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3493A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3493A
CN112443493A CN201910798552.4A CN201910798552A CN112443493A CN 112443493 A CN112443493 A CN 112443493A CN 201910798552 A CN201910798552 A CN 201910798552A CN 112443493 A CN112443493 A CN 112443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ade
motor
fan
magnetic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85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水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85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34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3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9/00Axial-flow pumps
    • F04D19/002Axial flow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02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25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for axial flow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4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 H02K49/108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with an axial air gap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电机;扇叶组件,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沿轴向的一端,且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外;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扇叶组件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装置运行,带动扇叶组件转动,其中,扇叶组件和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或拆下扇叶组件时,将扇叶组件连同传动装置设于扇叶组件的部分一同取下,以便于传动装置与扇叶组件的拆卸,方便清洗。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风扇都是通过内外相互套设的定子和转子构成,在风扇转动时,通常都是通过转轴带动扇叶进行转动,从而由于电机自身的结构的限制,会增加整个产品在轴向方向的尺寸,其中,此外,现有的风扇在扇叶出现污渍或灰尘附着的情况下,电机驱动扇叶旋转会将扇叶上的污染物吹向空中,对空气产生污染,若要对风扇进行清洗,电机和扇叶的拆装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电机;扇叶组件,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沿轴向的一端,且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外;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扇叶组件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装置运行,带动扇叶组件转动,其中,扇叶组件和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送风装置,通过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扇叶组件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使得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使得空气从扇叶组件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将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沿轴向的一端,使得电机设于扇叶组件的轴向的一端外,从而在传动装置的传动下,使得电机在扇叶组件的端面上对扇叶组件实现驱动,需要强调的是,通过传动装置间接的实现电机与扇叶组件的传动连接,可在需要更换或拆下扇叶组件时,将扇叶组件连同传动装置设于扇叶组件的部分一同取下,以便于传动装置与扇叶组件的拆卸,方便清洗。此外,由于扇叶组件可以单独由电机取下,故而取下的扇叶组件整体并不带电,从而可直接放置于水或清洗液中予以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链传动装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
其中,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沿轴向的一端,且通过传动装置实现电机的驱动轴与扇叶组件的传动连接,使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组件的转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不同的传动装置结合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整,使得输出轴的轴线与扇叶组件的转轴的轴线重合或者不重合,当输出轴的轴线可以与扇叶组件的转轴的轴线不重合时,使电动机的输出轴相对于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可以灵活的设于多个不同的位置,以利于根据不同的装配需求,改变电机与扇叶组件装配的相对位置,使送风装置的应用更加广泛,此外,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还使得电机设于扇叶组件的一侧,避免了电机与扇叶组件沿扇叶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重叠设置,使电机与扇叶组件的装配结构更加扁平化,以有效减小送风装置的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通过限定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的一端,可使得送风装置整体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与扇叶的尺寸相同,减少径向方向上的无效送风尺寸。
其中,一个电机的输出轴可以通过传动装置与两个或多个扇叶组件连接,以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多个扇叶组件。
其中,一个扇叶组件可以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多个电机的输出轴,以通过多个电机驱动一个扇叶组件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装置包括:主动件,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主动件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件,与主动件可拆卸连接,包括多个设于扇叶组件上的端面上的第二磁性件,通过第一磁性件的磁力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其中,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存在沿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的轴向间隙,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的极性不同,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多个第一磁性件,在扇叶组件的端面上设置多个第二磁性件,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多个第一磁性件随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通过相互作用的磁性吸引力和/或排斥力使第一次磁性件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具体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的极性不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使第一磁性件随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多个第一磁性件相对于多个第二磁性件产生移动,使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之间交替转换,从而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对移动,使第一磁性件对第二磁性件产生同一个方向的持续的驱动力,以驱动第二磁性件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存在沿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的轴向间隙,多个第一磁性件通过磁性的相互作用力驱动第二磁性件,避免了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一方面利于扇叶组件整体直接从电机上拆下,另一方面由于不存在物理接触,还可减小了送风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动件还包括:转动支架,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多个第一磁性件沿转动支架的周向设置。
在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转动支架,将多个第一磁性件沿转动支架的轴向设于转动支架上,以实现多个第一磁性件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以通过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多个第一磁性件的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转动支架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第一磁性件对应设于安装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磁性件设于沿转动支架的轴向延伸的安装槽中,使第一磁性件可以沿转动支架的轴向设置,避免第一磁性件随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沿转动支架的轴向方向的移动,此外,第一磁性件可以沿转动支架的轴向方向延伸,以增大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在相对移动时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驱动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转动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第一磁性件对应设于安装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将第一磁性件设于安装槽中,避免第一磁性件随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沿转动支架的径向方向的移动,此外,第一磁性件可以沿转动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以增大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在相对移动时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驱动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每个限位件设于转动支架的一个端面上,以通过限位件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的轴向位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动支架的端面上设置限位件,以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的轴向移动,具体地,限位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可拆卸的连接于转动支架的一端,限位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分别设于转动支架的两端,一方面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通过限位件的可拆卸连接以利于第一磁性件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的数量是一个时,在转动支架远离限位件的一端可以通过设有沿转动支架的径向凸起的限位部,来限制第一磁性件在安装槽内沿轴向方向的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和/或多个第二磁性件沿周向连续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或多个第二磁性件沿周向连续设置,或者多个第一磁性件和多个第二磁性件沿周向连续设置,使得多个第一磁性件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下转动时,多个第一磁性件和多个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连续的相互作用力,以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和/或多个第二磁性件沿周向均匀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和/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之间存在周向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第一磁性件或跌磁性件沿轴向均匀设置,使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形成环形带状结构,从而使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在转动过程中受到均衡的磁力作用,有利于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或者多个第一磁性件和跌磁性件沿轴向均匀设置,使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在转动过程中受到均衡的磁力作用,有利于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之间存在周向间隙,使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形成间断结构,且多个磁性件等沿周向间隔排列,使得每个磁性件受到的磁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从而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或者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和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之间存在周向间隙,使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形成间断结构,且多个磁性件等沿周向间隔排列,使得每个磁性件受到的磁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从而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扇叶组件具体包括:扇叶,第二磁性件设于扇叶的一端;支撑结构,扇叶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结构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磁性件设于扇叶的一端,扇叶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结构上,以使第一磁性件可以沿第二磁性件的径向方向与第二磁性件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第二磁性件的转动,从而带动扇叶在支撑结构的支撑下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磁性件设于扇叶靠近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和/或第二磁性件设于扇叶远离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磁性件设于扇叶靠近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或第二磁性件设于扇叶远离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或者在扇叶远离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和远离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均设有第二磁性件,以使第一磁性件沿第二磁性件的轴向方向与第二磁性件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第二磁性件的转动。具体地,第二磁性件设于扇叶外,有利于缩小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具体包括:支撑轴,扇叶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轴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架上设有支撑轴,扇叶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轴上,以通过支撑轴支撑扇叶的转动,其中,通过改变支撑轴的长度可以改变支撑结构与扇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利于通过设置恰当的支撑轴长度,以利于送风装置的装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轴外套设有轴承,支撑结构还包括:扇叶安装板,套设于轴承上,扇叶与扇叶安装板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轴外套设有轴承,轴承上套设有扇叶安装板,使扇叶安装板可以通过轴承在支撑轴上转动,且扇叶安装板与扇叶固定连接,使扇叶在轴承和扇叶安装板的支撑下围绕支撑轴转动,使扇叶在转动时与支撑轴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以减小摩擦阻力,提高电力的利用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底板,支撑轴设于支撑底板朝向扇叶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底板朝向扇叶的一端设有支撑轴,以通过支撑轴支撑扇叶的转动,其中,通过改变支撑轴的长度可以改变支撑底板与扇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利于通过设置恰当的支撑轴长度,以利于送风装置的装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底板上设有凹孔,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远离扇叶的一端,且主动件与所述凹孔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机固定于支撑底板上,且主动件与所述凹孔对应设置,使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凹孔使主动件与从动件对应设置,并设于扇叶沿轴向方向的一侧,通过主动件的转动带动从动件转动,以驱动扇叶在支撑轴上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为中空轴状,支撑轴的中空结构形成过风通道,以使空气由扇叶的一端通过过风通道流向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轴呈中空轴状使扇叶在转动时,部分空气从扇叶的一侧穿过支撑轴的中空结构流动到扇叶的另一侧的路径形成过风通道,以提高空气流动的流畅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扇叶具体包括:第一风叶支架,以及多个第一风叶,多个第一风叶沿扇叶的周向设于第一风叶支架的外侧壁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第一风叶支架,且多个第一风叶沿扇叶的周向设于第一风叶支架的外侧壁面上,使扇叶转动时,通过多个第一风叶驱动空气从扇叶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扇叶还包括:第二风叶支架,与第一风叶支架同轴设置,且第二风叶支架套设于第一风叶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与第一风叶支架的同轴设置第二风叶支架,且将第二风叶支架套设于第一风叶外,使第一风叶的两端通过第一风叶支架和第二风叶支架固定,提高了第一风叶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扇叶还包括:多个第二风叶,沿扇叶的周向设于扇叶的外侧壁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扇叶的外侧壁面上沿扇叶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二风叶,使扇叶在转动时通过第二风叶的转动驱动空气从扇叶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具体地,通过在第一风叶支架和第二风叶支架之间设有第一风叶,且在第二风叶支架的外侧壁面轴向设有第二风叶,使扇叶具有内外两侧风叶驱动结构,以提高扇叶驱动空气流动的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外侧端面,主动件设于扇叶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外侧端面,主动件设于扇叶外,以使主动件的第一磁性件沿从动件的轴向方向与从动件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从动件的转动。具体地,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外侧端面,有利于缩小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间距,而主动件设于扇叶外,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缩减送风装置整体沿轴向的尺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内侧端面,主动件设于扇叶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内侧端面,主动件设于扇叶外,以使主动件的第一磁性件沿从动件的轴向方向与从动件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从动件的转动。具体地,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内侧端面,有利于缩小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间距,而主动件设于扇叶外,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缩减送风装置整体沿轴向的尺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扇叶呈环形,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外圈的内侧壁面,主动件设于扇叶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扇叶呈环形,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外圈的内侧壁面,主动件设于扇叶外,以使主动件的第一磁性件沿从动件的径向方向与从动件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从动件的转动。具体地,从动件设于扇叶的外圈的内侧壁面,而主动件设于扇叶外,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缩减送风装置整体沿轴向的尺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动件可相对于主动件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从动件可相对于主动件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可根据负载的转动需要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转动,可满足不同的负载需求,灵活性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第二风罩与第一风罩连接后内部形成至少可容置扇叶组件的容纳空腔,主动件设于容纳空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通过第一风罩与第二风罩可拆卸地连接后内部形成至少可容置扇叶组件的容纳空腔,且主动件设于容纳空腔内,以使电机整体置于容纳空腔内,通过第一风罩与第二风罩对电机以及扇叶起到保护作用,以免在电机驱动扇叶转动过程中与外界物体发生干涉。此外,通过第一风罩与第二风罩可拆卸,以便对电机以及扇叶进行维护或清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送风装置的支撑结构设于第一风罩朝向第二风罩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支撑结构设于第一风罩朝向第二风罩的一侧,即支撑结构设于第一风罩上,且在第一风罩与第二风罩连接后支撑结构处于容纳空间内,通过支撑结构对设有从动件的扇叶进行支撑,以防止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风罩和/或第二风罩上设有通风格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风罩和/或第二风罩上设有通风格栅,以在扇叶转动时,使气流穿过第一风罩和/或第二风罩上的通风格栅进行流动,以实现送风装置的送风运行。具体地,通风格栅可以沿扇叶的轴向方向设置,也可以同时沿扇叶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底座,主动件设于底座上,且底座与扇叶组件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与扇叶可拆卸连接的底座,以便于送风装置的使用,以便在扇叶进行清洗维护;而主动件设于底座上,即主动件可与转子结构独立拆卸,也便于主动件和从动件分别进行清理和维护。可以理解,常用的电机的定子与转子通常为一体安装,无法对电机内部进行清理,内部附着的灰尘等杂质容易对电机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动机的输出轴相对于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可以灵活的设于多个不同的位置,以利于根据不同的装配需求,改变电机与扇叶组件装配的相对位置,使送风装置的应用更加广泛,此外,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还使得电机设于扇叶组件的轴向的一端,避免了电机与扇叶组件沿扇叶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重叠设置,使电机与扇叶组件的装配结构更加扁平化,以有效减小送风装置的占用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装置具体包括:主动齿轮,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地设于扇叶组件内,且从动齿轮与扇叶组件固定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转动,带动扇叶组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装置具体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其中主动主动齿轮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从动齿轮设于扇叶组件内,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实现送风装置的送风,需要说明的是,齿轮传动平稳、工作可靠、结构紧凑且具有较高的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
其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可以是但不限于:直齿轮、斜齿轮、内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装置包括:滚动轮,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滚动轮与扇叶组件的内侧壁面摩擦传动,以通过电机驱动滚动轮转动,带动扇叶组件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滚动轮套设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滚动轮与扇叶组件的内侧壁面摩擦传动,通过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驱动滚动轮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轮的转动带动扇叶组件的转动,实现送风装置的送风,需要说明的是,滚动轮与扇叶组件的内壁面的配合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扇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扇叶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扇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送风装置,10电机,20扇叶组件,22扇叶,23支撑结构,232支撑轴,234支撑底板,2342凹孔,24第一风罩,26第二风罩,28通风格栅,38扇叶安装板,30轴承,32底座,34第一风叶支架,342第一风叶,36第二风叶支架,362第二风叶,40传动装置,42主动件,422转动支架,424安装槽,426第一磁性件,428限位件,430第二磁性件,44从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限定了:
送风装置1包括:电机10、扇叶组件20和传动装置40,具体地,电机10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20沿轴向的一端,且传动装置40的两端分别与扇叶组件20和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通过传动装置40将电机10的动力传递到扇叶组件20,以使电机10驱动扇叶组件20转动,使空气从扇叶组件20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将电机10的输出轴设于扇叶组件20沿轴向的一端,避免扇叶组件20在转动时由于电机10设于扇叶组件20的空气流动通道上,阻碍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送风效率。
可选地,传动装置40可以是但不限于链传动装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
可选地,一个电机的输出轴可以通过传动装置与两个或多个扇叶组件连接,以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多个扇叶组件。
可选地,一个扇叶组件可以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多个电机的输出轴,以通过多个电机驱动一个扇叶组件转动。
其中,送风装置1包括但不限于台地扇、吊扇、壁扇、塔扇、冷风扇、暖风机、油烟机。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传动装置40具体包括:主动件42和从动件44,主动件42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426,从动件44包括多个第二磁性件430,其中,多个第一磁性件426设置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多个第二磁性件430设置在扇叶组件20的端面上,在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时,设于电机10的输出轴上的多个第一磁性件426随电机10的输出轴一起转动,通过相互作用的磁性吸引力和/或排斥力使第一次磁性件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430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20的转动。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426的极性不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430的极性不同,使第一磁性件426随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时,多个第一磁性件426相对于多个第二磁性件430产生移动,使第一磁性件426与第二磁性件43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之间交替转换,从而通过第一磁性件426与第二磁性件430之间的相对移动,使第一磁性件426对第二磁性件430产生同一个方向的持续的驱动力,以驱动第二磁性件430的转动。
进一步地,主动件42与从动件44之间存在沿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向间隙,多个第一磁性件426通过磁性的相互作用力驱动第二磁性件430,避免了主动件42与从动件44之间的接触,有利于扇叶组件20的整体拆卸以及降低送风装置1运行时的噪音。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如图7所示,主动件42还包括转动支架422,多个第一磁性件426沿转动支架422的轴向设于转动支架422上,且转动支架422套设于电机10的输出轴上,以实现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固定连接于电机10的输出轴上,以通过电机10的输出轴带动多个第一磁性件426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磁性件426与第二磁性件430之间的磁性作用力,经第二磁性件430带动所述扇叶组件20转动。
实施例4
如图6和图7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在转动支架422上设有多个沿转动支架42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424,每个第一磁性件426设于一个安装槽424中,其中,第一磁性件426沿转动支架422的轴向设置,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可由转动支架422的端面沿轴向向内插入,便于安装,且通过将第一磁性件426设于安装槽424内,使电机10在转动时,限制第一磁性件426在转动支架422上的径向移动,保持电机10在转动过程中,磁力驱动的稳定性。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在转动支架422上设有多个沿转动支架42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424,每个第一磁性件426设于一个安装槽424中,其中,第一磁性件426沿转动支架422的轴向设置,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可由转动支架422的端面沿径向向内插入,便于安装,且通过将第一磁性件426设于安装槽424内,使电机10在转动时,限制第一磁性件426在转动支架422上的轴向移动,保持电机10在转动过程中,磁力驱动的稳定性。
实施例6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如图6所示,转动支架422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件428,以通过限位件428限制第一磁性件426在安装槽424内的轴向位移。
可选地,限位件428的数量是一个,可拆卸的连接于转动支架422的一端。
可选地,限位件428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转动支架422的两端,一方面限制第一磁性件426在安装槽424内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限位件428的可拆卸连接于转动支架422的端面上,以利于第一磁性件426的安装。
可选地,一个限位件428可以与一个第一磁性件426对应设置,以限制一个第一磁性件426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一个限位件428可以与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对应设置,以限制多个第一磁性件426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限位件428的数量是一个时,在转动支架422远离限位件428的一端可以通过设有沿转动支架422的径向凸起的限位部,来限制第一磁性件426在安装槽424内沿轴向方向的移动。
实施例7
如图3和图6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多个第一磁性件426或多个第二磁性件430沿轴向连续设置,或者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和多个第二磁性件430沿轴向连续设置,使得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在电机10的输出轴带动下转动时,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和多个第二磁性件430之间具有连续的相互作用力,以驱动多个第二磁性件430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20转动。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磁性件426或跌磁性件沿轴向均匀设置,使第一磁性件426或第二磁性件430形成环形带状结构,从而使第一磁性件426或第二磁性件430在转动过程中受到均衡的磁力作用,有利于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地,多个第一磁性件426和跌磁性件沿轴向均匀设置,使第一磁性件426和第二磁性件430在转动过程中受到均衡的磁力作用,有利于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426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430之间存在周向间隙,使第一磁性件426或第二磁性件430形成间断结构,且多个磁性件等沿周向间隔排列,使得每个磁性件受到的磁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从而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426和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430之间存在周向间隙,使第一磁性件426和第二磁性件430形成间断结构,且多个磁性件等沿周向间隔排列,使得每个磁性件受到的磁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从而保持转子结构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8
如图3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扇叶组件20具体包括:扇叶22和支撑结构23,其中,第二磁性件430设于扇叶22的一端,扇叶22可转动地设于支撑结构23上,以使第一磁性件426可以沿第二磁性件430的轴向方向与第二磁性件430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第二磁性件430的转动,从而带动扇叶22在支撑结构23的支撑下转动。
实施例9
如图3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第二磁性件430设于扇叶22的靠近电机10的一端的端面上或第二磁性件430设于扇叶22远离电机10的一端的端面上,或者在靠近电机10的一端的端面上和远离电机10的一端的端面上均设有第二磁性件430,以使第一磁性件426沿第二磁性件430的轴向方向与第二磁性件430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第二磁性件430的转动。具体地,第二磁性件430设于扇叶22外,有利于缩小第二磁性件430与第一磁性件426之间的间距。
实施例10
如图4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支撑结构23具体包括:支撑轴232,扇叶22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轴232上,以通过支撑轴232支撑扇叶22的转动,其中,通过改变支撑轴232的长度可以改变支撑结构23与扇叶2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利于通过设置恰当的支撑轴232长度,以利于送风装置1的装配。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23还包括:支撑底板234,支撑轴232设于支撑底板234朝向扇叶22的一端,使扇叶22可以在支撑轴232的支撑下转动,通过改变支撑轴232的长度可以改变支撑底板234与扇叶2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利于通过设置恰当的支撑轴232长度,以利于送风装置1的装配。
实施例11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在支撑轴外套设有轴承30,轴承30上套设有扇叶安装板38,使扇叶安装板38可以通过轴承30在支撑轴上转动,且扇叶安装板38与扇叶固定连接,使扇叶在轴承30和扇叶安装板38的支撑下围绕支撑轴转动,使扇叶在转动时与支撑轴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以减小摩擦阻力,提高电力的利用率。
实施例12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如图5所示,支撑底板234上设有凹孔2342,电机10固定于支撑底板234上,且电机10的输出轴穿过凹孔2342伸至扇叶22沿轴向方向的一端,以驱动扇叶22在支撑轴232上转动。
实施例13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支撑轴232呈中空轴状,扇叶22在转动时,部分空气从扇叶22的一侧穿过支撑轴232的中空结构流动到扇叶22的另一侧的路径形成过风通道,以提高空气流动的流畅性。
实施例14
如图1和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扇叶22还包括:第一风叶支架34和多个第一风叶342,多个第一风叶342沿扇叶22的周向设于第一风叶支架34的外侧壁面上,使扇叶22转动时,通过多个第一风叶342驱动空气从扇叶22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
进一步地,扇叶22还包括第二风叶支架36,其中,第一风叶支架34与第二风叶支架36同轴设置,且第二风叶支架36套设于第一风叶342外,使第一风叶342的两端通过第一风叶支架34和第二风叶支架36固定,提高了第一风叶342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扇叶22还包括多个第二风叶362,沿扇叶22的周向设于扇叶22的外侧壁面上,使扇叶22在转动时通过第二风叶362的转动驱动空气从扇叶22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具体地,通过在第一风叶支架34和第二风叶支架36之间设有第一风叶342,且在第二风叶支架36的外侧壁面轴向设有第二风叶362,使扇叶22具有内外两侧风叶驱动结构,以提高扇叶22驱动空气流动的效率。
实施例15
如图1和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从动件44设于扇叶22的外侧端面,主动件42设于扇叶22外,以使主动件42的第一磁性件沿从动件44的轴向方向与从动件44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从动件44的转动。具体地,从动件44设于扇叶22的外侧端面,有利于缩小主动件42与从动件44之间的间距,而主动件42设于扇叶22外,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缩减送风装置1整体沿轴向的尺寸。
实施例16
如图1和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从动件44设于扇叶22的内侧端面,主动件42设于扇叶22外,以使主动件42的第一磁性件沿从动件44的轴向方向与从动件44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从动件44的转动。具体地,从动件44设于扇叶22的内侧端面,有利于缩小主动件42与从动件44之间的间距,而主动件42设于扇叶22外,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缩减送风装置1整体沿轴向的尺寸。
进一步地,扇叶22呈环形,从动件44设于扇叶22的外圈的内侧壁面,主动件42设于扇叶22外,以使主动件42的第一磁性件沿从动件44的径向方向与从动件44相对设置,并产生相应的磁力作用,驱动从动件44的转动。具体地,从动件44设于扇叶22的外圈的内侧壁面,而主动件42设于扇叶22外,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缩减送风装置1整体沿轴向的尺寸。
实施例17
如图8和图9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送风装置1还包括:第一风罩24、第二风罩26。
第一风罩24与第二风罩26可拆卸地连接后内部形成至少可容置扇叶组件20的容纳空腔,且主动件42设于容纳空腔内,以使电机10整体置于容纳空腔内,通过第一风罩24与第二风罩26对电机10以及扇叶22起到保护作用,以免在电机10驱动扇叶22转动过程中与外界物体发生干涉。此外,通过第一风罩24与第二风罩26可拆卸,以便对电机10以及扇叶22进行维护或清洗。
实施例18
如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支撑结构23设于第一风罩24朝向第二风罩26的一侧,即支撑结构23设于第一风罩24上,且在第一风罩24与第二风罩26连接后支撑结构23处于容纳空间内,通过支撑结构23对设有从动件44的扇叶22进行支撑,以防止扇叶2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在第一风罩24和/或第二风罩26上设有通风格栅28,以在扇叶22转动时,使气流穿过第一风罩24和/或第二风罩26上的通风格栅28进行流动,以实现送风装置1的送风运行。
可选地,通风格栅28可以沿扇叶22的轴向方向设置,也可以同时沿扇叶22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设置。
实施例19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送风装置1设有与扇叶22可拆卸连接的底座32,以便于送风装置1的使用,以便在扇叶22进行清洗维护,且主动件42设于底座32上,即主动件42可与转子结构独立拆卸,也便于主动件42和从动件44分别进行清理和维护。可以理解,常用的电机10的定子与转子通常为一体安装,无法对电机10内部进行清理,内部附着的灰尘等杂质容易对电机10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
实施例20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传动装置40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其中,主动齿轮套设于电机10的输出轴;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设于扇叶组件20内,通过电机10驱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20的转动,实现送风装置1的送风,需要说明的是,齿轮传动平稳、工作可靠、结构紧凑且具有较高的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
可选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可以是但不限于:直齿轮、斜齿轮、内齿轮。
实施例21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传动装置40包括:滚动轮,滚动轮套设与电机10的输出轴上,且滚动轮与扇叶组件20的内侧壁面摩擦传动,通过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转动驱动滚动轮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轮的转动带动扇叶组件20的转动,实现送风装置1的送风,需要说明的是,滚动轮与扇叶组件20的内壁面的配合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22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扇叶组件20的转动轴线与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使电机10的输出轴可以设于沿扇叶组件20的径向相对于扇叶组件20的转动轴线的多个不同的位置上,以利于根据不同的装配需求,提高送风装置1的应用范围,此外,还使得电机10设于扇叶组件20的一侧,避免了电机10与扇叶组件20沿扇叶组件20与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线重叠设置,使电机10与扇叶组件20的装配结构更加扁平化,以有效减小送风装置1的占用空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从动件44可相对于主动件42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可根据负载的转动需要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转动,可满足不同的负载需求,灵活性高。
实施例23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地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1,包括:电机10、扇叶22固定组件、传动装置40、扇叶组件20,其中,扇叶22固定组件包括轴承30固定板和扇叶转动轴,扇叶组件20与扇叶转动轴可转动的连接,使扇叶组件20可以绕扇叶转动轴转动;传动装置40具体包括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驱动装置固定设于电机10的驱动轴上,从动装置沿扇叶组件20的外壁周向设置,驱动装置设于扇叶组件20沿轴向的一端,与从动组件相邻对应设置,且驱动装置与从动装置之间设有间隙,在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内均设有多个磁性件,使电机10的驱动轴带动驱动装置转动时,驱动装置通过与从动装置之间的磁性的相互作用力,驱动从动装置转动,从而带动扇叶组件20转动。
如图3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磁性件具体包括多个驱动磁铁和多个从动磁铁,其中驱动磁铁设于驱动装置内,从动磁铁沿扇叶组件20内壁的周向均匀设置,使驱动磁铁随驱动装置转动时,带动从动磁铁转动,从而带动扇叶22绕扇叶转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在轴承30固定板上,设有凹孔2342,轴承30固定板设于扇叶组件20的一侧,电机10设于轴承30固定板远离扇叶组件20的一侧,电机10的驱动轴穿过凹孔2342,设于扇叶组件20的轴向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扇叶转动轴上设有轴承30,轴承30上设有扇叶安装板38,扇叶安装板38与扇叶组件20固定连接,使扇叶组件20通过轴承30在扇叶转动轴上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具体包括:磁铁安装板、磁铁、端盖,在磁铁安装板上,有多个沿磁铁安装板轴向设置的安装槽424,磁铁设于安装槽424内,在磁铁安装板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端盖,其中,在磁铁安装板远离端盖的一端设有向安装槽424凸起的限位部,通过限位部和端盖限制磁铁在安装槽424内沿磁铁安装板的轴向移动。
扇叶组件20还包括:第一风叶支架34和多个第一风叶342,多个第一风叶342沿扇叶组件20的周向设于第一风叶支架34的外侧壁面上,使扇叶组件20转动时,通过多个第一风叶342驱动空气从扇叶22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
进一步地,扇叶组件20还包括第二风叶支架36,其中,第一风叶支架34与第二风叶支架36同轴设置,且第二风叶支架36套设于第一风叶342外,使第一风叶342的两端通过第一风叶支架34和第二风叶支架36固定,提高了第一风叶342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扇叶组件20还包括多个第二风叶362,沿扇叶组件20的周向设于扇叶组件20的外侧壁面上,使扇叶组件20在转动时通过第二风叶362的转动驱动空气从扇叶组件20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具体地,通过在第一风叶支架34和第二风叶支架36之间设有第一风叶342,且在第二风叶支架36的外侧壁面轴向设有第二风叶362,使扇叶组件20具有内外两侧风叶驱动结构,以提高扇叶22驱动空气流动的效率。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电机10的驱动轴的轴线与扇叶22的转动轴的轴线不重合,且电机10的驱动轴在扇叶组件20的内侧,避免了电机10与扇叶组件20沿扇叶组件20与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线重叠设置,使电机10与扇叶组件20的装配结构更加扁平化,以有效减小送风装置1的占用空间。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送风装置,使电机与扇叶组件的装配结构更加扁平化,以有效减小送风装置的占用空间,磁力驱动的方式,避免了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减小了送风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电机设于扇叶组件的一侧,避免扇叶组件在转动时由于电机设于扇叶组件的空气流动通道上,阻碍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送风效率。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扇叶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所述扇叶组件沿轴向的一端,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所述扇叶组件外;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扇叶组件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装置运行,带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
其中,所述扇叶组件和所述电机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主动件,包括多个第一磁性件,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从动件包括多个设于所述扇叶组件的端面上的第二磁性件,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力驱动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扇叶组件的转动,
其中,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之间存在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的轴向间隙,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的极性不同,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性件的极性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还包括:
转动支架,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沿所述转动支架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转动支架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于多个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转动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于多个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限位件,每个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转动支架的一个端面上,以通过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所述安装槽内的轴向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件沿周向连续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磁性件沿周向均匀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存在周向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件具体包括:
扇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扇叶的一端;
支撑结构,所述扇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扇叶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和/或
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扇叶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的端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具体包括:
支撑轴,所述扇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轴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外套设有轴承,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扇叶安装板,套设于所述轴承上,所述扇叶与所述扇叶安装板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
支撑底板,所述支撑轴设于所述支撑底板朝向所述扇叶的一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凹孔,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远离所述扇叶的一端,且所述主动件与所述凹孔对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中空轴状,所述支撑轴的中空结构形成过风通道,以使空气由所述扇叶的一端通过所述过风通道流向另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具体包括:
第一风叶支架,以及多个第一风叶,多个所述第一风叶沿所述扇叶的周向设于所述第一风叶支架的外侧壁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还包括:
第二风叶支架,与所述第一风叶支架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风叶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风叶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还包括:
多个第二风叶,沿所述扇叶的周向设于所述扇叶的外侧壁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5或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设于所述扇叶的外侧端面,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扇叶外。
20.根据权利要求2至5或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设于所述扇叶的内侧端面,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扇叶外。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呈环形,所述从动件设于所述扇叶的内圈的内侧端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至5或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件可相对于所述主动件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至5或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所述第二风罩与所述第一风罩连接后内部形成至少可容置所述扇叶组件的容纳空腔,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容纳空腔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的支撑结构设于第一风罩朝向所述第二风罩的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罩和/或所述第二风罩上设有通风格栅。
26.根据权利要求2至5或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与所述扇叶组件可拆卸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主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地设于所述从动齿轮外,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转动,带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滚动轮,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滚动轮与所述扇叶组件的外侧壁面摩擦传动,以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滚动轮转动,带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
CN201910798552.4A 2019-08-27 2019-08-27 送风装置 Pending CN112443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8552.4A CN112443493A (zh) 2019-08-27 2019-08-27 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8552.4A CN112443493A (zh) 2019-08-27 2019-08-27 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493A true CN112443493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4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8552.4A Pending CN112443493A (zh) 2019-08-27 2019-08-27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349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8762A (zh) * 2007-07-06 2009-01-0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式风扇
DE102008049757A1 (de) * 2008-09-30 2010-04-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Gebläse mit Luftschaufeln
CN204858936U (zh) * 2015-06-17 2015-12-09 俞晶 无接触永磁边缘驱动风扇
CN205154673U (zh) * 2015-11-27 2016-04-13 仨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轴流风机
CN106049328A (zh) * 2015-04-10 2016-10-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N206972581U (zh) * 2017-07-06 2018-02-0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叶扇
CN208364445U (zh) * 2018-07-03 2019-01-11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风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8762A (zh) * 2007-07-06 2009-01-0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被动式风扇
DE102008049757A1 (de) * 2008-09-30 2010-04-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Gebläse mit Luftschaufeln
CN106049328A (zh) * 2015-04-10 2016-10-2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N204858936U (zh) * 2015-06-17 2015-12-09 俞晶 无接触永磁边缘驱动风扇
CN205154673U (zh) * 2015-11-27 2016-04-13 仨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轴流风机
CN206972581U (zh) * 2017-07-06 2018-02-0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叶扇
CN208364445U (zh) * 2018-07-03 2019-01-11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91714B2 (ja) 磁力で駆動する多軸式ファン
CN101451749B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2006506935A5 (zh)
CN210129795U (zh) 电机组件和送风装置
CN112443493A (zh) 送风装置
CN112412840B (zh) 送风装置
CN112412845A (zh) 送风装置
CN112412838B (zh) 送风装置
JPH1077996A (ja) 回転翼
CN114811730B (zh) 风管机
CN112412835A (zh) 送风装置
CN112412846A (zh) 送风装置
CN212055177U (zh) 一种低噪音耐高温的轴流风机
CN211977205U (zh) 导风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0129811U (zh) 双轴电机和送风装置
CN107339244B (zh) 转页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17880A (zh) 一种维护方便的工业离心风机
CN208330807U (zh) 风扇
CN107449121B (zh) 旋转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06650522U (zh) 转子结构及无刷直流电机
CN112412841B (zh) 送风装置
CN205383110U (zh) 叶轮组件、风机和空调设备
CN112421875B (zh) 送风装置和家用电器
CN220646266U (zh) 一种机头及风扇
CN215949946U (zh) 风机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