图4是发送器的概要结构图。
图5(a)是表示第1角度的图,图5(b)是表示第2角度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模式和发送数据的方式的对应的图。
图7(a)是表示第1数据的帧格式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第2数据的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8(a)是表示第1数据的一例的图,图8(b)是表示第2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存储于接收存储部的ID代码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由包含于第2数据的可变数据及存储接收存储部的ID代码运算出的检错码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以第1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的脉冲计数值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以第2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的脉冲计数值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模式和发送数据的方式的对应的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模式和发送数据的方式的对应的图。
图15是表示发送模式和发送数据的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作为收发系统的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搭载于车辆10。首先,对搭载有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的车辆10进行说明。
车辆10具备四个车轮11。各车轮11具备轮圈12和安装于该轮圈12的轮胎13。此外,适当地将各车轮11中的右前车轮11设为FR、将左前车轮11设为FL、将右后车轮11设为RR、将左后车轮11设为RL进行说明。
车辆10具备ABS(防抱死制动系统)20。ABS20具备ABS控制器25和与车辆10的四个车轮11分别对应的旋转传感器单元21~24。第1旋转传感器单元21与左前车轮FL对应,第2旋转传感器单元22与右前车轮FR对应。第3旋转传感器单元23与左后车轮RL对应,第4旋转传感器单元24与右后车轮RR对应。ABS控制器25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基于来自旋转传感器单元21~24的信号求出各车轮11的旋转角度。
如图2所示,作为旋转角度检测部的各旋转传感器单元21~24具备与车轮11一体旋转的齿轮26、以及以与齿轮26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的检测器27。在齿轮26的外周面隔开等角度间隔地设置有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8根)齿。并且,检测器27对通过齿轮26旋转而产生的脉冲进行检测。ABS控制器25与检测器27有线连接,基于作为各检测器27的检测值的脉冲的计数值(以下记载为脉冲计数值)求出各车轮11的旋转角度。具体而言,通过齿轮26旋转,从而检测器27产生与齿数对应的数量的脉冲。ABS控制器25对检测器27产生的脉冲进行计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脉冲的上升和下降进行计数,从而ABS控制器25在0~95进行计数。
接着,对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具备分别安装于车辆10的四个车轮11上的发送器31和设置于车辆10的接收器50。发送器31以配置于轮胎13的内部空间的方式装配于车轮11。作为发送器31,使用固定于轮胎气门的发送器、固定于轮圈12或轮胎13的发送器。发送器31检测对应的轮胎13的状态(例如轮胎气压、轮胎内温度),将包含检测出的轮胎13的信息在内的发送数据无线发送到接收器50。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是通过由接收器50接收从发送器31发送的发送数据从而监视轮胎13的状态的系统。
如图4所示,各发送器31具备压力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3、加速度传感器34、发送控制部35、发送电路36、电池37以及发送天线39。发送器31通过来自电池37的供给电力进行动作,发送控制部35总括地控制发送器31的动作。此外,电池37既可以是一次电池,也可以是二次电池、电容器等蓄电装置。
压力传感器32检测对应的轮胎13的气压。压力传感器32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发送控制部35。温度传感器33检测对应的轮胎13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3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发送控制部35。
如图1(b)所示,加速度传感器34具备检测轴34a,检测朝向沿着检测轴34a的方向的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34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发送控制部35。加速度传感器34既可以是单轴的加速度传感器34,而且也可以是多轴的加速度传感器34。
加速度传感器34以如下方式设置:在发送器31位于车轮11的最下位置(或者最上位置)时,检测轴34a朝向竖直方向(下方)。
此外,在加速度传感器34除检测轴34a以外还具有其他的检测轴的多轴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情况下,单独地检测出作用于各个检测轴的加速度。在以下说明中,利用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表示利用检测轴34a检测出的加速度。
如图4所示,发送控制部35由包括CPU35a及发送存储部35b(RAM、ROM等)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在发送存储部35b存储有ID代码,ID代码是表示赋予给各发送器31的固有识别信息的数据。由此,在发送器31登记有ID代码。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安装于左前车轮FL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记载为FLID,将安装于右前车轮FR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记载为FRID,将安装于左后车轮RL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记载为RLID,将安装于右后车轮RR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记载为RRID。
另外,在发送存储部35b存储有对发送器31进行控制的各种程序。程序包含对从发送器31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方式进行切换的程序等。发送控制部35具备计时功能。计时功能例如通过计时器、计数器来实现。
发送控制部35每隔规定的取得间隔取得通过压力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3、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检测结果。
发送控制部35基于检测结果生成包含轮胎状态(例如轮胎气压、轮胎内温度)等的发送数据。发送数据是数字数据,是2进制、16进制的数据串。发送控制部35将已生成的发送数据输出到发送电路36。发送电路36对从发送控制部35输出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并且,被调制的发送数据作为无线信号从发送天线39被发送。所谓无线信号可以说是包含发送数据的信号。无线信号例如作为RF频带(例如,315MHz频带、434MHz频带)的信号被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电路36成为发送部,发送控制部35成为使发送数据从发送电路36发送的控制部。
发送控制部35由通过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判定车辆10是正在行驶还是停车。作用于加速度传感器34的离心加速度随着车速变快而增大。当通过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为行驶判定用阈值以上时,发送控制部35判定为车辆10正在行驶,当通过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小于行驶判定用阈值时,发送控制部35判定为车辆10停车。考虑到公差等,行驶判定用阈值设定有比在车辆10停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大的值。
本实施方式的发送器31具备通常发送和特定角度发送作为将发送数据发送的发送模式,在通常发送中,与车轮11的旋转角度无关地将发送数据发送,在特定角度发送中,在车轮11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特定角度时将发送数据发送。
在通常发送中,发送数据每隔规定的间隔被发送。规定的间隔例如是十秒~几十秒等。
特定角度发送例如在车辆10持续停车预定的时间以上后车辆10开始行驶的情况下进行。预定的时间设定为例如几十分钟~几小时等能进行轮胎更换的时间。即,特定角度发送在车轮11的位置伴随轮胎旋转等而有可能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进行。
在进行特定角度发送时,发送数据在检测出车轮11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特定角度时被发送。具体而言,发送数据在从前一次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开始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十秒~几十秒)、且检测出特定角度的情况下被发送。另外,与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即从前一次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开始经过规定的时间也无关,在不能检测出特定角度的情况下也将发送数据发送。在该情况下,发送数据以不特定角度被发送。
如图5(a)及图5(b)所示,特定角度设定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发送器31位于车轮11的最上部的情况下的角度即第1角度和发送器31位于车轮11的最后部的情况下的角度即第2角度作为特定角度求出。在以第1角度为基准(0度)的情况下,第2角度成为270度。此外,发送数据既可以以第1角度和第2角度交替地被发送,而且也可以随机地被发送。
关于发送器31成为特定角度,能根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检测出。如上所述,检测轴34a的延伸方向与车轮11的旋转角度无关,而成为与离心力作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加速度传感器34与车轮11的旋转角度无关地检测离心加速度。另一方面,重力加速度始终作用于竖直方向,因此在检测轴34a没有朝向竖直方向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重力加速度的分力(重力加速度分量)。通过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成为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相加所得的加速度。
在此,只要车辆10不是紧急加速或紧急停止,则在车轮11旋转一圈的期间变化的离心加速度极微小。因此,在车轮11旋转一圈的期间变化的加速度能视为重力加速度。并且,能根据该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检测出车轮11的旋转角度成为特定角度。在仅考虑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重力加速度在车轮11旋转一圈的期间在+1[G]~-1[G]之间变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发送器31处于车轮11的最下位置时为+1[G],在发送器31处于车轮11的最上位置时成为-1[G]。
此外,所谓“特定角度”是包含允许范围(角度范围)的车轮11的旋转角度。由于发送控制部35取得加速度的频率、加速度传感器34的检测误差等各种主要原因,有时特定角度和发送数据实际被发送时的车轮11的旋转角度产生误差。可以说所谓“特定角度”不是仅表示与特定角度完全一致的角度,而是包含已加上误差的允许范围的角度。
接着,对发送数据的协议(帧格式)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发送器31的发送模式、将发送数据发送时的车轮11的旋转角度,帧格式不同的两个发送数据被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通常发送的情况、及当为特定角度发送时以第1角度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数据以相同帧格式发送。以下,将该发送数据作为第1数据进行说明。第1数据是包含ID代码的发送数据。
在当为特定角度发送时以第2角度进行发送的情况、及当为特定角度发送时不能检测出特定角度的情况下,发送数据以相同帧格式被发送。以下,将该发送数据作为第2数据进行说明。第2数据是不含ID代码的发送数据。
如图7(a)及图8(a)所示,第1数据包含有前文、识别代码、ID代码、固定比特、压力数据、温度数据、状态代码、作为用于检错的码的检错码、以及结束位。第1数据是共计100比特的数据。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数据不包含表示将发送数据发送时的车轮11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数据。
ID代码是32比特的数据。ID代码存储于发送存储部35b,只要不进行ID代码的变更就始终相同。因此,ID代码是成为恒定值的固定数据。
固定比特是4比特的数据。固定比特例如是用于检错码的运算的数据。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比特是预定的值(=固定值)。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四个发送器31中,ID代码不同,而固定比特相同。
压力数据是12比特的数据。压力数据是表示通过压力传感器32检测出的压力、即轮胎13的气压的数据。通过压力传感器32检测出的压力变动。因此,压力数据成为能取得不同值的可变数据。
温度数据是8比特的数据。温度数据是表示通过温度传感器33检测出的温度、即轮胎13内的温度的数据。通过温度传感器33检测出的温度变动。因此,温度数据成为能取得不同值的可变数据。此外,在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中,压力数据及温度数据成为有效载荷数据、即想要使接收器50取得的数据。
状态代码是16比特的数据。状态代码是表示发送器31的状态的数据。状态代码成为能取得不同值的可变数据。状态代码包含有表示发送数据是否为以特定角度被发送的数据的比特(以下称为特定比特)。发送控制部35在以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将特定比特设为“1”。发送控制部35在以与特定角度不同的旋转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将特定比特设为“0”。在通常发送中,特定比特始终成为0。
检错码是8比特的数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进行检错的码而使用检错码,但是也可以取代检错码而使用纠错码。即,所谓用于进行检错的码表示仅进行检错的检错码、以及除检错之外还进行纠正的纠错码。
作为检错码,也可以使用奇偶比特、校验和、镜像数据、CRC码等任何检错码。作为纠错码,也可以使用BCH码、RS码、汉明码、turbo码、卷积码等任何纠错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检错码使用校验和。校验和由ID代码、固定比特、压力数据、温度数据、以及状态代码运算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校验和设为8比特,因此使用于校验和的运算的数据也与8比特一致。
如图8(a)所示,32比特的ID代码被分割为四个,分割的数据分别成为8比特。在图8(a)中,将分割的ID代码分别用ID1、ID2、ID3、ID4表示。此外,图8(a)作为第1数据的一例示出从安装于右前车轮FR的发送器31、即FRID的发送器31发送的第1数据的一例。
12比特的压力数据被分割为两个,分割的数据成为4比特和8比特。在图8(a)中,将分割的数据中的4比特的数据用压力1表示,将8比特的数据用压力2表示。并且,将作为4比特的数据的压力1和4比特的固定比特加在一起作为8比特的数据。具体而言,生成将固定比特作为上位4比特、将压力1作为下位4比特的8比特的数据。
16比特的状态代码被分割为两个,分割的数据分别成为8比特。在图8(a)中,将分割的状态代码分别用状态1、状态2表示。
并且,发送控制部35在生成发送数据时根据与8比特一致的多个数据的总和来运算校验和。也可以说校验和是取上述的数据的“异或”逻辑的值。
此外,前文是16比特的数据。识别代码是2比特的数据。结束位是2比特的数据。前文、识别代码以及结束位例如是通过协议决定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使用于检错码的运算。在图8(a)及图8(b)中,对不使用于检错码的运算的数据的数据串省略。
接着,对第2数据进行说明。
如图7(b)及图8(b)所示,所谓第2数据是从第1数据将ID代码及固定比特省略的发送数据。第2数据的数据长度与ID代码及固定比特相应地比第1数据的数据长度短,第2数据成为64比特的数据。
此外,在当进行特定角度发送时以第1角度及第2角度分别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特定比特成为“1”。在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发送数据以不特定角度被发送的情况下,特定比特成为“0”。
如图8(b)所示,在第2数据中,ID代码及固定比特被省略,但是检错码使用以与第1数据同样的方式运算出的检错码。具体而言,作为检错码,使用根据ID代码、固定比特、压力数据、温度数据以及状态代码运算出的码。即,可以说所谓第2数据是以包含ID代码及固定比特的方式运算出检错码但不包含ID代码及固定比特的发送数据。此外,图8(b)作为第2数据的一例示出从安装于右前车轮FR的发送器31、即FRID的发送器31发送的第2数据的一例。
在第1数据和第2数据中,与角度数据不同的数据(未表示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数据)被变更。具体地,在第1数据和第2数据中,在包含还是不包含ID代码及固定比特的方面不同。由此,在第1数据和第2数据中,数据长度不同。
接着,对接收器50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接收器50具备接收控制部51、接收电路52以及接收天线56。接收控制部51连接有搭载于车辆10的显示器57。接收控制部51由包含接收CPU54及接收存储部55(ROM、RAM等)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接收控制部51具备计时功能。计时功能例如通过计时器、计数器来实现。接收电路52对从各发送器31经由接收天线56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将发送数据输出到接收控制部51。接收电路52作为接收部执行功能。
接收控制部51基于来自接收电路52的发送数据而掌握轮胎13的状态(例如轮胎气压、轮胎内温度)。接收控制部51在轮胎13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用显示器57进行报知。另外,显示器57将各轮胎13的压力与车轮11的位置对应起来进行显示。
在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四个发送器31的ID代码及固定比特,四个发送器31安装于搭载有接收器50的车辆10的各车轮11上。由此,在接收器50登记有ID代码。在发送存储部35b和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相同ID代码,由此,接收器50和发送器31对应起来。接收控制部51仅将从四个发送器31发送的发送数据识别为发送到自身的发送数据,四个发送器31安装于搭载有接收器50的车辆10的各车轮11上。接收控制部51基于接收电路52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和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进行对登记于发送了发送数据的发送器31的识别信息(ID代码)和登记于接收器50的识别信息(ID代码)进行校验的校验处理。接收控制部51当判断出发送数据是从与接收器50对应起来的发送器31发送的数据时,采用表示该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轮胎13的状态的数据(压力数据及温度数据)作为搭载有接收器50的车辆10的数据。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从与接收器50对应起来的发送器31、即登记有与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相同的ID代码的发送器31发送的发送数据称为“正规数据”。另外,将与“正规数据”不同的数据、即从没有与接收器50对应起来的发送器31发送的发送数据称为“非正规数据”。
如上所述,发送器31发送第1数据及第2数据作为发送数据。在作为发送数据接收到第1数据的情况和接收到第2数据的情况下,为了进行ID代码的校验而由接收控制部51进行的处理不同。
在接收电路52接收到第1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取得包含于第1数据的ID代码,进行该取得的ID代码和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的校验。因此,在第1数据中,ID代码是校验数据。在包含于第1数据的ID代码与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多个ID代码中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将第1数据判定为正规数据。另一方面,在包含于第1数据的ID代码和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多个ID代码中的哪个都不一致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将第1数据判定为非正规的发送数据。
在接收电路52接收到第2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基于包含于第2数据的检错码进行ID代码的校验。因此,在第2数据中,检错码是校验数据。当接收电路52接收到第2数据时,接收控制部51由第2数据、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以及固定比特运算检错码。检错码的运算用与发送器31的情况同样的方式运算。即,在发送存储部35b及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程序以使得以相同方式运算检错码。
接收控制部51使包含于第2数据的压力数据、温度数据、以及状态代码与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及固定比特相加,运算8比特的检错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存储部55与四个车轮11对应地存储有四个ID代码,因此运算出四个检错码。即,运算出分别使用FLID、FRID、RLID、RRID的检错码。
在此,在发送器31的ID代码(及固定比特)和登记于接收器50的ID代码(及固定比特)一致的情况下,包含于第2数据的检错码和由接收控制部51运算出的检错码一致。详细说明的话,当进行检错码的运算时,由发送器31和接收器50以相同方式进行运算。使用于检错码的运算的数据中的压力数据、温度数据以及状态代码只要不产生错误就相同。另外,在将发送数据发送的发送器31和接收器50中ID代码一致的情况下,ID代码(及固定比特)也一致,使用相同数据进行相同运算。于是,在发送器31和接收器50中,作为通过运算得到的运算数据的检错码一致。因此,通过对作为包含于第2数据的运算数据的检错码和通过接收控制部51运算出的检错码的一致进行确认,能进行发送器31的ID代码和接收器50的ID代码的校验。
例如,假设在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图9所示的ID代码(比特串)作为FRID、FLID、RRID以及RLID。
如图10所示,当使用FRID、FLID、RRID、以及RLID运算检错码(校验和)时,使用FRID运算出的检错码和包含于第2数据的检错码一致。
在包含于第2数据的检错码和通过接收控制部51运算出的检错码中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将第2数据判定为正规数据。另一方面,在包含于第2数据的检错码和通过接收控制部51运算出的检错码中的哪个都不一致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将第2数据判定为非正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控制部51作为从发送数据取得校验数据及可变数据的取得部执行功能。另外,接收控制部51作为由校验数据及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进行校验的校验部执行功能。可以说取得部(取得单元)及校验部(校验单元)作为接收控制部51的功能而实现。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接收控制部51以除ID代码之外也包含固定比特的方式进行检错码的运算。这是因为:发送控制部35也以还包含固定比特的方式运算检错码。即,使用于检错码的运算但不包含于第2数据的数据不仅仅限于ID代码,例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于检错码的运算但不包含于第2数据的数据既可以是ID代码及固定比特,也可以仅仅是ID代码。使用于检错码的运算但不包含于第2数据的数据是至少包含ID代码的固定值(固定数据),只要是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能使用于检错码的运算的数据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将ID代码及固定比特视为固定数据。
此外,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区分由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数据长度的差异进行。
如上所述,接收器50无论在接受到第1数据的情况下,还是接收到第2数据的情况下,都能进行ID代码的校验。在此,接收控制部51有时想要确定正规数据与哪个车轮11(轮胎)有关。例如,当四个车轮11中的一个车轮11发生压力异常时,在想要将哪个车轮11发生压力异常显示于显示器57的情况、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想要将与每个车轮11的位置对应的压力显示于显示器57的情况下,需要确定正规数据与哪个车轮11(轮胎)有关。换言之,需要将各发送器31的ID代码和车轮11的位置对应起来。
以下,对确定各发送器31安装于多个车轮11中的哪个车轮11的车轮位置确定处理进行说明。车轮位置确定处理例如在通过切换车辆10的启动状态和停止状态的启动开关将车辆10设为启动状态时进行。所谓车辆10的启动状态是能通过油门踏板的操作使车辆10行驶的状态,所谓车辆10的停止状态是即使操作油门踏板,车辆10也不行驶的状态。在以下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假设仅接收正规数据。
在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从发送器31发送的发送数据能取得的两种帧格式和特定比特的组合。通过掌握帧格式和特定比特的组合,从而能由包含于发送器31的数据的变更方式来确定发送器31的发送模式、及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
当取得发送数据时,接收控制部51判定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是否以特定角度被发送。如上所述,以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的特定比特成为“1”。因此,能根据特定比特是“1还是“0”来判定发送数据是否以特定角度被发送。
另外,接收控制部51判定以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是以第1角度被发送还是以第2角度被发送。若是第1角度,则第1数据被发送,若是第2角度,则第2数据被发送。因此,能判定为:特定比特为“1”的第1数据以第1角度被发送,特定比特为“1”的第2数据以第2角度被发送。
接收控制部51当接收到以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时,以该接收为契机,从ABS控制器25取得各旋转传感器单元21~24的脉冲计数值(车轮11的旋转角度)。接收控制部51在接收到以第1角度被发送的第1数据的情况和接收到以第2角度被发送的第2数据的情况下,单独地收集脉冲计数值。
在此,各车轮11的旋转速度由于差动齿轮等的影响而不同。因此,分别安装于多个车轮11的发送器31的相对位置(车轮11彼此的旋转角度的差)伴随车辆10的行驶而变化。另外,在发送器31以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在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时间点,通过与安装有发送了该发送数据的发送器31的车轮11对应的旋转传感器单元21~24检测出的旋转角度(对应的脉冲计数值)也与特定角度一致。即,在各发送器31以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当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取得脉冲计数值时,则存在脉冲计数值的偏差少的旋转传感器单元。
如图11所示,着眼于FLID的发送器31,假设该发送器31以第1角度多次将发送数据发送。当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接收控制部51从ABS控制器25取得各旋转传感器单元21~24的脉冲计数值(车轮11的旋转角度)时,则通过与左前车轮FL对应的第1旋转传感器单元21检测的脉冲计数值的偏差最少。因此,能确定出FLID的发送器31安装于左前车轮FL。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控制部51作为确定各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的确定部执行功能。可以是确定部(确定单元)作为接收控制部51的功能而实现。
如图12所示,可以说即使在FLID的发送器31以第2角度多次发送了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可以说接收控制部51只要能接收以第1角度被发送的第1数据及以第2角度被发送的第2数据中的任一个,就能确定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本实施方式的接收器50是进行车轮位置确定处理的车轮位置确定装置。
接收控制部51对四个发送器31确定安装于哪个车轮11。接收控制部51将四个ID代码和车轮11的位置对应起来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结束车轮位置确定处理。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记载为接收控制部51判定以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是以第1角度被发送还是以第2角度被发送,但是接收控制部51只要能识别发送数据的方式不同即可,也可以识别发送数据以哪个特定角度被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控制部51通过识别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是第1数据还是第2数据,从而在接收到从相同的发送器31发送的多个发送数据时,只要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对发送数据进行区分即可。例如,接收控制部51在多次接收到特定比特为“1”的第1数据时,只要能识别出这些第1数据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即可,未必需要进行以第1角度被发送还是以第2角度被发送的判定。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发送器31、接收器50以及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的作用进行说明。
发送器31以第1角度和第2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接收控制部51在接收到以第1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情况和接收到以第2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单独地收集脉冲计数值,从而能确定设置有发送器31的车轮11的位置。
但是,为了确定各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也考虑到将相同帧格式的发送数据以第1角度和第2角度交替地发送。
接收器50如果能识别发送数据以第1角度和第2角度交替地发送,则能分成每个以第1角度及第2角度这样的相互不同的角度分别被发送的发送数据来收集脉冲计数值。另外,有时由于通信环境的影响等而不能接收发送数据,而连续地接收以第1角度(或者第2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能掌握发送数据被发送的间隔,因此如果接收到发送数据的间隔是发送数据被发送的间隔的两倍程度,则能识别出连续两次接收到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
但是,在连续多次不能接收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则难以确定各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这是因为:由于接收控制部51的计时功能的精度等,不能判断在连续多次不能接收到发送数据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是以第1角度被发送还是以第2角度被发送。
与此相对,也考虑到发送数据以包含表示特定角度的角度数据的方式被发送。但是,在该情况下,认为数据长度与角度数据相应地变长。另外,当为了抑制数据长度变长而将角度数据缩短(例如1比特)时,则在角度数据和检错码同时产生错误时,与角度数据错误也无关,有可能不能检测出错误。于是,也与接收到以第1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无关,接收控制部51有可能误认为接收到以第2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于是,脉冲计数值的偏差变大,有可能各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的确定延迟或者不能确定。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数据长度掌握是以第1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还是以第2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因此即使不包含角度数据,也能确定发送了发送数据的车轮11的旋转角度。
另外,因为基于数据长度来判定特定角度,所以即使发送数据产生错误,也可抑制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的误识别。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效果。
(1)发送控制部35以多个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因此,即使多个特定角度中的一个与零点一致,也能使接收器50接收以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因此,可抑制由于零点的影响而不能确定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
通过根据多个特定角度将与角度数据不同的数据(未表示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数据)变更,从而能判定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是以第1角度被发送还是以第2角度被发送。因此,能将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兼用作表示特定角度的数据。
(2)能根据作为角度数据以外的数据的ID代码的有无来表示第1角度和第2角度。不包含ID代码的第2数据的数据长度与ID代码的量相应地缩短。因此,将发送数据发送所需的消耗电力减少,能实现电池37的长寿命化。
(3)关于以不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通过将不是角度数据的数据变更,从而使接收器50识别是以第1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还是以第2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因此,不必以发送数据包含角度数据的方式进行发送,与以包含角度数据的方式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相比能缩短数据长度。因此,将发送数据发送所需的消耗电力减少,能实现电池37的长寿命化。
(4)因为能根据数据长度识别出是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所以即使发送数据产生错误,也可抑制误识别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因此,即使在通信环境不是良好、发送数据容易产生错误的情况下,也可抑制特定角度的误识别。
(5)接收控制部51能根据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的变更方式识别出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因此,接收控制部51能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脉冲计数值。并且,能根据收集到的脉冲计数值的偏差进行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的确定。
(6)接收控制部51无论在接收到第1数据的情况下,还是在接收到第2数据的情况下,都能进行ID代码的校验。因此,能基于ID代码的有无,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被发送的发送数据,单独地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脉冲计数值。
(7)第2数据与第1数据相比数据长度短。因此,第2数据与第1数据相比在被接收电路52接收前数据(码)不易产生错误。
(8)具备发送器31和接收器50的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无论在使用第1数据作为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还是在使用第2数据作为发送数据的情况下都能进行收发。并且,能根据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的变更方式确定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因此,轮胎状态监视系统30能得到上述的效果(1)~(7)记载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其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各发送器31的发送存储部35b存储有两个ID代码。将两个ID代码中的一方作为第1ID代码,将另一方作为第2ID代码。发送控制部35在以第1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包含第1ID代码。发送控制部35在以第2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包含第2ID代码。即,发送数据中的ID代码根据特定角度而变更。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第1数据作为发送数据。
在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登记于各发送器31的两个ID代码、即第1ID代码及第2ID代码。在接收到包含第1ID代码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能识别出该发送数据以第1角度被发送。接收控制部51在接收到包含第2ID代码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能识别出该发送数据以第2角度被发送。即,接收控制部51在多次接收到包含相同ID代码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能识别出该多次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是从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接收控制部51当接收到发送数据时,根据登记于发送存储部35b的数量的ID代码进行校验。详细地说,接收控制部51无论在接收到第1ID代码的情况下,还是在接收到第2ID代码的情况下,都能用与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第1ID代码的校验、及与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第2ID代码的校验这两种方式进行校验。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效果。
(9)通过将包含有根据特定角度而不同的ID代码的发送数据发送,从而接收控制部51能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脉冲计数值。由此,接收控制部51能确定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通过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其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根据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检错码或者纠错码的运算方式不同。首先,对作为检错码使用校验和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进行通常发送时,发送控制部35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运算方式运算校验和。即,校验和是与8比特一致的数据的总和。例如,如图8(a)所示的校验和那样使“00010111”包含于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在特定角度发送时,在以第1角度进行发送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控制部35除进行与通常发送时相同的运算方式之外,还进行使以该运算方式运算出的数据的上位4比特反转的运算。例如,在将检错码以外的数据相同的发送数据发送时,如果将在通常发送时运算的校验和设为“00010111”,则包含于以第1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校验和成为“11100111”。
在特定角度发送时,在以第2角度进行发送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控制部35除进行与通常发送时相同的运算方式之外,还进行使以该运算方式运算出的数据的下位4比特反转的运算。例如,在将检错码以外的数据相同的发送数据发送时,如果将在通常发送时运算的校验和设为“00010111”,则包含于以第2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校验和成为“00011000”。
在特定角度发送时,在以不特定角度(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进行发送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控制部35除进行与通常发送时相同的运算方式之外,还进行使以该运算方式运算出的数据的共8比特反转的运算。例如,在将检错码以外的数据相同的发送数据发送时,如果将在通常发送时运算出的校验和设为“00010111”,则包含于以第2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校验和成为“11101000”。
在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发送控制部35进行的校验和的运算方式。接收控制部51与发送控制部35同样,能进行校验和的运算。接收控制部51当接收发送数据时,根据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进行校验和的运算。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控制部35用四种运算方式运算校验和,因此接收控制部51运算出四种校验和。并且,通过确认校验和是否一致,从而接收控制部51能识别发送器31的模式、特定角度。例如当接收控制部51取得图8(a)所示的发送数据时,则接收控制部51运算作为四种校验和的“00010111”、“11100111”、“00011000”、“11101000”。如果运算出的校验和为“00010111”、且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校验和也为“00010111”,则接收控制部51能判定为发送数据以通常发送被发送。如果运算出的校验和为“11100111”、且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校验和也为“11100111”,则接收控制部51判定为发送数据以第1角度被发送。同样,对以第2角度、不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也能进行判定。
另外,在使用CRC码作为检错码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CRC生成多项式进行CRC码的运算。将CRC生成多项式的一例在图14中示出。在CRC生成多项式不同的情况下,运算出的CRC码也不同。
接收控制部51当接收到发送数据时,根据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进行CRC码的运算。CRC码的运算使用与发送控制部35进行的运算方式相同的运算方式、即图14所示的生成多项式进行。由此,与校验和的情况同样,通过对包含于发送数据的CRC码和接收控制部51运算出的CRC码是否一致进行确认,从而接收控制部51能识别发送器31的模式、特定角度。
据此,能得到以下效果。
(10)通过使用以根据特定角度而不同的运算方式运算出的检错码,从而接收控制部51能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脉冲计数值。由此,接收控制部51能确定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
此外,实施方式也可以按如下变更。
·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ID代码的有无,而根据有效载荷数据的有无将数据长度变更。发送控制部35在以第1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以包含压力数据及温度数据的方式进行发送。发送控制部35在以第2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以将压力数据及温度数据中的至少一方省略的方式进行发送。由此,能使以第1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和以第2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长度不同。在以第1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有效载荷数据被发送,因此不会引起接收控制部51长时间不能掌握轮胎13的状态的情况。
另外,在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温度数据的数据长度和压力数据的数据长度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第1角度将已省略温度数据的发送数据发送,并以第2角度将已省略压力数据的发送数据发送。
·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检错码以外的数据作为运算数据。例如,也可以将取ID1~ID4中的至少一个和可变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异或”逻辑的“异或”逻辑数据作为运算数据,其中ID1~ID4是将ID代码分割得到的数据。即,所谓由固定数据及可变数据运算出的运算数据既可以是由固定数据的一部分及可变数据的一部分运算出的数据,而且也可以是由固定数据的全部及可变数据的全部运算出的数据。
因为ID1~ID4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所以接收控制部51能由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1~ID4中的至少一个和包含于第2数据的可变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来运算“异或”逻辑数据。此外,在该情况下,使得在接收器50和与接收器50对应起来的发送器31中由相同数据运算出“异或”逻辑。具体而言,在发送存储部35b和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如使用相同数据运算出“异或”逻辑数据的程序。此外,在该情况下,检错码由包含“异或”逻辑数据的数据运算出。
在使用上述的“异或”逻辑数据作为运算数据的情况下,第2数据既可以包含检错码,也可以不包含。
在第2数据包含“异或”逻辑数据及检错码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异或”逻辑数据及检错码双方作为运算数据(校验数据)。具体而言,发送控制部35生成包含“异或”逻辑数据及检错码而不包含ID代码的第2数据。接收控制部51当取得第2数据时,根据包含于第2数据的可变数据及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来运算“异或”逻辑数据及检错码。接收控制部51在包含于第2数据的“异或”逻辑数据和运算出的“异或”逻辑数据、及包含于第2数据的检错码和运算出的检错码双方一致的情况下,将第2数据判定为正规数据。
此外,也可以取代“异或”逻辑数据,而将根据ID1~ID4中的至少一个和可变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以任意的方法运算出的数据作为运算数据,其中ID1~ID4是将ID代码分割得到的。无论是怎样的运算方法,如果在发送控制部35和接收控制部51中以相同方法进行运算,则能进行ID代码的校验。因此,只要在相互对应起来的发送器31和接收器50中进行相同运算即可,运算方式是任意的。
·在第1实施方式中,发送数据也可以包含有混洗模式。所谓混洗模式是根据已决定的规则对ID代码进行混洗的模式。例如,根据通过混洗模式决定的规则,ID1~ID4中的特定的比特反转。因此,发送控制部35根据混洗模式将检错码的运算方式变更。在该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通过根据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混洗模式运算检错码,从而确认检错码的一致。
·在第1实施方式中,发送控制部35也可以将使以第1角度发送的第1数据的全部比特反转得到的(将0和1置换的)发送数据作为第2角度发送。在该情况下,在以第1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和以第2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中,固定比特不同。固定比特是固定数据,因此只要不反转就相同。因此,通过确认固定比特,能确认发送数据是否反转。接收控制部51能根据固定比特来判断发送数据是否反转。如果发送数据没有反转,则接收控制部51能识别出是以第1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如果发送数据反转,则接收控制部51能识别出是以第2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
·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通常发送时发送第2数据。在该情况下,因为在通常发送时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长度变短,所以将发送数据发送时的电池37的消耗电力减少。在该情况下,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时发送的发送数据既可以作为第1数据,而且也可以原样地为第2数据。当在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时发送的发送数据原样地为第2数据时,则在通常发送时发送的发送数据和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时发送的发送数据中,帧格式及特定比特均一致。
在进行车轮位置确定处理时,只要能判断发送数据是否以特定角度被发送即可。在通常发送时和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时,均以不特定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因此发送数据的方式也可以相同。即,可以说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模式)只要至少是特定角度的数量+一个即可。
·在第1实施方式中,检错码的比特数(数据长度)只要少于ID代码的比特数(数据长度)就可以适当变更。例如,检错码也可以为16比特。
·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前文、结束位在第1数据和第2数据中设为不同值。在该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也可以根据前文、结束位来区别发送数据是第1数据还是第2数据。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发送存储部35b存储有单一的ID代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5所示,根据发送模式、特定角度使ID代码的一部分反转。发送控制部35在进行通常发送的情况下以不变更ID代码的方式将发送数据发送。在进行特定角度发送时以第1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控制部35以使ID1反转的方式将发送数据发送。例如,在图8(a)所示的ID代码的情况下,以将ID1从“11111110”变更为“00000001”、而ID2、ID3、ID4不变更的方式将发送数据发送。同样,在进行特定角度发送时以第2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发送控制部35使ID2反转,在进行特定角度发送时特定角度的检测失败的情况下使ID3反转。
接收控制部51根据ID代码能取得的四个模式来识别发送模式及特定角度。并且,接收控制部51通过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脉冲计数值,从而能确定发送器31安装于哪个车轮11。
此外,在该情况下,通过使ID代码的一部分反转,从而以ID代码彼此不会变为相同的方式设定各发送器31的ID代码。即,即使使ID代码的一部分反转,也以ID代码不重叠的方式设定各发送器31的ID代码。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发送存储部35b存储有单一的ID代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第1ID代码设为存储于发送存储部35b的ID代码(全部比特),并将第2ID代码设为第1ID代码的一部分。例如,也可以将第2ID代码设为第1ID代码的下位16比特,而且也可以设为上位16比特。此外,在通常发送时,将包含第1ID代码的发送数据发送。
接收控制部51在接收到第2ID代码的情况下,进行第2ID代码和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的校验。例如,在使用第1ID代码的上位16比特作为第2ID代码的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对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的ID代码的上位16比特和第2ID代码进行校验,在这些一致的情况下将发送数据判断为正规数据。因此,接收控制部51以多个方式进行校验。基于该校验结果,按每个以特定角度中的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脉冲计数值。
此外,在该情况下,以第2ID代码彼此不会变为相同的方式设定各发送器31的第1ID代码。例如,在将第1ID代码的上位16比特设为第2ID代码的情况下,以各发送器31的第1ID代码的上位16比特不重叠的方式设定第1ID代码。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发送数据作为第2数据。在该情况下,以第1角度发送的第2数据包含使用第1ID代码运算出的检错码,以第2角度发送的第2数据包含使用第2ID代码运算出的检错码。即,也可以并用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检错码的运算方式中,变更第1数据,如发送使ID1反转(将0和1置换)的第2数据等。即,也可以并用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另外,也能并用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具体而言,也可以根据特定角度发送第2数据和第1数据,其中第2数据使用与第1数据不同的ID代码且由与第1数据不同的运算方式运算出。
·在第3实施方式中,发送控制部35也可以使用根据特定角度而不同的错码(或者纠错码)。例如,也可以为:发送控制部35在以第1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将检错码设为校验和,在以第2角度将发送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将检错码设为CRC码。当检错码不同时,检错码的运算方式也不同。因此,运算方式根据特定角度而变得不同。
·在各实施方式中,特定角度也可以设定有三个以上。在该情况下,以三个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分别根据特定角度将角度数据以外的数据变更。例如,也可以将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和第2实施方式的发送数据组合。在以第1角度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包含第1ID代码的第1数据发送,在以第2角度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包含有使用第1ID代码运算出的检错码的第2数据发送。在以多个特定角度中与第1角度及第2角度不同的第3角度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包含第2ID代码的第2数据发送,在以与第1角度、第2角度以及第3角度不同的第4角度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包含有使用第2ID代码运算出的检错码的第2数据发送。
在该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也根据发送控制部35要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变更方式来识别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在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发送数据能取得的方式。
·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接收存储部55存储有安装于车轮11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及安装于备用轮胎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另外,也可以将安装于夏季轮胎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及安装于冬季轮胎的发送器31的ID代码双方存储于接收存储部55。在该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也可以对接收频率高的直至上位四轮的ID代码报知轮胎13的异常。
·在各实施方式中,车辆10只要具备多个车轮11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二轮车。
·在各实施方式中,发送数据也可以包含角度数据。在该情况下,接收控制部51能根据角度数据和角度数据以外的数据的变更方式双方来识别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因此,通过由两者的一致性来识别特定角度,从而能够抑制特定角度的误识别。
·在各实施方式中,包含于发送数据的数据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包含有通过加速度传感器34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
·在各实施方式中,发送控制部35也可以根据特定角度来变更发送数据的频率。另外,发送控制部35既可以根据特定角度来变更发送数据的比特速率,而且也可以变更调制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轮;11:车轮;21~24:旋转传感器单元(旋转角度检测部);30:轮胎状态监视系统(收发系统);31:发送器;35:发送控制部(控制部);35b:发送存储部;36:发送电路(发送部);50:接收器;51:接收用控制部(校验部及确定部);52:接收电路(接收部);55:接收存储部。

Claims (3)

1.一种发送器,设置于车辆的各车轮,构成为能将发送数据发送到搭载于所述车辆的接收器,所述车辆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该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角度作为检测值,所述发送器具备:
发送存储部,其存储有识别信息;
发送部,其构成为将包含有校验数据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该校验数据被用于所述接收器对存储于所述发送存储部的识别信息和登记于所述接收器的各发送器的识别信息进行校验;以及
控制部,其通过在检测出对应的车轮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多个不同的特定角度中的任一个时使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从而能进行使所述接收器确定对应的发送器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的特定角度发送,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当执行以所述特定角度的发送时,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对未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数据且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进行变更,从而使所述接收器,基于未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所述数据的与所述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识别出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并且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以该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通过所述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检测值,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将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中的所述识别信息变更。
2.一种接收器,搭载于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的车辆,该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角度作为检测值,且所述接收器构成为能确定安装于各车轮的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所述接收器具备:
接收存储部,其存储有分别登记于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其构成为能接收从所述发送器发送的发送数据,所述发送器在检测出对应的车轮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多个不同的特定角度中的任一个时能发送所述发送数据;以及
确定部,其以所述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通过所述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检测值,根据该检测值的偏差确定所述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
所述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发送数据包括未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数据且与所述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的数据,
所述确定部基于未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所述数据的与所述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识别出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并且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所述确定部基于包含于接收到的所述发送数据的识别信息且根据所述特定角度而不同的识别信息与存储于所述接收存储部的识别信息的校验,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3.一种收发系统,具备:
发送器,其设置于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的车辆的各车轮,该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多个车轮各自的旋转角度作为检测值,且该发送器构成为将发送数据发送;以及
接收器,其构成为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能确定安装于各车轮的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
各所述发送器具备:
发送存储部,其存储有识别信息;
发送部,其构成为将包含有校验数据的所述发送数据发送,该校验数据被用于所述接收器对存储于所述发送存储部的识别信息和登记于所述接收器的各发送器的识别信息进行校验;以及
控制部,其在检测出对应的车轮的旋转角度成为预定的多个不同的特定角度中的任一个时使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以所述特定角度的发送时,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对未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数据且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进行变更,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特定角度将包含于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中的所述识别信息变更,
所述接收器具备:
接收存储部,其存储有分别登记于所述发送器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其构成为能接收所述发送数据;以及
确定部,其以所述发送数据的接收为契机收集通过所述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检测值,根据该检测值的偏差确定所述发送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哪个车轮,
所述确定部基于未表示所述车轮的旋转角度的所述数据的与所述特定角度相应的变更方式,识别出发送数据被发送的特定角度,并且按每个以相同的特定角度发送的发送数据收集所述检测值。
CN202011208936.5A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Active CN112455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936.5A CN112455166B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936.5A CN112455166B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PCT/JP2017/012742 WO2018179109A1 (ja) 2017-03-28 2017-03-28 送信機、受信機、及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CN201780041452.6A CN109562658B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1452.6A Division CN109562658B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5166A CN112455166A (zh) 2021-03-09
CN112455166B true CN112455166B (zh) 2023-01-13

Family

ID=6367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1452.6A Active CN109562658B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CN202011208936.5A Active CN112455166B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1452.6A Active CN109562658B (zh) 2017-03-28 2017-03-28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8990B2 (zh)
EP (1) EP3476626B1 (zh)
JP (1) JP6617219B2 (zh)
KR (1) KR102190825B1 (zh)
CN (2) CN109562658B (zh)
WO (1) WO20181791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3298B (zh) * 2017-04-27 2020-11-03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接收器及发送器单元
EP3892478B1 (en) * 2019-08-29 2024-01-17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US11479065B2 (en) * 2019-09-16 2022-10-25 Sensata Technolgies, Inc. Position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ensors using correlation to wheel end senso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232B1 (en) * 1999-01-08 2001-06-12 Alps Electric Co., Ltd. Rotation sensor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urning angle and turning direction of detection target
JP2014016288A (ja) * 2012-07-10 2014-01-30 Denso Corp 車輪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イヤ空気圧検出装置
CN104066601A (zh) * 2012-01-18 2014-09-24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轮位置检测器和具有该车轮位置检测器的轮胎充气压力检测器
CN105612067A (zh) * 2013-10-10 2016-05-2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轮胎位置判断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9636B2 (ja) 1976-11-15 1985-12-2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面警戒型光線式検知器
KR20020015778A (ko) * 2000-08-23 2002-03-02 이계안 차량의 차륜 속도 검출장치
JP2006094069A (ja) * 2004-09-22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信号形成方法
JP2008024180A (ja) * 2006-07-21 2008-02-07 Aisin Seiki Co Ltd タイヤ空気圧監視システム
JP5581201B2 (ja) * 2007-04-24 2014-08-27 アビエーション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アンド サーベイランス システムズ エルエルシー Atc重畳データリンク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BRPI0722239A2 (pt) * 2007-11-30 2014-06-10 Volvo Lastvagnar Ab Método de identificação de posições de módulos de roda
DE102008049046A1 (de) 2008-09-26 2010-04-0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Sensor, Detektor und System, zur Lokalisierung zumindest eines Rades an einem Fahrzeug
FR2940493B1 (fr) * 2008-12-19 2010-12-3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Procede de localisation de la position longitudinale de roues d'un vehicule
EP2458341B1 (en) * 2009-07-24 2020-05-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otation angle detection device
DE102009059788B4 (de) 2009-12-21 2014-03-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Lokalisieren der Verbaupositionen von Fahrzeugräder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S8436724B2 (en) * 2010-11-05 2013-05-07 Trw Automotive U.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ire condition and location
JP5736951B2 (ja) * 2011-05-17 2015-06-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タイヤ空気圧モニター装置
JP5477369B2 (ja) * 2011-12-27 2014-04-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輪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イヤ空気圧検出装置
KR101351920B1 (ko) 2012-08-21 2014-01-2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타이어 압력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JP2014080176A (ja) * 2012-09-25 2014-05-08 Tokai Rika Co Ltd タイヤ位置判定システム
US9031738B2 (en) * 2013-01-24 2015-05-12 Trw Automotive U.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ire condition and location using wheel speed sensors and acceleration sensors
JP6084515B2 (ja) 2013-05-24 2017-02-22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車輪位置判定装置
DE102013220873A1 (de) * 2013-10-15 2015-04-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Lokalisieren der Verbauposition von Räder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2015117006A (ja) * 2013-11-15 2015-06-2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タイヤ位置判定システム
JP2015101209A (ja) * 2013-11-25 2015-06-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タイヤ位置判定システム
JP6372226B2 (ja) * 2014-07-30 2018-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輪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イヤ空気圧検出装置
JP2016078554A (ja) 2014-10-14 2016-05-16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状態監視装置
JP6507675B2 (ja) * 2015-01-28 2019-05-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輪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イヤ空気圧検出システム
JP2017001416A (ja) * 2015-06-04 2017-01-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輪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イヤ空気圧検出システム
WO2016208057A1 (ja) * 2015-06-26 2016-12-29 太平洋工業 株式会社 車輪位置特定装置
JP6350467B2 (ja) * 2015-09-17 2018-07-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ンサ送信機、車輪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イヤ空気圧検出装置
JP2018112901A (ja) 2017-01-11 2018-07-19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送信機、受信機、及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232B1 (en) * 1999-01-08 2001-06-12 Alps Electric Co., Ltd. Rotation sensor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urning angle and turning direction of detection target
CN104066601A (zh) * 2012-01-18 2014-09-24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轮位置检测器和具有该车轮位置检测器的轮胎充气压力检测器
JP2014016288A (ja) * 2012-07-10 2014-01-30 Denso Corp 車輪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イヤ空気圧検出装置
CN105612067A (zh) * 2013-10-10 2016-05-2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轮胎位置判断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轴转向汽车车轮转角自动测试系统研究;陈文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0915(第09期);第183-18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6626A4 (en) 2019-05-01
JPWO2018179109A1 (ja) 2019-11-07
CN112455166A (zh) 2021-03-09
EP3476626B1 (en) 2022-10-12
EP3476626A1 (en) 2019-05-01
KR20190020782A (ko) 2019-03-04
CN109562658B (zh) 2021-04-30
CN109562658A (zh) 2019-04-02
JP6617219B2 (ja) 2019-12-11
WO2018179109A1 (ja) 2018-10-04
US11318990B2 (en) 2022-05-03
US20200255065A1 (en) 2020-08-13
KR102190825B1 (ko) 2020-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8213B (zh) 车轮位置确定装置
CN109196833B (zh)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CN112455166B (zh) 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收发系统
EP3418079B1 (en) Receiver
CN111315596B (zh) 轮胎状态监视系统、发送器以及接收器
CN109153296B (zh) 接收器及发送器单元
CN109153298B (zh) 接收器及发送器单元
WO2023026453A1 (ja) 輪位置特定システム、及び輪位置特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