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674A -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674A
CN112448674A CN202011277311.4A CN202011277311A CN112448674A CN 112448674 A CN112448674 A CN 112448674A CN 202011277311 A CN202011277311 A CN 202011277311A CN 112448674 A CN112448674 A CN 112448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ode main
casing
revers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73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博朗
卢博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ujing Rectif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ujing Rectif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ujing Rectif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ujing Rectif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73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2Cool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以及位于防反二极管主体两侧的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沿防反二极管主体安置的方向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上。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均温板进行对防反二极管主体进行散热,采用在防反二极管主体上设置均温板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一般焊接都是通过金属焊接,而金属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焊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光伏发电站的大力推广普及,光伏系统用防反二极管模块使用量越来越大,从而对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的散热性、可靠性、使用寿命、使用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有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都是以原电力电子器件模块借用而来,安装在光伏汇流箱内部密封环境中,系统工作时光伏防反二极管发热使密封的汇流箱内部温度升高这使汇流箱内部所有器件都工作在高温伏态下,这不利于系统的长久可靠运行,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输入、输出端裸露,安全性差,且输入、输出端端头连接防水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以及位于防反二极管主体两侧的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沿防反二极管主体安置的方向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侧面,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侧面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B侧面,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B侧面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侧面和B侧面,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 和B侧面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均温板锡焊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安装面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两侧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引出线外包裹有穿线筒,所述穿线筒固定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两侧,并穿过穿线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用于封装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壳体,所述穿线筒穿过壳体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弧形缺口,用于适配穿线筒安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上安置腔,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下安置腔,所述上安置腔与所述下安置腔拼接形成用于防止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棱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器为若干C型散热棱沿圆周均匀分布形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模块以及第二检测模块,所述上安置腔与下安置腔内设置有上温度传感器以及下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接收上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接收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均温板进行对防反二极管主体进行散热,其中均温板是一种热扩散热器,在工作中可以很快的就把热量带走,可以避免热量集中在热源上,其构造及工作原理是内部工作流体藉由液态时毛细结构的流动与蒸发时的潜热来带走热量,所以热导性非常的好,均温板在其底座受热时,就会出现吸热的现象,整个回路就是一个在重复中吸热、导热、散热的过程。周而复始不断的运行中。因此采用在防反二极管主体上设置均温板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一般焊接都是通过金属焊接,而金属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焊散热效果。并且设置了控制器对上安置腔以及下安置腔内的温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当温度异常时,停电检修是否防反二极管出现故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防反二极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防反二极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防反二极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防反二极管与散热器安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器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二极管主体;20、引出线;30、均温板;40、散热器; 50、穿线孔;60、穿线筒;70、散热棱;80、第一壳体;90、第二壳体;100、上安置腔;110、下安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参考图1-8,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10以及位于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两侧的引出线20,所述引出线20沿防反二极管主体10安置的方向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一侧面设置有均温板30,所述均温板30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上。
现就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3,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10以及位于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两侧的引出线20,所述引出线20沿防反二极管主体10安置的方向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一侧面设置有均温板30,所述均温板30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上。所述均温板30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A侧面,所述均温板30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A 侧面上,具体为锡焊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安装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即为A侧面,此外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器40,所述散热器40的两侧开设有穿线孔50,所述引出线20外包裹有穿线筒60,所述穿线筒60固定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两侧,并穿过穿线孔50,其中所述散热器40为若干C型散热棱70沿圆周均匀分布形成。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2以及图4,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 10以及位于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两侧的引出线20,所述引出线20沿防反二极管主体10安置的方向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一侧面设置有均温板 30,所述均温板30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上。所述均温板30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B侧面,所述均温板30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B侧面上,具体为锡焊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安装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即为B侧面,此外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器40,所述散热器40的两侧开设有穿线孔50,所述引出线20外包裹有穿线筒60,所述穿线筒60固定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两侧,并穿过穿线孔50,其中所述散热器40为若干C型散热棱70沿圆周均匀分布形成。
实施例3:
参考图1、图2以及图5,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 10以及位于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两侧的引出线20,所述引出线20沿防反二极管主体10安置的方向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一侧面设置有均温板 30,所述均温板30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上。所述均温板30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A侧面和B侧面,所述均温板30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A侧面和B侧面上,具体为锡焊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 的安装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即为A侧面和B侧面,此外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器40,所述散热器40的两侧开设有穿线孔50,所述引出线20外包裹有穿线筒60,所述穿线筒60固定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两侧,并穿过穿线孔50,其中所述散热器40为若干C型散热棱70 沿圆周均匀分布形成。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封装防反二极管主体 10的壳体,所述穿线筒60穿过壳体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80以及第二壳体90,所述第一壳体80与第二壳体90的侧面形成有弧形缺口,用于适配穿线筒60安装,所述第一壳体80与所述第二壳体9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壳体80内形成上安置腔100,所述第二壳体90内形成下安置腔110,所述上安置腔100与所述下安置腔110拼接形成用于防止防反二极管主体10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设置有散热器40,所述第一壳体80与第二壳体90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棱70片。
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均温板30进行对防反二极管主体10进行散热,其中均温板30是一种热扩散热器40,在工作中可以很快的就把热量带走,可以避免热量集中在热源上,其构造及工作原理是内部工作流体藉由液态时毛细结构的流动与蒸发时的潜热来带走热量,所以热导性非常的好,均温板30 在其底座受热时,就会出现吸热的现象,整个回路就是一个在重复中吸热、导热、散热的过程。周而复始不断的运行中。因此采用在防反二极管主体10上设置均温板30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一般焊接都是通过金属焊接,而金属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焊散热效果。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反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模块以及第二检测模块,所述上安置腔与下安置腔内设置有上温度传感器以及下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接收上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接收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
设置了控制器对上安置腔以及下安置腔内的温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当温度异常时,停电检修是否防反二极管出现故障。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较多了使用诸如1、阀体;2、先导腔;3、第一膜片;4、第二膜片;5、第一连接柱;6、第二连接柱;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防护件;10、控制回路;11、供气电磁阀;12、排气电磁阀;13、进气管;14、出气管; 15、球阀;16、过滤装置;17、压力传感器等术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反二极管主体以及位于防反二极管主体两侧的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沿防反二极管主体安置的方向设置,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侧面,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B侧面,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B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设置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侧面和B侧面,所述均温板焊接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A和B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锡焊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安装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两侧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引出线外包裹有穿线筒,所述穿线筒固定在所述防反二极管主体的两侧,并穿过穿线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封装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壳体,所述穿线筒穿过壳体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弧形缺口,用于适配穿线筒安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上安置腔,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下安置腔,所述上安置腔与所述下安置腔拼接形成用于防止防反二极管主体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棱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若干C型散热棱沿圆周均匀分布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模块以及第二检测模块,所述上安置腔与下安置腔内设置有上温度传感器以及下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接收上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接收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
CN202011277311.4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Pending CN112448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311.4A CN112448674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311.4A CN112448674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674A true CN112448674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7311.4A Pending CN112448674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867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86A (zh) * 2009-04-23 2010-10-2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7846824A (zh) * 2017-12-01 2018-03-2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功率自适应的电晕风散热装置
KR20180110476A (ko) * 2017-03-29 2018-10-10 주식회사 씨포아이티 에너지저장장치 및 전력변환장치를 이용한 자가발전 저온저장고 시스템
CN208861968U (zh) * 2018-09-06 2019-05-14 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 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
CN209609102U (zh) * 2019-01-08 2019-11-08 苏州格曼斯温控科技有限公司 二极管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86A (zh) * 2009-04-23 2010-10-2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KR20180110476A (ko) * 2017-03-29 2018-10-10 주식회사 씨포아이티 에너지저장장치 및 전력변환장치를 이용한 자가발전 저온저장고 시스템
CN107846824A (zh) * 2017-12-01 2018-03-2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功率自适应的电晕风散热装置
CN208861968U (zh) * 2018-09-06 2019-05-14 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 一种二路一体式户外形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
CN209609102U (zh) * 2019-01-08 2019-11-08 苏州格曼斯温控科技有限公司 二极管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3212B1 (ko) 열전장치를 갖는 배터리 열 관리
US8875779B2 (en) Heat dissipation element with mounting structure
CN204145970U (zh) 一种散热系统
CN111590281A (zh) 一种扁平单向传热热管及其加工方法
US20030218865A1 (en) Semiconductor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2448674A (zh) 一种新能源防反装置
US8985196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mounting structure
CN107509365B (zh) 一种超薄微波组件及热管散热装置
WO2023179283A1 (zh) 控制器
CN112530887A (zh) 用于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双面冷却结构
CN215264349U (zh) 用于投影设备的散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12588224U (zh) 一种启动马达的散热装置
JP3122898U (ja) 放熱システム
CN210274925U (zh) 一种电动泵用的防爆电控箱
CN216435884U (zh) 一种具有耐热抗压的二极管
CN220378382U (zh) 一种发动机前端盖
JP7469967B2 (ja) 熱発電装置
CN212910578U (zh) 流体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20629869U (zh) 一种散热片及散热片组
CN212286543U (zh) 一种扁平单向传热热管
CN220292462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8817370U (zh) 一种油箱散热结构
CN216928563U (zh) 一种散热冷却装置、功率半导体模块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20869936U (zh) 一种电磁弹簧制动器用后盖式刹车座
CN2105797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埋铜管水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