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646B -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0646B
CN112440646B CN201910815419.5A CN201910815419A CN112440646B CN 112440646 B CN112440646 B CN 112440646B CN 201910815419 A CN201910815419 A CN 201910815419A CN 112440646 B CN112440646 B CN 112440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guide arm
lifting
swing ro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54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0646A (zh
Inventor
王斌根
杨凯
白雪冬
赵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Huizhou BYD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Huizhou BYD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Huizhou BYD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54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0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0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60G17/0528Pressure regulating or air fill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该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包括导向臂、升降机构、摆杆、高度阀及气囊,所述导向臂连接车架与车桥,所述导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高度阀包括高度阀本体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高度阀本体上的旋转开关阀门,所述高度阀本体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气囊的顶部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气囊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导向臂的第二端,所述气囊通过一气管与所述高度阀连接;所述摆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连接所述摆杆的第二端,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连接所述导向臂。本发明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车架的升降高度精准可控,可以实现车架升降高度的量化。

Description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空气悬架车型整车升降侧倾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器、储气罐、前气囊、后气囊、高度阀、升阀、降阀、侧倾阀、单向阀,智能控制器通过馈线与升阀、降阀、侧倾阀电连接,储气罐通过管路分别与前气囊和后气囊连接,升阀和降阀皆安装在管路上且升阀和降阀的进口端通过管路与储气罐出口端连接,高度阀安装在管路上且高度阀的进口端与升阀和降阀的出口端连接,高度阀的出口端分别与前气囊和后气囊连接,高度阀上分别并联单向阀,侧倾阀安装在与前气囊相连的管路上。
这种空气悬架车型整车升降侧倾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器通过馈线与升阀、降阀、侧倾阀电连接,间接控制阀门的通断实现气囊充放气实现整车升降。高度阀安装在管路上且高度阀的进口端与升阀和降阀的出口端连接,高度阀的出口端分别与前气囊和后气囊连接,高度阀上分别并联单向阀,间接的预制高度阀的正常功能,高度阀的传感器信号和扭簧传递信号报错不做处理。通过间接控制升降阀气体的通断实现整车前后气囊充放气实现整车升降。但是,由于气体介质为可压缩性流体,其定量的控制不精确,无法有效的实现整车升降高度的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空气悬架车型整车升降侧倾控制系统无法有效的实现整车升降高度的量化问题,提供一种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包括导向臂、升降机构、摆杆、高度阀及气囊,所述导向臂连接车架与车桥,所述导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高度阀包括高度阀本体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高度阀本体上的旋转开关阀门,所述高度阀本体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气囊的顶部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气囊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导向臂的第二端,所述气囊通过一气管与所述高度阀连接;
所述摆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连接所述摆杆的第二端,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连接所述导向臂;
所述摆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旋转开关阀门处于截止位置,所述高度阀截止,所述气囊保压;
在车辆行驶时,所述升降机构不工作;
在车辆静止时,通过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升降预设距离,以此带动所述摆杆摆动,进而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旋转,以此控制所述高度阀给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膨胀或收缩以控制车架的升降。
可选地,所述摆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保持水平。
可选地,所述旋转开关阀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摆杆的第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摆杆的第二端的升降可带动所述摆杆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并摆动,以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旋转。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上升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摆杆的摆动带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高度阀给所述气囊充气,所述气囊膨胀以控制车架上升,车架上升至与所述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所述摆杆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保持在所述预设高度;
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下降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摆杆的摆动带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所述高度阀给所述气囊放气,所述气囊收缩以控制车架下降,车架下降至与所述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所述摆杆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保持在所述预设高度;
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或者,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可选地,所述导向臂包括导向臂前段、导向臂后段及连接在所述导向臂前段与导向臂后段之间的竖向过渡段,所述导向臂前段在车辆的高度上位于所述导向臂后段的上方,所述气囊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后段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可升降的竖向驱动杆,所述竖向驱动杆的升降距离可控,所述竖向驱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摆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的静止部件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前段上。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中间过渡橡胶块,所述竖向驱动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中间过渡橡胶块上;
所述摆杆包括直杆部及由所述直杆部的一端弯折形成的勾部,所述勾部铰接在所述中间过渡橡胶块上。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驱动机构的静止部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前段上。
可选地,所述导向臂前段包括前段本体、连接块及连接臂,所述竖向过渡段连接在所述前段本体与所述导向臂后段之间,所述连接臂固定在所述前段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通过一安装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及连接在所述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之间的竖直板,所述连接块与连接臂之间形成一缝隙,所述下水平板插接在所述缝隙内,所述驱动机构的静止部件固定在所述上水平板上,所述竖直板贴合固定在所述连接块的一侧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螺杆电机,所述竖向驱动杆为所述螺杆电机的螺杆,所述静止部件为所述螺杆电机的电机壳;或者是,
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竖向驱动杆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所述静止部件为所述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位移的位置传感器;或者是,
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竖向驱动杆为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位移的位置传感器,所述静止部件为所述液压缸的缸体。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凸轮,所述电机的电机壳固定在所述导向臂上,所述凸轮的中心连接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所述凸轮的旋转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升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在车辆静止时,通过控制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摆杆的第二端升降预设距离,以此带动摆杆摆动,进而驱使旋转开关阀门旋转,以此控制高度阀给气囊充气或放气,气囊膨胀或收缩以控制车架的升降;车架升降至与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摆杆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保持在预设高度。这样,摆杆的第二端的升降距离可控(可精确输入),由于摆杆的第二端的升降距离与车架的升降高度呈映射关系,因而,车架的升降高度精准可控,可以实现车架升降高度的量化。
本发明可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空气悬架车型,特别适用于半挂牵引车等需频繁接脱挂的场景,本发明可实现传统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所有功能,且具有成本较低、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及可靠性高等优势。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悬架,包括上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导向臂;11、导向臂前段;111、前段本体;112、连接块;113、连接臂;12、导向臂后段;13、竖向过渡段;14、缝隙;
2、升降机构;21、螺杆电机;211、螺杆;22、中间过渡橡胶块;23、固定支架;231、上水平板;22232、下水平板;233、竖直板;
3、摆杆;31、直杆部;32、勾部;
4、高度阀;41、高度阀本体;42、旋转开关阀门;421、滑槽;
5、气囊;
6、气管;
7、安装支架;
10、车架;101、侧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包括导向臂1、升降机构2、摆杆3、高度阀4及气囊5,所述导向臂1连接车架10与车桥,所述导向臂1的第一端固定在车架10上,所述高度阀4包括高度阀本体41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高度阀本体41上的旋转开关阀门42,所述高度阀本体41固定在车架10上,所述气囊5的顶部固定在车架10上,所述气囊5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导向臂1的第二端,所述气囊5通过一气管6与所述高度阀4连接。
所述摆杆3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上,所述升降机构2的上端连接所述摆杆3的第二端,所述升降机构2的下端连接所述导向臂1。
所述摆杆3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处于截止位置,所述高度阀4截止,所述气囊5保压。
在车辆行驶时,所述升降机构2不工作,所述导向臂1随车桥的上下浮动带动所述升降机构2上下浮动,以此带动所述摆杆3摆动,进而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旋转,以此控制所述高度阀4给所述气囊5充气或放气,实现车辆的减震平衡。
在车辆静止时,通过控制所述升降机构2能够驱动所述摆杆3的第二端升降预设距离,以此带动所述摆杆3摆动,进而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旋转,以此控制所述高度阀4给所述气囊5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5膨胀或收缩以控制车架10的升降。车架10升降至与所述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所述摆杆3重新进入平衡状态(所述高度阀4截止),将车架10保持在所述预设高度。
高度阀4为空气悬架系统中的常规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度阀4安装在车架10的侧翼面101上,所述气囊5的顶部固定在车架10的底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摆杆3处于平衡状态时保持水平(参见图2),即所述摆杆3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处于截止位置,所述高度阀4截止,所述气囊5保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上设置有滑槽421,所述摆杆3的第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421内,所述摆杆3的第二端的升降可带动所述摆杆3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421内滑动并摆动,以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驱动所述摆杆3的第二端上升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摆杆3的摆动带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高度阀4给所述气囊5充气,所述气囊5膨胀以控制车架10上升,车架10至与所述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所述摆杆3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10保持在所述预设高度。所述升降机构2驱动所述摆杆3的第二端下降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摆杆3的摆动带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所述高度阀4给所述气囊5放气,所述气囊5收缩以控制车架10下降,车架下降至与所述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所述摆杆3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10保持在所述预设高度。
在图1所增的方位下,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然而,当改变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的方位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导向臂1包括导向臂前段11、导向臂后段12及连接在所述导向臂前段11与导向臂后段12之间的竖向过渡段13,所述导向臂前段11及导向臂后段12大致水平,所述导向臂前段11在车辆的高度上位于所述导向臂后段12的上方,所述气囊5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后段12的上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构成驱动机构的螺杆电机21,所述螺杆电机21具有可升降的且构成竖向驱动杆的螺杆211,所述螺杆211的上端与所述摆杆3的第二端铰接,所述螺杆电机21的电机壳(静止部件)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前段11上。通过输入所述螺杆电机21的电机旋转圈数,可以精确地控制螺杆211的升降距离(螺杆211的升降距离可控),进而精确控制所述摆杆3的第二端的升降距离,通过映射关系换算,得到车架10的精确升降高度。反过来说,若想将车架10升降至预设高度,只需要通过映射关系计算得到螺杆211的升降距离,再通过螺杆211的升降距离计算所述螺杆电机21的电机旋转圈数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中间过渡橡胶块22,所述螺杆21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中间过渡橡胶块22上。所述摆杆3包括直杆部31及由所述直杆部31的一端弯折形成的勾部32,所述勾部32铰接在所述中间过渡橡胶块22上,所述直杆部31滑动插接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的滑槽421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固定支架23,所述螺杆电机21的电机壳通过所述固定支架23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前段11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所述导向臂前段11包括前段本体111、连接块112及连接臂113,所述竖向过渡段13连接(例如一体成型)在所述前段本体111与所述导向臂后段13之间。所述连接臂113固定在所述前段本体11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臂113的第一端通过一安装支架7固定在车架10上,所述连接块112固定在所述连接臂113的第二端上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7固定在车架10的侧翼面101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5所示,所述固定支架23包括上水平板231、下水平板232及连接在所述上水平板231与下水平板232之间的竖直板233,所述连接块112与连接臂113之间形成一缝隙14,所述下水平板232插接在所述缝隙14内,所述螺杆电机21的电机壳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上水平板231上,所述竖直板233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贴合固定在所述连接块112的一侧端面上。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车桥与车架10高度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车桥相对于车架10有相应的高度位移,由于螺杆电机21的电机壳通过固定支架23直接固定在导向臂2上,以此通过导向臂2与车桥相连,因此,螺杆电机21的的位移直接反应车桥的跳动量。螺杆电机21的螺杆211通过中间过渡橡胶块23与摆杆3的第二端铰接。摆杆3可以围绕与高度阀4的旋转开关阀门42的连接位置旋转,摆杆3与高度阀4的旋转开关阀门42通过角度的变化反馈车桥高度的上下跳动量,旋转产生摆杆3与高度阀4横向的滑动位移变化。高度阀4的旋转开关阀门42维持在水平状态为截止状态,气囊5保压,不充气、不放气。车桥上下跳动时的位移量通过螺杆电机21的螺杆211传递给摆杆3,导致高度阀4的旋转开关阀门42围绕高度阀本体41上的旋转点上下偏转,旋转开关阀门4依据旋转角度判断对气囊5进行充气、放气的阀门控制,实现平衡整车减震效果。
车桥上下跳动状态下,螺杆电机21的螺杆211自锁,整车姿态变化通过导向臂1传递给摆杆3,使得摆杆3上下摆动和沿滑槽421滑动,带动高度阀4的旋转开关阀门的角度变化,旋转开关阀门42找开一定角度,对气囊5进行充气、放气,保证车架10处于水平姿态。旋转开关阀门42处于水平状态时气囊5保压。
车辆行驶过程中,螺杆电机21不工作,螺杆电机21的螺杆211自锁,此时,控制车架10升降的按键失效。此外,如遇故障掉电,螺杆电机21也无法工作,螺杆电机21的螺杆211自锁,控制车架10升降的按键失效。
在车辆静止时,可人为控制车架升降状态。当车架10需要控制升降高度时,通过控制螺杆电机21的正反转导致螺杆211穿过螺杆电机21的电机做顺时针上升、逆时针下降的相对运动。电机顺时针旋转螺杆211上升,摆杆3的第一端向下摆动,进而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42旋转,高度阀4给气囊7充气,车架10升高,气囊5充气膨胀到一定高度顶起车架10,当车架10到达预设高度时,摆杆3重新回到平衡位置(水平状态),旋转开关阀门42截止,将车架10保持在预设高度,实现定位高度的可调控。电机逆时针旋转螺杆211下降,摆杆3的第一端向上摆动,高度阀4给气囊7放气,车架10下降,气囊5放气收缩到预设高度时拉平整车,摆杆3重新回到平衡位置(水平状态),旋转开关阀门42截止,将车架10保持在预设高度,实现定位高度的可调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在车辆静止时,通过控制升降机构2能够驱动摆杆3的第二端升降预设距离,以此带动摆杆3摆动,进而驱使旋转开关阀门42旋转,以此控制高度阀4给气囊5充气或放气,气囊5膨胀或收缩以控制车架10的升降;车架10升降至与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摆杆3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10保持在预设高度。这样,摆杆3的第二端的升降距离可控(可精确输入),由于摆杆3的第二端的升降距离与车架10的升降高度呈映射关系,因而,车架10的升降高度精准可控,可以实现车架10升降高度的量化。
本发明可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空气悬架车型,特别适用于半挂牵引车等需频繁接脱挂的场景,本发明可实现传统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所有功能,且具有成本较低、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及可靠性高等优势。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螺杆电机21,所述竖向驱动杆为所述螺杆电机21的螺杆211,所述静止部件为所述螺杆电机21的电机壳。
在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竖向驱动杆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所述静止部件为所述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位移的位置传感器。通过位置传感器可以精确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的升降高度。
在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竖向驱动杆为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位移的位置传感器,所述静止部件为所述液压缸的缸体。通过位置传感器可以精确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升降高度。
在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凸轮,所述电机的电机壳固定在所述导向臂上,所述凸轮的中心连接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通过所述凸轮的旋转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升降。此时,凸轮抵顶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的正下方。为了增强摆杆的回复力,可增加一扭簧。凸轮向上顶起所述摆杆的第二端时,扭簧压缩蓄能,为所述摆杆的回复提供能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悬架系统,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
该车辆可以是小轿车、半挂牵引车、货车及卡车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臂、升降机构、摆杆、高度阀及气囊,所述导向臂连接车架与车桥,所述导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所述高度阀包括高度阀本体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高度阀本体上的旋转开关阀门,所述高度阀本体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气囊的顶部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气囊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导向臂的第二端,所述气囊通过一气管与所述高度阀连接;
所述摆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连接所述摆杆的第二端,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连接所述导向臂;
所述摆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旋转开关阀门处于截止位置,所述高度阀截止,所述气囊保压;
在车辆行驶时,所述升降机构不工作;
在车辆静止时,通过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升降预设距离,以此带动所述摆杆摆动,进而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旋转,以此控制所述高度阀给所述气囊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膨胀或收缩以控制车架的升降;
所述旋转开关阀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摆杆的第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摆杆的第二端的升降可带动所述摆杆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并摆动,以驱使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旋转;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可升降的竖向驱动杆,所述竖向驱动杆的升降距离可控,所述竖向驱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摆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的静止部件固定在所述导向臂上;
所述驱动机构为螺杆电机,所述竖向驱动杆为所述螺杆电机的螺杆,所述静止部件为所述螺杆电机的电机壳;
车辆行驶过程中,所述螺杆电机不工作,所述螺杆电机的螺杆自锁,此时,控制车架升降的按键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保持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上升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摆杆的摆动带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高度阀给所述气囊充气,所述气囊膨胀以控制车架上升,车架上升至与所述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所述摆杆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保持在所述预设高度;
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下降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摆杆的摆动带动所述旋转开关阀门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所述高度阀给所述气囊放气,所述气囊收缩以控制车架下降,车架下降至与所述预设距离呈映射关系的预设高度时,所述摆杆重新进入平衡状态,将车架保持在所述预设高度;
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或者,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臂包括导向臂前段、导向臂后段及连接在所述导向臂前段与导向臂后段之间的竖向过渡段,所述导向臂前段在车辆的高度上位于所述导向臂后段的上方,所述气囊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后段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静止部件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前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中间过渡橡胶块,所述竖向驱动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中间过渡橡胶块上;
所述摆杆包括直杆部及由所述直杆部的一端弯折形成的勾部,所述勾部铰接在所述中间过渡橡胶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驱动机构的静止部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导向臂前段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臂前段包括前段本体、连接块及连接臂,所述竖向过渡段连接在所述前段本体与所述导向臂后段之间,所述连接臂固定在所述前段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通过一安装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及连接在所述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之间的竖直板,所述连接块与连接臂之间形成一缝隙,所述下水平板插接在所述缝隙内,所述驱动机构的静止部件固定在所述上水平板上,所述竖直板贴合固定在所述连接块的一侧端面上。
10.一种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悬架本体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悬架升降装置。
CN201910815419.5A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Active CN112440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419.5A CN112440646B (zh)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419.5A CN112440646B (zh)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646A CN112440646A (zh) 2021-03-05
CN112440646B true CN112440646B (zh) 2022-10-18

Family

ID=7473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5419.5A Active CN112440646B (zh)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0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1574A (zh) * 2022-03-24 2022-07-0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0219B (zh) * 2014-12-01 2017-09-15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空气弹簧悬架的车身高度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206344649U (zh) * 2016-12-13 2017-07-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装置及其汽车
CN207683259U (zh) * 2017-11-17 2018-08-03 江西远成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悬架装置及应用该空气悬架装置的挂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646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319155C (en) Suspension and level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US6918600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of vehicle air suspension
CN100389844C (zh) 电动车辆
KR101363660B1 (ko) 하이브리드 레벨링 시스템
CN112440646B (zh) 空气悬架升降装置、空气悬架及车辆
WO2010095288A1 (ja) 軌道系車両
CN2830137Y (zh) 汽车悬架多工位高度控制机构
CN103661744A (zh) 车高调整装置
CN112428765B (zh) 一种旋转调节水平高度的悬挂装置
CN100361835C (zh) 汽车悬架多工位高度控制机构
CN210191069U (zh)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WO2016101046A1 (en) Pivoting axle lifting system
KR100471820B1 (ko) 에어 서스펜션 차량의 레벨링 시스템
CN214606972U (zh) 调节双驱动桥空气悬架气囊高度的装置及作业机械
KR100934204B1 (ko) 트레일러 운송차량
CN219259449U (zh) 一种新型鞍座举升缓冲装置
CN217778438U (zh) 一种手电动共用的低姿态调高机构
CN214396495U (zh) 一种汽车座椅减震系统
KR100783689B1 (ko) 유압을 이용한 스테이빌라이저
CN219154305U (zh) 一种座椅悬浮机构
CN115611200B (zh) 一种用于车辆紧急维修的临时支承装置
JP2000247595A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
CN2736208Y (zh) 液压翻斗车箱体调平装置
CN115306859B (zh) 一种减震装置
CN220594717U (zh) 卡车座椅高度调节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