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3616B -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3616B
CN112443616B CN201910824733.XA CN201910824733A CN112443616B CN 112443616 B CN112443616 B CN 112443616B CN 201910824733 A CN201910824733 A CN 201910824733A CN 112443616 B CN112443616 B CN 112443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liquid storage
base body
damping
d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47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3616A (zh
Inventor
邢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47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3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3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3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阻尼器,包括:连通基体,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端具有连通面,连通基体的内部具有中空腔室;储液箱体,两个以上储液箱体均设置于连通基体并在连通基体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每个储液箱体具有与中空腔室液体连通的储液腔,储液箱体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凸出于连通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阻尼器体积小且阻尼效果更加优化。

Description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一种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振动及消耗动能的装置,被广泛的应用至多个领域,以风电技术领域为例,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是风力发电机的支撑结构,其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关系到风力发电机整机的安全和性能。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加,塔架高度不断增加,塔架频率不断降低,塔架振动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塔架及整机的安全、平稳运行,需要在风力发电机组上安装阻尼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体积较大且阻尼效果差,尤其对于液体阻尼器来说,需要一定体积的液体以及液体具有一定的运动行程才能具有满足要求的阻尼作用,但一定体积的液体非常占用空间,液体的运动行程也导致一般的液体阻尼器在长度上尺寸非常大。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阻尼器体积小且阻尼效果更加优化。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阻尼器,包括:连通基体,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端具有连通面,连通基体的内部具有中空腔室;储液箱体,两个以上储液箱体均设置于连通基体并在连通基体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每个储液箱体具有与中空腔室液体连通的储液腔,储液箱体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凸出于连通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通基体与储液箱体整体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凹部的封闭容器结构,以在厚度方向、长度方向以及连通基体的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形成阻尼减振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阻尼器进一步包括具有气体通道的引导部,相邻两个储液箱体之间通过引导部气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引导部在厚度方向上与连通基体相互间隔设置,引导部在厚度方向上远离连通基体的表面高于储液箱体内液体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连通基体的宽度方向上,引导部的尺寸小于储液箱体的尺寸,相邻两个储液箱体之间的引导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引导部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通基体、两个以上储液箱体以及引导部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储液箱体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连通基体在长度方向的端部;两个储液箱体的侧壁分别与连通基体的侧壁平滑过渡连接;和/或,在连通基体的宽度方向上,储液箱体的尺寸与连通基体的尺寸相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通基体为具有中空腔室的条形板状结构;和/或,储液箱体为具有储液腔的矩形箱结构。
另一个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装置,包括:阻尼件,阻尼件包括上述的阻尼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阻尼装置还包括引导座以及驱动部件,引导座整体呈环状;阻尼件与引导座活动连接,驱动部件驱动阻尼件沿引导座的环形轨迹相对引导座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阻尼件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整体呈具有安装腔的框架结构,阻尼器的数量为多个且排列层叠设置于安装腔内,每个阻尼器的连通基体面向引导座设置。
又一个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架;机舱,设置于塔架顶部;至少一个上述的阻尼装置,阻尼装置设置于塔架和/或机舱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阻尼器包括连通基体以及储液箱体,连通基体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端具有连通面,其内部设置有中空腔室,两个以上储液箱体具有与中空腔室液体连通的储液腔,使得阻尼器在抑制振动时,灌注于阻尼器内部的液体可以由其中一个储液箱体的储液腔经由连通基体的中空腔室进入另一个储液箱体的,达到阻尼要求,同时,由于两个以上储液箱体在连通基体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且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凸出于连通面,该种设置方式,能够延长液体从一侧储液箱体至另一侧储液箱体的时间,降低频率,更好的满足阻尼效果,还能够使得阻尼器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易于拆装。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的结构简图;
图10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器的结构简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阻尼器;
10-连通基体;10a-凹部;101-中空腔室;102-连通面;
20-储液箱体;201-储液腔;
30-引导部;301-气体通道;
X-厚度方向;Y-长度方向;Z-宽度方向;
100-阻尼装置;
110-引导座;
120-阻尼件;121-支撑架;121a-连接体;121b-安装腔;
130-驱动部件;131-驱动电机;132-驱动轮;
140-限位部件;142-导轮;
200-塔架;210-塔架平台;
300-机舱;310-机舱座;
400-叶轮;410-轮毂;420-叶片;
500-发电机。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塔架 200、机舱300、叶轮400、发电机500以及阻尼装置100,机舱300设置于塔架200的顶端且包括靠近塔架200设置的机舱座310,发电机500设置于机舱300,可以位于机舱300的内部,当然,也可以位于机舱300的外部。叶轮400包括轮毂410以及连接于轮毂410上的多个叶片420,叶轮400通过其轮毂410与发电机500的转轴连接。
风力作用于叶片420时,带动整个叶轮400以及发电机500的转轴转动,进而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要求。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时,会产生相应的振动,因此还设置了阻尼装置100,阻尼装置100可以位于塔架200和/或位于机舱300的内部,当位于塔架200时,其可以连接于塔架 200内部的塔架平台200,而当其位于机舱300时,其可以连接于机舱座310,只要能够满足阻尼要求均可。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0,下面将结合图3至图 13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0做进一步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阻尼装置100,该阻尼装置100可以用于上述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并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部分,该阻尼装置100包括阻尼件120,阻尼件120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器1,为了更好的满足阻尼装置100的阻尼要求,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型的阻尼器1,该阻尼器1可以作为单独的构件生产、销售,当然也可以用于上述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0并作为其组成部分。
如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阻尼件120所包括的阻尼器1 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阻尼器1可以相互层叠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1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1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1,包括连通基体10以及储液箱体 20,连通基体10在自身厚度方向X的一端具有连通面102,连通基体10 的内部具有中空腔室101。储液箱体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储液箱体20均设置于连通基体10并在连通基体10的长度方向Y上彼此间隔,每个储液箱体20具有与中空腔室101液体连通的储液腔201,储液箱体20在连通基体10的厚度方向X上至少部分凸出于连通面10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1,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拆装,同时使得由储液箱体20的储液腔201以及连通基体 10的中空腔室101共同形成的介质流道的厚度在长度方向Y上呈高低交替的形式,能够延长液体在连通基体10的长度方向Y上由其中一个储液箱体20至另外一个储液箱体20的移动周期,使得阻尼效果更加优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通基体10与储液箱体20整体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凹部10a的封闭容器结构,以在连通基体10的厚度方向X、长度方向Y以及宽度方向Z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形成阻尼减振结构。可选的,可以在连通基体10的长度方向Y以及宽度方向Z的两个方向上形成阻尼减振结构,以可以同时抑制风力发电机组至少两个主要方向上的振动。
可选的,连通基体10可以为具有中空腔室101的条形板状结构,结构简单,满足对液体的引导要求,且易于加工制造。可选的,储液箱体20 可以为具有储液腔201的矩形箱结构,形状规则,易于成型。可选的,连通基体10上其连通面102所在侧具有与各储液箱体20形状相匹配的开口,储液箱体20面向连通面102的一侧呈敞开状态并封闭其对应的开口,以形成一种实施方式的阻尼器1,阻尼效果更加优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储液箱体2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连通基体10在长度方向Y的端部,两个储液箱体20的侧壁分别与连通基体 10的侧壁平滑过渡连接,所谓的平滑过渡连接是指储液箱体20的侧壁与连通基体10的侧壁通过曲面进行连接,可选为通过圆弧面或者椭圆弧面进行连接,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保证液体由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经由连通基体10流动时,优化液体的受力,避免液体回流,进而更好的保证阻尼效果。同时,上述设置,还能够保证储液箱体20与连通基体10彼此连接的密封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连通基体10的宽度方向Z上,储液箱体20的尺寸与连通基体10的尺寸相同。使得阻尼器1不仅在连通基体10 的长度方向Y上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同时可以在连通基体10的宽度方向Z上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更好的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两个主要方向的阻尼要求。并且,上述设置方式更利于连通基体10与储液箱体20的一体成型,使得二者为一体式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7以及图8,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 1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阻尼器1进一步包括具有气体通道 301的引导部30,相邻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通过引导部30气体连通。通过设置引导部30,使得相邻两个储液箱体20彼此之间可以气体连通,当阻尼器1在服役且其内部的液体在相邻储液箱体20之间通过连通基体10 流动时,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的气体可以相互流通,避免阻尼器1中的液体在流动时因需要对气体进行压缩而影响阻尼效果,使得阻尼器1的阻尼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引导部30在厚度方向X上与连通基体10 相互间隔设置,引导部30在厚度方向X上远离连通基体10的表面高于储液箱体20内液体的表面。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避免阻尼器1内的液体通过引导部30在相邻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流动,进而保证相邻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的气体流通需求。
在具体实施时,引导部30可以采用与连通基体10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结构形式,当然,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够满足气体的流通要求均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连通基体10的宽度方向Z上,引导部 30的尺寸小于储液箱体20的尺寸,相邻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的引导部30 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引导部30在连通基体10的宽度方向Z上彼此间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既能够满足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气体的流通性能,同时能够减小引导部30在长度方向Y的横截面,避免阻尼器1 在服役时,液体由引导部30返流,以保证阻尼要求。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引导部3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储液箱体20在宽度方向Z的两端,每个引导部30在宽度方向Z上远离彼此的端面不超出储液箱体20在宽度方向Z的壁面。可选的,每个引导部30 在厚度方向X远离连通基体10的端面不超出储液箱体20远离连通基体10 的端面。可选的,每个引导部30在厚度方向X远离连通基体10的端面与储液箱体20远离连通基体10的端面平齐,以提高阻尼器1在相互层叠时的承载能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通基体10、两个以上储液箱体20以及引导部30中的至少两者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可以连通基体10与两个以上储液箱体20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两个以上储液箱体20与引导部30为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连通基体10、两个以上储液箱体20以及引导部 30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上述结构形式,能够保证阻尼器1的密封效果,且易于成型。
可选的,阻尼器1整体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既能够满足阻尼要求,同时质量轻便,易于成型。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阻尼器1整体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模式制造,易于成型,且同一模具可以用于多个阻尼器1的成型,最大化产量并降低模具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请一并参阅图9,图9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1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阻尼器1,均采用包括两个储液箱体20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如图9所示,阻尼器1所包括的储液箱体20的数量可以多于两个,例如三个,三个储液箱体20在长度方向Y上相互间隔设置,可选的,每相邻两个储液箱体20之间还可以设置引导部30,同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在具体实施时,储液箱体20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可以根据阻尼要求设定即可,在此就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1,其内部的阻尼液体是可以提前灌注好的,当然,也可以是后灌注的,为了更好的满足液体灌注要求,阻尼器1上可以设置有通过密封塞密封的液体灌注孔,该液体灌注孔可以设置于连通基体10并与中空腔室101连通,当然,也可以设置于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储液箱体20并与储液腔201连通,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请一并参阅图10a、图10b,图10a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的结构简图,图10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阻尼器的结构简图。
如图10a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调频液体阻尼器(TLD),深水TLD通过形成驻波来抑制振动,其频率主要针对液体的一阶频率,浅水TLD一般认为水深不超过运动方向长度的1/8,风力发电机组如果按照建筑行业的 TLD进行设计,在频率特别低的时,需要将TLD的尺寸设计的非常大以达到设计频率,根据阻尼器的频率计算公式(1)可知,当阻尼器长度L 越大时,对应的阻尼器液体晃动频率越低。因此,在设计低频率阻尼器时,例如机组塔架一阶频率时就需要考虑设计非常大容器,以延长液体在从阻尼器长度方向一端至另一端的时间,进而降低频率,例如当风力发电机组频率到达0.3HZ时,需要将阻尼器的长度L做到2m以上,该尺寸对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空间提出的很大的挑战。
Figure BDA0002188459240000091
其中:ω为频率,L为阻尼器长度,h为阻尼器高度。
而如图2以及图10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1,在抑制振动时,灌注于阻尼器1内部的液体可以由其中一个储液箱体20的储液腔 201经由连通基体10的中空腔室101进入另一个储液箱体20的,达到阻尼要求,由于两个以上储液箱体20在连通基体10的长度方向Y上相互间隔设置且在厚度方向X上至少部分凸出于连通面102,即,在高频小体积阻尼器1中部加入各种型式挡板,形成呈具有凹部的流道,使得液体的流向被流道约束住,液体原先的行波速度就会降低,从而延长液体从阻尼器 1长度方向的一侧至另一侧的时间,降低频率。即,能够使得图10b中的阻尼器的长度L1明显小于图10a中的阻尼器的长度L,更好的满足阻尼效果,同时使得阻尼器1整体结构简单,体积更小,且易于拆装,更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
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装置100,因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阻尼器1,能够更好的满足阻尼效果,同时使得阻尼装置100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装置100,其所包括的阻尼器1的数量不限为两个以上,也可以为一个,当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阻尼器1可以相互层叠设置,位于上一层的阻尼器1的连通基体10可以层叠设置在下一层阻尼器1的储液箱体20上,并且,各阻尼器1的长度方向 Y可以一致,当然,也可以其中两个或者多个阻尼器1的长度方向Y相交,具体可以根据阻尼要求进行设定。
通过限定阻尼装置100包括多个阻尼器1的结构形式,重复的单元结构将整个阻尼装置100分成多个可以单独运行的小阻尼器1。各阻尼器1 相互独立,单独可以减振。根据风机实际振动情况在增减阻尼装置100所包括的阻尼器1的数量,灵活变通,设计巧妙且可靠性高,如有泄露风险点,分布式独立设计将风险控制,单个阻尼器1泄露液体质量有限,并且其它阻尼器1仍可以正常工作。保证阻尼装置100的阻尼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装置100,其所包括的多个阻尼器1可以分成一组并相互层叠,当然其所包括的多个阻尼器1也可以分成两组以上,每组阻尼器1可以相互层叠。各组阻尼器1可以相互贴靠设置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300内,形成图2所示结构形式,也可以彼此间隔设置,形成图11所示结构形式。上述各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0,在应用至风力发电机组时,均能够抑制风力发电机组主要方向的振动。具体可以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阻尼要求设定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12,图1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0 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阻尼装置100还包括引导座 110以及驱动部件130,引导座110整体呈环状,阻尼件120与引导座110 活动连接,驱动部件130驱动阻尼件120沿引导座110的环形轨迹相对引导座110移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阻尼件120能够相对引导座110运动,实现阻尼装置100在多个方向上的阻尼要求。
可选的,引导座110所采用的环状结构体可以为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以为多边形环、椭圆环或者圆环等环状结构体,阻尼件120与引导座 110可以为单点接触的形式,即阻尼件120可以与引导座110只在一处连接,以使得阻尼件120能够沿着引导座110移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及以下所提及的引导座110的环形轨迹是根据引导座110的形状决定的,例如,引导座110为多边形环时,其环形轨迹即为与引导座110形状一致的多边形,若其为圆环时,则其环形轨迹即为与引导座110的形状一致的圆形。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阻尼装置 100的全周向阻尼要求,扩大阻尼装置100的使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满足阻尼件120相对引导座 110的转动连接要求,可选的,引导座110整体呈圆环状,支撑架121具有两个以上连接体121a,两个以上连接体121a沿引导座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引导座110滑动连接。即阻尼件120与引导座110采用双点或者多点接触,即能够保证支撑架121与引导座110之间的滑动连接要求,使得阻尼件120整体沿着引导座110的环形轨迹相对引导座110移动,可以实现全周向的阻尼要求,同时,还能够保证阻尼件120与引导座 110相对运动时的稳定性能,更好的保证阻尼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阻尼装置100的阻尼件120还包括支撑架 121,支撑架121整体呈具有安装腔121b的框架结构,阻尼器1的数量为多个且排列层叠设置于安装腔121b内,每个阻尼器1的连通基体10面向引导座110设置,能够保证各阻尼器1的安装要求,继而保证阻尼装置 100的运行安全。
在一些可选的施例中,阻尼装置100进一步包括限位部件140,限位部件140连接于连接体121a以及所述引导座110的一者,在所述引导座 110的径向和/或轴向,限位部件140限制连接体121a与引导座110的相对位移。限位部件140包括转轴以及连接于转轴的导轮142,转轴沿引导座 110的轴向插入连接体121a并固定,导轮142至少部分伸入引导座110的内部且分别接触连接体121a的内侧壁以及引导座110的内侧壁,导轮142 在连接体121a与引导座110之间滚动。
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限制阻尼件120在相对引导座110运动时与引导座110在轴向以及径向上彼此分离,同时,还能够使得限位部件140 在随阻尼件120相对引导座110转动时,与引导座110以及连接体121a之间通过导轮142滚动配合,减小阻尼件120相对引导座110运动时得阻力,使得运转更加顺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装置100,其驱动部件13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131以及连接于驱动电机131上的驱动轮132,驱动部件130整体可以连接于阻尼件120的制成架上,通过驱动电机131带动驱动轮132转动进而驱动整个阻尼件120沿着引导座110的环形轨迹移动,更好的满足阻尼装置100的全周向阻尼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示例中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其所包括的阻尼装置100设置于塔架200内,并与塔架200平台连接,同样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阻尼要求,当阻尼装置100包括引导座110时,阻尼装置100可以通过引导座110与塔架200平台连接,满足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全周向阻尼要求。
由此,本实施例以及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因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0,能够可靠的抑制其服役时产生的振动,保证运行安全,进而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益。并且,其所包括的阻尼装置100的多个阻尼器1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布局,抑制停机下产生的涡激振动,对分布式、分散式风场机组的更高安全性要求做出贡献。无需针对某一个频率设计,阻尼器1对频率适应性广,打破钢塔频率设计限制,即所有频率都可设计塔架200,故易于推广使用。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通基体(10),在自身厚度方向(X)的一端具有连通面(102),所述连通基体(10)的内部具有中空腔室(101);
储液箱体(20),两个以上所述储液箱体(20)均设置于所述连通基体并在所述连通基体(10)的长度方向(Y)上彼此间隔,每个所述储液箱体(20)具有与所述中空腔室(101)液体连通的储液腔(201),所述储液箱体(20)在所述厚度方向(X)上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连通面(102);
所述阻尼器(1)中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约束所述阻尼器(1)中液体的流动,以使所述液体的振动频率降低;
所述阻尼器(1)进一步包括具有气体通道(301)的引导部(30),相邻两个所述储液箱体(20)之间通过所述引导部(30)气体连通,在所述连通基体(10)的宽度方向(Z)上,所述引导部(30)的尺寸小于所述储液箱体(20)的尺寸,相邻两个所述储液箱体(20)之间的所述引导部(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引导部(30)在所述宽度方向(Z)上彼此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基体(10)与所述储液箱体(20)整体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凹部(10a)的封闭容器结构,以在所述厚度方向(X)、所述长度方向(Y)以及所述连通基体(10)的宽度方向(Z)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形成阻尼减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30)在所述厚度方向(X)上与所述连通基体(1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引导部(30)在所述厚度方向(X)上远离所述连通基体(10)的表面高于所述储液箱体(20)内液体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基体(10)、两个以上所述储液箱体(20)以及所述引导部(30)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体(2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所述连通基体(10)在所述长度方向(Y)的端部;
两个所述储液箱体(20)的侧壁分别与所述连通基体(10)的侧壁平滑过渡连接;和/或,在所述连通基体(10)的宽度方向(Z)上,所述储液箱体(20)的尺寸与所述连通基体(10)的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基体(10)为具有所述中空腔室(101)的条形板状结构;和/或,所述储液箱体(20)为具有所述储液腔(201)的矩形箱结构。
7.一种阻尼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件(120),所述阻尼件(120)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100)还包括引导座(110)以及驱动部件(130),所述引导座(110)整体呈环状,所述阻尼件(120)与所述引导座(110)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30)驱动所述阻尼件(120)整体沿所述引导座(110)的环形轨迹相对所述引导座(110)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尼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120)还包括支撑架(121),所述支撑架(121)整体呈具有安装腔(121b)的框架结构,所述阻尼器(1)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b)内,每个所述阻尼器(1)的所述连通基体(10)面向所述引导座(110)设置。
10.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架(200);
机舱(300),设置于所述塔架(200)顶部;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装置(100),所述阻尼装置(100)设置于所述塔架(200)和/或所述机舱(300)内。
CN201910824733.XA 2019-09-02 2019-09-02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Active CN112443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4733.XA CN112443616B (zh) 2019-09-02 2019-09-02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4733.XA CN112443616B (zh) 2019-09-02 2019-09-02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616A CN112443616A (zh) 2021-03-05
CN112443616B true CN112443616B (zh) 2023-04-14

Family

ID=7473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4733.XA Active CN112443616B (zh) 2019-09-02 2019-09-02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361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6642B1 (en) * 1998-07-28 2003-09-30 Neg Micon A/S Wind turbine blade with u-shaped oscillation damping means
JP2005282140A (ja) * 2004-03-30 2005-10-13 Daiwa House Ind Co Ltd Tld式建物制振システム
KR20070059317A (ko) * 2005-12-06 2007-06-12 허현강 대형 양방향 풍력발전기
WO2009056156A2 (de) * 2007-10-31 2009-05-07 Powerwind Gmbh Windenergieanlage
WO2014206507A1 (de) * 2013-06-26 2014-12-31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Flüssigkeitssäulendämpfungssystem
CN104564831A (zh) * 2014-12-2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扩压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2591Y (zh) * 2008-05-21 2009-03-04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风机用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控制装置
JP5233920B2 (ja) * 2009-09-01 2013-07-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映像処理回路、その処理方法、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672074B (zh) * 2009-09-25 2011-05-18 北京工业大学 滚筒式全向调谐质量减震阻尼器
CN102011830B (zh) * 2010-12-16 2012-07-1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装置及包含该减震装置的风力发电机
JP6298638B2 (ja) * 2014-01-16 2018-03-20 ニッタ株式会社 摺動ダンピング装置および免震テーブル
DE102014213297A1 (de) * 2014-07-09 2016-01-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mit Dämpfereinrichtung und Reibungskupplung mit einer solchen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102014215868B4 (de) * 2014-08-11 2024-01-11 Zf Friedrichshafen Ag Tilger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5000788A1 (de) * 2015-01-26 2016-07-28 Senvion Gmbh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und Windenergieanlage
JP6345727B2 (ja) * 2016-03-31 2018-06-20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制振装置
CN106567591B (zh) * 2016-10-28 2019-03-01 同济大学 一种多层调频液体阻尼器
US11629518B2 (en) * 2017-02-28 2023-04-18 Hummingbird Kinetics LLC Tuned liquid damper with a membrane liquid-gas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6642B1 (en) * 1998-07-28 2003-09-30 Neg Micon A/S Wind turbine blade with u-shaped oscillation damping means
JP2005282140A (ja) * 2004-03-30 2005-10-13 Daiwa House Ind Co Ltd Tld式建物制振システム
KR20070059317A (ko) * 2005-12-06 2007-06-12 허현강 대형 양방향 풍력발전기
WO2009056156A2 (de) * 2007-10-31 2009-05-07 Powerwind Gmbh Windenergieanlage
WO2014206507A1 (de) * 2013-06-26 2014-12-31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Flüssigkeitssäulendämpfungssystem
CN104564831A (zh) * 2014-12-2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扩压器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ng, ZL ; Staino, A ; Basu, B ; Nielsen, SRK.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ull-scale tuned liquid dampers (TLDs) for vibration control of large wind turbines using real-time hybrid test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2016,417-431. *
戴靠山 ; 王健泽 ; 毛日丰 ; 向志华 ; 鲁正.一种风电塔架减振耗能装置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868-87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616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1991B1 (ko) 냉각 매체 분배 요소를 구비하는 조립된 중공 로터 샤프트
KR20130040947A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CN101118120A (zh) 一种用于环冷机的风道水密封镇波装置
CN1616798A (zh) 一种涡轮机的流体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943181A (zh) 排水泵
RU275250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грева и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остей
CN112443616B (zh) 阻尼器、阻尼装置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JP2022534643A (ja) モータのロータ、モータ、パワートレインおよび自動車
CN107623390B (zh) 一种具有冷却管道的电机
WO2010150345A1 (ja) 変圧器
CN114804290B (zh) 一种用于有机污水处理的两级空化发生器
CN103527575A (zh) 新型高速表面减阻装置
CN211573631U (zh) 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207961044U (zh) 叶轮以及具有该叶轮的离心泵
CN210390762U (zh) 燃油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JP5501028B2 (ja) 回転翼式気泡発生装置
US20160108899A1 (en) Two-phase expansion device capable of maximizing the amount of movement produced by a two-phase flow
CN107623391B (zh) 一种电机冷却管道及强迫风冷电机
KR101289387B1 (ko) 유체역학을 이용한 전동보일러용 열수 발생 장치
JP5058118B2 (ja) 立軸バルブ型水車発電設備
JP2009235951A (ja) 立軸バルブ型水車発電設備
CN204628791U (zh) 汽轮机调节阀阀杆及阀套
CN210661308U (zh) 一种减速机散热装置
CN202326393U (zh) 电动燃油泵叶轮
CN104747796A (zh) 一种汽轮机调节阀阀杆及阀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